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吉他40和41的区别:陶渊明归隐因买不起“城里的房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5:58:28

被误会千年的两个事实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前几天,同行黄强先生到我陋室来,带着他的新作《文人置业那些事》。我很为这位老兄的勤奋吃惊,又出新书?我在几个月才拜读过他的《走进佛门》。读后发现,此书是陶渊明、王维、杜甫、白居易、王安石、李渔、袁枚、吴敬梓、曹雪芹、魏源这些古代文人的“买房记”,或说“盖房记”,还是颇有意思的。

 

借用黄兄书中的一些内容,我也来凑个热闹,特别聊聊陶渊明、杜甫二人的“置业”故事。为什么要写他们两个?因为他们的“置业”行为,被大家误读了千年,我想给大家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一、陶渊明是不肯同流合污,想超凡脱俗,才去“世外桃源”的?否,应该是买不起“城里的房子”,只好去山脚下住;

二、杜甫草堂真是破草房子?否,应该是郊外豪宅。

 

先说陶渊明。

 


图:北宋僧巨然《陶渊明归隐图》

 

陶渊明(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年轻时一度出仕,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小官。正史家认为。41岁时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去职。自此他隐居于庐山脚下,躬耕田园,饮酒赋诗,终老一生。因此,陶渊明一直被后人视为超凡脱俗的代表。

 

从这段生平上看,陶渊明的人生和仕途是相当失败的。陶渊明本来应该有一个很好的前程,他29岁时便出仕了,但没有干几天,便“不堪官吏职”回家了,他觉得当“公务员”劳心又劳神,还不如回家种地晒太阳。这说明说什么?说明陶这个人很没有进取心,人生观消极。

 

此后,陶渊明还几次出仕的经历和机会,但他终究没有当上大官,最有实权的职位是最后的彭泽(今江西彭泽)令。在这个位置上,本应该是继续进升的级好台阶,可陶渊明却没有抓住,反而离职了。在萧统主编的《陶渊明传》中有这样的文字——

 

“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指解官)去职,赋《归去来》。”

 

陶渊明是有才的,他前后在官场上混了13年,最后落下了辞职回家的结局,令人摇头。为何仕途难有起色?表面上是清高,实质是混不下去,无法适应变化。做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应有起码的文明和礼貌,本来就应穿戴整齐去见上司嘛,还用人家提醒?可见他平时太随便了。别人好心提醒,他又觉得不好。从这事上可以看出,陶渊明性格上有较大的缺陷、心理上有较明显的障碍。连个仪表仪容都不注意,这样的人肯定当不好官,选择离开是这种性格的人的最佳选择——陶渊明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图:陶渊明墓,座落在江西九江县马回岭镇面阳山南坡

 

大凡文人都死要面子活受罪,即便失败了也要找个漂亮的理由,陶渊明正是这样。他离开时还吹是不想犯贱,不想同流合污,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至今被许多混不去的男人挂在嘴上。

 

说上面这些,是为了下面的分析:陶渊明去“世外桃源”的真正原因。

 

从史料上看,陶渊明系出名门,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重臣,官至大司马,被封“长沙郡公”,属于东晋的中央高层;而陶渊明的祖父则做过太守。依这种家族背景,陶渊明是可以划归东晋“太子党”一类的。到陶渊明时,家道虽然中落,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陶家仍然有房有田。但是,陶渊明不会当官,也不会理财,辞职回家后没有了“五斗米”,一大家子都要吃喝,开支很大,生活上便逐渐困难起来。面对这种家境,死要面子的陶渊明,与在官场时一样,选择了逃避现实的办法,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祖辈置下的“富人区”,到没有熟人的看见的地方,过起了简单的日子,即所谓“归隐”——

 


图:陶渊明纪念馆的归隐亭,位于江西省庐山西麓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隐”后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陶渊明的心态还算放松,多少找到了一种安慰,写诗也有了感觉。倒霉的是,现实中的“世外桃源”并不美好,一点也没有诗中写的那么怡然自得和浪漫,在归隐后的第三年,即公元408年,一把大火将其房子烧毁了。此时的陶渊明十分可怜,连个睡觉的地方没有,一家人只能寄住在一条破船上,度过初秋。试想,在这种情况下,陶渊明还能有经济实力到“城里”买房子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又将家搬迁至“世外桃源”中的另一地方——南村。

