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奶酪做的 百度云:浅议宗教信仰 - 异国书乡 - 新华人网 海外中文网|加拿大移民|加拿大留学|加拿大地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9:44:30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几乎与人类文化史一样久远。对于宗教的起源,在原始社会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图腾崇拜就已经萌芽。从蛮荒时代到现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并没有阻碍人类宗教信仰的热情,相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宗教信仰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如今全世界60多亿人中,有20多亿宗教徒,这其间不乏社会精英,甚至连像牛顿这样推动人类进步的大科学家都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有信仰宗教呢?

  在《幻想的未来》一书中,弗洛伊德指出,宗教信仰是幻想的实现,即:人类最初发现他们周围的世界令人感到十分苦恼;他们总是受到病痛、焦虑、挫折、最终是死亡等的折磨。面对这些自然、社会和心理的困惑和折磨,人类开始在内心深处祈祷:要是能够改变这些痛苦的处境该有多好!如果死亡不是我们艰苦挣扎的终点,如果有个全善的人物来帮助我们改变苦难的命运,那该有多好!宗教恰好就可以满足我们这样的期待,尽管我们没有证据证明宗教确实能够如此。因此,弗洛伊德断言:宗教信仰“是幻想,是人类最古老、最强烈和最迫切的心愿的实现”。他也清楚地知道,我们不能把这样的幻想简单地视为谬误,它们只是表明“心愿的实现是幻想过程中的一个显著要素”;人们将自己最深切的愿望投射给一个全善而又万能的人格化对象,以便他被信以为真地实现人们对他的期待,这种信以为真的实际作用是为缓解此岸的现实痛苦提供一种心理平衡。

  因此,信仰和对自己的相信是紧密相连的,内心的信仰,会左右你的现实生活,控制着你的表现行为,同时又间接地塑造及控制你的信仰。人们对自己所做出的事,也是因为信仰的理念而去相信自己。可以说信仰就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理想)为责任,往往包含了奉献、牺牲甚至崇拜去进行不懈的奋斗。说到这里,我们接下来探讨一下信仰的神性,这将更进一步地推进我们关于信仰的了解。

  在我看来,人类一切宗教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死亡。

  死亡是任何人不可逃避的,人类很幸运能够主宰这个世界,同时也很悲哀,自从出生后就不断向死亡靠近,没有人能改变这个局面,直到完成死亡这个过程,人的一生在客观上也就结束了。这是上天给人类定制的一个很可悲的游戏规则。面对这个美好的世界,死亡对我们来说是件很残酷的事情,于是至今人们在想,有没有一种方式,能让我永远看到这个世界的美丽?其实在远古时代,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在这样想了。

  在远古时代,原始人把一般自己所能触及到的范围以外的一切概念当作另外的一个个具有丰富生命力并且超越人类的另一个“世界”。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把握极度贫瘠,在他们的意识活动中,似乎就存在两个世界,除了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人们感觉不到的神灵世界,而且认为这个神灵世界在支配着物质世界,包括万物永远逃避不了的生与死。

  恩格斯说:“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个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在这种观念驱使下,由于生产力的局限性导致了一个困境:被认为存在的灵魂在肉体死后究竟会怎么样没有人知道。同样,由于自然力被人格化,于是最初的神产生了。

  同样,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在达尔文进化论(见达尔文著《物种起源》,1869年出版)思想的影响下,通过比较世界各地许多未开化民族的宗教资料,认为“万物有灵”的观念是宗教的起点。所谓“万物有灵论”,就是原始人根据生死、疾病、梦幻等生理心理现象的观察,推论出人有灵魂的观念,然后把灵魂观念应用、推广到万物,认为周围世界的万物都与人一样具有灵性的存在,于是便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把这一观念应用于死去的祖先,便产生了祖先崇拜;应用于非生命的自然物,便产生了自然崇拜,以后再慢慢发展为种类神崇拜和多神教。

  德国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首先对宗教核心的神的非物质性存在表示怀疑,他认为,如果不能证明宗教中的核心———神的物质性存在,那么它就只可能是精神性存在,精神性存在则必然依赖于人的思想或概念,所以“神就是人的内在本性向外的投射”,它没有自身的独立性,只是依附于人的某种思想,因此由它而确立的宗教就是人们思想或概念的投射。

