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快手小视频软件:关于体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54:55

恒温动物有哺乳类和鸟类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是内脏运动神经,但二者的起源和分布均有不同。

  1.中枢部位不同交感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胸1—腰3节段灰质侧角;副交感神经中枢位于脑干和脊髓骶2—4节段。

  2.周围神经节的部位不同交感神经节位于椎旁和椎前;副交感神经节位于所支配的器官附近和器官壁内。因此,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而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

  3.一个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轴突可与许多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而一个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轴突则与较少节后神经无形成突触,故交感神经作用范围广泛,而副交感神经作用范围则较局限。

  4.交感神经在周围的分布范围较广,除至胸、腹腔脏器外,遍及头、颈部各器官,全身血管、皮肤的汗腺和立毛肌等。副交感神经在周围的分布则不如交感神经广泛,一般认为大部分的血管、汗腺、立毛肌、肾上腺髓质均无副交感神经支配。

  5.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二者既相互对抗,又相互统一,在大脑皮质的统一支配下共同协调各器官的活动。

人体的体温

   人体各部分的温度有所不同,体表温度低于深部。体表不同部位的温度又有一定差异,而且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波动。深部温度比较稳定,生理学上的体温通常都指后者而言。

   一、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异

   人体深部血液的温度可以代表体温的正常值,但深部血液温度不易测试,实际工作中常用腋窝、口腔或直肠的温度代表体温,直肠的温度正常值在摄氏36.9~37.9度之间,平均为37.5度,比较接近于深部的血温,由于测试不便,通常只用于婴幼儿。临床上常用的是口腔和腋窝的温度。口腔(舌下)温度比直肠低0.3度左右,平均为37.2度。腋窝温度又比口腔低0.5度左右,平均为36.8度。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的体温随昼夜、性别、年龄、肌肉活动及精神因素而有所变动。    

   1.昼夜变化  正常人体温在一昼夜间

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下午2~8时最高,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这种体温的周期性变动可能与人白昼活动较多,夜间静息的生活规律,以及代谢、血液循环、呼吸等机能的相应周期性变化有关。长期夜间工作的人,上述周期性变化可以发生颠倒。

   2.性别  女性体温一般高于男性。我国女性基础状态下的体温(基础体温)平均为36.7度,男性为36.4度。女性基础体温还随月经周期而有规律地波动。经期及排卵前期体温较低,排卵日体温降至最低,排卵后期体温回升到较高水平,到下一次经期开始再次下降。这种周期性变动,目前认为与女性激素的分泌周期有关。

   3.年龄  幼儿体温略高于成人,老年人体温又有下降趋势,这和基础代谢率的年龄差异是一致的。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其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发生较大波动,出生数月后才能渐趋稳定。因此对他们应特别注意护理。

   4.肌肉活动和精神因素  肌肉活动时,代谢增强,体温升高;剧烈运动可使体温升高1~2度,运动停止后逐渐恢复。因此测试体温前应让受试者安静一段时间。当人的情绪紧张时体温也会有所升高。

   保持一定体温是人和高等动物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体内各种化学过程都有酶的参与,体温升高或降低会使酶的活性发生改变,导致机体功能活动的障碍、甚至危及生命,这就是体温维持正常的重要意义。体温之所以能维持正常范围之内是体内产热过程与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产热过程

   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是不断产热的。由于各器官的代谢水平不同,所产生热量的多少也不一样。机体处于安静时,主要产热器官为内脏,其中肝脏代谢最为旺盛,产热最多;运动或劳动时,肌肉的代谢率显著提高,成为主要产热器官(表7-3)。由于产热多少决定于代谢水平的高低,故凡能提高代谢率的因素都能使体内产热量增加,例如交感神经兴奋或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增多,均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产热量。前一节中所讲过的那些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也都对产热有相应影响。

  (二)散热过程

机体主要散热部位为皮肤。体内器官代谢所产生的热,由不断循环着的血液带到皮肤,通过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等方式向外环境散发。此外,还有小部分热量通过肺、肾、消化道等途径,随呼吸、尿及粪便散发到体外。在温和气候、轻体力劳动的条件下,一个人产热量每日约3,000千卡。

