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吻戏视频:摘录10e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00:59

20100802国际能源署被指暗算中国 美能源消费仍世界第一    中国经济周刊   汪孝宗

近日,国际能源署(简称IEA)不经意间披露了最新能源报告《世界能源展望2010》(下称“展望”)中的一部分内容,却引起了境外媒体的极大关注。而这部分内容经过境外媒体的炒作后,就变成了“中国去年已经超美国成为全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并且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一时间,“夺取了美国保持一个多世纪的头把交椅”、“世界能源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全球能源'中国时刻’”等说法充斥西方媒体。在距离年底坎昆气候会议只有仅仅5个月时间里,它们这时所表现出的异乎寻常的“热情”,既引人关注,更耐人寻味。

事实上,对于这份尚未出炉的“展望”中披露的中国与美国能源消耗数据,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随后相继公开表示“质疑”,称“报告数字可以借鉴,但不可信”。国内不少专家认为报告“形迹可疑”,更有专家、学者认为这是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及其舆论的“别有用心”。

提前披露的“能源报告”

7月28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通过查询国际能源署官方网站了解到,这份《世界能源展望2010》的世界能源的最新报告将在今年11月份发布。然而,其中的敏感内容——中国与美国能源消耗数据是如何提前“曝光”的呢?

原来是7月25日,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在接受美国纯净天空电视台(Clean Skies News)访问时透露了有关内容。

比罗尔称, “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

在回答纯净天空主持人泰勒.苏特尔(Tyler Suiters)关于中国能源消费赶超美国“只是今年这一年的特殊现象,还是会长期持续下去”时,比罗尔认为“这标志着一个新的由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国际能源消耗图景的开始,并且该现象还会持续到以后几十年。”

国际能源署相关数据披露的第二天,中国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出面给予驳斥。随后,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再次强调说IEA的数据有误,中国正在就相关的资料展开进一步的分析。

张国宝表示:“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它这个数据至少有几个方面是有误的,它把农民烧的秸秆儿柴禾,按照它自己的估计都算进去了,我估计里头是有水份的。我们也在分析这个事情。”

实际上,中国不愿接受“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国”的称号,认为该数据“不准确”,已经引发了外界各种解读。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査道炯认为,国家能源局不认可IEA数据的准确性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IEA与我们国家的能源管理机构缺乏一个良好的互动,在统计上存在差异。加上我们不是IEA的正式成员,中国政府没有义务为他们提供相关数据。”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冯连勇表示,国家能源局这次也不是说IEA的这个报告本质是错误的,只是说对他们的具体数据准确性持怀疑态度。同时,中国政府担心“这种不准确的数据不仅会混淆视听,而且错误地引导国际舆论”。

在今年底即将召开坎昆气候会议召开前夕,国际能源署提前披露“展望”中敏感内容,预测“中国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能源消费国”,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相关国际组织给出不靠谱的中国数据多了去了,为何这次国家能源局这么快就出来急于表态?”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与年底即将召开的坎昆气候会议有关,到时候又要讨论碳排放,讨论各个国家的减排责任了。而IEA选择此时发布相关数据,其实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将中国置于国际舆论的批评之下。”

美国能源部数据证明  美国能源消费仍是世界第一

国际能源署的数据称,去年中国消费了22.52亿吨油当量,而美国消费了21.70亿吨油当量,中国较美国高出约4%,成为“全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此外,该数据还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实际上,国际能源署并非第一个指出中国能耗超过美国的机构。

6月份,英国石油公司(BP)公布了年度能源统计数据摘要,其中也将中国排在了第一。该公司称,中国(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消费了21.99亿吨油当量的能源。这比美国所消费的21.82亿吨油当量的能源多出了1900万吨油当量。

然而,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中国2009年能源消耗总量达31亿吨标准煤,相当于21.32亿吨油当量,与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有明显出入。

根据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EIA)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能源消费总量为94.578×1015Btu(即英热单位)。

据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冯连勇根据各国际能源组织认可的折算方法(即1×1012Btu=0.025百万吨油当量)折算,94.578×1015Btu=23.6445亿吨油当量。

由此可见,美国的23.6445亿吨油当量比任何能源组织公布的中国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都高出不少。因此,美国仍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

对此,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指出,由于统计资料来源不一致,各个机构得出的中国能源消费量结果也存在着差异。“国际能源机构是'发达国家俱乐部’,它对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估算较高”。

不过,冯连勇也认为,国际能源署等能源机构的工作方式也值得我们去借鉴。例如,BP公司仅有几个人就将全世界“统计”了,而且也“敢于”发布。但我们的能源部门做了很多工作,却“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工作方法,不仅要统计我们自己,也要统计全球相关数据,并向全球发布。

同时,冯连勇强调,世界上每年公布世界能源数据的机构有好几家,比较大的有:国际能源署、英国BP公司能源年度统计、美国能源部信息情报署等,它们的数据来源不一,存在很多差距。加上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并不多,统计方式也不尽完善,经常“出差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数据不准“由来已久”

“中国跟IEA之间由于数据不准而导致的矛盾由来已久。”一位知情人士称,前几年,国际能源署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也结下过“梁子”。

近年来,每次IEA带着其新鲜出炉的能源报告来到中国,几乎都无法得到中国的能源主管部门的多少“待见”。

2007年,当刚刚上任的IEA总干事田中伸男带着其旗舰刊物《世界能源展望2007》来到中国时,在发布会现场,原国家能源办副司长王思强便从“眼光、数据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那份以中国作为主要研究国度的报告提出了质疑。

