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你女朋友掉了网盘:佛陀如是说(应作慈爱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0:09:46
 ------------------------------------------------------------------------------------------------------------------------------ 佛陀如是说(应作慈爱经)
 
 发布:火凤凰 []   日期:2012-2-8 22:44:00    
 
应作慈爱经

(Kara??yamettasuttaü)

本经收录于《小部》的《小诵9》和《经集1.8》。

本经共由十首偈颂组成。开头两首半偈颂教导一位禅修者通过听闻等而以世间智领悟到涅槃境界的寂静之后,为了善巧于自己利益,应当修行戒定慧三学,应当具足有能力、正直、诚实、顺从、柔和、不傲慢等十五种素质。接着的三首半偈颂把一切众生分为七种不同的组合来散播慈爱。不但通过祝愿众生快乐安稳来散播慈爱,而且还通过不欺骗、不轻视,不互相以忿怒、嗔恚想而希望对方受苦来修习。就好像母亲会用生命来保护自己的独生子一般,把慈心无限量地散播到一切世界,并且在行立坐卧等姿势中安住于慈爱。最后一首偈颂教导以慈心禅那为基础,修观断除邪见,具足出世间戒和正见,再继续修行至断除欲贪,最后证悟阿拉汉,不会再投胎轮回。

如同《大吉祥经》一样,本经作为上座部佛教家喻户晓的一部经文,也被编为《护卫经》之一。在许多场合,比库们喜欢通过念诵本经来作为祝福之用。 

 善求义利、

领悟寂静境界后应当作:

有能力、正直、诚实,

顺从、柔和、不骄慢;

 

知足、易扶养,

少事务、生活简朴,

诸根寂静、贤明,

不无礼与不贪着居家;

 

只要会遭智者谴责,

即使是小事也不做。

愿一切有情幸福、安稳!

自有其乐!

 

凡所有的有情生类,

动摇的或不动的,毫无遗漏,

长的或大的,

中的、短的、细的或粗的,

 

凡是见到的或没见到的,

住在远方或近处的,

已生的或寻求出生的,

愿一切有情自有其乐!

 

不要有人欺骗他人,

不要轻视任何地方的任何人,

不要以忿怒、嗔恚想,

而彼此希望对方受苦!

 

正如母亲对待自己的儿子,

会以生命来保护唯一的儿子;

也如此对一切生类

培育无量之心!

 

以慈爱对一切世界

培育无量之心,

上方、下方及四方,

无障碍、无怨恨、无敌对!

 

站立、行走、坐着

或躺卧,只要他离开睡眠,

皆应确立如此之念,

这是他们于此所说的梵住。

 不接受邪见,

持戒,具足彻见,

调伏对诸欲的贪求,

确定不会再投胎!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1/111427.html)
   ------------------------------------------------------------------------------------------------------------------------------   佛陀如是说(大吉祥经)
 发布:火凤凰 []   日期:2012-2-8 22:45:00    
  
 大吉祥经 (Mahàma?galasuttaü)本经译自《小部》的《小诵5》和《经集2.4》。根据该经的义注:古印度曾发生了关于“什么是吉祥”的争论,结果分成三派,一派认为看到的为吉祥,一派认为听到的为吉祥,一派认为想的为吉祥。三派各持己见,相持不下。后来有位天人到佛陀处请示此事,于是佛陀用偈颂的方式教导了三十八种最吉祥事: 1. 远离愚人,2. 亲近智者,3. 尊敬值得尊敬者,4. 择地而居,5. 过去曾经修福行善,6. 自立正志愿,7. 博学多闻,8. 技术精湛,9. 善学于律仪,10. 言谈皆善语,11. 孝顺父母亲,12. 爱护妻子、儿女,13. 做事有条不紊,14. 布施,15. 法行,16. 接济亲族,17. 行为无过失,18. 不作恶事,19. 远离恶事,20. 不服用烟酒等麻醉品,21. 不放逸地修行,22. 恭敬,23. 谦虚,24. 知足,25. 感恩,26. 适时听闻佛法,27. 忍耐,28. 柔顺,29. 谒见诸出家众,30. 适时讨论佛法,31. 克制,32. 梵行:过清净的生活,33. 如实知见四圣谛,34. 证悟涅槃,35. 接触世间法时心不动摇,36. 无忧虑,37. 无污染,38. 内心安宁。 这三十八种吉祥事是在家众和出家众的行为准则与修学指南。在上座部佛教国家和地区,本经作为家喻户晓的一部经文而被编为《护卫经》之一。在许多场合,比库们都喜欢通过念诵和教导本经来祝福信徒们。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沙瓦提城的揭德林给孤独园。当时,在深夜,有位容色殊胜的天人照亮了整座揭德林,来到世尊的地方。来到之后,礼敬世尊,然后站在一边。站在一边的那位天人以偈颂对世尊说: “众多天与人,思惟诸吉祥,希望得福祉,请说最吉祥!”  [世尊说:]“不亲近愚人,应亲近智者,敬奉可敬者,此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往昔曾修福,自立正志愿,此为最吉祥。 博学技术精,善学于律仪,所说皆善语,此为最吉祥。 奉侍父母亲,爱护妻与子,做事不混乱,此为最吉祥。 布施与法行,接济诸亲族,行为无过失,此为最吉祥。 远离.离恶事,自制不饮酒,于法不放逸,此为最吉祥。 恭敬与谦虚,知足与感恩,适时听闻法,此为最吉祥。 忍耐与柔顺,得见诸沙门,适时讨论法,此为最吉祥。 苦行与梵行,彻见诸圣谛,证悟于涅槃,此为最吉祥。 接触世间法,心毫不动摇,无愁.无染.安,此为最吉祥。 依此实行后,各处无能胜,一切处平安,是其最吉祥!”   
  上一篇:佛陀如是说(应作慈爱经)
下一篇:佛陀如是说(报恩经)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1/111429.html)   ------------------------------------------------------------------------------------------------------------------------------    佛陀如是说(适当行为经) 
 发布:火凤凰 []   日期:2012-2-8 22:48:00     
  
