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中药房需要什么手续:马歇尔:懂政治的军事家—红色牧师.blog的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3:50:21

马歇尔:懂政治的军事家

——向军队学管理系列之六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

 

“真正伟大的将领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战斗,战役无非是一系列克服的困难而已。一个真正的将领不论困难如何艰苦,都能够展现才华,转败为胜。”

——马歇尔

 

2006年是省市县乡四级党委和政府的换届之年,是搅动人事格局之年,也是扰动从政者人心之年。粉碎“四人帮”后,随着国家政治稳定,党中央对党的活动和党的组织制度做了一些特别的规定,如《党章》第三章《党的中央组织》之第十八条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同时,为了将党的意志变为国家的行动,第二年3月份一定要召开相应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因此,从1982年开始,“逢2逢7”开全国党代会,“逢3逢8”开全国人代会,已成定则。一次大会无外乎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方向问题,二是班子问题。为了让顶层设计有足够的时间和选择,所以在二届党代会或人代会的中点,从下而上就开始了相应的人事调整,这也已成定则。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由于现在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公众知晓权的增大,也由于有一批好事之徒的推波助澜,这件事情由从过去只有少数人关注到转变为多数人关注,由过去较为隐蔽地操作转变为不得不放在台面上议论。应该说,这也还算是“政治文明”进程中的好现象,不过,在我到各地讲授《领导魅力论》课程时,这恰恰是许多同志们在私下问及最多的话题,人们在为自己的“进退留转”操心和担心。

我从来认为: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革命战士是块铁,哪里需要哪里撇。自己不算自己的命者,未必没有“命”;自己总算自己的命者,未必就有“命”。也许有人认为我挺“左”的,也许有人认为我挺“迂”的,我也懒得辩解。让我们来看一个在政坛上颇得人们赞誉,也是我最推崇的国外的政治家,在从政路上的“进退留转”的“节骨眼”是如何“表演”的。他就是美国三名五星上将之一,在二战期间一直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战后出任美国国务卿的马歇尔。

——面临“进”,马歇尔从来就是勇挑重任的。马歇尔所在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与著名的西点军校不一样,不能保证它的毕业生都能自动地当上美国陆军军官。学校的信念是,只有通过使它的毕业生超过西点军校毕业生的水平,成为具有更大发展潜力的军人,才能争取使它的毕业生被选为军官,因此,学员们要永无休止地苦干,不断努力向上和执行严格的纪律。马歇尔得到了学校的真传,他一生担任过许多职务,获得了许多晋升的机会,走过了一条攀登之路。在学校里,一年级就是学员分队长,两年后又成为全学院的学院队长。在学校大型聚会时,作为队长他发现了两个秘密:第一,一幅好的嗓子能够使自己的口令传到数英里之外,响彻周围群山;第二,真正指挥人们并让他们严格按照他的命令行动、前进和操练,以及这些活动所引起的震撼。1902年在他毕业后的几个月,他被授予美国陆军少尉军衔,在其后的十年里,尽管美国陆军中的晋升机会极少,他还是在军队的阶梯上慢慢爬了上去。《传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定是有人一直在什么地方关注着他,注意到他不仅是一个拼命苦干、值得信赖的年轻军官,而且有本事充分调动他的士兵——看来还有士兵妻子们的积极性。”不过,马歇尔最出名的职务还是美国陆军参谋长,1939年4月初的一个星期天下午,他被召进白宫,罗斯福总统开门见山地说:“马歇尔将军,我考虑让你担任下一任美国陆军参谋长。你有什么意见?”“没有,总统先生,”马歇尔回答到,“就只有一点我要提醒你,我这个人习惯于怎么想就怎么说。还有一点,正如你所知道的,这常常令人不快,那样行吗?”罗斯福露齿一笑,说:“行。”马歇尔没有想到,这个职务对于他来说意义太大了,也太长了,在六年的时间里,美国人和全人类都认识到了这个任命的重要性。他在这个任上的最大贡献,就是把那些精力充沛、富有才华、年轻力壮、思想开朗的军官提拔起来,并投入到战场上去。英国首相邱吉尔不是一个什么人都去恭维的人,但在纳粹德国被打败后,他称马歇尔为“胜利的组织者”,他还说:“在这些殚精竭虑的岁月中,我对您的英勇精神和宏伟魄力,始终怀有由衷的钦敬之情:正是您的这种精神和魄力,使得和您共度艰危的战友们获得了真正的慰藉,而我切望自己能被公认您的这些战友之一。”这可是出自一个国家政府首脑之口呀!

