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测另一半叫什么名字:业务员的"诸葛亮策略"--起点决定终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8:50:44
本文转载自阿里巴巴营销论坛,文章原名为《连载:诸葛亮日记》。记录了作者从找工作到实战中的种种高招,共分为6个章节

    引子 我在考虑出路问题

    大学毕业后,我捧着30厘米厚的一摞获奖证书,最终也没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接收单位。一咬牙,一跺脚,我回家先歇着得了。回到老家的前两年,或闭门读书,或走朋访友,还算自得。同时我还发表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以致声誉日隆,已非往日可比。但我总觉得搞研究虽是驾轻就熟,但非我所愿。年龄一年长一年,追求建功立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业务员什么时候该辞职
    有朋友劝我说,凭你的才学和见识,自立门户,开创一番事业绰绰有余。可我不这么看,人贵有自知之明,大才分三种,帅才、将才、谋才,我这个人更适合做将才和谋才,所以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要在将、谋这样的位置上做到极致,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我的职业信条是:宁做大职员,不做小老板。所以当务之急是找到一个可为之服务终生的"明主":他要有远大的抱负,有着和我相似的价值观,能够认同我的能力并给我以最充分的信任。如果有这样一个伯乐,我愿做一匹殚精竭虑地供其驱使的千里马。就拿全国最知名的几家大企业来说,董卓集团是一家国有企业,人才济济,最有实力。但是听说CEO董卓老奸巨滑、专断弄权,把董事长都给架空了。袁氏集团是一家家族企业,架子撑得大,但听说其掌门人袁术、袁绍任人唯亲,窝里斗得厉害,这样的公司估计难有大的发展,下一步还有被曹魏集团兼并的危险,更是去不得。至于南方的东吴集团,老板孙权倒也是个人物,只是我的大哥诸葛瑾供职于彼处,且已进入高管层,我再过去恐怕不大方便。其实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大公司都已成气候,我这个后来者很难得到信任和重用,且难脱坐享其成之嫌。
    倒是荆州公司刘表的邀请让我颇费思量。荆州公司实力也不弱,虽无雄霸全国市场的野心但足以自保。还有一层关系,老板刘总是我的亲姨夫,如我答应过去是会得到重用的。可据我观察,刘总取得目前的成就后已是志得意满、不思进取,荆州公司变成一个效率低下的官僚公司,我过去以后恐怕?荆州公司早晚让这姐弟俩给卖了,我还是躲得远远地好。
 
    我就不信,以我经天纬地之满腹经伦,和拯天下子民于水火的鸿鹄之志,天下之大,会没有我孔明一席之地? 

    年轻女孩:我们都是做"机"的!(图)
  
   
第一章 起点决定终点 

    1.先成家还是先立业
 
   
那天几个朋友一块喝酒,有个小子可能喝多了,借着酒劲儿公然嘲笑我:"可惜呀孔明,凭你这一表人才怎么娶了黄家那个丑丫头。"我一听火直往上冒,隔着桌子蹦过去一把抓住他的衣领警告他:"我老婆丑怎么了,有本事你去找一个比她还丑的我看看。"
    发火归发火,每次回家面对我那位黄脸婆,真是一点兴致也提不起来。诚如那位仁兄所言,我在别人眼里是"身长八尺,面如冠玉,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可谓才貌双全。所以,那

    年我要娶黄家丑女的消息一传出,大家都说我疯了,实际上,他们哪里知道我的如意算盘。

    我的老家在山东琅琊。

    遥追当年,我们远祖诸葛丰公曾做过大汉司法部长,为一时显贵。自那时起,我们诸葛家累世出身皇家大学,成为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只是到了我父亲诸葛□NC146□这一辈,家道已然中落,父亲的官职也只做到泰山郡的副郡长。天有不测风云,我六岁、八岁时相继丧母失父,真是命苦啊。还好,叔父诸葛玄把我们兄妹五人扶养起来。后来随着叔父工作调动来到南阳,定居在这里。

