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来的时候 百度云:『煮酒论史』 [评论随笔]大国上卿:晋国诸卿家族史(下) 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48:46
『煮酒论史』 [评论随笔]大国上卿:晋国诸卿家族史(下) 1
 分页链接:[1] [2] [3] [下一页] [回复此帖] 
 作者:虎公 提交日期:2007-5-16 10:02:00  大国上卿:晋国诸卿家族史(下)
  
  引语
  自公元前548年赵武执政,至前453年赵、魏、韩三家联合袭灭知氏,历时共95年,属于《晋卿史》下部记述的内容。这95年又可以大体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稳定时期(前548-前597年)。前546年,晋、楚两国在宋国召开弭兵大会,双方平分霸权,自此,一直到春秋之末,晋楚双方再也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会战,甚至直接的冲突也不多了。一般认为,这次弭兵符合晋楚双方的需要,因为楚国需要集中精力对付来自东方吴国的强劲冲击,而晋国的各个大家族则要集中精力进行内斗。公元前546年的弭兵,标志着春秋时期的斗争形式,由诸侯争霸转换为各诸侯国的内部斗争。但事实上,在前548-前597年的50年时间,晋国内部六个大家族分把晋国六卿职位,整整50年时间没有发生大族兼并事件,这与此前的80年相比也显得平静得出奇:从公元前632年,先后有11个家族担任过卿位,到前550年,80年间有5个家族被灭,平均15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
  晋国出现50年的长期稳定(大体稳定),原因有三:第一,人员因素。这一段时间,先后由赵武、韩起、魏舒、士鞅担任正卿,四人都长期生存于晋国政坛,经验老到、阅历丰富,才智优异。在品质上,无论是忠公体国的政治家还是一心谋家族利益的政客,都不缺乏把握国家全局、协调家族关系、处理各种事件的能力和才干。第二,体制因素。晋国各家族之间长期冲突、兼并不断,主要是各大家族都想在三军六卿的体制内谋得一个卿位,为了协调这样的矛盾,晋国也先后采取过四军八卿、五军十卿、甚至六军十二卿的体制,但是卿数太多,政令则更难统一,内斗更加激烈,所以最后还是恢复到三军六卿的模式。前550年,栾氏被灭,晋国正好剩下六个世卿家族,这样,每个家族分享一个卿位就有了保障,家族不必为卿位而处心积虑,不必再冒着伤筋动骨甚至灭门的巨大风险去进行殊死内斗了。第三,潜心质变。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变革最烈,所以表面上的兼并、争斗,其实也就是各种统治方式之间的比拼,而不同统治方式的孕育和形成,则需要时间和相对平和的环境。这50年,就是晋国六大家族在各自的封地内形成不同统治模式的时间,各家纷纷建立起不同的经济、政治模式,只有待各种模式酝酿成熟,真正到了优胜劣汰的当口,更加剧烈残酷的内斗才会彻底爆发出来,由比较优越的统治模式兼并和取代恶劣的模式。
  第二阶段:兼并时期(前597-前453年)。第一次兼并发生在前497年-前490年,晋国进行了整整7年的剧烈内战,其结果,范氏、中行氏被逐出晋国政治舞台,剩下赵、魏、韩、知四家并立;第二次兼并发生于前453年,最强大的知氏图谋统一晋国,兼并其他三家,由于执政的知瑶过于狂妄和疏忽,反而被三家联合偷袭攻灭,自此,晋国已经实际上分裂为赵、魏、韩三个国家,虽然晋国这一外壳还是又维持了50年(直到前403年三家被周天子正式任命为诸侯)。
  两次兼并战争进行得你死我活,晋国作为一个概念上存在的整体,自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45年时间,晋国已经不再是号令诸侯的霸主了,而南方的楚国也日渐衰落,甚至一度几乎为吴国所灭,晋、楚两个老牌超级大国地位衰落,天下的局势也就从霸主时代走向了强国并列时代。齐国人利用晋国内斗的时机频频出击,一度对晋国占据优势并确立了东方霸权。而随后,吴国势力强劲北上,战胜齐国并与晋国争霸。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攻灭吴国,一度称霸诸侯。但是越国偏处东南,实际上难以统领天下诸侯。到了春秋末期,也就形成了晋、齐、楚、越四强并立,互不相属的格局。
  晋国国力的强大,这时候就以一种独特的形式表现出来:虽然内部斗得你死我活,动荡不堪,其他诸侯也还是没有趁机灭晋的野心和能力。到了三家分晋之后,赵、魏、韩三家最终都跻身战国七雄的行列,魏国甚至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诸侯;直到战国中后期,赵国依然兵力强悍,足以与强秦决战。这样的事实,不由令人回想起春秋时期那个曾经国大兵强、号令天下诸侯一百余年的晋国,那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梦幻般的称霸时代。
  那个风流云散的伟大的晋国,徒令人无限感念而又唏嘘不已……
  
 
 作者:兰花抚穴手 回复日期:2007-5-16 10:12:02   
  无聊的文章
  无聊的沙发
  
 作者:西门送客 回复日期:2007-5-16 10:22:08   
  沙发
 作者:青藤雪个 回复日期:2007-5-16 10:22:20   
  段之间加个空格比较好
 作者:青藤雪个 回复日期:2007-5-16 10:23:07   
  段之间加个空格比较好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6 10:24:52   
  第一编 平分霸权
  
  第一章 争霸格局再趋平衡
  
  公元前548年7月,晋、齐、宋、鲁、卫、郑、曹、莒、邾、滕、杞、小邾十二国国君在重丘隆重结盟,中原大家庭再次走上团结之路。在一片祥和的酒香之中,刚刚上台晋国执政赵武向各国代表透漏一个更家令振奋人心的计划:跟南边的楚国集团也斗了几十年了,大家都太累了,也该歇歇了,我和楚国的令尹子木脸熟,有时间找他好好说说,弄好了,咱们大家都不用再打仗了。
  这是一位德才兼备、忠于国家而有所作为的政治家,当时的晋国各家族关系和睦,群臣人才辈出,中原联盟也趋于稳固。而在南方,楚康王也加快了重新争霸的步伐,楚国贤臣子木担任令尹,内政趋于清明,对吴国的战事也取得胜利。晋楚双方逐渐达到了一个大体均势的局面,因而它们之间才有了第二次的弭兵——一个顺利持久的和平条约得以诞生。
  
  第一节 晋国与中原联盟的稳固
  一、赵武执政时的晋国形势
  
  (一)年轻的晋平公
  晋平公名彪,晋悼公之子。前558年11月,完成恢复晋国霸业、刚刚30岁左右的晋悼公英年而逝,平公的母亲是晋悼公即位(前573年)之后嫁过来的,平公最早生于前572年,因此,即位时的平公最多也就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即位之后,立刻面对着齐国的严峻挑战,楚国的频繁窥伺。其后,士匄驱逐栾盈,前550年栾盈潜回都城,晋国发生内乱,栾氏最终被灭。其间,齐庄公趁火打劫,攻占晋国城邑。前548年,晋国内乱之后立即组织诸侯伐齐,大军压境,齐国权臣崔杼弑杀齐庄公,与晋国求和,一场风波方始平息。
  
  可见,年轻的晋平公即位10年以来,始终是在内忧外患中度过的,而且他年纪尚幼,晋国事务基本由荀偃、士匄两位执政主持。到了赵武执政时,晋国内外形势也恢复稳定,而晋平公也已成长为20多岁的青年了,赵武是忠臣,因此平公也就得以比较充分地在国家事务中体现出自己的意志。
  
  晋平公,正如“平” 这一谥号一样,大体上是一位基本合格的守成之君:有一定心思才智,但不足以有大作为;有一些骄奢怠惰,也不足以败政亡国。依靠乃父悼公打下的基业和历任执政的扶持,这个平公平平稳稳地在位26年,晋国也基本上是在一种平和状态中度过的——尽管这是一种走向衰落的平和。
  
  (二)诸卿关系
  前548年7月,士匄去世,赵武执政,当时的晋国六卿,是六大家族各占一席:
  中军将:赵武 中军佐:韩起
  上军将:荀吴 上军佐:魏舒
  下军将:士鞅 下军佐:程郑(不久即换为荀盈)
  
  1赵氏
  A赵武(赵文子)
  前583年赵家遭受劫难,虽然得以保留封地,但家族的继承人赵武这时候只是个不到10岁的孩子,赵家元气大伤。前573年,年方十四岁的晋悼公即位,提拔赵武为卿,任新军主将。前560年春,晋悼公在绵上举行阅军,调整三军将帅,这次调整,由于韩起等人的主动谦让,赵武的级别突飞猛进,获得了上军主将的位置,在“六正”中列第三。前554年春,士匄(范宣子)开始执政,赵武也顺升到二把手——中军佐的位置。
  
  从赵氏孤儿一跃而成为晋国正卿,赵武首先要感谢与赵家世代亲密的韩家:当年,在赵家家破人亡、封地被收回,几乎在晋国彻底消失的时候,是韩厥站出来求情,赵家得以休养生息;在赵武作为政治新人的时候,又是韩厥的儿子韩起带头逊让,赵武得以在晋国政坛突飞猛进。赵武还要感谢一代英主晋悼公,是他慧眼识才,超拔了这位文质彬彬而又忠勤于晋国的良臣。现在的赵武,已经从一个翩翩少年成长为一个年过40岁的中年人,一位沉稳老练的政治家。关于赵武的人品才干及执政风格,将在后面的内容详述。但这里要强调的是,赵武执政期间,君臣之间以及各大家族之间关系相对融洽,晋国内部是少有的稳固,这本身就是一项难能可贵的政绩了。
  B赵胜(邯郸胜):赵氏旁支
  
  自从前583年“赵氏孤儿”事件后,赵家人丁凋零,但是赵氏在晋国还有一个侧枝,就是邯郸氏。赵穿是赵盾的从父兄弟,赵穿生子赵旃,赵旃生子赵胜。赵胜封于邯郸,遂从赵氏分出,独立为邯郸氏。虽然在法律上算是独立门庭了,但赵胜还算是赵武的堂兄弟,两家的关系自然非比寻常。
  
  2韩氏
  A韩起(韩宣子)
  韩起,韩厥少子,一个高素质而又长寿的政治家。前566年10月。韩厥告老,韩起成为韩氏宗子,担任上军佐。前554年,元帅荀偃去世,士匄(范宣子)执政,韩起升任上军将。赵武继任中军元帅,韩起也升任中军佐。
  
  作为地位仅次于赵武的大臣,现在的韩起已经踏入晋国政坛近20年了,资力比赵武还老。不仅韩、赵两家关系由来亲密,韩起与赵武的个人关系也十分融洽。晋国六卿的前两位如此协调,也成为当时晋国内部如此稳定的重要原因。
  
  B韩襄(箕襄)
  韩无忌之子。韩无忌是韩厥长子,有废疾(残疾,可能不很严重),所以让将韩氏宗子的位置让与弟弟韩起。韩无忌似应卒于前557年之前,因为此年,晋平公即位,封祁奚、韩襄、栾盈、士鞅为公族大夫,韩襄为无忌之子。可见这时无忌已经不再任职,应该是已经病逝或者病重了。
  韩襄承袭其父公族大夫之职,《左传》又称其为箕襄,应该是封地在箕。
  
  3中行氏
  A荀吴(中行穆子)
  荀吴,荀偃之子。前554年荀偃病危,临终指定荀吴为家族继承人。荀吴进入晋国六正行列,为上军佐。赵武执政,荀吴升任上军将。
  荀吴是位威武彪悍的将军,一生似乎专门帅军打击戎、狄势力,同时,在政治上忠厚少文,总体上是一个刚毅木讷的贤臣。荀吴多次领兵伐狄,后面将作专门介绍。
  
  B 程郑
  程氏为荀氏别族。程郑就是荀骓之孙,程季之子。
  前573年,悼公任命荀宾为乘马御(即“赞仆”,马官)。前552年,晋平公任命程郑为下军佐,成为晋国的六卿之一。548年冬,即赵武执政后不久,程郑就去世了。
  
  4魏氏
  A魏舒(魏献子)
  魏舒,魏绛之子。前552年夏季,魏绛去世,随即栾盈被范氏驱逐,魏舒进入晋国六正行列,任下军主将。赵武继任执政后,魏舒的职位也顺升到上军佐。
  
  5范氏
  A士鞅(范鞅、范献子)
  士鞅,士匄嫡子。士鞅自前559年参加晋国伐秦之战,前509年代替魏舒执政,约去世于前500年前后,在晋国政坛生存约60年,是晋国200多年间政治生命最漫长的人物。前548年,士匄去世,士鞅任下军将。
  
  B 士弱(士庄子、士庄伯)
  士弱,士渥浊之子,为晋国司法官(理),并与乃父一样,因学识而备位国君顾问。在辈分上,士弱是士鞅的叔叔,虽然范氏已经从士氏分出了。
  前547年六月,晋国组织联军讨伐卫国,囚禁了卫献公,回国后将其关押在士弱府上。此后士弱的活动即不见于《左传》。
  
  C 士瑕(士文伯、伯瑕)
  士文伯:士弱之子,也是晋国的理,士鞅的堂兄弟。
  士文伯事迹在前548年之后,多次与郑国的子产上演雄辩的对手戏,但与父亲士弱一样,每次都甘拜下风成为子产的“绿叶”。
  
  6知氏
  荀盈(知盈、知悼子)
  荀盈,荀罃之孙,知朔之子。荀盈生于前565年,出生后不久,父亲知朔就去世了,小荀盈刚刚六岁(古人算虚岁),前560年,祖父、当时的晋国执政荀罃也离他而去,好在接下来是堂伯父荀偃执政,荀偃于前554年去世,荀盈也才12岁,继续依靠他的堂兄荀吴扶持。在家族斗争如此愈演愈烈的政治环境下,一个儿童能支撑门庭而不被兼并,实在是荀吴全力扶持的结果。
  前548年冬,程郑去世,18岁的知盈出任下军佐,知氏重新出现在晋国政坛。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6 10:27:26   
  (三)晋国群大夫
  在晋国,除了六卿之外,还有一个数目庞大、人才济济的的大夫阶层。大夫的地位在卿以下,家族实力也不如众卿家族,但也是晋国政治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一般而言,大夫阶层更家忠于晋国政权、忠于国君,因为只有国家机器的有效存在和国君有一定权威,才可以保障他们的家族免于强悍的世卿家族所兼并。另外,晋国的群大夫也是晋国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主要推动力量。这一时期,晋国的大夫阶层里出现了一大批才干卓越的名臣。
  
  1羊舌氏
  羊舌氏是晋国公族,出自晋武公。晋武公有子名伯侨,伯侨的孙子封于羊舌(在今山西洪洞县),就是活动在晋献公时期的羊舌大夫,此时羊舌氏家族就已成立。羊舌大夫之子名羊舌职,晋景公时期活跃于晋国政坛,前573年被晋悼公任命为中军尉之佐,前570年去世,但羊舌职的几个儿子纷纷走上晋国政坛,羊舌氏成为晋国的一大名门。
  A羊舌赤(伯华)
  羊舌赤,字伯华,羊舌职之长子。前570年羊舌职去世,经祁奚推荐继承了中军尉佐之职,当年就阻止了悼公怒斩魏绛。羊舌赤多谋,而且长寿,直到前537年尚且在世。
  B羊舌肸(叔向、杨肸)
  羊舌赤之弟,晋平公为大子时就是前557年晋平公即位,担任其傅(大傅,晋平公为大子时就是其傅)。封邑于杨(在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
  叔向是晋国一代名臣,他与当时郑国的子产、齐国的晏婴可以并称为春秋中期的三大贤臣。他知识渊博,习于春秋(非后来孔子作的《春秋》),才干卓越而又忠于国家,后来成为晋国的群大夫之首,是晋国六卿之外最重要的政治人物。叔向的事迹,后面将有记述。
  C羊舌虎(叔虎)
  羊舌虎,叔向的同父异母弟弟。当初,羊舌职的一个妾生得极美叔向的母亲(羊舌职正妻)总是不让她陪老公睡觉,连孩子们也觉得过分了,出来解劝,叔向妈妈无奈,只好对美女开禁,但她同时解释:“深山大泽,是龙蛇这些妖异生长的地方。她太漂亮了,太漂亮的女人就象深山大泽一样,我是害怕她生出龙蛇一样的后代害了你们!你们羊舌家是衰落的家族,现在国家大、宠臣多,坏人也不少,处境很艰难啊!我这么做难道只是吃她的醋不成?”
  果然,这个女人后来生下叔虎,叔虎生来就是美男子,而且很有勇力,深受栾盈的赏识。前552年,士匄驱逐栾盈,诛其党羽,叔虎当时就被诛杀,连累得伯华和叔向也锒铛入狱,如非祁奚解救,羊舌一家险些遭到灭门之祸。
  D羊舌鲋(叔鲋、叔鱼)
  叔向之弟,才智不凡而心术不正。528年判案时受贿枉法,被另一方当事人盛怒之下杀死。
  
  2祁氏
  祁氏为晋国公族,一说出自献公。前650年晋惠公杀死里克、 郑的同党,其中一人名叫祁举,还有一个叫山祁,不知是否后来祁氏的祖先。如果祁举是后来的祁氏的祖先,而且祁氏的确出自献公,则祁举应为献公之子(似不可能)。文公时期还有一个叫祁瞒的,城濮之战中因为违抗军令被处死。以上数人与后来祁氏的渊源不甚明晰。
  晋大夫高梁伯生子祁奚,祁奚字黄羊,采邑于祁(在今山西省祁县东南),又称祁大夫。前583年赵氏孤儿事件后,晋景公一度把赵氏的封地赐予祁奚(后来复归赵氏)。前573年晋悼公即位,任命祁奚为中军尉,羊舌职佐之。前570年祁奚告老,其子祁午继承中军尉职务。前557年,晋平公即位,又任命祁奚为公族大夫,可能是考虑到他的德高望重。
  祁氏与羊舌氏同出晋国公族,亲缘较近,所以两个家族关系十分紧密,相互扶持。祁氏与羊舌氏先后两代担任中军尉和中军尉佐(副中军尉)。祁午后来成为地位仅次于叔向的大夫。
  祁氏也是晋国家底最厚的大夫,前514年两个家族同时被查抄,羊舌氏之地被分为三个县,祁氏之地被分为七个县,这样的实力,几乎可以与六卿比阔了。
  
  3籍氏
  籍氏出于姬姓,似为晋国公族。从一个叫做孙伯黡的开始,掌管晋国官方典籍,所以别为籍氏。孙伯黡的后人籍偃(籍游),在悼公时期为上军司马。
  籍偃之子籍谈,为晋国大夫。从籍谈之父和儿子都是上军司马来分析,籍可能是世袭此职务。
  
  3张氏
  西周时期,周宣王有卿士名张仲,其后人入晋国为臣。
  A解张(张侯)
  其中,解张于前589年晋齐鞍之战担任主帅郤克的御戎,解张又称张侯,解应是采邑。春秋中后期,晋国张氏人才济济。
  B张老(张孟)
  张老,解张之子。厉公时期即为大夫,前573年,悼公即位任命百官,以张老为候奄,悼公称其“智而不诈”,后提升为中军司马。前566年,悼公想提拔张老为卿,张老辞让于魏绛。士匄、赵武执政时期,张老已经是晋国年高望重的老臣了。
  C张君臣
  张老之子,前557年,平公即位,任命张君臣为中军司马,代其父职。其时张老或许已经告老,但士匄时期仍有活动。
  D张趯
  晋国大夫,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也是张老之子。
  E张骼
  前549年冬,楚康王伐郑,平公亲帅晋军救郑,派张骼、辅跞致楚师,凯旋而归。事迹前已经介绍。
  《唐书宰相世系表》称张骼是张趯之子,但张趯在《左传》中出现比张骼还晚。前536年,根据楚国人的介绍,二人此时都还任晋国大夫,张趯排名第三(在叔向与祁午之后),张骼排名第七。所以,《唐书》所记载二人的关系未必确切。
  
  4女齐(女齐、女叔齐、司马侯、司马女叔侯),
  这可能是《左传》中最麻烦的一个名字了,并且十分难解。从他的上述众多名字中,我们可以约略分析,这个人名“齐”,“叔”为家族排名,“侯”大概是官职侯奄的简称,“司马”也是官职,那么“女”可能就是姓氏了。也可能是以司马或侯的官职为姓氏,那么“女”字就难以解释了。
  网络资料:女姓:不读作妇女的女,应读作ru (汝)。女姓源于水名. 据《世本》记载:天皇封弟涡于女(汝)水阳, 后为天子, 因称女(汝)皇, 其后为女(汝)氏。商朝时有著名贤人女鸠、女方;《左传》中记载有季武子家臣女贾, 陈国大夫女叔; 《庄子》中记述的有女商; 《史记》中记载的有秦国大夫女父.
  《国语》记载:一天——大概是在晋国完成复霸大业的时候——晋悼公与女齐登台远眺,志得意满的悼公感叹:“好快乐啊!”女齐在一旁说:“居高临下的快乐您是有了,但践行德义的快乐还没有达到。”悼公:“何谓德义?”女齐:“如果国君身边的人能以善行劝勉国君,以恶行训诫国君,国君就可以达到德义了。”悼公:“谁能做到?”女齐:“羊舌肸精通春秋”。于是,悼公马上召见叔向,并使其担任太子彪(后来的晋平公)的老师。
  女齐不仅推荐叔向,他自己也是平公身边的师保。女齐去世后,叔向看见女齐的儿子,不禁想起旧日的同事,抚摸着他哭泣道:“自从他父亲去世,再没有人可以与我比(相互合作)而侍奉国君了。从前我们合作,他父亲在前面做,我接着完成;我开个头,他接着完成,我们联手,没有办不成的事啊。”一旁的籍偃问:“君子也需要同党(比)吗?”叔向:“君子比(相互团结)而不别(结党营私)。一同以美德赞助国事,叫做比;相互勾结以增强势力,谋私利而忘记国君,那叫做别。”
  
  5史赵
  当时晋国史官,备国君咨询。
  
  6师旷(子野)
  师旷,晋国乐师。在周文化的背景下,乐师的职责绝不仅仅是以音乐供国君享乐,官方音乐以及音乐理论同样饱含规劝国君节欲向善的功能。师旷不仅是一位精通乐理的乐师,还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奇人。
  师况的事迹传说颇多,有的很近于传奇。一种说法是(《拾遗记》):师况出生于晋灵公时代(前620-前607年),因为妙辩音律而担任晋国乐官,并且还撰写有兵书万篇(?),时人都不清楚他的出身和由来。晋平公时期(前557—前532年),以精通阴阳之学显名于当世。为了杜绝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专心致志于星算音律的研究,他熏瞎自己的眼睛。临终前,师况还撰写了“宝符”百卷,此书在战国时期失传了。上面的传奇似乎真有一定根据,在东汉班固的《汉书》中,还保留着“兵家师况八篇”的记载。
  《韩非子》里也保留着两段关于师况这个奇人的奇事:
  
  (1)琴撞国君
  一天,晋平公与群臣饮宴,酒兴酣时,平公突然发出一声喟叹:“哎,其实当国君真的也没什么快乐可言,只是自己的话别人不敢违背罢了。”一旁的师况闻言,抓起琴就砸了过去,平公急忙躲闪,琴啪地撞在墙上,摔坏了。平公大惊:“你这是要砸谁啊?!”师况答:“刚才有个小人在国君旁边胡说八道,我砸的就是那小人!”平公哭笑不得:“刚才是我在说话!”师况:“啊,是吗?刚才的话,真不是一个国君该说的话啊!”
  这个故事在《淮南子》里也有类似记述,并且说孔子后来听到这个故事,发了一通议论。而平公关于“言莫予违”的论调,就被孔子在《论语》中作为“一言丧邦”的例子来评论。如此看来,这个故事似乎还是有一定可信性的。
  (2)琴唤风雨
  如果说上面的故事类似于传奇,下一个的故事则接近于神话了。
  卫灵公出访晋国,在濮水边打尖,半夜听到美妙的琴声,就让他的乐师师涓把旋律记了下来。到了晋都,晋平公在施夷台款待,酒过三巡,灵公站起来说:“我得了首新曲子,请允许为您弹奏。”平公很高兴,就请来师涓,让他坐在师况身旁演奏。
  一曲未终,师况随即制止道:“这是亡国之音,千万不要奏完它!”平公问:“这个曲子是怎么来的?”师况:“这曲子是商朝的师延作的,给商纣王创作的靡靡之音。后来周武王伐纣,师延从朝歌向东逃命,跑到濮水就投河自尽了。这曲子一定是他们在濮水边听到的。先听到这曲子的,他的国家必将削弱,所以您千万不要听完它。”但是平公最喜欢声色,还是要求师涓把曲子演奏完了。
  琴声缠绵凄婉,平公听罢,十分喜欢。
  平公:“这曲子叫什么名字?”
  师况:“这就是清商。”
  平公:“这清商该是世上凄美的曲子了吧?”
  师况:“不如清徵。”
  平公:“我可以听听吗?”
  师况:“不可以。古来只有德义之君才可以听清徵,您的德行衰薄,听不得。”
  平公:“寡人只是喜欢音乐艺术罢了,您还是弹弹吧!”
  不得已,师况操琴弹奏清徵。弹罢一段,只见十六只黑色的仙鹤从南方飞来,聚集在宫殿门口;弹罢二段,黑鹤排列成行;弹罢三段,群鹤纷纷昂首鸣叫,展翅起舞,鸣声曼妙悦耳,上达于天……
  在座者无不惊叹,平公更是大喜不已,举觞而起,为师况敬酒献寿。
  重新坐下,平公又问:“这清商该是世上最凄美的曲子了吧?”
  师况:“不如清角”
  平公:“我可以听听吗?”
  师况:“不可以。从前黄帝在泰山之颠召集鬼神,他乘着象辇,六条蛟龙一同牵引。毕方驾车,蚩尤在前开道,风伯呼风净道,雨师降雨洒道,虎狼跑在车前,鬼神跟在车后,地上匍匐着灵蛇,天上飞舞着凤凰。就在这次大会鬼神的时候,皇帝创作了清角这支曲子。现在您的德行衰薄,听不得。听了恐怕对您有所不利。”
  平公:“寡人只是喜欢音乐艺术罢了,您还是弹弹吧!”
  不得已,师况操琴弹奏清角。
  弹罢一段,只见一片黑云从西方逼来;
  弹罢二段,狂风突起,暴雨骤降。席上,帷幕裂了,杯盘破了,房瓦掉落,满座人一哄逃散,平公被吓得爬在廊室里不敢动弹……
  晋国大旱三年,赤地千里,平公本人也身染重病……
   …… ……
  此外,当时的晋国还有梁丙、辅跞、苗贲皇、乐王鲋等一大批才干优异的贤大夫,晋国的庙堂一时间人才济济。
  
 作者:聊公 回复日期:2007-5-16 10:27:45   
  
  这个帖子早有耳闻。当初听闻时,那人可能笔误,说是“虎公的〈晋卿家〉”。如今细想想,这个名字比楼主现在的题目好得多。考虑下哈。
  
 作者:残阳下的菊花 回复日期:2007-5-16 10:29:49   
  虎公,许久不见,甚是怀念。
  
  兄是不是本着慢公出细活,闭门造车去了。
  使我等读者,都快变长颈鹿了^_^
  
  我觉得虎兄编成表格会更好些
  
  晋国终究是亡与诸卿大夫,否则以三晋的综合国力,天下怎么会让秦虎狼所吞并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6 10:42:51   
  青版好:谢谢提醒,这个系列比较冗长,排版的确需要疏散些:)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6 10:47:02   
  TO聊公:晋卿家的确是简洁一些,弟考虑下:)
  
  TO残阳兄:我弄了个《晋国三军六正表》,还没有修改好。另外晋国国君年表和家族世系表都比较现成(《绎史》里面的就基本可靠,略做修正就很完善了),到时候一并贴出来。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6 10:57:16   
  二、中原局势的稳固
  经过悼公时期的努力,晋国重新确立了天下霸权,悼公去世时,为平公留下了一份相当丰厚的基业。而士匄执政后,由于驱逐栾氏,晋国发生内战,齐国趁火打劫,南方的楚国也屡次试图北上争霸,晋国形势一度危急。经过数年的应付,到了赵武执政的时候,各种乱子基本被平息,中原联盟又复趋于稳固。
  
  (一)重丘之盟
  前548年5月,齐国内乱,大臣崔杼弑杀齐庄公,立庄公异母弟公子杵臼为君,是为齐景公。晋国立即抓住机会,出兵伐齐。晋平公、宋平公、鲁襄公、卫殇公、郑简公、曹武公、莒犁比公、邾悼公、滕成公、杞文公、小邾穆公,十一国国君在夷仪(卫地,在今山东省聊城县西)会合,组织联军准备伐齐。齐国执政的崔杼、庆封向联军求和。
  7月12日(己巳),晋、齐、宋、鲁、卫、郑、曹、莒、邾、滕、杞、小邾十二国国君在重丘(齐地,一说在今山东省聊城县东南,一说在今山东省德州市东北)结盟。
  重丘之盟的缔结标志着中原联盟的重新稳固,此时士匄大约已经去世,赵武已经成为晋国执政。他随即宣布了自己的新政:减轻各国对盟主的负担,增加盟主对诸侯的馈赠。这一决定无疑是甚得诸侯之心的,因为前任执政士匄,加重诸侯的贡赋,弄得诸侯抱怨,郑国的子产甚至当面指责士匄的贪婪,使得士匄被迫减负,现在赵武再一次减负,自然是着眼于中原联盟的长远利益。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6 10:58:31   
  (二)卫国事件
  前559年,卫国执政孙林父驱逐卫献公,立公孙剽(卫殇公)为君,献公出奔齐国。晋悼公承认了卫殇公的合法性,而卫殇公似乎日渐流露出不恭的态度,引起晋国的不满。
  
  可能是因为卫殇公在今年联合伐齐活动中表现实在糟糕,惹恼了晋国。就在会合诸侯于夷仪、齐国表示屈服之后,重丘之盟以前,晋平公派魏舒、宛没到齐国去迎接已经流亡在外12年的卫献公,准备强令卫国将夷仪让给卫献公居住。齐国执政崔杼看出卫献公有复辟的机会,就浑水摸鱼,扣留了他的家小,迫使他承诺:复辟后把五鹿(卫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南)割让给齐国。重丘之盟后,卫献公在晋国人的支持下入住夷仪,回到了阔别12年的卫国。
  
  一回到夷仪,卫献公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复辟活动。年底,他派密使到国都联络大臣宁喜(宁悼子)。此时的卫国执政大臣是孙林父,孙林父作风强悍,与晋国关系密切,这样,同样作为国家大臣、九代卿家的宁氏自然觉得压抑。宁喜的父亲临终前就叮嘱宁喜,一定要迎回献公。现在献公主动前来联络,宁喜自然有意,当即允诺。但宁喜也有自己的算盘,而且事关重大,他告诉献公的信使,一定要子鲜(献公的弟弟)前来协商,否则难以成功。前547年正月,子鲜见到宁喜,捎来献公的承诺:只要能卷土重来,“政由宁氏,祭则寡人”——只要求身在君位,国家政务全由宁氏执掌!宁喜大喜,立即联络群臣,贤臣蘧伯玉不愿合作并立即出国避祸,又找右宰谷商量,右宰谷秘密前往夷仪见卫献公,回来后也劝阻宁喜:“国君在外面漂了十二年了,居然面无忧色,也没有宽恕的话语,还是从前的老样子。你赶紧收手吧,否则,死无日矣!”但宁喜早已被献公开出的条件给砸晕了,实在难以抑制自己的权欲,而且,眼前正有一个天赐良机:执政的孙林父没在国都,而是待在自己的封地戚。孙林父的儿子孙嘉正出访在齐国,坐镇都城的,只有孙林父的另一个儿子孙襄(伯国)。这个好的机会稍纵即逝,宁喜决定,立即动手!
  
