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频统计算法:奥巴马国情咨文五提“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6:39:00

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24日晚遵循传统向国会发表国情咨文,这是他本届任期内第三份也是最后一份国情咨文。在连续三份国情咨文中,“中国”无一例外成了奥巴马演讲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且出现次数也从2010年的两次递增到2011年的4次以及今年的5次。

  奥巴马当晚5次提及中国均与经济有关,开篇几分钟之内就第一次提到中国,他在鼓动美国企业将就业机会从国外带回美国时说:“我们不可能收回所有转移到国外去的工作,但现在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做生意代价越来越高,同时美国的生产能力则越来越强。”

  第二次提到中国时奥巴马态度开始趋于强硬,他说:“为了给美国产品打开新市场,我愿意到世界任何地方去。当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按规则行事时,我不会袖手旁观,我们提出的针对中国的贸易案几乎是上届政府的两倍,这样做收到了效果。”

  为了证明所谓对华贸易救济案的效果,奥巴马第三次提到中国,他举例说:“我们阻止了蜂拥而来的中国轮胎,使一千多名美国人今天得以有工作。但我们还需再接再厉。”

  第四次提到中国时,奥巴马措辞更强硬,他宣布建立一个贸易执法部门,专门负责调查所谓像中国这样的国家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最后,奥巴马在鼓吹自己上任以来力推的清洁能源政策时表示,不会因为遇到阻力而撤回有关清洁能源的承诺,他强调自己“不会将风能、太阳能或者(高科技)电池行业拱手让给中国或德国。”

  纵观三次国情咨文,奥巴马涉华言辞明显改变。2010年第一次国情咨文中他强调,中国拥有最快铁路列车和生产清洁能源产品的新工厂,并大声疾呼“不接受美国沦为第二名”,与中国竞争意味浓厚;到了2011年,奥巴马的心态转为承认中国在某些领域的领先地位,颇有以“中国为榜样”,向中国学习的意味;而今次其标榜对华贸易救济案的数量以及宣布成立针对中国的新机构,显现其对华贸易态度趋于强硬,并付诸实际行动。

  在26日美国国务院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及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5次提到中国并且措辞强硬,美方究竟想释放什么样的信息?对此,国务院发言人纽兰没有正面回应,但她明确表示:“我不认为我们的对华政策已经发生改变。”

  奥巴马的这次演讲是在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即将展开的背景下进行的,有分析认为,这或许是他对华措辞趋于强硬的原因。共和党的候选人已开始炒作中国议题,奥巴马在对华贸易问题上采取强硬态度意在拉拢部分选民,并避免给共和党以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