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月之颜貂蝉是限定吗:第十五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管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3:11:53
第十五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管制一、《太乙针经》治疗癌症有其特殊方法
    "有关癌症及其治疗方法,世人已经形成某种固有的常识或通行的看法,即:患了癌症就应该手术或者化疗,对付癌症最好的方法就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必须进行癌症普查,等等。"日本学者近藤诚对这些固定常识或通行看法,进行了彻底的探讨,得出的结论是:"对于癌症,手术基本无效,化疗药物只对10%的癌症患者有意义,癌症普查有百害而无一利。癌症在目前乃至今后仍属不治之症。现代医学以西医学为基础,但对于现代医学或西医学而言,它只诊察疾病及器官,而不诊察病人,这已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因此,在癌症的治疗方面,求助于中医学及民间疗法的人们便络绎不绝。"(《患者,请不要硬和癌症作斗争》(日)近藤诚著 华夏出版社1999-1)
    现代医学研究基因,认为基因异常是疾病的病因。基因的演变及其致病的基础不是研究不出来,现代社会的病情发展太快,来不及反应,刚刚研究出新的抗生素的同时,还没来的及面世,新的病情又出现了,药物已经跟不上客观发展的需要,病情出现的太快,这是污染从中做怪。西方医学已经明白了,因此,出现了转向中医学的趋势。
    现代人追求特效药,是受几十年现代医学的影响而逐渐形成了的固有概念,实际上任何绝症、或慢性病皆存在着内在联系,有如多米诺骨牌效应,皆成为全身性疾病,成为百病之总和。现代人所解决的都是眼睛所能见到的疾病表象,而有关疾病深层次的基础,尚远未解决。
    现代化的办法不能根本地解决癌症及慢性病的问题,只能依靠手工的办法,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予以解决。
    西方经过反思率先提出返朴归真,有识之士喊出重返大自然,寻找治疗癌症的方法。
    现代人将癌症的研究复杂化,目迷五色,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使人无所适从。治疗上又思维简单、表面化,层次上浮浅,注意力只局限在跟踪病灶的起伏变化,忽略了水面下掩盖着的燎原之火的根深域广,活化的变异细胞原本就是人体固有的病毒,正在蓄势待发。摄片上的病灶与水面下癌症的庞大体积则是小巫见大巫。从没有人想到水面下冰山总体积还有准确的数据,更未曾想到各脏腑活化病毒准确的数据。东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哲学的框架,背景不同,文化有差异。中医的思维方法与西方的思维方法也不同,用西方的思维方法难以学会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就癌症的研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学术观点,《太乙针经》的治疗程序是现代人从未涉足的领域,是未曾开垦的处女地,好比是从太阳系进入了更加广阔无垠的银河系。

二、治疗是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进行的

    许多人认为患上绝症或慢性病,到了医院你就得给我治好。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治疗是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进行的,不是什么人都能治疗的。
    走进癌症,感受到了生存危机,这决非危言耸听,危机就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将永远生活在阴影里,承受着由此带来的人间悲剧。看到患者,良知使人沉重难过,感受到一阵寒意,站在那里毫无顾忌地泪流满面,让人心碎。
    患了绝症难逃厄运,心恢意冷。如何保育才能延长生存时间,维护生存质量;如何避免犯忌,防止人为的再次激发(复发);如何配合治疗,是人们还没有认真深入思考的空白。
    一九七五年,为了挽救自己的生命,我在茫茫的迷雾中拼博,等到云开雾散,回过头再看,后面全是悬崖峭壁,连回头的路都没有了。为了实现自己成功的追求,需要勇于探索,也在于抓住机遇。我所相信的只有进取和超越,战胜自我,找不到退缩与气馁的字眼。正是凭着这股生存本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羡慕的重生。如果事前什么都知道了,反而不敢去做了,每前进一步都有一坎,跨过了这个坎就是接近成功。
    受到重生教育,自然与名誉先生结成了莫逆之交。每逢星期天,就放下手里的一切,首先要去看望那位品德高雅,行为高尚的人。又来到了那小溪桥旁的日式建筑,回到了那个年代,去寻找我没有忘记给予我生命的那个人,所以又踏上了那块土地,记起了那片难以磨灭的时光和宛若就在耳旁的慈祥的声音:
    "上帝是个色盲,天堂不分肤色贵溅。生存还是毁灭,是条艰难抉择的路。如果你要活下去,就不能听从别人的话,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在我的一生中,也是在危难袭来的时刻,一个陌生人向我伸出了手。谋事在人,成事在管制!治疗的败露,就发生在患者家属放水或对于管制置若罔闻。"这声音是引导我走向重生的开始。
    现在经反省明白了,许多事情都不是完全靠个人的努力就能达到目的的,需要有以人为本的思想,还要有整个团队的合作。这中间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名誉先生说:
