steve vai老婆:顛狂病-神失常疾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4:05:39
顛狂病
一臨床特點
癲狂為臨床常見的精神失常疾病。癲病以精神抑鬱,表情淡漠,沈默癡呆,語無倫次,靜而多喜為特徵。狂病以精神亢奮,狂躁不安,喧擾不寧,罵詈毀物,動而多怒為特徵。均以青壯年罹患者多。因二者在臨床症狀上不能截然分開,又能相互轉化,故以癲狂並稱。
二、歷史沿革
1. 《內經》及《難經》的認識:
癲狂病名出自《內經》,並對其病因病機及治療均有較系統的描述。
《難經·二十難》提出了“重陰者癲”、“重陽者狂”,使癲病與狂病相鑒別。
2. 金元至明清時期著名醫家的觀點:
《丹溪心法·癲狂》篇說:“癲屬陰,狂屬陽,……大率多因痰結於心胸間”。提出了癲狂與“痰”的密切關係,為後世用吐法治療本病建立了理論基礎。明代王肯堂提出癲與狂之不同。清·王清任《醫林改錯·癲狂夢醒湯》指出“癲狂……乃氣血凝滯腦氣”,開創從瘀治療癲狂之先河。
【病因病機】
癲狂的發生與七情內傷、飲食失節、稟賦不足相關,損及心、脾、肝、膽、腎,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和陰陽失于平秘,進而產生氣滯、痰結、鬱火、瘀血等,蒙蔽心竅或心神被擾,神明逆亂,而引起神志異常。
一、病因
肝腎陰虛
相火亢盛
癲狂
陰陽失調
心神被擾
稟賦不足
心陰虧耗
心火暴盛
後天失養
心脾兩虛

