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4k与4k有什么区别:读书有序, 和乐有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47:39

读书有序 和乐有方

 

 

 

刘宏毅

 

 

 

 

 

中国的学术,简称“国学“,究竟包括哪些东西?有人说,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易卜星相等,都包括在里面,大概这就是胡适的观点。他说:中国一切固有的学问曰国学。按照章太炎的说法就不是这样了。他认为,从传统的小学入手,再通过经、史、子、集四部类的学术,进入中国文化的海洋。小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也就是现在的文字学和语言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汪洋浩瀚,经史子集四部类的中国学术,经过清朝大学士纪晓岚领衔,编纂成《四库全书》,历时二十年,收书三千四百多种,七万九千多卷,号称有七亿多汉字,我们一辈子什么事不做也读不完。怎样在最短的时间里少走弯路,一下子切入中国文化的核心,这是古人、今人都一直在找寻的捷径。我们今天也一样,北大在开班,人大也办国学系,复旦也开,统统都是讲这个。所以如何传承中国的学术思想,如何抓住学术背后反映的文化思想与人文精神是最主要的。

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从古代到现代,比如小孩子开蒙教育的“三百千”,现在已经没有人重视了。实际上,以“三百千”为代表的蒙学教育太重要了。《三字经》相当于国学概论,《千字文》相当于中国文化史概论,《百家姓》整个讲了一部《孝经》,它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什么是孝?孝不仅是一家一姓之孝,而是全人类仁心的扩展。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有千家万姓,所以《百家姓》一展开,“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一路念下去,你的爱心就一圈圈舒展开来,这是孟子说的由“亲亲”、“仁民”到“爱物”。

《千字文》用一千个字,把中国文化史都概括进来了,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这部书一打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人的心境立刻就打开了。汉字是中国文化思想的载体,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每一个字展开以后都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浓缩。随便讲一个字,“觉悟”的“觉”。

中国的学术思想,诸子百家、千经万论,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学术只是形式,怎么样才能从“形而下的器”上升到“形而上的道”呢?我们追求的是“形而下的器”,器就是物质。我们都知道喝茶,日本人却知道把茶往上升到“茶道”;我们知道天天写字,但日本人知道把书法变成“书道”;我们烧香,日本人知道把它变成“香道”。这是一种回归,这是真正抓住了文化的精神,而不是仅仅抓住它的语言、文字。文并不重要,文的目的要发挥作用,文的作用是什么?一个字“化”。读了千经万论叫有“文”,真正受益了、真正能转变你的气质才叫做“化”,有“文”有“化”,才叫有“文化”。读了千经万论不去实行,充其量你是个文人,不是文化人,“文化”这两个字跟你不沾边。

我们这才知道,中国文化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就是要达到“觉”。我们看这个“觉”字,是以“学”为首(学字的上一半),以“见”为基,两个合起来叫“觉”。什么叫“学”为首,就是读万卷书;什么叫“见”为基,就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叫知,行万里路叫行,知行合一,它的结果才能叫“觉”。不学无以明理,不见无以广智,只读书不实践是不可以的,这两个字加起来就是我们中国文化要达到的目的。

中国文化分为儒、释、道三家。儒家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是自觉;第二步“在亲民”,这是帮助他人觉悟,叫觉他。第三步“止于至善”,知行都达到至善圆满的地步,这叫至善。在佛家也如此,自觉的叫罗汉,觉他的叫菩萨,觉行圆满的叫佛;道家也同样,自觉的叫至人,觉他的叫真人,觉行圆满了叫神仙。所以儒、释、道三家都要达到这个“觉”字。

接下来要问,觉什么?佛家以提高自身的生命境界为主,他是主要研究人自身的问题。儒家不一样,重点在研究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从自然到人,又从人回归到自然,这是道家研究的内容。儒释道三家,一个研究人,一个研究人与社会,一个研究人与自然,所以说中国文化的主干是儒、释、道三家,这是文化思想,具体到社会形态,就有九流百业,所谓“一流举人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工商六流画,七僧八道九琴棋”,全部归纳进来了。文化也好,学术也罢,最后总要归结到一个字“觉”,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所以学习中国文化不从文字入手,那是少、慢、差、费;反之,就是多、快、好、省。 

