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而王杰谁明浪子心:元代书家:赵孟頫(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5:46:08

元代书家:赵孟頫(下)

《仇锷墓志铭》 楷书 日本阳明文库藏

  行楷书墨迹。卷高37.2厘米,共一百九十二行,满行六字, 并篆题引首《有元故奉议大夫福建闵海道肃政廉访副使仇府君墓碑铭》二十四字, 其中“建闵海道肃政廉访”八字原已损缺,系后人为之补书。
  《仇锷墓碑铭》于延祐六年(公元1320年)书,是其晚年力作。运笔方整有力, 遒丽老健,一笔不苟,骨气深稳,与常见赵书妩媚甜润不同。赵孟頫的书法以楷书和行书最好。此书是他楷书代表作之一,他的楷书用笔流畅随意,但又出规入矩,法度森严,其结体疏朗俊秀,飘逸洒脱,几乎无瑕疵可言。

昔寻李愿诗卷(局部) 纸本,行书,纵30cm,横99.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昔尋李願向盤古,正見蒼厓巨辟爭開張。是時新晴天井溢,誰把長劍倚太行。沖風吹破落天外,飛雨白日灑洛陽。東蹈燕川食曠野,有饋木蕨牙滿筐。馬頭溪深不可,借車載過水入箱。平沙綠浪榜方口,雁鴨飛起穿垂楊。窮探極覽頗恣橫,物外日月本不忙。歸來辛苦願誰爲,坐令再往之計墯渺茫。閑門長安三日雪,推書撲筆歌慨慷。旁無壯士遣屬和,遠憶盧老詩顛狂。開緘忽睹送歸作,字向紙上皆軒昂。又知李侯竟不顧,方冬獨入崔嵬藏。我今進退幾時決,十年蠢蠢隨朝行。家請官給不報落,無異雀鼠偷太倉。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彈劾還耕桑。子昂

  末款属"子昂"。钤"趙子昂氏"、"松雪齋"印二方。有清乾隆、嘉庆诸玺,又孙煜峰藏印。
  清安岐《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此作是赵孟頫书写的唐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古子诗两章歌以和之》诗,此诗帖与赵孟頫《与国宾山长》信札及杨维祯《小游仙辞》、危素《陈氏方寸楼记》四段合装于一卷,共24行。
  此诗帖笔法丰富,变化多端。初起较为严谨,楷中带行,写到后来行中见草,笔力苍劲厚重,点划、使转交待分明,应是赵孟頫晚年书法之力作。(撰稿人:张彬)

秋深帖 纸本,册页,纵26.9cm,横53.3cm,行书,18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道昇跪复婶婶夫人妆前,道昇久不奉字,不胜驰想,秋深渐寒,计惟淑履请安。近尊堂太夫人与令侄吉师父,皆在此一再相会,想婶婶亦已知之,兹有蜜果四盝,糖霜饼四包,郎君鲞廿尾,烛百条拜纳,聊见微意,辱略物领,诚感当何如。未会晤间,冀对时珍爱,官人不别作书,附此致意,三总管想即日安胜,郎娘悉佳。不宣,九月廿日,道昇跪复。  

   本幅上有宣统玺印及李肇亨鉴藏印等4方。这是管道昇给婶婶的问安、馈赠的家信,实为赵孟頫所书。其笔力扎实,体态修长,秀媚圆活,畅朗劲健。赵氏信笔写来一时忘情,末款署了自己的名,发觉后忙又改过,现在还可以看出涂改之迹。

   管道昇(1262-1319),字仲姬,吴兴人,赵孟頫之妻,赵魏宫室封魏国夫人。《书史会要》载其“有才略,聪明过人。为词章、作墨竹笔意清绝,亦能书。”仁宗皇帝曾让人把赵孟頫、管夫人及子赵雍的书法装裱为卷轴并收藏于秘书监,“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也。”

《秋兴赋》局部 纸本 纵25.7厘米 横184.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楷书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玄妙观在古城苏州,为著名道教寺庙,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年)。晋明帝司马绍居然梦见三清道祖驾云到了苏州,于是下旨重修道院,并改名为上真道院。唐代皇帝自称老子后裔,尊之为太上玄元皇帝,并效令两京及诸州均建立玄元皇帝庙。此后屡遭兴废。到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改为玄妙观,玄、元相通,也称元炒观。此名取自老子《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语。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为元代牟峨撰文、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赵孟頫书并篆额。 纸本 纵 35.8厘米,横283.8厘米。其“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碑 ” 原在正山门内,“文革”时失落。1990年,苏州碑刻博物馆受市道教协会委托,仿刻成碑,现存正山门内。铭刻碑帖2幅;每幅纵52,横136.5公分 記五十八行,行十一字,額三行。


