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tbank中文客服电话:巨人教育考点及教学方法独家指导,提成绩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24:09
考点及教学方法独家指导,提成绩快!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最大的造化莫过于教给学生一套捕“鱼”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会捕“鱼”,并且能够享受捕“鱼”过程的乐趣。正是依据这样的宗旨,同时又紧紧依托中考评分的“标准化”原则,在我们的教学中,始终贯穿“授渔”的理念,解决每一种文体,每一类题型,教师都会为学生(或引导学生)归纳一套独特的解题方法及学习方法,逐步帮助学生建立一整套学科知识体系。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数  学
初一
公立学校上课体系
一、有理数
我们的目标是与公立学校保持同步的同时加以提高,把重要知识点挖深、拓宽、讲透、用活。
下面以“认识数轴”这一知识点为例进行示范。
公立学校:
数轴的学习,是初中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为重要的是,数轴是初中数学第一次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因而学好数轴,有助于学生深刻的认识数形结合这一极为重要的数学思想。
1、 数轴的概念: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2、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 数轴的画法
①画一条水平的直线;
②在这条直线上适当位置取一实心点作为原点:
③确定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用箭头表示;
④选取适当的长度作单位长度,用细短线画出,并对应标注各数,同时要注意同一数轴的单位长度要一致.
巨人学校:
上面已经提到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那么,有关数轴的题目,在月考和各类考试中,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呢?如何在教学中,既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又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猜想能力,探究能力呢?
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就会循序渐进地做如下拔高:
1、 扎实基础: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巩固。
例题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再按大小顺序用“”号连接起来.
,0,,2,3.5,1,
2、 中考真题点击:认识中考中出现过的考法。
例题2:(2006,乌鲁木齐)如右图所示,数轴的一部分被墨水污染了,被污染的部分内含有的整数为_________.
3、 深入挖掘实力:进一步掌握解决这类题目的能力。
例题3:一蚂蚱在一直线上从O点开始,第1次向右跳1个单位,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2个单位,第3次向右跳3个单位,第4次向左跳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下去,当它跳第100次落下时,落点处离O点的距离是______个单位.
4、 培养探究能力:培养和锻炼应对近年来热门的“新题型”、“探究题”的能力。
例题4:如下图所示,按下列方法将数轴的正半轴绕在一个圆(该圆周长为3个单位长,且在圆周的三等分点处分别标上了数字0、1、2:先让原点与圆周上数字0所对应的点重合,再将正半轴按顺时针方向绕在该圆周上,使数轴上1、2、3、4、所对应的点分别与圆周上1、2、0、1、所对应的点重合.这样,正半轴上的整数就与圆周上的数字建立了一种对应关系.问:数轴上的一个整数点刚刚绕过圆周n圈(n为正整数)后,并落在圆周上数字1所对应的位置,这个整数是___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二、整式的加减
★三、一元一次方程
四、图形认识初步
巨人学校课程安排
一、数域的扩充
二、有理数综合
三、代数式初步
四、整式综合
五、一元一次方程
六、列方程解应用题    (专题一)
七、列方程解应用题    (专题二)
八、期中复习
九、图形认识初步
十、线段和角度拓展
十一、相交线和平行线(一)
十二、相交线和平行线(二)
十三、代数综合
十四、几何综合
十五、期末测试
初二
公立学校上课体系
★一、全等三角形
初二我们将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一知识点为例进行示范,阐释如何的同步,提高在哪些方面。
公立学校: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几何最为关键性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证明的基础。它关系到整个初中几何是否能够掌握牢固,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学校在处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一知识点时,会将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方法进行讲解:
1、 边角边(SAS)    2、角角边(AAS)
3、角边角(ASA)    4、边边边(SSS)
5、除了上述四种以外,还有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HL方法.
巨人学校:
上面已经提到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那么,有关全等的题目,在月考和各类考试中,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呢?如何在教学中,既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又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猜想能力,探究能力呢?
