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投资sina:甩货--危险的市场游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4:14:20
        某减肥产品经周密策划后制定了中国减肥市场的最高价格准备上市,当时令许多业内人士不理解:如此高端价位对市场到底有啥意义?

  市场竞争是残酷无情的,短短几个月后,此高价产品开始阶段性降价,第一次、第二次……甚至降价时还推出买赠等一系列促销活动。  

  如此大规模的“甩货”在减肥市场还属头一家!不过一两天时间,各个减肥产品蜂拥而至——疯狂开展打折、买赠等不同形式的促消活动:大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拼你死我活的势头。  

  近年来,如此“甩货”现象在中国市场已经屡见不鲜,尤其是医药保健品市场更为突出。据某国际调查公司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在2003—2004年间,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有多达70个产品都设置了“甩货”的营销模式,而甩货在营销历史中的最高记录曾经达到三天销售回款500多万元,巨额的利润回报,但同时也造成市场秩序极为混乱。由此,不禁让人怀疑:这种“甩货”行为到底是产品销售的助推器,还是引爆行业走向低靡、甚至是毁灭的定时炸弹?  

  甩货是如何操作

  传统意义上的“甩货”在经济学中也称为“低价倾销”,商家往往通过采取折扣、补贴等价格优惠手段,使生产企业实际出厂价格低于其生产成本,经销企业实际销售价格低于其进货成本。而现在的“甩货”多是指产品上市初期首先设置一个虚拟的高价格,当销售回款与产品投入持平后,突然大幅度降价,以极低于同行业的价格进行销售的行为。由于甩货对行业的冲击非常大,因此各国政府高度警觉本国及竞争国家的甩货行为。前一段时间我国因受美国、欧盟低价倾销指责,也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政策法规。  

  甩货在各个行业都存在。原来是由产品滞销不得已迫使商家大幅度降价,有种低价卖、处理、腾空仓库的状态。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竞争愈加激烈,甩货已经由原始的“处理”逐渐演变成了人为的刻意甩货,以达到形成销售利益的目的,而甩货也成为一种普遍的营销模式。  

  据不确切的考证,把甩货设置成一种营销模式,是由四川医药保健品经销商为销售药物、保健品率先采用的一种营销模式。后来,内蒙、东北等各地的经销商都纷纷开始采用这种营销模式。  

  那现在的“甩货”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它又是如何操作的呢?

  首先为产品设置一个虚拟的高价位,进行广告轰炸,当市场温热已达到一定的销售额度,再逐渐回落到微盈利价位,然后突然大幅度降价,以求迎合消费者贪小便宜的心理,实现产品的大量销售。即在销售过程中,当销售回款与产品投入持平时,既已经达到平衡点,突然实行降价,掀起消费者抢购风暴,达到短期内实现高额销售利润。  

  例如,成都某增高保健产品,上市原价190多元/盒,甩货价格降为130元/盒,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消费者排起长队抢购,在当地引起很大轰动;同时,其它品牌增高保健产品根本无法销售……一段时间后,成都市的增高保健市场陷入一片低靡。  

  一些保健内衣,甩货让利高达买一套男士,送一套老人的和女士的,这种买一赠一还降价及打折,从此整个保暖内衣行业从此一蹶不振。

  甚至国内个别产品还出现了“双甩货”的营销模式,即高价位上市,投入与回款持平时突然降价给消费者;而供货价也大幅度降低给经销商,也就是说此产品向消费者经销商同时降价。 