  2月6日(庚寅),宁喜、右宰谷发兵讨伐孙氏,没有攻下,宁喜领兵退驻在城外。但这边,孙襄也身受重伤,当晚就不治而死,孙家人放声痛哭。城里有人马上找宁喜报信,宁喜立刻回军杀将过来,这次终于攻入孙家,次日,杀死卫殇公剽和他的太子大子角。孙林父这边,已经是回天乏术了,干脆投靠了晋国,他的封地戚也就并入了晋的国土。2月10日(甲午),卫献公回到国都,重新做起了卫国的君主。
  本来,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卫献公复辟的目标已经实现,晋国人也没有立即表示反对。但献公在看来,戚地本来就是卫国的国土,而且戚只在都城帝丘东北80里,他有权收回,也必须收回,于是派兵攻打戚地。而在晋国人看来,现在戚地已经是自己的领土了,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孙林父告急,晋国派兵驻扎于茅氏,帮助孙林父防守。卫国的殖绰领兵攻打茅氏,并杀死三百晋国守兵。孙林父、孙蒯父子打败卫军,俘获殖绰,并再次向晋国人投诉。
  
  这下晋国被激怒了,晋平公派人通告各国(到鲁国通报的是上军主将荀吴,可见晋国的重视程度),准备惩罚卫国。
  
  6月,晋国执政赵武与鲁襄公、宋臣向戌、郑臣良霄以及曹国代表在澶渊(今河南省濮阳县北)相会,共同讨伐卫国,重新划定戚地的疆界,攻取卫国西部边境懿氏(今濮阳县西北)的六十个邑,划归孙林父家族所有。卫献公一看来者不善,再不敢强硬下去,赶紧来到澶渊洽谈。晋国人当即就将刚刚做上卫国执政的宁喜和另一个卫国重臣北宫遗抓起来,派女齐押解先回晋国。卫献公又跟到晋国求情,晋国人干脆把他也抓了起来,囚禁在大法官士弱的府上。
  
  献公与殇公争夺卫国君位,本也没有什么严格的对错是非之分,而献公也决不是什么贤明之君。至于孙、宁两家大臣,先是宁喜杀害了国家的合法国君(殇公),《春秋》的评价是“卫宁喜弑其君剽”;而后孙林父作为卫国臣子带着国家土地投靠晋国。《春秋》的评价是“卫孙林父入于戚以叛“,一个弑君,一个叛国,也都没什么正义性可言。但在这次卫国事件中,晋国人扮演的角色也谈不上光彩,他们关心的不是卫国的君是否明、臣是否贤,而是卫国是否忠于晋国。本来对殇公不满而扶植献公,现在献公竟然直接挑衅霸主,也难怪晋国人要如此强硬。
  
  但是,对于中原诸侯的联盟而言,盟主自然要求成员忠诚,而成员也会要求盟主的尊重,忠诚与尊重,都有个度的问题,突破了一定界限,联盟便难以维持。现在一国诸侯被晋国人关在自家的法院里,显然令其他盟国不安。7月,齐景公、郑简公特意来到晋国,为卫献公求情。晋平公设宴款待,齐、郑两国君臣通过席间的赋诗活动,婉请晋国留情,但晋平公似乎不为所动。齐国大臣国弱让晏子直接找叔向沟通:“晋君因为在诸侯中宣扬自己的美德,同情诸侯的祸患,弥补诸侯的过失,纠正诸侯的错误,治理诸侯的动乱,因此才做了诸侯的盟主。现在为什么要为了一个臣子而拘捕一位国君呢?”叔向转告赵武,赵武转告晋平公。晋平公又派叔向去对齐、郑两国国君解释卫献公的罪过,国弱与郑国大臣子展再次赋诗,奉劝平公宽待诸侯,避免流言四起,平公算是勉强答应放卫献公回国。
  
  但几个过去了,平公似乎还是没有放回卫献公的迹象,直到12月,卫国人将卫姬(应为卫国宗室之女,或是卫献公自己之女)进献到晋国,得到女人,平公才放卫君回国。虽然卫国的问题算是得以平息,但这一事件大大损害了晋平公乃至晋国的国际声望。而对年轻的晋平公来说,此类问题不过是刚刚开了个头而已。
  
  而那位迎卫献公复辟的宁喜也好景不长,他的独把朝政很快就引起献公的不满,第二年夏天,执政不到半年的宁喜就被献公的亲信杀死了。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6 11:00:32   
  (三)乌馀事件
  
  卫国事件一平息,赵武立即着手解决另一个关系到数国利益和中原联盟稳定的问题——乌馀事件。
  
  齐国有一个叫乌馀的臣子,公元前549年夏天,乌馀在齐国的廪丘(在今河南省范县)投靠晋国,当时晋、齐两国交恶,晋国接受了乌馀的投靠,廪丘也就划入晋国的版图。而这个乌馀又特别能干,随即袭取了卫国的羊角(在今山东郓城与河南范县之交),又去攻击鲁国的高鱼(在今山东省郓城县北),当时天下大雨,高鱼城开窦(泄水口)泄洪,乌馀的士卒赤手空拳从窦口爬进城里,偷袭高鱼的武器库,并迅速装备起来,登上城墙,高鱼失守。有晋国人撑腰,乌馀再接再厉,越干越来劲,又攻取了宋国的一座城邑。晋国的一个降臣如此嚣张,一年之内,就弄得齐、鲁、卫、宋四国叫苦不迭。当时士匄刚刚去世,晋国无暇顾及此事。前747年冬,鉴于齐国、卫国问题已经解决,赵武力图稳固中原联盟,也就考虑动手解决这个过于能干的乌馀了。
  
  赵武先向晋平公提议:“我们晋国作为盟主,遇见诸侯相侵,就有义务讨伐并使侵略者归还他人的土地。乌馀占据的这些城邑,都是从各国掠取来的,我们却在贪图它们,如此还怎么做盟主呢?请您把这些城邑归还给各国!”平公:“好吧,但乌馀这个人不太好对付啊,谁能把事情办成呢?”赵武:“胥梁带能不劳军马而完成使命。”
  这个胥梁带出身名门,是胥臣的后代,胥甲之孙,胥午之子。前574年,胥甲之孙——也就是胥梁带的堂兄胥童协助晋厉公杀三郤、劫持栾书、荀偃,事败后被栾书、荀偃所杀。胥家人从此离开晋国政治高端,胥午曾经是曲沃大夫,前550年帮助栾盈作乱而失败,可能也死于军中了。现在的胥梁带也只是一个大夫,但还是终于得到晋国执政的赏识,终于等来了施展才能的机会。
  
  前546年初,胥梁带派人通知丧失城邑的齐、卫、鲁、宋四国,派人马前来接受所失城邑,但一定要高度保密!人马会齐,胥梁带又派人通知乌馀:晋国准备把这些城邑都封给你做采邑,届时请你务必带领本部出城受封。各国人马伪装成封赏的队伍来到城外,乌馀兴高采烈,赶紧帅众出迎,胥梁带一声喝令,乌馀及其党羽措手不及,当即被擒。几座城邑也顺利回到四国手中。
  
  乌馀事件的成功解决,使得中原各国与晋的关系越加亲慕起来。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6 11:03:22   
  (四)尊王
  在着力稳固中原联盟的同时,赵武也在打尊王的牌。
  前547年12月,赵武派韩起到周天子那里访问。现在的周王朝已经沦丧得可以,连鲁国这样的中小国家都很少派人前来请安。现在晋国突然来人,周灵王不禁有点忐忑,派人询问韩起的来意,韩起的回答彬彬有礼:“晋国的士(列国的卿于周为士)韩起,前来向周王的宰旅(下级官员)进献贡品,没有其他事。”这下把个周灵王感动得无可无不可,对人说:“哎呀,韩氏将来必定在晋国昌盛起来,他的辞令保持着原先的传统。”
  
  (五)晋、秦结盟
  长期以来,秦国一直作为楚国的盟友,与晋国为难。现在,秦晋关系也呈现出缓和的迹象,预示着晋楚之间也出现了和谈的氛围。
  
  前549年5月,晋国与秦国缔结和平条约,当年,晋派韩起到秦国莅盟,秦景公也派自己的弟弟伯车(公子鍼)来晋莅盟,但是,双方毕竟是打斗了几十年的仇敌,这次和约并不稳固。
  
  前547年春,秦国再次派公子鍼来晋国议和,晋国上下对此次议和活动非常重视。为了确保顺利,叔向特意派人召来行人(外交官)子员负责接洽,这引起了行人子朱的不满:“今天是我当值啊!”说了三遍,叔向理都不理。子朱大怒:“我与子员职位相同,你凭什么在朝堂上黜退我?!”说着,把剑朝叔向逼来。叔向毫不示弱:“秦、晋不和已经很久了,如果今天的和谈有幸得以成功,晋国就能赖以安宁;不成的话,我们的三军将士就要暴尸骨于战场。子员传达两国的意见公正无私,而你却常常私自加以篡改。对付你这样侍奉国君奸邪不法的人,我还是没问题的!”说着,撩起衣服迎了上去。大家赶紧出来解救。晋平公很高兴:“我晋国有希望了,我的臣子所争的都是国家大事。”一旁的师旷却相反:“晋国公室恐怕要沉沦下去了。臣子们不竞争心智而以武力相争,不追求德行而争做好人,说明他们私欲太多,公室能不沦落吗?”
  
  此次秦晋议和似乎取得了较好的实效,这也与晋楚两国的关系缓和有关。
  
  
 作者:六朝人物 回复日期:2007-5-16 12:23:23   
  虎兄对这个事怎么看?
  
  叔鱼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鸢肩而牛腹,谿壑可盈,是不可餍也,必以贿死。”遂不视。
  杨食我生,叔向之母闻之,往,及堂,闻其号也,乃还,曰:“其声,豺狼之声,终灭羊舌氏之宗者,必是子也。”(《国语》)
  
  两代人,前后隔了近四十年,母亲都是祸水,儿子都是祸根,老板分别是栾盈、祁盈(都是“盈”),还都被同一个人(叔向之母)以同一个理由一出生就作了鉴定,这个概率怎么算,真是不懂。
  或许可以写个“羊舌家族史”,题目就叫“红颜水,盈盈泪”。
  这两代人或许原本只是一个人?还有师旷打人的故事,《说苑》里也有,但是人物完全不同。
  莫非“历史记载”只是以讹传讹?想到这里,十分泄气。
  
  
  
 作者:六朝人物 回复日期:2007-5-16 12:27:41   
  虎兄对这个事怎么看?
  
  叔鱼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鸢肩而牛腹,谿壑可盈,是不可餍也,必以贿死。”遂不视。
  杨食我生,叔向之母闻之,往,及堂,闻其号也,乃还,曰:“其声,豺狼之声,终灭羊舌氏之宗者,必是子也。”(《国语》)
  
  两代人,前后隔了近四十年,母亲都是祸水,儿子都是祸根,老板分别是栾盈、祁盈(都是“盈”),还都被同一个人(叔向之母)以同一个理由一出生就作了鉴定,这个概率怎么算,真是不懂。
  或许可以写个“羊舌家族史”,题目就叫“红颜水,盈盈泪”。
  这两代人或许原本只是一个人?还有师旷打人的故事,《说苑》里也有,但是人物完全不同。
  莫非“历史记载”只是以讹传讹?想到这里,十分泄气。
 作者:江上苇 回复日期:2007-5-16 12:47:31   
  呵呵,先学习一下。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6 13:32:27   
  虎兄对这个事怎么看?
    
  叔鱼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鸢肩而牛腹,谿壑可盈,是不可餍也,必以贿死。”遂不视。
  杨食我生,叔向之母闻之,往,及堂,闻其号也,乃还,曰:“其声,豺狼之声,终灭羊舌氏之宗者,必是子也。”(《国语》)
    
  两代人,前后隔了近四十年,母亲都是祸水,儿子都是祸根,老板分别是栾盈、祁盈(都是“盈”),还都被同一个人(叔向之母)以同一个理由一出生就作了鉴定,这个概率怎么算,真是不懂。
  或许可以写个“羊舌家族史”,题目就叫“红颜水,盈盈泪”。
  这两代人或许原本只是一个人?还有师旷打人的故事,《说苑》里也有,但是人物完全不同。
  莫非“历史记载”只是以讹传讹?想到这里,十分泄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呵呵,那时候的医卜神相都很神,有巧合的成分,大概也有真实的成分。有一种观点认为:当时关于人物、事件的预言特别多(大事必卜),但并不完全准确。史家只拣那些准确的记录下来,所以后人才觉得这么神的。也有人根据这样那样的预言推测《左传》、《国语》的成书时间的。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6 13:44:28   
  另外,关于师旷打人的故事,估计是被战国时期的说客们编入《游说诸侯教科书补习材料》,教材版本多了,内容也就乱了:)
 作者:六朝人物 回复日期:2007-5-16 13:52:30   
  呵呵,《游说诸侯教科书补习材料》,我也是这么看《战国策》的。
  感觉那些家伙跟搞传销的应该差不多。
  
  先秦史一直不怎么敢碰,材料少,古奥,还老互相打架,不大适合我这种二把刀(这个不好听,学鬼子,叫“二刀流”吧:)。
 作者:monvoisin 回复日期:2007-5-16 14:14:13   
  等了好久终于又出来了, 我想大家和虎氏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 那就是现在对春秋史的认识恐怕比动笔前了解更深了. 同样, 即使是现在的认识也还可以精益求精, 也许一周以后的认识就又不一样了. 总有能学的东西, 总有能发现的东西, 这是继续研究的根本动力. 另外,今人不必不如古人, 王国维比杜预的进步, 未必强过我们比傅斯年的进步.
 作者:monvoisin 回复日期:2007-5-16 14:18:06   
  我倒想起来一个事情.本文似乎缺少一个综合介绍晋国政治体制和官职分工的总论.我想等全文完成时候,恐怕大家会理解更多, 那时候再加上就画龙点睛了. 不过有个问题, 晋国的卿大夫制度似乎是周代的一个成功的变种,这里面有两个题材: 第一,介绍一下两周本身的公卿体系,第二,晋制在周制和自身特点之间是否不断游移,如果解释好这个问题,许多在卿制上的误会就解决了.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6 14:25:02   
  是啊,经典每读一遍,必有新的领悟。对monvoisin兄的专业程度十分钦佩,还望多挑毛病,关于写法也多提宝贵意见。
  关于周和晋的官制介绍,前面在《先氏》一篇中有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但是不够周详。这个问题恐怕要在序言里写,如果monvoisin兄愿意把这个问题先整理出来,到时候我就不用费力了,呵呵:))
 作者:大海潮 回复日期:2007-5-16 14:47:28   
  虎公,你的晋卿史何时出版?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6 15:13:34   
  目前还在写作阶段,还差很多内容。希望国庆前后能完成修改,至于出版,还没有很具体的时间。
 作者:深圳的森林 回复日期:2007-5-16 17:33:52   
  关注中:)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6 20:08:19   
  谢谢森林兄,对你的姜小白很是佩服。近来先秦题材的帖子多了,是好事,其实那段历史才是真正塑造中华形象与性格的历史,希望天涯喜欢春秋史的网友越来越多:)
 作者:monvoisin 回复日期:2007-5-17 12:22:41   
  嗯, 如果整理周制的话恐怕要结合鲁卿和郑卿写才充分.
  
  另外有一个问题,关于张氏的出处,既然是从解张开始,那么就应该是解氏的支族,为何还要提到西周张氏呢? 解张当为解氏字子张,其职务我推测为中军之侯奄,即负责侦察和谋划之军官,出于指挥方便的目的代理元帅御戎.由于此战之功劳得以单独立氏,以其字子张而称张氏,结合其职务而称张侯. 其后张老袭侯奄一职,后又接替魏绛转任中军司马. 其原族解氏与解张略早的还有解扬,其后有解狐,曾被祁奚推荐接替中军尉,未就职而去世,其后不再见有记载.
 作者:liradish 回复日期:2007-5-17 12:31:29   
  呵呵,虎公重现江湖,顶了再看!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7 14:01:59   
  还是希望monvoisin兄能在制度方面花些时间弄出来:))
  
  另外关于晋国的张氏,这个考证没下什么工夫,杨伯峻《注》也没说清楚张氏与解氏的关系,而只引了西周张氏的资料。看来还得再看看。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7 14:07:02   
  谢谢liradish兄,好久不见,问好!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7 17:07:24   
  关于张氏,记载是这样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周宣王时有卿士张仲,其后裔事晋为大夫。张侯生老,老生趯,趯生骼,至三卿分晋,张氏仕韩。韩相开地,生平,凡相五君。平生良,字子房,汉留文成侯。……
  按照这个语法,张侯应该是张仲的后裔了。但唐人附会成风,也不全可信。monvoisin兄的说法似乎更有说服力一些。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7 17:12:36   
  另外,关于女齐(女齐、女叔齐、司马侯、司马女叔侯)这个名字,不知道monvoisin兄怎么看。
  
 作者:科学思维 回复日期:2007-5-17 17:21:50   
  又一个春秋战国,顶
 作者:迦尔纳 回复日期:2007-5-17 21:37:00   
  虎分好文照例要顶。
  但还是希望能保持上部的写法,不是翻译,而是从个人角度对历史的讲述,有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有对事件来龙去脉的解析,我很喜欢看你的分析与评论。
  春秋、左传本是编年体,虎公以纪传体的写法来讲述那段历史,史料的渊博和为梳理这些史料所花的心血就让人佩服。但这段历史是我们伟大文明的童年,下功夫是值得的。
  
 作者:迦尔纳 回复日期:2007-5-17 21:39:52   
  另外:晋国公室的衰落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就在晋国公室衰落的时候,晋国还是较好地保持了其霸主地位,晋国的卿大夫在忠于国事方面仍然相当出色,这是一个特点,希望看到虎公在这方面的高论。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7 21:59:09   
  多谢迦尔纳兄的直言相告,有此益友,我之幸也!
  停了一年再开始写,觉得不大适应了,特别是一开头并不理想,写了几天以后才慢慢进入状态,接下来的内容可能就要好些了:)
  上部用纪传体,下部用编年体,是我一开始就确定的思路。因为上部十几个家族,用编年体很难写好。但下部只剩下六个家族,后来四个,如果再用纪传体,重复的内容太多,每个部分根本难以写成完整的故事,所以用编年体(或者本末体)应该更合适一些。后面的章节对历任执政的分析,个人还是觉得有些心得的,希望迦尔纳兄到时候不吝赐教。
  谢谢!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8 9:29:54   
  第二节 楚国的复苏
  
  经过晋悼公将近20年的拼打,在争霸斗争中压倒楚国。此后的十余年内,楚国进入了一个国势衰落的时期。前560年,楚共王病逝,康王即位,康王幼弱,群臣势大,国家难以形成凝聚力。自前555年开始,楚康王也进行了几次北上争霸的努力,但由于其国内关系难以理顺,并未取得实质战果。前551年,康王命薳子冯为令尹,公子齮为司马,屈建(子木)为莫敖,楚国君臣关系才有所缓和,而楚康王坚持不懈的努力也开始见了些成效,到前646年,晋楚两国基本上又回到了一种均势的状态。
  
   一、子木新政
  (一)管理方式的革新
  前548年,楚国令尹薳子冯去世,子木继任,屈荡为莫敖,蒍掩(薳子冯之子)为司马。在楚国群臣之中,子木还算是一个讲究信义的君子,也颇有才干。《国语》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子木的父亲屈道最喜欢吃菱角,临死前嘱咐宗老(大管家):将来一定要用菱角祭祀我!不料子木当家之后,命人将祭祀的菱角撤去,理由是,按照祭法规定,祭祀国君用牛,祭祀卿大夫用羊,祭祀士人用小猪和犬,平民用煎鱼——不能因为父亲的个人爱好就违反礼仪的规定。
  
  执政之初,处理了舒鸠叛乱之后、与吴国交手的间隙,子木就抓紧着手整顿出国内政。
  
  10月,子木派司马蒍掩负责征收赋税,清点国家军备。10月18日(甲午),又命蒍掩考察汇总国家田地、山林资源的状况:度量山林的出材,汇集水泽的物产,考察高地、山陵,标示盐碱地的范围,计算易涝的低地面积,规划水库建设,划分杂边地的归属,将沼泽地用来放牧,在平坦肥沃地实行井田制。在普查国家实际产出量的基础上确定赋税总额明确规定马匹、车辆的征收数量,根据人民的具体情况制定军器、盔甲、盾牌等军械的征收数量。核查工作完成后,将材料上报给令尹子木。
  
  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子木显然是在反思与晋国争霸失败的教训、深思熟虑的之后的行动。子木不会忘记,早在公元前564年,也就是晋悼公与楚共王争霸进入到白热化的当口,晋国人实施了集中一切力量的战时经济政策,耗得楚国国力难以维持,无力针锋相对。楚国是当时天下第一大国,灭国最多,疆域最阔,但由于制度相对落后,国家管理历来采取粗旷政策,力量反而显得不足。子木在楚国推行集约化的精打细算的管理政策,也是着眼于整体国力的有效集中,这一改革,无疑是看准了先前楚国政治的要害,其实际意义是绝对不可低估的。连《左传》的作者也对此加了个两字评语:礼也。不知道是在说新政推行程序合乎礼仪,还是称赞新政的内容合理、实效显著。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8 9:31:50   
  (二)政治环境的改善
  
  楚国不缺乏国土,更是向来不缺乏才俊。但是由于国内政治环境不好,内耗过大,加以刑罚严峻,人才外流问题严峻。子木执政后,接受建议,对此也进行了改正,这样,楚国的物力、人力条件都得到了改善。
  
  眼下就有这么一桩:楚国的伍家向来人才辈出,现在的这家的主人叫伍举(椒举),他就是后来名臣伍奢的父亲、伍员(伍子胥)的爷爷。伍举娶了王子牟的女儿为妻,不料这个王子牟在担任申公的任上获罪逃亡了。楚国人认定伍举是帮助王子牟逃亡的罪人,要拿他试问。伍举无奈,只好选择流亡晋国。途径郑国境内,正好碰上他的世交、蔡国大臣声子(公孙归生),声子向伍举保证:我一定让你返回楚国!
  
  公元前547年秋,晋楚之间的媾和活动已经在进行之中。受楚国的委托,声子到晋国洽谈媾和事宜,从晋国回来,声子到楚国向子木复命。言谈间,子木不免问起晋国的情形:楚国与晋国,哪边的大夫更优秀?
  
  声子:晋国的卿比不上楚国的卿,但他们的大夫则要贤于楚国的大夫,都是做卿的材料。他们的人才就象杞、梓、皮革一样,本来是楚国特产,却在源源不断地被运到晋国。楚国固然人才众多,但实在是晋国人在用啊(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子木:“难道他们晋国就不用同宗和亲戚担任大夫吗?”
  
  声子:“有是有,但他们任用的楚国人才的确是太多多了。我听说,善于治国的,赏赐不过分,罚刑不滥用。赏赐过分,怕的是误赏了坏人;刑罚滥用,怕的是误罚了好人。如果赏罚的错误难以避免,那么宁可错赏坏人,也不能错罚好人——因为失去好人比便宜坏人害处更大,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了好人,这个国家也就完了。《诗》曰:‘人才沦丧,国家灭亡(人之云亡,邦国殄瘁))。’说的就是没有善人的可怕。所以《夏书》里说:‘与其错杀无辜,宁可让罪人漏网(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怕的就是失去善人。《商颂》也说:‘赏赐不乱,刑罚不滥,不敢偷闲怠慢;天子命令下国,一定要建立福祉(不僣不滥,不敢怠皇,命于下国,封建厥福)’,这也正是商汤之所以得到上天赐福的原由。古圣君治理百姓,乐于赏赐而警畏处罚,抚恤民众不敢怠慢。在春、夏两季行赏,在秋冬两季用刑。行赏之前要加膳,还把过剩的食物赏赐给身边的人,通过这样的方式表明自己乐于赏赐;用刑之前则要减膳,并且撤去音乐,以此表明自己畏惧用刑。治国者夙兴夜寐,处理朝政孜孜不倦朝,以此表明自己体恤民众。乐赏、畏罚、勤政,这三者是最大的礼。执政者有礼,国政就不讳败坏。而现今的楚国刑罚过滥,大夫们纷纷出国逃死,成为别国的谋主来危害楚国,以至于国家的祸患无药可救,就是因为楚国不能任用自己的人才啊!
  
  “当年楚国的子仪叛乱(在前613年),析公逃奔晋国。晋国人把他安排在国君战车的后面,以其为谋主。后来晋、楚在绕角作战(前585年),晋军已经准备遁逃了,析公说:‘楚军轻窕,容易被震惊而慌乱。如果增加金鼓之声,深夜对他们发动进攻,楚军一定会逃跑。’晋国人采纳了析公之计,楚军果然当夜溃败。晋军追击,随即入侵蔡国,袭击沈国,俘虏沈国国君;随后又在桑隧打败楚国申、息两县的军队,俘虏了申丽,凯旋而回。自此,郑国再也不敢向南归附楚国。楚国之所以失去华夏诸侯,就是析公的作用(绕角之战与晋国攻打蔡、沈不在一年,且《左传》记载,是晋军主动撤退,与声子的讲述不同)。
  
  “雍子被自己的的父兄诬陷,国君与群臣不问曲直。雍子逃奔晋国,晋国人将他封在鄐(在今河南温县),以其为谋主。彭城之战(在前573年),晋、楚两军在靡角之谷相遇。晋军准备逃跑了,雍子在晋军中发布命令:‘让年老的、年幼的、独生子和生病的士兵回去,兄弟两人在军中的,遣返一人,精选步兵,检阅车兵,饱餐战饭,喂饱战马,烧掉营盘,排列阵式,明天与楚军决一死战!’让该回去的人立即上路,并故意放回楚军战俘,得知晋军如此坚决,楚军连夜溃逃。随后,晋国人打下彭城并将其归还宋国,带者战俘鱼石回国。这一战,楚国失去了东夷的归附,子辛身死,这都是雍子的干的。
  子反与子灵(申公巫臣)争夺美女夏姬,妨害子灵的美事,子灵投奔晋国(在前589年)。晋国人将他封在邢(在今河南温县,与鄐地相连),以其为谋主。子灵为晋国抵御北狄,并沟通吴国与晋国的关系,挑拨吴背叛楚国,教吴国人使用战车、射箭和车战之术,让他的儿子孤庸担任吴国的行人。吴国于是侵略巢、攻取驾、攻克棘、攻陷州来,吴国的侵扰让楚军疲于奔命,至今仍然是楚国的大患。这些都是子灵干的。
  
  “当年的若敖氏叛乱(前605年),伯贲的儿子贲皇投奔晋国。晋国人将他封在苗(在今河南省济源县西),以其为谋主。后来两国在鄢陵决战(前575年),楚军一大早就迫近晋营列阵,晋军无法出营列阵,打算逃遁。苗贲皇说:‘楚军的精锐,只是中军和楚王的近卫军。如果填塞水井,推平灶台,就在营中列阵。又栾(栾书)氏、范(士燮)氏的部队交换位置,引诱楚军,中行(荀偃)、二郤(郤錡、郤至)必定能战胜楚国的子重(左军)、子辛(右军)。随后,我们再集中兵力围攻楚国中军的精锐,必定能大败楚国。’晋国人听从了他,结果楚军大败,楚王受伤、军队溃逃,子反自杀。从此,郑国背叛楚国,吴国也开始兴盛,楚国丧失诸侯,这都是得力于苗贲皇啊。”
  
  子木:“是啊,你说的都对。”
  
  声子:“现在还有更严重的呢!伍举是申公子牟的女婿,畏罪出逃,楚国的国臣都说是伍举送他出逃的,伍举害怕被获罪,出奔到郑国,每每引领南望楚国,说:‘也许我会被赦免吧!’如此拳拳爱国之心,楚国上下也不以为意。现在他已经在晋国了。晋国人打算把一个县赐给他,让他的职位与叔向并列。到时候,如果伍举一心危害楚国,岂不是绝大的祸患吗?”
  
  听到这里,子木也觉得惊恐不已,赶紧向楚康王建议,增加伍举的禄爵,召其回国。不久,声子派椒鸣(伍举的儿子、伍奢之弟)迎回了伍举。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8 10:05:13   
  二、对吴战争的胜利
  
  真个是心灵福至,子木执政之后,楚国在对吴国的战争中也迅速扭转了颓势,接接获胜,而且战果十分辉煌。
  
  (一)灭舒鸠
  舒鸠,是位于现在安徽省舒城县的一个东夷小国,长期作为楚国的属国而存在。前549年夏,楚国出动水军攻打吴国,无功而返。冬,在吴国人诱劝下,舒鸠准备背叛楚国。楚康王大怒,亲自率军讨伐,陈兵于荒浦,先派沈尹寿与师祁犁前去责问。舒鸠人被这阵势吓呆了,赶紧解释:我们没有背叛出国的意思啊,并请求与楚国结盟。康王还是想用兵,被当时的令尹薳子冯劝阻了:既然别人说了没有叛意,再去讨伐,道义上难以立足,建议观察一段再说。前548年,也就在子木刚刚担任出国令尹不久,也许舒鸠人觉得有机可乘,终于正式宣布背叛楚国。
  
  令尹子木义不容辞,率军讨伐,进兵离城(在今安徽省舒城县西),吴国军队也赶来支援舒鸠。子木率领楚国右军急速前进,同时命令子强、息桓、子捷、子骈、子盂几个将领帅左军向后退。这样,吴国的军队就处于两支楚军之间的位置了。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七天,子强向子木建议:“时间拖得久了,士气就会低落,士气低落,我们就会成了敌人的俘虏,不如与敌人速战速决。请允许我带着本部人马出击诱敌,您挑选精兵严阵以待。如果我胜了,大部队随后掩杀;如果败了,再相机而动,这样才能免于被动。不然,我们定被吴军所擒。”子木采纳了这个建议,派子强、息桓、子捷、子骈、子盂五人带领本部攻打吴军。
  
  战斗打得相当富有戏剧性。先是吴军不知底细,受到攻击后立即逃跑。跑着跑着,吴军登上山头一看,楚国的大部队并没有出动,又掉头向楚军杀来,楚军佯装溃败。眼看就要追上了,这时子木率领楚军主力赶来,与子强五人会合,集中兵力合击吴军,吴军大败而还。
  楚军随即围攻舒鸠,舒鸠城溃,8月,楚军灭亡了鸠城国。
  
  (二)射吴王
  多年的吴、楚冲突中,吃亏的多半是楚国。这次兵败,吴国人自然不肯甘休。12月,吴王诸樊亲自领兵伐楚,猛攻楚国巢(在今安徽省巢县)的城门。巢有个叫牛臣守将说:“吴王勇猛而轻率,我们打开城门,他一定会亲自望里冲。这样我就有机会射他,一定能要他的命。吴国死了国君。我们的边疆就可以稍微安稳一些了。”主将采纳了牛臣之计。
  
  门一开,吴王果然身先士卒冲过来,牛臣藏在墙后,一箭射出,诸樊当即毙命。
  
  国君战死,对于吴国而言实在是莫大的耻辱。不过关于这次战事,还有一个不同的版本——吴国人的版本:前561年,吴王寿梦去世,寿梦有四个儿子,依次分别是诸樊、余祭、余昧、季札。其中小儿子季札最贤,三个哥哥都有意让季札即位,但季札坚决不从。三人商量,咱们来个兄终弟及,王位兄弟相传,这样季札总有一天要当上吴王的。诸樊传位季札的心最真切,巴不得自己早点死。这次作战,他身先士卒往前面冲,并且特意扬着头,方便敌人的暗箭往自己要害招呼。这样,牛臣也算是成功地满足了诸樊的心愿。
  
  先是在击败吴军攻灭了舒鸠,接着又击毙了吴王,楚康王兴奋不已,打算把舒鸠赏赐给子木。子木谦让,认为是前任令尹薳子冯的功劳,于是,康王将舒鸠赏赐给了蒍掩。
  
  (三)联秦伐吴
  楚康王乘胜出击。前547年夏,楚秦组成联军再次伐吴,康王亲自出马。联军前进到雩娄(在今河南省商城县北),听说吴军早有防备,难以占到便宜,只得罢兵。
  
  但是联军并没有撤回,而是调头向北,进攻郑国,重新开始了与晋国争夺霸权的努力。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8 10:06:40   
  三、兵临郑国
  
  (一)楚秦伐郑
  
  前547年5月,楚秦联军开至郑国的城麇城下,守将皇颉和戍印堇父出城应战,被楚军战败,两人双双做了俘虏。生擒皇颉的是楚国的穿封戌,但楚康王的弟弟公子围强说皇颉是自己抓的,两人争执起来,找太宰伯州犁评理。伯州犁说:把俘虏带来问问不就清楚了嘛!但这个伯州犁是个势利眼,居然采用诱供的手段,看见皇颉站在那里,赶紧暗示:“你们所争的这个俘虏是个君子啊,他什么不懂?”随即,把手高高地指着公子围介绍:“这位是我们的公子围,是我们楚王的亲弟弟。”又把手低低指向穿封戌:“他叫穿封戌,是楚国方城外面(方城之内为楚国腹地)一个县的县尹……那么,现在请你告诉我,是哪个把你抓住的?”皇颉倒也伶俐,赶紧撒谎:“我遇见这位王子,打不过,被他抓住的。”这下穿封戌真怒了,操起一支戈就要砍王子围,王子围赶紧拔腿跑了。
  
  为答谢秦军相助,出国将印堇父与皇颉戍两个俘虏赠给了秦国人。郑国决定把他们赎回。第一次,由于子大叔措词不当,被拒绝了。第二次采纳了子产的说辞:“多谢贵国对郑国的关照,如果不是你们,楚国人恐怕现在也不会从郑国撤走呢!”秦国人听了很受用,也就放回了两名俘虏
  
  (二)为许伐郑
  本来,到了前547年上半年,晋楚弭兵的形势已经十分明朗,两国对郑国用兵的时代也即将成为历史,但是,就在此时,郑国再一次受到了楚国的讨伐。
  
  近几年,郑国的国势相当不错,两次讨伐邻居陈国——它的另一个小邻居,世仇许国更是被压迫得苦不堪言。许灵公忍无可忍,来到楚国请求出兵:“楚兵不出,我就不回去了!”前547年8月,许灵公真的就死在楚国。虽然正在与晋国磋商弭兵事宜,但面对这样的情况,没有表示实在说不过去,也有损于本国的大国形象。于是,楚康王还是决定出兵伐郑。
  
  10月,楚军再一次兵临城下,郑国准备抵抗,子产分析:“晋楚两国马上就要和谈,诸侯即将订立和约,楚王不顾大局,来得实在是很冒失的。不如就让他快意而回,这样诸侯的和约也会尽早达成。这种小人的本性就是喜欢表现血气之勇,滩涂从祸乱中谋取利益,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本性并求得虚名。这对他的国家没什么好处,我们不如满足他一下算了。”
  
  执政子展很赞成子产的意见,于是干脆不派兵对敌。12月5日(乙酉)楚军攻入郑国的南里(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南),拆毁了南里城墙。随即从乐氏渡过(毓)水,攻打郑国都城的师之梁门,郑国人放下悬门坚守,楚军仅仅俘获了九个郑国人,随即撤退,在南氾(在今河南省襄城县南)涉过汝水返回。回国后,安葬了许灵公,算是维持了自己的大国尊严。
  
  
  
  
 作者:jsszyou 回复日期:2007-5-18 11:55:02   
  虎公回来了
 作者:liradish 回复日期:2007-5-18 14:06:06   
  看一次顶一次
 作者:gzchase 回复日期:2007-5-18 17:44:27   
  记号
 作者:残阳下的菊花 回复日期:2007-5-18 18:49:22   
  不知虎公的ID來歷是什么
  
  民國第一奇人楊度也自稱虎公^_^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8 22:26:34   
  这个名字是随便取的,楊度号虎公,后来知道一个画家也号虎公,后来知道青铜器上也有这个,哎……
  
  谢谢jsszyou,liradish,gzchase仁兄,这个帖子希望多咂砸:)
  
  
 作者:taoism2 回复日期:2007-5-18 22:57:14   
  虎公出书了,强烈关注。
 作者:monvoisin 回复日期:2007-5-19 00:59:24   
  女齐这个人,首先说他的出处,不清楚来历,看不出来是公族一支或者是"楚材晋用"的外来品.不好妄加议论.
  