化生無權
心神失養
七情所傷
頭部損傷
肝鬱乘脾

痰濁內生

痰氣上擾

蒙蔽心竅
氣滯血瘀

腦氣不通
心竅被蒙
癲狂病因病機示意圖
二、病機
1. 病機要點 : 神機失常。
2. 病變臟腑 : 病變所屬臟腑,主要在心肝,涉及脾胃,久而傷腎。
3. 病理性質 : 本病初起多屬實證,久則虛實夾雜。
4. 病理因素:病理因素以氣、痰、火瘀為主,四者有因果兼夾的關係,且多以氣鬱為先。
5. 病機特點:癲為痰氣鬱結,蒙蔽神機;狂為痰火上擾,神明失主。
6. 病機轉化:癲證痰氣鬱而化火,可轉化為狂證;狂證日久,鬱火宣洩而痰氣密結,又可轉化癲證,故兩者不能截然分開。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
1. 有癲狂的家族史,或腦外傷史。多發於青壯年女性,平素性格內向,近期情志不遂,或突遭變故,驚恐而心緒不寧。
2. 神情抑鬱,表情淡漠,靜而少動,沈默癡呆,或喃喃自語,語無論次;或突然狂奔,喧抗不寧,呼號打罵,不避親疏。
3. 排除藥物、中毒、熱病原因所致。
4. 頭顱 CT 、 MRI 及其它輔助檢查無陽性發現。
二、病證鑒別
1.癲證與鬱病
兩者均與五志過極,七情內傷有關,臨床表現有相似之處。然鬱病以心清抑鬱,情緒不寧,胸脅脹問,急躁易怒,心悸失眠,喉中如有異物等自我感覺異常為主,或悲傷欲哭,數欠伸,像如神靈所作,神志清楚,有自製能力,不會自傷或傷及他人。癲證亦見喜怒無常,多語或不語等症,但一般已失去自我控制力,神明逆亂,神志不清。
2.癲證與癡呆
癲證與癡呆症狀表現亦有相似之處,然癡呆以智慧低下為突出表現,以神志呆滯,愚笨遲鈍為主要證候特徵,其部分症狀可自製,其基本病機是髓減腦衰,神機失調,或痰濁瘀血,阻痹腦脈。
3.癲證與狂證
兩者均屬性格行為異常的精神疾病。癲證屬陰,以靜而多喜為主,表現為沉靜獨處,言語支離,畏見生人,或哭或笑,聲低氣怯,抑鬱性精神失常為特徵;狂證屬陽,以動而多怒為主,表現躁動狂亂,氣力倍常,呼號詈罵,聲音多亢,興奮性精神失常為特性。
4.狂證與蓄血發狂
蓄血發狂為瘀熱交阻所致,多見於傷寒熱病,具有少腹硬滿,小便自利,大便黑亮如漆等特徵,不同於狂病突然喜怒無常、狂亂奔走為主症。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 區分癲證與狂證之不同
癲證初期以情感障礙為主,表現情感淡漠,生活懶散,少與人交往,喜靜惡動。若病情進一步發展,可出現思維障礙,情緒低下,沈默寡言,學習成績下降,直至喪失生活和工作能力。進一步發展,病情更甚者,可出現淡漠不知,喃喃自語,終日閉戶,不知饑飽。
狂證初期以情緒高漲為主,多見興奮話多,夜不寐,好外走,喜冷飲,喜動惡靜。病情進一步發展,漸至頻繁外走,氣力倍增,剛暴易怒,登高而歌,自高賢,自尊貴,部分患者亦可出現呼號罵詈,不避水火,不避親疏的嚴重症狀。癲狂至晚期,正氣大虧,邪氣尤存,臨床極為難治。
2. 辨病性虛實
初病屬實,久病則多虛實夾雜。癲為氣鬱、痰阻、血瘀,久延則脾氣心血虧耗。狂為火鬱、痰壅、熱瘀,久延心腎陰傷,水不濟火,而致陰虛火旺。
二、治療原則
本病特點為標實本虛,虛實夾雜。初期多以邪實為主,治當理氣解鬱,暢達神機,降(泄)火豁痰,化瘀通竅;後期以正虛為主,治當補益心脾,滋陰養血,調整陰陽。同時,移情易性,加強護理,不但是防病治病的需要,也是防止病情反復與發生意外不可忽視的措施。
三、證治分類
(一)癲證
1. 痰氣鬱結證
精神抑鬱,表情淡漠,沈默癡呆,時時太息,言語無序,或喃喃自語,多疑多慮,喜怒無常,穢潔不分,不思飲食,舌紅苔膩而白,脈弦滑。
治法: 理氣解鬱,化痰醒神。
代表方: 逍遙散合順氣導痰湯加減。
常用藥: 柴胡、白芍、當歸、茯苓、白術、甘草、枳實、木香、香附、半夏、陳皮、膽星、郁金、菖蒲。
變證:
① 若神思迷蒙,表情呆鈍,言語錯亂,目瞪不瞬,舌苦自膩,為痰迷心竅,宜理氣豁痰,散結宣竅,先以蘇合香丸,芳香開竅,繼以四七湯加膽星、郁金、直蒲之類,以行氣化痰。
② 病久痰氣鬱結,面黯,舌紫,脈沉澀,酌加桃仁、紅花、赤芍、澤蘭等活血化瘀。若不寐易驚,煩躁不安,舌紅苔黃,脈滑數者,為痰鬱化熱,痰熱交蒸,干擾心神所致,宜清熱化痰,可用溫膽湯加黃連合白金丸,取黃連清心火,白金丸為手少陰藥,白礬酸威能軟頑痰,郁金苦辛,能去惡血,痰血去則心竅開。
若神昏志亂,動手毀物,為火盛欲狂之征,當以狂病論治。
2. 心脾兩虛證
神思恍惚,魂夢顛倒,心悸易驚,善悲欲哭,肢體困乏,飲食銳減,言語無序,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治法: 健脾益氣,養心安神。
代表方: 養心湯合越鞠丸加減。
常用藥: 人參、黃芪、炙甘草、香附、神曲、蒼術、茯苓、當歸、川芎、遠志、柏子仁、酸棗仁、五味子。
(二)狂證
1. 痰火擾神證
起病先有性情急躁,頭痛失眠,兩目怒視,面紅目赤,突發狂亂無知,罵詈號叫,不避親疏,逾垣上屋,或毀物傷人,氣力愈常,不食不眠,舌質紅峰,苔多黃膩或黃燥而垢,脈弦大滑數。
治法: 清心瀉火,滌痰醒神。 。
代表方: 生鐵落飲加減。
常用藥: 龍膽草、黃連、連翹、膽星、貝母、橘紅、竹茹、菖蒲、遠志、茯神、生鐵落、朱砂、玄參、二冬、丹參。
變證:
① 痰火壅盛而舌苔黃垢膩者,同時用礞石滾痰丸逐痰瀉火,再用安宮牛黃丸清心開竅。
② 若陽明腑熱,大便燥結,舌苔黃燥,脈實大者,可暫用小承氣湯,以蕩滌穢濁,清泄胃腸實火。
③ 若神志較清,痰熱未盡,心煩不寐者,可用溫膽湯合朱砂安神丸主之,以化痰安神。
2. 痰熱瘀結證
癲狂日久不愈,面色晦滯而穢,情緒躁擾不安,多言不序,惱怒不休,甚至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妄見妄聞,妄思離奇,頭痛,心悸而煩,舌質紫暗,有瘀斑,少苔或薄黃苔幹,脈弦細或細澀。
治法: 豁痰化瘀,調暢氣血。
代表方: 癲狂夢醒湯加減。
常用藥: 半夏、膽南星、陳皮、柴胡、香附、青皮、桃仁、赤芍、丹參。
3. 火盛陰傷證
癲狂久延,時作時止,勢已較緩,妄言妄為,呼之已能自製,但有疲憊之象,寢不安寐,煩惋焦躁,形瘦,面紅而穢,口幹便難,舌尖紅無苔,有剝裂,脈細數。
治法: 育陰潛陽,交通心腎。
代表方: 二陰煎合琥珀養心丹加減。
常用藥: 川黃連、黃芩、生地黃、麥冬、玄參、阿膠、生白芍、人參、茯神木、酸棗仁、柏子仁、遠志、石菖蒲、生龍齒、琥珀、朱砂。
心火亢盛者,加朱砂安神丸;睡不安穩者,加孔聖枕中丹。
【預防調護】
1.重視精神療法。
2.加強護理。
3.加強婦幼保健工作。
【臨證備要】
1. 注意癲狂先兆症狀的發現。
2. 掌握吐下逐痰法的應用。
3.活血化瘀法在癲狂病中的應用。
4.開竅法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