——面临“退”,马歇尔从来就是坦然处之的。马歇尔在二战前夕就担任了陆军参谋长,他在二战的功绩是有口皆碑的,可就在二战结束还不到一周,1945年8月20日,他就给杜鲁门总统写了辞职信,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已在陆军部任职七年多,其中六年担任参谋长。鉴于这项工作令人心力交瘁,我确信做一次人事变动是有好处的。”他还说:“如蒙允我提名继任人选,我建议由艾森豪威尔将军在这一特定时刻担任陆军参谋长一职最为合宜。”没有人会想到战争刚结束,而且是打赢了,马歇尔就要悄然离去,然而,这就是马歇尔的过人之处,也许有人认为他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腾出时间赚些钱,但是马歇尔尽管家境不丰,他还是拒绝了所有的约稿。他不是不会写,也不是没东西写,但他认为,不写则已,写则就得如实地把他经历的真人真事写出来,这样一来,战时的一些丑闻和有争议的问题势必抖露出来,会不利于那时不得不与之交往的一些政治家和将军们。他也并非将辞职当作儿戏,当杜鲁门总统请他重新考虑时,他谢绝了。他告诉总统,他和妻子凯瑟琳已经买下了一座旧庄园主的宅第——多多纳庄园,他们要一起去伺候真正属于自己的花圃和菜园,他在为国家做出贡献之后,将余下的时间留给家人。这就是马歇尔,一个总是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人,而只有这样的人在退休的典礼上才能得到总统如此的褒奖:“如果要归功于哪个个人,美国的前途应当归功于马歇尔。在世界上最伟大统帅的行列中,他是堪当首位的。”

——面临“留”,马歇尔从来就是固若磐石的。马歇尔的从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已经在美国陆军中当了十二年军官,在美国十四个部队服过役,尽管他在每一个岗位上都非常有成就,但是他上升的速率依然较慢,这多少影响了他的心境,他在给母校弗吉尼亚军事学院院长的一封信中中流露出这种心境:“鉴于陆军中晋升前景深受法律和同一级别里大量同龄军官积压的情况限制,我感到把我最美好的年华浪费在同难以克服的困难作无谓的奋斗上是错误的。”但他最终留了下来,因为他坚信美国会卷入战争,而国家是需要象他这样的军官。1917年6月26日清晨,马歇尔上尉作为美国陆军第一师的军人登上了法国本土,很快他就从上尉晋升为中校。可是,好景不长,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二十年里,世界无大战事,军人的晋升自然受到阻碍,作为远征军司令潘兴将军的副官,马歇尔的机会也并不比别人多。我们的故事还是放在他陆军参谋长的任上,马歇尔并不想在这个位置上待上太久,他总是认为自己已年过六十,但是总统不放他走。其实,马歇尔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让自己成为欧洲盟军总司令,而不是推荐了战前仅仅是上校的艾森豪威尔,这可是名垂千古的事情呀,而且这还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的确有人推荐马歇尔出任此职。不过好心总归有好报,艾森豪威尔当上总统不久,在他为英国首相邱吉尔举行的宴会上,当他在为英国女王和邱吉尔干完杯后,就转向坐在邱吉尔夫人旁的马歇尔,说:“现在我要为马歇尔将军干杯。”全体贵宾一齐起身,为不好意思面带微笑的马歇尔将军干杯。1959年10月16日,当马歇尔去世的噩耗传到白宫,时任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当即宣布全国举哀一日。这于公于私都是说得过去的,凡是真正了解马歇尔对国家和全世界所作贡献之真正价值的人,无不对这样一位伟人的谢世表示惋惜和崇敬。

