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明心理工作室:解密《滑稽档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1:18:57

    
    滑稽艺术从其诞生伊始,就与电台结下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后,滑稽艺术得到了更多发展,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经常组织各种滑稽节目的录音,或去现场录实况,或把演员请进播音间。60年来,在上海电台的库存 资料中,积累了大量滑稽 作品的录音,收藏 了大量的老唱 片,这些 声音资料真实记录了上海滑稽艺术的发展轨迹,是名副其实的声音档案,其中不乏堪称绝版、稀有的资料。本文就上海的滑稽艺术和上海电台《滑稽档案》节目中的趣事,讲一些故事。
    
壹  上海滑稽三大家
    
    作为“独脚戏”艺术鼻祖的“老牌滑稽”王无能(1892-1933),其作品少而精,录音传世极少。
    
    王无能本名王念祖,小名阿魁,小时候辫子奇细,所以绰号叫“小辫子阿魁”。因为家境贫寒,辍学学艺,在“笑舞台”唱文明戏,工丑角,擅演书僮、篾片、小贩等穿马甲的小人物,当时被称为“马甲滑稽”。他的表演洒脱自然、口齿清楚、语言流畅,善说各地方言,擅长即兴发挥。
    
    自从王无能以“独脚戏”的曲艺形式在笑坛上大放异彩后,在他的“登高一呼”之下,滑稽殿堂里也出现了不少同时代的笑星。
    
    江笑笑(1900—1947)、鲍乐乐(1902—1963)原先在杭州演出“小热昏”和“双簧”,一到上海他们看到王无能的“独脚戏”十分走红,也改演这种曲艺形式了。江笑笑、鲍乐乐的曲目主要反映社会上芸芸众生的千姿百态、喜怒哀乐,所以被称作“社会滑稽”。
    
    刘春山(1902—1942),祖籍宝山县杨行,生于老城隍庙前傅家街。12岁在老城隍庙永生堂梨膏糖摊当学徒,边卖糖边自学文化。那时在城隍庙推销“梨膏糖”经常就地取材,根据身边的家长里短,随口编唱押韵小曲,敲竹板演唱。如:“说起来个希奇,啥个事体?上海个地方,大来个邪气。徐家汇朝南,龙华塔蛮有名气。昨日夜里,出仔里个事体,搿里个宝塔,拨贼骨头偷去。正巧拨拉,瞎子里个看见,哑子喊捉贼,拨聋子听见,拨风瘫人捉牢,算伊晦气,捉牢仔个小贼,呒啥客气,拿伊送到,邮政局里。”也许这些氛围为刘春山日后成为“潮流滑稽”打下了基础。
    
    这样,王无能和搭档钱无量的各种方言、戏曲、市声杂唱汇合的“老牌滑稽”,和江笑笑的具有社会意义曲目的“社会滑稽”、刘春山的迅速反映时事新闻的“潮流滑稽”,各具个性,三足鼎立,被称为“上海滑稽三大家”。
    
贰  《各种说法》是源头
    
    王无能当时有一个段子《各种小贩叫卖》相当出色,后来一些名演员,像筱咪咪、王双庆直到钱程都演过,现在上海滑稽剧团一个多人表演的“上海小贩叫卖声”的小品,就是从中演化出来的。
    
    独脚戏里“滑稽京戏”的始作俑者也是王无能。王无能打出“独脚戏”旗号的时候,就有用宁波方言演唱京剧《空城计》的拿手杰作《宁波“空城计”》。当时,王无能与钱无量拼成一档,由钱无量一旁操京胡。当时这种用方言唱京戏的节目可谓别开生面。
    
    王无能的《各种说法》,是一个以各地方言为素材的滑稽传统节目,名为《各种说法》,实际是介绍老上海(上个世纪20年代末)各种饭馆里堂倌(服务员)招待客人的吆喝声和估衣店(出售衣服的服装店,那时叫“估衣店”)售衣时的叫卖声。后来很多滑稽艺人继承了这个段子。原来王无能只有三分半钟不到的一个“单卖口”(即早期的“独脚戏”样式,一个人演),仅仅仿学少数地区的菜肴帮派,且菜名不多。经滑稽大家姚慕双、周柏春、筱咪咪等前辈的继承、发展,如今已能吆喝本帮、甬帮、苏锡帮、扬帮、山东帮、广东帮等十余种方言与百余样菜名,上世纪30年代进入电台后,能吆喝半小时。舞台演出时采用上手扮演堂倌,下手扮演吃客,两个人珠联璧合的“对子戏”,演员需有扎实的方言基本功。
    