吴兴赋

《王羲之轶事帖》

赵孟頫楷书帝师胆巴碑卷 纵33.6厘米×横166厘米 纸本。书于延佑三年(1316年)。卷后有清姚元之、杨砚、李鸿裔、潘祖荫、王懿荣等人跋。钤有清许乃普等人收藏。《东图玄览》《清河秘箧表》《南阳名画表》《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著录。现藏故宫博物院。

此碑是赵孟頫奉元仁宗敕命撰写的,时年六十三岁,为赵氏晚年碑书的代表作。
明王世贞认为赵孟頫晚年书法“规模李北海”,此卷笔法秀媚,苍劲浑厚,独具风格, 于规整庄严处见潇洒天真的韵致,可谓笔笔提起,字字挺拔,充分体现了赵体书法的风韵和神采。虽取法李邕的《岳麓寺碑》,但又较之舒展放松,去其险佻之势,化为端庄肃穆,雄遒苍健之姿。运笔和间架均出于二王,凝重古朴,“老劲可喜”。
赵书虽秉承传统,却不为陈法所囿,往往能根据不同的需要变换书体,但不论怎样变,又都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因此,他的书法既有深邃的传统基础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卓然不群。

赵孟頫楷书《寿春堂记》书于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是融合二王、李邕而又出以劲肆之作。墨迹为清人陈廷庆所藏,历经王鸣盛、阮元、翁方纲、鉄保等人鉴定。清文宗嘉庆二年(1798年)在杭州抚勒上石,刻者吴厚生。原拓本有陈廷庆、王鸣盛等题跋或观款十二段,付印时除陈廷庆一跋外,余均略去。在题跋中,王鸣盛说;『此册笔法遒健。』铁保说:“是卷胎息大令,而兼北海之恣纵, 一洗平生流媚之习,真人书俱老之境。”石韫玉也说:“笔势若龙若驪,如快马入阵,纵横莫当。”这些,都是有参考价值的评论。

邓文原撰,赵孟頫楷书。纸本,乌丝方格。全称《杭州福神观记》,是赵孟頫在元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六十七岁时所书。其书法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圆厚雄浑,与《胆巴碑》,《仇锷墓志铭 》相类,比其他碑版所书更为苍老,是赵书的代表作之一。该碑在杭州西湖断桥之左。

赵孟頫《妙严寺记》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妙严寺记》,又称《湖州妙严寺记》,牟巘撰文,赵孟頫书并篆额,原件纸本横卷,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此作未署书写年月,但据他所署的职衔,可推测此卷当书于至大二年(一三○九)七月以后,或次年九月以前。据杨载《赵文敏公行状》记:“至大已酉(二年)七月,升中顺大夫、扬州路泰州尹兼劲农事。未上。仁宗皇帝在东宫,遣使者召。”可知这个职衔虽被任命,却未上任,此时正在湖州家中,至次年九月,他才应召赴大都(今北京)。因知此卷是他五十六或五十七岁时的作品,正是他中期稍晚时的作品,字的结体方阔,笔画开张舒展,点画精妙,使转灵活,于庄严规整中见潇洒俊逸,书法艺术水平很高,也是学习“赵体”书法的良好范本。

赵孟頫 书趵突泉诗 纸本,行书,纵33.1cm,横83.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自号松雪道人,為宋宗室,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亡,入仕元,累官至翰林学士,死后,追封魏国公,諡文敏。

趵突泉在山东济南市旧城西门外。赵孟頫服官济南时,常游憩於此地。赵孟頫诗文书画乐律无不精善,书法则篆籀分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早年学宋高宗,后取则王羲之、王献之,末后復学李邕。是唐以后书法的集大成者,对当时及后世影响很大。

赵字以完全唯美的风格见称。书趵突泉诗作於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十二月,為周密作鹊华秋色之顷。最晚不超过大德八年(1304)周密卒年之前。亦即四十二岁到五十一岁间的作品。元赵孟頫书趵突泉诗润秀圆转,这正是赵氏书风的特色,也是存世赵书中墨跡楷书罕见大字。案卷中有「右二题」,今仅存其一,可见卷前已有遗失。

释文:趵突泉。滦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洩,岁旱不愁东海枯,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澜声震大名湖。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兴孤。右二题皆济南近郭佳处,公瑾家故齐也,遂為书此。孟頫。