 适当行为经 (Pattakammasuttaü)本经译自《增支部》第四集第61经。在这部经中,佛陀向大慈善家给孤独居士(Anàthapi?óika gahapati)讲述世间的人都喜欢且难得的四样事情:财富、名誉、长寿和死后生天。然而,人们可以通过拥有四种素质来获得这四样事情:1. 拥有信仰;2. 拥有戒德;3. 乐善好施;4. 培育智慧:应了解邪念、嗔恨、心的懒散无力、散乱追悔和怀疑不信能使心受污染,做出非法的事情。认识到这些内心的污染后,致力于舍弃它们(这一点与前经稍有不同)。一个在家人可以用自己辛勤劳动赚来的财富做四种适当的行为,作合理的开销和受用:1. 使家庭生活幸福美满;2. 储蓄以防不测;3. 日常应酬的开销;4. 乐善好施,行善积德。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沙瓦提城的揭德林给孤独园。  当时,给孤独居士来到世尊的地方,来到之后,礼敬世尊,然后坐在一旁。世尊对坐在一旁的给孤独居士这样说:        “居士,有四种法在世间是可爱、可乐、可意、难得的。哪四种呢?        愿我能如法地获得财富。这是第一种法在世间是可爱、可乐、可意、难得的。  如法地获得了财富,愿诸亲戚和朋友都称赞我。这是第二种法在世间是可爱、可乐、可意、难得的。  如法地获得了财富,又得到了诸亲戚和朋友的称赞,愿我长命、保有长寿。这是第三种法在世间是可爱、可乐、可意、难得的。  如法地获得了财富,得到了诸亲戚和朋友的称赞,又能长命、保有长寿之后,愿我命终、死后能投生善趣、天界。这是第四种法在世间是可爱、可乐、可意、难得的。  居士,就是这四种法在世间是可爱、可乐、可意、难得的。  居士,有四种法能导致获得这四种在世间是可爱、可乐、可意、难得之法。哪四种呢?信具足、戒具足、舍具足、慧具足。  居士,什么是信具足呢?居士,在此,圣弟子有信仰,相信如来的觉悟:那位世尊亦即是阿拉汉、全自觉者……佛陀、世尊。居士,这称为信具足。  居士,什么是戒具足呢?居士,在此,圣弟子远离杀生……远离导致放逸的诸酒类。居士,这称为戒具足。        居士,什么是舍具足呢?居士,在此,圣弟子以远离悭吝之垢的心住在家中,是施舍者,净手者,喜欢舍与者,有求必应者,喜欢布施分与者。居士,这称为舍具足。  居士,什么是慧具足呢?居士,若以被贪欲、邪贪所征服之心而住,则作所不应作,违犯所应作;作所不应作、违犯所应作后,名声和快乐消失。居士,若以被嗔恚所征服之心而住,则作所不应作,违犯所应作;作所不应作、违犯所应作后,名声和快乐消失。居士,若以被昏沉、睡眠所征服之心而住,则作所不应作,违犯所应作;作所不应作、违犯所应作后,名声和快乐消失。居士,若以被掉举、追悔所征服之心而住,则作所不应作,违犯所应作;作所不应作、违犯所应作后,名声和快乐消失。居士,若以被疑惑所征服之心而住,则作所不应作,违犯所应作;作所不应作、违犯所应作后,名声和快乐消失。        居士,该圣弟子如此知道贪欲、邪贪是心的污染后,舍弃贪欲、邪贪的心污染。如此知道嗔恚是心的污染后,舍弃嗔恚的心污染。如此知道昏沉、睡眠是心的污染后,舍弃昏沉、睡眠的心污染。如此知道掉举、追悔是心的污染后,舍弃掉举、追悔的心污染。如此知道疑惑是心的污染后,舍弃疑惑的心污染。