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宝贝基尔兽进化表:“民工之歌”引发争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7:55:56
作者:
来源:网上文摘
来源日期:2003-3-18
本站发布时间:2003-3-18
阅读量:310次
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抽屉TwitterFacebook

“我不想离我代表的人群太远。”这是来自山东省泰安市的全国人大代表王元成的话。3月5日全国人大会议在北京召开幕,这一天会议间隙,王独自来到北京月坛公园劳务市场,向进城务工者了解情况。那个劳务市场约有二三千人。他对着他们喊话﹕“我是全国人大代表,也曾经进城务过工,大家有什么困难和建议,可以通过我向上反映。”
人群一下子涌了过来,把他围了个水泄不通,黑压压一片。他们情绪很激动,有的还很愤怒。
有人嚷嚷﹕“为什么警察动不动就抓住我们往地上摁?”  “为什么老板总要克扣我们的工资?”
“凭什么北京人要歧视我们这些民工?”
事后,王对笔者说﹕“他们所说的遭遇,我都经历过,但听了他们的话,我仍然感到自己的心在淌血。”
回到代表驻地,他写了一份关于建议制定“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护法”的议案,并在会上找到30个代表签名,使这份建议形成议案。
民工的呼声
35岁的王元成曾当选2001年全国十大杰出进城务工青年的代表,翻开人大代表简历手册,他是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泰安市政协常委、泰安青联副主席、泰安工商联副会长、泰安东方计算器学校校长。在现行的体制和选举制度下,选民很难与代表直接见面,北京人大、政协会议期间,一市民到人大代表下榻的宾馆递交一封致人大代表的信,反映他对一项地方政策的看法,却被公安关到警署地下室,滞留七小时,并被勒令写下承认如此上访犯法的认错书才放人。
王凭着自己的奋斗,已脱离原来所处的弱势群体,但仍保持着与这一民工群体情感的、精神的、经验的联系,自觉寻找自己所代表的人群,反映他们的呼声。
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兴特殊劳动群体。据农业部最新统计,目前在中国大陆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而进入城镇务工的农民有9200万人,如果加上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人数达1.3亿,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25岁。
根据全面小康指标,到2020年,中国大陆城镇化率达56%,即今后每年要有1300万农民进入城镇。
在人大和政协两会期间,一首“民工之歌”  引发了北京人的一场讨论。民工进城后,与城里人反差很大,他们渴望融入都市,又往往不被城里人理解,于是,两者隔阂越来越大。北京朝阳文化馆推出《民工兄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歌词如下﹕
“第一,小农意识要去掉,说话粗鲁让人受不了;第二,装修进了房主家,手脚不净(本文作者注﹕指偷盗)就要犯事了;第三,不要老乡泪汪汪,五湖四海大家要帮忙;第四,不许随地大小便,刮胡子剃头天天要洗脚;第五,不看黄盘(本文作者注﹕指色情光盘)和小报,学习文化素质要提高;第六,不要轻信小广告,头疼脑热医院去治疗;第七,盖房结婚要用钱,年终算账不能差分毫;第八,回家早订火车票,小心路上被人掏腰包。”
众说纷纭
北京人对这首歌众说纷纭。有人说,歌词侮辱民工,小农意识城里人同样存在,北京人“傻B”、“丫的”的“京骂”  也同样粗鲁,城里人为什么不创造一点条件让民工能天天洗澡呢?有人说,需要关怀民工,但也不必忽视其缺点;有人说,城市应当宽容大度些,如果我们这些早于“民工”进城的“城里人”  能稍稍反省,父辈祖辈不也曾是一个个漂泊的“民工”  吗?
