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所获是什么动物:我的豫冀晋行记之十三 —— 殷墟青铜器(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9:18:01

我的豫冀晋行记之十三 —— 殷墟青铜器(上)

2009-11-02 22:33:51
上接http://www.douban.com/note/42108451/大清:    位于地下的殷墟博物馆营建于2005年,装修堂皇气派,我到达时差不多已是闭馆时间,难得一人独自参观这样时新的博物馆,未免有些飘飘然。博物馆有好几个展厅,分别以青铜器、玉器、甲骨等为主题,我直奔青铜展厅,步入其中东张西望好一会之后,不禁摇头叹息,殷墟所出的著名青铜器几乎都不在此间,而相当一部分的展品也都是复制品,偌大的展厅中央处竖立着一个大玻璃柜,里面放着闻名天下的司母戊大方鼎,可是,真正的原物在几百公里外的国都,这里的这个又是什么?!殷墟博物馆之鱼塘殷墟博物馆青铜展厅         这也是难怪的,这儿摆放的若是真品,又如何呢?!而且真正的司母戊鼎,也不是有一个鼎耳是假的么?!有人说,现今神州的旅游事业,几乎全是一群骗子领着一群文盲到处转,此话似乎绝对了些,只要自己不当导游,那就成不了骗子,不过,我们再饱读诗书博古通今,也未必不是文盲,比如对司母戊大方鼎,又了解多少?不少人在小学时代就知道,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世上出土青铜器中最大最重者,高长皆超过一米,宽将近八十厘米,重八百七十五公斤,为传国重器,是国宝,可相关的认识也就仅限于此了罢,何为“重器”、为什么这是国宝、甚至什么是青铜器?能通透明了回答这些问题者毕竟不多,弟于此道曾附庸风雅地钻研过一阵,也就在这封信中向我兄汇报点了解,只是,恐怕要拉杂繁琐说上好多,还请我兄耐心读完后给予批评指正。    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为铜,即红铜,也称作纯铜,利用自然铜矿石打造的器物,要比石器有更多的优越性,如能轻便捶薄定型而不易断裂破损,目前世界上最早用自然铜制作的装饰品发现于伊拉克,距今一万一千年至一万年,八千年前,西亚地区即已出现了以熔铸法炼铜并制造铜器的文化,而本国相关发现则较晚,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铜片和铜管是最早的黄铜制品,距今6600年左右;辽宁牛梁河红山文化遗存出土的铜环,为已知最早的人工冶炼的纯铜制品,距今5200左右;以青铜为材料制作的器物出现的更晚,最早的为甘肃东乡县马家窑文化遗址内出土的一把青铜小刀,距今约5000年。甘肃东乡县出土之青铜刀,长12.5厘米,为本国最早的青铜器出土物。         青铜是指红铜与锡或铅的合金,根据现代科学实验,红铜的熔点是1084摄氏度左右,若加入15%的铅,熔点就会降到960摄氏度,若加入25%的锡,熔点更能降到810摄氏度,然而,往纯铜中加入铅或锡,最重要其意义不仅在于降低熔点,高温是冶铜术的必要条件,但新时代后期,也就是青铜时代还未到来之际,高温已不再是技术难题,当时的一些陶器须要1200摄氏度高温方能烧制成型,而且还只是器物烧制温度,实际上的窑温还要更高,所以熔化1000摄氏度的矿石以炼铜,并不是难事,之所以在纯铜中加入铅或锡,主要还是为了提高合金的硬度和抗腐蚀性,铜中加锡能提高较硬度和光泽;铅不能溶解于铜内,只能在铜液中均匀地分布作滴状浮悬,铜中加铅是为了提高铜液在灌铸时流畅性,另外,加了锡及铅的铜液在冷凝时体积略有涨大,故而以青铜铸件填充性好,气孔少,铸造性也就更高。    我读过不少讲解青铜器什的书,学者专家最为关注的向来是青铜器物的断代与分期、定名与用途、铭文的解读以及纹饰的分析,对于冶炼和铸造,则往往语焉不详或干脆忽略不计,这是古人重道而盲目鄙薄排拒技工技艺的恶性陋习最明显的佐证,弟总以为,只有在了解中国冶铸技术的精深与复杂之后,才能对本国的青铜器及青铜文化有所欣赏和感动!