    "管制最重要的是管人,管人莫过于管心,用什么来管心这是管制中最重要的问题。全队是由患者、家庭亲属以及最优秀的人选组成,组织者掌握了对人和对人生的思考,也就掌握了成功的主动权。开始都是抱着挽救的目的,如果能够将挽救上升到精进人生的实践,自然就会得到主观上能动性的回报。要靠真情交流,自觉地在千变万化的征战中搏击,赢得生存。自觉地协助管制,创造出一种鼓励发现问题的氛围和一个严丝合缝的制度。"
    由于竞争,人性的残酷与丑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暴露无遗。没有道德、人格可言,怎样选择合作伙伴呢?大家都怕吃亏上当。必须走向风险制约机制,风险机制有一定的要求,要有中间人,还要有法律手段的制约。必须有一套严格的管理机制和严格的运作机制去约束整个的运行过程,而不是光靠人治的管理。
    从病患者周边环境是否稳定,宏观调控能力是否坚强,呈上升情况的基本面如何,来看能否出现转折。如果基本面较佳,就应该给予关注,双方经深思熟虑后,才能成为合适的合作伙伴。
    治疗癌症,医患双方都应特别用心关注。这是在玩着一个跷跷板,这种游戏就像猫捉老鼠,令人感到危险可怕。医者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远见卓识可以指明方向避开危险,不认同的部分也要慢慢地求得统一,这样,到结果阶段认同感才能非常强。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既看到了病势的严峻,也许是永远治不好的疾病,必须要有心理准备;又要看到机遇与风险并存。
    需要有一定的智商、综合素质和条件,教育大家参与保育,要长时间保护患者,共同维护治疗环境,趋利避害,这中间的差距是管理。名誉先生说:"治疗应与管制并重。如果患者周边的环境混乱,患者的生命也就彻底交待了。这个课题太严肃了。现代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懂得品德高尚、修心养性的真实含意。"在治疗中不犯戒的人少,这种人在现代已经不多见了,大多数患者犯戒,不是他们不去想这个问题,而是自认为自己聪明、成熟,谁也赶不上我。

三、患者家属与医者的沟通

    患者家属第一次表白出来的心里的实话,是患者求生的最重要的入门券。但家属往往给癌症患者带来噩梦,造成了疯狂的混乱。确实,身边如果是一个绝症患者,就意味着生命被吞没了,没有人愿意为他出具推荐信。或是在不该疑之处生疑,或是别无选择。人为的祸水又以诸多玄而又玄的问题加于家属,使你无法分辨是非真假。观感也跟着改变了,那些匪夷所思的微乎其微的琐事, 有着不可思议的敏感力量, 可能引发一场家庭间的纠纷, 使患者无法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变得不会像成人般的思考问题, 深惧家庭把自己抛弃。家庭内的怨天尤人, 连头脑简单的人都适应不了,而骨肉相连难以割舍的这个超乎人们想象的严酷现实, 心理更难以适应和接受。缺乏互相了解和体谅,使局外人感觉与之接触令人非常难熬。
    家属诉苦时间长了,诉来诉去,那些与生俱来的苦还是如影随形; 那些猝然而至的苦,还是此起彼伏, 好像从未曾想到世间的一切事情都是相对而言、 可以变化的;从未曾想去做点什么。这样的诉苦便有了庸人自扰的味道。可是反过来一想,个人感觉的东西未必真实,从这个角度去看世间的事,便会发现,诉苦有时实在是由于矫情而让人生厌。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在沉疴之中又添了骄贵的新病。人的优越感强了,就失去了对苦乐的正确感知能力,苦情倾诉不管诉得多么淋漓尽致、神完气足,总是让人觉得有些尴尬,有些不明白。
    让家属倾泻心灵的痛苦,让人们快节奏地思考争论,发表见解,不论矛盾如何,最后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因此必须小心翼翼地寻找契合点,建立平衡,并保持这种关系。对于那些飘忽不定的因素,应当给以注意,对于其中不相融恰的成份,绝不能放过其中的任何疑虑:是否有意设局,草率粗疏?戏耍是对人格的挑衅,出尔反尔的随意摆布是对人格毫无起码的尊重,这是决不能原谅的。
    名誉先生明确忠告:"祸起萧墙。确有善良泯灭,习惯于用人朝前,后即唾之。有人想把劣迹中的细枝末节都掩饰起来,他们甚至没有良知,对此一定要谨慎。人们总是爱饶舌头,甚至整个事态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制造人祸。这些愚蠢的行动,可怕的捉弄,无端的挑唆,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小人物的谗言也能使人夭折,因为他不负任何责任。这是令人无法忍受的。但实际情况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怪异,对事情的误解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观点,人的差异又大,能否化解这其间的歧见呢?难。这是本性,谁也改变不了。"
    有人一条道走到底,只知傻干,不爱动脑筋思考;有人自己不干只爱动嘴,唆使别人去干;有人平素养成奸懒谗滑的习惯,只是说,不干实事;有人又痴又傻,迷信崇拜西药,其实中国生产的药品最值钱,遗憾的是必须经外国人的手再反销回来才有价值。
    必须迅速化混乱为有序,将脱了缰的家属拉回到主题。生命是短暂的,尊重过去的生活这很重要,但毕竟往后还要生活下去。在这个时候,许多人的言行真是令人费解,难道患者在这个世界上还要生活很久吗?有什么理由再去浪费宝贵的时间,问题近在咫尺是能逃避得了的吗?这就需要勾通,恢复理智。要记住生活不是为了失去亲人,他们在的时候我们要关爱他,为他祝福,他不在的时候要为他送行。
    医者与患者家属需要勾通。因为这个话题太严肃了,自然心里就很担心,对于有些情况必须隐瞒真象,对患者尤其是这样。实际上是医者在承担着全部责任,对此考虚清楚以后,就应该常有一种居安思危的准备,有瞻前意识,没有到悬崖边缘就应该看到悬崖的危险。信念不等于真理,不是注定要实现的,信念只是处于痛苦中的既定目标,人可以选择、改变甚至抛弃这个目标。再苦再难,人还有一份自尊,有一份坚强,生命籍此,便有了存在的价值。
