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妮ed2k百度云:2012教师角色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6:02:43

2012年,课改的趋势是什么?课堂将走向哪里?教师如何实现“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师的“教”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种种问题在哪里找到答案,只有到一线,到课堂,这也正是《现代课堂周刊》定位于“引领课改、贴近课堂”的原因所在。
  课改,需要实践,也需要引领,从课程专家到师范院校校长,从名教师到教研员,他们都有可能是课程改革的专业引领者,本期我们走近李炳亭、杜金山、于春祥、李平,听他们讲述2012年的新课改、新课堂、新教师。

 

    预言将要发生的,实属冒险。连续两年,我都曾大着胆子对中国的课改走势做过预判。2010年,我预言中国课改将走进“模式年”;2011年,我的预测是“学生主体年”。其实所谓预言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某些经验和观察的个人判断,当然不具备纲领性的指导特质,最多只能算作一种思考性提示。
    我预言:2012年,中国课改将步入“教师角色年”。

课改呈现什么规律
    新课程改革推进10年,可谓成效显著,它至少直击和试图解决三大问题。一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问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和“灌输者”,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师如何做才是主导?二是基本厘清了教学关系,是教服务于学,还是学服务于教?如果说杜郎口中学是变“教中心”为“学中心”的典范,那么,它的启发至少体现在要“少教多学”,甚至是“先学后‘教’”。“教”的不情愿“退出”,是否意味着传统课堂已完成最后的绝唱呢?不尽然,我们只能无奈地说,传统灌输式的课堂依然占据主流,而且越是“名校”、“名师”,越固执地坚守,课改在中国虽然方向明确,却仍旧任重道远。三是大多数学校都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高度关注课堂教学。当“课改”变成一种国家意志之后,“课堂”将在未来很多年里成为一个“热词”。
    课改到底要如何走?有没有经验和规律可循?回答是“有”,而且是一条必由“铁律”——“课改四步曲”。简单概括为:第一步,理念变观念;第二步,观念变方法;第三步,方法变文化;第四步,文化变信仰。这“四步”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涵括了教育的“人本”属性,遵循了“学生自主”的学习、成长规律,解决了学习动力培植的难题,达到了素质教育追求的育人目的,纠正了很多人对课改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课改到底改什么?课改是改良吗?不,课改是改革和再造,是改变以“控制”为主的教育教学思想,课改说穿了就是放手,就是点燃、激励、唤醒。教育终究是一种“信仰”,基于当下现实教育的问题,我们可以把“信仰”解读为“以人为本、尊重生命”,而在具体的办学理念上,教育应该遵循的是“教师为本、学生第一”,我们甚至还可以换成另外的一种说法——发展学生,成就教师,再通俗一点可表达为“通过发展学生,从而成就教师”。
    理念终究要呈现为一种方式方法。细数方式方法的演变,其大致的脉络是:从对“教中心”的盲目膜拜,到以“有效教学”探索为载体的对教的质疑,再到以“学中心”为支撑的高效课堂的推崇;从对学习者的强制灌输,到教学环节的尝试性开放与对话,再到学习者自主思考的实践探索;从考什么教什么的功利驱使,到“一切为了学生”的浮夸性教育思考,再到追求“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从把学习者单纯作为被动的受教育者,到视学生为“产品”,视学生为最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基于成长者的权益和尊严给予高度关注。这时候,教育的概念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课到底应该怎么上?“实操性”如何成为对课改学校的最大考验。近几年来,模式的竞相建构并非为了赶时髦,而是课改发展的过程使然,但具有争议的是模式的建构思想,它到底是应该基于教还是基于学?我们能否找到适合每个学科的通用模式?模式的背后是什么?从“模式”建构,到关于学习者“主体”的研究,再到“教师角色”的深层辨析,课改就这样逐步深入、拨云见日。