    问题就出在这儿,我们人生地不熟,虽说叔父与当地的强势人物刘总交情不错,但叔父也在来南阳没两年就去逝了。人去茶凉,谁还会记起年幼失怙的我们五兄妹。

    我也不是埋怨谁,世态炎凉,本是如此。只是这样一个经历让我强烈地感觉到,要想找到一条人生成功的捷径,就要走上层路线,想方设法跟那些名人、要人、能人扯上关系,这就好比一个人徒步去很远的地方,你走得再快也比不上身边飞驰而过的那一辆辆马车,跟马车一样快的办法就是无论如何你也要搭上一辆顺路的便车。

    这两年我认真研读叔父遗留下来的那些藏书,像《战国策》、《史记》等等,不仅从中学到了许多治国经验、战略思维、带兵方略和用人诀窍,也总结出一些人生成功的规律。这些规律中很重要的一条可概以一个"靠"字。靠者,依靠也,借他人之力成己之事之谓也。

    业务员必须回避的语言

    数数以前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哪个不是"靠"术的高手。一曰靠人之能,武王伐纣靠姜尚,越王灭吴靠范蠡,桓公复国靠鲍叔牙。二曰靠人之势,韩信拜将靠萧何,卫青建功因有卫子夫。另外还有靠人之名、靠亲之助等等。虽然时过境迁,都是事同此理、人同此心。凡事仅凭一己之力会处处碰壁,善借人力成己之事才能顺风顺水,这是个亘古不变的道理。人们知道有狐假虎威一说,"假"者,借也。仅有缚鸡之力的狐狸正因为能借老虎之威,从而威镇猴子、狼豹之类,令其不敢仰视,看来,狐狸正是"靠"术的老祖宗呢。
    想我孔明,虽说才高八斗,学够五车,但我也想跟先辈们学一学--找个靠山。

    靠山靠山,此地最高的"山"是谁?自然非荆州公司老板刘表莫属。如果能与他搭上关系,尽管我不想跟他共事,可我诸葛家的声望会大大提高,对我将来出来做事会大有好处的。虽然此前我叔父与刘总有些交情,但凭借这点并不过硬且已过时的关系显然无济于事,要是跟他的关系拉紧密一些就好了。

    说实话,这个念头在我脑子里藏了好长时间,我也从来没跟别人谈起过。那时候,别人都觉得奇怪:已过弱冠之年的孔明怎么至今没有婚娶,看来这小子憋着劲要娶一个貌比天仙的大家闺秀呀。来我家提亲的媒婆也是一个接一个:什么王总的女儿,李经理的妹妹,退休在家的高主任的外孙女,哎呀烦死我了。我的想法是,虽然还不知道将来会娶谁,但她一定要跟有权势的刘总有很近的关系。这样,才能让那些大族和名士高看我一眼。以当时的情况看,婚姻是开辟这一通道的惟一工具。哼,我能随便把这工具丢掉吗--那些大家闺秀既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在我眼里自然也就一文不值了。

    与黄家的结亲挺偶然,而偶然中又带有必然。那是几年前的夏天,我的姐姐、姐夫陪他们的父亲庞德公教授去南方度假,回来时因路过,就到家里来看看,又因此地风景甚佳,庞教授一时兴起就小住了几日。本地名士黄承彦先生听说后便登门拜访,闲谈中黄先生知道我仍是光棍一个,竟直接对我说:"我看你这小伙子不错。我家里有个丑闺女,黄头发黑皮肤,一直跟在我身边,才学很是不错,跟你倒是女才郎貌的一对哩。"我一听,心里老大不高兴,既然自认丑女,怎么好意思说出口要嫁给我呢?谁知一旁的庞教授拈着胡须打起了帮腔:"呵呵承彦兄,以你刘老板的连襟这样尊贵的地位,怎么会看上我这个穷弟子哟?太抬举他了吧。"说着,老头子还朝我挤挤眼。看着我迷茫的样子,姐夫在一旁忙不迭地提醒:"黄先生的夫人姓蔡,与刘老板的夫人是亲姐妹呀,荆州公司有名的办公室主任蔡瑁先生就是黄先生的小舅子呀。"

    提升业绩做到几个"十" 
   
