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浚伟唱:“错译”的世博口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0:10:29

 

     很奇怪,这是一篇6月份就发表过的博文,今天来看忽然没有了,只好重发一次。希望只是网络传输的问题。

据说韩寒曾嘲讽过世博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认为应该改成“城市,让生活更糟糕”!这实在是很辛辣的。

然而据前上海市长徐匡迪对申博过程的一次回忆谈话,提到这个口号的来历,似乎韩寒多少有点“无的放矢”了。因为这口号可能是“错译”的。

原来,以“城市”为本届世博主题,是最早确定的,因为据说以前的世博都是在中小城市或大城市郊区(这似乎并不十分准确),只有上海这次是在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为了提升上海这个城市的国际形象,所以想到不妨干脆突出“城市”这个主题。接着便是征集口号,想不到有25个省区,各种行业人士居然提出了多达6141条口号!筹委会反复斟酌,从中最后选中了一条,是英文的“Better City,Better Life”,然而不知哪一位秀才,后来却把它翻译成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我一直误以为,是中文在先的,那英文译得实在狡猾而聪明,不至于让外国人因中国的价值观而失笑,想不到,倒是反过来中文故意“错译”的!

其实,按原来英文意思直译的话,城市和生活是并列的,“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这话,是无可厚非的——比较而言,较好的城市会比差劲的城市带来较好些的生活,这话并没有错,所有城市都应该朝此方向努力,不失为一句善意劝诱外加激励的口号。可是自作聪明的翻译,将“城市”单独提出来作了主语,将原口号篡改成了:似乎只有城市,才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这意思就差远了。尤其不幸的是,人们以自己生活在城市的经验,感觉非但不那么美妙,有时甚至恰恰相反,这就不能不引来韩寒的抗议式的非议啦。

我原来是学城市规划的,约略知道城市兴起和发展的历史。城市的出现,无论中外,是历史的必然,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人类聚居的需求开始,到商品交换流通的产生,从阶级的分化到防御功能的具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逐渐对城市的形态发生着重大影响。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所以说是划时代的,就是它带来的工业生产和交通、商品流通的突飞猛进,造成资本、人口在城市的高度集聚、膨胀,使城市领域越来越扩大,城市功能越来越复杂。感觉最明显的是那些市政工程和公用设施的日新月异的变化,马路、公交、电灯、电话、自来水、煤气、污水处理……。然而所有为改善城市生活服务而努力的硬件,在不断解决一个个问题的同时,却永远跟不上新问题的层出不穷,居住拥挤、交通堵塞、空气污浊、环境恶化……不断加剧。

几乎是在资本主义城市发展最欣欣向荣的同时,就已有人开始想逃避和摆脱那样的城市生活了!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欧文就向往甚至实践过“公社”一类的非城市生活形态。老牌资本主义的英国,在1898年就有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设想,接着20世纪初又有人提出疏解人口的在大城市外围建立“卧城”、“卫星城”的种种设想……直至今天,城市科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城市规划实践不断尝试,城市的诸般矛盾却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人类似乎正陷入一个“作茧自缚”的尴尬境地。

城市化进程,似乎是不可逆转的,而城市带来的诸多生活烦恼,大概还很难消除,这是一个无情的现实。我们那么想要“蜗居”生活,我们那么向往外出旅游,其实都是对城市生活的一种不自觉甚至自觉的逃避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何谈起?

向往陶渊明式的“桃花源”世界,肯定是一种幻想,陶渊明时代都无法实现,现代人更应该接受现代社会带给我们的“礼物”。

豁达一点想,肯定应该认识到像有人说的“城市是万恶之源”,是悲观主义的危言耸听,既然城市化无可避免,我们只有接受它,努力争取他更美好些。事实是,城市生活,不一定比乡村生活好,也不一定就比乡村生活坏,事情不是那么绝对的。一个懂得辩证法的人,应该知道,有些地方可能城市好过乡村,有些地方则可能不如;有时会好过乡村,有时却会不如;对某些人城市也许更好,对某些人,也许还是乡村好得多,特别在今天,一处宅子、一辆车、一台电视机外加一个笔记本电脑,城乡差别已没有天壤之别,而且乡村还有城市没有的许多好东西。

我的意见是,如果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口号中,那颐指气使、单独突出的“城市”主语取消,一字不增一字不减,颠倒一下主谓语,改成祈使句的“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就可以接受了。可惜,发布口号时,并未公开征求过怎样翻译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