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就会循序渐进地做如下拔高:
1、 扎实基础: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巩固。
认识典型的全等形式:(1)平移全等型,如下图:

(2)对称全等型,如下图:

(3)旋转全等型,如下图:

2、 中考真题点击:认识中考中出现过的考法。
3、 深入挖掘:进一步掌握解决这类题目的能力。;
4、 培养探究能力:培养和锻炼应对近年来热门的“新题型”、“探究题”的能力。
例题:如图,△ABC中,D是BC的中点,过D点的直线GF交AC于F,交AC的平行线BG于G点,DE⊥DF,交AB于点E,连结EG、EF.请你猜想B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
二、轴对称
三、实数
四、一次函数
★五、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巨人学校课程安排
一、全等三角形与轴对称
二、实数
三、二次根式
四、一次函数(一)
五、一次函数(二)
六、一次函数(三)
七、期中测试
八、整式的乘除和因式分解(一)
九、整式的乘除和因式分解(二)
十、分式(一)
十一、分式(二)
十二、反比例函数(一)
十三、反比例函数(二)
十四、期末复习
十五、期末测试
初三
公立学校上课体系
一、二次根式
初三,我们将通过和公立校教学计划的对比,以及对例题的分析,来彰显巨人课程的精华。
下面以“化简二次根式”这一知识点为例进行示范。
公立学校:
二次根式,是初三数学的重要章节,也是整个初中代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繁多,知识点难度较大,运算复杂,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学习和训练。化简二次根式,有如下几个方面需要学生必须牢牢掌握:
4、 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
5、 对最简二次根式的进一步理解;
6、 化简二次根式的步骤.
巨人学校:
上面已经提到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那么,有关根式的题目,在月考和各类考试中,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呢?如何在教学中,既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又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猜想能力,探究能力呢?
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就会循序渐进地做如下拔高:
1、 扎实基础: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巩固。
例题1:把 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2、 中考真题点击:认识中考中出现过的考法。
例题2:(2007 哈尔滨)在 中,最简二次根式的个数是_____个.
3、 深入挖掘实力:进一步掌握解决这类题目的能力。
例题3:若a、b为实数,且,化简:

例题4:化简:(1);(2) 
4、 培养探究能力:培养和锻炼应对近年来热门的“新题型”、“探究题”的能力。
例题5:如果的小数部分是a,1/a的小数部分是b,试求b的值.
★二、一元二次方程
三、旋转
★四、圆
五、概率初步
巨人学校课程安排
一、圆(一)
二、圆(二)
三、圆(三)
四、旋转,概率认识初步
五、相似三角形(一)
六、相似三角形(二)
七、期中复习
八、二次函数(一)
九、二次函数(二)
十、二次函数(三)
十一、三角函数(一)
十二、三角函数(二)
十三、几何复习
十四、函数复习
十五、期末测试
英  语
七年级上
知识点归纳
1. 名词:名词的数(可数及不可数,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名词所有格
2. 代词: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及指示代词
3. 数词:基数词和序数词
4. Be动词:肯定、否定、疑问、简略回答、缩写
5. 介词:地点和时间介词、短语中的介词
6. 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及回答
7. There + be 句型
学习指南:
本学期的难点是掌握be动词的用法。这个看上去非常简单的知识点,很多同学并未真正学会,尤其是在写作时,经常会把be动词和实义动词连用。其次是there + be句型的活学活用,掌握该句型和have的区别。
七年级下
知识点归纳
1. 人称代词的用法
2. 祈使句
3. 现在进行时的构成和用法
4. 动词have的用法
5. 一般现在时构成和用法
6. 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构成和用法
学习指南:
熟练掌握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两种时态,尤其是一般现在时中的谓语动词“三单”,是很多同学容易忽视的地方。动词have的用法比较灵活多样,学习时务必细心,尤其在阅读文章时如何正确理解have。
八年级上
知识点归纳
1.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及用法
2. 情态动词:can, could, must, have to, should
3. 时态:现在进行时表将来,be going to
4. 句子的成分、类型,宾语从句
5. 动词过去式的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
学习指南:
本学期的难点是动词过去式的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的构成规律,尤其是不规则变化。在记忆不规则变化时,应该进行分类总结记忆,掌握其中的规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八年级下
知识点归纳
1. 时态:现在完成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表将来;一般将来时;过去进行时
2. 反意疑问句;状语从句
3.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4. 情态动词
学习指南:
本学期语法知识点的难度很大,是初中三年里最关键的一个学期。现在完成时历来就是难点,其中包括瞬间动词在现在完成时的用法、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区别等。各种状语从句,尤其是条件状语从句也是不太容易学好的。
九年级
知识点归纳
1. 被动语态
2. 过去完成时
3. 定语从句
4. 动词短语
5. 动词不定式
学习指南:
动词不定式和动词短语为本学期的重难点,尤其是短语,中考的要求日渐提高,所以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记住这些短语,同时能够在阅读中正确理解。定语从句为英语语法中的一个难点,但初中阶段要求不太高,掌握好that, which, who等引导的从句即可。被动语态从考试的角度来说,比较容易。但在实际运用中,尤其是写作时,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导致我们很少使用被动语态。
物  理
初二
课程名称
秋季第一期
公立学校进度
巨人学校进度
重点、难点
初二秋季物理精英班(北师大版)
第一次
温度
温度与物态
1.晶体与非晶体;2.熔点;3.熔化与凝固的吸放热
第二次
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1.蒸发与沸腾;2.影响蒸发的因素;3.沸点与压强关系简介;4.液化吸热;5.物态变化过程的吸放热;
第三次
测量
测量初步
1.刻度尺使用;2.天平使用;3.秒表的使用
第四次
密度
密度及其应用
1.密度计算;2.密度计算题
第五次
测量综合
测量综合专题
1.量筒使用;2.测量综合;3.了解误差与错误;4.常见物理量的估测
第六次
密度复习
密度综合专题
1.结合实验解决实际密度问题;2.密度测量
第七次
期中复习
期中复习
1.期中物理知识综合复习与练习
第八次
运动学初步
运动学初步
1.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2.速度计算,单位换算
第九次
运动图像
运动图像
1.认识速度-时间图,并且计算
第十次
声现象
声现象
1.乐音的三要素;2.声音的传播条件;3.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第十一次
光的传播
光的传播
1.光直线传播的条件;2.小孔成像
第十二次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2.反射作图;3.平面镜成像规律;4.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第十三次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1.折射规律;2.折射现象
第十四次
平面镜和透镜
平面镜和透镜
1.凸透镜与凹透镜;2.透镜的焦点、焦距与主光轴;
第十五次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与检测
1.期末物理知识综合复习与练习
课程名称
秋季第一期
公立学校进度
巨人学校进度
重点、难点
初二秋季物理精英班(人教版)
第一次
声现象
声现象
1.乐音的三要素;2.声音的传播条件;3.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第二次
光的传播
光的传播
1.光直线传播的条件;2.小孔成像
第三次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2.反射作图;3.平面镜成像规律;4.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第四次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1.折射规律;2.折射现象
第五次
平面镜和透镜
平面镜和透镜
1.凸透镜与凹透镜;2.透镜的焦点、焦距与主光轴;3.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六次
透镜成像及应用
透镜成像及应用
1.凸透镜成像规律;2.实像与虚像;3.放大与缩小;
第七次
光学复习
光学综合
1.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原理;2.视力矫正的原理
第八次
期中复习
期中复习
1.期中物理知识综合复习与练习
第九次
温度
温度与物态
1.晶体与非晶体;2.熔点;3.熔化与凝固的吸放热
第十次
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1.蒸发与沸腾;2.影响蒸发的因素;3.沸点与压强关系简介;4.液化吸热;5.物态变化过程的吸放热;
第十一次
电流与电路
电流与电路
1.电路的组成与部件的功能;2.串联与并联;3.电路三种不同状态的判断;4.电流表的使用;5.实物图连接
第十二次
串并联电路
串并联电路
1.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特点;2.电压表的使用;3.电阻的等效;4.家用电路;5.安全用电
第十三次
电压与电阻
电压与电阻
1.电压的概念、单位及符号;2.电阻的概念、单位及符号;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4.滑动变阻器
第十四次
电路复习
电路阶段复习
1.学会画等效电路
第十五次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与检测
1.期末物理知识综合复习与练习
课程名称
秋季第一期
公立学校进度
巨人学校进度
重点、难点
初二秋季物理精英班(课改版)
第一次
运动学初步
运动学初步
1.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2.速度计算,单位换算
第二次
测量
测量初步
1.刻度尺使用;2.秒表的使用;3.速度的测量
第三次
质量
质量及其测量
1.天平的使用;2.常见物体的估测
第四次
密度
密度及其应用
1.密度计算;2.密度计算题;3.密度的测量
第五次
测量综合
测量综合专题
1.量筒使用;2.测量综合;3.了解误差与错误;4.常见物理量的估测
第六次
密度综合
密度综合专题
1.结合实验解决实际密度问题;2.密度测量
第七次
期中复习
期中复习
1.期中物理知识综合复习与练习
第八次
力学基本概念
力学基本概念
1.相互作用力;2.力的作用效果;3.重力;4.弹簧拉力与胡克定律;5.支持力;
第九次
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
1.摩擦力方向判断;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受力分析初步
第十次
力和运动
力和运动
1.二力合成;2.平衡条件;3.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分;4.牛顿第一定律;5.惯性的含义
第十一次
固体压强
固体压强
1.压强计算;2.压强的深入理解
第十二次
流体压强
流体压强
1.液体压强的规律;2.连通器;3.大气压强;4.托里拆利实验;5.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第十三次
压强综合
压强综合提高
1.压强综合计算;2.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第十四次
浮力
浮力及其应用
1.运用物体沉浮条件解决问题
第十五次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与检测
1.期末物理知识综合复习与练习