当今中国大陆一些流行词,包含着民工的酸甜苦辣﹕打工仔、炒鱿鱼、暂住证、押金、三无人员、收容所、春运、超生游击队、外来工犯罪等。在一辆公共汽车上,售票员闻到一股臭气,就找到一个穿胶鞋民工,认定臭气是从他胶鞋里散发的,于是众目睽睽下竟将那民工赶下车。
全国人大代表褚健谈到这件事说﹕离乡别土到城市打工,民工的人格得不到尊重,势必造成这一群体中的部分人对社会仇视。“流动大军”  不被关注,有可能成为一种“社会病”。相形之下,民工权益受侵害的事履屡发生,民工权益保障更需引起关注﹕工资被拖欠,小孩上学难,雇主任意规定招聘游戏规则而对民工歧视和不公平……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认为,当今城市,哪一栋大楼没有民工心血,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维护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
人大代表翁礼华对笔者说﹕“农民连厂门还没进,七费八费就掏空了他们的口袋,进城民工的处境非常令人同情。”
据安徽省有关部门调查,一个农民工要去沿海地区打工,从出村到进厂,中间至少要办十多种手续,缴十多种费用,有的民工好不容易上岗,口袋里除了票据已身无分文。
由于民工流动的盲目性,加上他们文化和法律知识相对欠缺,这支“流动大军”遭欺骗、敲诈等个案时有所闻,一些人则采取极端行为走向犯罪。前不久,在短短六天中,三个不到20岁的农民打工者,因找不到工作便结伙连续五次持刀抢劫,并把其中两路人捅致重伤。出席人大会议的圣雄集团董事长林圣雄说起此事,表情凝重。
他说﹕“犯罪应该依法惩处,但教训也是深刻的。他们中不少人的迷茫情绪,一个重要因素,来自都市人对他们的歧视,歧视的后果往往导致仇视。我们应该大力培育社会慈善救济机构,用爱心让流落街头的人喝上一碗热汤,吃上一个馒头。”六年来,林已捐助建了71所希望小学。
在人大和政协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几乎听不到民工的声音。本文开篇说的王元成,并不是民工选出的人大代表,只是凭着自己的“情感和精神联系”,为民工说话。流动人口在工作当地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谁为民工代言?一亿多民工竟没有一个“人大代表”,他们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首都150万军民上街学雷锋做好事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王思海翟烜)3月1日,首都街头出现一幅幅壮丽的军民学雷锋的场景。150余万军民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参加各种学雷锋公益活动。
上午9时,中关村大道彩旗飘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等市领导来到中关村中科大厦,与北京大学爱心社的学生们一起擦拭交通护栏。大学生、医护人员、律师、驻京部队官兵等成千上万的市民也纷纷走出家门,参加义务劳动,整治市容环境,清  理城市卫生,为过往行人和居民开展便民服务和知识咨询。
“毛主席题词四十年,雷锋精神代代传,不嫌累,不怕苦,雷锋精神在鼓舞……。”上午9时30分,在朝阳区金台文化广场上,16名外来民工声情并茂地演唱了《民工兄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雷锋新歌曲,为群众表演了快板歌《我为北京盖大楼》等一系列学雷锋节目。朝阳区文化馆馆长徐伟对记者介绍,北京市目前有200多万的外来务工人员,在这些建设首都的外来民工中曾涌现出许多雷锋式的人物,今天朝阳区举办“民工英雄体验”活动,就是让雷锋精神在全体外来民工身上发扬光大。
王府井大街、长安街沿线、北京站、北京西站、首都机场,处处都有武警北京总队官兵劳动的身影,万余名官兵把这些地段的护栏、电话亭等公共设施擦拭得干干净净。驻京部队各大医院和科研单位也组成科普知识宣讲和医疗保健小分队,深入街道、敬老院、福利院和困难家庭,为群众义诊、宣讲科普知识。
首都62所高校4万多名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广场和市民当中,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展了市民学电脑、讲英语、环保等宣传咨询和擦洗公交站牌、清理小广告及向新疆地震灾区捐款等便民活动。
你没有资格为民工写歌
杨猛
在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0周年之际,北京许多媒体不约而同以赞赏口吻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为配合活动,一个区文化馆组织了民工学雷锋公益活动,活动内容有民工朗诵雷锋日记、诗篇、民工四人快板《我为首都盖大楼》等。其中最有“创意”的活动、也是被媒体大肆炒作的,则是该文化馆创作了一首“民工之歌”——《民工兄弟三大纪律八点注意》。北京某报的报道说:“歌词改编自传统革命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新填的歌词中加入了许多民工进城务工需要注意的小细节。”报道还配发了几十名民工戴着耳机在录音棚录制“民工之歌”的图片。
