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糖吃多了会怎么样:张全景、李力安等:居安思危——苏共亡党20年的思考(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20:18

张全景、李力安等:居安思危——苏共亡党20年的思考(2)

发布时间:2011-05-08 02:41 作者:张全景、李力安、郑科扬、梁柱、周新城等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 3268次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於苏共的蜕化变质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研究员  陈之骅


  2011年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和苏联共产党亡党20周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最近推出了新书《居安思危 — 苏共亡党20年的思考》。这部47万余字的专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研究员主持的课题组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的最终研究成果。国家社科基金评委会对本成果的鉴定等级为优秀,认为“该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阶级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了苏共衰亡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揭示了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总结了历史教训。成果史料扎实﹑分析透彻﹑理论系统﹑论述流畅﹑结论发人深省……无论对於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还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都具有深远和长期的参考价值”。


  本课题的主要前期成果是2006年制作完成的﹑中央纪委和中央政法委有关部门专门发出通知要求所属单位观看的《居安思危 — 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八集DVD教育参考片。该参考片及其解说词曾在国内外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2007年10月9日,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涅基别洛夫院士代表俄罗斯科学院主席团在“第二届中俄社会科学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特别指出﹕“《居安思危 — 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课题组,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分析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灭亡的原因及历史教训,得出了不少有勇气和警示性的结论。”俄罗斯最近还出版了研究该片解说词的专着。越南共产党中央主管的《人民报》还特地摘要刊登了该片的解说词。


  本书由绪论和八章组成。绪论揭示了统领全书的主题和指导思想,既是全书的重要开篇,又是一篇独立的理论着述。它通过大量资料和数据证明,苏共亡党﹑苏联解体是一场钜大的历史悲剧,不仅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重大的灾难,而且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空前的低潮。绪论指出,近20年来,在我国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着述,它们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对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解读,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但是从党的角度,即从苏共兴衰的角度来研究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的着述相对不多。绪论明确指出,尽管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原因种种,但主要的,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的因素是作为执政党的苏共本身的蜕化变质,特别着重揭示了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不在於所谓的“斯大林模式”,而在於戈尔巴乔夫领导集团最终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绪论最後还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全面分析了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全书紧紧围绕着绪论中这一主要观点,在几个最重要﹑最本质的问题上分别研究了苏共逐步演变的过程。首先是苏共的基本理论,以及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的工作指导方针和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旨在揭示苏共之所以亡党是其领导集团逐渐背离直至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的结果。第二是苏共的意识形态工作,旨在通过苏共的经验教训证明,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第三是苏共的党风。着重研究的是以党的性质和宗旨为核心的大党风,主要是苏共在坚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以及紧密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问题。第四是苏共的民主集中制﹑干部路线和监督机制。这四个方面实际上涵盖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本书接着剖析了苏共历届最高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政治信仰以及执政能力。最後还研究了苏共历届领导应对西方世界一贯推行的“和平演变”策略及其种种手法的理论与实践,从而揭示出在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问题上外因的重要性,以及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一般理论。


  本书联系当前理论界存在的分歧,对一些重大问题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对一些与此相关的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澄清。这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关於所谓“斯大林模式”,亦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问题。本书认为,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必须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首先,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分为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与具体的管理体制机制。两者虽然不可分割,但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管方向的,它决定了苏联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是不可动摇的﹔後者是实现这一方向的具体办法,它是可以和必须随着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进行改革的。其次,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其建立初期,主要是在20世纪30~40年代,总体上是符合当时苏联的国内外形势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客观诉求。不然,苏联取得的国家工业化﹑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和战後的迅速重建便无法想像。当然,即使在当时,这一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但这不是主流,不能因此而对它全盘否定。从50年代初期起,这一模式的弊端日益加重,但是苏共领导集团没有及时和正确地进行改革,反而将改革的方向逐渐引向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否定,从而最终导致了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


  二是关於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本书认为,从赫鲁晓夫领导集团到戈尔巴乔夫领导集团逐渐脱离﹑背离乃至最终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打着“改革”的旗号,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包括倡导所谓“民主化”﹑“公开性”﹑多党制﹑全盘私有化等方针,以及大搞历史虚无主义,不仅是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也是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三是关於苏联剧变的必然性。基於上述分析,本书认为,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不是必然的。只要苏共领导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顺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不断对苏联的体制机制进行正确的改革,苏联剧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本书认为,苏共垮台,并不是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的和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苏共垮台,而是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苏共垮台,或者说是已经蜕变为社会民主党性质,亦即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的垮台。因为自赫鲁晓夫领导集团上台起,苏联共产党开始逐渐变质。特别是到戈尔巴乔夫领导集团执政後期,尽管当时党的上层仍有少数领导人,下层也有很多基层领导和普通党员要求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从整体和本质上说,此时的苏共已经蜕变为社会民主党性质的政党。此时的苏共已经完全不是先前的苏共了。