心经行书册 纸本,册页

昔寻李愿诗卷(下为局部) 纸本,行书,纵30cm,横99.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昔尋李願向盤古,正見蒼厓巨辟爭開張。是時新晴天井溢,誰把長劍倚太行。沖風吹破落天外,飛雨白日灑洛陽。東蹈燕川食曠野,有饋木蕨牙滿筐。馬頭溪深不可,借車載過水入箱。平沙綠浪榜方口,雁鴨飛起穿垂楊。窮探極覽頗恣橫,物外日月本不忙。歸來辛苦願誰爲,坐令再往之計墯渺茫。閑門長安三日雪,推書撲筆歌慨慷。旁無壯士遣屬和,遠憶盧老詩顛狂。開緘忽睹送歸作,字向紙上皆軒昂。又知李侯竟不顧,方冬獨入崔嵬藏。我今進退幾時決,十年蠢蠢隨朝行。家請官給不報落,無異雀鼠偷太倉。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彈劾還耕桑。子昂

  末款属"子昂"。钤"趙子昂氏"、"松雪齋"印二方。有清乾隆、嘉庆诸玺,又孙煜峰藏印。
  清安岐《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此作是赵孟頫书写的唐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古子诗两章歌以和之》诗,此诗帖与赵孟頫《与国宾山长》信札及杨维祯《小游仙辞》、危素《陈氏方寸楼记》四段合装于一卷,共24行。
  此诗帖笔法丰富,变化多端。初起较为严谨,楷中带行,写到后来行中见草,笔力苍劲厚重,点划、使转交待分明,应是赵孟頫晚年书法之力作。(撰稿人:张彬)

《秋兴赋》 纸本 纵25.7厘米 横284.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赵孟頫《与山巨源绝交书》

赵孟頫《行草陶渊明五言诗页》 纵32.7厘米 横45.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书录陶渊明《饮酒二十首》诗之六,入《法书大观册》,款署“子昂”、钤“赵子昂氏” (朱文)印,帖后元代虞集隶书跋。

  此帖书法点画,使转尚可见二王书的形质性情,但又分明是自家书的遒逸劲媚风格。虽无年软,但其苍劲老到的笔法,已经展示了赵氏人书俱老的晚年书风。鉴藏印记:“安仪周家珍藏” (朱文) 、“景贤”(白文)及谭敬等印。

释文: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纸本 篆额  纵35.7 横55.7 正文楷书 纵35.8 横284.1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玄妙观在古城苏州,为著名道教寺庙,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年)。晋明帝司马绍居然梦见三清道祖驾云到了苏州,于是下旨重修道院,并改名为上真道院。唐代皇帝自称老子后裔,尊之为太上玄元皇帝,并效令两京及诸州均建立玄元皇帝庙。此后屡遭兴废。到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改为玄妙观,玄、元相通,也称元炒观。此名取自老子《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语。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为元代牟巘撰文、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赵孟頫书并篆额。其“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碑 ”原在正山门内,“文革”时失落。1990年,苏州碑刻博物馆受市道教协会委托,仿刻成碑,现存正山门内。铭刻碑帖2幅;每幅纵52,横136.5公分 記五十八行,行十一字,

《洛神赋》卷 纸本,行书,纵29cm,横220.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全卷共80行,末署款“子昂”。后纸元员峤山人(李倜),明高启,清王铎、曹溶题跋。前隔水王铎“戊子五月”又题。
 此卷《洛神赋》即为赵氏行书代表作。行中兼楷的结体、点画,深得二王遗意,尤其是王献之《洛神赋》的神韵,即妍美洒脱之风致。如端正匀称的结构、优美潇洒的字姿、圆润灵秀的运笔、密中有疏的布局等;同时,又呈现自身的追求,象比较丰腴的点画,轻捷的连笔,飘逸中见内敛的运锋,端美中具俯仰起伏的气势,都显示出他博取众长而自成一体的艺术特色。故后纸诸家题跋如是评述此卷,李倜曰:“大令好写洛神赋,人间合有数本,惜乎未见其全。此松雪书无一笔不合法,盖以兰亭肥本运腕而出之者,可云买王得羊矣。”高启云:“赵魏公行草写洛神赋,其法虽出入王氏父子间,然肆笔自得,则别有天趣,故其体势逸发,真如见矫若游龙之入于烟雾中也。”
 本卷共钤印37方,见于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著录。(撰稿人:单国强)

赵孟頫《种松帖》

七绝诗册 纸本,行书,纵34.7cm,横35.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点击放大)

释文: 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事,雲在青天水在瓶。子昂爲中庭老書。

末识:“子昂爲中庭老書。”有“張珩私印”、“博山”、“潘厚審定”等藏印。 作品未见著录。

此为赵孟頫书自作七言绝句一首,诗中“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句借用了唐代朗州刺史李翱向禅僧药山惟俨请道的故事。药山以手示上下,并对李翱说:“云在天,水在瓶。” 此帖虽仅短短五行大字,却笔力深沉稳健,气势恢弘傲放,结体严谨端庄,首尾富于变化。书风虽显苍老,但依旧雍容洒脱,是赵氏晚年大行书中的精品。 (撰稿人:张彬)

赵孟頫 《临兰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