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拆散萧剑和晴儿:[原创]两次大战之间的苏德外交合作——从条约谈起 - 一、二战史 - 铁血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20:27:39

两次大战之间的苏德外交合作——从条约谈起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战结束后,苏联历经内战、帝国Z義国家的围剿而筋疲力尽,德国受《凡尔赛条约》限制而一蹶不振,在近似相同的的国际环境中,两个“国际弃儿”走到了一起。


二战爆发前,两国虽已对对方的企图早已心知肚明,却各自为了己利延续着两国的合作。

并继续在两国签订的条约中受益颇多。


正因为这种特殊的时代,和两国高层的特殊需求,这本应完全对立的两个国家达成了20年的互惠互利,本文中,笔者将从一、二战间苏德签订的各条约及其对两国的益处,梳理那次难以置信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密切合作。


7份条约,笔者以时间顺序用四节简要介绍。


一.《拉巴洛条约》及同时的秘密军事协定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22年4月10日,热那亚会议召开。会上,有关国家向苏俄提出不可接受的赔偿沙皇债务的苛刻要求,而德国修改《凡尔赛条约》的提议也遭到失败。对于两国,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会议态势如此险恶和接近。


为了摆脱这种不利情况,德方首先试探俄方,而俄方甚至更急切地要求会晤。最终,1922年4月6日,《德国和苏维埃俄罗斯社会Z義共和国协定》(也称《拉巴洛条约》)正式签订。


根据条约,双方恢复外交关系,在最惠国的待遇下发展双边贸易和经济关系,双方放弃以往条约中对方应付的赔款(《不列斯特条约》和《凡尔赛合约》的一部分在实际上被废止了)等等。


同时缔结的秘密军事协定则更进一步,完全抛开了《凡尔赛条约》:德国向苏俄提供武器生产线和军队管理体制,而苏俄则允许德在苏训练军事人员、研制被禁武器。


《拉巴洛条约》是远交近攻的典范,开启了苏德合作的新篇章,是两国外交史上最重要的协定。从此,两国在经济上互惠互利,英法对两国的限制大大减小。


对于德国,重整军备的曙光重新出现,亲苏的国防军统帅冯。泽克特将军将遭禁的武器生产线转递到苏联。在图拉,在萨玛拉,德国飞机、毒气源源不断出厂。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拉巴洛条约》的缔结,在帝国Z義列强反苏阵线中打开了一个缺口,这是列宁和平外交政策的又一重大胜利。而苏军自然也从德国技术中受益匪浅,同时德方银行和企业也开始格外青睐苏联。举几个典型的例子:二战时苏联强大的潜艇部队的初始图纸和工程师都是德方提供;而苏伞兵基地由斯图登特将军建立;包括戈林的60名一战德国王牌飞行员曾协助训练苏联空军;苏“西方”合成演习竟由古德里安编写大纲;聘请德国容克飞机公司帮助兴建特维尔飞机制.造厂;此外,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德国还帮助苏联在中亚地区建造了十几个火炮制.造厂……这些都得到了德方的大力援助。


二.《苏德互不侵犯和中立条约》


本条约军事性更强些,也是《拉巴洛条约》的补充和加强,进一步拉近了苏德之间距离。签订于1926年4月的《苏德互不侵犯和中立条约》规定:德方保证不参加对苏封锁,而苏方则保证德国东部安全。


这份条约的条文与1939年那份同名条约有相似之处,但显然是建立在真正坦诚基础上的合作。(在XTL未掌权的年代,主张接近苏联俄国防军之父冯。泽克特将军无疑极有發言权。


这份条约与《拉巴洛条约》共同发挥作用,使二十年代的苏德互通有无,形成了多层次上的密切合作。一度,苏军工企业中有五分之四的外籍专家都是德国人。而德国则利用这两份条约在《凡尔赛条约》的漏洞中悠哉游哉。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当时,德对苏出口增加一倍,进口增加了13倍。


用1929年斯大林给苏外交人民委员齐切林信中的话总结苏德这一段时间的合作。“我想,我们与德国人的事情将运作良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同时的贸易协定。