学术的境界第一叫会,第二叫通,第三叫精,第四叫化。什么叫“化”,艺术人生,物我双融,直入化境。能够会通学术已是不易,精通的就更难得,而达到化境的庄子尊为“大宗师”,我辈虽不能,但心向往之。这是一部《千字文》里告诉我们的东西。

《三字经》又不一样了,我刚才讲到,《三字经》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学术史,国学的概论。现在的国学概念,广义一些,大概是指以儒学为骨干,集百家精华的“内圣外王”之道;狭义一些,大概是以“六经”为本,以子、史、集为辅的“六艺之学”。“六艺”是儒家研究的内容,孔子一生都在教授“六艺”。

“六艺”又分为“小六艺”与“大六艺”。“小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大六艺”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小六艺”是小学内容,“大六艺”是大学内容,又叫“六经”。所以说到中国的学术,有两个最高的标准是绕不过去的,一个是孔子,他是中国学术史上最高的人格代表;一个是“六经”,它是中国学术史上最高的著作权威。学术说到底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是“形而下的器”,如何从“形而下的器”上升到“形而上的道”,这就又回到文化回归的主题。我们人类社会也一样,它是从自然到人文,再由人文返归到自然。

西方的科技文明只是文化的一个方面,一个阳刚的方面,它一直在向外进取、向外开展,但是文化阴柔的那个方面非常不足。我们中国文化就不是这样了,阴阳俱足。《易经》里面的乾卦代表阳刚,所谓“自强不息”;阴柔的一面有坤卦,所谓“厚德载物”。根据诸子百家的思想,假如以儒家代表阳刚,道家则代表阴柔,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缺一个方面都是不行的。为什么西方人现在那么热衷于东方文化思想?这绝对不是追时髦、赶时尚,而是他们认识到人类有太多的科技文明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要把丢掉的阴柔的那一面找回来。科技文明发展的目的是要让人类生活的更好,更舒适。如果科技文明的结果是越发展人类生活的越不好,越不安全,那就一定出了问题,所以它必然要走回归的路。

文化的使命之一就是回归。学术既然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它也一定要回归,从一种阳刚进取的“为学日进”的状态回归,回归到哪里?就是从自然到人文,从人文再返回到自然的由博返约的过程,这也是《易经》的思想。《易·贲卦》中说:“观天文以察四时,观人文以化成天下”。“化”是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所以中国古人说读书养气,变化气质,如果达不到这一点,有“文”没有“化”,你的求学方法就有问题了。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这是《三字经》里面说的,但是“六经”散漫庞杂,讲求谈何容易,必须有一个步骤,一步一步来,不可以躐等。《三字经》提出要先从训蒙开始,“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这是从小学一步一步学起,然后是“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先从小学的“礼乐射,易书数”入手;做人的规范培养好了,然后再读“四书”。

“四书”是大学的内容。如果说小学是人格的奠基,大学则是人格的养成。所以“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明白了才可以读“子”,诸子百家的思想。为什么呢?因为“诸子百家”每一家都有自己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纯正的,有不纯正的,人读了以后很容易被迷惑住,自己的思想被搞乱了,所谓“文以乱言”,这是不可取的。但是如果有“四书”“五经”做底子,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读“诸子”,就能有针对性地做选择。接下去“经子通,读诸史”。做学问的人如果一上来就读廿四史,往往走错路,因为你看到的都是谋略、花招或是阴谋,这样读历史是会坏心智的。所以,中国学术讲究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的。

但是“六经”的分量实在太大,读起来颇费时间,生活上还不容易用上。怎么办呢?章太炎提倡先从三篇文章下手,一个是《孝经》,一个《大学》,一个是《礼记》里的“儒行”。《孝经》最重要,这是中国文化的根本,无“孝”不成“教”,“教者,孝之文也”。教育是教书育人,重点在培养人,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知识技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部分,而软件部分,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文精神,是做人的理念,是对人性的追求和体认。

