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打码赚钱是真的吗:读苏轼19:七古为问少年心在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03:01

读苏轼19:为问少年心在否

(2011-10-12 17:21:17)转载标签:杂谈分类: 读好书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相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喧笑语中。

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欹侧鬓如蓬。



 

 

该诗作于公元1072年(北宋熙宁五年),当时苏轼被派往杭州担任州试的监试。院试余暇,苏轼得以到凤凰山上的望海楼闲坐,写下五首诗,分别咏江潮、雨电、秋风、雅客、江景,各具情韵。此诗是第一首。开头写风雨入楼,气势很猛,好像很有一番热闹,转眼间却是雨阑云散,海阔天青,变幻得使人目瞪口呆,表现出一种壮美之景。

读中,不知咋的,我竟将诗中的“涛头”“横风吹雨”“秋风”“拜月”“少年心”五个词提取,然后联系起来琢磨一番,觉得有点意思。

人到中年,往往正是事业有成,正如那涨起的“涛头”;然而世事难料,不时偶有一些“横风吹雨”接踵而来,比如遭人妒忌,被人言语,体能衰退,情感纠结,等等;于是,似有“秋风”袭来,火热的心逐渐降温,“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时,原本十分的唯物,但经历的事情多了,逐渐有些唯心,相信命运,甚至是一些离谱的所谓暗示,便也常常“拜月”,以求心灵安静,事业顺利;与此同时,常常怀念着“少年心”,当夸少年时,常提少年勇。就这样,度过了勇立潮头的辉煌时段。

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生的,似乎就是这一种规律,潮起潮落,波澜起伏,然而总有一些生命的强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常怀少年之心,长立鸿鹄之志,“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即便到了年老休退,仍“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欹侧鬓如蓬。”人生一世,若要增加生命的宽度与厚度,大概只有永怀少年之心、永存青春之气了。

 

附译文:

海上波涛初来时像一条白线,转眼在望海楼前就变成雪堆一样了。如今潮水翻涌向上你也要再上层楼,再来观看白浪形成的银山,看它二十回也不嫌多。

  大风吹打雨水斜着飘进望海楼,壮丽的景观应该用华美的辞句来夸赞。风雨过后潮水平静江海碧澄,时时闪过的电光形成紫金般的龙蛇。

  青山断开的地方有层层的塔,隔条江水想要回应对岸人家的呼唤。傍晚,江上的秋风吹得很急切,为的是把钟鼓的声音传到西兴。

  夜晚,谁家在望海楼下点燃炉香,玉笙哀怨的的乐曲在刚刚有凉意的时候响起。有位客人面对秋风在扇子上题诗,祭拜明月让人无法看见你的晚妆。

沙河上的船灯将山照红,歌声鼓声在笑语中喧响。问一问少年的心思在哪里,只见他方巾斜在一旁以致头发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