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是怎么活动的:建筑风水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44:34

附篇一
第一章 中外城市规划建筑与风水
一、中国城市与文化
城市是人类利用地理环境的集中地区。从外观上看,城市是高大建筑集中、街道集中的建筑文化景观,是运转不息的经济文化空间。城市较周围农村集中了较多的学校、艺术、文化机构和人才;集中了较多的生产设施与生活设施;聚集着较多的公用设施,其中包括供排水、供电、供能、交通、消防、电信邮传,教育、治安警卫、商业网点、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
城市是密度高、能量大、活动频繁、成分构造复杂的物质体系。它是人们从事生产、生活活动的基本空间;是人们进行经济、科学、文化、艺术、商业、金融活动的集中地。城市是一个生命的机体。它的诞生和发展,一时一刻也不能脱离它的周围的环境,每天每时都在川流不息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与文化的交换。城市像人一样,有大脑、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城市的指挥、决策、规划中心是它的大脑系统。邮传电讯系统是它的神经;交通运输网络是它的循环系统。……城市和它周围的环境不断地进行着吐故纳新的新陈代谢作用。
城市既然是一个有机的活体,它就会有自己的个性,有其灵魂。城市的灵魂是它所体现出来的文化。
城市文化包括三个部分。其核心部分是精神的内容,即精神、宗教、文学、艺术和意识形态的层次。第二部分是生活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色,如风俗、衣饰、饮食、节日、礼仪等。第三部分即城市的外部形态,如城市的平面布局、主体建筑、街道的文化风貌等。城市的这三个文化层次互相制约形成了一文化整体。而第三部分则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风水建筑学的主要内容。
不同大小等级的城市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许多原因,往往形成一定的城市体系。通过交通联系,形成城市网络。在一个城市系统之中,总有那么一个或几个为首的大城市,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水平最高,信息最灵通。新消息、新花样、新时尚往往首先在它那里出现和流行,然后才向其他次一级城市或农村流行开来。这样为首的大城市也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国家的社会习俗和方言中心。它的规划建筑形式,影响波及到其文化圈辐射范围的圈层之内。
各时代,各地区的文化潮流都有其代表的中心城市。社会文化的变革必然会引起城市的变革。城市的规模结构是社会文化发展阶段最为集中的见证。
中国古代城址的选择十分慎重,它关系到未来的事业是否兴旺发达,关系到族人与国家未来的前途与命运。古都选址也充满了礼仪规范和天人相应的文化意识。
记录城址选择过程和原理的文献起源甚早,在《诗经》里所记述的有先周时期。《大雅?公刘》篇就记述了周文王之前的十二世祖先公刘,约在公元前15世纪带领周人迁居,(今陕西旬邑县西南)选择址的经过。
原诗大意为:温良忠厚的公刘先登山察看地形,只见山岗之南有百泉流过,广原可居。于是他进一步设立圭表、景尺进行测量、察看日影。“相其阴阳,观其泉流”。之后他又下到平地选择水源丰富、地形宽敞的地方。这里“逝彼百泉,瞻彼博原”,百泉由此涌出,小河弯曲流淌。北有高大的山阻挡北风的侵袭,南面远处朝山、向山分明。东、西两侧耳山蜿蜒起伏。这里山环水绕南面开阔,两侧泉流萦绕。此地可以避水灾,御干旱、防战乱。内可开垦种植,外可凭险扼守,是营立都邑的良好地方。于是公刘进一步作了规划,何处作为居民区,何处辟为良田,何处建立码头,用以渡步渭河运取矿石,铸制工具。良好的地址选择和环境布局,不断地吸引居民。不久,在皇溪两岸、过溪之源迁居归附的百姓越来越多。为子孙的繁荣和都邑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国都选址,要在平坦而肥沃的土地之上。背有大山,左右有河流、泉水或湖泊,城内有通畅的排水系统。选择城址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家产品来保障城内人口的衣食所需和繁殖六畜、发展经济,吸引更多的人口集中。选择这些地利,内筑城,外立廓,廓外挖城壕;低地筑堤防,高地挖沟渠,这样的城命名它为金城。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观念里,自然与人是相互感应并相通的。天、地、人这三大系统叫做“三才”,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机体。都城与国家是这个机体的反映。所以城市的选址与规划布局与天文、气象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机的景观生态系统,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最高原则。
明堂是城市不可缺少的建筑。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记录当时都城中的明堂说:“明堂上圆下方,四周十二户九堂,而不为重隅也。室外柱内绮井之下,施机轮、饰缥,仰象天状,画北辰列宿象,盖天也,每月随斗所建之辰,转应天道。”这一“法天象地”的古都规划思想形成东方古城的特征。
据研究明堂就是这样按时序季节和空间方位进行祭祀的场所。后来,明堂又成为天子布政施教的地方。因其主要功能要“明政教”,“明诸侯尊卑”、“向明而始”,故有“明堂”之称。帝王对明堂的设置和设计都十分重视。
明堂的形式是上为圆形以象法天圆,下为平方形以象法地方。八扇窗有八风。四面通达师法四季,九个堂室像天下州,十二座室仿十二个月份……
北魏时的贾思论明堂制度时讲得更清楚:明堂平面一百四十四尺,像坤卦的策数;屋的圆径为二百一十六尺,与乾卦策数相同。太庙太室平面方六丈,取老阴数,室径九丈,取老阳数。九个堂室像九州大地,屋高八十一尺,取自古黄钟吕的九九之数,周边二十八根柱子象法二十八星宿,外围周长二十四丈模仿一年的二十四节气。
1956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汉代长安城南郊王莽礼制建筑群遗址,其中一处为明堂遗址。明堂遗址一层平面有青阳、明堂、总章、玄堂和太室等金木水火土五室,其中太室土室居中。东南西北堂均有左右几个,即“十二坐法十二月:。
从天空的紫微垣到都城的紫禁城都是宇宙象征主义的杰作。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观念里,天上的星空主宰着世间的人们的命运,天空也形成等级森严的王国。北极星、北斗星所处的拱极一带是天球众星环绕的中心。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把它叫做“中宫”。其他则分属东、西、南、北四宫。整个天空被划分成为“三垣”和“二十八宿”。其中心区为北斗星座,它象征着人

7[1][2][3][4][5][6][7][8][9][10]页 8
8 前言部分  8 第1-4章  8 第5-8章  8 第9-10章  8 第11-13章  8 第14-18章  8 第19-218 前言部分  8 第1-4章  8 第5-8章  8 第9-10章  8 第11-13章  8 第14-18章  8 第19-21章  8 第1章  8 第2-4章  8 第5章  8 附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