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索菲亚工厂招聘:浙商,要再多点文化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12:23

文化之“心”,雕发展之“龙”

“文化力量与经济文明”论坛探讨用文化智慧改变发展方式

  如何让文化与经济文明共融共生?浙商文化和商业文明如何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2月10日, 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文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华商联合促进会共同主办的一场以“文化的力量——浙商文化与经济文明”为主题的论坛给人们带来了一场深度的脑力激荡。嘉宾们围绕“中国文化与文化中国”、“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的‘共鸣效应’”、“文化在浙商转型升级中的现实意义”等作主题演讲,并就文化经济与经济文明主题开展现场对话。

文化,早已深度融入经济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之际,一场世界性的关于经济问题的讨论愈加深入,就愈是不可避免地超出经济的范畴。由经济反思到文化反思,这也许是全球经济危机给我们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一语中的地指出,由文化层面反思经济发展,现在可谓恰逢其时。

  坐在台下的浙商们对嘉宾的这一观点一致认同:今天在这里围绕文化的力量与经济文明展开探讨,其目的就是要从更高、更深、更宽的视野来审视浙江经济、浙商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存在方式、发展方式。同时,选择浙江、选择浙商来探讨文化的力量,在一定的意义上就是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次内在审视。

  孙家正认为,文化是人的生存状态的反映,反过来又对人的生存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商务活动、经济活动就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汉斯·道维勒对此表示认同。对杭州颇有好感的他举例说,通过世界休闲节、音乐节、中国国际动漫节等活动,杭州的城市经济已经打上了鲜明的文化特色。

  汉斯·道维勒指出,世界范围内文化产业已蓬勃兴起。例如,很多外国人到中国来旅游,很多中国人到世界各地去旅游,这其实是一种领略文化的行为,一方面可以促进中国和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带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汉斯·道维勒说,世界范围内,文化产业已经达1.3万亿的产值。文化旅游业已达到全球旅游产业的40%左右。在新西兰,文化休闲服务业已占到GDP的2.37%左右。法国全国性遗址每年带来10亿美元收入,创造50多万个就业岗位。

  文化和经济的结合远远不止于旅游、休闲、电影、音乐、手工艺、民俗、设计等比较“文化”的产业,任何产业,都有文化的因子。参加论坛的商界人士认为,产业一旦被注入文化的力量,将迸发出难以想象的活力。

浙商,要再多点文化味

  “如果是传统的制作企业,我们的丝绸企业利润只有2%。我今天想告诉大家的是,万事利集团已经从传统的企业转变为文化企业,我们的产品已经从传统的服装纺织转变为中国的丝绸文化产品。”万事利集团总经理李建华在论坛上表示,当传统丝绸制品被附加上了文化和历史特性的时候,利润空间大大增加。

  文化的力量就是这么神奇。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举例说,昂贵的法兰瓷通常出现在五星级宾馆的豪华卖场,而景德镇的许多瓷器是在地摊上出售。“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文化附加。”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蒋晔表示,造成这一现状的关键一点是“我们从事工业时代产品的企业家缺文化”,文化补课迫切而必要。

  嘉宾们一致认为,中国制造,需要文化的支撑;中国经济,急需文化的注入。

  更有嘉宾指出,当前浙江经济发展中存在资源瓶颈制约、环境因素突出、要素流出严重、实体经济低端乏力、民间资本市场无序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经济类型的因素,也有阶段进程的因素,但是归根到底还是文化的因素。思想文化的适应性未曾达到历史阶段发展的基本要求,已经成了制约浙江经济社会转型的最根本的因素。

  浙江人历来崇尚“通商惠工”、“义利并存”的“事功”文化,从范蠡的“散财济民”到陈亮的“义利双行”,从叶适的“以利合义”到黄宗羲的“工商皆本”,从经商致用的“永嘉文化”到胡庆余堂承续百年的“戒欺”祖训,无不展示了浙江深厚的商业文化底蕴。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力量支撑中,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感召下,浙商“一见阳光就灿烂,一遇雨露就滋润”,用生动的实践锤炼了“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塑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创新”的浙商品格,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传统动力,显现出了经济背后强大的文化力量。

  今天的浙江经济,怎样用人文养成来提升信念、用文化品格来提升格局、用文化特质来扩大视野、用文化智慧来改变发展方式、充盈持续动力?值得思考。

怎样才算有文化?

  “人们的一言一行都带着文化。”汉斯·道维勒说,加强文化修养要从日常言行举止做起。他指出,中国在制订新一轮经济发展计划的时候,已经认识到文化的作用。

  郑宇民则不失幽默地说:“镶金戴银不是文化,心灵纯净才是文化;宴请客人上鱼翅不是文化,保护海洋生物才是文化;你能够喝得上、买得起大小‘拉菲’不是文化,你能分得清大事大非才是文化……”

  基于此,郑宇民向浙商倡议:“在任何地方投资不请警察开道,碰到斑马线要自觉停靠,不克扣员工工资、不引发催讨,做好事不炒作,理性消费不炫耀……”

释放文化新能量

  做文化浙商,只是以文化提升竞争力的破题之举。中国的经济已经到了需要文化力来推动的时代,浙商需要以文化来补充新的能量。

  与会嘉宾一致认同,对于浙商乃至中国的企业家来说,对于浙江乃至中国的经济来说,我们现在需要的,不仅是胆量,而且是智慧;不仅是硬实力,而且是软实力;不仅是对利润的简单嗅觉,而且要达到文化思想解放的自觉,用文化品格提升格局、用文化特质扩大视野、用文化智慧改变发展方式,使科学发展的路子走得更宽更长。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文化发展是相对的滞后,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民营企业,如何利用文化资源、挖掘文化潜能、探索文化发展,与商业活动相结合,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世界华商联合促进会会长、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深有感触地说,只有将文化优势融入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中,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经济的勃兴。

  有嘉宾指出,当浙商创造的不再仅仅是利润,而是一种财富价值观、一种崭新的生存发展方式的时候,浙江就会显示出真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