  本书认为,苏共党内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苏共的蜕化变质,是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阶级根源的。一部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史,是一部阶级斗争史,并且是一部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史。苏共党内的特权阶层,如果说在其形成之初只是一个贪污腐败﹑追求享乐和安於现状﹑不思改革的群体,那麽後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为了自己的私利,背叛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以建立一个有利於自己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为目标的社会阶层,从而成为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的物质力量和原动力。


  本书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承认个人在历史进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苏共和苏联兴亡的历史进程证明,杰出的历史人物,总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反映人民的意志,引领时代前进的步伐,带领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陈腐和反动势力的代表人物,则可能阻碍历史前进的步伐,甚至导致历史的倒退。苏共不同历史时期的领导集团在苏联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作用,不能不使人们进一步深思执政党的领导人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问题上所起的十分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关键的作用。


  本书始终注重史论结合,注重通过具体的资料来阐明重大的理论问题,不作空泛的议论,而是尽量做到言必有据。课题组成员阅读了大量史料,还多次与俄罗斯的学者和各方面人士,乃至普通老百姓进行座谈和开展调研,搜集了不少有用的材料。这种研究方法,使得本书中提出的每一个论点不仅都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持,而且都是建立在具体的历史和现实资料基础之上的。


  本书认为,研究理论﹑研究历史并不是为理论而理论,或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为现实服务。本书除极各别的几处外,谈的都是苏共和苏联的问题。但是书中涉及的问题和揭示的历史教训,几乎都是值得各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执政的共产党,特别是正在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认真思考的。201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我们伟大的党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与善於不断总结和汲取各国党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分不开的。这也正是本书的主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之所在。


  正确的导向,严密的论证,翔实的资料,钜大的影响力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原党委副书记﹑教授  刘书林


  《居安思危 — 苏共亡党20年的思考》导向正确﹑论证严密﹑资料翔实,在国内外的公开发行,对於思想理论界正本清源﹑深刻地认识和总结苏联垮台的教训,意义深远。读了《居安思危》这本书,我有以下几个感想。


  第一,社会主义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是老老实实的弄通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诚心诚意的坚持马列主义。虚荣狂妄,动辄都提出全民党﹑有限主权论﹑新思维之类的所谓新理论,就会走到斜路上去,背离社会主义,成为千秋的笑柄。


  第二,社会主义改革成功的保障条件是坚定不移的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持之以恒的改善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规定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兴制度,对抗资本主义压力而采取的一个根本性的举措,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脉所在。取消宪法规定的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这就是灭亡的开始。共产党的领导主要是体现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作风的领导,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导,不断克服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领导。执政的共产党组织,只有不断的改善自身,才能实现自己的领导,否则腐败盛行,威信扫地,就会变得十分软弱。


  第三,社会主义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不动摇。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性质,提供的人民当家作主的保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存废的实质性的条件。无论怎麽样的改革,只要保证公有制和公有制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国家的根基就会牢稳。视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儿戏,把它看作过时的桎梏,一定要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搞光,那麽社会主义公有制消失之日,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灭亡之时,这个历史教训应当记取。


  第四,社会主义改革成功的思想条件是抓紧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和说明现实当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任何社会的统治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社会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了,社会主义国家就巩固。社会理论与实践脱节了,思想混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萎缩。自毁历史,自毁共产党的形象,自毁共产党的理论,搞乱了人心,人们没有了理想的热情,国家还有灵魂吗﹖


  第五,社会主义改革成功的国际条件,是对西方敌对势力必须有足够的警惕,具备有效的对应措施。近期参考消息载文,题目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一手策划苏联解体〉,其中就诉说了西方对苏联的颠覆和破坏的图谋,这进一步印证了《居安思危》专着中提出的问题的正确性。然而前苏联的领导放弃了意识形态领导权,为西方颠覆活动敞开了大门。几天以前,美国驻中国大使身现在动乱分子约定集会的现场,为他们撑腰壮胆,令人震惊。与西方人友好,不要忘乎所以,保持冷静的头脑做清醒有效的努力,才是胜利之本。


  为什麽前苏联会不攻自破﹖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公室原主任  张国祚


  《居安思危 — 苏共亡党20年的思考》的出版,有比较深远的历史意义。该书反映了着作者强烈的政治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战略意识。在如何看待苏联解体这个重大的历史课题上,在国内外各种相关文章着作当中,李慎明主编的这部《居安思危》是一部当之无愧的力作。