呀,像一道电光从我的脑际闪过,我知道,我苦苦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接下来,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后来没过多久,我就把这位黄小姐娶进了门。这件事情一个最直接的战果是,那个高不可攀的刘总成了我的姨夫。这门亲事负面影响是给别人落下一个话柄,但我不以为意。我始终认为,老婆不是用来看的,一是传宗接代、相夫教子,二是持家理财,第三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是以其亲属关系为丈夫带来一大片可供利用的资源,仅为最后这一点,相貌就是可以牺牲的。再一点,通过婚后的生活,我发现内子确实在才学上不输于我,里里外外都是我的一个好帮手。
    本来,以我的禀性,不干出个人样来我是不会过早结婚的,正是因为心存这一念,大学期间拍拖了三年的校花女朋友毕业之际也被我pass了。尽管她拽着我的袖子哭哭啼啼,说只要跟着我吃再多的苦,甚至不要名分都行,我还是心一横,一挥手把她甩在一边,头也不回扬长而去--我可不是个爱情至上主义者。

    我的成功心得:婚姻也往往能决定你的事业

    世事难料,人也应该学会变通,不可过于拘泥。比如成家和立业的关系问题,如果能甩开膀子大干一番,得以建功立业当然好,立业后成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贸然成家往往可能会阻碍事业的发展,延缓甚至错失立业的机会。另一种情况就是像我这样,功不成名不就,一时间□NB054□徨无计,不妨就先结婚,把家安下来再说。说不准呀,结婚也能给事业带来转机呢。如果通过结婚找到一个通往成功的靠山,那就更不要犹豫了。把那个女子当一只小羊,然后自己变成一只狼吧,废话少说先扑上去咬住它再理论。

    嘿嘿,我正是这么做的。再说了,实践证明,这样的婚姻并不缺乏爱情。我们不是过得好好的么。

    诸葛锦囊:

    男子汉30岁之前当以事业为主,如果结婚有利于立业,那就不妨先结婚。

2.为出山做好一切准备 

    现在的年轻人做事,就像网上聊天点到哪儿说到哪儿,信马由缰,不知道规划自己的未来。有个词叫"职业生涯设计",从走出校门那一刻起就该想想自己要干什么,希望将来成为什么。不能太忙着去找工作,或者匆忙决定考研,如果想当一个历史学家,那就没必要挤破头皮到一个外企当两年白领,如果立志到企业做事,也没有必要虚耗几年光阴去拿一个不痛不痒的历史硕士甚至博士。
    我是一个做事情目的性很强的人,但是如果目的一时没达到我就要采取一些迂回路线。这不,我刚接到庞德公教授的电话,说我的MBA学位已经拿下来了(同时还有他的儿子庞统)。他兴奋地说,只用了1年的时间就完成学业,这在学校的历史上还是未曾有过的,因此在相当的范围内引起不小的轰动。"主要是那篇论文写得好啊,所以学校才特批的。
"
    虽说在家闲居几年,但也绝非两耳不闻窗外事。我强烈地感觉到,MBA头衔对我来说绝不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战争年代的英雄是冲锋陷阵的军人,混乱年代的"英雄"是造反派,歌舞升平时期则是影星、歌星成为偶像,而在目前经济腾飞时期,无疑能够创造和掌控财富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才是领导时代走向的英雄。我孔明就是想当这样一个弄潮商海的英雄,所以,有无MBA这个金字招牌对我跨出事业的第一步相当关键。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现在的MBA也就那么回事。据我所知,刘表和袁绍手下好多人都是一边上班一边在某大学找个导师挂个名,两边都不耽误,两年下来学位到手--人不到钱到就行呗。不好意思,我的这个MBA虽说自费,可咱有关系呀,加上咱的水平在这儿摆着,一年就拿到手了--在家也算没白待。

    拿到MBA头衔,只是我为出山做准备的第一步。君不见多少MBA人士沉居下僚,而你一旦沉到下边,再想一步步往上混可就难喽。

    历史上有多少英雄豪杰,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得以留名青史,但其本人的境遇并不好,有的甚至身首异处,说到底他这个英雄只做了一半--仅谋其事未能谋其身,像战国时的商鞅,西汉的韩信皆属此类。谋身不见得是在功成名就之时,在事业的起步阶段就该有此一谋。在这一点上我已下足了功夫,就等瓜熟蒂落,我就去摘取这胜利的果实。

