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青空齐景轩喜欢:建议大家看看《非暴力沟通》一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19:16

建议大家看看《非暴力沟通》一书  

 2010-08-04

非暴力沟通第1页_电子书全文下载_免费在线阅读-超星读书

“非暴力沟通”中的“暴力”就是一切非和谐的东西,因此,“非暴力沟通”就是“和谐沟通”,以和谐为目的的沟通方式。这个“和谐”包括内在的和谐,以及外在的(或者说环境的)和谐。内在的和谐就是对自己的爱。外在的环境的和谐就是愉悦的相处,对他人、对生活的爱。
    因而“非暴力沟通”所要阐述的可以上升到一个终极人生的概念,那就是和谐幸福之光。就像书中多次提到的,当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求,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而当我们平和之时,我们能感知到与周围彼此相互依存,我们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在对这样的一个大概念的理解之上,再来看书中具体的一些“行为”,也就豁然开朗。行为是理念、态度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虽然我们会力求用行为的改变来收获不一样的沟通结果,但最本质的也最能长久的,还是要对产生这些“和谐行为”的内涵有根本的领悟。一旦领悟,对行为的认可就会自觉地转化为行动。
 
《非暴力沟通》书摘
 
非暴力沟通模式:
1、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1)观察
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我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我感到······”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
“因为我需要/看重······”
(4)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
“你是否愿意······?”
2、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1)观察
你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你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你(看、听、想到你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你感到······”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你那样的感受:
“因为你需要/看重······”
(4)请求
关切地倾听那些能丰富你生命的具体请求,而不解读为命令:
“所以,你想······”
 

    谈到具体的行为,全书主要阐述了三方面的内容/方法:一、表达自己;
二、倾听他人;
三、爱护自己。
前面两方面,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与人沟通、尤其是两性沟通的很好的方式和桥梁。而第三方面,则是最终的目的,实现真我的心灵成长。
 
如何表达自己:
1.  观察,而非评论。
   保持完全的客观,针对具体的行为。
2.  感受,而非想法。
   清楚地表达感受。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3.  需要,而非指责。
   表达自己的个人需要,而不指责对方。“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不要把自己的不愉快归咎于别人。
   同时,我们无法为他人的情绪负责,不要自责,不要牺牲自己迎合别人,就像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一样。
   我们能做的,是关心他人。
4.  请求,而非命令。
   清楚具体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而非不做什么。
   区分请求和命令: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请求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而是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如何倾听他人:
1.  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理解,而非同情。
2.  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然后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
3.  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
4.  保持持续的关注。
5.  当我们痛苦的无法倾听他人时: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
 一旦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有能力迅速调整好状态,来倾听他人。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还有另外两种选择。
1、大声地提出请求,提醒别人注意我此时此刻的痛苦和需要。
2、换一个环境,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调整状态,等平静下来了,再回来。
 
我对倾听的新认识:
“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
由此产生神奇的力量: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方法,思想变得清晰。
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语。
倾听可以帮助人们治愈心灵的创伤。
  
如何爱护自己:
1.无须自责,自我宽恕。
   了解自责所反映的需要,即内心的渴望。
   包容后悔的我和当时的我。
2.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
   我们的行为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赞同/回报、逃避惩罚、避免感到内疚和羞愧。
   把“不得不做的事”变成“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
   只做有乐趣的事,服务生命。“我想要的”既“我的动机”,是活出对自己、对生活、对他人的爱。
3.充分表达愤怒。
    1)  不再归咎于他人。
      专注于我们的需要,比评判他人是什么人,更有益于生活。
     “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
      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要区分外在刺激与内在原因。
    2)  具体步骤:停下来;静静地体会自己想要满足的需要;表达感受和需要。有时需要先倾听他人。
4.接受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