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为我爱另类谁写的:让学生成为积极的思考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41:57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我们的教学不是将信息和观点灌输进学生的大脑,而是让学生体验,使得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体验建构知识。语言学习更是如此。

让学生自主发现,主动建构,需要思维的参与。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只要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就会消失,因为实际上劳动本身也不存在了。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取得胜利的快乐。”

在《自由学习》一书中有一句话更令人振聋发聩:学会思考,不会思考的人只会成为奴隶!

然而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却有一种可怕的危险——这就是学生坐在课桌后面而无所事事,大多数只需要被动地跟着老师读,被动地坐在椅子上听就可以了。只有少数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学不能让大多数孩子成为积极的思维者,学生就无法从英语学习中体验到无可比拟的思维的欢乐感,更无法从语言学习中获得享受。

所以,在我的英语课上,每当我发现孩子们的眼睛失去了兴奋的、快乐的和思考的光芒而变得木然、厌倦和恍惚时,我就会想:如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用思考的光芒来照亮他们的英语学习,引领学生成为积极的思考者呢?

一、再等等——不要剥夺大部分学生思考的机会

在英语课堂上,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常常刚刚提问完,就马上找学生起来回答。这是很多老师的通病。结果,课堂上总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好,反映快的同学获得了回答问题的机会。而另外大多数学生还没来得及想好,就已经从同学的回答中得到了答案。这样,就剥夺了大部分学生思考的机会。时间一长,他们便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不必思考,只需听别人怎样回答就好了。”这是造成许多学生思维惰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的经验是,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通常是稍有难度的问题)时,如果班里只有几个同学举手,一定不要急于叫学生起来回答,要等一下,给其他学生思考的时间。根据问题难度延迟几妙钟或十几秒后,你会发现不一样的景象:原来只有几人举手,几秒钟或十秒钟后可能变成几十人。这不是表面的积极性,而是学生真正思维后的结果。

延迟几妙钟再找学生回答问题,会让更多的学生投入积极的脑力劳动,并在思考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成就,这件事本身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离开了积极的脑力劳动,就既谈不上学生的兴趣,也谈不上他们的注意力。

二、提出听的任务—不要让学生成为被动的听者

在学生学习活动之后,教师常常会通过个别提问的方法来反馈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课堂上的即时反馈是必要的。问题在于,个别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大部分学生在干什么?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有些学生在回想和回答问题,而另一些只是在旁听!也就是说,如果教师在提问一个或部分学生时没有给其他学生提出听的任务,那么其他学生就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因为他们可以选择听,也可以选择不听。当学生被动听讲时,他们的思维就不会紧张,而处于停滞和松散的状态,而离开了积极的思维,就既谈不上学生的兴趣,也谈不上他们的注意力。而我们需要的是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进行思考,进行紧张的脑力活动。

所以,在我的英语课上,每当个别同学或少部分同学在“说”或“表演”时,我总是会给其他同学提出听的任务。

比如:有一节话题课,我让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天气预报播音员(broadcaster)到台上播报天气。同时,我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记住相关信息,并根据自己记住的信息对其他同学提问:Will it be windy/Sunny  in Bejing/Shan Dong? 其他同学用:Yes, it will. No, it won’t . 来回答。比一比谁提得问题多,谁回答得准确。

这样,当一个学生表达时,另外的学生因为有听力任务驱动,就会在听的同时积极思考,捕捉听到的信息,而不是一个被动的听者。

再如,在检查一部分单词掌握较差的学生背四会单词时,为了避免使大部分已经背下来的同学成为被动的“陪听”或“陪练”,我让其余的孩子都拿出纸来写下被检查的同学背诵的单词,这样,每个人都有事可干,而且,写总比背慢些,这样,孩子们就会一直处于紧张地忙碌之中,他们必须尽快调动记忆里的东西,把它写下来,如果听写的单词在他的记忆里是一个空白,那他就更需要认真地听,以填补记忆里的这个空白,这样,每个孩子都在进行紧张的脑力劳动,就不会有一个孩子因为早已学会而走神、做小动作或做别的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了。

三、引导学生发现——让正在学的知识成为学生观察和思维的对象

郅庭瑾认为,要想让学生真正进入到主动学习的情境中,有用的教学策略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使教学成为一个探究的过程,一个发现的过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在学习Module 3语音知识练习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i的发音规律,而是引导学生到本单元对话中找出含i音的单词。结果学生的发现给我带来很多惊喜:他们不仅从对话中找了含有i音的单词(如like等),甚至从题目和每一部分的活动要求中找出了unit, point, listen等单词. 并总结出i的两种读音。然后,我又引导他们根据自己总结出的发音规律,调动以前的知识结构,举出更多含有这两种读音的单词来。

这样,i的发音规则通过不断让学生举出新例子而得到了反复多次的理解。学生便逐渐确信,这一规则对许多词都适用,这条规则因为来自学生自己的发现和思考而被深刻记住了。

再如,讲day 这个单词时,我引导孩子们说出与 day有关的词,结果,孩子们不仅说出了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等七个星期,而且说出了today yesterday everyday 等以前学过的词,还有一个孩子说出windy一词,。这是个错误的答案,我让孩子们自己判断对错,并说出原因。结果在争论过程中,孩子们很深刻地分清了Wednesday与 windy的区别。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要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满足学生发现的需求,让课堂上正在学的或快要学的东西,成为思维、分析和观察的对象,学生就会变成一个积极的思考者。这时,教学就不是一种告诉,而是一种发现,学生的学习就会因此而变得更有富吸引力,也更有效。

四、以疑促思—让学生面临不理解的问题

思起于疑,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引火线”。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生看到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问题总是能唤起求知的欲望。”

让学生面临不理解的问题并不是老师提出问题,然后把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喊起来回答问题,听他们说些什么,这样的做法只能造成表面上的积极性,而不一定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真正的思维积极性。有经验的教师会通过质疑问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些问题面前自求自得,探索思悟。或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通过合作互动解决问题。

所以,每当上一个新的模块时,我总是让学生提前预习,通过预习,让学生自己发现不理解的词句,并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疑问。提出疑问本身就是一个发现和思考的过程,而小组内成员相互解答组员的疑问也需要紧张的思考。小组内解决不了的,提交全班,进行组间互动。这样,课堂就会成为一个思维互动场,而不是被动听讲的讲堂。

当学生通过自己主动思考并有所发现时,便会产生最强烈的知识主宰者之感。如果他们通过思考解决了别人感到疑惑和不解的问题,他们就会充满成就感和愉悦感。而这些积极的情感会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这时,不必外在的奖励和惩罚,学生也会主动、自觉、快乐地学习。

有些教师经常抱怨说,学生在上课时调皮、做小动作,其实如果我们能够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都变成积极的思考者,那么上述情况是绝不会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