 

至此,陶渊明真的与世隔绝,精神上也生活在“世外桃源”中了,借酒抒情,寄托信念——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实际上,陶渊明最后选择从官场辞职、不为“为五斗米折腰”,忆注定他只能去“没人的地方”。试想,在现代的今天,“40后”想再当“公务员”都十分困难,何况在古代?所谓的“清风亮洁”实是后人的拔高。


再说杜甫。

 


图:杜甫画像

 

对杜甫,大家更熟悉了。杜甫是盛唐时诗人,名言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成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标签,因而有“诗圣”之誉。


杜甫的出生地巩县的老家、巩县的墓园和生活过的成都草堂,我都去过。每次看罢,心里都会想,杜甫家当年真的穷得只能住破草房?杜甫曾在长安呆了10年,与今天许多“北漂族”一样,杜甫也想在京城混出人模狗样,想当大官,想发大财。但他运气不好,居无定所,官未做大,收入欠稳。

 

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年底,杜甫来到了成都,住在西郊外浣花溪寺里。在寺里没有住上多久,他就打起了建私宅的主意。次年春,杜甫在城西七里浣花溪畔,找到一块荒地,开始建筑草堂。先是开辟了一亩大的地方,在一株大树下建了一间茅屋,有了以后成都草堂的雏形。你想想,能自己找地皮建房子,不论在过去还是现在,没有一些经济来源和社会关系,谁敢想?果然,要盖房消息甫一传出,杜甫在朝中做官的高适、严武等朋友便伸出了援助之手;他的表弟王十五来看望他时,也送来了盖房资金,“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

在盖房子的同时,杜甫又向各处朋友求供果木树苗——


向萧实要100根桃树苗:“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肖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向曾做过绵竹令的韦续索取绵竹县的绵竹:“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向何邕要蜀中的桤树苗。
向果园坊园主徐卿索求果花苗:“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诣徐卿觅果栽》)
向韦班要松树苗:“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图:成都杜甫草堂碑亭


大家想一想,如果杜甫盖得真是普通农家草房,需要这么兴师动众、大动干戈?有必要向各路朋友要这要那、惊动大家?果木花草,野外多着呢。事实上,杜甫当年盖的并不是普通的房子,而是豪宅或是别墅级的建筑。这并是我凭空猜测,而是从杜甫自己诗中看出的:“背郭堂成荫白茅,缘将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各位看看,这样的宅院能是简简单单的“草堂”?接下来,杜甫又不断扩大别墅区——


在广泛种植桃树后,草堂由一亩增至五亩;桃林建成后,又营建了竹林、桤林。杜甫在《凭何邕觅桤林栽》诗中说:“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也就是说水桤木林的占地有十亩之大。那么竹林又占地多大?一顷之广啊。《杜鹃》诗中说的明白无误:“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余,乔木上参天。”这样的地方能是一般穷人住的?算不算深宅大院?

 


图:成都杜甫草堂(现代仿建)


对草堂是不是豪宅或是别墅,当代历史学家郭沫若曾作考证,郭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认为,杜甫草堂的上茅草应有三层,这表明屋顶曾翻修过两次:“一般地说来,一重约有四五寸厚,三重便有一尺多厚。这样的茅屋是冬暖夏凉,有时候比起瓦房来还要讲究。”由此推断,杜甫当时的生活和经济状况并不差,大家都误会了他的贫穷。他诗所中所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乃是房顶被大刮坏后的写实,但却极易让读者产生联想,误以为他的生活也很糟糕。

 

草堂屋顶的茅草被大风吹落,室内一片雨漏,凌乱不堪,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感人至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事,实是另外层次的问题,也许又一次说明杜甫的运气不好,刚住上别墅,就遇破坏性天气了。至于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的情况,我怀疑是他性格所然,喜欢当“驴友”所致。为什么这样说?因他他生活在盛唐时代,又是文人,又做过官,这么个状况如果说是生活所迫,是解释不通的。相反古代文人就喜欢到处走走、寻找创作灵感。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并不是要否定杜甫卑未敢忘忧国、“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思想,而是讨论“草堂”不破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