居士,由于圣弟子如此知道贪欲、邪贪是心的污染后,他舍弃了贪欲、邪贪的心污染。知道嗔恚是心的污染后,他舍弃了嗔恚的心污染。知道昏沉、睡眠是心的污染后,他舍弃了昏沉、睡眠的心污染。知道掉举、追悔是心的污染后,他舍弃了掉举、追悔的心污染。知道疑惑是心的污染后,他舍弃了疑惑的心污染。居士,这个圣弟子称为大慧者、广慧者、明见者、具慧者。居士,这称为慧具足。        居士,通过这四种法能导致获得这四种在世间是可爱、可乐、可意、难得之法。         居士,该圣弟子通过勤奋、努力,自力聚集,洒下汗水,正当、如法地获得财富,可做四种适当的行为。哪四种呢?        居士,在此,圣弟子通过勤奋、努力,自力聚集,洒下汗水,正当、如法地获得财富,可为自己带来快乐、满足和正当的快乐,为父母带来快乐、满足和正当的快乐,为妻子、儿女、奴仆、工人、佣人带来快乐、满足和正当的快乐,可为朋友带来快乐、满足和正当的快乐。这是他的第一种恰当的、适当的、合理的受用。  再者,居士,圣弟子通过勤奋、努力,自力聚集,洒下汗水,正当、如法地获得财富。若遭遇这些灾祸:火灾、水灾、王难、贼难或不肖子孙,可用这些钱财来消解这些灾祸,使自己平安。这是他的第二种恰当的、适当的、合理的受用。        再者,居士,圣弟子通过勤奋、努力,自力聚集,洒下汗水,正当、如法地获得财富,可做五种献供:亲戚的献供、客人的献供、祖先的献供、王的献供和天神的献供。这是他的第三种恰当的、适当的、合理的受用。        再者,居士,圣弟子通过勤奋、努力,自力聚集,洒下汗水,正当、如法地获得财富。若有那些沙门、婆罗门已远离骄慢、放逸,安住于忍耐、柔和,各自调伏自己,各自平静自己,各自寂静自己。他对这样的沙门、婆罗门实行能作为天界的、有福乐果报的、能投生天界的崇高的布施。这是他的第四种恰当的、适当的、合理的受用。        居士,该圣弟子通过勤奋、努力,自力聚集,洒下汗水,正当、如法地获得财富,可做这四种适当的行为。        居士,若除了这四种适当的行为之外他的财富减少,居士,这叫做不恰当的、不适当的、不合理的受用。居士,若通过这四种适当的行为他的财富减少,居士,这叫做恰当的、适当的、合理的受用。” “享用财富维持生活,我能免遭诸灾祸;作了崇高的布施,还有五种献供;供养了持戒者、自制者、梵行者。凡居家的智者所希望由财富获得的利益,我已获得了这些利益,已做了无悔的事。若人如此忆念时,此人已住立于圣法中;他今生受到称赞,死后在天界享乐。” 适当行为经脚注部分: 35 贪欲、瞋恚、昏沉睡眠、掉举追悔和疑惑这五种称为“五盖”,即五种能障碍生天与证悟涅槃的不良心理因素。36 亲戚的献供是指亲族间婚丧应酬的开销;客人的献供是指款待客人的开销;祖先的献供是指以祖先的名义做布施的开销;王的献供是指纳锐;天神的献供是指祭祀的开销。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1/111432.html)   ------------------------------------------------------------------------------------------------------------------------------  佛陀如是说(愚人经)
 