2010年北京市中考过后学生们觉得物理题目偏难,实验探究题中有一较难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纸片托水”,虽然这个实验学生们十分熟悉,但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不是水的粘力托住水(反驳错误观点)时学生普遍遇到困难。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因为长期受到灌输式教育的影响缺乏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功利地认为:要学好物理只需要知道知识点,会做题就行,而很少主动去思考,主动去探究物理的本质。对此我们倡导启发式教育,让学生深入思考物理问题的本质,做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挨打。我们还努力锻炼学生学习能力、解题能力、探究能力,为适应高中学习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注重兴趣培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研究设计中,让大家养成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重视观察实验、重视理解、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秋季课程紧随学校课堂教学进度,每周一次精讲精练做好查漏补缺,理顺知识系统,通过名校真题的针对训练把所有的知识内容沉淀巩固到脑海中,消化成为真正自己的知识。
在暑假学习掌握所有核心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我们秋季往深层次挖掘,做到理解每一个物理过程,熟悉每一种物理模型,从而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自己的物理思维能力,并且稳步地提升物理成绩。
初三
课程名称
秋季第一期
公立学校进度
巨人学校进度
重点、难点
初三秋季物理精英班(北师大版)
第一次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1.折射规律;2.折射现象
第二次
透镜成像
透镜成像
1.凸透镜与凹透镜;2.透镜的焦点、焦距与主光轴;3.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三次
透镜应用和光学仪器
透镜应用和光学仪器
1.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原理;2.视力矫正的原理
第四次
光学复习
综合专题(光学)
1.光学综合复习巩固
第五次
电流与电路
电流与电路
1.电路的组成与部件的功能;2.串联与并联;3.电路三种不同状态的判断;4.电流表的使用;5.实物图连接
第六次
电压和电阻
电压和电阻
1.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特点;2.电压表的使用;3.电阻的等效;4.家用电路;5.安全用电
第七次
期中复习
期中复习
1.期中物理知识综合复习与练习
第八次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
1.欧姆定律计算;2.画等效电路
第九次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2
1.复杂综合题的计算;2.实物图与具体问题;3.电流-电压图问题
第十次
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
1.额定功率与额定电压;2.电功电功率综合计算
第十一次
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的计算及应用
1.运用焦耳定律解决问题;2.认识纯电阻电路
第十二次
电路与电能
综合专题(电路与电能)
1.电路综合复习提高
第十三次
磁场
磁场的基本概念
1.磁体和磁极;2.磁场与磁感线;3.地磁场;4.电流的磁场;5.电磁铁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第十四次
电磁感应及应用
电磁感应及应用
1.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2.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3.电磁感应现象;4.交流电与交流电发电机工作原理;5.光是电磁波
第十五次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与检测
1.期末物理知识综合复习与练习
课程名称
秋季第一期
公立学校进度
巨人学校进度
重点、难点
初三秋季物理精英班(人教版)
第一次
力学基本概念
力学基本概念
1.相互作用力;2.力的作用效果;3.重力;4.弹簧拉力与胡克定律;5.支持力;
第二次
力和运动
力和运动
1.二力合成;2.平衡条件;3.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分;4.牛顿第一定律;5.惯性的含义
第三次
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
1.摩擦力方向判断;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受力分析初步
第四次
杠杆
杠杆
1.杠杆的平衡条件;2.省力与费力杠杆的区别;3.计算提高
第五次
滑轮及滑轮组
滑轮及滑轮组
1.定滑轮;2.动滑轮;3.滑轮组
第六次
固体压强
固体压强
1.压强计算;2.压强的深入理解
第七次
期中复习
期中复习
1.期中物理知识综合复习与练习
第八次
流体压强
流体压强
1.液体压强的规律;2.连通器;3.大气压强;4.托里拆利实验;5.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第九次
压强综合
压强综合提高
1.压强综合计算;2.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第十次
浮力
浮力及其应用
1.运用物体沉浮条件解决问题
第十一次
浮力
浮力与压强综合
1.综合练习
第十二次

功和机械能
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2.机械效率;3.用机械效率解决问题;4.用机械效率解决问题;5.理解机械能的相互转化;6.能量守恒
第十三次
机械能
综合专题(功和能)
1.综合复习功和能
第十四次
比热容
比热容和热值
1.运用比热容解释相关现象;2.吸放热计算;3.热机的能量转化过程;4.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5.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十五次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与检测
1.期末物理知识综合复习与练习
课程名称