 皮肤散热方式有以下几种:

   1.辐射散热  这是机体以红外线辐射形式将其热量传给四周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以及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皮肤温度高于环境的温度差越大,有效辐射面积越大,通过辐射所散发的热也越多。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人体不仅不能通过辐射散热,而且会接受来自环境的辐射热。

   2.传导与对流散热  机体的热量直接传导同它接触的较冷物体称为传导散热。这种方式散热的速度,除决定于人体和所接触物体之间的温度差外,还决定于所接触物体的导热性。人体日常所接触的衣、被、木质家具等都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人体通过传导散热的量较少。水的导热性良好,临床上常用冰袋或冰帽给高烧病人降温,就是这个道理。

   对流是传导散热的辅助方式,人体周围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空气,由于接受人体的传导散热,其温度逐渐接近于皮肤的温度,通过空气的对流,可使这部分空气移动而将热量带走。因此,加强空气的对流能够提高传导散热效率。

   3.蒸发散热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吸收的热量称为汽化热。37度时1克水蒸发的汽化热为0.58千卡。蒸发散热就是指通过皮肤或粘膜表面水分蒸发带走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人体蒸发散热有两种形式:不感蒸发和发汗。

  (l)不感蒸发:体内水分可直接透出皮肤和呼吸道粘膜进行蒸发,由于不为人所知,称为不感蒸发,亦称不显性发汗。它和汗腺的活动无关。不感蒸发是持续不断蒸发的,一人一日蒸发约1,000毫升。其中通过皮肤蒸发的约600~800毫升,通过呼吸道蒸发的约200~400毫升。当环境温度升高,人体活动增强时,不感蒸发也随之增加;当环境温度降低时,不感蒸发则减少。临床上给病人补液时应考虑到由不感蒸发所丢失的体液量。

  (2)发汗:这是指汗腺分泌汗液。当环境温度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将主要依靠汗液的蒸发散热。在安静情况下,环境温度升高到30度左右时,人即开始发汗,此外,当人体剧烈活动,产热大量增加,通过其他方式不能满足时,也要通过发汗来散热。因此,发汗是人体重要的体温调节反应之一。

  (三)汗腺分泌的调节

   l.汗液  汗液的成分99%以上是水,固体成分不到1%,其中主要是NaCL,还有少量代谢产物如尿素、乳酸等。汗液是低渗的,其NaCL浓度约0.3%。出汗过多,机体不仅丢失大量水分,而且丢失相当数量的NaCL,因而对大量出汗的人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和适量的食盐,否则将会导致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的紊乱。

   2.汗腺分泌的调节  汗腺细胞受交感神经支配。分布到汗腺的交感神经末梢所释放的递质主要是乙酰胆碱。当人体受到温热性刺激时,反射性地通过交感神经纤维使全身绝大部分汗腺分泌,称为温热性发汗,对体温调节有重要意义,此外,当情绪紧张时,常出现手掌、足跟、前额等局部汗腺分泌,称为精神性发汗,与体温调节无关。劳动或运动时,这两类发汗往往混合出现。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从大脑皮层到脊髓都存在有发汗中枢。但一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主要发汗中枢在下丘脑。

   皮肤血流量对散热的影响,如前文所述,在辐射、传导散热过程中,皮肤与环境之间的温度起着决定性作用。环境温度随气候而变化,皮肤的温度则由皮肤血流量所控制。皮肤血管扩张时,血流量增多,皮肤温度升高,从而使散热量增加;反之,皮肤血管收缩,则散热量减少。

     皮肤血管受交感神经分配。在寒冷环境中,交感神经紧张度增高。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剧减。这时体表成为隔热装置,起到防止体热散失的作用。在炎热环境中,交感神经紧张度降低,皮肤小动脉扩张,微循环的动--静脉吻合支开放,血流量大增,不仅使皮肤散热能力增大,而且为汗腺分泌提供了必要条件,在湿度适中的环境里,人体主要就是靠对皮肤血管口径的控制来调整散热量,使产热与散热维持动态平衡的。