    文静女孩就不能做业务员吗  
   
我的做法第一是猎名。拿到MBA只是这猎名的一部分,最主要的做法是与名人出游。除了我的岳父黄承彦和号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外,博陵崔州平、颖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以及徐庶这些人都是我们当地名士。他们或者出身名门,又出国镀过金,或者学问播于四海,或者曾做过知名企业的高管。我一回到家里,借着跟荆州公司刘总和大学者庞德公的关系,就跟他们蹭到一起。实际上也没干多少正事,无外乎喝酒吃饭聊天,歌厅舞厅桑拿,吃喝玩乐中,我跟他们的关系是越套越瓷实了。你想想,他们几个向来是媒体的焦点,天天跟焦点在一块儿,我还能待在焦点之外吗?我自是乐在其中。
    第二是造势。没错,我跟这几个名士在一起更多的时候看似不务正业,实则我的正业即在这不正之中。因为我的目的不仅仅是沾点名人的仙气在公众面前混个脸熟而已。跟他们套牢关系是第一步,不套牢该他们出力时又焉能出力?更重要的是我得拿出自己的真本事让他们折服。这还得跟我的个人目标相结合,以前我是以学问出名,而我想到企业里一试身手,那就得想办法把自己由学问型的名人变成经营管理型的名人。尽管我也知道没有实践经验很难得到赏识,但姜太公直钩钓鱼不是得与武王同归吗?我用的一招是故作惊人语。在他们面前,我故意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乐毅是谁?那是以前全国闻名的两家大公司的高管人员,管仲是齐国公司的CEO,乐毅是燕国公司的销售经理,两人都靠一己之力创下辉煌的业绩。管仲把齐国由一个管理松懈、暮气沉沉的公司几年间发展成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并使其老板齐桓公成功当选行业协会的主席;乐毅作为燕国公司的销售经理,曾在一个他一手策划实施的销售攻势里把行业老大的七十多个经营地盘成功地据为己有。这两人因为无出其右的业绩历来为企业界经营管理人士奉为神明。所以,那天正当大家喝得酒酣耳热之际,我此语一出,惊得他们半天说不出话,司马徽那老儿更是一个鱼丸子哽在喉间半天咽不下去噎得直翻白眼儿。哼,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看着他们那副鸟样子,我心里的得意劲就甭提了。当然,我还得装着一本正经:我可不是开玩笑。

    那以后,我自比管仲、乐毅的名声就传开了,当然,一定是那几位名士嘴德的功劳,而且我还能想象得到他人说到此事时满脸的不屑。没关系,我会让他们改变态度的。接下来,我们在一起玩时只要得着机会,我都要就我研究中外企业管理案例的心得高谈阔论一番。起初他们当然还是抱着嘲笑、鄙夷的态度,有时抓住我论点中的一个小漏洞就大肆抢白一番,有时甚至粗暴打断我的发言。但最终,他们不得不接受我的观点。这么几次以后,他们的态度就慢慢转变了。先是我岳父黄承彦开始力挺我:"我就说鄙人的眼光不会错,为什么我会把这样一个众人求之不得的才女嫁给孔明?我早就看出来,管仲、乐毅算什么,他是一条卧龙,早晚会飞升九天的。"他这么一咋呼,其他人的口风也变了。"是啊,我们几个人的眼光也错不了,将来搞经营做管理肯定差不了。"

    毕业两年升到了经理!

    我宁愿相信他们赞美的诚意,这说明事情在朝我希望的方向发展。
    造势的另一招是以我卧龙先生之名与凤雏并列。凤雏者,我的恩师庞德公教授之子也。这小子这几年可出息了,毕业之后在京城没几年就混上一家颇有影响的企管杂志的主编,权力没多大,名声可不小。现在,人们言凤雏必及卧龙,而且看样子我的名声大有超越他的架式。妙哉
!
    现在,我已做好一切准备,就等鱼儿上钩了。

    我的成功心得:一定要区别于常人

    想要起点比别人高,就要有一个充分的理由。一方面自己的内功要扎实,另一方面炒作也是通行的好办法。把自己的身价想办法做得高一些,像第一步实现自己的机会就会大一些。当然我也并不是说一定要建一个空中楼阁,而是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做秀于无形,别招致他人的反感。