    我们需要的是坦诚,你把心交给医者,医者自然把心交给你,有了较深层的理解和默契,就能推心置腹地交待清楚绝症的实质。起码要把发展的两种可能和对彼此的要求讲在前面,防止各自的私心澎胀,才能小事甩手大事有远见、有担待,善体大意,有股侠义劲,不卷入无谓的纷争。评估的结果,让人了解了人的素质,从而看到了合作基石。

四、对患者素质的要求

    评估患者素质的第一印象固然重要,对其是否真心求救,从其谈话内容可以确定。一个不能预测未来危险的人本身是很危险的,只能是该进地狱,不能成为合适的患者人选。
    患者有了对于绝症的针药罔闻的经验与教训,家属也形成不治之症的共识,这种共同的悲鸣会引起人的思想升华,藉此在深层潜意识中带给我们死亡的预感。
    考核患者持之以恒的毅力、智商与正确的判断反应,是否能面对严酷事实,有没有以不变应万变,处变不惊的沉着冷静。能与优秀的医者相处,患者的内心必然相信自己并不是孤单一人,必然会张开双臂用心灵去拥抱对方,一起去面对这其中的痛苦和艰难,以及令人尴尬的治疗。
    医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问题让患者回答,让你去分析,来看你的理解能力。朴实的方法里面充满了一个爱心,善良纯朴,方式方法风趣,才会与患者的心理接近,特别注意细节,在恒定的治疗气氛中把握一个完整的患者内心,谁也抹煞不了病人外强中干,内心非常自卑的心理。
    医者观察患者要事无巨细,务求准确,一次面试难免不够全面,事后还要在实践中考核,时刻想着肩负着家庭的期望和责任。患者自行其事的冒险行为应成为千夫之指,这种做法会制造不和谐,好事也变成乌有,再好的治疗也经不起人为制造的动荡。素质低的人就是知识浅薄,不爱读书学习,庸庸碌碌,不讲原则,处理事物没有章法。
    对病情的性质,有人去想去思考;许多人却不去想,几十年积习形成的意识是不分轻重缓急,事事需要他人提醒。这种积习后患无穷。是你驾驭你自己的命运,还是听天由命?也有长期慢性病患者,虽然饱尝了疾病的滋味,可是照样犯戒,这不是别人提醒就能解决的问题。他就是这种人,这是天性。
    救世主是你自己。永不低头的犟脾气,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沉重的精神压力,每天都是病与意志上的较量。优秀的患者有这种心理和经验诸多方面的良好素质,在特定的情况下仍能奋发向上。是解救还是淘汰,全在你自己。
    绝症的压力是掩饰不住的,病情的反复令常人也费解。患者生存下去需要以拼博为代价,这是最后的选择,抓住机遇失之不殆,除了治疗保命什么也不想,也不知享受,有身份者也有能咬住牙的。由于天赋和个人风格的不同,建立医患相互信任的基础是必要的。难道还需要有什么所谓的假清高吗?如果患者难以消除暗藏在心理上的障碍,对于实际要解决的问题与医者存在着巨大的分岐和差异,就很容易在关键问题上暴露出难以调和的矛盾。这是明摆着的隐患。
    真正致命的因素来自患者周边的压力。他们好象是一群专门有意与治疗捣蛋的送葬者,常置患者的生命于不顾。
    医者、病患者和家属形成的团队责任是治疗的基石,它是筑基于合作无间的基础上的。中国人有句老话叫一诺千金,讲的是以诚信为本的信用、道德与忠诚。
    如果人的行为暖昧不明,曲折多变,感情冷漠,突出自我,追求专制,把质疑视为一切之本,这是给医、患及家属间设置的屏障。即便有时去匆忙地消除误解也让人难以理解,让人疑惑。所以病患者的素质修养显得很重要,必须精心挑选和不断调教。任性需要有人管,否则很容易迈入鬼门关。应当注意:心脏有病者往往脾气暴燥;肺脏有病者则性情随和;肝脏有病者心机大;肾脏有病者易颓废。
     要踏出治疗上的第一步,解决绝症起死回生的关键时刻,需要重新评估与警示,留神随时会命在旦夕。患者凭直觉盲目采取行动,则刚刚获得的生机会消失殆尽。没有主见的患者依附性极强,委托谁也靠不住,加上儿女不能尽心尽力,一看到这种情况自然预计到不远的将来,这种话题让人感到心碎,太沉重了。
    观察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是否隐匿行踪,有无重大改变, 是否另有隐情尚未发现?这常使医者坐立不安。患者应协助医者发现病情忽隐忽现的蛛丝马迹,主动陈述与病情相关的行为,虽然枯躁乏味,但这是宝贵的密切合作,为了求生,不惜代价积极参与,是难得的好事,是患者的明智之举。有些患者自作聪明,多种治疗手段并用,这种愚昧和落后的行为,让智者为其行为感到恐惧。未来的命运实际就操在自己手中,生死自救在本人。医者虽然是个灵魂人物,但只是个帮助者、挽救者,命是自己的,你自己都不想拼命,神仙也帮不了你。在全程的治疗中,没有欣喜若狂、激动人心的时候,只有平平常常的演变。
    有些人自负而又愚蠢,怀有成见, 常感情用事,单纯又没有勇气,当其灵魂已在暗中脱离肉体在空中游荡,自己尚分辨不清。旧的观念的局限,在这时候造成了迷失和混乱,直到一天突然醒来,才发现既成事实。这时就应不顾什么大男子的面子,马上用得体的方式去求医。在根除治疗的程序中多种手段并举,像是在穿针引线,令人眼花缭乱。要弄懂这里的乱中有序,你在这里最好的办法是色盲。既然已经荣幸地参与其间了,就要随时待命应付危机,随时听从差遣,不要被病魔的外表欺骗。创造良好的局面,没有任何精神负载,医患家属合作的力量则是巨大的。要绝对地相信医者,在《针经》背后,还有科技知识。
    谁都知道,癌是看不见的致命杀手。 了解肿瘤的蔓延途径和蔓延的范围在哪里,这好像是预示着最终审判的到来。令人困惑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对此表现了茫然无知,不知怎样选择,这是因为肿瘤有许多问题是现代医学所未解。未知永远是一种挑战,是激励探索众多问题的动力。由于癌的变化奇幻,与癌病为伍总是潜在的危险,身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令人不安,这是人类的脆弱的一环,碰上了保证谁都是输家。而每一个病员都清楚自己的角色,也知晓久病床前无孝子的道理,只能咬住牙关,尽量隐瞒不透露自己的实情,扮演着好汉。由于人们找不到癌症的根治办法,致使许多病患者望而生畏,知难而退,认头了,不准备再展开命运之旅的博击。