  至于他本人,参照襄公二十九年的说法,有多种称呼,不过从所谓春秋笔法的角度来看,还比较清楚:
  "齐高子容与宋司徒见知伯,女齐相礼。宾出,司马侯言于知伯..."这里女齐和司马侯显然是一个人.
  再有就是下面:"晋侯使司马女叔侯来治杞田,弗尽归也。晋悼夫人愠曰:“齐也取货。"
  
  综合一下,悼姒称呼此人为齐, 那么他的名字就是齐. 女显然是氏,即他从他的上辈继承来的氏族名称. 叔侯是他的字,这里侯恐怕不是侯奄之侯.司马是他的官职.所以综合来说就是(中军)司马, 女齐字叔侯.
  
  可能司马侯这个说法让人感觉侯不是他的字.其实没关系,这和说司马叔侯其实是一样的.我举个例子,孔子徒弟之一,琴牢字子张,也有称呼琴张的,还有上面的解张,由于张被后来用做氏,所以显然张是自而不是名,所以这个人字子张,但也可以简称解张.所以说一个人的字重点在最后一个上,前面排序的那个不要也可以.
  
  冢司马一职在成公十八年传,即晋悼公元年由魏庄子绛出任(前任是谁有争议,可能死于厉公之乱,而韩厥在出任仆大夫后就应该不再兼任司马),
  襄公三年传,晋悼公四年魏绛佐新军,元侯张老出任中军司马.
  此后再次提到司马,是在襄公十六年传,晋平公元年,张君臣任中军司马,看来是张君臣接替其父张老.
  而襄二十九年时,司马应该已经是女齐.此后这一家似乎世袭司马一职,或者仅仅是采用了司马作为氏.
  
 作者:monvoisin 回复日期:2007-5-19 1:08:06   
  另外关于体例的问题,我想应该坚持分族叙述,因为家族数虽然少了,但是事件论述有关国家和背景却越来越复杂,如果用编年体就容易混淆,失去本文的特点了.
  
  那个制度的问题我有空就弄出来讨论.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9 1:21:35   
  女齐几个名字的出现:
  女齐这个名字出现在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
  司马侯、司马女叔侯出现在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
  女叔齐出现在,昭公元年,前541年;
  ——女齐出自女氏,名齐,字叔侯,官司马。其后人也可能就此别为司马氏了。
  ————————————
  
  关于女齐的后人,有女宽(女叔宽),出现在昭公二十六年(前616年),司马叔游,出现在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
  韦注《国语》云,女宽是女齐子,也叫叔褒。
  
  个人觉得,按照女齐的称呼习惯,女宽、叔褒、司马叔游很可能也是一个人。
  
  
  
 作者:迦尔纳 回复日期:2007-5-19 1:26:06   
  分族叙述还是可以做到的,但是的确要花功夫。monvoisin评价的很中肯,我也有同样的想法:春秋的历史,晋国的视角,家族的命运,虎公上半部这样的写法确实很吸引人,让人更有历史的感觉。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9 1:31:26   
  关于体例的问题,monvoisin兄和迦尔纳兄都认为应坚持纪传体写法,看来我是该认真考虑了。
  不过写起来每个部分重复实在太多了,几乎难以阅读(特别对没看过左传的),这个问题在上半部还不太明显,下半部尤其严重。用编年体,中间穿插对各个家族的介绍,写起来还是更有优势一些的。
  这个下部开头的内容是不大满意,但是进行一段时间以后,觉得还是很有一些心得的,校对后贴出来请二位评判。如果还是觉得纪传体好,我最后一定再改过来。不过还是必须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否则篇章结构就太不合理了。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9 1:42:08   
  迦尔纳兄也在啊:)太好了,就晚点休息,把体例方面的一些难处说一下。
  写上部的时候,觉得最难的就是家族顺序问题,后来确定了两个原则,首先是按照家族灭亡的顺序,先写先灭亡的;第二个线索是家族人物执政时间的先后,因为执政大臣的叙述必然兼顾到晋国家族关系、晋国整体形势、晋楚争霸形势的大局描写,这样基本按顺序来,才能够符合阅读习惯。
  最后确定的顺序是:狐、先、赵、胥、郤、栾、荀(中行氏和知氏合并)、韩、范、魏,个人觉得这个顺序安排还是相当合理的。虽然有重叠内容,但是充分体现出纪传体的优越性。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9 1:48:58   
  如果下部也用纪传体,遇见最大的难题就是家族顺序的安排。
  比如,以赵氏开头吧,必然一气写完,这样看完第一编,最后的情节也都出现了,不仅不符合阅读习惯,而且前后内容的连贯也很难。比如,在赵鞅、赵无恤的篇章,是否介绍其他家族的情况呢?如果介绍,还必须比较详细,内容太多,也必然与后面其他家族的内容重合;不介绍,当时的背景就根本无法展现,读起来十分突兀。
  先介绍范、中行两个家族呢,还是有问题,因为前548年之后是赵、韩、魏三家执政了40年,这样,缺乏整体背静的介绍,两个家族的叙述也十分困难。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9 1:53:27   
  总之,用纪传体写下半部,无论篇章结构还是内容设置都很难如愿,安排起来难度实在太大。因为家族少了,一有重大事件,几个家族的人物一般都参与其中,这样,故事的有机性强了,分开叙述也就难了。
  还是请先以编年体写一下,先看看效果,到时候重新考虑一下再确定,不知二位仁兄意下如何?
 作者:monvoisin 回复日期:2007-5-19 6:47:55   
  个人觉得,按照女齐的称呼习惯,女宽、叔褒、司马叔游很可能也是一个人
  
  --------------------------------------------
  
  我觉得结合左传和国语来看,主要是梗阳人有狱这段,女宽字叔褒应当没有问题,如果这样一来他就不能再字叔游,我想另有其人.女宽不见有司马叔褒的称呼,我想可能有三个原因,第一:只有女齐的后人由于世袭司马而称司马氏,而女宽不是女齐的儿子,而是同族亲戚.第二:女宽虽然是女齐之子,但是只有女齐儿子中继承司马一职的一系用司马氏.第三: 也有司马叔褒的说法,只不过没提.
  
  参考王子朝之乱,在昭公二十二年传,十二月庚戌,晋籍谈、荀跞、贾辛、司马督帅师军于阴......,而司马叔游的提法出现在昭公二十八年传,相隔时间不久,我想司马督就是司马叔游,也就是女齐之子中继承司马一职的.
  
  另外还有司马弥牟,司马邬参与瓜分祁氏和羊舌氏土地的,不知道和司马督什么关系.不过,黄池之会中与赵鞅同时代的司马寅,应该是司马叔游之子,比前几人晚一个时代.
 作者:spzcumt 回复日期:2007-5-19 9:10:47   
  先顶
 作者:yeyh 回复日期:2007-5-19 9:37:53   
  顶虎文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9 10:32:32   
  女宽,韦注云“女齐之子叔褒”。如果叔褒和叔游不是一人,那么最合理的解释是,女宽是女齐的庶子,叔游是女齐的嫡子,继承了女齐之位。
  
  司马邬即司马督,应该不再是女齐一门的人了,因为这个司马可能是这个人的职务(毕竟有三军)。
  
  司马弥牟与士弥牟重名,但注家也不敢推断他与士弥牟的关系,多半不是一人。
 作者:guozhigang 回复日期:2007-5-19 11:15:24   
  可惜晋国啊
 作者:残阳下的菊花 回复日期:2007-5-19 12:34:56   
  再次提点意见。现代社会的写作其实并不一定要拘泥于传统的体裁,只要语言通顺即可了。
  
  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的写法可以参考一下,因为涉及到很多家族的兴衰和来由。
 作者:spzcumt 回复日期:2007-5-19 14:51:41   
  虎兄,我拜读了大作,感觉上有些写的不全啊
  
  郤氏!(2)
  中行(1)(2)
  栾(1)
  范(1)
  都没有在你的文集里啊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9 15:57:43   
  有吧,在煮酒搜索一下这个系列,应该是全的。
  谢谢spzcumt兄垂爱:)
 作者:monvoisin 回复日期:2007-5-19 22:09:49   
  关于司马弥牟,我以前也以为是士弥牟,但仔细看看就知道不是,因为该人仅见于昭公二十八年传晋灭祁氏,羊舌氏.里面提到:司马弥牟为邬大夫,.....其四人者,皆受县而后见于魏子,以贤举也。而士弥牟在此前此后都是非常活跃的重要人物,其职务是理,如果按照周制来说,是司寇之职(或说理即司寇之别称,待考),例如昭公二十四年传:"三月庚戌,晋侯使士景伯莅问周故,士伯立于乾祭而问于介众。晋人乃辞王子朝,不纳其使。" 从立于乾祭问众来看,对照周礼,当是少司寇之职.总之,士景伯以其身份和地位,绝不至于"受县而后见于魏子",也绝不仅作为县大夫,也没有任何证据说士景伯曾经出任司马.因此司马弥牟与士景伯是两人无疑.
  
  因此有司马弥牟与司马乌同出司马氏,那么二人之司马皆非职务,仅仅是氏族,所以虎公说司马乌即是司马督,不知道何故? 实际上即使是司马督或者司马叔游也未必真的担任司马,只是由于女齐出任司马而改称司马氏而已.
 作者:monvoisin 回复日期:2007-5-19 22:20:58   
  哦,我明白过来了,
  昭公二十二年传: 十二月庚戌,晋籍谈、荀跞、贾辛、司马督帅师军于阴......
  昭公二十九年传: 谓贾辛、司马乌为有力于王室,
  
  这样说来,司马督确实就是司马乌.
  不过看来司马乌(督)也没担任过司马,乌与督之中有一个是字,那么也不会是叔游.
  
  那么总结下来,司马叔游,司马乌(子督),司马弥牟,女宽(叔褒)皆女齐之子也......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9 22:23:59   
  司马乌即是司马督,是杨伯峻《注》的说法,昭28年称“司马乌有力于王室”,昭22年有贾辛、司马督帅师助王之事,所以这样的推理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9 22:34:17   
  那么总结下来,司马叔游,司马乌(子督),司马弥牟,女宽(叔褒)皆女齐之子也......
  ——————————————————————
  这么一来,这个女齐在晋国大夫中也太成功了,籍谈、籍秦父子都曾出兵助周,籍氏在晋国发展也已经很久了,到最后一个县也没捞着,看来魏舒的人事安排还是很有问题的。
  这里面有两个可能:
  第一种,从后面的事迹看,籍秦与范、中行两家的关系非常密切,最后与两家叛乱,而魏舒与士鞅关系不怎么样,10个县,只有范、中行两家世卿的余子没有得到县大夫的席位,奇遇四家都得到了。
  第二种,司马这个氏估计比较乱,其他国家的司马后人也可以叫司马氏。籍秦是上军司马,那么晋国还有下军司马,司马乌(子督),司马弥牟会不会是其他司马氏的人呢?
 作者:偎堆堆 回复日期:2007-5-19 23:10:39   
  虎公的帖本人必看,受益非浅.但本帖好象年代笔误较多.如:
  而楚康王坚持不懈的努力也开始见了些成效,到前646年,晋楚两国基本上又回到了一种均势的状态。
  应为:而楚康王坚持不懈的努力也开始见了些成效,到前546年,晋楚两国基本上又回到了一种均势的状态。
   第一阶段:稳定时期(前548-前597年)。
   应为:第一阶段:稳定时期(前548-前497年)。
  关于女齐的后人,有女宽(女叔宽),出现在昭公二十六年(前616年),
  应为:关于女齐的后人,有女宽(女叔宽),出现在昭公二十六年(前516年),
  ..........
  本人的历史学惨不忍睹,也不太了解具体年代,感觉以上应为笔误,乱言之处,望勿见笑.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19 23:33:40   
  非常感谢偎堆堆兄的指正,确实是笔误,晕了,在原稿改过。谢谢您如此详细地阅读,还请多挑出几处啊。
 作者:迦尔纳 回复日期:2007-5-19 23:55:49   
  虎公的困难可以理解,主要是客观的史料问题。
  单写纪传也行,但是为了避免雷同,篇幅可能就很短:)
  司马迁写纪传是因为他写的是一段很长历史中的众多人物,他不怕写得不够长。
  虎公专注于家族,还是春秋时的卿大夫家族,难度确实不小。中国古代缺乏家族史传统,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皇帝的家族史。
  编年的时候也可以突出家族的,与家族无关的背景与形势可以略一些,各家族的应对和作为可以详一些,对家主的风采可以浓墨重彩(他们都非常有个性啊)。毕竟,各家族对国政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大了。
  
  
 作者:monvoisin 回复日期:2007-5-20 0:06:15   
  司马这个氏估计比较乱,其他国家的司马后人也可以叫司马氏。籍秦是上军司马,那么晋国还有下军司马,司马乌(子督),司马弥牟会不会是其他司马氏的人呢?
  
  --------------------------------------------
  有可能,因为各国都有重复的氏族,不过如果同在晋国,那么这个立氏是不可以自己随意决定的,而要到太史处立氏,为了避免雷同,太史会要求改用别的.譬如晋国曾有多族出任士师(先蔑,巩朔),但为了避免和范氏雷霆万同,好象都没有保留士氏的称号.
  
  司马氏看来是比较成功,看来站队成功,和魏氏关系密切看来是一个根源,另外从后来司马寅和赵鞅的关系,好象和赵氏也比较愉快.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0 0:13:05   
  不是怕篇幅短,而是担心篇幅会太长,因为在不同家族的介绍中都要对同一重大事件做一定的介绍,而重大事件的立体描写只能集中在一个家族的篇章里(执政家族),这样,重复的内容多了,整体篇幅会加长的,而编年体最大的优势就在这里,而且,它能带来一种整体感,不至于支离破碎。
  司马迁的编年体是伟大的发明,他是以帝王本纪为纲,串联其他传记内容的,的确是天才的创造。
  我在写的过程中,会注意尽量多地穿插纪传体的因素,那样,将来万一需要从编年体改成纪传体,基本上也是很轻松的任务:)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0 0:20:35   
  譬如晋国曾有多族出任士师(先蔑,巩朔),但为了避免和范氏雷霆万同,好象都没有保留士氏的称号.
  ————————————————————
  这个非常有道理。因为先篾在左传中也被称为“士伯”,而士会又称“士季”,并且,先蔑后来与士会一同到秦国迎接公子雍回国即位,后来又先后流亡秦国。士会在秦国不见先蔑,被人诧异,仿佛两人为兄弟关系。我曾怀疑先篾有可能是士氏的人,但又觉得可能性不大。monvoisin兄的解释帮我解开了这个疑惑,谢谢!
 作者:monvoisin 回复日期:2007-5-20 4:09:08   
  关于上次跟你提过的那个制度的问题,我想先挑一点,你看了先咀嚼一下味道,这里面似乎颇有文章:
  
  各国军制和政制为了在战时转换方便,多采用一体化,譬如执政者就兼任元帅等等.在整体架构上,只要条件允许,一般都会采用三分制度.
  
  第一种三分制即君主居中,两卿居左右的格局,这里面例子很多,譬如齐国根据管仲的划分,齐侯领中军,国高二族分居左右(后来国君的中位常由上卿代理);再例如桓公五年传,"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然后郑方也是:"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再例如鲁国,才用三军制的时候三桓中的两人各领左右,后来中军被解散的时候公室也就给分了.
  
  第二种是元帅代理国君居中,晋国的三军状态下就是典型,周也用过类似的方法,譬如班簋记载的康王期间遣三族伐东国,毛公居中,吴伯居左,吕伯居右.
 作者:monvoisin 回复日期:2007-5-20 4:27:37   
  无论是国君居中还是元帅代理国君,实际上性质是一样的.但是这里面实际上有一个隐含的概念,就是无论居中,左还是右,各军统帅皆有其佐.
  佐相对于所在军帅来说,当然是属于从属地位了,但是各军佐之间的地位呢,当然也可以所在军之间的地位排序,可是要是考虑各军佐和其他军帅之间的贵贱,就有矛盾了.譬如上面的例子,如果三族伐东国要排序的话,显然是毛公-吴伯-吕伯, 而且毛公之佐显然也比吴伯之佐高,吴佐比吕佐高,但是吴佐比吕伯就高吗?
  再例如曼伯为左拒,祭仲为右拒,如果曼伯高于祭仲,那么能够说曼伯之佐就高于祭仲之佐吗?显然不是,否则不会连名字都不提.
 作者:monvoisin 回复日期:2007-5-20 4:41:03   
  再看晋国的情况,就有了变化.最初晋国采用三军制的时候,各军将佐显然注重各自军内之间的配合, 譬如狐偃佐狐毛,让卻溱佐卻榖,并非强调卻溱就高于狐毛,再例如文公十二年传,赵盾将中军,荀林父佐之。郤缺上军,臾骈佐之。栾盾将下军,胥甲佐之.很难相信臾骈作为赵盾私属就高于栾胥.我想这里更多强调的是臾骈佐郤缺.
  
  所以综合来看,晋国由典型的三军将佐制转化为六正的递升制,是有一个过程,这里面肯定要结合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找到这里面微妙的变化会很有意思.因为后面六正(八正,十二正)显然有清楚的尊卑排序.
 作者:monvoisin 回复日期:2007-5-20 5:04:14   
  但无论如何,我个人不主张认为晋国后来就完全地坚决采用了六正递升制,而是利用两种制度并存的方式,协调六卿位置调整,以避免直接冲突.
  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昭公五年传,薳启强语:"韩起之下,赵成、中行吴、魏舒、范鞅、知盈",六人排列很清楚,但是后面一句:"晋人若丧韩起....中行伯、魏舒帅之,其蔑不济矣."这里很有趣,既然韩起之佐为赵景子,那么为什么如果韩起的顺位继承者会是荀吴呢? 薳启强这样讲一定是有根据的.
  
  第二:襄公十三年传:晋侯搜于上以治兵,使士匄将中军,辞曰:blablabla......荀偃将中军,士匄佐之。固然有范宣子谦让的原因,但是中行献子出任元帅必定会有一定的制度依据.
  
  另外,再总结一下其他几个不正常的递升,例如栾书出任元帅,而荀首佐之,还有卻克接替士会.似乎各军帅对元帅有优先继承权而非原中军佐.也就是说,君主好恶对升迁移的影响,恐怕也不应该直白的表达出来,而是利用不同的升迁体系调节,使得各家之间的矛盾在制度中化解.
  
  综上的意思是,在普遍接受六正递升制的同时,应该意识到有另一套潜在的制度或者习惯支配军制的分配,正是两种制度同时运转,才使得政出多门的晋国得以长期维持运转.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0 12:40:45   
  第一种三分制即君主居中,两卿居左右的格局,
  ——楚国似乎一直是这样的,忘居中,令尹、司马在左右。
  
  
  晋人若丧韩起....中行伯、魏舒帅之,其蔑不济矣.
  ——这个应该是说赵成打仗不行,而荀吴、魏舒是当时国际知名的大军事家:)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0 12:49:39   
  另外,晋国六正的职位高低,应该是按顺序排列的。其中最紧密的上下级关系有两种,一是中军将是其他五人的直接上级;二是每军之将是该军之佐的直接上级。其他人之间的尊卑关系有,但管辖关系不明显。
  
  举个例子:前559年4月,荀偃卿帅领晋、齐、宋、鲁、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13国联军进攻秦国本土。联军进至棫林(在今陕西省泾阳县),秦国仍不肯屈服,主帅荀偃准备决战,下军主将栾黡居然擅自掉头回国。魏绛也跟随回去。有人问魏绛:“不待中行伯乎?”魏绛回答:“夫子(荀偃)命从帅。栾伯,吾帅也,吾将从之。从帅,所以待夫子也。”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0 13:00:38   
  关于六正之间的管辖关系,还有一处资料非常有用。
  前589年鞍之战胜利,晋侯表扬三位将帅,三人谦逊:
  郤伯见,公曰:“子之力也夫!”对曰:“君之训也,二三子之力也,臣何力之有焉!”
  ——中军帅仅仅对国君负责。
  范叔见,劳之如郤伯,对曰:“庚所命也,克之制也,燮何力之有
  焉!”
  ——士燮当时是上军佐,荀庚是上军将,虽然荀庚没有参加这次战役,但还是被提级。可见上军佐受中军将的领导,受上军将的直接指挥。
  
  栾伯见,公亦如之,对曰:“燮之诏也,士用命也,书何力之有焉!”
  ——栾书的职务为下军将,士燮是上军佐,这里用了“诏”字,与“命”、“制”不同,可能是三个专用术语。中军将对其他五帅是“制”,各军将对佐是“命”,其他上下级(中军佐对上军将、上军佐对下军将)是“诏”。
  
  
 作者:宇文宪 回复日期:2007-5-20 14:30:24   
  有一种观点认为:当时关于人物、事件的预言特别多(大事必卜),但并不完全准确。史家只拣那些准确的记录下来,所以后人才觉得这么神的。
  ——————————————
  细啊,就细那样子滴,偶也曾迷惑了好久,后来想想,应该是这么回事才是啊
 作者:picado 回复日期:2007-5-20 17:13:31   
  留下记号,慢慢看
 作者:monvoisin 回复日期:2007-5-20 23:54:33   
  那么晋国采用六正制度高低按顺序排列,和普通的三军将佐制是有区别的,典型的特点在于上军佐竟然会高于下军将.这个转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1 10:09:46   
  似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吧。
  所谓的三军,每个军其实并不完全是一个整体,将、佐是分别有自己的部属,只不过一般统一行动,但也可以单独行动。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1 11:26:44   
  第二章 诸侯弭兵
  
  第一节 宋之盟
  从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直到现在,八十多年间,晋、楚两国争霸一直是天下的第一主题。不但数十个中小诸侯国弄得苦不堪言,现在,这场连对台戏的主角似乎也颇感厌倦了。人们不禁想起,早在30年之前,晋楚之间曾经缔结过一次和平盟约,尽管那次弭兵仅仅维持了3年时间,但无疑一给了今天的人们一个启迪。今天,天下诸侯更加疲敝,晋楚实力也更加平衡,大家后院都是一摊子家务等着处理。如果现在再来一次弭兵,效果会怎么样呢?
  
  一、橄榄枝、和平鸽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这次率先抛出橄榄枝的,还是晋国人。
  前548年7月,晋、齐、宋、鲁、卫、郑、曹、莒、邾、滕、杞、小邾十二国国君在重丘结盟。晋国执政赵武一边致力于着中原集团的稳定,一边表达出自己的和平意向。
  这期间,赵武对鲁国大臣叔孙豹(穆叔)说:“从今以后,战争大概可以少许平息一些了吧。齐国的崔、庆两家新刚刚执掌国政,将会力求与各国友善。我和楚国的令尹子木也熟识。如果能恭敬地施行礼仪,用文辞去引导对方,以求诸侯的安定,和平是可以实现的。”
  赵武是沉稳的政治家,他的目的无疑是在国际间放出这样一种空气,其中三味,有试探、有询问、也有期冀。叔孙豹自然是当时威望、才干都很卓著的外交家,自然也会认同和配合赵武的意图,但更艰巨的任务,则不是叔孙豹和他的鲁国所能完成的。
  好在赵武还有一个好朋友:宋国的左师、国际著名外交家向戌。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这次担当和平使者,为晋楚实现和平穿针引线和构建平台的,还是宋国人。
  宋国最适宜担任弭兵中间人的理由,与30多年前相同:国际地位较高,区位优势独特,国内状况良好。当时的宋国是华元执掌大权,今天的由子罕执政,名臣向戌主要负责国际事务,国家处于由一个黄金时代。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晋国正卿赵武,还是楚国令尹子木,和戌主都是老熟人了。
  赵武的上述言语,对叔孙豹说了,自然也会对向戌说,向戌自然乐于担当,立即就开始了相关事宜的酝酿和策划。要知道,两个超级大国缔结和约,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初步方案自然是必不可少,而联络的过程也必须精雕细琢,无论是方式、顺序还是时机,都要考虑到双方的利益、想法和颜面。
  向戌是成熟的大外交家,一切自然进行得丝丝入扣。初始的工作不宜过于张扬和急躁,否则可能适得其反。事实上,自从重丘之盟回来,向戌的工作就卓有成效地开展了起来。而晋楚双方的姿态也是十分审慎低调的。比如,公元前547年秋,蔡国大臣声子出访晋国结束,随后直接到楚国找令尹子木复命——他是接受出国的委托去和晋国洽谈媾和事宜的。采用这样的方式,无非是保持大国的尊严,免得让别人觉得是自己在主动求和,同时也可以避免洽谈不成后的双方的尴尬。而在此之前不久,声子还曾出使过晋国一次。可见,声子充当了楚国的谈判代言人,而晋国这边,代言人无疑就是向戌了。
  前548年7月开始,前期洽谈活动进行了将近两年,而这两年之内,为了促成和谈的成功,晋楚双方在一些具体事务方面也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克制,尤其是晋国方面。前547年5月,楚康王联络秦军攻打郑国,在当时,郑国还是晋国的盟友,但晋国人这次就没有针锋相对地出兵救郑。
  8月,为了履行对许国的保护义务,楚国再次出兵伐郑。此时的郑国无疑已经得到了晋国人的招呼,未作抵抗,给足了楚国人脸面。楚军也是见好就收,很快就撤兵了。
  到了前546年年初,弭兵的初步方案已经成熟,现在和平工作可以在台面上开展了,而向戌也立即开始了他的仆仆奔波。
  
 作者:spzcumt 回复日期:2007-5-21 11:31:08   
  挺复杂的
  
  好象关于三军的关系,各个将领的统属也不太一样吧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1 11:48:49   
  二、和平提议的通过
  尽管半官方的工作已经基本成熟,但官方缔约工作的正式启动,还是要有人公开站出来说话,向戌自然当仁不让。
  首先是晋国。向戌向晋国政府正式递交弭兵建议:由宋国充当中间人,晋楚双方缔结和约,结束军事对抗。赵武立即召集大家商量,韩起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战争,是残害人民的凶手,是消耗国力的蛀虫,是众多小国大灾。现在有人提出来要消除战争,虽然实际上很难实现,但我们一定要答应他。我们不答应,楚国人会答应的,一旦对方扛起和平的旗帜号召诸侯,我们就难保盟主的地位了。”——顺利通过。
  楚国人也同意得很干脆。
  齐国执政者也许觉得和平的想法过于幼稚,有意拒绝,最后还是被大夫陈文子说服了:“现在晋楚两家都同意了,我们阻止得了吗?再说,别人说是要消除战争,我们提出反对,我们国内的民众也会不满,产生叛离之心,那样国家还怎么治理?”
  秦国人也表示认可。
  既然四个大国表示支持,事情已经基本确定,向戌又照会各个中小国家,通知大家,天下诸侯弭兵大会将在宋国举行。
  很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弭兵协约,并没有将当时的另一个大国——吴国——包括进来。吴国虽然与晋国联络,形成战略伙伴关系,但一直没有成为晋国集团的稳定盟友,关系若即若离。同时,吴、楚两国是死敌,几十年来一直拼得你死我活,与楚国人缔约,吴国不可能接受;而楚国与晋国息兵,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集中力量对付吴国,因此,楚国人也不可能接受与吴国结盟。
  另外,关于结盟的规格,虽然晋楚双方都有能力召集到自己阵营的各国国君,但除了在战场上,晋楚两国的国君却很难直接会面,因此,这次结盟,晋楚两国是执政者参加,各国也只派大臣前来。
  
  
 作者:liradish 回复日期:2007-5-21 13:22:32   
  楚国这么养精蓄锐,怎么也会被伍子胥打得屁滚尿流?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1 13:41:29   
  三、盟约内容的确定
  
  弭兵已成定局,而和平协议的基本内容也早已形成,只是结盟前最具体和直接的事项还需要最后确定,这些事宜的底定也颇费了一些周折。
  
  5月27日(甲辰),晋国执政赵武与大夫叔向抵达宋国,6月初一(丁未),宋国人设宴招待赵武,叔向作为副宾参加宴会,气氛十分融洽。6月8日(甲寅),晋国又为赵武派来一名助手——下军佐从荀盈。从5月29日(丙午)到6月22日(戊辰)的20多天内,郑国代表良霄,鲁国代表叔孙豹,齐国代表庆封、陈须无,卫国代表石恶,邾国国君悼公,滕国国君成公,都陆续来到宋国都城。属于晋国集团的各国代表基本到齐。
  
  宋都虽然是约定的结盟地,但毕竟属于晋国集团的地盘,审慎起见,子木并没有贸然前来,而是先到了自己的盟国——离宋国不远的陈国。6月16日(壬戌),子木派自己的副手子皙(公子黑肱)先来到宋国,与晋国方面确定盟约内容。晋国方面,则于21日(丁卯)委托向戌到陈国去,与子木进行最后磋商。22日(戊辰),子木对向戌交代了楚国方面的新条件:结盟之后,原先属于晋、楚两方面的阵营各国国君,有义务分别去朝见对方的盟主。事关重大,向戌赶紧又回宋国找赵武请示。
  
  24日(庚午),向戌赶回宋国,转达了子木的主张,赵武答复:“晋、楚、齐、秦四国是相匹的国家,晋国不能指挥齐国,就象楚国无法指挥秦国一样。如果楚君能让秦君到晋国来,我们也一定坚请齐君到楚国去。”26日(壬申),向戌又赶到陈国转达赵武的态度。子木也觉得不好做主,赶紧派人乘传车快速回楚国请示,楚康王表示,齐、秦两国除外,其他诸侯相互朝见对方盟主就可以了。这样又耽搁了几天,直到7月2日(戊寅),向戌才赶回宋国,带来了楚国的最终态度,晋国方面表示接受。当夜,赵武与楚国的子皙初步结盟,将弭兵盟约的内容最终确定下来。
  
  7月4日(庚辰),子木终于从陈国赶到宋国,一同前来的还有楚国太宰伯州犁,陈国代表孔奂、蔡国代表公孙归生也一并赶来。这天,曹、许两国的代表也最后到达。
  
  大家约定,明日,在宋国都城西门外正式结盟。
  
  这次结盟,可算春秋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尤其是晋、楚双方一起结盟,并有齐、秦两大国认可,更是空前绝后的。晋、楚之外,有资格参与结盟的还有宋、鲁、蔡、卫、陈、郑、许、曹,共10国。由于齐、秦两国地位特殊,对于晋楚两霸主并没有专门朝见和纳贡的义务,所以只是认可盟约,而不作为正式缔约国。又因为宋国、齐国分别请求把滕、邾国作为自己的属国(私),得到批准,这两个国家没有资格参与结盟。事前,鲁国执政季武子以国君的名义告诉叔孙豹,这次活动,鲁国的地位向滕、邾两国看齐。现在两个小国成了别国的附庸,不参与盟誓,在他看来,鲁国的地位应当和宋、卫相当,叔孙豹擅自决定不听指命,参加结盟。
  
  这次弭兵会盟的盟约内容没有流传下来,但大体内容还是明确的:
  (一)今后各国之间均不得发起战争;
  (二)晋、楚两国共同担任诸侯霸主,地位平等;
  (三)晋、楚两国有义务保障各中、小国利益,保障各国维护自身安定,镇抚国内民众,遵循礼仪,接受上天的赐福(“利小国,而亦使安定其社稷,镇抚其民人,以礼承天之休”,这一条借郑国子大叔的话保存下来了)
  (四)今后各国对晋楚两国以同样标准事奉( “如一”条款);
  (五)之前晋楚双方的各盟国国君(齐、秦两国除外),到另一盟主国朝见(“交相见“条款)。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1 13:43:02   
  四、弭兵大会
  
  (一)子木阴谋
  弭兵,自然是化干戈为玉帛的美事,然而,晋楚双方武斗了近百年,干戈大家都司空见惯了,玉帛相见,一时间几乎令人难以适应、甚至难以相信。这次的玉帛之事,干戈的影子依然闪烁在人们的脑海里,甚至,也真真切切地闪烁在和约缔结的全过程。
  
  7月4晚,晋楚双方代表团就在宋国都城的西门外安营休息,因为是和平行动,大家约定,双方大营都不设深沟高垒,仅仅扎起篱笆做墙。当晚晋国的伯夙(一说伯夙就是荀盈)就提醒赵武:“我看楚营那边杀气很浓,恐怕要图谋不轨。”赵武这时还显得颇为镇定:“不用担心,楚国人万一来劫营,我们向左一转就可以进入宋城,他们能奈我何?”
  