    高祖起身于亭长,我主也曾织编贩履,不要怕起点低,只要脚踏实地,伺机而动,就会给自己争取一个好机会。

    诸葛锦囊:

    想尽一切办法抬高自己的位置,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较高的起点。

 
    3.
我是这样选择老板的 
 
    如果说我是一条龙,老板就是一方供我驰骋之水。水阔万里我即纵横江海,千里湖面亦可勉强一游,若水深不过三尺,方圆不足百里,即使我有腾云驾雾之能又奈之何?所以,选择一个好老板至关重要。我观察了很久,现任东汉集团新野办事处主任的刘备就是这样一个老板。

    我只所以认准了刘备,是因为他符合我选择老板的所有条件。

    第一,刘备是个英雄。只有英雄式的老板才能独步商海,成为一方诸侯。自从注意到刘备以后,我对他做了详实的研究。据说,刘备从小就有英雄相。十五岁那年考取了一个中专学校,第一次出门求学。但是家里很贫穷的他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在学校里用功读书,而是经常旷课,天天听音乐、看电影、呼朋唤友、讲究吃穿。他平时少言寡语,待人谦恭,做事情成竹在胸,又喜怒不形于色。难得的是,那时候刘备就懂得结交权贵子弟。由于他的一贯领袖作风,许多同学甚至连学校周围的一些小流氓都愿意听他的指挥。

    业务员的几个基本功 
   
刘备中专毕业多年一直郁郁不得志,后来辗转到了东汉公司,总经理曹操看出刘备不是等闲之辈,让他当了个董事(总经理任命董事可谓奇闻亦可见曹操专权之一斑)。同时曹操也感觉到刘备不是久居人下之人,便未给他实权。闲居当中有几个董事找到刘备,准备联合起来在董事会发难废掉曹操。此事没过几天,曹操请刘备吃饭喝酒,席间曹操半是由衷半是试探地对刘备说:"天下英雄惟刘董与操耳。"连曹操都称刘备为英雄,那还错得了吗。
    跟着一个英雄的老板,才更容易成就我的一世英名呀。

    第二,刘备有大志向。一个小富即安的老板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对于一个英雄的老板来说,他的志向有多大,供他翱翔的天空就有多大。据说刘备小的时候其志向就不同凡响。有一天,他和小伙伴们在门前玩坐车的游戏,刚好一辆破吉普从面前飞驰而过,扬起的尘土弄了大家满头满脸。刘备气愤地指着远去的汽车说:"哼,有什么了不起,早晚我开一辆大奔与你比比谁快。"恰好让路过的刘备的叔叔刘子敬听了,他十分惊奇:"这小子口气不小嘛,将来定能成器。
"
    虽是黄口小儿一时戏语,也可看出其超出同侪的志向。后来刘备揭竿而起,自拉人马创业,虽以破产告终,但其窥视天下之心已昭然若揭。第三,刘备善于借势。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势之下善于借势的老板才能成为大老板。刘备曾长期寄人篱下,这一点甚至为时人所诟病。他曾随邹靖、依公孙瓒、投陶谦、归曹操、依袁绍、附刘表,人们便说他不能从一而终,如此变换单位有点太没定性。以此所度之人为一般人也罢,但对刘备却不适用。相反,这恰恰是他在势单力薄、事有不济之时能够拉下脸面,善于借势的表现。刘备的善于借势还有他更聪明的一招。他从东汉公司出走后,在新野自立门户,跟曹操唱起了对台戏。刘备妙就妙在他打的仍是东汉公司的招牌。虽然表面上只是一个小小的办事处,但实际上是完全独立的。他以东汉公司董事的身份在新野振臂一呼,东汉公司在当地的资源基本上被他整合过去了。曹操对此干生气没办法,东汉公司的董事们则乐得看热闹。重要的是,刘备挂靠在东汉公司旗下,以国有大企业的信誉为己所用,又能灵活经营,瞅准机会还可以随时竖起自己的旗帜。所以我说,刘备的这个势借得尤其好。而且我感觉,刘备这种借势的本领好像是天生的,让人不能不相信他是个大有发展前途的创业者。