——面临“转”,马歇尔从来就是再创辉煌的。其实,马歇尔的退休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尽管在退休仪式结束后,总统曾这样承诺:“将军,您已经为国家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我一定永不打扰您的退休生活。您有权利得到休息。”政治家的承诺从来就不是个定数,更何况是那个在美国历史上颇有争议的杜鲁门总统。不到一个月,当时的驻华大使赫尔利回国向总统述职,在离开白宫后的一次新闻俱乐部的聚会上,他对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并且对总统杜鲁门发表了一些轻率的议论。总统后来说:“他大放厥词,说我办事无能。因此,我把他撤了。”但这样一来,总统就招来了一场政治危机,他太需要一个人来帮助自己了,于是他拿起了电话:“您愿意替我去趟中国吗?”面对来自总统的召唤,他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国家,马歇尔唯一能够回答的就是:“愿意,总统先生。”马歇尔忠于职守的观念和他办事的能力,使得杜鲁门总统期待他去中国创造奇迹,应该说,马歇尔是尽了力的,但是中国的情况如此糟糕和如此复杂,以至于他的努力,最终没有能够创造奇迹。但是他赢得了总统的尊重和信任,总统说:“我完全信赖马歇尔将军对中国问题的决断,也只信任将军一人的决断,只要在我担任总统时,我就将继续这样做。”马歇尔回国后,出任国务卿,这个总统的抉择被公众认为堪称英明之举,事实也证明了这点。他最初的使命是使战后的欧洲人民渡过1947年悲惨的冬天,阻碍斯大林借此要挟欧洲人并向巴尔干半岛进军的企图。但他最经典之笔还是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这个计划现在看来都是无可挑剔的,它彻底改变了战后世界的格局。在他接受哈佛大学的荣誉仪式上,当他被誉为“其才能和品德在美国历史上唯有一个人堪与比拟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一位哈佛大学校友给他母校写信,询问校方赞誉马歇尔是同何人相比,得到的答复是:乔治·华盛顿)后,他开始讲话了,他向听众描述了整个欧洲的正沉沦满目疮痍和悲观绝望之中,指出需要美国全力以赴,找的一个解决的办法。“马歇尔计划”的基本精神就是他毕生信奉的思想原则:人必自助,而后天助,在这个计划中,欧洲人首先要激发起来,而后美国人就是天。斯大林和他的同盟们没有参与这项计划,几十年后,麻烦就显现出来了。而马歇尔本人则为此荣获1953年诺贝尔和平奖,作为一位戎马一生的将军,在晚年获此殊荣,足矣。

从政路的“节骨眼”上有如此的表现,是要有很厚的根基的,然而,这正是马歇尔出类拔萃之处。首先,他为了国家的利益,有时甚至是国家的生存不得不步履艰难地跋涉,早期面对强大的法西斯军队在陆军作为参谋总长运筹帷幄,后来又在战后满目疮痍的世界里作为国务卿四处奔走。其次,他是一个诚实的人,在从政路上多年,他都信守从不说谎的原则,这在政治这个英雄名不副实和政客尔虞我诈的世界里,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再次,他还是一个有着极强个人魅力的人,他的机智果断、他的收放自如、他的理智沉稳,既让那些他为之服务的领导如罗斯福、杜鲁门所认可,也为那些他必须面对世界级领导者如斯大林、邱吉尔乃至蒋介石所信服,同时还为不少有名的美貌妇女所倾慕。不过,不要认为这些美德有助于为他攀登顶峰铺平道路,相反往往使得这一历程充满艰辛,但是还是该书作者在前言里的一段话说得好:“马歇尔从一生斗争中得到的唯一收获是,在他终于攀登顶峰后,他才更加感到他用以功成名就的手段实在是问心无愧的。”

所以说,马歇尔将军的从军、务政和为人之道的确应该成为我们今天从政者所效仿,所学习,让我们把他作为一面我们从政路上的镜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