    最终进入的治疗则是担风险的行动,这不是对付普通病情的运用简单思维的治疗,病患者最好将自己扮做好奇的观众,置身度外,逐渐与治疗磨合,建立信任。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正值年少,也切记不要表露轻狂,事先的培训已经说明教训,让人记住病毒激发的威力是无穷的,要想尽自己的全力活着,就要有节制。要懂得你没有被弃置,要学会生存,否则会把机遇消失殆尽,后悔则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那是完全于事无补的。

五、对于危重病人,选择合适的主事人是关键

    治疗的关键是当事者,但绝大多数当事者那时都懵了,失去理智,医患双方的联系就出现了缺口,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可以信赖的主事人作为全权代理。这个责任也只有扯断骨头连着筋的血缘关系的亲属才能承担。
    准确地评估主事人的人选,从背景、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来验证他处理事物的能力,是否有男子汉的气概,能否驾驭和承担重任,因为主事人的智商事关患者的命运。
    遇到观念不同就有麻烦了。人的世界观是几十年形成的,怎样生活才是幸福,理解也各不相同,更何况首次直面全权处理病患者性命攸关的重托呢?主事人将承受来自社会各方面和自身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各界的所谓关心只是廉价的同情,毫无意义可言,难能可贵的倒是患者的赤诚。对主事人最大的尊重是要和普通人一样,只能扎实地去做而不是去说教,说出的任何事情也不能打回票。
    意识落伍,没有宽阔的胸怀,不能制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甚至连换口气的机会都没有。在患者陷入绝境的现代时态,跟着感觉走只能处理好眼前的事情,没有远见,极容易产生误导。如果习惯于阿臾奉承,欺患者、瞒医者,分辨不清是与非,不善动脑独立思考,照着学爬都不跟趟,只能玩空手道,做不了任何大事。
    "夫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夫何言哉",孔子的这句话是在说:四季在周而复失的循环,知其现在,便能知其将来。
    主事人的决定为艰辛的治疗分担了重任,辅助医者也成为了可信赖的助手,摆脱了传统治疗中一切推给医者,医者孤军奋战的境地。同时,由于患者的加盟,使患者有了重获充分表现人性尊严和自尊的机会。
    医者将主事人领进治疗的大门,经培训之后,主事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具体发挥。了解了治疗与管理的分工,职责明确,提高了效率,进一步理顺了医患关系。医者将全部精力投身到治疗之中,管理则由主事人全面负责,直接垂直管理,便于监督检查。实行医管分离,强化了医者与患者及家属间的制约关系。
    单靠主事人去管理难免管了这头丢了那头,一天二十四小时也不可能都在场,要让家属也参与管理。因为个人的文化素质不可能一致,只要其中一个人的失误就很可能影响到全局。责任到每个人自身,促使他不仅每时每刻想着监督,而且还要顾及身边的问题,把防止再次激发,作为自己的切身利益来看待,有一种自危的意识,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
    良好的内外环境是增强信任感的重要一环。使大家关系协和,培养自信,增强凝聚力,坚定不移地完成治疗的重要措施。有了这种协力和自信,即使遇到困难或挫折也会同心同德地携手走出阴影。
    在患者周围,恶劣的环境,充满恐惧的压抑,会传给了整个家庭。如果沉浸于一种心情愉快的放松中,这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现实中的放松,成了重要的价值观。应着重创造放松的气氛,那是态度温柔,语言亲切,不大声说话,在安静中有一种恬静的放松感。
    找机会松驰一下紧张,这种毫无矫揉造作,感情融洽,加强了向心力,为治疗提供了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与治疗同呼吸共命运的团队精神要善于利用并引导它,将它视为安全与保证的基石。大家安守本分,履行既定的义务,让每个人不仅了解自己的责任,还要设法使他们懂得互相间的合作。

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患者在治疗的任何阶段不能掉以轻心

    吐故纳新的淘汰过程包含着优胜劣汰的基本法则,警示与告诫是维护秩序的必要手段,是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进入调整与之对话,强化监制预防风险的启蒙教育。管制只对聪明人有效,你不用管,他一条也不会违犯;对愚蠢之人管制是无效的,管也管不住。
    入门的培训是速成的,其内容自然是有限的,却能成为驾轻就熟者的依托,能够帮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对号入座,约束自己,没有这样的自觉必然被淘汰。培训是为治疗做好铺垫,把患者对求生的忠诚,深植于内心,将构成在医疗中稳定的协调配合的素质,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对癌症的本质、特点不了解产生了恐惧,在获得了新知识新观点之后,心理上的不安与恐惧就会自然地化解,精神与心理也放松下来。转变人们日常养成的旧的习惯,预先将清规戒律定格,避免可能发生的隐患甚至是低级错误。
    患者必须学会思想内向,精神专注,远离世俗,自成个人世界,逐渐习惯角色的转换,独立生存,不越规矩,养成自己处理事物的能力和习惯,才能做好自己的事情。现在已经没时间去分心与已无关的事情了,要自觉不与眩目的干扰发生兴趣,虔诚地步入纪律生涯。开始时适应起来可能费劲,尽量不要带偏见,做好心理准备,尽快习惯纪律规定的那些硬性的条文,逐步去适应这一切。