秋季第一期
公立学校进度
巨人学校进度
重点、难点
初三秋季物理提高班(课改版)
第一次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1.折射规律;2.折射现象
第二次
透镜成像
透镜成像
1.凸透镜与凹透镜;2.透镜的焦点、焦距与主光轴;3.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三次
透镜应用和光学仪器
透镜应用和光学仪器
1.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原理;2.视力矫正的原理
第四次
光学复习
综合专题(光学)
1.光学综合复习巩固
第五次
电流与电路
电流与电路
1.电路的组成与部件的功能;2.串联与并联;3.电路三种不同状态的判断;4.电流表的使用;5.实物图连接
第六次
电压和电阻
电压和电阻
1.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特点;2.电压表的使用;3.电阻的等效;4.家用电路;5.安全用电
第七次
期中复习
期中复习
1.期中物理知识综合复习与练习
第八次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
1.欧姆定律计算;2.画等效电路
第九次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2
1.复杂综合题的计算;2.实物图与具体问题;3.电流-电压图问题
第十次
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
1.额定功率与额定电压;2.电功电功率综合计算
第十一次
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的计算及应用
1.运用焦耳定律解决问题;2.认识纯电阻电路
第十二次
电学复习
综合专题(电路与电能)
1.电路综合复习提高
第十三次
磁场
磁场的基本概念
1.磁体和磁极;2.磁场与磁感线;3.地磁场;4.电流的磁场;5.电磁铁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第十四次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及应用
1.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2.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3.电磁感应现象;4.交流电与交流电发电机工作原理;5.光是电磁波
第十五次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与检测
1.期末物理知识综合复习与练习
2010年北京市中考过后学生们觉得物理题目偏难,实验探究题中有一难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虽然这个公式学生们十分熟悉,但是要求回答怎么用实验验证这个公式(而不是套用公式计算)时学生绝大多数遇到困难。这反映了很多学生虽然记住了公式,但根本不知道这个公式怎么来的,只会生搬硬套。这是因为同学们对知识点没能进一步挖深挖宽。
秋季课程,我们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研究设计中,让大家养成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重视观察实验、重视理解、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秋季课程紧随学校课堂教学进度,每周一次精讲精练做好查漏补缺,理顺知识系统,通过名校真题的针对训练把所有的知识内容沉淀巩固到脑海中,消化成为真正自己的知识。
在暑假学习掌握所有核心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我们秋季往深层次挖掘,做到理解每一个物理过程,熟悉每一种物理模型,从而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自己的物理思维能力,并且稳步地提升物理成绩。
化  学
公立学校上课体系
一、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是新增的一门课,让同学们真正的学好学精这门课是我们的责任。秋季,我们课程设置的思路是同步+提高。同步即保持与公立校的进度相同,提高是在公立校知识点的基础长,对知识点进行细化,深化,以应对一年后的中考。
下面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这一知识点为例进行示范。
公立学校: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化学实验,也是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最重点,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有:
2、 装置(如图)
3、 现象:有黄色火焰,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4、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可支持燃烧;
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5、 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条件:点燃)
巨人学校:
上面已经提到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那么,在中考当中,会以怎样的形式提问呢?根据知识点本身的特点和往年的中考经验,我们发现,这是作为基础实验到拓展实验的拔高点:能够考察学生的基本实验(基础),在这一实验原理基础上,可以分析和评价其他新实验(提高),甚至可以设置问题,学生自行设置和分析实验(创新)。
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就会循序渐进地做如下拔高:
1、 扎实基础:复习真个实验流程和知识点。
2、 强调这个实验的基本操作过程,为了达到效果,采用“口诀记忆法”背诵关键点:装置不漏气,产物是固体,红磷要充足,冷却到室温,再测定体积。
3、 深入挖掘:如果实验中违反了以上关键点,会导致什么后果?分别对实验测定结果有什么影响?
① 装置漏气:测定结果偏小;
②  ②产物非固体:无法完成实验;
③ 红磷不充足:测定结果偏小;
④ ④未冷却到室温:测定结果偏小。
4、 再接再厉:上面出现的实验误差,那些是可以通过改进实验装置避免的?该如何改进?
变形装置



创新点
利用太阳光点燃红磷
选用白磷替代红磷
利用水温点燃白磷
选用白磷替代红磷
利用放热反应点燃白磷
5、 活学活用(即变形装置):按照如下图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请描述实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