 发布:火凤凰 []   日期:2012-2-8 22:50:00     
  
 愚人经 (Bàlasuttaü)本经译自《增支部》第二集第22经。原典无经名,经名为编译者根据经文内容所加。佛陀说:不知错者以及知错不改者这两种人都叫做愚人。反之则称为智者。不知错的人是可怜的。同样的,知错不改,不肯接受劝告批评,反而找一大堆理由来为自己开脱的人也是可怜的。善恶分明者以及知错就改、虚心接受批评者才是有智慧的人。“诸比库,有两种愚人。哪两种呢?对错误不认为错误者,以及知道错误但却不肯如法接受者。诸比库,有这两种愚人。诸比库,有两种智者。哪两种呢?对错误认为错误者,以及知道错误能如法接受者。诸比库,有这两种智者。”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1/111434.html)    ------------------------------------------------------------------------------------------------------------------------------ ------------------------------------------------------------------------------------------------------------------------------ 古代的圣者们将佛陀一生中所教导的法义汇编为五部:篇幅长的经文编集为《长部》,篇幅中等的经文编集为《中部》,按内容分类的经文编集为《相应部》,与数字有关的经文编集为《增支部》,其余的诗偈、论文、故事类则汇编为《小部》。这五部就是佛经的总汇,称为《经藏》。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1/111438.html) ------------------------------------------------------------------------------------------------------------------------------  --------------------------------------------------------------------------------------------------------------------------------- 。。。 

尔时世尊。赞无垢施女言。善哉善哉。汝为多安乐利益诸众生故。怜愍世间诸天人故。问于如来诸菩萨摩诃萨如斯之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时无垢施女。及诸大众皆称善哉。愿乐欲闻。尔时世尊。即便为说。菩萨成就四法能破诸魔。何等为四。于他利养不生憎嫉。去离两舌。劝多众生令种善根。于一切众生生慈愍心。无垢施女。是为菩萨成就四法能破诸魔。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不生憎嫉心及以两舌语

能教多众生种善法根栽

能修广慈心普及于十方

善行此行者能摧诸魔怨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者。能放光明过无量佛土。何谓为四。能施灯明。法欲灭时护持正法。能为放逸及堕难处众生故。往其所而为说法。能以宝饰璎络施佛塔庙。是为菩萨成就四法能放光明过十方刹。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能施灯明法末中护法

开导难放逸宝饰施佛庙

是故诸菩萨能放净光明

过无量佛土所照无边涯

蒙光皆安乐即发无上心

 无垢施女。若菩萨能成就四法者。能振动无量无边诸佛刹土。何谓为四。如所说行。得深法忍。坚持善法。化无量众生。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菩萨成就四法。能震动无量无边诸佛刹土。尔时世尊。欲重明此义。而说偈言。

如所说修行善解深法忍

欲得白净法坚持诸妙行

能教无量众发于菩提心

行此四法者能动无量刹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者。得陀罗尼。何谓为四。能施净妙种种所须。庄严诸婇女须者便施与。常以种种法。赞叹诸如来。亲近多修习般若波罗蜜。是谓菩萨成就四法得诸陀罗尼。尔时世尊。欲重明此义。而说偈言。

若行种种施能得陀罗尼

庄严好婇女随意之所须

悉皆能充足常赞叹如来

修诸实智慧世尊之所许

以此四事者即得陀罗尼

于百千亿劫所闻终不忘

十方佛所说尽能受忆念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者。能得三昧。何谓为四。多厌患生死。常乐闲静处。常勤精进。善能成就诸所作业。是为菩萨成就四法能得三昧。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舍离诸有生独行如骐驎

善男子勤行成就所作业

慧者能成就此四胜妙法

亲近于菩提求诸最胜法

有寂静意者能得诸三昧

觉了胜菩提诸佛之行处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能得神足。何谓为四。身轻故。心轻故。于一切法中无依止故。受四界为空界故。是为菩萨成就四法能得神足。尔时世尊。欲重明此义。而说偈言。

身心轻亦尔智者不著法

受此诸四界与空界同等

具此四法者能得乘神足

一念过亿刹供养尔所佛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殊妙端正。何谓为四。去诸荒秽不行嗔恚。乐净佛塔庙妙饰以供养。住威仪持戒。常先意问讯。不讥说法者恒生世尊想。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殊妙端正。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不嗔恼他人去离荒秽行

扫洒世尊庙恭敬献饰宝

常持于净戒发意先问讯

于法师无碍敬心如世尊

行此四善事是谓勇健者

殊妙最第一见者莫不欢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能得化生。何谓为四。雕刻莲花。坐佛形像。以优钵罗花。钵头摩花。拘末头花。分陀利花。及余种种杂妙诸花。满掬以散如来及诸塔庙。志愿利益无量众生。恒行和敬不讥彼短。所种善根。为利益安乐多众生。脱生死苦恼。愿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为菩萨成就四法能得化生。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刻花坐尊像种种花供养

