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明玉:故乡的大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09:25:29

故乡的大路

 

我的故乡距离新安江只有八华里,门前有一条通衢大道直通河口。说它是大道,不是它的宽阔,它是仅有两米来宽的路。但是,它一端翻山越岭,通向高山峻岭深处的千家万户,另一端,连接着徽州百姓的母亲河——新安江,江边的水码头之一——朱家村,曾经是个繁华的小镇。过去,徽商外出,大多数就是从这里登上木帆船,到杭州、苏州等地去谋生、创业的。如果从朱家村过江,仅十余里路,就是赫赫有名的徽州府的府县两城了。

这样一条道路,在那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在童年,天天可以见到许多外乡人,或挑着担子、或抬着病人……急匆匆地从这里经过。

人们从老远的山区,挑上山货进城,又从城里买米或其他生产、生活资料挑进山。有时,过路人在门前歇气,请求给点茶水,吃点随身携带的干粮——苞芦果(玉米饼)。

这条路,和其他路一样是泥沙路,梅雨季节被雨水冲刷的坑坑洼洼,行走不便,挑着担子经过就更吃力了。到了冬季,泥泞冻冰,高低不平,容易崴脚,阳光照射到的路段解冻了,非常滑,双脚沾满泥浆,很难提起脚步。在这样的路上,挑着担子,真是步履艰难,走十来步,就要停一停,歇一歇,几里路,要费很长时间! 

村里也有人兴头修路,但是苦于经济困难,仅仅是大家出劳力,挖点泥沙垫补垫补,一时平整,等到大雨过后,又是一路坎坷!

胡氏是我们村里的大族,有锦良和秋帆两个人在常熟经商,颇有影响。他俩合计,决心要把我们村子范围的那段路修成石板路。

他俩首先各捐资银圆五百。村里群众和在外打工经商的,受到鼓舞、感动,也纷纷慷慨解囊。但是,仅靠本村的人投资还是不够的。于是,秋帆,锦良就在苏杭一带募捐。他们曾经在常熟归义庄做过总管,深得归家信任,归家得知他俩要为家乡做点好事——修路,非常赞赏,并尽力支持,一口答应乐助大洋一千元。还有其他商家、个人,闻讯都积极善举,热情乐助。

1931年,秋帆主持了修路工程,从村口的秀山庙到庄村,全常五华里,铺设成一条土红色的麻石板路。在秀山庙外有个高坡,俗称“高路上”,为了挑担行走方便,修成二十四个阶梯,每级高约三寸,宽约二尺,从此,这里就称呼为二十四梯。经过几个月的整修,一条石板大道修筑完工,里外山乡、过往行人无不交口称赞!

最后,将修路捐资名单、数目、开支等事项,镌刻在两块石碑上,矗立在秀山庙的傍边,秋帆仅仅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石碑上,乐助大洋五百元的人是无名氏,发起人是胡锦良、胡秋帆。

妈妈还对我说,修路资金最后不足部分,都是先祖父——秋帆公支付了。

可是,谁能料到,多少年河东,多少年河西!

在那激情似火可以熔化钢铁的“大跃进”年代,提出口号是:“肩膀不挑担,耕地不用牛,村村要修通板车路”。于是乎就有人出了点子,将石板挖掉搬开,又垫上泥沙,就算是改建成板车路了。

结果,不但板车没有通到家,泥浆打滑路难行的情景又出现在面前!

妈妈笑着对我讲述经过,然后调侃说;“石板要翻身,世上没穷人!果然,那时村村办食堂,户户烟囱不冒烟,大家同吃一锅饭了!”

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不足三十年,当初大家集资买来的石板,就成了某些人建造房屋的材料了!

修路记事碑当然要被当作“四旧”横扫得无影无踪!

又过了很多年,二十一世纪初,沿山脚开出了土公路,汽车可以通到老家了,但是泥路雨雪天,路面经汽车、拖拉机经过,路面更加显得泥泞难走,行路难的局面,比以前更为严重了。

今年,由政府拨款,乡村沙土公路改建为水泥路面,小汽车横贯全村,直通县城,而且还向深山谷里延伸,临近的乡村都可以通汽车了。这是一件方便群众的好事啊!大家共享开放改革成功,如此巨大变化,却是祖先万万想不到的,祖宗在天之灵,一定也会感到欣慰。

正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世间后人超前人!造福于民先修路,这是一条致富经!

 

飞添写于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八日。

刊于《合肥晚报》2007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