    可以说,王无能的独脚戏《各种说法》是后来众多演员表演的独脚戏《各地堂倌》和《关店大拍卖》的“源头”。
    
叁  江鲍段子花样多
    
    江笑笑、鲍乐乐深受杭州“小热昏”的熏陶,加上两人都有较好的文化基础,所以他们的段子特别多,常常翻花样,有时说,有时唱。1932年1月28日,日寇妄图侵占上海,江笑笑、鲍乐乐就根据北方京韵大鼓的曲调改成“小鼓调”,编了一个《一·二八大鼓》登台演出,唱出了老百姓反对侵略者的吼声;还编了一个《闸北逃难》,反映市民遭受的苦难。
    
    江、鲍的《一·二八大鼓》不仅内容进步,他们在这个唱段中根据京韵大鼓改编创作的曲调“小鼓调”,后来还成了独脚戏和滑稽戏的基本曲调。著名说唱演员黄永生在“四人帮”被粉碎后所唱的《古彩戏法》中“毯子身上盖一盖……”就是袭用了这种唱腔(滑稽名家袁一灵在滑稽戏《性命交关》中的唱段也用了这个曲调)。
    
    江笑笑的“说”功也可谓首屈一指,他最擅长的是一种叫做“长脚笑话”的段子,他与鲍乐乐两人经常像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在不经意间穿插噱头,如《水果笑话》《清和桥》《贪小失大》等。其中《水果笑话》这个段子,新中国建立以后几十年无人继承,直到上世纪90年代,著名演员钱程继承整理了这个段子,很有“长脚笑话”的味道。
    
肆  绿杨巧妙用道具
    
    除了“三大家”,少为人知的著名女滑稽绿杨,在上世纪50年代演的《老糊涂》,也深受欢迎。《老糊涂》是继《活菩萨》后,绿杨演的又一出滑稽戏,她演农村老太。这出戏根据老舍的《大家评理》改编,反映家庭伦理道德,批判那个虐待媳妇的婆婆。当时绿杨不过30岁,能演像这个老婆婆吗?
    
    她设计了一个细节:婆婆重男轻女,因为媳妇生了女儿,被经常作梗。这节戏是婆婆借口媳妇收了饭菜不给她吃(其实是婆婆先讲不吃),就动手打媳妇,正好她头顶上悬挂着一只盛饭的竹篮,她举手欲打时,碰上竹篮,她恼怒地把竹篮一推,篮子荡回来又撞在她头上。绿杨巧妙地用小道具出戏,既得到观众笑声,又嘲讽了婆婆。原来剧中安排的竹篮,只为渲染农家环境,绿杨见景生戏,用活道具。她先确定竹篮悬挂高度,使竹篮晃动时正好撞在她额上,碰不着媳妇的头。儿子回来,老太向儿子诉说媳妇不给她吃饭,又向儿子诉说育儿之苦:“一月二月不觉得,三月四月只想吃,五月六月硬卜卜,七月八月烧箕腹,九月十月月份足,扑落脱,养侬格宝贝心肝一块肉!”这段顺口溜原来剧本没有,是绿杨参照民间俗语添加的,用在此恰到好处,赢得观众笑声。绿杨既能演花旦一类的“滑稽红娘”,也会演老旦一门的“滑稽老太”,戏路不窄,“滑稽细胞”丰富。后来她在《72家房客》出演二房东,惟妙惟肖,人人叫好。
    
    绿杨的独脚戏作品,很多听众几乎从没听过。《滑稽档案》千淘万漉,终于找到她在“文革”前的几段独脚戏录音,填补“空白”。
    
伍  英文滑稽成绝唱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上海滑稽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大批精彩的录音资料集中产生在这一时期。
    
    最能体现姚慕双、周柏春表演特色的,是他们的独脚戏段子中常带英文,这在同行中是不多见的。据说姚慕双年轻时曾在沙利文面包厂工作,接触过老外,所以一口标准的美国口音,到现在听来还是很有味。他们最有代表性的独脚戏段子《学英文》中,有周柏春很著名的倒背26个字母——DCBA,加上所谓中国式英文、也就是“洋泾浜”英文,一旦无法讲出英文,就夹几个中文词来“捣糨糊”。比如其中一段:
    