    第四,刘备会用人。选择一个老板,老板对待人才的态度、用人手段、容人气度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以我之才,如老板不信任;以我之傲,如老板摆架子;以我之忠,如老板不放权,也就是说老板是好老板,下属是好下属,但如果双方的节拍跟不上便不能兼容。我为什么说刘备会用人?你看关张二将一个天神一个恶煞,一般人是降服不了的,可在刘备手下唯唯诺诺,就像小跟班似的。而且我还看到,刘备做事宽仁忠厚,在新野这几年礼贤下士,求才若渴,到处寻访贤才以为辅佐,从而得到当地政界、商界名流的支持。我感觉,如果我去辅佐刘备,我们之间一定能够相处得很好。前段时间司马徽来访,我跟他谈起欲从刘备之事。他捋须半晌,说了一句:"你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便扬长而去。我倒想,既得其主已是三生有幸了,何必强求其时。

    另外,刘备长期困顿而志不稍改,窘迫之中不忘其从容,见髀肉复生自叹"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这些细节都让我坚信,刘备,就是我要找的那个老板。

我的成功心得:□一定要找准行业,找准老板
   
最成熟的行业不一定是你要选择的行业;最大的公司并一定适合你去工作,越是成熟,越被人们看好的行业竞争越是激烈,同时发展亦己基本成熟,给你留下的空间就会越小,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个人,要争取到上升的公司都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相反,一些他人暂时看不清的公司、行业你若经过深思之后,倒可以选择,所谓投资于未来。但一定要洞悉全局,能够清楚看清本来发展之走向,不被一时之成败所迷惑,所谓愚者乐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
    诸葛锦囊:

    一定程度上说,选一个好老板比选一个好公司或好工作更重要。 

    4.我导演了三顾茅庐这出戏 

    三顾茅庐的事外面传得纷纷扬扬,刘总因此赚足了礼贤下士的美名。对我而言,被刘备这样一位英雄人物三顾而出名自不待言,但其意义绝不仅仅是名声本身,而是名声背后的东西。试想,如果刘备不显得对本人如此器重,将来我们何以威服三军,又怎能让关张二人乖乖地听命于我呢?再者,因为"三顾效应",我将来开展对外活动时说话就有了底气--对我这个尚无寸功骤忝高位的人,这一点尤其重要。这帮人哪里明白,所谓"三顾茅庐"整个就是本人亲自编剧、导演并参与演出的一出戏,而且说实话,演得还真不差。
    我算定,刘备早晚会来找我。人称我为卧龙,而刘备才是条真龙。真龙慧眼独具,必来山中与同类相会。我呢,静久思动,也终可随真龙出山,吟啸风云了。还好,我千等万等的这一天总算来了。

    前些日子,徐庶徐元直来访,他告诉我,他在刘备那儿当了一段时间的顾问,觉得有点力不从心,他曾听司马徽说过我有志于追随刘备,便向刘备推荐了我。我急问,你跟他怎么说的。徐庶说,我跟他讲:"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大业可成。"我听了心里颇为不悦。元直忙说,庞统远在京城,刘备想请可也得够得着啊,我料定,他三日内必来找你。元直说得不错,如果我在家坐等刘备上门,两人一见面就相见恨晚,然后手挽手拍屁股一起走人,这种做法太缺乏想象力,也自降了我的身份。良禽择木而栖,我也要试探一下所择之木的期待之意。刘备爱才敬才的名声传天下,但传说与现实是两码事,他是不是诚心诚意请我出山呢?如果仅仅是做做样子,那就免谈。