  我觉得这是站在局外或者说一叶障目的情况下高声喊出来的一句废话。你没有看到相那是你的错,不是宗教。宗教其实什么也没有做。社会学家总是固执地信奉社会历史有它的必然规律,然而我觉得他们为了说明这点,反而进入某种窠臼。

  在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里,人类认识绝对真理有三种方式:最初级的方式是艺术,它以感性形象显现真理;较高一级的方式是宗教,它强调主体的情感和观念;最高级的方式是哲学,它以为自由思考的方式将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统一起来了。

  我们的人心,有太长的时间片面地偏向理智,即狭义的而不是广义的理性。其结果,是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创造性或博大的爱心。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会本能地去寻找某种美好的寄托,他们在参与某些共同的信念、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的人组成的群体里,往往能得到情感的交流和精神的满足。在宗教群体中,人们对信仰的认识,对人生的价值观念都能得到较快的传播,并形成一种群体的心理,对个体的行动起指导与约束的作用。这是一种自觉行为,久而久之,这种自觉行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当然,这种循环是以人为本的,并不是宗教。因此,在人类宗教信仰的道路上总是在不断地追寻更适合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信仰坐标。

  当尼采喊“上帝死了”的时候,正是传统的以宗教(特别是基督教)为核心的价值观被彻底打碎,新兴的理性主义统治则达到了其顶峰时代,然而物极必反,随后就有了两次世界大战。随后的反理性主义、反科学主义,都是对理性主义的一种反动,人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索。

  人类历史是一个人类不断地建构------解构------再建构他们的价值观(也可以说精神家园----信仰)的过程,从埃及神话中太阳神拉的生老病死到复活;从希腊神话中宙斯战胜生父克罗洛斯到建立起奥林匹斯诸神统治;从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历经险阻到颁布摩西十戒建立起一神教;从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佛教到佛教在东南亚的兴盛;耶稣的基督教可以说是犹太教的宗教改革,但是他没有想到千年之后马丁路德将改革推向了基督教。尼采会喊“上帝死了”,但是上帝到底死了没有?在尼采看来是毋庸置疑的,对上帝的“信仰”已经死了。原来我们的价值观也是在不断地新陈代谢的,那么有没有一种信仰是永恒的呢?

  对于明天,很多人说不知道。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我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这是大有学问又得着神最多启示的使徒保罗说的名句,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在人类的心灵中,有寻求神的心性,是一切动物所没有的,虽然有人以为现今科学进步到可以在太空建立太空站,又可以往返穿梭太空,又有电脑及各种电子工具的更新换代,信息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历史,人类社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在这个高峰上我们讲信仰讲神性是不是太迂腐了?

  事实刚刚相反,就在这科学最进步的今日,人信神的心态毫无减少。其实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科学与宗教信仰并不冲突,哥白尼、伽利略、莱布尼兹、牛顿、达尔文、普朗克、海森堡、爱因斯坦等等就是例子。

  当然,随着商品社会的发展,钱------一个更加紧密的商业社会呈现在我们(特别是国人)的面前,商业也在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我们的价值观高效,对钱的追求并不可耻,而且社会也鼓励通过合法的手段获得更多的金钱,但重要的是不要背离了你的信仰(取之有道——一种对自身道德的要求),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有人说自己没有信仰,只相信人民币,那只能说自欺欺人,难道你们的心灵没有祈求过,没有仰望过?

  人活着为什么?

  其实人活着的目的大可分为几大类:为生存、为理想、为真理、为亲情、友情和爱情等等。

  看过孔子所写书的人应该知道其中的一句话“我必身寻都在求道,可这道又在那里呢?”孔子所寻求的这道难道就不是信仰么?

  在西方,无数的科学家在实验室操控着代表最先进科学的仪器心理却充满了对神灵的敬畏。很多时候,人们(包括有些国家总统宣誓的时候)手按圣经宣誓,然后继续心满意足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信仰是超乎科学,超越哲学的! 科学里所谓的信是指能证明的,存在的!哲学里的信是指模糊的,无法想象的!可真正的信,在我认为,信是未见之事的实底,未信之事的确凿!

  这就是信仰! 很简单也很深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