以司母戊鼎为例,好多朋友看来,不过是一大块铜块而已,根本无甚特别,似乎还确实是这么回事,即使请专家来讲解,他们有的会说,这样的大方鼎,铸造的工艺复杂程度,在三千年前那样的生产力水平下,其困难可想而知,又有人说,在商代晚期,制造这样的器物的难度是极其难以想象的,也许这些论道者自己并不明了,才会有“可想而知”又“难以想象”种种夸夸其谈吧?!制作一件青铜器,需经过采矿、冶炼、制模、翻范、浇铸、修整等几道工序,流程名目清晰简单,但若将其展开详述,可能博大得让人吃惊,弟于此狂放一回大致说讲下,看看能不能让我兄开窍,一笑!    首先是开矿采矿,有关铜矿及判定矿石的最早文献记载见于《管子?地数篇》:“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上有磁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学界一般认为《管子》成书于战国时期,其实在更早的殷商时代,先民选矿认矿的技能已相当成熟,分布各地的古铜矿遗址即是证明,然而,找到矿藏还只是起步,关键为将矿石从地底采出,1973年,考古人员在湖北大冶铜绿山发现一处古铜矿,古矿中分布着竖井、平巷、斜井等不同形制的矿井,全部采用支护木,先民根据矿脉走向决定矿井的深度与进度,有的矿井深达50多米,采矿并不是简单挖掘,通风、照明,装载、提升等无一不重要,没有相当的劳力与技术为基础,是不可能将矿石采出的,经过清理复原,人们发觉,殷商晚期的采矿与三千前后的近代人工采矿相比,并没有多少逊色!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竖井遗址及其分段提升示意图         在殷墟范围内发现发掘过多个殷商时代的铸铜作坊遗址,却从未发现炼炉和炼渣,这表明冶炼和铸造是分地进行的,也就是说,工匠开采出矿石之后,在矿山附近炼出的铜饼铜锭,这些原料运至都邑后,再作熔炼并配制合金后铸造成器。商朝晚期,安阳附近并非没有铜矿,可那时对青铜器的原料需求是巨大的,国都附近的铜矿远远无法满足这种需求,科研者发现,殷墟出土的青铜器,其原料有相当部分来自于云南四川地区,而这些地区并非华夏文化的核心疆域,也就意味着,青铜器原料的来源必然对应着征伐征战,另外,没有发达的交通运输及武装护送体系,大量铜料也就无法由边远地区输送到国都,青铜器并非简单的器物,至此初现一斑。中国铜矿分布图商代不同时期商族主体势力范围图         模范一词现今的解释为人或事物参照仿效的样板和榜样,也有模式规范的意思,实则“模”与“范”是古时铸造青铜器物的两种造型工具,中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大多以模范法铸造,所谓的模范法就是先以泥土制作一个与最终铸造的青铜器物相同的“模”, 然后将湿软的粘土敷上去翻制出器物的“外范”,之后将其制成后的“外范”切成数快除下,再对原先的那个“模”进行削刮制出泥芯,这个泥芯也就是器物的“内范”, 接着把“外范”和“内范”阴干定型后再放入窑内烧制烤硬,之后装配合拢,“外范”套在“内范”之间的空隙,就是所要铸造的青铜器物的型体,将熔化后的青铜合金溶液自注孔中注入其中,待其冷却后,再敲去“外范”,凿碎“内范”,青铜器也就大致铸成。模范法铸造青铜觯过程示意图之一模范法铸造青铜觯过程示意图之二         模范是铸造青铜器的关键,其制作也大有讲究,首先,做模和范的泥土要匀细而有粘性,并要混入一定的沙粒和焚烧过的草木灰,如此模范才具备一定强度和耐热性,阴干和烧制过程中不会变形破裂。外范与内范的成份不尽相同,为提高青铜器表面的光洁度,外范用沙较少;泥芯要有透气性和退让性,不然会膨胀,芯泥中的沙粒就要多些大些。殷墟出土之戈外范及其结构殷墟出土之圆鼎外范及其结构         青铜器表面大多有花纹装饰,若是凸起,就需在模上塑出,若是凹进,则要在模上刻出。