    业务员尊严该被践踏吗
    于是经过近一夜的谋划,我制定了一个让刘备三顾的行动策划方案。这个方案的总原则是一挫一钓。挫,即一顾而不得,试其诚心和耐心;钓,愈见我孔明之高义,使其一顾之后还要再顾。于是,大家便欣赏到了这样一出戏。
    第一折,唬,也就是先唬住他。司马徽以见徐庶为名来到刘备处,对刘备极言我孔明之能。不过,水镜先生也真会吹,他说,我们颖川这地儿多奇才俊士,像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庶都是哈佛难觅的商界精英,他们都是孔明的朋友,以他们的才能,可以做到一个大企业分公司的经理,管理一个年营业收入10亿8亿的企业没有问题,但像孔明,非一个年收入百亿的大公司的CEO才堪其用,他也才能为人所用。一番话把刘关张唬得大眼瞪小眼。关羽不服气地说,听说孔明常自比管仲、乐毅,有这回事吗?司马徽哈哈一笑,管、乐算什么,要我看,他同历史上周朝公司的CEO姜子牙和西汉公司以经营谋略著称的高级副总裁张子房差不多!刘备便携关张同奔隆中而来。别忙,这里还设有机关呢,我们作了一首歌,教给刘备必经的路旁农田里耕作的农民。歌曰: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这首歌一定会引起刘备的兴趣的。

    刘备来到我家当然见不着我,唉,我只好心里暗暗说一声对不住了。只是他见我不在便匆匆离去,令我心里稍有不快。

    第二折,空,一空再空,以吊起刘备的胃口。先是在一顾回来的路上,有崔州平拦住故作张狂语,后在二顾的来途有石广元和孟公威故作豪迈语,再有于我家中遇舍弟诸葛均。每次都兴冲冲直认是我孔明,每次又让他失望,还好,二顾临走时刘备还留一封信给我,从信中可见其诚邀之情。

    第三折,见,不见之后终有一见。不过这一见我是做足了样子,其实也是为我今后出山铺个路子。我卧在床上让刘备在门外等了足足两个时辰,刘备的耐性和至诚我总算信服了。其实,我哪里睡得着,深怕他耐不住扭头走人呢!偏是张飞那厮不明事理,竟要放火把我烧出来,哼,看将来我怎么整治你。

    士为知己者死,这样一位自己倾心而对方又如此看重自己的老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什么隐居,什么清高,我起来收拾收拾就跟他走了。

    业务员的10条“营销圣经”
    我的成功心得:火候是一道菜之关键
   
之所以有三顾,主要是我从两方面之考虑:一是考虑老板,老板是否真的需要你,真的想让你去。同时也要看老板真正之为人,以我之材是否能真用我,真容我。二是让他真的重视我,千军易得,一帅难求,如若得来全不费工夫,那也是用之如泥沙。而就相对的两方面一定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极有分寸,若不然不是痛失良机,便是招人损骂。
    诸葛锦囊:

    既自重身份又要拿捏好分寸,能有一顾已属难能,不必强求三顾。 

    5.我的价值能给他增值--关于隆中之对 

    人们津津乐道的所谓"隆中对",实际是我的MBA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早就发表在皇家大学的学报上,听庞教授说还获了奖。隆中对讲的是经营战略问题。曹魏、东吴、荆州、益州几大公司共属一个行业,且瓜分了整个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但谁也没有形成垄断地位。从目前形势看,该行业还处于暴利阶段,仍可介入,这就给像刘备这样虎视眈眈的人提供了机会。就这几大公司而言,曹魏集团的曹操势力最为强大,实力最为深厚,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既是曹魏集团的老板,又是曾经的行业老大东汉公司的总经理,东汉公司的董事长也是本
    行业协会的主席刘协成了曹操的跟屁虫,在他面前连个屁也不敢放,这就使曹操既拥有庞大的经济实力,还有得天独厚的政治资源,他可凭借手中掌握的行业协会的权力(他本人也是协会的常务理事),随意修改章程、制定标准,给其他公司的发展设置人为的障碍。另外曹操这个人也不简单,他智勇双全,老谋深算,手下人才济济,被称作奸雄。前几年,他以小抗大,在官渡实施的一场营销战把冀州公司给整垮了,把整个北方市场归为己有,一下子实力大增。随后他顺便兼并了实力稍弱的吕布公司。吕布在行业里也曾是个风云人物,但英雄一世糊涂一时,他的小蜜貂禅竟暗中傍上了曹操,吕布本来脑子不太好使,哪里禁得住这样一里一外的算计。最后一手创建并颇具规模的一间公司只好拱手让给了曹操,自己则上吊自杀--也有人说被曹操暗杀,谁知道呢。这还不算,曹操把吕布乘坐的宝马车据为己有,好像那个貂禅也被他金屋私藏了。总之,曹操与曹魏集团的势力可谓如日中天,而且现在掉头向南,大有扫清天下,一统寰宇之势。