    从患者家属的行为习惯可预见到他们可能发生的问题。患者还很年轻,有争取生命的价值,要学会自治、自立,独立生活,送到嘴边的服务要终止,煞费苦心的照顾应取消。家属要善于理解和体谅患者的病理变态。患者将面对绝症带来的无尽痛苦,伤恸在心中日益郁积,精神频临崩溃,言行举止不善表露,有时失常。此时患者的精神是不堪一击的,穿梭在病、患间沟通信息的人"独具魅力",带着一张乌鸦嘴,给患者起到覆灭的最后一击,就象被刻意剥夺了生存下去的权力。
    有身份的患者,看不起任何人,放不下自己的这张脸面。孔子说:悔人不倦,不耻下问。是说首先要放下脸面,这样知识越学越多,艺不压人。患者放不下脸面结果就把自己给害了。
    治疗不是猜迷语,需要知道病情发展的全部细节。隐瞒病情,背后是否另有原因,是否有人暗中做手脚,造成恶果是否有人有负罪感?靠不住将来谁也不会负责任,那时将会在我们面前发生一场争执,制造了悲剧,怎么能瞒住人呢?实际上在幕后有许多活动的影子,是不负责任的蠢蠢欲动。是另有跷蹊,还是反常现象?所谓的好心却正显示着与治疗要求的差异,好心是灾难,加速缩短了患者的生命 。
    喜欢变更主意的人不可靠,他的多疑始终让人放心不下。医者的崇高与认真打动不了他。这种人在生死关头脑袋已经麻木了,空空的就像是乞丐,没用了。真奇怪,现代人遇此绝症的所做所为与八十年代前获救重生者正相反,素质低疑神疑鬼,帮倒忙引火烧身却成了常事。对这种人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下课。身为医生患病时,总认为自己对,自有主张,不相信任何人,就是上了医院他也怀疑医院。
    叙述心灵的创伤以利轻装,用献身的精神融入治疗,没人干扰,没有谣传,与养尊处优分手,追寻重获新生的机会,在变化莫测中适应,是生存的关键,这种适应提高了生存率。也有许多人改变不了,不换思想就换人。病情的演化是致命的,再小的错误也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不要留意周围环境的改变,因为干扰常常来源于左邻右舍的"关心"。必要时只能隐瞒实情,一切服从于生存,把"利我"观念植于我心。
    危险还没有到来时,人们往往陷入幻想之中,将自己置身于病情之外,好像是局外人的事情,于是自我麻痹,空喊口号。实际上病情的发展比你想象的要快得多。平静之中突然下降,再平静后又下降,等你意识到这是粉碎幻想中的宁静,便失去了方向感。
    许多家庭对绝症只是尽人事而己。积于医疗的职业习惯,家庭内勾通不良,导致误解的长时间积累得不到抒发而反目,闹的天翻地覆,出现的生命迹象也会因磨擦而丧失,天灾又加人祸,让人觉得雪上加霜,真是悲哀。保持治疗长久地平和进展的条件是团结协商和勾通,功利主义会带来极大的麻烦和危险,治疗受到拖延那就永别了。虽然是驱凶避祸,却不愿放弃私念,心静不下来后患无穷。
    大多数患者自认为自己什么都明白,聪明能干,平素养成了说了算的习惯。患了病依然我行我素,觉得比谁都强,实际上这种人不是糊涂,而是让耍小聪明把自己害了。
    总结经验教训,就是动机出于治病也不能长年笼罩在危险的气氛中。不愿乖乖就范而另藏玄机,搞幕后的秘密行踪,小动作经长时间终于暴光引起骚动,这是谁的过错?是你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原本是绝症怎耐又遭致命的一击,虽是不情愿充当死亡仪式的主角,实际上早已与死亡拥抱,这是耍小聪明最终导致最后的落幕。
    患者应对你的亲属、朋友和医者尽忠尽义,这些品质在这时显得至关重要。不希望看到热切的期望被患者一次次的怨恨抵消。病患的消息传出再反馈回来,往往对患者不利,使处变则惊的家属视你为包袱。假如对所处局面考虑不周,经不起眼前的威慑,人言可畏,会令家属在关键时刻放水,不愿承担风险。
    补虚调整阶段虽然大局已定仍不能掉以轻心,宜未雨惆缪,常做最坏的防备和打算。因为身体尚未完全康复,在这时去做那些无聊的事情,巧合也能使毒素再次激发,骤然间变成人间惨剧,医患家属所付出的艰辛付之东流。补虚调补好似一架飞机,危险时刻是在着陆时,这是一再告诫的重要阶段,往往人们失去警惕。
    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教训是经受不起的,一跤跌倒就爬不起来,即使是爬起来,再也不能恢复原状。教训是别人身上的,我汲取来变成了自己的经验,没有人能从别人的不幸上着手调查研究,追究一下原因,然后总结起来,我就当这样做。
    鼓励患者配合这句话是出于诚意,所有的措施是为了保护生命,化无序为秩序就是管制,显然安全不是唯一的考虑,无条件地自觉,真心参与这最繁忙复杂的管制,随时做出应变的准备,显然是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七、患者及其家属与医者的紧密配合至关重要

    创新观念,是在没有改变事实之前首先改变观念,否则就没有创新,更没有创新的结果。创新不是科学技术问题,许多工作做不好的原因是管理没跟上,在技术上有自信不等于能管理好,没有管理则必败无疑。全程根除的治疗,病员的素质随治疗过程的进展相应地也必须提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行为要规范,否则治疗中的一些细节无法配合默切,会对医者的要求总做不到位。
    治疗过程,病情千变万化,治疗也要因人而异,所以要实行动态管理。首先选出主事人,一切决策需要他的同意,这点至关重要。因为万一人的思想不能解放则会束缚手脚,给自已戴上枷锁。主事人知识面要宽,责任心强,身先士卒。长期的治疗十分艰苦,容易使人疲劳厌战,要能够不屈不挠地面对治疗过程,将承受很大的压力,对此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择医不能仅凭资历,还要看他的实力、业绩。医者传奇的一生给我们留下许多不解之迷,基于病员对医者的崇拜,将势必模仿成功者,并对他言听计从。因此,医者必须以公正客观的态度作为最高法则,细心察看病员病害的程度,洗耳恭听患者的叙述,包括他的病情、他的心情、他的希望和困难等等各个方面。