塑刻者要以高超的技法小心翼翼地进行雕刻,不然这些纹饰就无法在最终铸出的器物上显现,晚商时代的青铜器上的纹饰,已极为精细复杂,制模刻纹时稍有差池,铸出的器物就可能成为废器。殷墟妇好墓出土兽面尊纹饰线图洛阳出土前秦时代陶制外范,口沿以下刻纹饕餮纹及圆涡纹刻工精美,清晰可见        外范的厚度要与所铸造的器物大小成正比,如此才能防止翻范脱模后外范变形,复杂及大型的器物的外范往往要分成多块,这些分范的边缘必须制成榫卯结构,不然阴干烧硬后无法紧密接合,接合时必须丝丝相扣,否则所铸器物上的纹饰就会错位,需要说明的是,接合后的模范不是密封的状态,外范上要留出浇铸口何透气孔道。司母戊鼎身之模范装配示意图司母戊鼎耳之模范装配示意图方鼎外范安装及榫卯结构示意图         范体制成后,需进行阴干使水分蒸发,阴干的时间也与范体大小有关,阴干须要缓慢均匀地进行,司母戊大方鼎这样大型器物的范体阴干时间可能长达数月,阴干过程中,还要将范体上下翻动多次,这样才能消除范体下部因重力影响而产生的变形    范体干燥之后需进行焙烧,出炉修整之后再安装合范,在合范之前,要在内范与外范之间安装芯撑垫片,以保证所铸器物有一定的厚度,范体外部要进行捆扎固定,至此,可供铸器的“模”“范”才算大致完成,青铜器的铸造中最费费力并最决定成败的,并非浇铸,而是之前模范的制作过程,这些工艺工序必须步步小心翼翼,稍有疏忽和差错就会功亏一篑。    模范制成之后所进行的就是熔融铜块以浇铸,而在熔融之前,还要对青铜合金进行原料配比,纯铜中加锡,能降低熔点并提高硬度,不过,锡含量若超过一定比例,其延伸性也就跟着降低,当合金中锡的成份超过20%的话,合金的强度就会急剧下降,器物极容易脆断;纯铜中加铅,合金的溶液的流动性就高,但铅的配比过高,器物表面即容易发生氧化,容易碎裂。此外,不同的青铜器物的合金配比也不相同,前秦文献《考工记》中有六种青铜器物不同的合计比例之记录,即“六齐(此齐读若“剂”)说,详细如下:钟鼎之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斧斤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戈戟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大刃之齐六三其金而锡居一削杀矢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鉴燧之齐金锡半。从中可以知道,最注重抗腐保存的大型器物如钟鼎礼器之类,铜最多锡最少;工具武器类须锋利坚硬,其含锡量就要较钟鼎为高;铜镜(鉴燧)注重是光亮的表面,所以的铜锡配比达到一比一,这样的含锡量也就造成器物容易脆断,所以自古铜镜向来易碎,破镜亦难重圆也。    先民根据重量体积配比金属原料之后,就要正式熔料铸器了,这道工序最重要的工具不是厚重的熔炉,而是鼓风设备,殷墟铸铜遗址发现一定数量的陶管竹管,这些都是用来连接鼓风设备的工具,古代文献中多有以橐鼓风用于冶金的资料,《管子》:“吾非挺埴,摇炉橐而立黄金也”,《淮南子?齐俗训》:“炉橐埵坊设,非巧冶不能以冶金”等,橐鼓设备大多都是兽皮制成,不易保存,各种文化遗址中从未有过考古发现,1959年,考古人员根据山东滕县宏道院汉画像石复原了一个鼓风机模型,虽然是后世的工具,但殷商时代的鼓风机可能于此并无太大的差别,而只有具备了这样大型的鼓风设备,才能熔炼得到铸造大型青铜器物所的大量的青铜溶液。山东宏道院画像石中排橐复原模型鼓风示意图        把融炼后为荣液态的金属溶液灌入型范的方式有两种,若所铸造的是小型器物,则将铜液倒入特制的坩埚,然后将坩埚搬运到放置型范的土坑旁,再把铜液灌倒入型范。这种坩埚皆为陶制器物,为耐火抗高温,所以要制作得厚重;铜液温度极高,一般工具无法触碰,为了便于将滚烫的合金铜液倾注入型范,又要设计成上重下轻的尖底形式,乍看如盔帽,故而此物又俗称“将军盔”。