   
   
占据东南半壁的东吴公司实力也很可观,重要的是东吴在东南一带起家,经营了很长时间,在客户及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牢不可破的地位。加上老板孙权也是当世枭雄,召来了不少贤能之士为其效劳。荆州公司的主要地盘当然是在荆州,这里交通四通八达,工商业繁荣,是一块很大的市场,因为老板刘表不思进取,已引起了曹操、孙权的共同关注,被视作下一步的目标市场。益州公司的四川,虽地处偏远,但那里人多物丰,消费能力一点不弱。其老板刘璋昏庸无能,看来祖上继承下来的这点基业未必能守得住。
    从这样一个经营形势来判断,曹操实力强大,不能与之争锋,孙权在江南根深蒂固,以本人之英武足以自保,只有荆州公司和益州公司现在拥有的这两大市场最易攻破,那天隆中对我与刘备密谈的重点就在这儿。

    我对他说,你在这个行业混迹,像无头苍蝇一样,东奔西走终无大成,为什么?因为没有根据地,缺少一块赖以发展的市场地盘。看他不住地点头我进一步启发他,目前东汉公司办事处的牌子和新野这个狭小的市场暂时立足尚可,进一步发展没戏。所以你必须理清自己的思路,要在这个行业里混出点名堂,下一步要往哪里走,怎么走
?
    首先一点,你已经具备了开基立业的基础。作为东汉公司的董事,在这个行业里你已算一个大人物,没有人敢小瞧你,加上这么多年养下的人脉,只要路子对头,不愁没有发展。

    第二,你得到的经营经验甚至包括吃过的苦头、经受的失败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虽说本钱太少,实力较弱,但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困难。第三,现在刘表、刘璋暗弱,其市场早晚被曹魏、东吴鲸吞,如果你能先一步下手,拿下荆州、益州两个公司作为大本营,然后与上游的原料商和下游的经销商处好关系。东和东吴,北拒曹操,则天下市场三分之势可成,你可坐拥其一呀。

    刘备听后高兴得手舞足蹈,连说,先生指教的是,先生指教的是。这些年我一直奔走黑暗之中,先生一席话如阳光拨雾,让我骤见光明,这下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只是诸葛先生,以我目前的实力去搏取荆州、益州这两块大蛋糕可也并不容易呀,没有你坐镇操盘恐怕我还是搞不来,你看我已经来了好几趟了,你就屈尊到敝公司帮我一把吧。
    "哎呀,我这个人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真刀真枪地干。以我这种作风恐怕很难跟老板处好关系。"我不无深意地说。

    刘备一听,忙不迭地说:"你放心,我这个人最容易处事了,尤其是跟先生这样的高人。这样吧,我现在就正式邀请先生到我的公司担任CEO,人权财务、大事小情都由先生全权处理,请你千万不要推辞。"见事已至此,我也不再卖关子,说:"既然如此,那就勉为其难吧。"


    我的成功心得:真的有料才行
   
也许有人认为,行呀孔明,这回你把刘备那里CEO的宝座骗到手了。话不能这样讲,我接触刘备的过程确实有点骗的嫌疑,但如果我本身不学无术,纯粹是为了骗吃骗喝骗工资骗名声,那是要早晚露马脚的,最后遭殃的还是我自己。重要的是我觉得我这满腹才学确实能为刘备所用。就说上面的这个隆中之对,可以说一语道破了天下大势,给刘备指出了一条在本行业发展的康庄大道。你说这几句话值多少钱?所以别人说我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之分,是当世奇才,我并不觉得有什么过誉,我的行为更谈不上欺骗。
    我作为一个打工者和刘老板的关系也因为这一隆中对而多为外人所议论。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我所追求的职位能够给老板创造相应的价值,甚至能使整个公司得以增值。否则,在公司里做事,即使一时受宠也不会长久。

    我深信,我这个CEO一定物有所值,一定能给刘总的事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诸葛锦囊:

    打工者不管做到什么职位,都要以创造更多的价值为依归。(出版社:九州出版社/作者:迟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