利益不恼众化生诸佛刹

恒发弘誓愿度十方众生

以此四妙行恒生诸佛刹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大财富。何谓为四。乞者不逆。于所施物不生爱惜。恒愿众生获多财宝。舍离诸见。顺于正信。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大财富。尔时世尊。欲重明此义。而说偈言。

施心无所逆于财无吝惜

信解诸佛法生生获财富

信解无谄嫉不讼彼过患

专心一向信是故得财宝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大智慧。何谓为四。于他法中。不生憎嫉。说除过法令无疑悔。勤精进者劝不令废。己身常乐多修空法。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大智慧。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不嫉于正法教他除疑悔

常将导众生修佛诸空行

智者乐此法得智慧名称

善解诸佛语速成两足尊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忆识宿命。何谓为四。学问诵习有所忘失者。为作忆念忘者为说。恒出适意好声令人乐闻。常行法施不令有废。为脱生死。趣向泥洹故。愿如善财入禅方便。是为菩萨成就四法能忆宿命。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废忘令忆念恒出适意音

说法不疲倦常修诸定相

以此四法者咸得识宿命

能忆无量劫速悟佛行处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常遇诸佛。何谓为四。宁舍身命不诽谤法。宁舍身命不谤菩萨。宁舍身命不亲近恶知识。忆念诸佛无有厌足。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常遇诸佛。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不谤于菩提亦不毁菩萨

乐离恶知识念诸佛无厌

大德行此行得值遇诸佛

未成正觉顷恒与诸佛会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三十二相身。何谓为四。采诸珍宝散佛塔庙。以种种香油涂塔基座。以杂花鬘严饰塔庙。以种种伎乐。而以供养。常给侍贤圣初不违离。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三十二相。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采宝散塔庙又以香油涂

杂花众伎乐给侍适贤圣

具相庄严身端妙殊特好

以此得众相以严人中尊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八十随形好。何谓为四。脱众妙衣以敷法座。给侍一切终无疲厌。诣说法处无胜论心。恭敬大众但生世尊想。劝多众生发菩提心。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八十随形好。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敷座众妙衣供养无疲厌

不与持法竞劝众发道心

能行此法者速得成众好

菩萨亲近行具好八十种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善应辩。何谓为四。受持亲近菩萨法藏。昼夜六时诵三阴经。诸佛菩提无生无灭。世所难信。然能受持读诵。广为他说令得喜悦。不爱身命。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善应辩。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护持菩萨藏勇猛诵三阴

无生世相追方便说令喜

不爱于身命持十力正法

无疑虑而行最上胜菩提

修此甚深法便能得应辩

譬如杂花鬘天人所乐见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清净土。何谓为四。不嫉妒故。等心故。护菩提行故。不亲近四部众故。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清净土。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不嫉于他人见彼得利喜

等心行大慈化众无染著

行此四无量智者善守护

得净土无难速成无上道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清净众。何谓为四。不悕望他徒众故。不和合者摄令和解。学问诵习者给其所须。舍离两舌。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清净众。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终不望他众离者能令合

给学人所乏不离别众生

能行此四事便得清净众

为清众故行极苦亦不舍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所愿佛土随愿得生。何谓为四。于他名誉利养法中。不生憎嫉。专心修习六波罗蜜。于一切菩萨生世尊想。从初发心乃至道场常等心观。终不为利养名誉谄曲虚赞故。是为菩萨成就四法随所愿土即得往生。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不憎他名利求清净六度

等尊观菩萨终不谄求名

菩萨行此善能见十方界
 随心之所愿即得生其中

 尔时无垢施女。白佛言。世尊。如所说菩萨行。我当奉行之。如世尊所说。诸菩萨行。于此法中不行一法。则为欺诳十方现在说法诸佛。尔时大德目连。谓无垢施女言。汝敢于佛前大师子吼。菩萨难行岂不知耶。终不以女身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无垢施女。答大德目连言。我今佛前作诚实愿。若于来世。必得成佛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乃至佛世尊天人师。以此诚实之愿。使此三千大千世界六变震动。于诸众生令无恼乱。如世尊所说。诸菩萨行。我尽形行者。以此实愿。于虚空中雨众天花。百千伎乐不鼓而鸣。使我变此女身。成十六童子。无垢施女。发此诚实愿已。即时三千大千世界六变震动。于虚空中雨众天花。百千天乐不鼓自鸣。无垢施女。即变女身成十六童子。时大德目连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今面礼诸佛菩萨。从初发意乃至道场。世尊。此女人乃有如是大威德神足力。能发大愿。既发愿已随愿皆成。佛告目连。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菩萨从初发意乃至道场。天人所礼如佛塔庙。是诸声闻辟支佛无上福田。于时世尊。熙怡微笑。诸佛常法若微笑时。口中即出青黄赤白紫颇黎等种种色光。照于无量无边诸佛刹土。诸天魔宫日月精光皆不复明。还摄光明从顶上入。尔时大德阿难。即从坐起。更正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天龙梵音师子吼迦陵频伽雷震声