  伯夙的感觉是准确的,尽管楚国人当夜没采取行动,第二天——也就是7月5日(辛巳)一早,子木就命令楚军:全军将士外罩软衣、内穿甲胄前去结盟,随时准备战斗!太宰伯州犁大惊,赶紧阻止子木,子木解释:“如果可以全歼这些晋国人,杀死赵武,晋国必然元气大伤,有什么不好?”伯州犁强烈反对:“我们会合诸侯,却不以信义待人,这怎么行?诸侯是期望楚国人恪守信义,这才过来归附的。背信弃义,就等于抛弃了令诸侯顺服的法宝啊!”子木不以为然:“楚、晋两国之间不讲信义、尔虞我诈已经很久了,大家都是唯利是图罢了。只要对楚国有利我就干,要信义有什么用?!”伯州犁大失所望,退下后对人说:“令尹活不了三年了!为了得逞自己的意愿而抛弃信义,这么做怎么可能得逞?意愿靠言语来发出,言语一出口,就要以信用来保障,有了信用,意愿才能实现。意愿、言语、信用三个要素相互关联,三位一体,一个人才能立足。丢弃了信义,如何三位一体,如何活得过三年?!”
  
  晋国大营这边,赵武还是在出发前得知了楚国人的图谋,毕竟他早有警惕,毕竟双方近在咫尺,也可能是楚军大营透漏出了一点信息,毕竟是晋国人伯州犁(其父伯宗为晋国大夫,被三郤陷害,伯州犁逃亡楚国)。但是,再想针锋相对采取措施,时间已经不允许了。这下赵武真的慌了,赶紧和叔向商量,叔向的态度冷静而坚决:不用担心,如约赴盟。他的分析:第一,食言者不足惧。匹夫做一件事情背信弃义尚且不能得逞,还会不得善终,会合诸侯大臣的大事背信弃义,更加难以得逞。食言者不足畏惧,更不能对他人造成祸害。第二,楚国人真动手的可能性并不大。以信义召集别人,又以阴谋害人,必定是失道寡助,没谁会帮他们。一旦遇到威胁,我方理直气壮,必定人人拼命,而且得道多助,宋国人一定会帮助我们,我们和宋国人并肩作战,即使楚军再多一倍,也不难对付。这些道理楚国人自己也会分析,他们不至于贸然动手。第三,即使牺牲也值得。一个国家背信弃义,一定会遭到诸侯的唾弃和背离。一旦楚国人真的发动突袭,真的杀死了我们,他们也一定是众叛亲离,晋国的霸主地位必将更加稳固。为此而牺牲个人生命,实在是晋国之福,没什么舍不得的!
  
  赵武听从了叔向的建议,如约前往结盟。而楚国人也没敢发动突袭。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1 13:45:01   
  (二)晋楚争盟
  
  终于,晋、楚、宋、鲁、蔡、卫、陈、郑、许、曹10国代表齐集在宋国的西门外,结盟仪式如期举行。
  
  周代的结盟仪式,大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设“方明”。方明就是象征四方之神的木刻牌位。
  第二步:凿坑。司盟指挥挖一方(或椭圆)坑,用以埋藏牺牲、盟书;坑的北壁再掏一龛,用来搁置玉币。
  第三步:执牛耳。会盟司仪(司盟)主持杀牺牲(大盟用牛、马等大牲,小盟用犬、猪、羊、鸡等小牲),并将牲牛的左耳割下,由地位较低的与盟者拿着;随后取牛血在玉敦里。
  第四步:歃盟。由盟主带头,随后参加会盟者依次歃血(一说是喝血,一说将血涂于自己口上)。
  第五部:载。诅祝将盟书内容记载在竹木简或玉石上,宣读后,放置在牺牲之上,填埋土坑。盟书由与盟者人手一份带会本国,正本藏于国家盟府,再誊写副本若干,分授六官。
  
  整个结盟过程,最紧要的一个环节无疑是歃盟,因为先歃血者即为盟主。这次弭兵会盟酝酿了将近两年,应该说准备得想但细致具体,但晋、楚双方谁先歃血,事先却没有达成一致。或许这个问题太过敏锐,双方都有意无意地避开了这个核心话题。但是既然盟约规定双方都是霸主,那么双方也就都有先歃血的资格,这样一来,仪式进行到这里,也就不可避免出现了争执。
  
  晋国方面强调:“晋国一直以来就是盟主,从来没有在任谁的后面歃过血。”楚国人人反驳:“您既然说了晋、楚是相匹的国家,如果老是由晋国先歃血,就等于说楚国弱于晋国了嘛!况且,晋、楚轮流做诸侯的盟主已经很长时间了,怎么能说晋国一直就是盟主?”
  
  就这样,双方又相持不下了,结盟仪式陷入搁浅状态。最后还是晋国人作了让步。因为叔向劝赵武:“诸侯归附的晋国的德行,而不是我们主盟的地位。您还是努力于树立美德,没必要与楚国人争先。再说,大国结盟,一定需要一个小国出来主盟,这样楚国就成了那个主盟的小国,这样不是很好吗?”
  
  “大国结盟、由小国主盟”,不知道叔向是真有根据还是杜撰,但楚国人内穿甲胄,则很可能是叔向的现实考虑。一旦文的解决不了问题,势必动起武来,晋国人没有准备,多半要吃亏,而且那将是一场混斗,是因为双方争执不下,各有各的道理,晋国方面也没什么道德优势可言了。
  
  先于晋国人歃血,子木全副武装的部署挣到了颜面,多少也算达到了目的。但诸侯们似乎并不这么看,没有不透风的墙,楚国人带甲结盟,毕竟不够光明磊落;而晋国方面以诚待人,并且在明知对方心怀叵测的情况下如约前来,不但有理,而且在勇气方面也压了楚国人一头。楚国人只是赢得了先歃血的表面虚荣,但在国际形象上则输给了晋国人。鲁国人在自己的史书中记载这次结盟,就把晋国放在了楚的前面,理由是,“晋有信也。”
  
  这样的舆论压力,或许子木当时就感受到了:7月6日(壬午),也就是结盟的第二天,在宋平公为晋楚双方代表举行的招待宴会上,宋国人就以赵武作为主宾。这使子木颇不平衡,他就以才学与赵武“切磋”,赵武还真的不能应答。赵武赶紧找来叔向和子木“研讨“,这下,子木又答不上来了。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1 13:46:04   
  (三)蒙门之盟
  
  至此,弭兵仪式的主体部分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后面还有一个环节:毕竟宋国是这次弭兵大会的召集国,兼有盟约见证人的身份,因此,7月5日的弭兵大会,西门外的结盟活动,宋国人的身份是东道主和主持方。7月9日(乙酉),宋平公与各国的代表又在蒙门(宋国都城东北门)之外再次盟誓,宋国算是也正式加入了弭兵盟约。至此,弭兵大会宣告闭幕。
  
  现在,子木似乎已经分明感觉到,此次活动,是晋国人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闭幕式上,他问赵武:“范武子的德行如何呢?”赵武对曰:“这个人治理家族井井有条,治理晋国不带任何私心杂念,他的祝、史对鬼神说的话句句诚实,没有说后感到羞愧的话。”子木回国后将此转告楚王,楚王感慨:“范武子真是位高尚的人啊!能够使得鬼神与人民欢喜(能歆神人),难怪他可以辅佐五代国君成为诸侯盟主。”子木也对康王感叹:“晋国当诸侯领袖确实是应该啊,叔向辅佐他们的卿,楚国没有人比得上他。晋国的确是不可与争的。”
  
  赵武这边也启程回国,这次结盟,赵武在宋国一个多月,为自己和晋国赢得了盛誉。途径郑国,郑简公带着全部重臣(伯有、子西、子产、子大叔、印段、公孙段),在垂陇(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隆重款待。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1 13:47:20   
  (四)莅盟
  
  宋国的活动结束,但盟约的缔结程序还没有完全终结。因为这次结盟,是各国大臣出席的,国君并没有参加,所以,还要晋、楚双方派遣大臣,前去与对方的国君再盟一次,表示盟约得到了双方国君的最终认可。这一过程就是“莅盟”。
  
  晋国方面,在宋国的活动一结束,荀盈就直接前往楚国。
  
  约两个月后,楚国大臣薳罢(子荡)前来晋国莅盟,赋诗应对十分得体,叔向预言:这个人必将成为楚国的下任令尹。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1 13:49:15   
  五、向戌求赏
  
  这两个月,向戌仆仆奔波劳碌,终于圆满完成了弭兵大任。向戌找到宋平公讨要“免死之邑”。 关于“免死之邑”有两种解释,一是说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承担如此重大的使命,有大功,应当获得封邑。还有一种说法是,这种封邑就象后世的“丹书铁券”,日后有死罪可以豁免。第一种说法似乎更合情理。——平公也不吝啬,当即赏赐向戌六十个邑。
  
  向戌承担此次重任,其目的,史家说的很明白,就是“为名”。当时宋国的执政大臣是子罕,与向戌同样名重于诸侯。现在,向戌也就获得了某种心里平衡,拿着平公赏赐的简书来给子罕看,似乎是在炫耀,也许是领赏的法律手续,——也许两者都有。不料子罕很不以为然:“天下的诸侯小国,只有在晋、楚两国的武力威慑下才有所畏惧,有所畏惧才能上下慈爱和睦,上下慈爱和睦国家才能团结安定,团结安定才能好好事奉大国,才能顺利生存下去。没有威慑就会骄横,骄横就会发生动乱,发生动乱就会灭亡。上天生出金木水火土五材,都为民众所必不可少的,缺一不可,兵器(金),是任谁能随意消除的吗?兵器的出现由来已久了,是用来威慑不法和章显文德的工具。圣人因它而兴起,坏人因它而灭亡,废兴、存亡、昏明之间的演绎,都要靠它来进行,而你却说要消除它,这不是欺世盗名吗?用欺罔的手段来蒙蔽诸侯,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罪了!你这么干,没有大的报应已经是万幸了,还去要求赏赐,真是太贪得无厌了!”说罢,子罕把简书上刻的字削平,扔了。
  
  族人愤恨不已,纷纷要求攻打子罕家族,向戌阻止:“我们将要灭亡了,是这个人拯救了我们,没有比这更大的恩赐了,怎么能恩将仇报呢?”——不管是真的被说服了还是漂亮话,向戌还真是表现出了政治家的气度。《左传》引用君子的话诗赞二人:“‘彼己之子,邦之司直’(这样的人,国家正义的化身),说的就是子罕吧? ‘何以恤我,我其收之’(拿什么体恤我,我好好收藏),说的就是向戌吧?”
  
  子罕的话译成白话显得有些别扭,因为当时的用法,“兵”既是兵器,又泛指武备,还可以是战争,三层意思相互递进又相互替代,一个词。所以原文看起来倒是更加顺畅,意思也更加深切。毫无疑问,《左传》的作者是赞同子罕的观点的,正因为弭兵,敌国外患的威胁减弱,大约20年后,各个诸侯国纷纷掀起了内部动荡的波澜,此起彼伏不可终日。正如孟子所谓的“内无法家弼士,外无敌国外患者,国恒忘。”况且,人类乃至动物社会,战争根本就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不但有其优胜劣汰的正面意义,而且根本不可能彻底消除。和平固然美好而珍贵,以和平的美好的名义发出声音,谁都不惮于正面回绝。向戌的作为,确实可以说是一种以美好名义外衣的“软威胁”,天下诸侯各怀打算但也不得不予以配合。因此,向戌弭兵,“为名”的指责也是难以推托干净的。
  
  但是,这次弭兵,又实实在在是维持了很长一段的国际和平,从此,晋楚双方的武斗基本宣告结束,还有人统计过,此后,宋、鲁、郑、卫等中小国家,真的是几十年再没有遭受过武力征伐。弭兵的另一重意义,在于它对社会演变的积极意义。春秋战国是中华几千年历史中社会变革最激烈的时期之一,更始中华文明定型、中华民族形成的伟大时代。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各个诸侯国各自产生出不同的经济、政治管理方式,产生出绚烂多彩的百家学说。战争固然是不同制度优胜劣汰的途径,要在不同的社会管理方式的比拼,需要在它们基本形成的时候——也即战国时代再去轰轰烈烈地进行,当下,战争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机械的重复。最后,以一人之力而成功促成天下诸侯相聚而盟,仅仅从技术层面,难度也是非同小可的,在这个意义上看,弭兵至少章显了向戌杰出的甚至伟大的外交才干,他付出的辛苦操劳更是实实在在,不容否认的。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1 14:03:50   
  作者:liradish 回复日期:2007-5-21 13:22:32 
  楚国这么养精蓄锐,怎么也会被伍子胥打得屁滚尿流?
  ——————————————————————————
  康王还是不错地,后来被伍子胥打得屁滚尿流的昭王其实也还可以,关键是中间的灵王和平王太坏事了,一的大手大脚,一个无恶不作。
  
 作者:隰楚 回复日期:2007-5-21 14:40:44   
  我等 虎公 这篇文章很久了。你的晋国诸卿家族史(上)全部拜读。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1 15:00:26   
  谢谢隰楚兄,还望多挑毛病:) 
 作者:叼根稻草看夕阳 回复日期:2007-5-21 17:30:40   
  留个记号,支持一下
 作者:bad-guy 回复日期:2007-5-21 22:50:32   
  很久没来煮酒,今日一瞥,又见虎公大作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1 23:25:42   
  谢谢稻草兄、bad-guy兄!久违了:)
 作者:spzcumt 回复日期:2007-5-22 9:42:42   
  终于把上部全看完了,有点乱哦。
 作者:青云不在 回复日期:2007-5-22 11:45:10   
  搞个简单的年代表就可以了
  可惜俺看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只看到僖公二十八年,研究子玉是怎么死的。可惜那段文字太匪夷所思,看得我一头雾水。盼高人指教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2 13:57:30   
  青云兄说的是,准备附三个(代)表:一个东周王与诸侯年表,一个晋国家族世系表,一个晋国三军六正人物年代表,那样就容易看清楚了。
  
  子玉本来是不想死的,本质上还是楚王把他逼死了。一方面固然是他违抗君命还打了败仗,更重要的原因是若敖家族的权势太大了,从令尹子文到子玉。后来楚庄王即位,若敖家族又公开与国君开战,战败若敖氏后国君才控制了朝政。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2 14:11:05   
  下面就晋、楚、齐三国执政卿的情况作一个比较:
  晋国:自从襄公以后,十来家世卿世代把持六卿席位,后来剩下六家,再后来剩下四家、三家,其他新人根本没有机会染指,是典型的世卿掌国。优势是卿家人数少(总体上看),容易形成合力,弱点是国君被架空,终于被瓜分。
  
  楚国:情况恰恰相反,自从若敖氏失败后,楚国的令尹、司马等要职一般是国君的叔伯或兄弟担当,一朝天子一朝臣,没有世代掌权的世卿。这样的优点是国君一般可以很好地控制最高权力,不至于大权旁落,弱点是历代形成的贵族太多,就是吴起说的“封君太众”,国家虽大,并不容易形成合力。战国时期,楚国一直是第一大国,但从来不是第一强国。而且,由于国君和大臣关系太亲近,篡位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齐国:情况介于晋楚之间。既有国、高、陈、鲍等世代大族,也有崔杼、庆丰、子雅、子尾等执政。齐国(姜姓)的寿命比晋国长而比楚国短。
 作者:青云不在 回复日期:2007-5-22 16:06:07   
   不错,春秋战国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大致分为世卿政治,以晋国和鲁国为代表,最后导致国家分裂。另一种是王族政治,以楚国为代表,导致国家逐渐衰落。
   还有一种是外聘政治,以秦国为代表,从穆公开始从东方各国招揽人才,让其担任政府高官,为其服务。逐渐涌现出百里奚、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李斯等一大批政治家、外交家,为秦国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个方式有诸多好处,引进的人才多在政治外交领域,这些人有了功劳,国家给他封邑,但这些人形成不了像晋国世卿那样的根深蒂固世族势力。像商鞅,执掌秦国政权20年,一纸令下,便被车裂。聘用制又具有一定的竞争性,能者上,庸者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范睢也是执掌秦国朝政多年,和秦王关系铁的要命,竟把白起给整死了。但蔡泽这个外来人一忽悠,范睢就乖乖的交了相印。谁让他最后几年点背,地盘丢了,部将反水了。
   所谓政体决定国家命运,正是由于秦国这种比较先进的国家政治结构,才使秦国最终统一六国。
 作者:乌龙茶壶 回复日期:2007-5-22 16:20:09   
  春秋,中国最辉煌的时代。好神往。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2 18:03:34   
  实践证明,外聘政治(客卿制)是最先进的政体,战国时候最大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得人才就占据优势。说到这里,又替魏国难过了,那么庞大杰出的人才库,从魏武侯的时候衰败,吴起流亡楚国。后来用庞涓弃孙膑,被齐国战败,彻底退出了统一者的行列。
  楚国旧族射死吴起,也没了希望;
  齐国的人才战略偏重于文化,导致文弱。
  只有秦国,只有秦国啊……
 作者:liradish 回复日期:2007-5-22 21:36:54   
  听以上几位一讲,真还觉得冥冥历史中真是有那么几条规律的!
 作者:万古风流苏东坡 回复日期:2007-5-22 22:03:59   
  听说有部描写秦国在战国时代的文学作品被拍成了电影
  
  好象叫什么大秦帝国,没看过,有谁看过,说说,可能让我们更好理解春秋战国时的政权结构及其优劣
 作者:迦尔纳 回复日期:2007-5-22 22:29:53   
  秦的成功不能归功于客卿制,虽然客卿对秦做出了重大贡献。我觉得这是倒果为因。秦之所以能重用卿,是因为秦的强大、体制和文化。
  如春秋时就有楚材晋用的说法,但之所以能楚材晋用,还是因为晋国本身强大,同时晋国的政治较为清明。
  对外来客卿,商鞅就被车裂,但随后秦还是能吸引大批外来人才。而魏放走了孙膑,楚射死吴起,就不太能吸引外来人才了。
  其实战国诸雄,几乎都有利用客卿成功的例子,并不只有秦才注重外来人才,但秦能持续不断的吸引外来人才,甚至在车裂商鞅之后还能如此,就是其他诸国所不能及的,这不能归功于客卿制,而是一些客观原因:
  1、秦本身的强大,客卿会选择更能做出成绩的国家,春秋时的巫臣就说过,他不愿意待在不打胜仗的国家,所以叛楚之后先去齐,最后还是到晋国做官。
  2、秦本身的国家状况适于外来人才发挥作用,秦国是在与西戎做战的过程中发家的,秦国虽是大国,但相比中原诸国文化相对落后,秦国内部独立于国君的政治势力相对来说发展得不是很充分。商鞅到秦之后立法禁止某些野蛮风俗,就是证明。这种政治结构和文化状态比较适合国君强行推行某种制度改革和国策调整,外来人才带上自己设想的强国方略,得到国君的赏识,在秦国就比较容易推行。而在其他国家,由于文化较先进,同时政治势力错综复杂,外来人才想推行自己的主张,难度比较大。就如商鞅,来秦之前不是没有到过其他国家,但主张都不能得到推行,到秦国之后才真正发挥了作用。
  3、秦国客卿的作用既可以发挥在具体的治理、行政、军事等方面,也可以发挥在国家根本制度改革方面,而且后一点更为重要,所以客卿的作用更持久。而其他国家的客卿主要作用是在于具体的治理、军事等方面,制度建设方面客卿很少发挥作用,所以其他国家虽能用某个客卿称雄一时,但只要这个人不在,国势就转向衰颓。当然,外来人才能否在一个国家发挥制度建设方面的作用,主要还是取决于这个国家本身的政治结构和传统,文化状况。秦国有较好的天然条件,而秦又利用好了这个条件。
  4、秦国体制本质上是一种军国体制,国家力量被充分动员,君主高度独裁,国家目标集中于对外战争的胜利,秦国能兼并六国,当然是成功,但秦国这种体制的弊端在其完成统一战争之后也充分暴露出来。秦的体制在六国旧地的推行也受到了阻碍,还是由于六国原有的政治结构和文化观念不适应这一套。更长远的说,秦的政治理念只适用于战国时的争霸战争,随着文明的进步,秦的治国方法会越来越阻碍国家的发展。
  5、如果没有三家分晋,最后成功的不一定是秦。战国时三晋一联合,基本上就是无敌的。单是魏、赵,也能与秦争一时之短长,如果没有三家分晋,统一中国的可能是晋。假设由晋统一中国,晋的治国理念和文化状态,长远看可能更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但三家分晋恐怕较难避免。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2 22:35:48   
  有人说,中国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是发端于商鞅的,商鞅对中国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孔子,呵呵。
  
  《大秦帝国》也没看过,不知道拍的怎么样。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2 22:43:45   
  春秋时期,外来人员直接进入卿的行列的只有秦国,所以,春秋时期,世卿政治是中原各国的通例,实行王族政治的只有南方的楚国(吴、越也差不多。)
  
  迦尔纳兄说秦能长期吸引人才是因为强大,这个似乎才是真的本末倒置了,当初商鞅到秦国之前,秦国是被大家看不起的,魏国才是第一强国。
  主要是秦国自己偏僻,文化后,人才不足,更需要外来人才,同时国君权力很大,能做主,最重要的,是传统贵族力量较小,改革的阻力不如六国之大。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2 22:48:02   
  秦国体制本质上是一种军国体制,国家力量被充分动员,君主高度独裁,国家目标集中于对外战争的胜利,
  ——秦国原来也不是这样的,是商鞅之功。
 作者:迦尔纳 回复日期:2007-5-22 22:53:52   
  春秋时晋较能吸引人才,战国时秦较能吸引人才。这很能说明问题。
  秦是因为本国的客观状况才重用客卿的,客卿制本身不是具有原发性的制度优势。秦的成功还是在于其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其国家本身客观状况相配合。如果放到现在,利用国外人才最成功的就是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了,而不是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
  客卿只是一种说法,实际上秦所用的客卿和世卿世禄那种意义上的卿已经不太一样了。秦国的卿和其他国家的卿也不太一样。所以我个人觉得外来人才的说法更好一些。
 作者:迦尔纳 回复日期:2007-5-22 22:59:05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2 22:48:02 
    秦国体制本质上是一种军国体制,国家力量被充分动员,君主高度独裁,国家目标集中于对外战争的胜利,
    ——秦国原来也不是这样的,是商鞅之功。
  ===================================================
  以当时的条件看,商鞅的改革在秦成功的可能性最大。一是秦的强大,是军事强国。可以保障国内的改革。二是秦国的落后,国君的权力较大,政治结构本来就比较单一,改革得到的支持大,阻力小。
  所以不是秦国建立这种体制是商鞅之功,但商鞅也只有在秦才能成功建立这种体制,而且商鞅最后虽被车裂,但他的体制没有被废除。这说明商鞅的体制契合了秦国的实际情况。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2 23:02:37   
  春秋和战国的风气是很不同的,大家都能用外来的人才,最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只有秦国才是法家们能够施展才华的地方,其他国家都不太适合。
  
  说到这里,想谈谈所谓的“战国的四公子”,这些人都是养门客的高手,但我有一个想法,如果没有他们,齐、楚、魏、赵四个国家的情形可能还会好一些。这些人好虚荣,与法家精神相反。早年看王安石的一篇小短文(名字忘了),是批评孟尝君养鸡鸣狗盗之徒的,也批评了司马迁对他的赞扬,觉得十分中肯,一针见血。
 作者:迦尔纳 回复日期:2007-5-22 23:04:40   
  可以假设其他强国的国君也重视商鞅,并想推行商鞅的体制,但改革成功的可能性就较小。
  所以关键不在于重用客卿,而在于国家的政治结构和文化能否真正使得一国采用客卿的主张。
  即使到了李斯的时候,他还要为客卿的作用辩护,可见使用客卿并非秦有意识的国策,而是由于:1、秦本身的人才不足。2、客卿确实更容易在秦发挥作用。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2 23:13:28   
  关于秦国和法家的相互关系,我们的观点基本可以达成一致。
  
  还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春秋时期,主流思潮是需要周天子、也需要一个一个霸主。但是字冲战国时期开始,“统一天下”不但成了诸侯们的愿望,也成了学者们集中研究的核心课题,连有点书呆子味道的孟子也在喊“天下定于一”,这背后的心理动力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自然不现实,但墨子兼爱、非攻的主张还是有质量的,但还是不能扭转。联邦政体在中国始终不能建立,有的只有分、合的概念。这个心理动力,可能来自夏商或者更早的时候吧。
 作者:迦尔纳 回复日期:2007-5-22 23:14:22   
  王安石的那篇文章叫《读孟尝君传》,文章写得很有力,但太自负了。
  战国时六国的贵族势力仍非常强大,采用法家的主张既然不可能。以四公子养门客的做法,对国家也不是没有益处。
  秦的成功还是在于本身的客观条件和历史时期配合得好,换作今天,秦的那一套肯定会影响国家的竞争力。
  法家和现代的法治也根本不是一回事。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2 23:23:19   
  王安石的那篇文章叫《读孟尝君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错是的。
 作者:迦尔纳 回复日期:2007-5-22 23:25:19   
  战国时的统一愿望可能来自于国家数量的减少。国家数量越多,尊奉天下共主,建立霸权,就越是有利的策略,当国家数量减少时,兼并可能就是有利的策略。
  并非中国特殊,就是以世界各国来看,只要条件允许,封建后期的诸侯都是以吞并其他国家为目的。
  但可能中国的统一早了点,物质条件和思想意识方面的准备不太充分,统一后的体制过于笨重和僵化。
 作者:迦尔纳 回复日期:2007-5-22 23:28:12   
  有时间可以建一个博奕的模型,博弈者的数量肯定会影响博弈者的策略选择。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2 23:32:27   
  很多政治理论追究到最后,都是一个地理环境决定论,这是我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心得。中国本土与西欧面积相当,早早统一,但欧洲从来不曾统一。
  另外,中国的诸侯追求统一的愿望似乎要强烈得多。
 作者:迦尔纳 回复日期:2007-5-22 23:57:58   
  我不认为中国诸侯追求统一的愿意要强烈得多,只不过他们所拥有的条件比起欧洲来好得多。
  中国可能统一得早了些,显得有点早熟。
  说到环境决定论,中国有条黄河,大禹治水说明了中国很早就开始了江河治理,有人说中国文明就是治水文明。需要进行江河治理这类大型公共工程的早期文明都较早的实现了统一,如埃及,中国。大型公共工程必然要求动用较多的人力物力,统一的政权比起各国协商,效率更高一些。这种解释比较流行,但是否真能用来解释中国很早就实现统一,我个人还是有保留,历史毕竟有偶然性的。
  另外,中国的气候可能也是一个原因,农作物收成的丰歉在各地不同。丰歉不均就需要调济,各国就互相买粮,如果因为买粮不成功就会爆发战争,这可能也是促使统一的原因。著名的就有秦穆公因为晋国不卖粮而攻打晋国,俘虏晋惠公的事。而且在战争后,又轮到晋国发生饥荒,需要秦国的粮食援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统一,各国在灾年的粮食保障也是非常脆弱的。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3 9:24:07   
  第二节 诸侯交见
  
  弭兵仪式完成了,晋楚两国都是诸侯盟主,地位如一,双方也结束了热战时代,但这并不能理解为双方的争霸活动已经结束。只要天下有这么两个超级大国并立,双方的利益冲突就不可能消亡,双方夺取国家利益的动机和争取优势的雄心也不会泯灭。然而,弭兵条约毕竟确立了新的游戏规则,这也就决定了今后晋楚的新竞争必然以一种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一切要都在和平的外衣下运作,排斥了捷激烈的武力方式,双方要运用各自的外交战略相比拼,以赢得诸侯的归附,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对于天下诸侯,该强梁地去逼迫还是该澹静地怀柔?该争取其好感还是攫取其财富?其间的优劣得失,还要两家盟主去试验和琢磨。
  这些中小国家的政治生活方式也将发生改变,它们不必再频繁出动军队跟随本方盟主去战场上厮杀,或者频繁面对对方集团的征伐而支撑和求助,却要同时准备好两分贡赋,仆仆奔波于侍奉两个霸主的道路上。其间的优劣得失,也还要天下诸侯去劳碌与感受。
  这次弭兵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原来属于晋、楚两边的各诸侯国要“交相见”,国君要去朝见另一家盟主。楚国人提出这样的内容,其一是在形式上确认,晋楚双方是平等的霸主,两家如一;其二,也丰厚了霸主的收益。国君来朝见,按照当时的礼制与习惯,所携贡品必定规格更高;更重要的,是增强对于中小诸侯的影响力和控制权,国君亲自朝见,则国家自然要在更大程度上听从霸主的号令。弭兵大会与盟的中小国家有八,其中宋、鲁、郑、卫、曹五国原来属于晋国集团,蔡、陈、许三国原属楚国阵营,可见两边的与国并不平衡,无论是数量还是国力,都是晋国方面占优,而现在强调大家事奉晋楚如一,表面上上方平等,实际上是等于本来家产不等的两家将“家产”合并后再平分,所以楚国人得利而晋国人吃亏,这也是楚康王强烈要求“交相见”的本质原因。“交相见”条款自然使楚国人得以获益,但实施起来也颇费气力,弄得楚国方面很有些恼火。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3 9:25:06   
  一、诸侯朝晋
  
  前545年夏,齐、陈、蔡、北燕、杞、胡、沈、白狄八国国君来晋国朝见,履行宋之盟的“交相见”条款。其中,陈、蔡、胡、沈四国原是楚国的盟国,是真正意义上的交相见。而宋、鲁、郑、卫、曹五国原来就是晋国盟国,也正式参加了宋国的盟誓,不必再专门赶来朝见。齐、北燕、杞、白狄四国虽然原属于晋国阵营,但是没有参与弭兵大会,这次前来,既是表明接受盟约约束,也算表达对晋国的忠诚。
  
  这次诸侯来晋国朝见进行得基本圆满,晋国人也表现出对本方诸侯的宽爱,如没有再要求宋、鲁、郑、卫、曹五国国君前来。只是齐景公出发前,国内曾经出现一次争论。崔杼已于去年身死,现在的齐国是庆封执政,庆封不大情愿再为朝见晋国而破费:“我国并不是正式缔约国,何必对晋国履行朝见的法律义务?”还是陈文子比较理智:“先考虑国家大事再考虑省钱,才合乎礼仪。小国事奉大国,虽然没有正式结盟,但还是要遵从大国的意志,才合乎礼仪。虽然我们没有结盟,现在敢背叛晋国吗?切不可忘记重丘之盟的教训啊,您还是劝国君前往吧!”最终,齐景公还是去了晋国。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3 9:26:35   
  二、诸侯朝楚
  
  (一)郑君朝楚
  对晋国的朝见顺利完成,该楚国了,但事情的经过颇让楚国人生气。
  先是郑国人的做法惹怒了楚国。前545年,宋、郑两国正闹饥荒,国库很不宽裕,所以,郑国人只是派大臣子大叔(游吉)到楚国朝见。郑国人这么做可能还有一层考虑:虽然现在亲近晋国,但是郑国在以往曾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摇摆于晋、楚之间,晋楚争霸,对郑国的争夺是其核心内容,郑国在那几十年间吃尽了苦头,记忆太深刻了。这次只派大臣前往,似乎更是为了避免晋国人的猜疑。
  
  但在楚国人看来,郑国的行为无异于挑衅甚至蔑视!8月,子大叔刚走到汉水,就被楚康王的使者拦了回去:“条约明明规定诸侯交相见,贵国国君也是正式缔约人。现在却派您来,您还是回去吧。我们的国君会马上去晋国问问怎么回事,然后再通知你们!”子大叔十分难堪,愤愤答复使者:“宋之盟明确规定,盟主要保障中、小国利益,保障各国维护自身安定,镇抚国内民众,遵循礼仪,接受上天的赐福,这也楚王亲自承诺的。现在鄙国有灾,处境艰难,所以才变通一下,派我带着礼物前来朝见。现在你们指责鄙人没有资格代表郑国,非要我们的国君在国家艰难的情况下离开国内,跋山涉水、冒犯霜露前来朝见,我们当然会服从命令的。其实我们的国君也愿意亲自前来,只是考虑到那样做并不符合盟约规定,违反盟约,也会让贵国丧失名誉,对你们的国君和执政的名声也不利。现在既然你们这么要求,我们的国君岂敢害怕劳苦而不来?!”
  