看了这些报道,我的心情很沉重也很郁闷。谁更应该学习雷锋?这些人的做法似乎错位了。因为,雷锋精神的可贵正在于无私帮助他人和扶危济困。在一个人人都需要学习雷锋的日子里,民工这样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原本应当是我们更应该帮助和想起的对象,而该文化馆的做法却是写了一首“民工之歌”,把“弱势群体”当作需要改造和进化的“劣质群体”,以这样一种低劣、戏谑的方式,有组织有预谋地羞辱民工们。而媒体也失去判断力,忘记了最可贵的人文道德原则。  (《中国青年报》  2003年3月07日)
为民工写歌无须回避缺点
毛天祥
最近,一个区文化馆创作的一首“民工之歌”——《民工兄弟三大纪律八点注意》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杨猛撰文《你没有资格为民工写歌》(见3月7日《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认为:  这些人的做法似乎错位了。因为,雷锋精神的可贵正在于无私帮助他人和扶危济困。“在一个人人都需要学习雷锋的日子里,民工这样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原本应当是我们更应该帮助和想起的对象”,而该文化馆的做法却是写了一首“民工之歌”,把“弱势群体”当作需要改造和进化的“劣质群体”,以这样一种低劣、戏谑的方式,“有组织有预谋地羞辱民工们”。而媒体也失去判断力,忘记了最可贵的人文道德原则。最后,文章得出“没有人有资格为我们的农民兄弟‘创作’这样一首带有侮辱人格性质的‘歌曲’”的结论。
作为来自农村的一员,笔者非常理解该文作者对农民兄弟的关怀之情。但感情并不能代表一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事实来说话,那才是明证。这首歌真的侮辱了农民兄弟吗?未必!的确,民工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怀,而不仅仅是关注。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关怀的概念是很广泛的,不能因为他们为城市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就对其实际存在的缺点视而不见;不能因为农民工需要社会的人文关怀,我们就忽视甚至包庇他们的缺点。
首先,正如作者所说,“由于历史、政策、经济、文化的原因,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法律观念、精神面貌,可能都比城里人差一些”。笔者认为,其实,民工之所以成为弱势群体,除社会上各种其它因素的影响外,不可否认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文化素质水平不高、法律观念薄弱、精神面貌欠佳。这些自身因素,才是其之所以成为弱势群体的“内因”。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更有利于农民兄弟提高自身各个方面的素质水平,才更有利于社会各界从实际出发去关怀农民兄弟,而不只是在口头上夸夸其谈。
其次,“民工之歌”——《民工兄弟三大纪律八点注意》中提到的内容并非空穴来风,无凭无据。如果说歌词“纯粹是没有依据的猜测和缺乏法治精神的无端诽谤”,反而显得农民兄弟没有勇气去承认自身的缺陷和尚需改进的不足!就拿“小农意识”来说吧!它虽然并不是农民独有的“意识”,但在大部分农民身上的确存在啊!歌词说要农民去掉“小农意识”,又何罪之有呢?如此善意的提醒是必要的!当然,更需要的是用实际行动去关怀。例如为农民兄弟提供免费的培训等等。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歌词存在以偏盖全的现象,但其中列举的大部分现象还是存在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这样,农民兄弟们才能更好地改正自身的缺点啊!
我们的确需要扪心自问:当农民做出了很大牺牲才换来城市的率先繁荣时,我们对其存在的不足是视而不见甚至包庇,还是善意地提出来,以利于他们改正。“城里人得了便宜不要忘本”,其实就是不要忘记和农民兄弟一起进步,不要忘记实实在在为农民素质的提高而出力。
至于鼓吹“民工之歌”的媒体,只要改变报道的方式,转而呼吁全社会为农民兄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努力,自然也不会强化城里人对农民的偏见,加深身份歧视,强化城乡差别。
由此可见,农民兄弟的确需要这样的“民工之歌”,这不是对他们的怜悯与施舍,更不是对他们的丑化和打击,而是善意的调侃、真诚的提醒。这是因为,我们大家只有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改正自己的不足,才更有利于自身的提高。
没有人有资格为我们的农民兄弟“创作”这样一首带有侮辱人格性质的“歌曲”。