  甩货的后果
  产品火了,高利润来了,商家乐了:产品也短命了,五年的长线产品成了一年的短命产品。而同行业的其他产品结果又如何呢?相信大家也不言而喻。 
    甩货带来高利润,但甩货行为严重损害了整个行业的销售自然度:一个产品的甩货往往砸掉了一个行业的正常营销。  
  首先是“甩货”对行业的价格标准形成很大的冲击。市场是靠价格体系来维持稳定的,一旦行业内某一产品出现大降价——甩货,整个行业的产品价格将出现很大的产品波动:其他产品不 “甩”产品就根本无法销售,因为价格差距太大,消费者谁不想买“物美价廉”的产品呢?由此就会出现行业内某一性质产品突然集体性大幅度降价现象,对行业价格标准形成难以预料的冲击。 
    其次是“甩货”损害了行业产品的价值。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种“甩货”的恶性循环已经培养了消费者对产品的特定认知。许多产品新上市后,无论商家的广告宣传如何天花乱坠、惊天动地,但消费者就是不买你的帐:采取长久观望、根本不买货的态度,以期待“甩货”活动的出现:也就是“我不买,你一定会降价;你降价我再去买”消费者已经具有了如此“理性”的消费心态,一旦我们“甩”了,就不要再期望我们的价格还能升上去。  
  随之,大家利润小了,就要压缩产品的成本。如何降低成本?无非是降低原料的质量、减少售后服务程序……产品的实际价值被硬“贬”低了,消费者说“这产品没有以前好了!”那谁又来买你的货?没人买,又何谈销售?何谈生产、行业?  
   此外,“甩货”也损害了同类产品的品牌价值。同一行业的不同产品,有的侧重于销售走货的数量,有的已经处于稳定期更侧重于品牌的培养,而这时处于同一档次水平的某一产品突然以极低价格甩货,就如同上万元的皮尔卡丹突然打出500元/套的西服一样,那其他品牌的行家还销售的动吗?当然不能!其他产品的品牌只能是白白培养了。  
  有业内人士把甩货形容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大米粥”,由此可见,这种一家得利,全行业遭殃的行为被大家深恶痛绝。那为什么如此多经营者却乐此不彼,那为什么还要甩货呢?  
   因为我们的营销策略没有创新!我们总是把以前的营销策略相互叠加、相互模仿,甚至是原封不动的照搬,没有丝毫革新!传播策略和营销模式已经没任何新路可走,所以只能选择“甩货”。 
    而另一种原因就是,过去医药保健品市场未形成以前,曾经的“甩货”营销模式经销商创造了巨额的暴利。而经销商从此便把这种心态带到了今天,可以说“甩货”这种模式产生的暴利也是迎合经销商心理的产物。
   大家不去耐心培育产品的市场,更不精心去维系现有的市场秩序,最终导致了对消费者的让利越来越大,承诺越来越高;而商家的利益越来越薄,最终导致没有利益甚至赔本赚吆喝,根本行不成行业商家统一联盟。
     医药行业如此,其他行业也不例外。我国曾经为向某些国家出口某产品,来自山东、福建、河北、河南的同类产品厂家为达到出口的目的竞相压价,直到把最大的利益让给了进口商,而使本来国内非常走俏的商品大幅度贬值,从此其产品行业一撅不震。 
    如果“甩货”的模式一直持续下去,今天这个行业的某一产品实行“甩货”,使这行业的市场销售被摧毁;明天那个行业的某一产品实行“甩货”,而这行业的市场销售又被摧毁;后天、大后天,如此推下去,那商家靠啥继续生存,那我们中国的市场还能生存几日?
     如何回避甩货
  在欧洲发达国家,为制约此甩货这种不负责的行为方式,几十年前同类行业之间就已经形成联盟,成立不同行业的协会,对行业行为进行监督。
  那我们是不是也要向欧洲那些先进的行业协会学习呢?倡导形成行业联盟,控制产品的过度贬值。建议大家要以大局为重,不要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不要因为小利益而毁掉一行业,否则大家将都无钱可赚。 
    有人说医保行业的利润是 “白粉”的利润三株70亿/年利润脑白金50亿/年利润,如此奇特的现象,在外国医保行业利润是20-30% ,而中国200—300%却是正常的。但毕竟事过境迁:市场、消费者都在变化,所以我们商家的心态也要随之去变化。
     大家需要去积极的寻找、创新营销策略,这是使产品走上生命长线的根本出路,也是使行业稳定繁荣发展的最好方法。  最受欢迎的文章:露股装不算什么,露阴毛更雷人!(图...                             美女——难以招架的诱惑                            [图文]女人闺房私密[男人禁入]                           握手知健康——中医传统望诊                          中国饭局里的潜规则 [极度收藏]                           没有朋友不算悲哀,悲哀的是失去自己                         成为网赚高手的15点总结                         性爱不够就会失眠                        人总是喜新厌旧吗?                       “玄学”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                        QQ表情大集合之二                       女爱男欢,如此而已(图文)                       诡异的美女图片                       DJ迪吧激情靓女领舞秀『视频』                       不是一般人能过的游戏!(谁过服谁)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