除贪嗔痴生喜悦愿十力海说笑缘

六变震动无所娆雨天妙花悦众情

世尊摧伏诸外道犹如师子伏野干

唯愿世尊为我说所以微笑之因缘

万亿日月珠电光天龙梵王诸光明

释迦口出净光明遏诸光明佛光胜

眉间毫相如珂月圆满柔软喻天衣

白毫放光照无量愿说何故放斯光

世尊齿净无垢秽方平齐密白如雪

佛口应出杂色光青黄赤白紫颇黎

假使界坏日月落地满虚空无居处

水性可使变为火火性亦可变为水

大海尽可令枯竭如来实语终不二

生十方趣诸众生假令一时成缘觉

一一缘觉集诸问百千万种经亿劫

尽共集会如来前各以异音同时问

如来即以一音报能断彼众无量疑

成就智慧至彼岸一切智慧所庄严

具三十二最胜尊大威德者愿解说

世尊何缘而微笑授何众生菩提记

诸天世人咸欲闻愿如来演微笑音

 尔时佛告阿难。汝见是无垢施菩萨以诚实之愿动此三千大千世界不耶。阿难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见。佛言。此无垢施菩萨。发心已来八万阿僧祇劫。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此无垢施菩萨修菩萨行经六十劫。然后文殊师利法王子。乃发菩萨心。阿难如文殊师利等八万六千诸大菩萨所有功德庄严佛土。与尔所菩萨等无有异。尔时大德目连。谓无垢施菩萨言。善男子。汝已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以不转女人身也。无垢施菩萨。答目连言。世尊记大德。于神足人中最为第一。何为不转男子身也。大德目连。即便默然。无垢施菩萨。谓大德目连言。亦不以女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以男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菩提无生。是以不可得。   ————

大宝积经 (120卷)〖唐 菩提流志译并合〗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

无垢施菩萨应辩会

第三十三序品第一      菩萨行品第四

 