  子大叔悻悻回到郑国复命,并对执政子展说:楚子(楚国虽然私自称王,但正式爵位只是子爵,说楚子而不称楚王,表示厌恶)快死了!他不修明自己的德行,而一味向诸侯贪求以满足自己的私欲,这样的人想要长寿,可能吗?还是让国君去吧,到了那里正好给他送葬,让楚国人高兴一下。楚国人这样做事,近期内不可能号令诸侯,我们郑国也可以稍微送口气了。
  
  9月,郑国再派子大叔到晋国汇报情况,得到晋国许可后,再由子产陪同郑简公,一同到楚国朝见。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3 9:28:12   
  (二)漫长的朝见
  
  郑简公到了楚国后,迟迟未获准回国。12月,宋平公、鲁襄公、陈哀公、许悼公也赶往楚国。
  
  宋平公、鲁襄公同行,才走到汉水边,得知了楚康王刚刚去世的消息。还要不要继续前进?鲁国的随行大臣们发生争议,一种意见认为,这次朝见是对楚国履行盟约义务,而不是仅仅为了康王个人;也有人觉得不必想那么远,建议回去。最后是叔孙豹决定,继续朝见。而宋国人则相反,向戌说:“我们是为楚王一个人、而不是为楚国来的。现在国内饥荒,我们自顾尚且不暇,哪里顾得上楚国?还是先回去与民休息吧,等他们立了新君后再相机应付他们。”
  
  按说,鲁国人的选择应该是更忠实、更合乎道义的,可他们忘了,对方是拿所谓道义当玩偶的楚国人。还是向戌更实惠,可能是因为他更了解楚国的实际情况。事实证明,这次宋国人溜走,事后并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反而是继续赶路的鲁国人落了个叫苦不迭。
  忠诚履约的鲁襄公就这样在南方的楚国度过了新年,本国的大年初一朝会也被迫取消了。更有甚者,楚国人居然要求鲁襄公“亲襚”,即亲自为楚康王的尸体穿衣(一说是将送死者的衣服放至灵柩东侧)!按照周礼,这本该是诸侯的臣子到别国吊丧所做的事情,襄公自然十分不满。但说到玩礼仪,鲁国人才是祖宗,叔孙豹告诉襄公:“只要先祓除殡边不祥之气,然后再亲襚,性质就成了朝聘时送礼物了。”于是,鲁国的巫师拿着桃木棍和笤帚在灵柩上先耍了一通,然后,襄公为楚康王“亲襚”。楚国不懂,也就只是好奇地看着,事后才知道,这原来是国君参加臣子丧礼的程序,但后悔也来不及了。
  
  鲁、郑、陈、许四国的国君在楚国一直待到4月,亲自为楚康王送葬,四位国君送到出国都城的西门外,随从臣子们则一直送到墓地。随后是新君即位的典礼,楚康王的太子麇(郏敖)即位当了楚王,由于令尹子木也在康王死后不久去世,郏敖的叔叔王子围担任令尹,权倾楚国。当时,郑国的行人子羽就预言:这么安排不合适,令尹一定会取郏敖而代之的。常言说,松柏之下,草是长不高的。
  
  这里特别介绍一下王子围及其家事,因为这里面涉及一个类似传奇的真实故事,而且他也是一个在今后十几年中搅动天下的“大人物”。
  楚共王熊审在位31年(前590-前560年),这是一位对家庭、事业都十分负责的人。事业方面,他为了楚国的霸业奋斗不息,以至眼睛都被晋国人射瞎了,虽然当时的楚国被晋国所压制,但毕竟精神可嘉;家庭方面,生产力旺盛,子息众多,光是自己喜欢的儿子就有五个,依次叫做:昭、围、比(子干)、皙(黑肱)、弃疾。但五个人都不是嫡子,正妻秦赢(秦景公之妹)并没有生下儿子。共王晚年自然要面对立嗣问题,他犹豫不决起来,最后干脆决定:遵循天意。共王准备好一块玉璧,遍祭楚国的所有名山大川,发出祈祷:“请神在五个孩子里面选出一个,主持楚国的社稷。” 随即将玉璧向山川展示,说:“谁正对着玉璧下拜,他就是上天择立的新君,我绝不敢违背!”最后,共王与自己的宠妃巴姬秘密将玉璧埋在祖庙的大厅之下,让五个孩子斋戒后依次进来叩拜列祖列宗。结果,第一个叩拜的长子昭两脚正跨在玉璧上,围的肘压到玉璧,比、皙两人都离得较远,弃疾最小,让人抱着下拜,两拜都压在玉璧的纽(用以穿绳的小孔)上。这样一来,弃疾算是最符合“当璧”的条件,但是又太小了,共王犹豫再三,还是决定立了年长的昭,也就是后来的楚康王。这样以来,共王算是自己发了誓又违背了誓言,而这个誓愿早已是尽人皆知,所以有人当时就认为楚国会出乱子,大臣(斗)韦龟就很信神的选择,并嘱咐自己的儿子曼成然日后紧跟弃疾。
  
  现在,“跨璧”的楚康王死了,而“肘璧”的围和“当璧”的弃疾还在,这两个人以及所有的楚国人似乎也就得到了某种微妙的心理暗示。
  
  话说回头,国君们在楚国几乎停留了半年,而楚国的风貌给鲁襄公的印象很是不错,但霉运紧跟着就降临了:刚走到楚国的边境方城,他就得知,执政大臣季武子居然擅自将国家的卞邑(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据为己有,而后派亲信公冶前来迎接襄公回国,同时递上书信:卞邑人谋反,已经被臣平定了,现在地方在臣手上——逼迫襄公追认既成事实。 “三桓”早已把持鲁国政权多年,鲁襄公四岁即位,到现在29年,也受了三桓、尤其是季氏家族29年的挟制,这次居然如此明目张胆,襄公实在难以忍受,甚至想返回楚国,请楚国人出面清理门户。后来在大家的劝解下,还是忍气吞声回到了国内。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3 9:29:44   
  (三)令尹的派头
  
  现在的楚国是君幼臣强,行人子羽的预感是准确的。
  
  前543年正月,楚国大臣薳罢(子荡)出访鲁国,是为本国新君即位而来通好的,这种聘问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做“通嗣君”。其间与叔孙豹言谈,叔孙问他:“王子围处理政务怎么样?”薳罢闪烁其词:“我辈小人,只是当差糊口罢了,还怕完不成任务而获罪,哪能知道政务如何呢?”再三询问还是拒绝回答。叔孙告诉鲁国的同僚:“楚国的令尹要干大事(篡位)了,薳罢是令尹的帮凶,随意帮着掩饰内情。”
  
  前544年,诸侯交相见的活动已经基本结束,但是还有一个国家没到楚国去——卫国。这几年的卫国内部动荡不已,卫献公又于前644年5月死去,卫襄公继位,所以没能与诸侯一起。直到公元前542年12月,卫襄公才在贤臣北宫文子(北宫佗)陪同下朝见楚国,履行“交相见”的盟约义务。这时的楚国令尹王子围权势更加扩大,而且,这位令尹还特别喜欢豪华的气派。看过王子围的派头,北宫佗发表了一段关于“威仪”的经典言论——
  
  北宫佗:令尹的派头已经和国君一样了,他必将发动大事,虽然能够得手,但必定不得善终。
  
  襄公:您怎么知道?
  
  北宫佗: 《诗》云:“恭敬慎重的威仪,民众则法的榜样(敬慎威仪,惟民之则)。”但楚国的令尹没有威仪,民众也就没有了则法的对象。不为民众所则法而君临民众之上,不会有善终的。
  
  襄公:说的好啊!何谓“威仪”呢?
  
  北宫佗:有威而让人畏惧才叫做“威”,有仪而让人效仿才叫做“仪”。君有君的威仪,君有了威仪,他的臣就会畏惧他,热爱他,则法他,效仿他。所以他才能保有他的国家,美名流传后世。臣有臣的威仪,臣有了威仪,他的下属就会畏惧他,敬爱他,所以他才能守住他的官职,庇护他的宗族,利于他的家庭。依此类推,都是如此,所以上下才能彼此巩固。《卫诗》里说:“威仪安和,不可胜数(威仪棣棣,不可选也)”。说的就是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内外、大小都有各自的威仪。《周诗》里说:“朋友之间相辅助,相互辅助靠威仪(朋友攸摄,摄以威仪)”,就是说朋友之间相处,一定要以威仪彼此训导。《周书》称赞(周)文王的美德说:“大国畏惧其武力,小国怀念其恩德(大国畏其力,小国怀其德)”,说的就是敬畏他而又热爱他。《诗》里说“不知不觉,遵守上帝的法则(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说的就是则法他,效仿他。纣囚禁文王七年,诸侯们都跟着他一起做囚徒,纣很害怕,只好放他回去,这可谓是热爱他;文王讨伐崇国,两次出兵就使其臣服,蛮夷各国均表示臣服,这可谓是畏惧他;文王的功绩,被天下人载歌载舞地传诵,这可谓是则法他;文王的政令,至今作为通行的法令,这可谓是效仿他。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文王有威仪。所以,君子在位让人敬畏,施舍让人爱戴,进退恰倒好处,周旋让人则法,容止让人观摩,行事让人师法,德行让人效仿,声气让人愉快,举止富含文雅,言语富有条理,以这样的形象面对下人,就叫做有威仪了。(是故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
  
 作者:残阳下的菊花 回复日期:2007-5-23 09:31:05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3 9:28:12 
  当时,郑国的行人子羽就预言:这么安排不合适,令尹一定会取郏敖而代之的。常言说,松柏之下,草是长不高的。
  ===========
  某读左传,经常看到行人这个称谓。
  可能是一种临时的官职吧,或者像刺客一样,属于鸡鸣狗盗之徒,主要是外交方面的吧。
  
  这个官职可能一直延续到明末,王夫之就担任过行人司行人。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3 9:40:47   
  行人应该是外交官,又分大行人与小行人。大行人掌管重大的外交礼仪(大宾之礼与大客之仪),小行人负责奔波四方(使适四方)。
 作者:liradish 回复日期:2007-5-23 13:17:35   
  看到鲁襄公为楚康王“亲襚”一节,不禁大笑一通:知识就是力量,身有"绝技",谁也欺负不得你!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3 17:43:44   
  是啊,楚国虽然强大,虽然理直气壮地自称“蛮夷”,其实骨子里文化自卑感还是很深的。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3 22:59:25   
  例如楚灵王第一次合诸侯,让郑国、宋国人教自己礼仪,楚国的贤臣伍举在后面干看没话说。
 作者:司马放 回复日期:2007-5-24 14:14:17   
  不能说,楚人自称“我本蛮夷”,就是文化自卑的表现。
  实际上,春秋时,楚文化相对于中原文化而言,还是有很多特色,并且也有很高成就的。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4 14:30:59   
  再次感谢司马放兄。
  个人认为,楚国的文化,到战国时期才辉煌起来,是因为春秋晚期得到了周的典籍,和本身的神秘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杰出的楚文化。
 作者:莫邪82 回复日期:2007-5-24 15:23:31   
  下篇终于出了,这个是一定要顶的^_^
  
  行人司行人这个官职,到清朝也还是有的,明代的行人职责,与先秦也不大一样,秦汉的典客行人、大行令倒是与先秦相承,掌归义蛮夷、诸王与内附部族礼仪。
  
  关于春秋时期的楚文化,从考古成果来看,还是有很多独特之处的,比如在铸造工艺上,就有不少很先进的地方。现在发掘的先秦墓葬中楚墓很多,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研究资料,中原的墓葬相对来说似乎要少一些。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4 15:39:11   
  谢谢莫邪,好久不见:)
  楚、吴、越铸的兵器是有名的,另外,章华台也算春秋时期最宏伟的建筑,但说到文化贡献,整个春秋时期,还是以中原各国为先的。
 作者:司马放 回复日期:2007-5-24 16:00:47   
  虎公太客气了
  我们是在做很好的交流啊
 作者:莫邪82 回复日期:2007-5-24 16:02:03   
  呵呵,问虎公好:)
  我说的文化比较广义吧,若论礼仪思想文艺,的确还是中原比较发达的:)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4 23:22:43   
  莫邪MM说的是,楚国人的爱国精神还是很突出的,还有好战精神。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5 9:33:17   
  第三节 虢之会
  
  时间转眼来到了公元前541年新春,上距宋国的弭兵大会已经将近五年了。这五年来,晋楚之间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盟国之间也没有发生大的冲突,但还是出现了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毕竟新的国际秩序刚刚确立,大家都是在摸索前进。于是,大家约定,再举行一次集会活动,以重温五年前的盟约,这种活动,当时叫做“寻盟”。寻盟大会的地点,选择在郑国的虢(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北)。
  
  一、王子迎亲
  前541年正月,楚国这位只有派头没有威仪的令尹——王子围,就在副手伍举、大宰伯州犁的陪同下来到郑国:寻蒙之前,王子围还要为自己办一件大喜事,到郑国来娶亲,新娘是郑国大臣公孙段(丰氏)家的女儿。
  
  阿围一向喜欢气派,何况是亲迎这样的大喜事,带着大批盔明甲亮的随从,浩浩荡荡开到了郑国都城外,要入城驻馆。子产顿起疑心,派行人子羽(公孙挥)通知客人:请在城外扎营。按规矩,新郎要从女方的祖庙把新娘接出,迎亲那天,刚想入城,又得到通知:因为鄙邑狭小,容不下您那么多从人,请在城外搭建临时祭坛,举行亲迎仪式。王子围大怒,命大宰伯州犁提出抗议:贵国国君把丰氏的女儿赏赐给我们的令尹,现在却让我们在野地亲迎,这分明是把你们国君的赏赐扔进草莽里去了;我们前来迎亲之前,已经到楚国先君庄王、共王庙里祭祀和汇报了,现在不让我们进城,等于对我国先王的蔑视和侮辱;也等于我们的令尹欺骗了自己的先君了,也不把我们的令尹当作诸侯的卿来对待了!这样我们根本无法回国复命,请你们慎重考虑!
  
  事已至此,子羽干脆把话挑明了:“小国即使没有罪,过于依靠大国而不防备也算是罪。小国当然要依靠贵国获得安定,但也难保大国不会包藏祸心来窥伺我们!一旦出现那样的事,小国将失去依靠,大国也将遭到诸侯的怨恨,今后贵国国君的命令再也难以通行,这,才是我们所担心的。若非如此,敝邑整个国家都将等同于贵国的宾馆,我们哪里会爱惜丰氏的祖庙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足见郑国人早有防范。毕竟楚国人在弭兵大会上都有突袭对方的准备,已经是天下皆知的丑闻了,比起当年的子木,现在的王子围更是有过无不及,人家自然要小心防范你。伍举一看,再僵持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就提出一个折中方案:楚国人不带武器,人人倒挂兵器袋入城迎亲。郑国人方始答应。
  
  正月15日(乙未),楚国迎亲团进入郑都,迎亲后随即出城,赶往虢地参加寻盟仪式。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5 9:34:33   
  二、寻盟仪式的确定
  
  晋国这边,赵武也在大夫祁午、乐王鲋(乐桓子)的陪同下如约赶到了虢地。
  五年前在宋国结盟,楚国令尹子木采取卑鄙手段争得了先歃血的优势,让不少晋国人至今还耿耿于怀。这次寻盟之前,祁午就给赵武出主意:“当年的宋之盟,我们晋国被楚国压了一头。楚国现任令尹根本不讲信义,天下诸侯都很清楚。如果您不小心,恐怕又落得象在宋国一样。当年的子木以信义著称于诸侯,犹然采取欺诈手段而威胁晋国,何况这个极端不守信义的王子围呢?!万一这次楚国再次压倒晋国,将是晋国的耻辱。您辅佐晋国作诸侯盟主,到现在已经七年了,七年之中,两次召集诸侯,三次召集各国大臣,制服齐、狄,安宁东方,平定秦乱,修筑淳于。建立如此功勋,而国家的军队并不劳顿,国力并不疲乏,民众没有怨言,诸侯没有怨气,上天也未降大灾,这些都是您的功劳啊。现在您已经树立了美名,我真担心您到头来落得个以受辱告终,您千万要早做准备啊!”
  
  ——祁午的话说得含蓄,其实就是建议赵武以牙还牙,不惜手段争取先歃血的地位。
  
  赵武:好意我心领了。然而当初在宋结盟,子木有害人之心,我有爱人之心,所以楚国人才凌驾了晋国。今天,我赵武的依然是一颗爱人之心,即使楚国人再次采用欺诈手段,也不足为害。我要以信义为本,时时践行。譬如一个农夫,辛勤地培土、除草,即使有时会挨饿,但终究会遇见丰收的年景。况且我听说:能守信义,不会处于别人之下。这点我还做不到。《诗》曰:“不欺诈不害人,很少不被人则法(不僣不贼,鲜不为则)”,说的就是信义的重要。能够被别人则法的人,是不会处在他人之下的。在我看来,要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难事,楚国人倒没什么好担心的。
  真正的长者风范。
  
  那边,王子围也在琢磨这个问题:当年子木依靠特别手段先于晋国人歃血,这次对方肯定早有防范,甚至有心报复,这里离晋国太近,再次发生争执,楚国没有优势,而且晋国人如果提出先歃也是合情合理的。王子围很聪明,他向晋国方面提议:这次只是重温当年的盟约,不必再歃血了,建议把旧盟书的内容再读一下,然后放在牺牲上埋下即可。赵武本来无意争盟,当下也就同意了。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5 9:35:49   
  三、楚令尹的唯美主义
  
  3月25日(甲辰),晋国正卿赵武、楚国令尹王子围(《春秋》称公子围)、齐国代表国弱、宋国代表向戌、鲁国代表叔孙豹、卫国代表齐恶、陈国代表公子招、蔡国代表公孙归生(就是6年前以“楚材晋用”劝过子木的声子、也叫子家)、郑国代表罕虎,以及许、曹两国代表在虢再次盟会。
  
  由于结盟程序简化,而且晋楚双方已经事先协商好了,这次结盟的过程本身并没有什么出彩之处。
  
  但是,如此隆重的场合,自然是需要些什么来增光添彩的,否则也太乏味了。
  
  是王子围弥补了这一遗憾。王子向来热衷于华美的气派,衣冠行止总要盖过别人,但这次却远不止如此。这次,他使用的是楚王——他的侄子——的行套,风光无限、仪态万方地登场了。
  
  首先走来的,是两排手执长戈的雄壮卫士,随后,国君的衣冠、国君的仪仗,一切都是楚国君主的做派。全体观众的目光,闪光灯般亮成了一片,随之,是一阵难息的骚动,各国代表开始七嘴八舌地窃窃私语了。楚国的王子,平生最喜欢、最需要、最让他找到自我的,就是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场感觉了。
  
  他知道自己的出场博得了轰动,这就够了,他不想、也无须去辨别组成这片轰动的每个音符。它们是:
  
  叔孙豹(鲁):楚公子太气派了,简直就是位国君啊!
  罕 虎(郑):看!两名执戈卫士在前面走来了。
  伯州犁(楚):大惊小怪,这是令尹行前向寡君借的。
  公孙归生(蔡):令尹住在蒲宫,那楚王的别宫,本来就配有前导武士的。
  子 羽(郑):借了就不会还了。
  伯州犁(楚):您(子羽)还是去担心你们的子皙要作乱的事儿吧!
  子 羽(郑):当璧的人(指弃疾)还在呢,他借去不还,难道您就不担心吗?
  国 弱(齐):哎呀,是啊,我真替你们俩担心啊。
  公子招(陈):没有忧虑哪会成功,你们俩该高兴啊。
  齐 恶(卫):是啊,只要预见到了问题,值得担忧也没什么祸患。
  向 戌(宋):大国发令,小国恭敬。我只知道需要恭敬一点。
  乐王鲋(晋):是啊,《小旻》最后一段写的好啊,做事说话要谨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还是慎重一点的好。
  
  谨慎是有必要的,会盟大事,言语都要记录,事后,子羽对执政罕虎分析各位大夫的语言特征:叔孙豹的话确切而委婉,向戌简明而合乎礼仪,乐王鲋自爱又能尊敬别人,您和公孙归生说的客观真实。你们几个都是能够世代保有禄位的人。齐、卫、陈三国代表恐怕将来难免厄运:国弱替别人忧虑,公子招以高兴代替忧虑,齐恶知道值得忧虑却认为没有危害,这三种都是导致忧患的的做法,忧患愁一定会他们一定会降临在他们身上的。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5 9:37:54   
  四、晋正卿的求实作风
  
  这次盟会上,出了一件让大家始料不及的事件:鲁国执政季武子居然在天下各国会盟、重申和平盟约的当口,出兵征伐邻居小国莒国,攻取了郓(在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莒人立即来到会盟地,向大会强烈投诉。鲁国人的精明是有名的,这次怎么会愚蠢到顶风作案的地步了呢?
  
  原来,鲁国“三桓”共同把持政权,但三家也并非总是铁板一块。三桓中季孙氏势力最大,执掌朝政,叔孙氏负责外交,这就是所谓的“叔出季处”,例如现在的叔孙豹。叔孙豹是鲁国德才兼备、资历深厚并享有国际声望的大臣,因此在鲁国地位较高,而且相对忠于国君,难免与一心压迫国君、扩大本家族势力的执政季武子发生隔阂乃至争执。如在5年前的宋之盟上,季武子以国君的名义命令叔孙豹,鲁国的地位向滕、邾两国看齐,但叔孙豹以为有伤国家尊严,擅自向宋、卫看齐而参加结盟。这次郑之盟,还是叔孙豹参加,季武子想起上次的事件,就这样在背后打了叔孙一黑枪——鲁国在敏感时刻违背盟约,作为鲁国代表的叔孙豹多半是厄在劫难逃了。楚国方面立即与晋国协商:“寻盟活动还没有结束,鲁国人就敢侵略莒国,亵渎盟约,建议处死他们的使者!”
  
  这次在赵武身边担任助手的是乐王鲋,这个人聪明伶俐但贪心太重,马上私下找到叔孙豹伸手:你给我行贿,我为你说情。这个乐王鲋涵养高,措辞委婉,只说自己衣带破了,请叔孙赠与。不料叔孙竟坚决不给。叔孙的从人梁其踁也劝:“拿出财物就可以保命,您何必吝啬呢?”叔孙解释:“出来参加诸侯盟会,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现在我个人通过贿赂而免灾,鲁国必然受到军事制裁。那样做就是危害国家了,哪里还谈得上维护国家?臣子对于国家而言,就象一个家的围墙,是为了阻挡坏人的进入;大臣败坏职守,就象围墙出现缝隙,这将是谁的责任呢?为了保卫鲁国出使而又使它受到讨伐,我的罪就太大了。虽然我们自己怨恨季孙,但鲁国有什么罪呢?叔孙负责出使、季孙主持内政(叔出季处),这在鲁国已经很长时间了,我又能埋怨谁呢?不过,这个乐王鲋贪婪成性,不给点什么他怕是不会走的。”说罢,叫来乐王鲋的使者,从衣服上撤下一片递去:“抱歉,我这“衣带”怕是窄了一点。”
  
  接了楚国照会,赵武也很为难,私下找叔孙豹商量:“楚国令尹因为在国内有野心,眼下对诸侯稍微客气了些。看来这次事件,大家是一定要商量出解决办法的,而你就不一定非要到场了。令尹的为人你也知道,既好强又要颜面,一旦讨论到这个事件,他的态度一定会很强硬。你何不逃走呢?到时候万一谈不好,你会吃亏的。”而叔孙豹还是老态度:“我受国君的委派来出使,与诸侯结盟,是为了鲁国的社稷。如果鲁国有罪,而来结盟的人也逃掉了,鲁国必然难免受到惩罚。这就等于我是给鲁国闯祸来了。如果我被诸侯处死,对鲁国的惩罚也就到头了,鲁国也就不会再受到讨伐。个人有罪而被杀固然难堪,但我是因为别人(季武子)的牵连被杀,有什么丢丑的?退一步说,如果我的死能使我的国君安宁、国家受益,名声好坏也都一样。”
  
  赵武被叔孙豹打动了,决定挺身而出,力劝楚国方面高抬贵手。乐王鲋索贿失败还受到羞辱,心里正在悻悻,看到赵武如此,马上阻拦:“诸侯盟誓还没有结束,鲁国人就悍然违反盟约,盟誓还有什么意义?不征讨鲁国也就罢了,现在又要放掉他们的会盟代表,晋国的霸主还怎么当?您一定要处死叔孙豹!”赵武不为所动:“面临危难而不忘国家,是忠;明知有难而不弃职守,是信;为了国家而舍生忘死,是贞。以忠、信、贞为依据去做打算,是义。一个人具有了忠、信、贞、义四项美德,怎么可以处死他?现在有人甘于牺牲自己而为国家谋利益,能不去爱惜吗?如果做臣子的都能这样爱国家,大国就不会丧失权威,小国也不会被人欺凌。如果叔孙这样的行为获得善果,就可以用来引导所有做臣子的人,那样,天下还会有败坏的国家吗?我听说:看见善人处于灾患,不救助是不吉利的;看见恶人处于官位,不除掉他也不吉利。我一定要救叔孙!”——最后几句,似乎赵武特意是说给乐王鲋听的。
  
  为了叔孙豹,赵武向楚国令尹求情:“鲁国虽然有罪,但它的代表没有逃避惩罚,也可谓畏大国之威,敬大国之命了。您如果赦免了他,就能用这种精神勉励您的左右了。如果您手下的官员也都能在内不逃避责任,出外不逃避危难,您还会有什么祸患呢?祸患的产生,都是因为有责任而不能去承担,有危难而不能去坚守。一旦能做到这两点,自然就没什么忧患了。不安抚能做到的人,谁还会去向他学习?鲁国的叔孙豹,就可谓是一位做得到的人了,请您豁免他,以安抚贤人。您会合各国而赦免有罪者,又勉励其贤人,诸侯们还有谁会不欣然归附楚国,视远方的楚国为亲近的对象呢?再者说,边疆上的城邑总难免会不时易主,哪有长久不变的疆界呢?前代的三王、五伯都曾发布政令,划定各国边境,并在那里设置官员守卫,建立标志,并清清楚楚记载在章程法令之上,谁越过边境,就将受到惩罚,即便如此,仍然难以使各国的边界永久固定。于是乎虞舜时代出现了三苗,夏代出现了观、扈,商代出现了姺、邳,周代出现了徐、奄(等违命捣乱的诸侯)。自从没有了德行超凡的君主,诸侯们相互竞争,交替担任盟主,边境又哪能一成不变呢?只要处理好大问题,就足以担任诸侯的盟主了,又何必揪住一些小事情不放?边疆被侵夺的情况哪个国家没有过?做盟主的谁能一一去弄清楚?如果吴、濮两国有可乘之机,楚国的大臣们难道会之顾及盟约而不发动进攻?莒国的边疆事务,楚国还是不要去过问的好。莒、鲁两国争夺郓已经很长时间了,只要对他们的国家没有大的祸害,大可不必理会。这样,既避免了麻烦诸侯出兵讨伐,又可以通过赦免了善人,引导别人呀努力向善。希望您慎重考虑一下!”
  
  ——赵武的说辞,显然是经过精心构思了的,动之以情而晓之以理,请求对方而不自降身价,态度坚定而语气温和。一番口舌下来,狂傲的王子围最终也就同意了。赵武的坚持自有他的道理,虽然表面上说的霸主不分晋楚、诸侯不分南北,但潜在的界限在大家心里都是牢不可灭的,鲁国,本质上还是晋国的朋友,北方的事务,实际上还是我们晋国人的权限。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5 9:39:41   
  五、饮宴赋诗
  会盟结束,鲁国的问题也最终得到处理——不处理的处理。最后一项活动,楚国令尹设宴款待晋国的正卿。
  席间赋诗,王子围赋了《大明》的第一章:
  明明在下, (皇天明明俯察人间)
  赫赫在上。 (赫赫在上万民仰观)
  天难忱斯, (天命无常难测难信)
  不易维王。 (身为君王实属艰难)
  天位殷適, (上天拥立殷纣为王)
  使不挟四方。 (终又使其丧失四方)
  ——面对意气风发,俨然一君主自居的对手,赵武轻轻赋了《小宛》的第二章:
  
  人之齐圣, (聪明睿智之人)
  饮酒温克。 (酒后仍能温逊)
  彼昏不知, (昏聩狂妄之徒)
  壹醉日富。 (酒醉必然发昏)
  各敬尔仪, (各自慎重举止)
  天命不又。 (天福不可再寻)
  
  ——综观这次虢之盟,王子围的奢华浅薄,与赵武的沉稳务实,形成两种风格的鲜明反差。前者以做派吸引眼球与闲话,后者以信义赢得实利与人心。这固然与两位执政大臣个人涵养与性格取向有关,但也可见,南人文胜于质,北人质胜于文的地域风格,此时早已形成并颇为牢固了。
  
  从宴会上的表现来看,楚国令尹急欲成为国君的姿态已经很明显了。事后,赵武询问叔向的看法:“令尹已经把自己当成国君了,他能如愿吗?”叔向:“楚王幼弱,令尹强悍,应该没问题。虽然能得逞,但他必定不能善终。”赵武问原因,叔向解释:强者战胜弱者而心安理得,这个强者就是强而不义。不义而强,他的灭亡也一定很迅速。令尹做了楚王后,必定要急着号令诸侯,晋国比以前已经稍弱了些,诸侯将会去依附楚国。一旦得到诸侯,他的暴虐肯定会变本加厉。他的民众必定难以忍受。民众难以忍受,他如何能够善终?靠强势去获取,不讲信义而获得成功,他一定会觉得强权就是常理。以暴虐作为常理去治国,是不可能长久的。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5 9:40:52   
  六、最后的欢宴
  
  此次活动,赵武再一次赢得了诸侯的亲切感与支持。
  
  回国途中,赵武与鲁国的叔孙豹以及曹国代表同行。4月,进入郑国境内,郑简公要设享礼,隆重招待三国大臣。郑国执政罕虎来约定宴会的日期,赵武提出,招待礼节从简,一献——即主人向客人敬酒一次——即可。按照周礼,招待上公用九献,侯、伯七献,子、男五献,公、候、伯之卿三献。赵武作为主宾,如约到来,他看见主人依然为他设置了五献所用的器皿,随即推辞,告诉子产:“我已经向贵国执政请求过了,只用一献”。
  
  享礼之后,开始赋诗饮酒。这次饮宴,主客之间气氛十分融洽,大家尽欢而散。走出来,赵武突然感到一丝衰老的凄凉:我再不会有这般的欢乐了……
  
  不知为何,《东周列国志》的作者对赵武的心态和表现颇为不屑,第六十七回:赵武心中终以读旧书先楚为耻,恐人议论,将守信之语,向各国大夫再三分剖,说了又说,及还过郑,鲁大夫叔孙豹同行,武复言之。豹曰:“相君谓弭兵之约,可终守乎?”武曰:“吾等偷食,朝夕图安,何暇问久远?”
  
