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数绝配爱奇艺第一集:A股渐近买方市场 蓝筹归位“安全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6:00:29
A股渐近买方市场 蓝筹归位“安全岛”2012-02-06 07:39 向记者提问 致信编辑 分享 大 中 小 收藏此文 打印此文 评论(0)导语:随着股票供应量的加大,创业板走向买方市场,也许不得不承受估值的“硬着陆”。而那些,低估值的传统蓝筹股,未来将渐渐归位为机构投资者的安全岛的角色。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赵娟 分化在加剧。

2012年开年,以金融、有色为代表的蓝筹股成为反弹先锋,而中小盘股票延续了去年11月以来的颓势,千点起步的创业板指数,目前徘徊在650点附近。“跌到400点也毫不意外。”春节前后,不止一位基金经理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证监会拉出一串创业板扩容的大名单,成为机构集体看空创业板的又一大理由。在经济转型大背景下,成长型公司即使难辨真伪,依然是扩容主流。随着股票供应量的加大,创业板走向买方市场,也许不得不承受估值的“硬着陆”。

而那些,低估值的传统蓝筹股,未来将渐渐归位为机构投资者的安全岛的角色。

“墙倒众人推”

新年第一个月,A股市场出现了明显分化,创业板和中小板指数的跌幅分别为11.08%和2.51%,而沪深300指数则实现5.05%上涨。

去年11月份以来,创业板指数从11月中旬的920点上方最低跌至年初的612点,跌幅达33.5%,约20只中小盘个股在最近60个交易日几近腰斩。

纵观各券商、基金的最新策略,中小盘个股尤其是创业板股票正在经历“墙倒众人推”的窘境。高估值、业绩增速低于预期、解禁压力、成长空间有限等问题都是机构看空的理由。

金元比联基金公司副总经理潘江认为,目前股市的风险主要更多是集中在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的过高预期不能兑现上,结构型的高估值现象突出,一些新股的高市盈率甚至得不到任何基本面支撑。

2010年中上市以来,创业板指数最高涨至1239点,2010年末板块平均市盈率达80余倍,当年,“4万亿刺激计划”作用渐弱,在宏观经济转型大背景下,新兴产业、成长股成为最受追捧的“转型概念”。2011年6月和10月,创业板指数也走出两轮百点级的反弹,此后一蹶不振。

很长时间,A股的反弹,表现为小盘股、创业板的活跃,但即使是在最近的反弹中,一向活跃的中小盘股被周期股所取代,即使周期股也没有明确的业绩支撑。

年初以来,市场对2011年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下调,主要集中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以前有年报行情,今年的年报反而都是利空了。”南方基金的基金经理杨德龙称。

而解禁压力是悬在创业板头上的另一把剑。根据平安证券的统计,上证A 股和深证主板A 股2012 年将解禁的股票市值仅占当前流通市值的5.44%和5.75%,而创业板和中小板2012年解禁市值占当前流通市值的比重分别达到47.97%和22.07%,限售股解禁引发的估值逻辑调整和估值中枢下移,仍然是中小市值公司2012 年面临的重要压制因素。

目前,创业板平均市盈率约33倍,沪深30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约13倍,越来越多的人在将创业板和沪深300的估值横向比较。

实际上,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在2007年时也曾达到过近30倍,那时机构们曾一度换用动态市盈率等估值指标为高估值寻找理由。

在A股市场,估值的作用与其说是对价格的衡量,不如说是信心的体现。

广发基金副总经理朱平认为,创业板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能否真正长大。“股价只是安全边际,经过两三年检验,那些天花板很低的公司就是不会有资金进去,未来还会更便宜,既不能长大、估值又贵的公司,买进只能是给大小非创富。”

正步入买方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正当创业板、中小板成为杀跌重灾区的时候,其扩容没有停步。

2月1日,证监会首次公布的515家申报IPO企业待审名单中,创业板占据了220家,而在主板295家公司中,203家上市地为深交所,其中中小板公司又占据了很大比例。

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中,证监会对成长型、新兴产业公司的IPO放行已经成为不可逆的主流。

目前两市共有2300余家上市公司,中小板公司651家,创业板公司286家,而未来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将成为扩容的主流,再加上新三板的上市,它们占据A股上市公司半壁江山指日可待。

在朱平看来,500余家待审公司的公布,意味着扩容——可以理解为“坏事”,但也是个“大好事”,因为,A股很快将进入买方市场,尤其在创业板。“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转型在股市中也体现为,有限的流动性将向真正有成长空间、管理层优质的好公司集中,这类公司依旧不担心高估值,但未来,那些长不大的中小盘公司很可能将便宜得无法想象,一直沉寂下去。”他称。