难道不是侮辱人吗?!让我们看看这首歌到底是什么内容。其歌词写道:“农民兄弟时刻要牢记,三大纪律八点注意。第一小农意识要去掉,说话粗鲁让人受不了;第二装修进了房主家,手脚不净就要犯事了……”这样的歌词纯粹是没有依据的猜测和缺乏法治精神的无端诽谤。“小农意识”是指缺乏大局观的狭隘利己思想,城里人也有严重的“小农意识”啊。“小农意识”并不是农民独有的“意识”,这是常识啊!要去掉大家都得去掉,农民兄弟没有理由优先。“说话粗鲁让人受不了”当然在理,但是你又有什么证据说这是大多数民工身上特有的“毛病”?作为一个客居京城的外地人,我倒觉得大多数农民进城务工者的语言是淳朴、干净的,没有受城里人的污言秽语的同化。相反,倒是“傻×”、“丫的”之类的“京骂”屡屡充斥耳根,这是民工难以望其项背的。谁更应该漱口?“装修进了房主家,手脚不净就要犯事了”,这话特别无礼,其语境根本就是违法。你有什么依据、数据和权威调查结论证明:农民进城务工者做装修时手脚不干净?如果有,比例多少?如果是以偏概全,这种信口开河难道不是对全体装修工人的人格侮辱吗?上升到法律层面就是诽谤。这倒说明了作者的狭隘无知和“小农意识”。
还有更离谱的歌词呢:“不许随地大小便,刮胡子剃头天天要洗脚”。且不说洗脚仅仅是个人习惯问题(我相信许多城里人也有不爱洗脚的),我们更需要扪心自问的是,民工兄弟一块砖一抹泥建起北京城的大厦时,城里人为什么不舍得拿出仅占其中很小比例的部分砖头,为天天风吹日晒一身土一身泥一身臭汗的他们,建一个可以洗热水淋浴的洗澡间、建一个简易卫生间呢?如果有这个条件,他们愿意蓬头垢面示人吗?“刮胡子剃头”这种从头到脚的“关怀”,实际上是假模假式的、虚伪的,也是霸道的。
诚然,由于历史、政策、经济、文化的原因,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法律观念、精神面貌,可能都比城里人差一些。但是城里人不该忘记,恰恰是农民做出了很大牺牲才换来城市的率先繁荣。城里人得了便宜不要忘本。现在农民兄弟进城打工,我们不应该以一种教师爷的态度动辄去教训他们,而应该实实在在为他们的进步和共同发展创造条件。
我还为那些鼓吹“民工之歌”的媒体汗颜。因为这种报道是在强化城里人对农民的偏见,加深身份歧视,强化城乡差别。农民兄弟不需要这种歌,他们更喜欢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民同样不需要拯救、怜悯与施舍,他们只需要得到与他们所付出等值的回报,以及与所付出劳动相称的尊重和理解。  (人民网  2003年3月12日)
民工兄弟不需要提醒吗?
一支《民工兄弟三项纪律八点注意歌》,惹得媒体纷纷指责,评论的言词很激愤,说这是严重歧视民工。我从网上搜集了一下歌词,也没搜集全,大致有如下内容:“农民兄弟时刻要牢记,三大纪律八点注意。第一小农意识要去掉,说话粗鲁让人受不了;第二装修进了房主家,手脚不净就要犯事了;第三不要老乡泪汪汪,五湖四海大家要帮忙;……第七盖房结婚要用钱,年终算账不能差分毫……”此外,还有一句:“不许随地大小便,刮胡子剃头天天要洗脚”。
真巧,笔者最近正跟民工打交道。家里也装修,单位也装修。这可好,我整天十几个小时都要面对这些民工。所以,不断回味那些歌词,我觉得,那基本都是事实。为什么一些事实摆出来的时候,我们的很多人就受不了了呢?难道说,我们要漠视这些事实?
上面提到的那些歌词,其实都没有什么。小农意识还怕说吗?说话粗鲁还怕说吗?可能比较让人下不来台的是“不许随地大小便”。但实际上这确实是一种普遍现象。我们经常在大街上看到某个墙上就书写了这样的字样,它是面对整个市民说的,但我们为什么就没有出来激愤抗议呢?照理说,它是对整个市民的歧视。是不是因为某些话针对性太强了就受不了,而针对面太广就无动于衷?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不许随地吐痰”、“不许践踏草坪”的牌子,这是对人们的提醒,因为人们连这样浅显的道理都不清楚。可有谁认为这是对全体公民的歧视?
单位的装修也出现了类似的“歧视”,明晃晃地贴出来了:“禁止民工使用电梯”。电梯里面被画得五颜六色,刚贴上一层新的贴皮,又被撕得七零八落。继而贴出了一张很客气的告示:“请民工朋友爱护电梯”。可是,不管用。万不得已,才禁止他们使用。
关于民工受到歧视的事情最近一两年来报道的特别多。为什么呢?我们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说明民工整体素质的确令人担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适当的时候提醒提醒他们,难道不可以吗?比如,利用学雷锋的时机,通过歌曲的形式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某些言行很不符合这个文明社会的要求,需要改正了,这有什么不对吗?
现在很有一些人,表面上是在替民工说话,是在替弱势群体说话。其实我觉得,这恰恰是他们和民工距离远的表现。如果真的和民工亲如一家,又有什么话不能说呢?又哪来的那么多顾忌呢?在家里,妻子提醒丈夫洗脚,难道是歧视丈夫吗?当然,现在有一些做法没有很好地考虑到方式方法,可能伤害了一些民工的自尊心,但我想,只要是真心实意地帮助民工解决问题,这些善意的提醒,民工是能够理解的。(《中国青年报》  2003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