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润发专访视频国语版:对“斯大林模式”的点滴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6:02:56
〔收稿日期〕2001 - 04 - 06
〔作者简介〕梁玉秋(1965 —) ,女,辽宁朝阳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99 级博士研究生。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年第3 期(第14 卷第3 期)
Journal of Shanxi College
for Youth Administrators
Vol114 No13 Sept ,2001
对“斯大林模式”的点滴思考
● 梁玉秋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摘 要: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斯大林模式曾经使苏联和东欧等
社会主义国家辉煌了几十年,但最终又葬送了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我们不妨对其作个“对
半开”的评价,目的在于充分而深刻地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以警醒自己用发展的观点对待
马克思主义,走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
关键词: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强制性
中图分类号:A 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8997(2001) 03 - 0034 - 03
  一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剧变中
的功过是非看法不一,甚至对斯大林模式自身存在
的合理性与现实性的看法也莫衷一是。有的人比较
强调斯大林模式的辉煌成就,认为其弊端是次要的,
不能一叶障目[1 ] ;有的人认为斯大林模式一开始就
是建立在错误的社会主义历史定位基础之上,埋下
了发生世界性社会主义运动大曲折的根子[2 ] ;有的
人认为彻底否定斯大林模式恰恰是苏联走上名为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而实为修正主义的道
路[3 ] ;等等。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评价斯大林模式? 我赞成这
样的观点,即: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以马克思主
义为指导“, 从整体上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历史地评价
‘斯大林模式’”(周新城) 。对于这种方法笔者愿作
如下理解:第一“, 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就是为了总
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便继续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
前进。第二“,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以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既要把问题放在
特定历史条件下来看,也要看到变化了的历史条件。
第三,如果说最终的评价总要得出一个功与过、是与
非、孰大孰小、孰轻孰重的结论,而且要做到实事求
是,就要从其产生的不同的作用和影响的比较来看,
从其长远的社会效应和历史效应来看。本文也正试
图用这种方法来考虑斯大林模式问题。这里,首先
需要廓清这一概念的特定含义。
“斯大林模式”是指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具体实现
形式,即指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道路,具体的
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不包括基本制度因
素。现就这种理解来剖析一下斯大林模式的是非功
过。

辩证法大师黑格尔有句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
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恩格斯
将其解释为“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
性。”[
4 ]应该肯定,正如申中悟先生所论证的那样,斯
大林模式的产生是合乎逻辑和历史的,有其现实的
必然性,这种必然性表现为二三十年代的苏联国内
经济政治危机和国际战争的需要。而且谁也不可否
认的是,斯大林模式作为社会主义实践中第一个尝
试性的模式,确实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令世界瞩目:
(1) 不管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斯大林模式的确使一个
落后的农业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变成了先进的工业
国,赶上了西方列强,创造了世界上工业化的奇迹;
(2) 通过迅速实现工业化,大力发展国防工业,为卫
国战争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从而沉重的打击了
在欧洲所向披靡的法西斯,推动了共产主义运动的
发展。不承认这两点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是马
克思主义者。那么究竟是什么魅力使得它取得了如
此灿烂的成就? 如果能探究出这个问题的正确的答
案,对于继续深入研究又是什么魔法令它走向自己
的反面,无疑是一条有益的线索。
·34 ·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概括而言,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高度集
中的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高度垄断的
文化体制。这种模式的根本特点是强制性。而这种
强制性正适应了特殊年代的特殊需要:表现在生产
关系方面,这种体制可以集中国家的力量、集中社会
资源和发挥政治优势解决燃眉之急;表现在生产力
方面,这种体制也比较适应现代化起飞阶段粗放型
经济增长的需要[5 ] ;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则是刚刚
指导革命胜利的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激发了从战争和
贫困中走出来的劳动人民向往共产主义的热情。而
这,正是斯大林模式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但是“, 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
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
‘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
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
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必
须的,因此,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
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
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
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
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6 ]这一段话是恩
格斯在揭示黑格尔上述命题的革命性时得出的科学
论断。在这里,恩格斯是在分析一个社会形态或者
一个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与它所依傍的历史条件之间
的关系。这种分析同样可以适用于斯大林模式。既
然斯大林模式是适应革命和战争的需要而产生的,
那么当革命转为建设、战争转为和平的时候,它所赖
以存在的理由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也就失去了其
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如果只凭主观愿望人为地强制
其运转,由“是”转“非”也就成为自然。因此,它在特
定条件下显示出来的优势不复存在,相反,随着社会
生产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基本
完成,经济增长方式也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其本身所固有的弊病———高度的强制性开始发生负
面作用,这种强制性严重地扼杀了创新的生机,堵塞
了民主的发展,导致了低效率,结果越来越成为经济
发展和政治进步的障碍。这种体制不仅在斯大林在
世时就已经暴露出诸多尖锐的问题,如经济结构问
题、党内和社会矛盾进一步尖锐化问题等等,而且在
其后,虽经几代领导人浅尝辄止的改革仍然于事无
补,最终导致苏联到70 年代经济开始滑坡和80 年代
末走向解体。
无疑,斯大林模式是要用来表现社会主义这一
根本制度的。那么,它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制
度”是什么样子呢? 在经济制度方面,公有制表现为
整齐划一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形式,与之相
适应是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要手段的高度集中的管理
体制,否定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在政治制度方面,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体表现为以党为核心、高度集权
的以党代政的领导体制,以人治代替法治,缺乏人民
对党和国家权力的民主监督机制。诚然,马克思、恩
格斯所描述的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单纯的公有制
和无产阶级专政,消灭了阶级剥削,消灭了商品交
换,消灭了资产阶级的暴力统治,争得无产阶级和广
大劳动者的民主权利。但是,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
的设想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商品经济高度发
展的基础之上的。而社会主义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
商品经济并不发达、小农经济还大量存在的资本主
义落后国家,这就使得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以后,
建设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和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
的大为不同,不仅需要大力发展的商品经济,而且需
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
应;不仅要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而且要保证广
大人民的民主权利。但是,斯大林模式却教条地理
解了马克思主义,不顾苏俄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
一味地追求所有制形式的“大而公”,无产阶级专政
成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的个人专制。因此,斯大
林模式也并没有正确地反映出现实条件下的社会主
义的基本制度特征,即没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
主义。正如邓小平所说“,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
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
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
的模式僵化了。”[
7 ]因此,在它所适应的特定历史条
件消失以后,脱离了客观实际的教条模式就再也无
法满足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再也无
法调动起广大劳动者的热情了。
为什么苏联的经济会长期得不到发展? 为什么
苏联的各种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会激化得不可收
拾? 为什么戈尔巴乔夫一个人在短短几年内就把辉
煌了几十年的苏联“修正”了? 是天灾人祸吗? 不!
