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淇主演的电影爱:博客辑录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5:48:03
          律师这个职业在国外是很受追捧的,但在国内就相差很远了。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国内普法多少年,健全了的还只是法律,而远远不是法纪。在当下的中国,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只有和权力结盟,才具有它无比的权威性;而当它失去了权力的支撑,几乎就徒具一副皮囊,成为了画上的老虎。

 

    一些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侵害人民的利益。与其说他们是人民的公仆,毋宁说他们是自己物欲的奴隶。这些人能力不高学历高,素质不高职称高,业绩不高职位高。他们拿着人民赋予的权力,而在千方百计谋求自己的利益,华车、豪宅、金钱、美女才是他们的毕生追求。

 

    日本地窄人稀资源贫乏的现实,却促使了它在科技和经济上的崛起,让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尽管也取得了G d p 的提升,但如今却政府官员腐败,国民道德沦丧,社会矛盾恶化,而且遍地污染,假货充斥市场,实在令人痛心不已!

 

    今年的315又快到了!无论效果如何,315打假,已成为了CCTV每年的惯例。今年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又不知如何,倒是近日闻说内地消费者到港疯狂抢购奶粉,致使进口婴儿奶粉供不应求。甚至不少商店被迫实行“限购令”,并爆发冲突,5名男女发生混战受伤。

 

    建国初年是“肃反”,我们今天是“维稳”,“肃反”是手段,“维稳”是目的,看似水火相不容的两个词,但终极目的似乎也相差无几。况且在当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中,“打击反革命分子”的条款也还赫然在列。

 

    浏览好友博客,品味摄影作品。优秀的作品是光与影的完美组合,它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和情感的震撼;精彩的摄影是物质和生活独特视角的观察和灵感的捕捉,是栩栩如生历史真实的记忆;而那些蹩脚的作品,则是孩子复写纸下的图画,似是而非又似非也是。

 

    过去的中国,总是把自己与世界隔绝,使它就像浩淼海洋中的一个孤岛。但偏偏就在这孤岛上,有人又总是能够一次次“运动”出那么多的叛徒、特务之流。今天中国开放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能够互惠互利了,甚至那么多的富翁举家迁往美国,那么多的官员成了裸官,叛徒、特务之说倒是随时代一起被淘汰了!

 

    文章给我们的是面和体,是完整的形象。因此我们阅读起来就像看一部电影那样轻而易举。而诗词给我们的却是许多的点,就像一个个跳跃着的音符。故此诗词摆在我们面前,就如同五线谱摆在钢琴架上,它不仅需要有头脑这架钢琴,还需要有情感这根琴弦和思维这双手指,才可能真正演奏出一段优美动人的旋律。

 

    上级领导将莅临单位,几位领导开始忙个不亦乐乎。房涂白,街垫道;人立正,车稍息。甚至暗恨父母不能把自己也重生一次,给上级一个好面孔。现在我们一些地方的基层工作,就如同娼妓的脸蛋,总是极尽粉饰之能,尤其在领导面前更是要极力地涂脂抹粉一番。倒是视身上的梅毒、艾滋为无关紧要!

 

    其实,几乎所有的国民都懂得,只有社会保持稳定,人们才能安家乐业。一个真正为民的政权,本身应该具有稳定性、也具有提供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如果一个政权必须依赖警力、军力、财力来维持政权的稳定,那证明这个政权已经失去了民心,被推翻是迟早的事情。

 

举国办体育,我们几乎垄断了亚运会所有的金牌;举国办世博,我们又办成了全世界最奢华的世博会;举国办“三公”,我们以人均GDP第95位之力成就了世界最高的三公消费。这就是我们与西方国家相比举国体制的优越性。——看到汪华斌的博文《应该举国的是医疗和住房而不是足球》有感而发的评论。 

 

    在任突击享受,美女、花车、豪宅;退休之前突击提拔,领受政府最终以人为本式的授勋;卸任后安享晚年,锦上添花!史上最短人事任命再一次为你揭晓公务员热的真正原因所在。 ——看到蚂蚁公民律师的博文《史上最短任命:当日提拔,次日退休(转)》有感而发的评论。      那个穿着不规整衣服,戴着一顶草帽的瘦弱的老人,那个每顿最多只吃一块肉或一个蛋90岁高龄的老人,那个每天把1角、2角钱整整齐齐地放在饭盒里老人,那个在风雨中蹬着三轮车绕地球赤道18周的老人,那个一辆三轮车、35万元捐款、300多名贫困学生的白芳礼,你没有能够感动中国,你能够感动我们每年消费9000亿的的中国官员吗?你能够感动我们那些每年两会“不知道花多少”的人民代表吗? ——看到阳光沁河的博文《[转载]他感动了中国,却没有感动CCTV的冷漠评委》有感而发的评论。 

    既没有主权也没有人权肯定是人类最大的悲哀,那是“殖民统治”。但要主权的目的是要人权的保障。没有人权的保障,主权还有什么意义?先生发起这样的讨论很好! ——看到劲松的博文《和“西美小石头”聊聊》有感而发的评论。