高32厘米,口径22.8厘米,安阳殷墟出土的坩埚及其结构示意图         假若是铸造大型器物,是无法用“将军盔”的,因为器物体积太大,需要的铜液多,而注入口小,若以坩埚倾注,先入型范的合金溶液往往已先期冷却,势必造成铸件失败。为保证大量的合金铜液源源不断尽快地注入模范,就要采用从熔炉中挖一条或数条槽道,利用地势的高低以引出铜液,使其快速直接地从浇口流人埋放在地下的模范中,根据器物所需铜液的多少而决定熔炉及沟槽的数量,如铸造司母戊鼎,可能需要四个以上大熔炉同时熔铜,同时供铜液流经的沟槽里需放满烧红的木炭以保证铜液温度。《天工开物》铸钟鼎图,系以四到八个熔炉同时熔铜,铜液经沟槽倾注入模范。         而模范在埋入地底承载铜液之前,范体本身需要高温预热,不然滚烫的铜液一旦注入就会导致范体炸裂,还有,若是注入不平衡均匀,一部分铜液可能会在范内薄的地方先行凝固,其整体体积也就相应地减小,而器体早凝固的薄的部分,会吸引未熔化厚的部分。因为整器被外范包围,那么被吸引的部分就会形成空洞,最终造成器物壁厚凸凹不平,因此,在浇铸铜液时,大量的工匠必须完美地进行协同配合,才能确保器物最终的铸造成功。    因为铜液不是整体冷却,一般大型的器物都是倒铸而成的,型体越大的器物,冷却的时间越久,而且要在其完全冷却再等上较长时间才可以脱范取器,冷却的时间及脱除范体也要严格把控,不然器物还是会开裂变形。    工艺再先进,技术再纯熟,成型后的大型青铜器物还是会有缺陷,比如毛刺,飞边等问题,于此则需要打磨,有些甚至需另作熔补,即再以熔融铜液倾倒在须补缀的孔洞或裂隙之上。殷墟出土的用于打磨修整青铜器的磨石司母戊鼎鼎腹补铸痕迹(左图右上角)及其内壁(右图)司母戊鼎鼎底十字凸棱司母戊鼎鼎腹与鼎足扉棱和错缝(左)及鼎足的补铸补铸清理之后,尚要再以木炭长久地再水中打磨器物使其表面光亮,此次,一件青铜器才算正真地铸成,弟啰嗦道来,我兄又有何感想呢?    中国的青铜文化与世界其他文明的青铜文化相比,起步晚得多,然而,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古代文明能像你我的祖国这样,拥有长达两千年的制造和广泛使用青铜器的历史,而且古代中国青铜器的精美程度,也是其他文明文化望尘莫及的!殷墟妇好墓出土司母辛鼎,高80.5厘米,口纵47.6,口横64,重117.5公斤殷墟妇好墓出土鸮尊,通高45.9厘米,口径16厘米,重16公斤鸮尊细部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商代足型盉,高57.6厘米,重4650克足型盉细部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商代卣,高24.8厘米,口径7.2厘米,重1760克商代卣细部上海博物馆藏晚商戈鼎,高23.7厘米,口径19厘米戈鼎细部上海博物馆藏晚商兽面纹尊,高46厘米,口径39.5厘米兽面纹尊细部上海博物馆藏晚商兽面纹罍,高43.5厘米,口径18.6厘米兽面纹罍细部上海博物馆藏中商兽面纹斝,高26.4厘米,口径15.4厘米兽面纹斝细部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晚商蟠龙纹盘,高16.3厘米 口径43厘米         现今的时代,已经不会再有伟大的工匠能为我们再造一件这样的器物了,可是,当我久久凝视这些国之重宝的细部,单是回想起他这些器物繁复而繁复的铸造过程,就有一种无以名状的激荡在一瞬间排山倒海的涌来,我想有朝一日,面对青铜器,我兄一定会与弟一样感同身受的,草草。                                                                                朱衣拜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