  ——真不知道是别有根据,还是在以自己之心度赵武之腹。
  
 作者:青云不在 回复日期:2007-5-25 12:36:38   
   很佩服古人的观察与推断能力,楚国常胜将军莫敖出去打仗,结果有个牛人看了两眼就,就向楚王建议增援莫敖。原因是莫敖走路的时候腿抬的很高,就说明他“心不固也”。楚王磨磨唧唧,回去问老婆。他老婆说了一通,认为莫敖也有问题。楚王才决定发兵救援,谁知去晚了。莫敖打了大了败仗,全军覆没,自己没脸见楚王,抹了脖子。王孙满不大的时候见秦军经过洛阳时,士兵们上窜下跳,于是说了句“轻则寡谋”,断定也会全军覆没。果然,回来在淆山被晋军给包饺子了。
   而在寻之盟,就凭使臣们的几句话,就推断出他们的家族和国家的将来,确实比较厉害。
 作者:正史明志 回复日期:2007-5-25 14:01:42   
  期待已久。虎公好文,奈何速度稍慢,吾尝数刷新此版以求最新续作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5 16:07:13   
  谢谢正史兄关注,我当努力:)
  
  另外,关于《东周列国志》的作者对赵武的不屑,我个人是持否定态度的,但不知道它有没有其他根据,还请大家帮着分析分析:)
 作者:司马放 回复日期:2007-5-25 16:35:15   
  好帖,虎公真是博学多才啊^_^
 作者:西六师 回复日期:2007-5-25 16:55:14   
  作者显然对赵武让楚围先歃失了晋人风头深感不满.
 作者:西六师 回复日期:2007-5-25 17:02:21   
  一直心存疑惑的是:晋君在六卿兼并战争之前的直接控制土地人口是超过几家世卿的,而根据晋国的军制,公室直接控制的军队也应多于各卿的私兵.而从景公以后,君弱臣强的局面却难以扭转,不知为何.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5 17:05:00   
  作者显然对赵武让楚围先歃失了晋人风头深感不满.
  ——怒其不争,这个解释很有说服力,看来《列国》作者还是满可爱的一个左传读者。这个观点说服了我,回头加进原稿里。
  
  西六师兄好久不见了,还望多挑毛病:)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5 17:11:14   
  西周的情况是天子独大,诸侯并列,各诸侯国的情况是公室独大,家族并列,这个是没问题的。
  “晋君在六卿兼并战争之前的直接控制土地人口是超过几家世卿”,应该是这样的,失败的关键应该还是体制问题,诸侯下面的卿是世袭的,但诸卿下面的家臣是选任的,显然要更先进一些。
  国君的腐败也是重要原因,个人觉得,关键在于晋平公,形势本来很好,但是沉湎于享受,弄得公室“戎马不驾,卿无军行,公乘无人,卒列无长。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民闻公命,如逃寇仇”。自己倒是一辈子享福,把后代给害了。
  
 作者:青云不在 回复日期:2007-5-25 18:47:55   
  是呀,晋国从献公开始,有了老子撵儿子传统,使得王族实力不断削弱,世卿的实力不断增强。如果放上晋文公这样强势的君主还好,还能压制住各个世卿。但是一遇到比较弱的君主,再碰上几个有点野心和私心家族长,那就控制不住各大家族为扩张势力而引起的相互勾结、假公济私的行为了。于是出现郄克因为被齐国的老太婆嘲笑,竟然发兵攻打齐国的事件。各大家族的势力不断扩张又开始了相互兼并,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也是必然的了。厉公想改变这个局面“欲尽去髃大夫而立诸姬兄弟”,但是关键时刻,心一软,手一哆嗦,反被撵下台。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6 10:38:53   
  是啊,大美女郦姬虽然身败名裂,但是他“无畜群公子”的国策却在晋国实行了200年,她是失败者吗?
 作者:司马放 回复日期:2007-5-26 10:56:06   
  对晋分析的确实精确啊
  虎公,继续啊^_^
 作者:莫邪82 回复日期:2007-5-26 13:22:10   
  我当时读到《列国志》这一段也挺莫名其妙的,作者大概是把赵武的谦和当成了无能,把赵武的感慨误读成了内疚,感觉《列国志》作者对楚国是有点不待见的,经常说其“僭越”、“目无周”、“犯中国”,所以这次会盟让他感到中原太没面子了吧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6 19:36:43   
  “把赵武的谦和当成了无能,把赵武的感慨误读成了内疚”
  ——传神:)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7 12:00:21   
  第三章 可敬的执政
  
  赵武执政的七年,不是晋国历史上政治最好、国势最壮的时期,却称得上是最后一个好的时期。问题不在他的能力,而是时代所趋、国势所趋。他在以他的美德和辛劳,逆时逆势,勉力创造和维持着这样一个好的时代,这也使得他格外格外地感觉到自己的疲惫和衰老。
  
  第一节 正卿风范
  
  一、容止
  关于赵武的形象,史料留下了两句极为简洁,却又极为传神的白描。据《礼记》记载:“(赵文子)其中退然若不胜衣,其言呐呐然如不出诸其口”——体态文弱,如同难以支撑起衣服;说话轻声慢语,就象根本没从嘴里面发出。
  
  《韩非子》的记载大体相似:(武)立如不胜衣,言如不出口。可见这一记载是比较可信的。这样的描写,一方面表达了他的体质偏弱,中气不足,但无疑更是在于说他的意态——这是一派多么温和谦让的长者风范。这样的气质,如果是在年轻时代,该是多么的令人亲近。难怪当年初行冠礼的赵武拜谒诸卿,长者们纷纷发出了“美哉”的赞叹,也难怪当初刚登君位,更加年轻的晋悼公对他的亲近、重用和超拔了。后来,“不胜衣”居然作为一种审美被魏晋名士推崇,进而被刘义庆写入了《世说新语》。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7 12:01:47   
  二、用人
  
  赵武执政的七年,没有见到以往各大家族复杂矛盾和冲突的事件记载,甚至根本没有这样迹象。这固然是因为这一时期六卿人员稳定,几乎没有发生变动,以及他于韩起的良好个人关系;更重要的,则应该归功于赵武以自己的处事风格和政治家风范形成的良好的政治风气。
  
  赵武曾推荐数十人(《礼记》称七十余人;《韩非子》、《新序》称四十六人)在朝廷要害岗位任职,都十分得力,成为国家的栋梁。赵武在世,并不与他们私交牟利;赵武去世时,也没有托付这些人关照自己的儿子;赵武去世后,这些人都站在客人的位置,而没有以赵家私属的身份出现在丧礼上。
  
  《韩非子》还记载了这样一则逸事:中牟县令出缺,晋平公征求赵武意见:“中牟,是三个国家(晋、齐、卫)之间的要地,是邯郸的屏障,寡人想物色一个好的县令,您说谁去合适?”赵武:“邢伯之子可以。”平公:“他不是你的仇人吗?”赵武:“私仇不应牵涉到朝政”。平公:“中府令也出缺,派谁合适?”赵武:“臣的儿子可以。”
  
  ——这与《国语》记载的祁奚举贤不避亲仇的故事雷同,可能出于杜撰,但也颇能反映赵武的忠公品质。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7 12:02:41   
  三、忠公
  
  州县,原来属于温地的一部份,后来独立出来,成为温的“别县”,晋惠公时期成为郤称的封地。前573年,郤氏被灭,州县被栾氏获得,栾氏灭亡前是栾豹的领地。前552年,栾氏被逐灭,赵武首先提出占有的意向:温原来是我们赵家的领地,州县是从温分出的,现在理应回归赵家。士匄、韩起马上提出意见:自从当年郤称将州县从温分出,至今州县已经三易其主了,现在晋国的别县多的是,如果都要归还给原来的所有人,谁办得到?赵武理屈词穷,只得作罢。士匄、韩起虽然否决了赵武的理由,但自己连赵武那样的理由都没有,也不好出面来争,事情就这么搁置下来了。
  
  到了赵武执政,赵武的族人赵获提醒:“现在您可以把州县拿下了。”不料遭到赵武训斥:“出去!当年范、韩两位当年的话,是仗义执言。违背了义,就是祸。我连家族其他的县都管不好,何必再去贪图州县?为给自己招灾惹祸?君子曰:‘不知道祸患在哪里就危险了。’我们知道了再不去避免,还有比这更大的祸吗?再有敢提州县者,死!”
  
  春秋时期,世卿家族与国家一样,完全是集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于一身的实体,而家族势力对诸侯国势力的侵夺,乃是整个春秋时期的一条主线,只要比较一下赵武的历代前任、特别是士匄的做法,就可知赵武的选择是多么地难能(对自家)可贵(对晋国)了。
  
  而州县的故事还没有至此终结。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7 12:04:58   
  五、德操
  
  一天,赵武与大夫叔向在九原(晋国卿大夫的墓地)散步,赵武突发奇想,问叔向:如果这些死者可以复生,我们选择与谁交游呢(吾谁与归)?
  
  叔向举了阳处父和狐偃,赵武不以为然:我看应该是随武子(士会)吧。纳谏时不忘咨询自己的老师,讲自己不忘提及自己的朋友,侍奉国君,既不因为个人的关系而援引庸才,又不屈从国君的厌恶而斥退贤良。
  
  前646年,在晋楚第二次弥兵大会后,赵武再次对楚国的令尹介绍士会:“这个人治理家族井井有条,治理晋国不带任何私心杂念,他的祝、史对鬼神说的话句句诚实,没有说后感到羞愧的话。”
  
  士会应该是赵武推崇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与士会相比,赵武无疑还缺少一点超人的才智和进退的潇洒,但赵武的坚持、尤其在这样不同时代逆潮流的坚持,则是别具一番震撼的力量。
  
 作者:司马放 回复日期:2007-5-27 12:33:00   
  是啊,赵武这样高远的情怀当值得我辈学习:)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7 12:45:18   
  放兄好,印象里,《世说》中也应该有关于“体不胜衣”的话,忘了是形容谁的了:)
 作者:司马放 回复日期:2007-5-27 13:32:28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7 12:45:18 
  放兄好,印象里,《世说》中也应该有关于“体不胜衣”的话,忘了是形容谁的了:)
  --------------------------
  出自《世说新语.容止》篇第十六则--王丞相见卫洗马,曰:“居然有羸形,虽复终日调畅,若不堪罗绮。”
  是王导用来形容美男子卫玠的词语。
  关于这则放郎在“放郎解读《容止》篇”里有详细的描绘,各位如有兴趣,不妨一看。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7 13:46:22   
  谢谢放兄:)
  好多年没看《世说》了,看兄的帖子,重温新语,呵呵。
 作者:西河我一笑 回复日期:2007-5-27 15:12:04   
  前546年,晋、楚两国在宋国召开弭兵大会
  ------------------
  觉得这个 弭兵大会 对晋国来说,消极作用更大点...外敌威胁的暂时消除,对外统一目标的暂时消失,使得晋国本来就比较强势的公卿们得以全力投入国内的权力争夺,或明或暗地培植不属于国君的势力,加上同期其他诸侯国与国内公卿势力之间的往来,使国君对国内各势力的控制趋弱;而晋国一直没有出现事实上能有效统治全国的公卿家族,而只是由多个势均力敌的公卿家族对全国进行统治,使得晋国无法象齐国一样在保持强国实力的同时发生田氏代姜氏的政治变化,而只能最后分裂成三个国,,,知氏是做过努力的,失败了~~
 作者:司马放 回复日期:2007-5-27 18:13:37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7 13:46:22 
  谢谢放兄:)
  好多年没看《世说》了,看兄的帖子,重温新语,呵呵。
  -------------------------------------------------
  虎公,你客气了,我们是彼此交流,互增见闻,一同提高啊:)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7 20:13:08   
  西河好久不见,问好:)
  说来奇怪,历史上几个叫“晋”的朝代都是这样,靠大臣家族的平衡过日子,最典型的是东晋,西晋和后晋也差不多。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7 20:20:20   
  另,“不胜衣”与“不堪罗绮”相比,“胜”字似乎优于“堪”字。
 作者:文完美 回复日期:2007-5-27 20:22:37   
  坐个沙发.
  
  晋朝历史一直在我脑里没什么印象.
  
  因为学历史时,历史书上把司马懿写的有点委琐.
  
  还因为,三国何等风云,那么多英雄壮士,最后却被一委锁之人夺了江山.
  
  不过,魏晋倒有不少名仕.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7 20:26:59   
  晋国一直没有出现事实上能有效统治全国的公卿家族,而只是由多个势均力敌的公卿家族对全国进行统治,使得晋国无法象齐国一样在保持强国实力的同时发生田氏代姜氏的政治变化,而只能最后分裂成三个国,知氏是做过努力的,失败了~~
  ————————————————————————————
  中国历史上大多是一强并群弱,而群弱灭一强的例子,除了知伯,恐怕也很少有了。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8:42:37   
   第二节 艰难维持
  
  赵武无疑是一位好的执政,但是他没有遇见一位好的国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国家形势的好转,特别是晋楚弭兵之后来自楚国方面的压力消解,晋平公的恶政也就渐次推出了,赵武是忠臣,对于国君之恶,只能缓和地劝解和修补,而无法象以前的赵盾、栾书那样采取猛烈到肉体消灭的手段,因此,对于下面的大臣,固然可以以身作则并严加制约,但对于上面的国君,赵武并不能有效地控制与制约。这,也就是赵武疲惫不堪、但当时的晋国并不能压倒楚国而获得前世那样成就的内因了。
  
  一、治杞事件
  
  (一)杞桓公成功投资
  
  三代的王朝更迭方式迥然不同于后世。一方面是夏商周的朝代变迁,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只不过是不同部落(诸侯)在轮流充当天下的盟主,对于各家诸侯而言,部族的发展是一直延续的,不同的只是大家所服从的部落在更迭而已。所谓灭人之国而不绝人之嗣,在当时的确是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周朝建立后,同样要册封前代王朝的后嗣为诸侯,如陈国是舜的后裔,杞国是夏的后裔,宋是商的后裔,从而,三个诸侯国作为先朝部落的继承人,现在又成了周的诸侯了。
  
  杞国位于东方,都城原在杞(今河南省杞县)虽然是正宗的名门之后,“从前比你阔多了”,但那毕竟是早已尘封的千年往事了。现在的杞国,已经沦落成一个典型的袖珍小国了。北面是比自己强大得多的鲁国,南面是落后而野蛮的淮夷——淮河流域的夷族部落。两边谁都得罪不得。杞国人一直试图两边讨好,寻求鲁国与淮夷的庇护,但得到更多的,是来自两边的压迫和欺侮。前647年,杞国几乎被淮夷所灭,好在高举“尊王攘夷”旗帜的霸主齐桓公组织诸侯援助,帮助他们迁都缘陵(在今山东省昌乐县东南),暂时得以安定。后来,杞国人与通过与鲁国世代通婚,算是处于他们的庇护之下了。而鲁国人则动不动就认为前来朝拜的杞国国君不敬,因为他采用了夷人的礼节制度,甚至几次提兵攻入杞国都城。
  
  时代不同了,万国诸侯和平共处的局面已经难以延续,兼并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袖珍小国们,只有在大国之间中苦苦寻求生存的夹缝。弱者命运根本就是掌握在强者的手中,在这样的时代,杞国人甚至怀揣“天是否会踏下来”的担忧,也就很值得理解和同情了。
  
  公元前573年秋,杞桓公来到鲁国朝拜,问起晋国的情况,鲁成公刚刚从晋国回来,就把今年年初刚刚上台的晋悼公如何励精图治,晋国上下如何朝气蓬勃的见闻给杞桓公说了。言者无意而听者有心,在位已经64年、历经风雨的杞桓公暗暗记在心里。回国后,三番五次地,年老的杞桓公亲自前往晋国朝见,强烈要求通婚。不久,杞国的女儿就嫁到了晋国,幸运地成为晋悼公的正室夫人。
  
  幸运还在继续,杞国的女儿为悼公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就是现在的晋平公。
  
  杞国人的好日子来了。
  
  这位杞桓公名姑容,在位整整70年,直到公元前3月2日(壬午)才驾鹤西去,为子孙种下一棵宝贵的幸福之树。
  
  (二)诸侯城杞
  
  这位杞国的女儿、晋悼公夫人、晋平公之母,没有忘记自己的娘家。前550年春,杞孝公去世,悼公夫人亲自为自己的哥哥服丧。接下来的几年,侄子杞孝公又多次来向姑姑诉苦,杞国处境艰难,国土常常被鲁国人攻略,都城也面临威胁并破损不堪了。
  
  时间来到公元前544年,晋楚弭兵已经两年,外在压力减弱,国家稳定,诸侯归附,在母亲的催促下,晋平公决定,以霸主身份,坚决捍卫杞国利益。首先,就是召集诸侯修缮淳于城(在今山东省安丘县东北),作为杞国的新首都。
  
  前544年6月,工程正式开工。晋国负责这次活动的是下军佐荀盈,大夫女齐作为副手前往。齐、宋、鲁、卫、、郑、段、曹、莒、滕、薛、小邾等11国派大臣带领本国建筑队一并赶来。
  无论如何,召集天下诸侯给自己舅家干私活,作为霸主晋平公这次都有点过分了,鲁国代表孟孝伯(仲孙羯)自然心里不会舒服,各国大臣也都颇有怨言。郑国的子大叔(游吉)和卫国的大叔文子(世叔仪),两位“大叔”碰到一块发起牢骚。
  
  大叔文子:太过分了,居然让咱们来给杞国服务!
  
  子大叔:“有什么办法呢?晋国不体恤周宗的困境,却忙着维护夏朝的后裔。可以预见,他们一定会抛弃我们这些姬姓诸侯的。抛弃了姬姓诸侯,还有谁会去归附他们呢?我听说,抛弃同姓亲近异姓,这就叫做“离德”。《诗》曰:“亲附同姓和近亲,姻亲往来忙周旋(协比其邻,昏姻孔云)”,今天的晋国不维护本该亲近的近亲同姓,还有谁会愿意和他们交好”
  
  齐国代表高止与宋国代表华定会见荀盈,态度也十分不好。女齐告诉荀盈:高止专制强横、华定奢侈,两个人将来都难免于灾难。
  
  尽管诸侯抱怨,但国君的决定,赵武还是难以左右,只能尽力将负面影响降到低。
  
  不久,晋平公派大臣到各国聘问,感谢大家参与淳于工程,前往鲁国的是上军佐士鞅,鲁襄公不敢怠慢,隆重接待。冬天,鲁国有派孟孝伯到晋国回访。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08:43:43   
  (二)鲁国还田
  
  事情还没有完。
  
  士鞅出访问后不久,晋平公又派女齐大夫来到鲁国,安排鲁国方面归还此前侵占杞国的田地。大概此前士鞅的来访,也有事先通知此事的使命。按说,晋国作为中原霸主,本有制止各国相互侵伐的权力,也有这个责任。而“大国不得侵害小国(大勿侵小)”,本来就是晋国召集中原诸侯盟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于今的时代恰恰是兼并的时代,维持诸侯秩序,与照顾重要盟友的利益,对于霸主而言,就成为难以兼顾而又必须平衡的两端。晋平公要求鲁国返还土地,可以说是霸主在维持国际秩序,也可以说是在为了自己的亲戚而在伤害重要盟友的利益和感情。女齐遵命而来,自然要有所作为,但还是大胆发挥了自己的裁量权,只让鲁国归还了部分所占杞国田地。回国复命,平公的母亲非常生气,对儿子发脾气:“这个女齐肯定得了鲁国人好处了。亏他还是先君的老臣呢,倘若先君地下有知,不会原谅他的!”
  
  平公倒是孝顺,将母亲的话向女齐转达了。女齐的辩驳理直气壮:“虞、虢、焦、滑、霍、扬、韩、魏,这些原先都是姬姓国家,我们晋国兼并了他们才成为大国。如果不是侵害小国,这么大的领土从哪里来的?自从武公、献公以来,我们兼并的国家多了,谁敢干涉我们?杞国,只是夏朝的残余,还不时归附于东夷;鲁国,是周公的后代。我看,把杞国整个划入鲁国的疆界都没什么不可以的,何必这么去照顾杞国呢?鲁国事奉晋国,从来不拖欠贡品,还不时尽献玩好,公卿大夫接二连三前来朝见,史官的记载从不间断,国库每月接受他们的财物。人家这么对我们,真的是已经很不错了,何必再为了杞国去损害他们呢?况且,如果先君地下有知,他恐怕只会派夫人去做这事(是说悼公不会出此昏招),又哪里用得着老臣我?”
  
  杞国的问题毕竟算是基本解决了。随后,在晋国人的安排下,杞文公来到鲁国结盟,内容无非是两国承认今天的事实,今后不得相互侵扰只类。鲁国人现在对杞自然是怨恨满腹,但是没有办法。史官记载这个事情,用“杞子”来称呼杞文公,意思是“贱之也”。
  
  其实鲁国人的这类“春秋笔法”此前就已经屡见不鲜了,就拿杞君来说,在鲁国史册里,一般称为“杞伯”,伯应是杞国的正式爵位;有时尊称为“杞侯”,是因为对方十分顺从自己,关系良好的时候,表示赞许;有时贬称为“杞子”,是在他亲附东夷,疏远自己的时候;这次再称“杞子”,显然是因为他依仗晋国撑腰而损害了自家的利益。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08:45:17   
  (三)亲民执政
  
  心愿基本完成,平公的母亲十分欣慰,次年(前543年)2月22日(癸未) ,她在国都赐饭,犒赏去年参加为杞国筑城的晋国劳工(舆人)。话说绛县有一个老人,因为没有儿子,只得自己去服役,老人也参加了这次聚餐。有关部门官员觉得他这么老,就问他多大年纪了。原来,按照周礼,凡国家劳役,国人(城里人)身高七尺以上,年纪六十以下,野人(乡下人)身高六尺以上,年纪六十五以下,才在服役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就算是主管官员的失职了。
  
  老人回答:“我是个小人(没文化的劳力者),也不知道怎么算年数。只知道我的生日是正月初一,那天正好是甲子日,到现在,我已经过了445个甲子日。从最后一个甲子日,到现在又过了一个甲子的三分之一了。”问话的官吏听得也是一头雾水,只得到朝堂上去求教。现在的晋国朝堂是人才济济,答案立刻揭晓。师旷说:“老者生年,就是鲁国的叔仲惠伯与郤成子(郤克)在承匡会见的那年(前616年)。那一年,鲁国的叔孙庄叔在(咸)战胜狄人,俘虏了三个狄人头目:侨如、及虺和豹,后来就给他的三个儿子起了这三样的名字。到现在,有七十三年了。”史赵和士瑕(士文伯)也算出来,老人已经活了26660天。
  
  如此年迈仍服劳役,可见民众之苦和晋国政治之坏,这让赵武非常不安,他赶紧询问现任绛县大夫是谁,原来此人是赵武的旧属,于是招他过来,一起给老人赔罪。赵武道歉:“是我无能,担任国君的执政,国家多有忧患,以至不能起用您,让您曲在民间这么久,都是我的罪过啊,请允许我为自己的无能向您道歉!”
  
  这样的场景,放在中国任何时代都已是万分难能的了,但赵武不是只说漂亮话、摆摆亲民的POSE就算拉倒的人,他随即任命老者为官,请他辅助自己来执政。老者推辞:年老难以胜任。又赏赐给他田地,让他为国君负责劳役免除工作,并担任绛县的县师(掌地域管理),并且罢黜了原来的绛县舆尉——舆尉主持本县劳役征发,老人服役,是舆尉的失职。
  
  本来,平公征发民众并劳动诸侯为杞国筑城已经引起国内外的不满,但赵武的上述举措,随即被传为天下的美谈。晋国政府在本国民众乃至天下诸侯心目中形象再一次有所提高。有鲁国使者正出差在晋,回国后向执政季武子汇报了此事,季武子感叹:“晋国还是轻慢不得啊!有赵武担任执政,有士瑕做他助手,史赵、师旷提供咨询,有叔向、女齐担任国君的师保。晋国朝堂有这么多的君子,怎么可以轻慢它?只有勉力事奉它才是啊!”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9:35:05   
  二、善待诸侯
  
  春秋时期,大国对小国剥削是十分沉重的。就如女齐所说:诸侯们每个月都要向霸主纳贡,正常的贡献之外,还要额外向霸主送礼讨好。平公的贪欲又盛,这种前提下,如果再加以骄横无理,对于晋国的形象乃至霸权的维护都是损害极重。赵武自然无法阻止国君的贪求,但还是想尽办法争取诸侯的好感,以图增强中原各国的凝聚力。
  
  前542年10月,子产辅佐郑简公来晋国朝见,当时正值鲁襄公刚刚去世,晋平公正忙着接见鲁国报丧使团并处理相关事宜,迟迟没有来得及接见郑国君臣,甚至连起码的接待手续都没人交接。郑国人带的大批贡品,也无法进入晋国的馆驿。这样,万一贡品损毁或者灭失,就等于郑国人根本没有纳贡了。迫不得已之下,子产干脆命从人将馆驿的围墙拆毁,负载贡品车马方始纳进入。这下晋国方面不干了,派士瑕过来质问:“敝国现在政治治安情况都很不好,寇盗充斥,无法确保来访诸侯的安全,所以才修筑了馆驿,保护来客的安全。现在你们把馆墙拆毁,以后的客人还怎么安全进贡?敝国作为盟主,所以必须修缮馆驿,现在您把它破坏了,其他诸侯还怎么来朝见?寡君派我来问问,你们到底用意何在?”
  
  子产回答:“敝国是小国,又夹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而大国又时时责成我们纳贡,所以我们从来不敢安居,全力搜集本国的财物,悉索敝赋,随时准备来大国纳贡。这次适逢贵国的执事没空,我们迟迟得不到接见,又没有得到任何通知,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被接见。所以我们既不敢把贡物献纳,又不敢将其暴露在野外。如果直接送到贵国国库,就成了贵国国君库藏的财物,而没有经过朝见并在贵国朝廷上陈列的程序,就等于我们没有正式纳贡,所以不敢这么做;暴露在野外,又恐怕天气干燥与潮湿难以预测导致贡物腐坏,那样敝国的罪过就更重了。
  
  “我公孙侨听说,当年文公做盟主的时候,国君的宫室低矮狭小,不建豪华的台榭,而把接待诸侯的馆驿修得高大宽敞。馆驿住房的规格与国君的住室相同,仓库、马厩修得好好的,司空在时平整道路,圬人按时粉刷馆室。诸侯宾客来了,有甸人在庭院燃起大烛照明,有仆人在馆驿巡哨,客人的车马有地方安置,客人的仆从有专人替代,车官给车轴加油,隶人、牧、圉等服务人员各尽其责,晋国百官的从人也各自拿出礼物款待宾客。文公对来宾总是随到随见,客人既不必久留,公事又不会耽搁,与大家同忧共乐同,客人遇见问题就妥善予以解决,客人有不懂之处就加以教导,客人有困难就加以接济。这样一来,来到晋国的客人就象回家一样(宾至如归),又哪里有什么天灾匪患可言?
  
  “现在又如何呢?贵国国君的铜鞮宫(在今山西省沁县南)方圆数里,而接待诸侯的馆驿如同隶人住所,大门连车都进不去,围墙又不能擅自逾越。国内盗贼公行,而天灾又难以预测。不及时接见宾客,又不通知具体时间。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我们再不拆毁围墙,贡品根本没办法储藏,一旦被抢劫、盗窃或者腐坏,我们的罪就更大了?斗胆请教贵国执事,你说我们到底该怎么办?!虽然贵国国君要应对鲁国的丧事,但我们回去也需要为这事费心啊。如果允许我们进献贡品及时回去,我们愿意把围墙修好再走,这样,我们也就很感激贵国的恩惠了,我们怎岂敢害怕劳苦?”
  
  士瑕灾一次无言以对,只好回去将子产的话向赵武转达。赵武感叹:“子产说的是啊!的确是我们晋国无德,用隶人般的住处接待诸侯,这是我的罪过啊!”赵武随即采取三项措施:第一,命士瑕回去向郑国君臣赔罪;第二,说服平公立即提高规格接见郑简公,厚加款待,并赠送厚礼而送其回国。第三,重新建筑接待诸侯的馆舍。
  
  对此事,叔向评价说:“辞令真的是不可或缺啊!子产的一番辞令就能让各国诸侯受益,如何可以舍弃辞令呢!”
  