    很少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和同情医者的工作。他们不懂得医者为了治疗的需要,为什么时而温柔地像淑女一样地陪伴着患者,时而又铁面无情地坚持原则。他们不知道医者必须具有高屋建瓴、统帅全局又能洞察细微、辨证施治的才能,而这需要毕生的积累;不理解医者的主宰病人生命,主导整个疗程,实际是在以自己的生命做抵押换取病患者的生命。因此,患者和家属对医者应该是完全的信赖,也要有一定的敬畏。为此,医患的合作关系不能太近,要有一定的尺度,以免影响医患之间的治疗关系。对于外行指手画脚的无理干预、只能把他权当成弱智而不予理睬。
    如果医者感觉到病患者的疼苦,哪怕只是从眼神中看到他的恐惧,医者就难以下手了。患者由于把握不住自己的前途,经常会处在矛盾与犹豫之中,洞察力不强,自然变得沉默寡言而感到恐惧。但应该相信这种恐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如果医者有了太多的情感牵扯,就会无法面对患者有可能是瞬息万变的情感变化而起了恻隐之心,这简直是愚蠢。这时不是惊慌的时候,必须心无旁骛地专心工作,要能够在不屈不挠的奋斗中承受大的压力。
    从现代人的角度看绝症,挽救成功的只有千分之一的微小机率;从求生的角度看,有一次差池病患者的生命也就从此败落而结束,显而易见,将根除治疗法对身体的损伤降到最低点,也是要冒风险,克服恐惧。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使病患者体内的变化感觉与治疗溶为一体,这是有风险的,何况人类本来就是如此脆弱的有机体呢?
    对于未来的命运,都想知晓一个明确的答复。但是,面对人体内最危险的毒素,又知道无法动手术,心里做了最坏的打算,那种感觉着实令人震撼。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对于未来显然是没有人能够作出解答。有人曾经给出过答案,尽管这也是一个大胆的梦想,可是你仍然孜孜以求地到处在寻梦。梦幻太多了反而错过了时机,等到你感觉到末日的来临时,才明白了事情的真象,到那时一切都已来不及了,许多人想补偿都已经没有机会了。很多事情就坏在你平素不敢面对,所以遇事就一事无成。
    应该将命运的结论告诉本人。经过短暂时间过渡,相信病患者能够接纳这难以接受的事实,会公然地破釜沉舟,心甘情愿地做好两手准备去拼命。这是生与死的角逐,靠得住的只有自己。平素积累的医学知识在这时才显得重要,心灵的痛苦可通过书写来解脱,将饱受的惊吓表露出来,使颤抖的神经迅速地安静下来。心安神定,才能自己有条不紊地作出主张,环顾四周,这时出现了一片新天地。终于悟到,争取早日治疗,耽误的越久存活的机会越渺茫。
    在重大事态面前,患者在闪烁其词中透露出的玄机,令医者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有时竟也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只有从过去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中展开密集地搜寻,从陷入的胶着状态中寻找生门。是否从先天出发会有第一个重大的突破呢?接下来是采取行动,这是一场肩挑着大山与时间的竞赛,工作压力很大,责任相对加重,甚至要有被压得疲备不堪的准备,但要发挥机智,精神上要举重若轻,甚至要有点幽默感才好。这个担子没有人能够替代,也没有人能够替医者着想。要度过无法改变的阴阳魔界的界河,必须倚重医者的聪明才智,在千头万绪中寻找各种正确的解答。
    正确的解答绝非是随机的选择。要解析那些错综复杂、纠缠交结的现象,辨识诸多复杂的保命方法,理出问题的徵结,寻求新的解答,作出突破性的尝试,改变生命之旅程就从此展开。
    更可怕的是,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过程中,对治疗产生疑问,或者因其他事情影响到患者的情绪,患者本身不从治疗的角度出发,不能真诚地与医者交流,将疑问和事情憋在心里。此时,医者从患者的神情变化中也能感觉到情况的不妙,但只能去考虑分析可能的原因,必将使医者绝对无法恢复冷静状态,去寻找可能的线索,也可能是一无所获,迷失在那查寻不为人知的一面。
    治疗绝症就象是在打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靠的是师门的绝传,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广博的见闻,据此就能迅速评估病情,对患者的思想动向了然于心。有了这个基础,医者的心意就非常坚定,行为举止表现了大将风度,这都不是突如其来的,也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费尽心意的产物。于是,你在病员身边,象受过良好教育的长辈。好象能抓住病患者的心,深植在他的脑海,使病患者并不觉孤单无助,看眼神就知道答案,想方设法分担了病患者的悲伤,病人则安下心来。
    救治真是不容易,很难见速效,也几乎难于完美。感觉在不同时期完全不同,总在扮演吓人的角色:情况依就,有点危险,,存活的希望渺茫。每段程序完成都不能说见到了明显的曙光,在最紧急的情况下甚至速度都成了关键,必须争分夺秒地救命。最理想的期盼就是病情驱向稳定平静,实际情况却是现状混乱可怕。抗争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然惹火上身,什么都要从头至尾考虑周到。
    从治疗开始危险就从未消失过,虽然最重要的是安全。事事攸关性命,不能容忍任何疏失。如果细心留意体察,那时隐时现的悲剧,那变化层出、挥之不去的阴影,时刻徘徊在病员身边。以毒攻毒是相当危险的,可是治疗一经启动就再也不能回头,谁也不能阻止它让它停下来。主角是人,既然不远万里求药讨命,自主择医,就要吃苦耐劳,情况恶化孤力无助时需要有人帮助,但决不能失去求生的原动力。也并非治疗都是四年,治疗时间需看具体情况而定,重症有的要三四年,也有的需半年或一年时间。不管怎样,对于病员只有一个任务,面对的是史无前例的终极挑战,虽然辛苦却有价值,牢记牢记。,

