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彩片段合集:我教学生画知识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3:53:14

有这样的想法是源于两次触动。第一次是在十年前的一本教学杂志上看到了两岸教师同台赛课的一个案例,老师用网络图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当时是第一次听到“网络图”这个词,只觉得新鲜,却没有过多的思考。第二次是在三年前听窦桂梅老师上“我爸爸”一课,期间也用网络图的形式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思路非常清晰,不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也开启了他们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当时,心中异常兴奋:这样的方法真好,学生一定喜欢!但由于不在一线,这种兴奋也就慢慢搁浅了。

今年,有机会带班了,脑子就一直没闲下来: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外,我该怎样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我该怎样让他们能够更科学、更有效地思考问题,为终身的学习做好准备呢?… …

拿到课本后,首先想到的不是让学生怎样快速进入第一课的学习,而是在想: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求有整体意识,学生需不需要也对整册书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呢?平时,我们可能会经常发现,一些孩子在拿到一本书或报刊杂志时,跳过简介、目录等,直接翻到第一页或其中某一部分读的占到了绝大多数。也许,现在他们还感觉不到这样读有何不妥,但当他们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要求有更高的学习效率时,对知识整体的把握和梳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不妨就从本册课本的认知结构开始训练!此时,网络图从我的脑海中跳了出来。通过资料的查阅,我明白了:在表述一门学科的知识结构时,常用的方法有塔式、树式、网络式、表格式……结合学生的特点,我决定采用树式结构。

于是,第一节语文课,孩子们便欣喜万分地和我一起结合目录和单元导读,画出了本册书的知识树:在粗壮的树干上,生出了八条枝干,分别代表八个单元,每条枝干上显示了每个单元的主题内容和训练重点。接着是枝干上生出的细枝,显示了每个单元具体的学习篇目。从这个知识树中,孩子们非常清晰地了解了整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并大致了解了本册教材在编写结构上的特点和训练点的侧重。这样,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对学习的方向有了基本的把握,这对之后的具体学习将会起到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一单元的学习便在“我爱阅读”的召唤下展开了。和以往不同的是,孩子们在阅读每一篇文章的时候都能紧紧围绕单元的主题----“我爱阅读”来理解、交流。最可贵的是,有些同学还能够把4篇课文作为一个整体,前后贯通,互相联系起来谈感受。从阅读的兴趣,到阅读的意义、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收获,孩子们感受到的不再是某一方面零碎的认知了,从他们的交流中,我看到的是他们对阅读的渴求与希望。“爱读书的我们,捧着阳光读,一天一遍,读的兴奋满脸;爱读书的我们,捧着月光读… …”听到他们陶醉地诵读着改编的诗歌,看到他们沉醉在书中的神情,我的心中满是欣慰。也许,没有知识树的帮助,孩子们一样能领悟到每篇文章的主题,可是,有了知识树,孩子们思维的方向性更强了,课时也比传统的方法大大缩减了。这不能不说,知识树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提高效率、增加理解深度的确发挥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之后,我又尝试着让学生对一个单元、一篇课文整理出知识树;再后来,又结合单元测试,学习整理试卷知识树等。虽然,每一次的整理,孩子们不一定能做到全面而精确,但我希望,孩子们在利用知识树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有意识地从总体上了解知识的整体结构,建立起一定的知识体系,逐渐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从而学会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坚持下来,一定会有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