   三、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的意义在于调节机体的产热活动和散热活动,使两者保持平衡,达到体温正常和相对稳定。从图7~4中可看到产热活动与散热活动均涉及到机体的许多生理过程。这些生理过程在体温调节中之所以能协同作用,是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的。广泛分布于体表及深部的温度感受器把内、外环境温度变化的信息传送到中枢,经体温调节中枢反射性地引起与产热和散热有关的各种生理过程的变化,使体热“收支”维持平衡,这就是体温调节的基本原理。

   1。温度感受器  皮肤及某些粘膜存在有专门感受温度变化的温度感受器,按其功能分为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腹腔内脏也有温度感受装置;它们时刻把内、外环境温度的变化转换为神经冲动向中枢发放。近年来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有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神经元,称之为中枢温度感受器,而把上述皮肤,内脏等处的温度感受装置称之为外周温度感受器。

   中枢温度感受器分布于下丘脑,脑子网状结构和脊髓等处,它们感受深部血液温度的变化。其中一部分在血温上升时冲动发放频率增大,称为热敏神经元;另一部分在血温下降时冲动发放频率增大,称为冷敏神经元。实验证明:热敏神经元主要存在于下丘脑前部和视前区(称为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冷敏神经元主要存在于脑干网状结构中,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也有少量冷敏神经元。温度敏感神经元与体温调节中枢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

   2.体温调节中枢  通过恒温动物实验证明:在下丘脑上部切除脑,动物体温仍能保持基本稳定;如在下丘脑下部切断脑干,动物体温将随环境温度而波动。因此,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电刺激下丘脑的前部主要引起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等散热活动;刺激下丘脑的后部主要引起肌肉紧张性增强、寒颤、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等产热活动。据此认为,下丘脑前部有散热中枢,下丘脑后部有产热中枢。两者之间存在交互抑制的关系,共同维持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近来实验研究发现,产热中枢与散热中枢都受视前区一下丘脑前部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控制。当热敏神经元兴奋时,可使散热中枢活动增强,产热中枢活动减弱;当冷敏神经元兴奋时,可使产热中枢活动增强,散热中枢活动减弱。因此,视前区一下丘脑前部对下丘脑实现体温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

   3.调定点学说  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对产热和散热有关的各种生理过程的调节,使体温维持稳定。为什么正常的体温稳定在 37 度左右的水平?近来有人提出调定点学说来解释这一现象。调定点学说认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内有与恒温调节器功能相类似的调定点,调定点的高低决定着体温的水平;同时认为,下丘脑前部的热敏神经元可能起着调定点的作用。热敏神经元对温热的感受有一定的阈值,正常一般为37℃。这个阈值就是体温稳定的调定点。当中枢温度超过37℃时,热敏神经元发放的冲动增多,导致散热中枢兴奋,产热中枢抑制,使体温不致升高;当中枢温度降到37℃以下时,则出现相反的效应,使体温不致降低。

   根据调定点学说,机体发热是由于致热原使热敏神经元阈值升高,也就是使体温调定点上移所致。如调定点由37℃上移到38℃,则体温超过37℃仍会出现产热活动增强与散热活动减弱,直到体温升高到38℃以上时才会出现相反的变化,从而使体温定于 38℃左右的水平。某些退热药(如阿斯匹林)的作用就在于阻断致热原的作用,使调定点恢复到正常水平。

   4.行为性体温调节  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通过改变产热和散热器官的活动,使体温维持于正常水平,是体温调节的基础,通常称为生理性体温调节。另一方面,机体在不同温度环境中还能采取不同的姿势与行为以利于正常体温的维持,这也属于体温调节概念的范畴,称之为行为性体温调节。人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增减衣服,寒冷时有意地踏步或跑动,炎热时到树荫下避日等,都属于行为性体温调节。行为性体温调节也是通过对产热和散热的影响而发挥作用的;因此,它与生理性体温调节不可截然分开,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对人类来讲,行为性体温调节是大脑皮层参予下的有意识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