八、与医者合作、自觉进行自我管制,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英年早逝打下的深深的烙印使人深受打击,人人都深藏哀思,只有置身于这种困境中才意识到生命的珍贵难求,唯恐失去它。那些重生者深有感悟:今天拥有的一切不是侥幸得来的,是从非生即死、毫无选择的状态中拼命挣来的。没有大家团队般合作的经历,没有管制,没有医者亲人般高尚道德的专注挽救,就没有今天的再生。
    那些聪明的重生者,在患慢性绝症的时候,尝到了病痛的滋味和苦头,心里害怕那种死亡的预感,再也不敢任性,处处小心翼翼,自觉留神管制,这种人很懂事。
    治疗途中,如果家属异想天开,刻意追求无法实现的戏剧性的效果,必然会导致团队士气低落,思想沉重,心沉江底,时刻笼罩在心头的则是最黑暗的日子的阴影,这种局面早晚会把人拖死。处在复杂的生死两难、进退维谷之中,人人哀惋、沉闷、孤独,家属内疚。原来是想有个机会来表现自己,结果弄巧成拙,酿成人祸。谁是危机四伏、悬念迭起的制造者?团队的心本应全集中在患者的身边,那个给了致命一击的危机制造者几乎铸成了一生的遗憾,良心能不终身受到遣责?为什么许多人一生中经历有许多艰难曲折,确一条戒律也未触及,而另一部分人明知有规矩却要"故犯",苦口婆心地劝解也无济于事,对于事先已预知的危险警告全当耳旁风,当耽心的事态终于发生了,才认识到它的严重程度,然而已经不可收拾。这是智商低下的愚人的做法。
    《针经》文化不再是传统调解的概念,而是对生命追求的一种现实,人类只有和自然溶合才能共存,要激励对生活的追求,弥补过去的伤痛。管制的想法很实际,是实践的总结。团队中的人员为挽救生命相聚在一起,从初逢的惊喜,立刻就成了故交,彼此关系和谐,遵守规矩。于是有了已经步入正轨、清晰有效的秩序。进入这种自救方式,是一种理性的表现。于是治疗走上健康、稳定、高效、团结的阶段,分歧在缩小,也消除了负面的心理影响。正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上述说明,团队中无轻重,配角也很重要,团结一起,与治疗合作,是成功与否之所系。为了成功,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保持百分之百的透明度,在思想一致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得到行动的一致。
    治疗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强调互相支持,相处忠诚,这是合作的基础。团队为了友谊和责任聚集在一起,提高了自身素质,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能力,因为大家心里都知道彼此在一起是要穿过死亡的狭谷。经过培训和磨合,大家有了底,心态就放松了,人心稳定。在治疗上不能逼得太紧,要采用渐进式进行。要求团队各位成员全神贯注负起自己的责任,而且,不论团队范围有多大,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管制,这是个关键问题,是一个硬性的规定。为了防微杜渐,预想到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反面教材进行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教训是学不起的,那要以生命作为代价。问题是方方面面的,不能等危机来临才拒之门外。虽然经过多少堑才能长多少智,毕竟夺取生命的战斗谁都是头一次经历,需要经验的指导。
    对团队的了解不能仅限于表面,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事情的细节非常敏感和关注,才能掌握全局,才有真正权威。不是关键的事情就不要再深究。成员开始可能不熟识,经过培训,逐渐让他们接受角色,理解和消化规则中的那些硬性的条文并且掌握它的精神实质,这样才能使组织者真正将悬着的心放下。在成员犹犹豫豫、患得患失、或发生某些失误的时候,要提醒他们记住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并做出不会再发生类似的戏剧性变化的保证。如果发现有人单独做出了麻烦事,不要替他包着、盖着。对于患者对治疗过程中治疗反应产生的恐惧心理,越是让你害怕的事,就越是让你去做,真到恐惧消失为止,完全可以改变他,所在意的只是留神他的一举一动。他不是疯子,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如果是患者对病情本能预感产生的恐惧,则治疗需要立即终止。
    耍小聪明无疑是等于自杀。由于撒谎而把治疗引向错误的方向,是决不能容忍的致命的愚蠢行为,让人更难于对付而无可奈何。在介绍病情时不能强调年深日久或是遗留的 老问题,要讲清起始原因,采取了那些治疗措施,自己的失误,对自己问题的认识,经验与教训,不回避,不护短。目的是为了纠正错误,找出原因,为夺命治病扫清障碍做准备,不能用常人的方法大事化小地处理问题。
    发现些微小的征候,一定要搞明白原因是什么。因为根除治疗本身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是否是已既成事实的那些病害的延续,还是有人暗中自行其事施手脚造成的祸害,首先要让病员自检,自己认识到才能深刻反省。也有可能暴露的小毛病可能是预示着将来要发生的异常。经常把这些问题讨论一下,检查纠正,让团队识别水平真正得到提高和成熟,鼓励团队的向上激情和尝试新知识的感觉。让大家明白这不是为了应付,而是要学会如何做得更好,做得认真和真诚,全心全意投入,目标只有一个,了解真相,洞察蛛丝马迹。
    经验老到的家属,治疗前必然做过内查外访,不足为奇,可人的大脑是终极恐惧怪物的诞生地,经常会提出发人深省的一些古怪问题,这是注意力没有完全切入主题,投到治疗上来。出了任何问题归根结底必然都在你周围,必须彻底整顿,不尽快地扭转颓势,任凭思想散乱,患者必然难保。团队只要在其位,就要尽职尽责、互相支持,有了问题扶持一把是必要的,减轻大家的心理负担,以后治疗就会比较顺当。这是经验,减少损害,增加稳定因素。充分感到和接受了危机的现实,才有可能将思维转向。