课堂的背后是什么
    关于模式的建构,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基于学科本身,一种基于教学对象。如果说前一种依然是围绕“教”而谋,后一种显然是围绕“学”而做。那么,什么是学习,学习的规律是什么,则成为“目中有人”和“目中无人”两种教育的分野。教师必须清楚,好课永远都是“学生的课”,而非“教师的课”,是“学的课”,而不是“教的课”。课堂的背后是什么?是教师对教育的理解,是对学生成长方式的认识,是教师的人性、道德和思想。
    对“人本”教育者而言,他们主张教育应该“从儿童出发”——儿童有两大天性,即好奇心和展示欲。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教师应尽可能满足儿童的自主、主动、创造的天性,而前提当然是“发现儿童”,因而教师这个职业甚至可以概括为“儿童发现者”,他应该把全部的身心花在“认识学生”上。
    当我们说学习即体验、成长即经历时,教师要建立基于学习对象的三个基本常识:第一,学生即“在学中生”,离开了“学”,谈何“生”;第二,一切的学习都是自学,当然“自学”是自主学习的简称,它包括三种学习方式,即独学、对学、组学(群学),合起来为自学;第三,学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最主要的资源,而教师被视作“第51名学生”。
    在新的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真正理解课堂的“新教育学”概念。课堂是一个学习场,是知识、能力、情感、智慧受孕的“子宫”,是展现生存、生活、生命状态的舞台,是一种全新的生命时空概念。教师要敢于营造这个“场”。教师还应有能力让学习和成长无处不在、随时发生,“凡是有学习发生的地方都叫课堂”。
    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思想支撑?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相信学生是“新师德”;解放学生是教师毕生的使命,解放时间、身体,解放思想,解放创造;利用学生就是时刻牢记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是最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是一个能够成功、积极向上、敢于进取的人。其实,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都不该是讲得如何、是否精彩,而应该体现在调动、利用、唤醒学生的学习成长上,“利用”从来不应是一个贬义词,而是教师教育水平高低的天平;发展学生,是教育教学的本意和旨归。

第一个教师是谁
    课堂教学必然会向着“自学”一路狂飙。岁末,有一个课堂“事件”值得关注——江苏昆山前景教育集团,突然推出了一个新的课型:“一拖四课堂”。所谓一拖四,即一名教师同时上4个班级的课。“一拖四”注定会遭遇到争议,就像当初的杜郎口中学。有人讲,这是课改的“大跃进”,而该校董事长张雷却“固执”地以为,教师就是个“看菜园的人”,在他看来,学生就是自然生长的“青菜”!
    前景教育集团的探索,意味着对教育教学认知的挑战,甚至是对新课改“教师主导”的颠覆。它引发的思考是:如果没有教师,课堂会怎么样?
    无独有偶,山西省新绛中学和陕西省宜川中学,两所学校不约而同取消了每天下午的“正课”而改为任由学生自习。同为课改人的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曾经在自己的教育专著《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里大胆设疑:假如取消了学校会怎样?如果你认为教不可替代,那么,第一个教师是谁教出来的?在前景教育集团,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权益,该校还出台了《学生学习法》、《学生生活法》、《学生成长法》三部“法典”,用“法”来划界保护,这至少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前景教育集团追求的至高学习境界叫“无师自通”。这个“自”既是“自己”,更是“同伴”,他们信奉——有困难,找同伴。

新教师是什么角色
    2011年,《中国教师报》提出“四新”: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新学生。“新教师”承载着教育振兴和民族复兴的重任。新教师要树立“三观”:“人学”的教育观;“以学评教”乃至“以学评‘学’”的教学观;学生是第一教学资源的学生观。
    我们必须明确甚至加以界定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尽管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但如果划不清界限、分不清权益,主体和主导仍然会纠缠不清。我是这样理解和表述的,姑且称之为“二八理论”:教师80%的作用是点燃、激励、唤醒,教师20%的作用是课堂流程的操作。
    点燃什么,激励什么,又唤醒什么?学习的动力、兴趣、目标,乃至人成长的“精神系统”。教师必须正视“组织”的存在,即小组组织和班级组织,当我们形象地表述“好学校是一方池塘”时,那么,小组和班级同样应成为“小池塘”,其实,每个学生也应该成为“池塘”,让池塘里有鱼、两栖动物、水鸟、水生植物。教师是点燃学生的火种,而学生应该是干柴,教师必须明白,熊熊燃烧的正是柴火——也就是学生本身。
    当我们说教育即信仰时,教师应该首先成为一个信仰者或者传播信仰的人。教师的基本准则是富有人性,其次是热爱学生,再其次是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我们必须走出对知识权威的盲目迷信,去“苛求”教师的人性、人格、道德、信仰、责任!
    而需要教师掌握的课堂教学流程,它不是“教设计”的流程,而是从“学规律”出发,基于学习对象的学习认知规律的总结。教师需要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然后任由学生去“体验”和交换体验,再慢慢在“经验”中感受“成长”。依据这样的“学规律”,好的课堂应该具有这样的基本流程,即自学——展示——反馈。如果非要谈一点技术,我愿意把新教师应掌握的那点东西,概括为“五个一”:编制一个导学案;构建一个学习组织;给予学生一个学法;设计一个课堂流程;明确一个学习任务。此外,无他!
    (作者系中国教师报总编辑助理、编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