在新公布的IPO待审名单中有14家城商行,一位基金经理即表示,目前已上市的优质股份制银行的市净率才1倍多,如果这些城商行发行时的市净率就超过2倍,聪明的钱是不会去的。

不过,朱平也认为,2012年中小盘个股不会再像去年下半年那样泥沙俱下,会有少部分取得正收益。

实际上,深圳一些老牌私募基金经理更是将主要的选股精力集中于创业板,奔波于各地实地调研,面对传统蓝筹股的天花板,他们寄希望,在创业板中能够找到当年的茅台、苏宁、小商品城等一批能够实现市值翻倍的牛股。一些超跌的、大股东增持或成长性依旧的公司开始受到关注。

蓝筹安全岛

        创业板的硬着陆风险,也促使资金流入低价的蓝筹股。

        2012年初以来的反弹中,金融股、周期股成为了反弹先锋。曾经被机构高呼了整整两年的“低估蓝筹”似乎开始发挥作用。

        就在2月2日,沪指站上2300点,权重股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平安等7只金融股创下反弹新高,益盟操盘手的资金流向显示,银行净流入7.67亿元、房地产净流入2.97亿元,是净流入最多的两个行业。

        的确,根据海通证券统计的数据,去年底时化工、建筑工程、金融、地产行业无论PE或是PB估值都已经跌落到历史低位。

        中金公司的数据显示,整体来看,目前金融板块的动态市盈率为7.0 倍,相比2008年9倍的历史低点,仍折价23.3%。即使对2012年盈利的市场一致预期(17.2%)下调3%,这一估值水平相比历史低点仍有20.9%的折价,仍然存在较高的安全边际。“在A股大多数情况下,估值是伪命题,只有在特别高或特别低的时候发挥作用。”杨德龙称,“配置金融股无非两个思路:避险以及相对低估。”

        基金开始有了一致预期,并迅速付诸行动。基金四季报显示,基金主要增持了金融保险、食品饮料和房地产等大盘蓝筹股较多的行业。同花顺数据显示,1月份以来,金融行业涨幅超过了10%,仅次于有色金融和采掘业。

        另一方面,这类品种也被认为会是新入场资金的偏好:不论是可能入市的养老金、社保,还是即将入市的新批QFII,都会喜欢这些稳定的、估值低的、有分红潜力的价值板块。

        不过,同样看好金融股的潘江也坦言,虽然银行板块为代表的蓝筹公司估值已非常合理,甚至有一定低估,但有多大的向上空间,不敢说。

       许多人还记得2003年“五朵金花”时代的价值发现行情以及2006年-2007年的蓝筹狂欢,但彼时,2003年正值供需开始趋紧、新一轮投资周期的启动,2007年正值巨额外汇占款、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的流动性膨胀。

        而如今,经济增速放缓、通胀担忧犹存、房地产调控等一系列调控不放松、外汇占款负增长,等等,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流动性,当时的美好布景都已不再。

        于是,股市仅反弹至2300点,即有偃旗息鼓之势。

        上海一位基金经理表示,看不清的PMI数据,难以判断经济恢复上行,市场又对货币和信贷进一步放松的预期开始减弱,经济指标和政策依然博弈。

        许多基金经理心里没底的依然是企业的盈利水平会不会进一步下滑,当前A股ROE (净资产收益率)尚处历史均值以上,如果下跌则A 股估值的安全边际就无从谈起了。

        正如杨德龙所言,金融板块被配置更多是因为其估值相对较高的安全边际。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买入低估蓝筹股,更多是相对配置的需求。

        朱平认为,市场谨慎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正进入了瓶颈,过去成长性的股票现在到了成熟期,新兴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消费增速依然较慢,市场担心经济硬着陆,心里没有底。

        在这个背景下,对蓝筹股更要区分看待,沪深300成分股会动态调整的,静态看,有相当部分的“僵尸股”——在美国例如沃尔玛这样表面看起来利润不错但股价长期没反应的股票被称为僵尸股;另一部分具备发展前途、管理层诚信等要素的个股才是发掘对象。

        在朱平看来,M2信贷等所谓资金的指标在今后投资中的重要性将会下降,因为过去中国资金增长迅速但在外汇占款减少、房地产去杠杆的背景下,今后资金增长会经历一个低谷阶段,特别是股票进入了买方市场,资金会从“炒”变成“选择”,向优质公司集中。

        很多人称2012年会是价值投资回归的一年。价值投资最基本的标准即买入被低估的股票,等待价格的修正但显然,无论是在创业板还是在传统蓝筹股中,“时间的玫瑰”都不是那么容易寻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