  子产固然是富有辞令的贤能,但也要有赵武这样的相对人来倾听;
  赵武固然是虚心向善的贤臣,无奈上面有一个这样的国君。他无法减轻晋国对诸侯的盘剥,他所能做到的,也只是诸侯们在接受盘剥时,心情略微好受一些而已。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9:38:27   
  三、抚靖郑国
  
  (一)郑国动荡
  这一段时期,中原诸侯各国大体上呈现出稳定的局面,齐国在景公即位初期动荡不安,执政大臣崔杼、庆封先后倒台,一死一亡;大臣高止也在前544年被驱逐出境,齐惠公的两个孙子、景公的叔叔子雅(公孙灶)、子尾(公孙虿)执掌大权,两人精明强干,又亲密无间,同时忠于公室,齐国状况逐渐好转;宋国不但国势稳固,还促成了晋楚弭兵大会;鲁国三桓执政的格局早已定型,少有波澜;卫国动乱在弭兵之前宣告平息。只有郑国还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苦苦挣扎。赵武执政的几年,特别是弭兵之后,对郑国状况始终关注,并支持其从动乱中早日解脱。
  
  前546年7月,结束弭兵大会回国的赵武这边也启程回国,途径郑国,郑简公带着全部重臣(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大叔、印段、公孙段),在垂陇(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隆重款待。
  
  当时的郑国是“七穆”把持国政。七穆,就是郑穆公姬兰(前627-前606年在位)的七个公子的家族,即罕氏、驷氏、丰氏、游氏、印氏、国氏、良氏七个大家族,现在的“七穆”已经是公子们的儿子了。当时的执政是贤臣子展,一代名臣子产位列第四,子大叔位列第五,郑国的形势正在由混乱走向稳定。但七大家族之间的矛盾依然十分尖锐。这次宴会,赵武邀请郑国的七位重臣一一赋诗(就是吟唱《诗三百》中的篇章)明志,一是增进宴会气氛,更是要借以考察“七穆”的为人。结果,子展(罕氏)、子西(驷氏)、子产(国氏)、子大叔(游氏)、印段(印氏)、公孙段(丰氏)六人得到赵武的欣赏。宴会结束,赵武与叔向探讨:伯有(良氏)骄奢无礼,难得善终。七穆中罕氏最后灭亡,印氏其次,其他几个家族,也都可以历传数代。叔向表示赞同。
  
  前544年5月,执政子展病逝,其子子皮(罕皮、罕虎)执政。当时郑、宋两国都在闹饥荒,郑国执政子皮、宋国执政子罕都是带头接济饥民,子罕甚至在借贷粮食时不收借据。危机很快过去。叔向在晋国评价:“郑国的罕氏、宋国的乐氏,恐怕将是两国最后亡的家族了吧?两家最终大概都将执掌国政吧?这都是因为民众愿意归附他们。宋国的乐氏不以接济他人为自己的恩德,要更胜一筹,这个家族恐怕将与宋国同在吧。”
  
  但矛盾的种子还在发芽蔓延。驷氏的子西病逝,其子驷带为卿,其弟子皙(公孙黑)为上大夫。前544年11月,伯有(良宵)派子皙出使楚国,子皙觉得楚、郑正在交恶,伯有这么委派是在害自己,坚决不去。最后,竟要出动家族武装攻打伯有家族。良氏、驷氏两家水火不容。大家赶忙解劝。12月7日(己巳),郑国的世卿们在伯有家族结盟,事情才勉强平息。大夫裨谌就预言:乱子还在后头呢。大乱过后,子产必将执政,那时候国家才能好转。
  
  果然,时隔不久,良、驷两家终于火并。伯有嗜酒,天天喝得烂醉。前543年7月11日(庚子),伯有上朝,再次命令子皙出使楚国,退朝后又开始狂饮。子皙带领驷氏家族攻打良氏家族,并放火烧了良氏。伯有酒罪,所以良氏难以阻挡,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在家人的保护下被赶出的国都,只得逃往许国。24日(癸丑)晨,伯有秘密潜入郑国都城报仇,良、驷两家就在城里血战起来,双方都请子产(国氏)相助,子产哀叹:“兄弟之间居然闹到这个地步,我支持上天保佑的一方”,于是严守中立。最后,伯有战败,在杀死在羊肆(贩羊的集市),无人过问。子产亲自给伯有穿衣,枕着他的大腿痛哭一场,并为被杀的伯有家族人员一起收尸,安葬。驷氏又欲攻子产,被执政子皮呵止。
  
  这次内乱,整个郑国混乱不堪,人心离散。良、驷两家第一次争斗之后,子产就想出走,被子皮劝阻,第二次又面临被攻击的危险。8月,另一位贤臣子大叔(游吉)出使晋国返回,途中听说国内发生火并,就准备要流亡晋国,走到
  酸枣(在今河南省延津县西南),被驷带追上并劝回。
  
  内乱与外患往往如影随形。这次良氏被灭,伯有的死党,郑国司马羽颉出奔晋国,晋国人任命其为任(在今河北省任县东南)大夫,时时酝酿报仇。早在前570年,郑国大夫乐成投奔楚国,后来又来到晋国,担任赵武的部属。羽颉通过乐成的关系接近赵武,两人勾结,劝赵武趁机出兵伐郑,被赵武断然拒绝。
  
  这年冬天,子皮主动将执政大权让给子产,子产拒绝:“郑是小国,夹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国内家族坐大,宠臣众多,实在难以治理。”子皮说:“我带头服从你,还有谁敢不服?你好好干,国家不怕小,只要能事奉好大国,郑国的状况就有可能好转。”这样,子产开始在郑国执政。子产早在前565年就出现在郑国政治舞台,前563年父亲子国在内乱中被杀,成为国氏家族的之主,前554年为卿,今天才成为国家的执政,即便如此,还是要依赖于子皮这样一个慧眼识珠、慷慨让贤的上司。从此,春秋中期的第一名臣开始运行自己的意志,郑国也开始在踉跄中向它的黄金时代走去。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9:40:14   
  (二)子产为政
  子产甫一上台,就开始采取一系列善政。但国家的积弊太过深厚,它还需要走过最后一道动荡的深坎。
  
  1不如意中图作为
  
  郑国政治动荡长达几十年,历经两代人,根本原因就是穆公子孙家族太多,国家政权难以集中。伯有死后,状况仍是没有根本改观,子产也只有在各个家族之间寻求妥协与利益平衡,于不如意中寻求有所作为。
  
  伯有死后,子产推荐伯石(公孙段、子石)为卿,地位仅次于自己。这样做绝非子产喜欢伯石,这个人伪善而贪婪。太史宣读任命时,伯石知道子产需要他的协助,虚伪的推辞三次才接受策命并入朝拜谢。一次,子产有政务需要伯石办理,大概这个伯石再次推脱,子产只好向他赠送城邑。弄得子大叔都很有意见,子产解释:每个人都有私欲,满足伯石的私欲而促使他积极做事,也是务实的权宜之计罢了。事后伯石再次假意退还城邑,子产还是给了他。隐忍,即使现在,子产还得要隐忍下去。
  
  但是隐忍毕竟不能到了丧失根本原则的地步。前543年冬,大臣丰卷(也是郑穆公之孙)要祭祖,请求打猎获取祭祀的牺牲。子产拒绝,因为只有国君祭祖才可以用新杀的动物,一般人只能用普通的祭品。丰卷大怒,回去纠集丰氏家族的武装就要攻击子产。子产再次准备逃亡。幸亏子皮再次援手,驱逐丰卷到了晋国。子产请求不要没收丰氏的田地住宅,三年后,允许丰卷回国,把田地住宅、乃至三年的收成也返还给了丰卷。
  
  前541年,子皙(公孙黑)再次惹出麻烦。郑国大夫徐吾犯的妹妹十分貌美,子南(公孙楚,也是郑穆公之孙,子大叔族弟)已经下了聘礼,但子皙也想娶美女,两人各不相让。闹到子产那里,子产决定让美女自己决定,结果还是子南被相中了。子皙一怒之下准备杀子南而夺美女,不料子南武功了得,追得子皙满街跑,最后还是一戈将子皙击伤了。子皙又找子产告状:“我本来打算去祝他新婚快乐的,他居然打我!”子产裁决:两人都有道理,所以年幼位低的子南应当负责。在征求子大叔的意见后,子南被驱逐出境,带这美丽的新娘子流亡吴国。
  
  前540年秋,子皙再次预谋作乱,郑国险些陷入又一次内战。子产赶紧迫令其自杀谢罪。
  
  2子产改革
  
  尽管国家依旧在乱,但子产上台伊始,改革措施还是立即展开了。
  新的改革主要又两项内容。
  
  一是等级制度:明确国人之间的上下尊卑之间的等级与礼仪规范。
  二是区域管理:建立和完善城市(都)与乡村(鄙)地域管理的规章制度;划定田地疆界与沟渠走向,统一规划村落间房舍与水井的布局;
  ——树立新规则,是一切改革的起步点,到后来,子产在郑国率先颁布成文法,领时代之风骚。
  三是用人制度:亲近并重用忠诚简朴的大夫,惩罚骄傲奢侈的大夫。
  子产的改革思路大概是集中集中管理并以强制性的新经济管理政策为国家谋利。由于新的改革措施令社会生活方式变化较大,一年以后,庶民们唱道:“夺走我的衣冠藏起来,收走我的田地乱编排;有谁要去杀子产,我不跟着去才怪!”
  
  到了第三年,大家看到了集中管理的好处,又唱:“我有子弟,子产教诲;我有田地,子产管理。子产死后,谁来继续?”
  
  3舆论自由
  
  两千年前的郑国民众可以这样唱歌来评议当权者,得益于郑国特殊的国体:这是一个贵族与商人联合组成的政权。更得益于子产的大政治家的远见和胸襟。
  
  在郑国都城有一个场所:乡校。郑国的乡校既是教育场所,又是国人会集、发表言论的场所。子产的改革新招迭出,乡校里自然也就越加热闹,大家纷纷议论新任执政官的新政,既然是自由言论,声音也就未必都那么悦耳,怕是责骂声倒要更高一些了。以至于一贯贤明的大夫然明也向子产提议:要不把乡校封了算了。子产不以为然:“为什么要封?人们早晚无事时在那里集会休闲,议论政令的好坏。他们认为好的,我就去实行;他们认为不好,我就去改善。这样看来,国人的言论是我的老师啊,为什么要封掉呢?我只听说过可以用忠善来消弭怨气,从没听说过可以用发威来堵塞怨恨的。高压当然可以快速堵塞怨言,但这就象防水一样,河流一旦决大口,受灾者一定很多,到那时候我们就没办法挽救了。所以还不如平时开个小口子,因势利导。所以,对于国人的言论,最好还是经常听听,用来补救我的过失。”一番话说得然明心服口服:您真是做大事的材料!
  
  子产的话,精辟论述了言论自由的双重价值:言论自由的实体价值在于监督政治,促使国家政治不断地弃恶向善;言论自由的程序价值在于,言论发表的过程本身就让民众体会到一种表达的满足,即使言论内容未被采纳,作为庶民的发表人也可以通过表达行为获得一种满足感与幸福感。孔子在听说了此事后评价道:“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其实孔子也未必真正弄懂了子产的话,因为他在《论语》》就说:“天下有道,则庶民不议”,子产的庶民在议,那么子产也无道咯?其实,2500多年来,真正能够懂得子产的权力者真的是太少了。
  
  4人才济济
  唐太宗要简拔人才,一位谄媚的大臣奏:现在已经没有人才了。太宗说:现在没有人才,难道你要我向古代去借不成?任何朝代都不缺人才,关键在于在上者能否发现和任用。太宗的话真的是至理名言。子产执政,不但选拔能人,并能用人所长。郑国的朝堂也顿时显得人才济济起来。
  
  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大叔形容秀美而文采斐然;公孙挥(行人子羽)善于预测四方诸侯的活动,同时对于各国大臣的族姓、班位、贵贱、才具都了然于胸,同时还擅长外交辞令;裨谌主意多,但这个家伙有个怪毛病:在安静的野外思考,他总是料事如神,一旦身处繁华的都市,大脑就运转不灵了。
  
  所以,每碰上天下大事,子产总是首先请公孙挥判断诸侯各国会如何行动,并请他预先准备好多套应答的辞令;而后,与裨谌一起驾车到郊外去,让他考虑自己的计划是否可行;接着,把计划告诉冯简子,请他作出决断;一切都准备就绪了,把任务交给子大叔去具体执行。如此这般,郑国的事情很少有做不好的了。
  
  孔子在《论语》中也留下了类似的记载:“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9:41:45   
  四、吴札出访
  
  公元前544年夏秋季节,中原各国迎来一位尊贵的来访者:五国的公子季札。这次季札出访中原,由头是为新君即位而通报各国;政治意义则在于加强与中原诸侯的联系,毕竟自前年晋楚弭兵之后,楚国得以腾出手来专门对付吴国,压力渐渐沉重。但这次各国君臣以及史家深深记住的,则是这位吴国公子的翩翩风采、渊博学识和惊人智慧。吴国与中原上国交通只有短短40年左右,已经培养出一位让中原君子们都叹服不已的南国妙才了。
  
  季札这次出访了鲁、齐、郑、卫、晋五国,到处尽是一片赞美之声。各国贤人,如鲁国的叔孙豹,齐国的晏婴、郑国的子产,卫国的蘧瑗、史狗、史鳅,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等等,都与季札相交甚欢。在晋国,季札十分青睐赵武、韩起、魏舒三人,并预言:“晋国最终恐怕要落到这三家手里了。”并与叔向成为好朋友,临行前忠告:“您要努力啊,现在的晋国,国君骄奢而能人众多,大夫家族又都很富有,国政将落到家族手里。您为人梗直,一定要想到怎样才能免于灾祸。”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9:42:51   
  五、谋救宋灾
  
  (一)火灾与悲剧
  前543年5月5日(甲午),宋国都城发生特大火灾。
  这场火灾不仅使宋国蒙受了巨大的物质损失,还制造出一起令人唏嘘不已的人间悲剧。
  
  春秋时期,中国的贵族已经很成熟了。最有贵族气质的当属鲁国和宋国。鲁国是周公之后,而周礼就是他老人家创制的。宋国是商朝的后裔,他们的贵族血统比周朝要长得多,贵族气质更加浓厚。当时就有一种说法:要观礼,到鲁宋(鲁宋于是乎观礼)。那么,把鲁国和宋国的贵族气质加起来,会是个什么效果呢?
  
  这一回还真有这么个鲁国公主嫁到宋国来,做了宋公共的夫人,人民叫她叫宋共姬,或者宋伯姬。失火当日,火势不可阻遏,悍然烧到了宫内。大家都忙着望外跑,只有伯姬在屋里不肯出来。原来,根据伯姬受到的贵族教育,在没有仆人侍奉的情况下,贵族妇女是绝对不能走出门的,她只能在房间等着仆人来救自己——于是她被烧死了。这个故事没有宋襄公“不禽二毛,半渡不击”的“义战”典故有名,但是显然难度更大了。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议论纷纷,连道统的儒家经典都觉得没必要这样守礼,要变通。《左传》引用“君子”的话来评价:宋共姬守的是闺女的礼,而不是妇人的礼。黄花闺女一定要等人来救,妇女是可以便宜行事的啊!(女而不妇。女待人,妇义也。)
  
  
  对于此事,网友迦尔纳兄的评点尤为精到,特引用于下:
  给虎公补充一下,伯姬当时等待的不是一般的仆人,她等待的应该是自己的保姆。那时的保姆主要职责倒不在于照顾贵族妇女的饮食起居,那是较下等的女仆做的。保姆是较高级的女仆,一般由年长的妇女担任,教导和提醒贵族妇女遵守礼仪,保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陪伴贵族妇女,因为有人跟在身边要搞偷情之类的事就不太方便了,所以贵族妇女撇下保姆独自行动难免被认为是违礼的行为。保姆有点类似于清代的嬷嬷和国外贵族妇女的高级女仆和女官。
  伯姬的死是个悲剧。而左传中“ 君子”的评论实际上是很虚伪的,因为“ 君子”也发现这个事件很惨,害怕人们因为同情伯姬而怀疑妇礼,于是大谈什么已婚和未婚的区别,实际上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其中的荒谬之处:假设伯姬是个未婚少女,那她大概就该等死了。所以在这里“ 君子”的评论表面上看是同情伯姬,认为她持礼太过,实际上维护妇礼的一种辩解行为。这里的所谓“ 君子”的评论还不如孟子。淳于髠问孟子:既然男女授受不亲,那么嫂子落水了小叔子要不要救呢。孟子说要救,因为“嫂溺不援,是豺狼也。”孟子的思想已经进一大步了,礼有经,亦有权,如果遇到人命关天的大事就要反经行权。孟子的思想比较刚猛,但在注重人性上是有进步的。但孟子这句评论也有不足之处,就是他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没有逻辑支持,只是直观的下断言嫂子快淹死了还不救就如同豺狼,表面上看符合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但实际上道理还是没讲清,在讲礼的时候引进经和权的概念还是不行,因为什么时候守经,什么时候行权还是没依据。其实各种伦理道德之间也应有优先次序,尊重生命是最高伦理,其他的伦理都要为这一最高伦理让步。如果只讲礼的权和经,就会陷入各执一词的陷阱。所以虽然孟子说过那样的话,还是免不了后来出现许多因为男女授受不亲而自残身体的人间惨剧。当然,比起左传中“ 君子”的评论,孟子的话又好很多了。左传中以“ 君子”的身份加的评论很多,表面上很有道理,其实有很多都是非常势利和冷酷的。
  
  (二)失败的救灾大会
  
  10月,晋国召集齐、宋、鲁、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12国大夫在澶渊(在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北)会合,大会的主题只有一个:救宋灾。
  
  尽管作为大会主持人的赵武苦口婆心,劝大家慷慨解囊,出财物接济宋国的灾难,毕竟大家都是盟国,日后谁也难免有困难的时候。但是,救灾大会最终还是没能取得任何效果,没有人肯出手援助受灾者,也没有任何救济品被送到宋国。
  
  为示惩戒,鲁国的《春秋》没有记载参加这次赈灾大会的各国大臣的名字,甚至没有提到鲁国也是这次大会的出席方。诸侯们每次盟誓,都要信誓旦旦地约定:互相救助灾难,但是今天,人心的浇薄、世风的淡漠,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
  
  我们似乎不能怀疑赵武的真诚和热心,也不能否认他在诸侯中的威望,为什么如此失败?唯一的解释:晋国方面不愿作出任何付出,不能以身作则,而只是要求诸侯们慷慨解囊。我们似乎也不能推断是赵武不愿,当是他无法说服贪婪的、只许进而不许出的晋国国君。这样,诸侯们自然有了理直气壮的借口,我们的资财都被盟主盘剥去了,现在盟主都一毛不拔,我们哪有更多的义务?
  
  这样,澶渊之会以羞辱的一事无成而解散。
  
  
  
 作者:liradish 回复日期:2007-5-28 13:21:32   
  〈赵氏孤儿〉的影响应该对赵武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有加分作用!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13:56:15   
  
  赵武的品质还是不错的,尤其和他后面的几任执政相比。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14:02:16   
  这位杞桓公名姑容,在位整整70年,直到公元前3月2日(壬午)才驾鹤西去,为子孙种下一棵宝贵的幸福之树。
  ——————————————————————————
  杞桓公卒于公元前567年。
 作者:司马放 回复日期:2007-5-28 14:09:15   
  虎公春秋的分析很精细啊^_^
 作者:沧海一驴 回复日期:2007-5-28 14:14:47   
  问候虎公,期待后面的精彩内容。
 作者:cantonsz 回复日期:2007-5-28 14:30:18   
  接下来的几年,侄子杞孝公又多次来向姑姑诉苦
  --------------------------
  弟弟杞文公又多次来向姐姐诉苦
  
 作者:cantonsz 回复日期:2007-5-28 14:40:07   
  晋国最佳执政班子:
  先轸将中军,赵衰佐之;
  士会将上军,韩厥佐之;
  荀罃将下军,魏绛佐之。
  
  替补
  中军佐:荀林父
  上军将:郤缺
  上军佐:狐偃
  下军将:栾书
  下军佐:胥臣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14:44:31   
  谢谢cantonsz兄,行文的确有误,杞国国君的顺序为:杞桓公、杞孝公、杞文公,诉苦的应该是文公。
  
  再分析一下晋悼公夫人的辈分:晋悼公即位时应该是14岁,则其夫人也应该差不多。而杞桓公当时在位已经64年了,晋悼公夫人是他的女儿还是孙女呢?个人认为,还是认定为女儿为妥:第一,当时的人吃的都是不含化肥农药和激素的绿色食品,精子质量很高,60岁生儿子很有可能,比如孔子的父亲;第二,前550年春,杞孝公去世,悼公夫人亲自为其服丧。应该是她的哥哥。
  
  所以,上面的话应改为:
  接下来的几年,侄子杞文公又多次来向姑姑诉苦……
  
  ——这个是猜测,还望大家指正:)
  
 作者:cantonsz 回复日期:2007-5-28 14:49:38   
  附上最差的组合:
  
  中军将:荀跞
  中军佐:先毂
  上军将:郤錡
  上军佐:荀寅
  下军将:栾黡
  下军佐:士吉射
  
  纯粹搞笑!呵呵!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15:02:21   
  呵呵:)
  最佳的同意。
  最差的组合里面,荀跞其实是很厉害的,就是一心集中于内斗:)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15:18:44   
  附上最“柔”的组合:
    
  中军将:赵衰
  中军佐:韩起
  上军将:荀林父
  上军佐:士燮
  下军将:栾枝
  下军佐:知盈(身体)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15:38:23   
  干脆,再附上最“柔”的组合:
      
  中军将:先轸 中军佐:赵盾
  上军将:栾书 上军佐:郤克
  下军将:荀偃 下军佐:荀跞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15:43:21   
  错了,上面是最“刚”的组合。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18:53:33   
  最贪婪的组合:
  
  中军将:士匄 中军佐:韩起
  上军将:士鞅 上军佐:郤錡
  下军将:荀跞 下军佐:荀寅
  
 作者:司马放 回复日期:2007-5-28 18:55:51   
  如果,虎公有空的话,最好排一个足球队的阵容,4-4-2或者4-3-3
  大家娱乐一下嘛^_^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19:05:05   
  谢谢放兄提醒。
  前几天“球迷一家”组织的欧洲冠军杯决赛比分和先进球竞猜,兄弟有幸得了大奖(两点五个大红包)哦:)
 作者:司马放 回复日期:2007-5-28 19:07:32   
  你是AC米兰的球迷吗?
  我是AC米兰的球迷啊。
 作者:spzcumt 回复日期:2007-5-28 19:09:27   
  放放的好注意
  
  虎兄可以搞个TOP10什么的啊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19:18:06   
  你是AC米兰的球迷吗?
  我是AC米兰的球迷啊。
  -----------------------------------------
  幸会啊,其实两年前米兰就不应该输的,这次终于复仇了:)
  竞猜帖:http://www1.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604453&Key=719982139&strItem=fans&idArticle=96432&flag=1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19:19:22   
  谢谢spzcumt兄的好主意,还请多挑毛病:)
 作者:cantonsz 回复日期:2007-5-28 20:15:04   
  虎公似乎有点误解了哦,我排的最佳和最差组合是就总体协调分工以及实际任过此职位着眼的啊!不然的话,最强的组合应该是:
  中军将:士会 中军佐:赵鞅
  上军将:先轸 上军佐:魏绛
  下军将:郤缺 下军佐:韩厥
  不过反正都是YY,都是搞笑了!呵呵!
  支持虎公佳作!
  
  
 作者:cantonsz 回复日期:2007-5-28 20:17:36   
  及实际任过此职位着眼的啊!不然的话,最强的组合应该是:
  中军将:士会 中军佐:赵鞅
  上军将:先轸 上军佐:魏绛
  下军将:郤缺 下军佐:韩厥
  不过反正都是YY,都是搞笑了!呵呵!
  支持虎公佳作!
 作者:cantonsz 回复日期:2007-5-28 20:22:50   
  虎公似乎有点误解了哦,我排的最佳和最差组合是就总体协调分工以及实际任过此职位着眼的啊!不然的话,最强的组合应该是:
  中军将:士会 中军佐:赵鞅
  上军将:先轸 上军佐:魏绛
  下军将:郤缺 下军佐:韩厥
  不过反正都是YY,都是搞笑了!呵呵!
  支持虎公佳作!
 作者:cantonsz 回复日期:2007-5-28 20:33:24   
  虎公似乎有点误解了哦,我排的最佳和最差组合是就总体协调分工以及实际任过此职位着眼的啊!不然的话,最强的组合应该是:
  中军将:士会 中军佐:赵鞅
  上军将:先轸 上军佐:魏绛
  下军将:郤缺 下军佐:韩厥
  不过反正都是YY,都是搞笑了!呵呵!
  支持虎公佳作!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20:37:32   
  我评选出来的晋国六卿足球队主力阵容(3412):
  
  门将
  赵盾:冲这名字,就是AC的迪达。
  
  后卫:
  赵衰:沉稳老辣的内斯塔。
  士会:沉着机智的马尔蒂尼。
  荀林父:先铲球有赏,类似扬库洛夫斯基。
  
  中场:
  荀吴:为晋国屡次讨伐戎狄,横冲直撞,保证后方稳定,相当于AC的加图索。
  荀罃:坚定稳重,大局观强,类似AC的皮尔洛。
  韩厥:踢球沉着合理安布罗西尼。
  赵鞅:强劲坚决的西多夫。
  