是这些矛盾敌我对立,不可抗拒吗? 不! 是戈尔巴
乔夫的“主义”或个人的魅力无穷吗? 也不! 是西方
的“和平”演变深入人心吗? 绝不! 人们分析了苏联
解体的种种内因和外因,但不能不说已经过时了的
“斯大林模式”却是这些原因的原因,是一个决定性
的因素。而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在落
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正是斯大林模式的
症结所在。
·35 ·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毛泽东曾经认为斯大林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
总起来说还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斯大
林的错误,是部分性质的,暂时性质的,苏联那个主
流,那个主要方面,那个大多数,是正确的。因为,俄
国产生了列宁主义,经过十月革命变成了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它建设了社会主义,打败了法西斯,变
成了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因此,对斯大林进行三七
开的评价比较合适[8 ] 。不能不说,毛泽东的这个判
断,在1956 年是符合实际的,是恰如其分的。但是,
今天站在新的事实面前,这个判断却需要加以修正。
斯大林模式确实曾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
随着历史条件的变迁,它的主流和主要方面并没有
继续发挥出作用来,未能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充分发挥出来。斯大林模式不仅未能使得苏联的社
会主义得到长期的巩固和发展,而且苏联依靠其自
身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威将其建设社会主义
的模式强行输出给东欧各国,阻滞了东欧各国经济
的发展。如果说斯大林模式的成功曾经对东欧各社
会主义国家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那么同样也给
东欧各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并没有像毛泽东所希望的那样只是暂时性质的,是
部分性质的,而是相反,越来越走向其自身的反面,
最终由失误转为失败。任何一个抱着实事求是态度
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能不承认,苏东各国的纷纷剧
变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也标志着社会主义运
动在这些国家的失败,使得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蒙上一笔浓重的灰色而陷入了巨大的低谷。从人类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社会主义最终必将战胜
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社会主义
什么时候在这些国家东山再起,还需要历史来回答。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有一天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范围
内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那么这已经不是斯大林模式
的功劳了。
我们不能因为对社会主义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
感情,就简单地说斯大林模式的主流是好的,它的弊
端是次要的;也不能因为领袖曾经说过一句“三七
开”的话,就在几十年以后历史已经发生了实质性变
化的条件下仍然照葫芦画瓢地“三七开”。试想,如
果斯大林模式的主流是好的,是主要方面,那么按照
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这一主要方面发挥作用的结
果就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兴旺发达而不是社会主义的
失败。因此我们必须从严酷的现实出发作出客观的
合乎实际的判断。从斯大林模式的社会效应和历史
效应来看,如果说它的功绩在于它曾经挽救了萌芽
中的社会主义,曾经推动了社会主义在东欧各国几
十年的发展,那么它的罪过则在于它葬送了苏联和
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对此,我们作个“对半开”的
评价又怎么样呢?
“对半开”也好“, 三七开”也好,这不是简单的数
字比率和游戏,而是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对“斯大林模
式”的弊端有个充分而清醒的估计,因为这一估计直
接关系到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究竟应该怎么走的问
题。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剖析别人是为了警
醒自己。如果以“三七开”的判断为准,那么我们只
需在原有的体制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的改良就行
了,也就没有必要进行广泛而深刻的“第二次革命”
了,更没有必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了。而事实上,我们的改革
也正是在体制这一层面的含义上完全否定斯大林模
式才取得了今天的巨大成就,而所谓的不能丢下“斯
大林这把刀子”,是指我们不能放弃社会主义方向和
社会主义原则。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用发展的
观点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真正搞清楚在落后国家“什
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也正是
“斯大林模式”留给我们的最为深刻和最为沉痛的历
史教训。
参考文献:
[1 ]申中悟. 斯大林模式是“历史的错位”吗? [J ] . 马克思主
义研究. 1999 , (5) .
[2 ]毛立言. 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和模式选择[J ] . 马克思主
义研究. 1999 , (3) .
[3 ]周新城. 必须全面正确地分析“斯大林模式”[J ] . 科学社
会主义. 1999 , (6) .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215 - 219.
[5 ]梁玉秋. 第一生产力与组织创新[ J ] . 经济问题探索.
1997 , (2) .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216 - 217.
[7 ]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
139.
[8 ] 毛泽东选集. (第五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7.
286 ,298.
(责任编辑:赵建平)
·36 ·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