 
---------------------------------------------------------------------------------------------------------------------------------     文殊师利菩萨。我欲乐说有四弘誓。何等为四。一者覆育一切眾生。犹如桥船度人无惓。二者包含万物犹如太虚。三者愿使我身犹如药树。其有闻者患苦悉除。四者愿我当来得成佛时。所度眾生如恒河沙。是为菩萨旷济之心。
    虚空藏菩萨。我欲乐说菩萨摩訶萨修行净土清净妙行。有四事。何等为四。一者损己利人拯济群生。二者利衰毁誉不生忧慼。三者贞洁不婬戒行清净如白莲华。四者我当来世得作佛时。国土所有一切眾生。妙行成就人天无别。是为菩萨庄严净土清净妙行。
    观世音菩萨。復欲乐说菩萨有四摄法。何等为四。一者菩萨修行六波罗蜜。兼以化人拯济一切。二者生慈悲心育养群生。三者自利利人彼我兼利。四者有病苦者其心怜愍如视赤子。是为菩萨四摄法摄取眾生。是为菩萨广利眾生摄取净土妙善功德。
    救脱菩萨。復欲乐说有四弘誓。不与声闻辟支佛共。何等为四。一者愿使我心犹如大地。一切草木丛林萌芽。因之增长地无憎爱。二者愿使我心犹如桥船。运度眾生无有疲厌。三者愿使我心犹如大海。容受一切百川眾流投之不溢。四者愿使我身犹如虚空。包含万物犹如法性。是为菩萨四大弘誓。不与声闻辟支佛共。
    跋陀和菩萨。我欲乐说菩萨妙行有八事。何等为八。一者菩萨处於五滓世界。拔济眾生不生疲厌。二者见诸眾生兴起福事。营护佐助不生秽心。三者见人为恶敦喻訶諫令得捨离。四者有厄难者拯济怜愍如母爱子。五者有来求者不惜身命。六者有厄难处扶持携接令得脱难。七者见邪见人怜愍敦喻令得正见。八者鞠育眾生犹如赤子。所有功德悉持施与。共用迴向无上菩提。是为菩萨八事利益无量眾生。
    大势至菩萨。復欲乐说菩萨有四事利益眾生心无疲惓。何等为四。一者菩萨摩訶萨。自捨己乐施与眾生。见他受苦如己无异。慈心流惻痛彻骨髓。二者菩萨摩訶萨於没溺处设大桥船。运度眾生无有疲厌。三者菩萨摩訶萨於生死海中眾生洄澓。自手牢捉令达彼岸。四者知诸眾生往古来今犹如幻化。虽达此理度人无厌。是为菩萨四事利益拯济群生。
    得大势菩萨復欲乐说。谁能於释迦牟尼佛遗法之中作佛事者我等八人常当拥护。毘说有四事何等为四。一者忆无量苦见眾生苦如我无异。二者我等所持戒功德。悉捨施与眾生。共用迴向无上菩提。三者能忍苦事荷负一切眾生到於彼岸。四者发举一切眾生心。犹如慈父念子无异。是为菩萨自利利人清净妙行。
    坚勇菩萨。復欲乐说菩萨妙行有四事。何等为四。一者愿我常生无佛世界。喻如日月行阎浮提为其除冥。二者如以金錍决其眼瞙令覩光明。三者作大药树一切眾生得闻香者病苦消除。四者常演说法如澍法雨。萌芽生长成就果实悉发无上菩提之心。是为菩萨四大弘誓。  。。。     金刚藏菩萨所说众生有五种不信。一者疑佛。二者疑法。三者疑僧。四者疑诸法不实。五者所有正法生疑不信。众生有五种信根。能得阿罗汉道。一者信佛决定正觉。二者信正法决定无疑。三者信比丘僧良厚福田。四者所有正行戒定智慧不生疑惑。五者见世谛事不生着心。此五信根者能拔五疑。能得宝幢三昧现身得道。   。。。 
  摘录自《七佛陀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发布:孙启中 []   日期:2011-11-20 12:50:00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卷一(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当舍于懈怠 远离诸愦闹 寂静常知足 是人当解脱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弥勒菩萨言。弥勒。是故菩萨于后末世五百岁时。欲自无恼而解脱者。除灭一切诸业障者。应当舍离愦闹之处。住阿兰若寂静林中。于不应修而修行者。及诸懒惰懈怠之属。皆当远离。但自观身不求他过。乐于恬默。勤行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行。若欲于彼诸众生等。深生怜愍多所饶益。应以无希望心清净说法。 复次弥勒。若菩萨以无希望心行法施时。不著名闻利养果报。以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广宣正法。当得成就二十种利。云何名为二十种利。所谓正念成就。智慧具足。有坚持力。住清净行。生觉悟心。得出世智。不为众魔之所得便。少于贪欲。无有嗔恚。亦不愚痴。诸佛世尊之所忆念。非人守护。无量诸天加其威德。眷属亲友无能沮坏。有所言说人必信受。不为冤家伺求其便。得无所畏。多诸快乐。为诸智人之所称叹。善能说法众人敬仰。弥勒。是为菩萨当得成就二十种利。不著名闻利养果报。行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以无希望心清净说法。 复次弥勒。若菩萨以无希望心行法施时。不著名闻利养果报。以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广宣正法。又能成就二十种利。云何名为二十种利。所谓未生辩才而能得生。已生辩才终不忘失。常勤修习得陀罗尼。以少功用善能利益无量众生。以少功用令诸众生起增上心恭敬尊重。