什么叫“对人性的追求和体认”?哲学上叫做“真、善、美、慧”。“真”是科学和哲学所追寻的内容,哲学求真,科学也求真。哲学是科技的先导,是科学的思想;科学是哲学的外延,是哲学的实践和验证。在中国文化里它应该放在“子”的行列。

“善”,是人性的本质,孟子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追求人性的回归,在西方是宗教所研究的内容,在中国文化里是“经”学研究的内容。孔子说,六经“皆雅言也”。什么叫“雅言”?就是使人思想纯正、言辞高雅、品行高尚的教育,所以读“六经”的目的是恢复“人之初,性本善”的那种“至善”的状态。

历史是人生经验的积累,带给我们智慧。它在“真、善、美、慧”中代表的是“慧”。最后是“美”。“美”是大自然的原生状态,是宇宙间那种生息不已的艺术境界。其实,无论生与死都值得从美学的高度来审识,所以尊重生命、热爱自然、敬畏天地等这些美学的概念在中国文化里用“集”作代表的。可见,“经史子集”就是“真善美慧”,这是人性的流露和表现,是中国文化研究的另一个大的专题。这是《孝经》要提请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这篇文章就不用说了,非常重要,通过三纲领、八条目,把中国所有的学问都包括进来了。《大学》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内圣阶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阶段。“内圣外王之道”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这是《庄子·天下》篇里提出来的。

章太炎说的最后一篇叫“儒行”,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怎么样才能符合君子儒(有文化、有教养的人)的标准。“儒行”中提出十七项标准,章太炎称为十五儒,从怀德自立、恭谦信让、自律刚毅、特立独行,一直到矢志不渝、忧国忧民。这是君子儒者一定要做到的。这三篇文章吃透了并且能够认真落实,就距离读书养性、变化气质的目标不远了。

当然,今天我们落实“儒行”有一定困难,做不到。但是净空法师那里就变通得很好,他们推出《弟子规》,用《弟子规》代替“儒行”来做,这就更简单易行了,等于父母和小孩子一起来做。首先学“孝”和“悌”,然后要“谨”、要“信”,这是做人的大根大本。“泛爱众,而亲人”,再把你的爱心和孝心扩展出来,拓展的第一步是在你的家庭,首先是父母,然后是兄弟姐妹,然后朋友、夫妻,最后是你的上级领导(古称君臣)。这是中国传统的“五伦之道”,对应着天道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上有道、下有德,道德相互呼应,迎来的才是人文社会的欣欣向荣。

但是人文世界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转了,还要回归自然,这是《中庸》说的,“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最难做到的。高处不胜寒,高处没有道,高处只有险,低处才有道。人不能总在高处呆着,任何事情都不能求高,求高准糟,所以叫“糟高”。

综上所述,我所理解的“国学”就是中国的学术,而在中国学术里面,最高的人格代表是孔子,最高的著述标准是“六经”。所以我们写文章,甚或每用一个字都要对后代负责任、对社会负责任,因为“文以乱言”。孔子就非常慎重,他“信而好古,述而不作”。“述”是传授、是继承,“不作”是自己不搞创作,尽量不把自己的思想加进去,目的是保持传统文化的纯洁,不受污染。否则流传下来的东西,我们不知道是原汁原味的孔子思想,还是经过后人加工整理过的东西。

文化、学术的传承要有继承派、发展派,还要有创新派。但现实生活中,囿于门户之见的各派往往自以为是,互相攻击。百家之言都需要,大菜小菜都欢迎,都是我们所食菜肴的一部分。所以,我认为今天大家如果想多、快、好、省地,在短时间内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这两本书一定要精读,一个是《三字经》,一个是《千字文》,前者是启蒙的国学概论,后者是启蒙的中国文化史的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