时光流转,1933年XTL上台后奉行敌苏,仇共政策。由于形态意识上的矛盾,苏德合作告一段落。而在其停歇了数年后,苏德又开始了新一轮完全不同的合作。


1939年5月30日,苏德进行了缓和关系的谈判,这是两国关系转变的里程碑(其实在那以前两年两国就开始了重新接近)。它促成了8月19日的经济协定——德国得到了迫切需要的原料。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又是另一番情况。1939年8月苏联试图与英法建立务实的反德联盟失败后,为应对德日夹击(当时日本挑起诺门坎事件,向苏联发动进攻)和西方各国祸水东引,开始寻求与德国高于经济层面的合作。而心怀鬼胎的德方,基于与苏方相似的避免两线作战的理由,恰也需要对方。


于是,基于在8月19日的经济协定中建立的良好关系,一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炉了。“在斯大林的眼里,西方的自由资本Z義和XTL的资本Z義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就是为什么斯大林能从与西方亲近的政策一下子走向与XTL联盟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秘史》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正式签订。这份条约已与前不同,双方都已以对方为敌——从宣传、军演、军队发展方向上都可明显看出。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外交谈判和军事需要的产物,对德苏双方仍都有颇多好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条约的核心如下:双方保证绝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活动,任何侵略行为或任何攻击;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将不给予该第三国任何支持。


由此可见,这份条约的签订打破了德日对苏的包围,使苏联的国土安全得到了短时的保证——1941年4月《苏日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更是如此。前者带来苏德22个月和平,后者提供苏日四年半无事。


由于XTL此举标志着他已决定南下,所以为苏联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另外,这也违背了德国对盟友的承诺,使德意、德日、德西、英亲德派与德国的关系大受影响,却便利苏联进一步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并且,在22个月和平中苏联还抓紧时间,用尽办法巩固边界——与波罗的海国家结盟,驱逐那里的日耳曼人;发起对芬兰`罗马尼亚和比萨拉比亚的战争等等。


德国当然也有利可得,条约确保了反法XS战线不会在战争前形成,使自己进攻西欧时得到了来自背后的保证,也使自己侵略波兰时可以更加大刀阔斧。这份条约也是德国“夺取生存空间”之路上的必要一步。


四.《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附加议定书和由此而出的《苏德边境条约》


刚刚送走里宾特洛夫去苏谈判,XTL就说:“我已完成了政治上的准备,以后的路要由军队来走了。”这还要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附加议定书而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作为1939年5月30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附属品,《秘密附加议定书》具有其独立的重要意义。故笔者独辟一节。


早在20年代,泽克特就曾计划与苏都挖去了大量利益,两国对波皆无好感。)而这份秘密附加议定书则正式将此事列入了计划中。此议定书条文中还包括苏德双方在立陶宛、波兰、比萨拉比亚的势力范围划分,以及双方对波态度的统一。


该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明确了苏德势力界限,进一步联一起发起对波兰的战争。(因为波兰作为一战后的新生国,从德苏两国保障了暂时的和平。它的意义,更在于明确了对波战争中两国的联合。


1939年,波兰。德国大兵压境,号称欧洲第六的波军节节败退。9月17日,华沙已被合围,而苏联政F的行为则令波兰局势雪上加霜。

那天苏对波的一份声明中说:波兰已不复存在,所以苏波一切条约作废,苏联为了避免“威胁”,保全同胞生命,不再保持“中立”。苏军将进入波兰“解救”乌克兰和俄罗斯人。


于是,60万红军越过寇松线,与德国联手,占领了20万平方公里波兰国土,其人口约1300万。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9月28日,在莫斯科签订了确定“最后边界的《苏德边界条约》。10月,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这种背后插一刀的违背社会Z義原则的行为,使苏联得到了一片新国土。他们在二战中可作为极佳的缓冲带,使苏联西部大城市不直接暴露在外。另外,在这片国土上,苏联还建立了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防线“,并且,苏联出兵还阻止了德国占领罗马尼亚。


对于德国,苏联此举加速了波兰的灭亡——而这正是德国想要的。抵抗三周后就投降的波兰使英法来不及做出反应,而且加深了苏联和他们的隔阂。从而避免了德国的两线作战。仅此一点就足以让德国庆幸了。


用丘吉尔的一段话总结这一阶段的德苏合作:斯大林同XTL做交易一举固然足以令人齿冷,然而在当时是高度现实Z義的。斯大林的首要考虑,就同任何其他国家政F首脑的考虑一样,是他自己国家的安全。


简单梳理了苏德在20年代的逐次合作。可以看出,这些合作都使两国受益匪浅,所得良多,使两个不得意的国家更快的重新崛起。从某种意义上,它们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德国的受益使其军备飞速提升。也加速了二战的结束——苏联的成就阻挡了德军的前进。历史就是这样——塞翁失马,焉知福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