 

    如果“官”就是“腐”,那么“仇腐”就是“仇官”了! ——看到红色曙光的博文《“仇官”倒霉说是歇斯底里的要挟和恐吓》有感而发的评论。

 

    唯老板的话是从和执行老板意志决不走样,这不仅仅是现在中国质量人的本质,其实也几乎是中国所有人的本质。这是由中国现行体制长期作用于社会的结果,它已成为各行各业中人们生存必备的法宝和潜规则,成为现阶段人们的一门必修课,成为了判别人们生存境遇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和标准。从之则或许顺境顺水,逆之则绝对寸步难行。——看到汪华斌的博文《为何中国大陆的质量人却有闲置?》有感而发的评论。     为了遏制司法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辽宁省在全省法院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规定,法官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律师吃请、娱乐、财物的一律停止执行职务。其实在当今的现实社会,官员吃请远比律师吃请现象要更严重,对社会的危害也更大,影响也更恶劣。因为在我们今天这个“权治”的社会里,也只有权才能主导一切,掌控一切。法律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权力的遮羞布和保护伞。要根除司法腐败现象,必须首先从解决权力腐败着手。——看到周忠民的博文《辽宁:今后法官接受当事人吃请一律停职》有感而发的评论。     刑讯逼供、精神病、黑监狱,这样的事情在不断发生,它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世道的凶险和人心的险恶,它又或许只是在有意考验着国人的承受能力。但无论如何,如果让人负载太重,那终归也是很危险的!——看到zhoushuling的博文《[转载]她身上那些烟头烧伤都是她自己干的》有感而发的评论。     同流合污方成正果,洁身自好孤掌难鸣。尤其举报上司是被体制内所有人深恶痛绝之,故此我们才常常看到一些体制内人屡遭打压甚至迫害的现象。今天无论官员、法官、警员... 在一个社会里,什么都可以贵,但住房不能贵,医疗不能贵,墓葬不能贵,吃穿等生活必需品不能贵,因为这些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保障,是这个社会得以稳定的基石;在一个社会里,什么都可以贵,但教育不能贵,书籍不能贵,正是它才代表了人类美好的未来,是人们进步的阶梯,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不竭动力。

 

   学校诚然可以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但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却并不完全是由学校决定的。家庭要给他创新思维的环境,社会也要给他创新思维的自由。家庭要孩子惟命是从,国家要孩子盲信政府,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永远不可能有创新能力。难怪撒切尔夫人的话会一语成谶!

 

   中国的教育太多地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人思维方式的改变。几十年过去了,其实都并无本质性的突破。但它对中国的经济却或许不无益处,起码它直接助推了两个行业的突飞猛进。那就是眼镜制造业和图书出版业。

 

  过去中国的读书人有一句老话: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今天看看我们所努力追求的素质教育其实与之不谋而合。一个孩子要成才,就须在接受基本教育的基础上,再迈出坚实的两大步——读千卷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行万里路,把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即使对照古人“读千卷书,行万里路”的标准,看看我们今天日益凋敝与冷落的书市和图书馆(教辅书另当别论),看看暑假里各种热闹红火的补习班以及孩子们背着书包匆匆奔走补课的身影,我们又怎能不感到心寒?这些可怜的孩子整天忙碌奔走,却原来站在被社会、学校、家长划定的鬼打墙里寸步未行!

 

   特色绝不是千篇一律,个性更非整齐划一。素质教育是追求特色的教育,它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提高。故此素质教育不可能有单一的发展模式,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和规格。

 

   知识还在书页上,再多也是废纸篓;知识记忆在头脑中,头脑就成为了资料库;知识融入了血液中,那才能成为了一个人的气质和智慧,它甚至可能反映在你的举手投足中,音容笑貌里。

 

   素质教育我们提了多少年,却总是无法从应试教育的泥淖中摆脱出来。素质教育归根到底是素质人的教育。没有素质人,就绝对没有素质教育。素质人既包括素质的教育者,更包括素质的教育管理者。分数须下苦功夫,素质要讲新技巧;分数须日积月累,素质要潜移默化;分数须思维惯性,素质要思维个性。

 

   中国的教辅书无论质量还是数量在世界上都是独领风骚的,因此中国的孩子并不缺少课内或课外读物,他们所缺的是参与社会和投身实践的机会。就中国的教育现状,只可惜我们大多数的孩子尽管每天都在课堂上学习,却并不会独立运用书本,也不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否则,我们的许多教师就都有被炒鱿鱼的危险了!

 

   中国孩子几乎放弃了一切参与社会或出外玩耍的机会,而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课堂学习上。殊不知,也正是这种脱离社会实践的“应试教育”禁锢了他们的思维,尤其让他们失去了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中国的教辅书无论是种类还是发行量,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在中国人眼里,只有这些才是自己孩子应该读的。其余的书都属“闲书”之列,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影响孩子的美好前程。殊不知,正是有这样的家长和老师,正是这些读不完的教材和教辅书,才让孩子成为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