  当苏联解体的时候,为什麽没有共产党员站出来维护这个苏联呢﹖当时苏联的军队可以和美国叫板,苏联的工业基础﹑科技基础﹑基础设施﹑教育基础均属世界一流水平。但这些都阻止不了苏联的解体。这个国家是不打自败的,因为它丧失了灵魂。苏联解体就是这样一个最惨痛也最有说服力的教训。


  苏联意识形态防线的崩溃始於赫鲁晓夫。斯大林一去世,赫鲁晓夫就诽谤斯大林,说斯大林是俄国历史上最大的独裁者。他这样一反对攻击,整个苏联舆论﹑社会心理﹑思想界就开始发生了变化。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持不同政见者。1968年,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召开了苏共中央意识形态工作会议,他在会上讲,看一看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人们是在怎样诬蔑诽谤我们的党,然而我们有哪些党员能够勇敢地站出来批驳这些错误观点﹖没有。尽管勃列日涅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当时苏联的体制确实很僵化,也包括宣传体制。讲到西方就是一片漆黑,什麽都不好﹔讲到苏联就一片光明,什麽都好。这显然不实事求是。美国却很聪明,它在苏联周围建了60多个电台,全天候用苏联各民族语言对苏广播,它不是空喊口号“打倒苏联共产党”﹑“推翻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而是采取了纪实﹑回忆录﹑实录等方式,把虚假或歪曲的事实弄得有鼻子有眼,让苏联老百姓听了感到苏联自己的宣传假大空,而美国和西方宣传似乎还有可信之处。苏联的意识形态渐渐地就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到戈尔巴乔夫散布“新思维”的时候,就很有市场了。再到叶利钦在装甲车上振臂一挥时,就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失去人心就是意识形态防线崩溃的标志。


  为什麽现在要讲这个﹖因为实际上,这是西方摧毁社会主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谋略。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重要手法,就是丑化﹑诬蔑毛泽东。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他晚年也确实犯有严重的错误。但是,综观毛泽东一生,他的功绩远远大於他的过错。我们的一些学者没有搞清楚西方为什麽把攻击的矛头对准毛泽东,不加分析地跟着瞎说一气,这是很危险的。如果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不清醒,仅仅把毛泽东看成是他个人,而没有看成他同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制度﹑我们的历史密不可分,那我们就会犯极大的错误,甚至会重蹈苏联解体的覆辙。这不算危言耸听。


  苏联解体所造成的危害,在这本《居安思危》当中写得非常充分。我对慎明同志这一点是非常敬重的。他不是道听途说,而是先後四次亲访俄罗斯找当事者面谈,做深入的实地调查,所以得出的结论具有可信性。


  站在人民的立场解读苏联剧变的教训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原院长﹑教授  周新城


  我一直跟踪研究苏联问题。读了李慎明主编的《居安思危 — 苏共亡党20年的思考》後,非常有启发。我认为,《居安思危 — 苏共亡党20年的思考》立场鲜明,方法科学,观点正确,结论有说服力。


  立场鲜明对研究苏联解体的教训非常重要。苏共亡党是好事﹖还是坏事﹖一直到现在都是有争论的。你如果站在垄断资产阶级的立场上,那就是好事﹔站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来看,这是一个钜大的灾难。不仅对俄罗斯人民是一个钜大的灾难,也不仅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是一个灾难,对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甚至於发达国家的劳动人民都是一场灾难。这本书提供了充分的材料证明这一点。


  站在劳动人民立场来判断这件事,是非判断﹑价值判断很容易做出来。可惜我们国内确实还有一批研究苏联问题的专家不是站在这个立场上说话。他们认为苏联解体﹑苏共亡党是件好事。1989年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有人提出来,你别看俄罗斯现在乱,它的经济很快就可以因为进行了彻底的政治改革而迅速腾飞。假如说事件刚刚发生,你看不清楚,有误解,都可以理解。到今天仍旧坚持这个看法,我就认为这是个基本立场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这本书的第二大特点。苏联问题非常复杂,国内因素﹑国外因素﹑党内因素﹑党外因素,经济的﹑政治的﹑民族的﹑文化的等一大堆因素,哪个因素发生过作用,产生过影响,用什麽方法来进行分析是一个大问题。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很不容易的。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人在用出书造谣,而不是依据历史考证。例如﹕1954年苏联内政部给赫鲁晓夫写了一个报告,报告说1921~1954年,苏联因反革命罪判处了三百多万人,其中判处死刑的64万人。时至今日,我国出版的一些书还在坚持说前苏联杀了五千万人。由此看来,从材料出发﹑从事实出发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最後,这本书阐明了一个深刻的教训﹕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苏联发生这麽一个悲惨事件,归根结蒂是抛弃了马克思主义,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而造成的。我记得彭真同志在1993年就提出了这个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共产党也可能犯错误。但是,我们一旦发现错了就可以纠正。怕就怕你放弃马克思主义﹑放弃社会主义道路,那就非垮台不可。我认为这是我们最深刻的教训,前苏联共产党垮就垮在放弃了旗帜,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这本书里面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在这条道路上走,即使出现一些问题﹑出现一些困难,也是比较容易克服的。放弃这条道路,那就是死路一条。