    周:今天天气有点热,也不算最热,气压低,有点闷有点窝拉勿出。
    
    姚:Today is very吼司。
    
    周:Your English is very蹩脚。
    
    姚:侬迪个人very促尅。
    
    遗憾的是姚、周的“英文滑稽”,后人也没有学得像、学得好的,几乎已成绝唱。
    
    还有由黄金搭档姚慕双、周柏春和有“四大天王”美誉的杨华生、张樵侬、笑嘻嘻、沈一乐等六位名家以“大会串”的形式表演的大独脚戏《文明结婚》,1957年,这六位名家合作的录音,堪称“空前绝后、独此一回”。
    
    旧上海有许多茶馆,稍微上点档次的茶馆在门口设炉烘大饼、炸油条、磨豆浆、包粢饭,供茶客充饥。人们把大饼、油条、豆浆、粢饭美称为“四大金刚”,成为沪上早点一大特色。抗战时期,滑稽前辈俞祥明在红宝剧场演出滑稽戏《老店新开》,排练后缺了20分钟的戏,班主叫俞祥明补编一节戏。俞祥明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冥思苦想,忽然看到沿路有很多大饼摊和测字摊,顿时激发起创作灵感。因为当时经济萧条、物价飞涨,他就编了一段测字先生穷极无聊,肚皮空空,给卖大饼的小贩测字骗取大饼的故事,演出后大获成功。后来,滑稽大家姚慕双、周柏春丰富加工,《骗大饼》成了传统独脚戏的经典保留节目。
    
陆  演员自己讲故事
    
    上海滑稽艺术本身就是一座承载上海民俗风情的“博物馆”,其中包含地道的上海话,这也是学说上海方言的教科书。
    
    不少滑稽演员都曾走进《滑稽档案》节目,讲当时创作、表演的经过及体会,也谈谈自己的近况。那些老艺术家、老演员,参与节目时十分激动,谈起当年,历历在目。
    
    讲到刘春山创作并首演于20年代中期的传统曲目《一百零八将》,杨天笑说他在演唱时会扔给台下观众一盒火柴,请听众监督演唱,凡是他唱出一个人,就请听众放一根火柴,直到全部唱完,清点是否为一百零八根。
    
    笑嘻嘻谈起艺名的由来时回忆道:“这个艺名是在11岁时取的。我父亲当时是变古彩戏法的,他总是一边变戏法,一边培养我姐姐(艺名笑奇奇)演双簧。后来姐姐生病了,9岁的我就顶了上去。11岁那年,邻居家一个裁缝师傅,对我说,阿二,侬在舞台上的名字太文气了,不滑稽,你现在唱滑稽就要引人家笑的,你的脸一直在笑,干脆就叫笑嘻嘻好了。我父亲在旁边一听这个名字挺特别的,就让我一直‘笑’到今年88岁。”
    
    1946年,笑嘻嘻跟朱培声搭档,到中央西餐社表演独脚戏。其中有个节目叫《和气生财》,劝观众要和和气气、兢兢业业工作,不要流里流气地跟人家吵架、打架,只有和气才能生财、平安。节目中笑嘻嘻扮演了一个游手好闲的流氓,整天找人麻烦、敲人竹杠。没想到,真有一些流氓看了演出后,心里不高兴,就到中央西餐社门口等笑嘻嘻出来,把他狠狠打了一顿。这段经历一直留在笑嘻嘻的记忆当中。
    
    后来在《七十二家房客》里,笑嘻嘻一反以往滑稽的形象,扮演旧上海的流氓炳根,露出了狰狞的流氓面孔。对于当时如何塑造这个形象,他说:“像流氓炳根这样的人物,在生活中我见得多了,到处都有,我就把这种形象搬到了舞台上。”笑嘻嘻向来坚持要演就一定要像,上台时,他演得太投入,把和他一起配戏的青年演员都吓哭了。有个青年演员演剧中的阿香,排戏时她还比较轻松,但一上台,笑嘻嘻投入得就像真的流氓。有一段戏说炳根酒后调戏阿香,那个青年演员见他晃来晃去,以为他真是流氓,要来真的,吓得眼泪也流出来了。
    
    不幸的是,笑嘻嘻于节目播出后不久与世长辞,而那次在《滑稽档案》节目中的专访,无意中成了笑嘻嘻的“广陵绝唱”,成为了他留给人民广播电台、留给滑稽事业、留给广大听众的最后一份“档案”。
    
小链接
    
    被统称为上海滑稽的“独脚戏”和滑稽戏,是上海特有的曲艺样式和戏剧剧种。于嬉笑怒骂中透露出苦乐人生的甜酸苦辣,在讽刺鞭挞中倾注着耐人寻味的社会体验。20世纪初兴以来,在长达近100年的发展中,产生了诸多名家,留下许多经典节目和精彩录音,构成上海滑稽艺术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