得身口意清净律仪。超过一切恶道怖畏。于命终时心得欢喜。显扬正法摧伏异论。一切豪贵威德尊严。犹自不能有所窥望。何况下劣少福众生。诸根成就。无能映蔽。具足摄受殊胜意乐。得奢摩他。毗婆舍那。难行之行皆得圆满。发起精进。普护正法。速疾能超不退转地。一切行中随顺而住。弥勒。是为菩萨当得成就二十种利。不著名闻利养果报。行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以无希望心清净说法。 佛告弥勒。汝观未来后五百岁。有诸菩萨甚为无智。行法施时。若有利养生欢喜心。若无利养不生欢喜。彼诸菩萨为人说法。作如是心。云何当令亲友檀越归属于我。复更念言。云何当令在家出家诸菩萨等。而于我所生净信心。恭敬供养衣服饭食卧具汤药。如是菩萨。以财利故为人说法。若无利养心生疲厌。弥勒。譬如有人志乐清净。或为死蛇死狗死人等尸。脓血烂坏系著其颈。是人忧恼深生厌患。以违逆故迷闷不安。弥勒。当知于后末世五百岁中。说法之人亦复如是。于诸一切无利养处。不顺其心无有滋味。便生厌倦弃舍而去。彼诸法师作如是念。我于此中说法无益。何以故。是诸人等。于我所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不生忧念何缘于此徒自疲劳。弥勒。是诸法师。自求供养给侍尊重。摄受同住及于近住。不为于法及利益事。而摄受之。是诸法师自求饮食衣服卧具。诈现异相。入于王城国邑聚落。而实不为利益成熟于诸众生。而行法施。所以者何。 弥勒。我不说言。有希求者为法施清净。何以故。若心有希求则法无平等。我不说言。贪污心者能成熟众生。何以故。自未成熟能成熟他。无有是处。 弥勒。我不说言。尊重供养安乐其身。贪著摄受不净物者。为利益事。何以故。为求自身安隐丰乐。摄受众会。不能令其安住正信。 弥勒。我不说言。矫诈之人住阿兰若。薄福德者而为少欲。贪胜味者名易满足。多求美膳以为乞食。 弥勒。我不说言。乞求种种上妙衣服。谓如是等持粪扫衣。 弥勒。我不说言。在家出家无识知者为离愦闹。 弥勒。我不说言。谄曲之人值佛兴世。求他短者为如理修行。多损害者名戒蕴清净。增上慢者为多闻第一。 弥勒。我不说言。好朋党者名住律仪。心贡高者名尊敬法师。绮语轻弄为善说法。与俗交杂。能于僧众离诸过失。 弥勒。我不说言。简胜福田为施不望报。求恩报者为善摄诸事。求恭敬利养为志乐清净。多妄计者以为出家。 弥勒。我不说言。分别彼我名乐持戒。不尊敬者名为听法。乐著世典咒诅言论。以为受法。 弥勒。我不说言。于诸空性无胜解者。能出离生死。多执著者为离诸行。 弥勒。我不说言。于菩提分住有所得。名为证智。 弥勒。我不说言。无势力者忍辱成就。无娆触者被忍辱甲。少烦恼者名律仪清净。邪方便者为如说修行。 弥勒。我不说言。爱言说者为一心住。好营世务于法无损。志乐清净堕诸恶趣。修习智慧为愦闹行。 弥勒。我不说言。方便相应名为谄曲。不求利养而为妄语。无执著者诽谤正法。护正法者而惜身命。所行下劣为无胜慢。如是弥勒。于后末世五百岁中。当有菩萨。钝根小智谄曲虚诳。住于贼行。汝应护之。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最后末世五百岁中。唯此六十诸菩萨等。业障所缠。为复更有余菩萨耶。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有诸菩萨。多为业障之所缠覆。是诸业障。或有消灭。或复增长。 弥勒。于此五百诸菩萨中。有二十菩萨。业障微少。后五百岁还来生此。城邑聚落市闬山野。种姓尊豪有大威德。聪明智慧善巧方便。心意调柔常怀慈愍。多所饶益。颜貌端严辩才清妙。数术工巧皆能善知。自隐其德安住头陀功德之行。在在所生舍家为道。已于无量阿僧祇俱胝劫中。积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护持正法不惜身命。住阿兰若空闲林中。常勤精进不求利养。善入一切众生心行。咒术言论悉能了知。于诸义理少闻多解。辩才智慧皆悉具足。彼诸菩萨于是法中。精勤修习得陀罗尼无碍辩才。于四众中宣说正法。以佛威德加被力故。于佛所说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越多伽。阇多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舍。皆得辩才无碍自在。 弥勒。彼诸二十善巧菩萨。从于和尚阿阇梨所。得闻无量百千契经。皆能受持。当说是言。我此法门。从某和尚阿阇梨所。亲自听受无有疑惑。弥勒。于彼时中。当有在家出家诸菩萨等。无有智慧善巧方便。于此受持正法菩萨所说之法。却生讥笑轻毁谤言。如是之法。皆由汝等善巧言词。随意制造。实非如来之所宣说。我等于中。不能信乐发希有心。弥勒。当尔之时。无量众生于是法师皆生诽谤。舍之而去。互相谓言。是诸比丘无有轨范。多诸邪说。不依契经。不依戒律。犹如倡妓戏弄之法。汝等于中。莫生信乐发希有心。非正法也。 弥勒。彼诸愚人为魔所持。于是法中不能解了。谓非如来之所演说。于是持法诸比丘所。生于诽谤。作坏法业。以是因缘。当堕恶道。是故弥勒。若诸智慧善巧菩萨。欲护正法当隐其德。于多分别诸众生所。应须护念。莫令于汝生不善心。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991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