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独立思考:稳住心神离不开这三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0:06:46
时间:2012年02月02日 09时28分   来源: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总第355期)   作者:谢鹏程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美好时节四季常在,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领略和感受得到。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和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当下,左右志向、牵肠挂肚的事随时发生,诱惑身心、忙于应酬的情常难割舍,领导干部首当其冲,没有坚定的党性、强烈的事业心和健全的责任感,稳住心神的确不是一门容易的功课。
“主神”不倒,心魔自消
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是主宰宇宙、统御万灵的主神,自从潘多拉打开魔盒后,疾病,灾难,嫉妒,偷盗,贪婪,罪恶等等遍布人间。这一神话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类心灵的写照。在每个人的心里,既有“主神”,又有种种邪念。“主神”的功能是抑恶扬善,维持心理和谐。只要“主神”发挥作用,各种心魔就会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至造成心神不宁。
保持党性的唯一性,才能保持党性的纯洁性。领导干部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党员自宣誓入党时起,就应当以党性为心灵的“主神”。坚持党性,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投身实践锻炼、努力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克服私心杂念的过程。有了坚定的党性,在利益面前,就会首先想到人民、国家、集体,先人后己;在工作面前,就会勇于担当,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创先争优;在困难面前,就会知难而进,坚韧不拔;在危险面前,就会挺身而出,把生死置之度外;在诱惑面前,就会自觉抵制,出污泥而不染;在不正之风面前,就会坚决斗争,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
党性修养就是将党性原则内化于心,党性锻炼就是将党性原则外化于行。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重在坚守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全体党员的基本行为规范,主要有以下六条:(1)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行动的指南,这是衡量一个共产党员党性强弱和有无党性的首要标志。(2)以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奋斗目标并为之奋斗终身,这是党员党性锻炼的最基本要求。(3)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党性原则的集中表现。(4)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在高度自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铁的纪律,这是共产党员党性锻炼的重要内容。(5)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在一切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6)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在这纷纷扰扰、喧喧闹闹的世界,执着没有错。执着于党性,就是执着于正义事业,执着于远大理想,就是维护党的权威,维护心灵的和谐。佛家有言:“野鬼伎俩千般有尽,老僧之不闻不睹无穷。”正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只要坚守党性,“主神”不倒,我们就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正事当道,闲事不找
一天,刘姥姥到河里洗菜,几个孩子正在河里玩水。她对孩子们说,你们停一停,让奶奶先洗菜,等奶奶洗完菜,你们再玩也不迟。孩子们却说,我们在下面玩,您在上面洗菜,一点也不影响您。经孩子们一说,刘姥姥琢磨了好久,终于明白了,做好自己的正事,何必抱怨别人的闲事,于是心情变得开朗了许多。
安心本职工作、热爱本职工作,是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基本要求。在爱岗敬业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追求优良的职业素质、良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职业道德。有的人上班不务正业,打探政界小道消息,经营自己的人脉关系,沉湎于网络或者炒股,用于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远不如用于工作以外的多。闲事当作正事做,本末倒置,眼高手低,一年到头做不成几件事,却一心想着晋升职务职级。得不到满足,往往颓废沮丧,牢骚满腹,像一个怨妇泼妇,出口生是非,视周围人为草芥。许多人走上这种恶性循环的道路而不自知。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没有做到安心本职工作。不安心本职自然滋生出浮躁情绪,陷入虚妄的精神世界,方寸自乱,何以稳得住心神?
对组织存一份感激,对岗位存一份敬意。领导干部都是国家生活的组织者、协调者,每个领导岗位都有特定的职责要求,都是特定单位乃至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干部的岗位不管是自己选择的还是组织安排的,都是组织的信任。我们对这份信任应当怀抱感激之情、报答之心。有的人恃才傲物,自以为大材小用,轻视岗位职责,往往铸成终生悔恨。即使有大才,也要一级级历练。如果连一个较低的岗位职责都履行不好,何谈做大事成大业?
以岗位为事业的基点,以事业心抵制虚荣心。相反,脱离本职,不务正业,往往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到头来一无所成。
以德制心,以法制行
一天中午,一位农民赶着牛去耕地,半道上看到了狼。他想,自家的孩子午睡还没有起床,不会有危险,看了看不远处的狼,便继续向地里走去。在这位农民套好犁具,耕了一会儿地时,听到有人向他大喊大叫,他的心头不由一紧,对面的人们对他说:“不好了,你家小孩到村外找鸡,被狼咬伤了,要不是大人们出来得及时,早被狼叼走了。”当他赶回村里时,看到的是惨不忍睹的一幕,孩子浑身上下一片模糊……
为自己奋斗往往止于安乐生活,为集体和理想奋斗则永无止境。这位农民看到狼向村里去时,想到的只是自家孩子的安全,却忘记了别人家孩子的安全。这种缺乏责任感的人在领导干部中也不无存在。这样的领导干部忘记了,当初他之所以成为领导干部,往往主要不是因为他的能力比别人强,而是因为他的责任感比别人强,愿意为大家、为集体、为国家担当责任,贡献力量。不管是选举的领导干部还是上级任命的领导干部,缺乏责任感的人是永远不能胜任职务的。责任感是激发人的才能、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也是造就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品格的人格力量。一个领导干部具备这样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就有无尽的事业召唤着他,就有光明前途等待着他。有强烈责任感的领导干部才不会心烦意乱。
道德是心理活动的规则,是自我约束和社会评价的标准。领导干部要守住防线,不仅要模范地遵守公民道德,而且要努力遵循公务道德。公务道德是为官从政的职业道德,而且在立法、行政、司法等不同的公共权力领域可以有特定的职业道德,譬如,检察官的职业道德是“忠诚、公正、清廉、文明”。公务道德往往比公民道德的要求更高、更严。这是因为“唯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者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现在有的领导干部连公民道德水准都不顾,更谈不上公务道德了。因而有高级官员大声疾呼:做官先做人!应当承认,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社会道德受到的冲击最直接、最大。突破某些旧道德规范的约束固然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但也损害着道德的权威,贬低了良心的价值。检讨我国道德建设的得失,也可能发现在某些方面把公民道德与党员道德、公务道德等特定领域的道德相混淆的现象。但是,这不是我们贬损道德价值、蔑视道德的理由。如果一位领导干部不敬畏道德,不能自觉地遵守道德,他就不可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党和国家就不应当委其以重任。党中央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就包含着这层意思。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是做事的尺度和行为的规范。领导干部要把住底线,就要知法守法,法明则行,法禁则止。违法的后果不仅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且可能使领导干部丧失干事业的平台。自古以来,民以吏为师,不知法不守法者,不足以为官。
党性让人心灵纯洁,事业心催人奋斗,责任感教人为公。有此三者,领导干部皆可稳住心神矣!
(作者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