  对苏联解体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教授  梁柱


  我觉得从电视政论片《居安思危 — 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到专着《居安思危 — 苏共亡党20年的思考》定稿出版,很不容易。政论片我看了,专着拿到後我又翻阅了一下,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应该向课题组的同志们表示我们的谢意。为什麽要表示谢意呢﹖我觉得这本书是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内的马克思主义的声音。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做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我用的是“中国共产党内的马克思主义的声音”,这所以用这样的表述,因为在我们的今天,从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来说,已经不仅有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分野,而且有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分野。这个分野是非常深刻的,非常尖锐的,也非常突出的。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西化﹑分化我们的政治图谋是非常尖锐和非常突出的。这正是国内外依然存在的阶级斗争的显着反映。苏联解体的确是一个世界上好像是解不开的谜,世界上第二个强国在没有弄一枪一炮﹑一兵一卒的情况下,一个早上完蛋了。怎麽解释这个历史现象﹖大家都作了不少很好的剖析。苏联解体无疑有着多种原因,我看不下几十﹑几百种。大的方面像经济没有搞好所以完蛋﹔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因为社会主义不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苏联解体是传统社会主义的失败﹔搞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所谓的“普世民主”﹔然後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等等。特别是最後面一种说法,是今天比较流行的,就是苏联的模式﹑斯大林的体制造成的。当然苏联解体是各种原因综合的结果,政治的﹑经济的﹑意识形态的﹑民族的﹑宗教的等,还有国内的﹑国外的﹑历史的﹑现实的等等多种原因,但是在多种因素里面总有一个是主要的,主要是什麽﹖这本书给我们作出了十分明晰的答案,我觉得回答的很好。这个回答非常有意义的。这就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共的蜕化变质。所以,邓小平在苏东剧变後说,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我也发了一篇文章,我对这个问题没什麽研究,因为我是搞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所以我的文章就是毛泽东的预见与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也可以说苏联解体的原因。探讨这个重大问题,可以从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的对於苏联的一些判断,没想到到了90年代一一实现,一一出现。因为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我这里主要讲一个问题,我觉得在今天应该重新研究﹑思考﹕毛泽东在五﹑六十年代就作出了苏联共产党开始变质并可能灭亡的判断。我觉得这个判断是非常深刻的,非常有历史预见的一个重要判断。共产党的变质,是一个国际现象,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是在社会主义逐渐处在困难时期,今天走向低潮更容易看到这个问题。这里当然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错是错在对形势判断错了,采取的方法错了。但是我们党的历史决议和邓小平都肯定文化大革命的出发点是没有错的﹕是为了防止国家改变颜色,反对官僚主义,是希望能够亿万群众参加对国家的管理和监督,这仍然是今天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在这里我翻这个书的时候,我就突然想起反面教员的作用,这使我想起90年代我读了一本书,是苏联解体之後美国驻苏联最後一任的大使马特洛克写的回忆录,看後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影响是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他讲到美苏关系的改善时说﹕如果苏联领导人还在喋喋不休的讲阶级斗争这套理论的话,美苏关系任何改善都是虚幻的,没有意义的。他还注意到了当时的戈尔巴乔夫这些人已经不讲阶级斗争了,虽然他们还在讲马克思主义,这个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可以接受的,是无害的。马特洛克认为苏共要抛弃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东西。从这里可以看出,资产阶级政治家是非常敏锐的。苏共是在跳历史的脱衣舞,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外衣一层一层的脱掉。对马克思主义背离也好,背叛也好,就是逐渐抛弃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原则,这点对我们是非常有启发的。像苏联共产党这麽强大的一个党,能够搞垮它的,只能是它自己。在世界社会主义处於低潮的情况下,研究苏联解体对我们来说的的确确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苏联解体,当然有体制问题,所以20世纪,毛泽东就讲“十大关系”,让我们不要照搬苏联人做法。这实质是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但如果把苏联解体完全归结为体制问题,那麽我们现在就要来对照我们的体制,按照这样一概否定,表面上是否定苏联体制中的过分集中等等弊端,实际上是否定这个体制中所包含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就不但会影响到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而且也会影响到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问题,这样就会搞私有化﹑多党制,实质上就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所以说说清这个问题很有意义的。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这本书命名为“居安思危”,我觉得是很好的,所以这本书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希望更多的人看看。


来源: 《香港傳真》No.HK2011-34 | 来源日期:2011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