    如何改变呢?只有振作起来,集中精神,兢兢业业,才能从实际中行动起来,生存下去,在危机感的压力下,使其自觉保持巅峰状态。这样才能驾驭整个治疗全局,亲自督促全员参战,决不允许出现放任自流的局面,直接摸底了解团队人员的第一手情况,分辨其中的水分,清理出现的压力,以期释放不良的思想情绪,才能解脱。
    进入治疗时期,治疗本身就是一件严峻的事情,必须义无反顾地全身心地投入。往往是具有优秀素质的人能够经受更多的挑战,这些素质包括克服困难的激情,鲜明的个性,正确的主见,团结共患难的品质和高超的技艺和能力。对于团队的培训应带有强制性,内容虽然枯躁,为了增加透明度,需要让患者,家属,亲属共同参与管制,让面对着家长般的关心爱护的团队走到一起,不仅要冲锋陷阵走出困境,更重要的是保证治疗步入正轨健康地发展。。
    防止沮丧,激励竞争精神,掌握极限,互相支持,没有隔阂,完全坦诚,尽一切努力让实事求是的真诚态度打动团队。许多事情可以让病员、家属主动去做,经过一段时间再让他们总结自己的认识,让大家各自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去设想,那么自然能够增加了相互间的理解。只有合作共勉,探索历练和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才能风雨同舟渡过危机,同时也锻炼了大家。这将是重生者们难忘的回忆。
    只有遵章守矩,管理的效率才能提高,这是治疗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绝症危机的情况下,迅速而通畅地实施程序的接力,做出灵活的反应。团队都进入各自的角色位置,时间长了大脑也就开了窍、入了门,形成了习惯,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研究沟通,流畅幽默,恰到好处。彼此理解了以后,待人接物就能很随合,常常关心集体和他人,共同参与排除隐患,真正关心起自己的和大家的前途,这将是一场难得的在实践中对中医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优秀的素质将凝结成更大的亲和力,将满腔的希望化为进取的动力溶入心间,参与实践,重塑自我。如果没有推心置腹的相互信赖和对既定目标的绝对忠诚,长时间的治疗将难以为继。
    团队各自责任明确,在最大的程度上将医者从繁杂琐事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攻关。让医者分心则是整篇文章的大败笔。随着治疗程序的展开,暴露的症群纵横交错,要解决的问题范围很广,战线拉得很长,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与日聚增,先前培训所得,这时全派上了用场,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检查执行程序续接的情况,明确跟进的方向,向预定的阶段性目标迈进。还要检查接近目标时发现的新问题,游离出目标的范围,所差的尺度。一定要冷静地梳梳辫子,看还有几项附属症候群急待解决,同时倾听患者主诉中的细微之处,因为这时只有他感觉体察最深刻。经过如此默契的配合,团队完全可以胜任一个接一个的战役。
    团队追求与人为善,处事公平,使人感到温暖,虽然总体来说是封闭性管理,但在处理事情上却反对谨小慎微,束缚自己的手脚,使各方都能彼此协调地溶入集体之中,并且名符其实地成为合格的一员。并从治疗中学会使头脑聪明,避免错误,善于思考,增强自信,在言行中要抒发出一种敢把困难脚下踩的豪情和傲气。这将在极大的程度上辅助了治疗,消除了精神上过度沮丧的负荷,减少了不必要的额外的超负荷的脑力消耗,为治疗筑构一个符合最起码要求的硬件平台。
    将彼此的失误和混乱进行规范和有序的整合,决策权交给勤劳而又精明的医者,让其发挥聪明才智,精神专注地处理医疗的程序。管制是具有强制性的硬性规定,将根据病情的变化,制定治疗措施。医者的学识、经验以及独到的敏锐,能迅速觉察到新动向中有什么真正的威胁,能够及时准确地指明方向,把威胁变为机会。
    我欣赏东方传统文化关于人性的概念,选择了它并义无反顾地为实践它而尽力。在治疗上,亲临其境的经历是我的骄傲,引起许多人的倾慕。探索成功的奥秘,这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魅力。有时只为一次激发演变的冥玄 ,就要用鲜血来偿还,医者要承担了这一切,甚至是生命的沉重代价。确实,只是为了实现为患者讨回生命的誓言,名誉先生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这就是《针经》的真髓,不能忘记管制自己与世隔绝,避免干扰,这种治疗过程就需要这种类似退隐田园般的生活。先生的一生,堪称"生为豪杰"的历史楷模,它激励我们的忧患意识,激励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取得成功的性格基础。
    身为《太乙针经》传人的先生自信,主动承担风险,与患者家属分享成功,这是把人的因素放在绝对的首要地位的结果,加速了风雨飘摇中绝症的沉降。他倡导管制,管制改变了人,从而也改变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传统观念,并为对人性的理解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实践上,发挥了人的威力,为遏制绝症的衰竭赢回了梦想与荣誉。《针经》在明清时代进入了鼎盛时期,所有的绝症、大病、疑难病,经过数千年的演变,最终全部解决。
    在距今二百七十年来的医疗实践中,根除疗法治愈了癌症、白血病、心脑血管、红斑狼疮、神经根癌、肝硬化等八十四人,管制做为其中的求生导线,始终是医患合作治疗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