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子会所当护士好不:《中国周刊》执行总编辑朱学东:杂志上升 报纸沉沦 - 中国发行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1:18:51

1月18日,2009(第二届)传媒精英讲谈社年度大讲暨2009中国商业媒体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揭幕,《中国周刊》执行总编辑朱学东先生作了主题演讲,分享他做《中国周刊》的经历、纠结与心得。其提出的传媒人士的“水仙花情结”在大会上被一致认可,反复引用。以下是朱学东先生的经验分享:

我做《中国周刊》期间发生的波折和痛苦,是外界朋友说不知道的,我们也没有想跟大家讲这么,未来我打算写一本《中国周刊》的回忆录或奋斗史,那时我一定会讲出来。这本杂志过去这几年的努力,充分体现出了我们这个时代,想做这类杂志人的梦想、焦灼、纠结和无法呈现的翅膀,因为有可能是折断的翅膀。我现在可以讲的是,我和我的团队在这份杂志上所做的努力,没有愧对这份杂志。《中国周刊》目前的实际销售量,尤其是机场的销售和四大城市的销售,作为一本新杂志来说应该是很好的一本杂志了。你们可以看到我们这份新杂志的硬广告非常多。

做这份杂志的这一年里,我头发白了很多,别人说我很时髦,正中间白,其实不是时髦,是因为纠结,想做好但是中间遇到巨大的挑战。但是我也从这本杂志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中国杂志的理解,对一本杂志具体操作细节的把握,跟我以前做《南风窗》,做《传媒》的时候,都有着巨大的差别。

对于新技术带来的变化,每个人都感同身受,但是在杂志行业,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其实对它的影响很小。关于杂志的空间和未来问题,我们知道传统媒体在走下坡路,但是在中国,传统杂志行业这个趋势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显示出来,在很多类别杂志领域里还会有相当时间段的上升轨道,它现在正在进入上升轨道中。

目前已经走入下行轨道的,是大多数都市报,他们已经走入下行轨道,而杂志并没有。我跟朋友聊天,我说如果让年轻成长起来的人放弃杂志,只有一点可以做到,从小学开始不让他接触纸张,就让他用电脑,只要接触纸张,接触印刷品,对杂志的偏好一定会出现,因为杂志是关乎个人价值观的,这是杂志最好的载体之一。

讲杂志进入上升轨道,就举《中国周刊》的例子,你看我们这本新刊,每期都有18P以上的广告是付费的,在全国机场实销量非常可观。虽然每一家刊物做起来都有自己的挑战和困难,但我相信这个市场里是有增量的。传统杂志分类里面,比如新闻、财经等等,它的消费者市场还是在成长。当然也有一类可能在走下坡,比如以前做的计算机类的杂志。另外还有一类细分市场的专业杂志,利润水平也会非常好。

虽然杂志进入了上升轨道,但市场竞争有人觉得很激烈,我自己觉得这是非常低水平的竞争,低水平的消耗战。到现在为止,我确实没有看到在传统杂志领域里有真正意义上的营销模式进步。今天所谓的进步实际都是别人已经做过的。在新兴市场国家,即使用最落后的方式来做也是有未来,它就是存在。

前两年我们杂志里曾经出现过短期的创新模式,是电子杂志,但它基本是昙花一现,没有留住更多的读者和消费者,当时我也觉得电子杂志多好啊,但是没有留住真正意义上有价值的消费者。现在电子杂志有点打回了原形,因为没有商业模式支撑的任何一种,不管是最传统的商业模式,没有有效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行为是无法持久的。

在座各位很多是做新媒体的,新媒体是政策法律非常模糊的领域,但是进入传统领域,会发现传统媒体市场化水平非常低,所以能够进入这个市场。我前两天说过一个观点,即使在现在竞争最激烈、耗费钱最多的时尚类媒体上,你有足够多的资金,有很好的品牌,照样可以砸出来。就像《中国周刊》,我说了,只要有《南风窗》80%的空间,我三年就可以做到这个领域里的市场第一,但这个市场充满太多的不确定。

在这个传统市场里面,一本杂志要赢得胜利的关键是什么?我自己的理解,要找到各方面的人,一句话说就是资源整合能力,能不能整合到内容高手、营销高手,能不能整合你的资源,建立一个比较好的媒体治理结构,我刚才说是这个领域需要实力,因为这是一场消耗战。

我们传统媒体人都比较傲气,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水平很高。我以前在南京有一家杂志上写过文章,任何媒体人都认为自己是水仙花,是最美的鲜花。我们做内容的人都有这个心态。我说不是市场消灭了我们,是我们自己消灭了自己,我们没有把读者、市场、广告主和面向市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传统媒体领域里最大的问题,很少有人讲这个问题。

当然,还有资本通道的问题,因为要打持久战。另外,我们生活在国情特殊的国家,我们面临着特殊的挑战。像我以前遇到的很多问题,我们怎么能在有原则的情况下来妥协,这是非常痛苦的过程。在中国做商业媒体,你要跟主管单位妥协,这是我们市场的特殊性。

最后,我讲一句话,新技术对我们的压力,对传统杂志的压力,现在还没有显现,但是对报纸的压力已经非常大了,我希望在座做新媒体研究的人,希望你们能够给做传统媒体的人提供一个转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