  锋线:
  郤缺:天生的机会主义者,嗅觉灵敏的英扎吉。
  先轸:不用说了,技术全面,可传可射的天才,前腰位置,类似马拉多那。
  栾书:强悍的吉拉蒂诺。
  
  ~~~~
  
  
 作者:cantonsz 回复日期:2007-5-28 20:41:39   
  晕,网络差,不好意思啊。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20:42:10   
  虎公似乎有点误解了哦,我排的最佳和最差组合是就总体协调分工以及实际任过此职位着眼的啊!
  ————————————————————
  cantonsz想得严谨,不过,我觉得先轸一把手,士会二把手是最佳组合,从性格和才能来看:)
 作者:迦尔纳 回复日期:2007-5-28 21:23:21   
  虎公的大作还引用我的评论,我真是很荣幸啊。
  另外:我觉得子产的改革大概不是通过集中管理产生效益这种方式。春秋时期还残留着原始的土地国有制,子产的改革应该是对土地产权制和收益分配的制度上的改革,从劳役地租转向实物地租,从而提供正向的激励,使土地增产,国家税收也增加。其性质应该类似于鲁国的初税亩。
  当然史料不足,难以断定子产的改革就是变革郑国的土地制度和税收征收办法。不过“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一般的翻译是“计算我的家产而征收财产税,丈量我的土地而征收田税”。歌词大致可以判断出子产改革的性质。
  而且叔向在后来还专门写信给子产,提到了“作封洫”一事,“作封洫”无论如何不能理解为土地的集中使用。只能表示划定田界,而之所以要划定田界,也是为了便于以田界为单位征收税赋,这是一种很大的制度变革。如果只是集中土地管理,郑国人当初不会有那么大的意见,叔向也不会对子产表示出强烈的失望。所以子产的改革是对土地制度的根本性改革,意义是很大的:一方面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动摇了封建的经济基础。所以子产在复信中才会无可奈何的说“若吾子之言,侨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对于自己改革的后果是很清楚的。作为一个现实感很强的政治家,他不得不这样做;但作为一名旧贵族,对于周礼所设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瓦解,对于封建贵族的沦落,他心中大概也是有点感伤的吧。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21:39:21   
  迦尔纳兄好,你的评论中肯而干净,简直是不易之论,这里是掠美了。我有个打算:如果这个系列能够成书,则文中不加太学术化的注释(当然参考文献还是要列的,以免版权纠纷),而是以尾注的形式,把大家在讨论时有意义的回复和探讨附在每节之后,这样才算完整,当然到时候还要征求列位仁兄的意思了:)
  
  关于子产的经济改革,是个难点,这个在后面的章节中(魏舒部分,也就是晋国内战前)还要进行探讨,但是感觉难度最大。我认为子产是前期法家,这种集中管理是法家的共同特点,关于“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的理解,我看到的解释是“夺走我的衣冠藏起来,收走我的田地乱编排”,应该也是规范化管理的措施,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8 21:48:08   
  春秋时期还残留着原始的土地国有制,子产的改革应该是对土地产权制和收益分配的制度上的改革,从劳役地租转向实物地租,从而提供正向的激励,使土地增产,国家税收也增加。其性质应该类似于鲁国的初税亩。
  ————————————————————————
  初税制度早在前594年已经在鲁国实施,还有人认为,前685年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其实已经是初税制了。所以,我觉得,郑国不应如此落后,鲁国“初税亩”的“初”,应该是鲁国之“初”,而不是中原之“初”,因为鲁国一向以保守著称,鲁国实行税亩没有引起什么轰动,而子产在50多年后再税亩,不可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我觉得,税母制度在前590年左右已经成为中原诸侯普遍适用的制度,子产的改革,应该是更深层次的改革。
  monvoisin兄最熟悉郑国史,能否也表示一下意见?
 作者:苏季子 回复日期:2007-5-29 09:37:14   
  天涯最棒的春秋史
 作者:司马放 回复日期:2007-5-29 12:16:00   
  虎公的晋国六卿足球队主力阵容(3412)
  
  赞一个!!!
 作者:liradish 回复日期:2007-5-29 13:02:02   
  你是AC米兰的球迷吗?
    我是AC米兰的球迷啊。
    -----------------------------------------
    幸会啊,其实两年前米兰就不应该输的,这次终于复仇了:)
  --------------------------------------------------------
  顶,AC米兰球迷.
  生是米兰人,死是米兰鬼!
 作者:liradish 回复日期:2007-5-29 13:02:21   
  你是AC米兰的球迷吗?
    我是AC米兰的球迷啊。
    -----------------------------------------
    幸会啊,其实两年前米兰就不应该输的,这次终于复仇了:)
  --------------------------------------------------------
  顶,AC米兰球迷.
  生是米兰人,死是米兰鬼!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9 13:45:32   
  多谢苏季子兄抬爱,这段时间煮酒写先秦的帖子颇不少,大家相互学习最好:)
  
  司马兄、liradish兄,美洲杯快开始了吧,又有球看了:)
 作者:司马放 回复日期:2007-5-29 13:51:10   
  可是,美洲杯,巴西和阿根廷,都不是很重视啊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29 13:55:47   
  我觉得主要是看新星,今天美洲杯上的新星,三年后就是现在的卡卡、梅西。
 作者:迦尔纳 回复日期:2007-5-29 22:08:11   
  不太同意子产是法家。
  子产的施政有法家的某些特点,但基本上是高效的行政管理所必须采用的手段,不能说只是法家所独有的。
  而且不毁乡校这一点又和法家的作风相去甚远。
  用《竹刑》而杀邓析,也反映出其矛盾的心态。
  对付国内各大家族基本上采用妥协、平衡、忍让的策略,和法家要求抑制贵族势力,君主集权独裁的基本主张也是很不同的。
  我认为子产就是旧贵族中一个头脑比较清醒的执政者,能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进行了一些适应时代潮流的改革,但同时也在竭力防止旧贵族地位的下降。
  
 作者:残阳下的菊花 回复日期:2007-5-29 23:35:15   
  我想问一下虎兄,像温,凡这些畿内小国。他们的君主很多都兼任东周王室的卿士,好像比较没有独立自主权。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周天子似乎赏赐了一些土地给晋国.某些地方从名称而言,似乎是原属于畿内小国的土地.如温,原虽然温国已经在僖公十年被狄人灭亡了.
  
  周天子也曾将温国苏忿生的田地给了郑国.
  
  可能这些小国只是附庸而已,连子爵都算不上.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0 09:06:28   
  TO迦尔纳兄:子产是中国第一部成文法的颁布者,这也是他被一些现代学者看成先期法家的重要原因。但用法家这样的概念去套子产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他的年代要早于诸子百家,可能各个学派都从他身上吸收了营养。
  另外,子产所在的郑国是个贵族、商人联合执政的政权,自由是商业的基本属性,而且与农业相比,商业有特殊的技术性,所以,子产颁布成文法和提倡舆论自由,应该与兴商关系密切。
  孔子很佩服子产,但对成文法坚决反对,晋国的成文法颁布在子产之后四十年(?),依然被孔子漫骂,可见儒家的保守性。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0 09:12:31   
  TO残阳下的菊花:
  温、原这些地方位于河南的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地区,原来是周天子大夫的采邑,自然不是独立的诸侯国,但是东周以后,周王很衰,这些地方逐渐不服周王的管理,甚至与狄人勾结。
  周王耍无赖,把这些地方与郑国的一些地方交换,其实郑国依然控制不了,到晋文公时期再耍无赖,赏赐给晋国,不料文公认真,就真的给征服了。
 作者:六朝人物 回复日期:2007-5-30 10:31:33   
  打了半天字,一个"口令有误"都给吃了,郁闷哪!
  
 作者:残阳下的菊花 回复日期:2007-5-30 10:35:37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0 09:12:31 
  TO残阳下的菊花:
    温、原这些地方位于河南的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地区,原来是周天子大夫的采邑,自然不是独立的诸侯国,但是东周以后,周王很衰,这些地方逐渐不服周王的管理,甚至与狄人勾结。
    周王耍无赖,把这些地方与郑国的一些地方交换,其实郑国依然控制不了,到晋文公时期再耍无赖,赏赐给晋国,不料文公认真,就真的给征服了。
  =====
  再次感谢虎公。
  
  周王室要养那么多卿士家族,以如此少的土地,也真够呛的。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0 11:04:37   
  作者:六朝人物 回复日期:2007-5-30 10:31:33 
    打了半天字,一个"口令有误"都给吃了,郁闷哪!
  ————————————————————————
  啊,太遗憾了。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0 11:07:38   
  温、原这些地方的大夫应该是西周就在那里了,周天子东迁,他们的利益受损,不服从也是很正常的。
 作者:残阳下的菊花 回复日期:2007-5-30 11:17:50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0 11:07:38 
    温、原这些地方的大夫应该是西周就在那里了,周天子东迁,他们的利益受损,不服从也是很正常的。
  ====
  周天子东迁,蛮惨淡的。周平王在原野上看到一些人披着头发在郊外祭祀,那些人都是戎人,而且距离王畿实在是太近了,
  
  我一直在想,假如晋一直存在,那么周天子会不会一直延续下去。
  也许不会,像韩国,原国,虞国,虢国,这些都是姬姓的昭穆,还不是被灭了。
  
  然后封锁自己的大夫,结果被三家分晋。
  
  不过历史不能假设,晋对于周王室还是比较忠诚的。
  
  周王室的衰落,自己要负很大的责任。周王室最亲的诸侯,郑国,是宣王的弟弟,幽王的叔叔,平王的叔祖,却一直抵牾不断。而且还一度支持非嫡系的曲沃获得晋的政权,这不是助长了僭越。
  
  我读春秋比较坚持正统主义,所以喜欢公羊,谷梁多于左传。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0 11:24:25   
  正统也不能到了无视现实的程度,比如司马光编纂《通鉴》,把前403年周王封韩赵魏为诸侯作为开端,以表惩戒,支持正统。其实,周王不封行吗?人家就在自己家门口,他不封试试看:)
 作者:残阳下的菊花 回复日期:2007-5-30 11:33:40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0 11:24:25 
    正统也不能到了无视现实的程度,比如司马光编纂《通鉴》,把前403年周王封韩赵魏为诸侯作为开端,以表惩戒,支持正统。其实,周王不封行吗?人家就在自己家门口,他不封试试看:)
  
  =====
  ^_^ 司马光对此就很不爽,这件事后面有一篇大论,看得荡气回肠,正气凛然,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中学语文课本不收录呢。核心思想是唯名器不可假于人也。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在关于楚汉争霸,也提到了这点,项羽不随便给人封爵,实际上并不是他最终失败的结果,而且也不是说随便封就封的。
  
  ^_^楚国还问过鼎,周天子也不封。虽然他自己封自己为王,把周的子爵都扔到不知多远了。竟然被人称为僭越。我就为楚国不平啊,别人自我得之,自我失之,蛮夷自己弄个王玩玩也没所谓了。徐国更弱,还不是称王,称霸淮夷的。
  
  所以汉贼不两立,华夷须严辨,太对了。
  
  我喜欢春秋正是因为从中找到了一些中国人失落了的价值体系,虽然看起来和现实差距比较大,所以就非常喜欢喜欢。
  
  
 作者:司马放 回复日期:2007-5-30 11:35:48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0 11:24:25 
  其实,周王不封行吗?人家就在自己家门口,他不封试试看:)
  -------------------------------------------------
  是啊,政治是讲求实际的;而此时的周天子也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了。
 作者:残阳下的菊花 回复日期:2007-5-30 11:38:40   
  作者:司马放 回复日期:2007-5-30 11:35:48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0 11:24:25 
    其实,周王不封行吗?人家就在自己家门口,他不封试试看:)
    -------------------------------------------------
    是啊,政治是讲求实际的;而此时的周天子也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了。
  ------
  我们年轻人其实就最怕这个,所以我也认为伟大的孔夫子一直是个相对圆滑些的“愤青”。他的理论,他的理想,总是被无情的现实所破灭。
 作者:liradish 回复日期:2007-5-30 13:22:52   
  想想八十年代欧洲和南美在丰田杯中火星撞地球般的激情四射,真是感叹南美足球啊!AC米兰就是那个时代结束而另一个时代开始的标志.
  
 作者:spzcumt 回复日期:2007-5-30 13:31:23   
  虎兄,和各位顶贴留名的兄弟们
  
  要分页 了
 作者:残阳下的菊花 回复日期:2007-5-30 13:35:11   
  仔细看了这个帖的所有回复,大家怎么讲起足球来了,我也参合一把,希望别怪我灌水:)
  
  
  写在阿根廷与德国大战前夕
  
  作者:残阳下的菊花 分类:心情偶得 提交日期:2006-6-27 22:50:00 | 访问量:135   
  
  自90年意大利之夏开始,我就开始关注足球,当然,我承认我是个伪球迷,我只是个阿根廷队的球迷。80年代中那不勒斯举全城之力购买马拉多纳,本身就是一个传奇。90年代初,随着阿根廷铩羽而归,球王的状态下滑之快,也是一个传奇。还好,这个时候,一代战神,
  来自潘帕斯草原的英雄巴蒂出现在了亚平宁半岛,战神都是悲壮的,忘不了2002年巴蒂的泪水。
  
  这么多年来,除去老马和战神,来自阿根廷许多的球员也让我兴奋过,让我憧憬过,风之子卡尼吉亚,90年昙花一现后,宛如风一般消失在许多球迷的眼中,雷东多,因不屈服于帕萨雷拉的强权,誓不断法,被阻挡在世界杯大门之外,奥尔特加,脚法细腻,才华出众,可是却一直无法大红大紫。同时代成名的萨内蒂,01年世青赛大放异彩的萨维奥拉,虽然屡有精彩表现,却总是让人担心他孱弱的身躯如何抵挡日尔曼高头大马的撞击。少年天才梅西,会否如同许多阿根廷少年一样,成为又一个伤仲永?还有许多许多,里克尔梅,索林。。。。。
    
  天妒英才,上天给了阿根廷如此多的天才,命运自1986年后再也没有给阿根廷垂青。英雄折戟总沉沙,1986年的马拉多纳是上帝,他以一己之力对抗着一切,可惜的是当年无法某刚刚出生,无法目睹一代球王的飒爽英姿,20年后的今天,凭谁问,霸王何在?
    
  先写这么多,不要畏惧德国队,虽然我一直认为日尔曼民族是个非常优秀的民族,但我却更热爱结合了南美细腻球风和欧洲高雅打法的阿根廷队。。。。。。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0 13:38:27   
  当初晋文公请求遂葬,周王不给;楚庄王问鼎之重,周人拒绝,根本原因还是有资本,周天子当时还有价值,中原的霸主要高举他来团结诸侯,——他楚庄王动动试试?
  战国时候就不同了,你再尊王,天下诸侯已经不感冒了。三晋对周天子还算不错的,秦国人就没这么客气了。什么价值体系,我想到了老子关于牙和舌头的故事,毕竟,周天子保存了800年的血统,是历史上最长的。
  周天子让司马光来这个腐儒去做,早就玩完了。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0 13:44:59   
  去年的阿根廷绝对是冠军的实力,都给教练害了,领先的时候居然把里克尔梅和梅西都换下。
  不过教练也是球队的一部分,也没什么好埋怨的。
  
  94年世界杯,我们都看好老马和巴蒂的阿根廷队,如果不是老马出了问题,冠军绝对是阿根廷的——我现在还这么认为。
 作者:残阳下的菊花 回复日期:2007-5-30 13:54:26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0 13:44:59 
    去年的阿根廷绝对是冠军的实力,都给教练害了,领先的时候居然把里克尔梅和梅西都换下。
  ======
  大部分赞同.换人怎么不晚多十几分钟.梅西在这比赛没上场啊.
  
  德国前锋克洛泽撞到了阿邦丹谢利在挺过几分钟后,阿根廷门将还是支撑不住,换了个替补门将,占用了换人名额.这也是失利的一个原因.
  
  那个点球就不多说了.
  
  我的天啊,那场比赛,阿根廷场上最高的克雷斯波恐怕只到德国的平均身高.不过后来德国在自己的总理面前被意大利干掉,多少平衡了些.
 作者:王长兴 回复日期:2007-5-30 15:25:52   
  读虎公之文,如饮醇酒。既使人通史,上下豁然,又令人明德,仰之弥高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0 15:42:05   
  梅西在这比赛没上场啊.
  ——说的对,我记错了。不过德国队搬平之后,阿根廷一帮小个子立即攻得对手很狼狈,当时心里那个痛啊……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0 15:46:17   
  TO王长兴兄:谢谢谬赞。《左传》,乃至整个中国传统历史有有强烈的判断意识,我觉得这是中国史学之灵魂。清代的考据家虽然严谨,但这个根断了,也是文字狱之下的后果。
  
  王兄是高手,还望多挑毛病,谢谢!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0 15:47:19   
  TO王长兴兄:谢谢谬赞。《左传》,乃至整个中国传统历史有有强烈的判断意识,我觉得这是中国史学之灵魂。清代的考据家虽然严谨,但这个根断了,也是文字狱之下的后果。
  
  王兄是高手,还望多挑毛病,谢谢!
 作者:王长兴 回复日期:2007-5-30 16:42:26   
  在下实在惭愧,我们过于关注兵戈杀伐之事,与虎公相比,判若云泥啊
 作者:王长兴 回复日期:2007-5-30 16:43:39   
  在下实在惭愧,我们过于关注兵戈杀伐之事,与虎公相比,判若云泥啊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0 16:53:55   
  王兄太谦了,看过你的几个帖子,很佩服:)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1 9:33:19   
  第三节 疲惫中老去
  
  一、赵武的衰老
  
  赵武这样的执政,面对平公这样的国君,内心时时要感觉到沉重和疲惫。
  
  锐意改革的王安石曾向宋神宗抱怨:天下事如沸汤,我刚刚在下面添把柴,您马上在上面加瓢凉水,这锅我什么时候才能烧开呀?!其实赵武的心思倒不一定要把锅烧开,烧到当年悼公、甚至文公时期那样的热气澎湃,他只求晋国不要在自己手里冷了灶而已。现在的情状是,平公每每在上面加一瓢冷水,赵武就要赶紧在下面加把柴。但毕竟平公是君,赵武是臣;平公还年轻,赵武已经渐渐进入了暮年。
  
  现在,很多人都看见:赵武老了;刻薄一点的说:赵武要死了……
  
  前542年初,参加去年冬天澶渊之会的叔孙豹回到鲁国,对孟孝伯说:赵孟(赵武)要死了,说的都是苟且偷安的话,一点都不象个主持国政的人;况且,年纪还不满五十,罗罗嗦嗦就象八九十了一样,我看他是活不久了。赵武一死,韩起必将在晋国执政,韩起是个君子,你去给季孙说说,让他早点和韩起搞好关系。不然,我们鲁国就要早做准备了。以后,晋君将丧失大权,朝政将被家族控制,韩起又为人懦弱,其他大臣贪求无厌,齐、楚两国不足依仗,鲁国的景况恐怕不妙啊!”——但是,叔孙豹的意见并没有引起季孙氏的重视,鲁国日后也因此而付出了代价。
  
  前541年夏,赵武在郑国与楚国令尹寻盟,回国途中,周景公派卿士刘定公在颖(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慰劳,两人在在洛水边会面。赵武的贤能和作为无疑也让周天王充满了希冀。席间,刘定公忽然谈到了大禹:“禹的功绩真是太伟大了,他的美德真的是流传久远!没有他,现在的我们大约只能象鱼一样生活在水里了吧?我和您现在得以头戴礼帽、身穿礼服,治理民众、管理天下诸侯,也都是全靠当年大禹的力量。您何不远继大禹的功德,广泛地造福于万民呢?”不料赵武的反应十分冷淡:“老夫只是惟恐获罪罢了,哪还能想那么长远的事?我们偷食苟安,早上都不去想晚上的事,您说的也太长远了。”
  
  刘定公返回后告诉周王:“谚语说,人老了是又聪明又糊涂,说的就是赵孟这样的人吧。身为晋国的正卿,号令诸侯,却把自己等同于一个下役,早上都不考虑晚上的事,这样就等于把神、人全都背弃。神明愤怒,民众背叛,哪里还能够长久?赵孟活不过今年了。因为神怒了,就不再享用他的祭品;民叛了,就不再愿意为他服务。祭祀失效,政事也不被服从,怎么能活过一年?”——周王大概是要象晋国、向赵武寻求某种支持或好处,但赵武有心无力,也就婉言拒绝了,刘定公的话颇显恶毒,大约也是因为被拒绝后有点恼火。
  
  回到国内,赵武又会见了刚刚流亡来晋的秦后子(鍼)。
  
  赵武:您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后子:我害怕被国君降罪,所以才来到这里,恐怕等国君死后才能回国。
  赵武:你们国君有道吗?
  后子:无道。
  赵武:那么秦会亡国吗?
  后子:不会。一代国君无道,国家没有什么危险;连续几代无道才会亡国。
  赵武:你们国君会短命吗?
  后子:会吧。
  赵武:要等多久?
  后子:国君无道但是庄稼丰收,是上天在保佑他。应该还能活五年。
  赵武:哎,早上的事情和晚上没关系(朝不及夕),谁能去等上五年啊。
  后子回后告诉别人:“赵孟要死了。作为人民的主宰却得过且过地混日子,他还能活多久呢?”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1 9:34:36   
  二、平公的病
  
  历代国君的奢侈,概括起来也无非是财、色两端。敛财伤国,淫欲伤身。晋平公姬彪自然可以不去看民间的疲敝,但却真真切切感到:自己的身板实实是在垮掉了。前541年秋,阿彪终于病倒了。
  
  (一)子产论病
  郑简公命子产来晋国聘问,并问候平公的病情。叔向来请教:“寡君的疾病,卜人说:是实沈、台骀在作祟。我国史官也不清楚实沈、台骀使哪方的神,敢问您了解吗?”
  
  子产:“从前高辛氏(帝喾)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阏伯,小的叫实沈,两人居住在旷林,关系很不好,天天打架,互相征伐。后来的尧帝很讨厌他们,就把哥哥阏伯迁徙到商丘(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依靠辰星来定时节。后来的商人沿用这种习俗,所以辰星又叫商星。把弟弟实沈迁徙到大夏(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依靠参星来定时节。后来的唐人沿用这种习俗,先后归附于夏、商。唐人的末世国君叫唐叔虞。后来。当周武王的夫人邑姜怀孕,梦见天帝告诉自己:‘我给你的儿子起名叫虞,将把唐赐予他,属参星,在那里繁衍他的后代。’孩子生下来时,手上的纹路恰巧组成一个‘虞’字,就取名为虞。到后来成王灭唐,就把那里封给了虞(大叔),也就是现在的晋国。因此,参星就是晋国的星宿。由此看来,实沈应该就是参星之神了。
  “从前金天氏(帝少昊)有个后代叫昧,担任水官之长,昧生下了允格、台骀两个儿子。台骀能继承父亲的职责,疏导汾水、洮水,筑堤保护湖泊,让民众生活在宽阔的高原。后来的颛顼帝赞赏他,把他封在汾水流域。沈、姒、蓐、黄四个国家,都是台骀的后裔。现在晋国成为汾水流域的主人,这四个国家早已被晋国灭了。由此看来,台骀应该就是汾水之神了。
  
  “但是,无论参星之神实沈还是汾水之神台骀,都不会降灾到贵国国君身上。对于山川之神,只有发生水旱或者时疫的灾难时,才需要祭祀他们,请求他们赐福。日月星辰之神,只有遇到雪霜风雨不合时令时,才需要祭祀并请求他们赐福。至于贵国国君身体的问题,不过是由于劳逸、饮食、哀乐这些原因造成的,和山川星辰之神没什么关系。我听说,君子的一天分为四个时段:早晨处理政务、白天访问民情、晚上修明政令、夜间安歇身体。通过这样的生活规律,以便很好地宣发和储备血气,防止血气堵塞或者枯竭,以至于情绪低落、百事混乱。现在国君一天到晚只做一件事(房事),也就难怪会生病了。我还听说:国君不能找与自己同姓的女人服务于后宫,同姓结亲,子嗣就不会兴旺。因为既然违规找同姓女子,那肯定是极漂亮的,女人漂亮到极至,男人就容易生病,所以君子厌恶这种做法。《志》里面说:‘买妾不知其姓,通过占卜决定。’对于违背以上两点,古人是很忌讳的。现在国君的后宫居然有四个姬姓女子,这大概就是他的病因了吧?如果真是因为违背以上两点而得病,是根本无法治疗的。舍弃那四个姬姓女子还有救,否则病情一定会继续恶化的。”
  
  叔向惊讶不已:“说的好啊,这些我都闻所未闻,国君确实是这样的。”平公听了叔向的转述,赞道:“真是个博物君子啊。”并赠给子产一份重礼。
  
  (二)医和看病
  随后,秦国的一位叫“和”的名医也应邀来到晋国。
  诊视完毕,医和诊断:“这个病没法医治。属于典型的‘近女色,病如蛊。不怪鬼神和饮食,全是迷惑丧心志。良臣将死,上天不佑国家’。”
  
  一听还是不让自己沉迷女色,平公颇觉遗憾和不甘心: “难道女人就不能接近吗?”
  
  医和:“要有节制。比如先王的音乐,是用来节制百事的。所以音乐有宫、商、角、徵、羽五声作为节制,以快慢本末来相互调节。从中和之声逐渐下降,五声降到无声处,就不再弹奏了。因为再弹奏下去就是复杂的手法和靡靡之音,让人听了心荡耳烦,丧失平和的心态,君子是不听这种音乐的。无论什么事情过了头,都需要停下来,以避免产生危害。君子接近女人,应以礼仪来节制,而不能使自己心志沉迷。上天有六种气象,降而产生五种味道,体现为五种颜色,征验为五种声音。上天的六种气象是:阴、阳、风、雨、晦、明,六种气象又分为春、夏、秋、冬四时,产生金、木、水火、土、五节,哪个过了头都会产生灾祸。阴过了头产生寒疾,阳过了头产生热疾,风过了头产生末(手脚)疾,雨过了头产生腹疾,晦过了头产生惑疾(神智不清),明过了头产生心疾。女人是阳物(男人所用之物),而应用在夜间,用过了头就产生内热惑蛊的疾病。现在您接近女色既不节制,又不分时候,能不生病吗?”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1 9:35:44   
  三、赵武之死
  
  看完平公的病,医和又来见赵武,将上述诊断对赵武说了——因为他的诊断涉及了良臣。
  
  赵武:这个良臣会应验在谁身上?
  
  医和:就是您啊。您执掌晋国已经八年了,晋国没有发生动乱,诸侯也没有背叛,可谓是“良”了。我听说,国家的大臣,光荣地享受君宠和爵禄,承担国家的重任,有灾祸兴起却不能改变它,自己必定要承受恶果的。现在国君沉迷女色以至于生病,将不会再精力去关心社稷大事,还有比这更大的灾祸吗?而您对此又不能阻止,所以我认为这个“良臣”就是您。我听说,正直的人不能辅佐曲邪的人,光明的人不能规劝昏聩的人,大树不能生长在陡峭之地,松柏不能生长在凹湿之地。你身为执政而不能劝谏迷惑的国君,自己又不能主动引退,还觉得自己干得不错,八年就已经够久的了,还怎么能够长久?
  
  赵武:您是医生,有能力判断国事?
  医和:最上等的医生给国家治病,次一等的给人治病,这本来就是医生的职责。
  赵武:您刚才所说的“蛊”,是怎么产生的呢?
  医和:过度沉迷于某种事情而引起的疾病,就是“蛊”。从文字上来讲,器皿里生出的虫叫做蛊,谷子生出的飞虫也是蛊,在《周易》,女人迷惑男人、大风吹落山木叫《蛊》。这些说的都是同类的事物。
  万物中无不潜藏着蛊。例如,万物中没有比谷物更好的东西了,但谷物生长的同时,里面的蛊也在生长。所以,凡吃谷物的人,白天选择有德行的男人而接近他们,用以增长智慧,来体现谷物的明;夜间与有德行的女子共寝并加以节制,用以避免谷物中的蛊。现在,贵国国君不分昼夜地沉迷于女色,就如同不是在吃粮食,而是尽在吃粮食中的蛊,把自己当做盛放蛊虫的器皿了。
  赵武:那么国君还能或多久呢?
  医和:如果诸侯今后依然归附,他活不过三年;如果诸侯不服,他活不过十年。超过了这个数,晋国就要遭殃。
  赵武:您真是位良医啊!
  
  前541年,参加完晋国的烝祭之后,赵武离开国都,来到赵氏封地和祖庙所在的南阳(太行山之南,黄河之阳),准备在温(在今河南省修武县西)祭祀曾祖赵衰。12月1日(甲辰),在温县举行了烝祭,7日(庚戌),赵武辞世。
  
  别人的判断以及医和类似咒语的预言,对于赵武的心理暗示无疑是强烈的。但更本质的原因还在赵武自己:他太疲惫了,得休息了。
  
  《新序》记载了赵武去世后发生的一个故事:晋平公与叔向路过九原,不禁发出感慨:“这里埋葬了我多少的良臣啊!如果死者能够复生,我该选择与谁交游呢?”
  叔向:应该是赵武吧。
  平公:是因为你和你老师是同党吧?
  叔向:我给你说说赵武的为人。他这个人,虽然“立若不胜衣,言若不于出口”,但是亲自为晋国推荐的人才就有四十六人,全都被国家任用,成为了晋国的依赖的栋梁。等到他去世的时候,这四十六人都是站在客人的位置上吊唁,这说明他没有丝毫的私心,所以我才选择他。
  平公:说得好。
  
  ——这个故事明显是套用了《国语》、《礼记》中赵武与叔向在九原称赞范武子的那段对话,而且人物、环境颇有偏差,比如把叔向说成了赵武的弟子,简直有些滑稽了。但其表达的内容与感情,则是大体公允的。
  
  
  
  
  
  
 作者:司马放 回复日期:2007-5-31 10:38:54   
  写的好
  特别是最后一段,对历史描述方式的那种宽泛的态度。
 作者:司马放 回复日期:2007-5-31 10:38:59   
  写的好
  特别是最后一段,对历史描述方式的那种宽泛的态度。
 作者:小道飞飞 回复日期:2007-5-31 11:54:59   
  一年多了,虎公才开写。。。
  先顶了才细读。
 作者:莫邪82 回复日期:2007-5-31 12:56:22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0 13:38:27 
    当初晋文公请求遂葬,周王不给;楚庄王问鼎之重,周人拒绝,根本原因还是有资本,周天子当时还有价值,中原的霸主要高举他来团结诸侯,——他楚庄王动动试试?
  ————————————————————————————
  说得甚是:)好歹这会儿还有点底气,那鼎也还尊贵着,到了赧王的时候,汗……
  不过“中原的霸主要高举他来团结诸侯”说到了点子上,周王的实力早不行了,也就是各诸侯打出的政治品牌罢了,真要尊王的没有几个,就是周王朝自己内部出问题了,也要靠诸侯来插手解决甚至扭转局面,像后来的王子朝之乱,本来王子朝一边是强势的一方,结果晋国一插手,只好收拾铺盖跑路
  最不幸的是实力不行,财力也不行了,早在西周时期财政就已经捉襟见肘,厉王“专利”,想也是苦于财力的紧迫吧,话说有种观点就认为“厉始革典”实际上是一次加强集权的改革,但是不幸失败了
 作者:liradish 回复日期:2007-5-31 13:00:13   
  总觉得赵武这个人比较人性化,是人而不是神!
 作者:yang1216 回复日期:2007-5-31 13:18:17   
  杨氏记号1979.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1 13:48:11   
  谢谢!
  宗周东迁以后,面积还是要大于诸侯的,但体制落后,再加上元气大伤,也就再没有振作起来。
  
  作者:liradish 回复日期:2007-5-31 13:00:13 
  总觉得赵武这个人比较人性化,是人而不是神!
  ————————————————————————
  是啊,这样的人是很难得的。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1 13:57:54   
  另外,求助:《国语-晋语》“医和视平公疾”中医和对赵武说的一段话:
  
  文子曰:“子称蛊,何实生之?”
  对曰:“蛊之慝,穀之飞实生之。物莫伏于蛊,莫嘉于穀,穀兴蛊伏而章明者也。故食谷者,昼选男德以象穀明,宵静女德以伏蛊慝,今君一之,是不飨穀而食蛊也,是不昭穀明而皿蛊也。……”
  
  ——这里面有几句话实在弄不明白其中的奥妙,特别是“穀兴蛊伏而章明者也”一句,看了一些注释,始终觉得不够贴切,希望大家能指教一二。
 作者:大马士革菜刀1 回复日期:2007-5-31 14:16:04   
  智氏和中行氏本是一家,而且一直都同一战线,但为什么中行氏和范氏被逐的时候,智氏反而站在赵、魏、韩这边呢?
 作者:spzcumt 回复日期:2007-5-31 14:38:45   
  作者:大马士革菜刀1 回复日期:2007-5-31 14:16:04 
    智氏和中行氏本是一家,而且一直都同一战线,但为什么中行氏和范氏被逐的时候,智氏反而站在赵、魏、韩这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GJM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1 14:48:56   
  智氏和中行氏关系的恶化,主要是后来的知跃和荀寅两个人的关系太恶劣了,已经出了五服,亲情也淡了许多。
 作者:monvoisin 回复日期:2007-5-31 15:00:33   
  这几天比较忙,十分荣幸虎氏这么看重我的意见,所以有时候即使上来看一眼也不敢发言,是希望能看到资料后认真地回复,希望能够谅解.
  
  首先关于公孙侨的改革,我想应该先看到背景,关于郑国的国际环境和内部族群矛盾就不说了,因为大家看得都比较多了,还有一点是潜在的比较重要,那就是一个自然和人口因素.郑国首先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这必然造成人口众多和经济发达.当然这个要有时效性,需要相当时间的积累才能发挥出来.子产对于内部族群的矛盾,主要采取依靠罕,驷,丰三大族的策略;对外取悦大国,同时坚决打压弱小邻邦;最主要的,子产意识到了郑国的自然和人口资源,并采取措施把这个能量释放出来了.因为子产本人也清楚前两个矛盾是不可能化解的,所以只有从最后这点上找出路,延续郑国的生命.
  
  从时间上来看,封洫到不是子产的创造,不过在他手里最后完善而已.看襄公十年传:初,子驷为田洫,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就是说搞田洫实际上是公子騑就在搞的措施.为什么要搞这个呢,首先,郑国在晋楚间一个长期的策略就是骑墙,不断在两大集团之间插队,代价就是要不断执行双方的命令,尤其以楚国为甚,不但每出兵必有郑师偕同作战,而且屡屡指派郑国主动攻击卫宋等国.这样郑国贵族集团一方面发出"国病矣......"的哀号,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一致认为"犹愈于亡乎......",所以必然要求有力的人口和粮食保障战争,而且这个政策竟然最终坚持下来了,所以我们说郑国是有这个潜力的,但是不作出改革这个潜力就发挥不出来.
  
  那么我们来挖掘一下郑国现实的情况,以前流行的井田制,在形式上仍然得到认可.看这个井字,把一个正方形分做9个小正方形,每格百亩,9家耕作边上的900亩,同时兼耕中间的百亩,这就相当于略重于十一税而又比十二税略轻的地租,当然另外还按照这个比例有劳役地租存在了.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1 15:21:22   
  关于井田制,我有一个认识,认为井田制与税亩制并非绝对排斥的关系,税亩制实施之后的一段时间,虽然徭役地租已经变为实物地租,但井田制的形式并没有立即消除,只不过是公田已经没有了。
 作者:monvoisin 回复日期:2007-5-31 15:41:10   
  首先井田制有个潜在的问题,为了顾及井田的形式,土地一开始要遵循井状的形态,这样会有土质和水源的矛盾.后来考虑到这个问题,没有形式上的中央地块了,但是在征收上采取1/9的缴纳比例.这样一来,如果同样的地力,加以同等的劳力,那么各个地块有同样的收益,所以在缴纳地租的问题上,只要保持这个比例,即使耕作乏力或者有自然灾害,耕种者至少可以保持和国家同等的收入水平.
  
  那么我们从耕作者的角度来看,他们逐渐发现了一个秘密,如果在井田以外重新开垦私田,那么这个私田是不会被计算入地税当中去的.这样即使不认真耕种公田,在名义上自己的公田产出也降低了,另一方面加大对私田的投入,这样以略多的劳动就可以大幅度增加自己的收益,这种暴利的行为首先是由于耕作者谋取利益的根本动机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对郑国但是国家施加的过重的负担的一种反抗.
  
  当然这种秘密是不会保持下去的,之所以他可以存在,当然是有其政治和经济上的盟友的.我们换个角度,从中下层贵族的立场出发,首先,他们可能在政治上已经失势力,譬如尉氏,司氏,堵氏等,所以不在具有其道义上的负担;同时在经济上,由于这些贵族同样原来处于地租上缴的一个环节中,需要分担国家收入来源,而政治上的失势导致他们与国家利益逐渐分道扬镳,因此他们逐渐也具有了包庇私田的动机.一方面,他们可以私下对在其领地之内或者附近的私田征收一定的保护费,可以远远低于国赋,比如1/20等等,另一方面,可以主动组织流亡者和耕夫开垦私田.这样下层贵族和耕者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作者:monvoisin 回复日期:2007-5-31 15:55:07   
  我们来看看私田的几个影响:
  
  首先,比较明了的是,国家应得的赋税被转移到耕者和中下层领主的名下.这本身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当时却严重动摇了郑国统治的根基.耕种者和失势贵族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形成了盟友,这样一来穆族被严重孤立了.(当然我不排除穆氏自己也在搞私田,所以改革同样受到来自穆氏的阻力)
  
  更要命的是,这重新确立了一种人身依附关系.如果耕作者本来还需要分担公田的耕作,哪怕是敷衍的,现在由于得到贵族的包庇,就干脆从自己原来的土地上逃亡,全力投入私田的耕作,成为黑户,同时还逃避了劳役地租.这种结果导致国家完全不掌握土地产出,同时丧失了可以征用的人口.这就使得执政的穆氏有迫切的需要采取措施改变形势,哪怕影响到自身利益(如果穆氏也参与了私田的开发).
  
  不过这种东西让我感到似曾相识,我们回顾一下国语.周语上樊仲山父谏宣王料民的内容:
  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仲山父谏曰:“民不可料也!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少多,司民协孤终,司商协民姓,司徒协旅,司寇协旅,牧协职,工协革,场协入,廪协出,是则少多、死生、出入、往来者皆可知也,于是乎又审之以事,王治农于籍,葎于农隙,耨获亦于籍,猛然狝于既烝,狩于毕时,是皆习民数者也,又何料焉,不谓其少而大料之,是示少而恶事也。临政示少。诸侯避之。治民恶事,无以赋令。且无故而料民,天之所恶也,害于政而妨于后嗣。”王卒料之,及幽王乃废灭。
 作者:虎公 回复日期:2007-5-31 16:13:37   
  我的一点看法:
  
  税亩制给井田制的变化
  实行税亩制以后,井田制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至少,田地再没有公田、私田之分了。但井田制是否就此宣布终结了呢?这里想探讨几个疑问:
  (1)阡陌(田间道路)是否已经不复存在?
  之所以称“井田”,乃是因为无数阡陌组成“井”字的形状。春秋中后期,阡陌有没有随着公田的取消而拆除了呢?个人觉得未必。
  第一,前589年,晋、齐两国爆发了鞍之战,齐国战败求和,晋国人提出条件:“尽东其亩”,要齐国把境内的田间道路全改为东西走向, 这表明,阡陌还是存在的,而齐国早在前685年就开始按田亩征税了。
  第二,春秋后期依然车战盛行,有学者认为,战国时期车战逐步式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田间阡陌被开除,行车不便。如果这个说法合理,那么就说明税亩之后,阡陌并没有被拆除,井田的外观还在。
  第三,春秋中后期,所谓邻、里(社)、族、党、州、乡的基层单位还在,说明严整规划的田亩很可能还在。
  
  (2)土地是否从此可以自由买卖?
  多数学者认为,公田的废除,税亩的实行,统治者从此不必操心地在谁手,只要按亩收税即可。所以土地开始自由流转,土地进入了私有化阶段。
  个人认为这个结论也未免草率。公田的废除和土地的私有可以画上等号吗?按照当时的社会贫富差异,如果允许自由买卖,不用一百年,早就达到富者似田跨百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程度了。西汉时代从战乱到这个程度只用了几十年。让我们看一个资料,也是那些先秦历史学家不断引用的:《汉书-食货志》中“李愧为魏文侯论尽地力之教”的话,这里不作全引,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显然还是受田的规格,而且并没有提到对地主要纳税,只提到对国家的“十一之税”,可见不是耕种地主私人的田地,李愧的计算非常精密,不可能会算漏的。李悝生活在战国早期,距税母制度的实行已经100多年,如果说土地兼并已经进行了100多年,这种情形是万难解释的。
  
  (3)庶人是够获得了自由?
  公田废除了,农民也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这也是接近通说的观点,其实也是卤莽了。这里只举一个例子:
  还是《左传-哀公二年(前493年)》的记载,赵鞅率领部队与郑国开战前夕悬赏:“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自由转业),人臣、隶、圉免(获得人身自由)。”
  说明种地人还是没有转业的自由的,农村户口是国家定的,恐怕也不能自由迁徙的。
  ——总上,个人认为,公田的废除、税亩的实施,并不意味着井田制的终结、土地私有化的实现和庶人从土地上的解放。
  
  
 作者:monvoisin 回复日期:2007-5-31 16:14:08   
  宣王感到人口和税赋不足,要强行清点人数,就是要清点领主名下的黑户以重新确定负担义务的人数.樊穆仲虽然冠冕堂皇的话说很多,但无异于不打自招,因为正是由于各个层领主鼓励私田的行为,导致无法"...少多、死生、出入、往来者皆可知也...",现在要清点,显然会把大家的老底揭穿.我想他的意思大概是希望宣王不要捅破这一层秘密,否则前车之鉴,国人流剌王于汾上.当然后来宣王照样"卒料之",但是没有说采取什么措施了,我想由于宣王已经年老,未必有魄力搞什么飞机了,所以仅仅是确定了和领主分担兵役的关系,以应付一下眼前的危机.
  
  不过这个事情没有完,既然已经把黑户给揭穿了,就必须有清算黑田的时候,看看诗经,诗云: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这实际上是幽王初年各个阶层领主在土地关系上的冲突.当然幽王比较倒霉,赶上天灾,所以所有改革的成果都失败了.这是后话,那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郑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