2009年,国际能源署对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表示怀疑:中国2009年一季度实际GDP数据与石油需求下降的情况不符,与异常疲软的电力需求也不吻合。此举当然招致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断然否定”。

不过,国际能源署也一再抱怨,中国提供的数据不足或不清,并指出“中国能源需求和其国内生产总值(GDP)不匹配”。

中国官方则表示,国际能源署对中国能源行业情况没有充分了解,低估了节约能源措施的效果,中国也增加了对风能、太阳能、水电或核电等再生资源的使用。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比罗尔也承认,如果中国政府不在建设太阳能和风力产业方面取得进步,帮助缓解中国经济中的能源紧张问题,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会更高。

去年,IEA在北京发布其首份中英文报告《中国洁净煤战略》时,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也在发布会现场公开对该报告提出了“商榷”。

前不久,IEA带到中国来的是其旗下三大旗舰刊物之一的《能源科技展望2010》(下称《科技展望》)。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在客气地感谢了IEA的努力后,率先“发难”,他认为,IEA的报告在具体数据上还不够全面,特别是对中方这些年所做的大量工作描述得不够全面。

国家能源局原巡视员白荣春认为,“《科技展望》中涉及中国的部分,有很多不妥的地方,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白荣春以近乎直白的反对,向IEA《科技展望》中的一些重要判断提出了挑战。

按照《科技展望》的蓝图情景,中国将在10年后的2020年迎来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对此,白荣春表示,中国断难做到。因为中国的能源专家最乐观的预测是,中国将在2030年达到这个峰值,这比IEA的情景预测要晚了整整10年。

此外,白荣春对《科技展望》中提到的中国到2050年将在现有煤炭消耗基础上下降36%的判断也不以为然,认为完全脱离中国现实。

坎昆气候会议前的“造势”

据业内专家的分析,国际能源署此时披露数据背后隐含的逻辑是:若中国作为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并且从2007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国,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中国必须为此有相应的担当。

由此,按照欧美西方发达国家的预设,中国应该承担与发达国家一样的减排任务。“中国是全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的论调,某种程度而言,就是对中国再次施压,诱迫中国让步,从而为西方发达国家在坎昆会议前“制造有利的舆论氛围”。

按照计划,坎昆气候会议将于今年底举行。坎昆是墨西哥的旅游胜地,它坐落在墨西哥东南的海面上,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岛,从高空俯瞰,它宛如万顷碧波中游动着的一条水蛇。年底坎昆气候会议的召开,使这个美丽迷人的小岛更加受到世人的瞩目。

对于即将召开的坎昆会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的CDM(清洁发展机制)主管王卫全表示:“'第一’这顶帽子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好事情,能源第一消费大国意味着碳排放大国,气候谈判快到了,谁当第一,全球的眼睛都会盯着你。”

也有专家表示:“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无疑要面对世界各方的政治压力。因为排放量与能源消耗量直接相关,而能源消耗量又与国家的发展空间直接相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了政治上的杀手锏,把某一个国家未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限制住了,也就是限制住了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空间。”

中国科学院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的孙龙强博士强调,身为“能源消费世界第一”的国家还需要负起更多的节能与环保责任,尤其是碳减排方面更是“责无旁贷”。这样,来自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将越来越大,以便达到发达国家所希望的“共同承担”的减排目的。

此外,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认为,国际能源署关于“中国成为最大能源消费国”的结论对中国产生很多方面的影响。今后中国会成为世界各国攻击的靶子,能耗量将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问题关联起来,受到各国的指责。中国企业的海外能源投资和能源收购,将被更多地置于聚光灯下,将付出更高的代价。

事实上,国际能源署作为“发达国家俱乐部”,披露这样并不符合中国实际的数据,除了对中国采取的节能降耗和新能源发展的措施及进展不了解外,恐怕与其自身的利益考量也有重要关系。

正如有评论指出的那样,“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不顾客观事实的夸大数据,需要防止的是把经济问题变为政治问题”。

实际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这导致世界很多工业生产活动在中国完成,因此中国能源消耗迅速增长,是非常自然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能源消耗都花在了中国人自己的福利上,中国的进出口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60%左右,则意味着中国能源消耗中的一个很大部分,是为其他国家的民众所用的。

诱使中国加入“强制减排”

去年年底,被称为“拯救地球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最终以一份不具法律效力的协议收官,在减排目标和资金援助两大核心问题上,并无实质性进展。

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坚守公平发展的底线,坚持“发展权不容谈判”,力推“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要求发达国家承担过去200多年无节制排放的历史责任。他们坚称,问题的制造者应当自己埋单,并重申,发展中国家还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消除贫困等多重任务,限制其发展空间,极不公平也不合理。

发达国家则竭力推卸历史责任,希望把发展中国家纳入单一的法律框架中,只谈“共同承担”,不提“区别对待”,并企图将自己的减排目标和发展中排放大国的承诺捆绑在一起。迄今为止,发达国家提出的中期减排指标不仅幅度让人难以接受,且附带各种条件;在资金援助上,其又行动迟缓,承诺援助金额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所需相去甚远。

3月31日,联合国高级别气候变化筹资咨询小组会议在伦敦举行。

作为小组成员的中国财政部部长助理朱光耀指出,落实应对气候变化所需资金,关键是发达国家承担历史排放责任,落实发达国家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的承诺,必须有来自发达国家的充足、额外的公共资金支持。

作为坎昆气候会议的东道主,墨西哥环境部长埃尔维拉·克萨达前不久在吸收新华社专访时呼吁说,资金问题将是制约今年年底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联合国气象变化大会能否达成协议的一个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应尽快兑现对贫困国家的援助资金,使发展中国家重拾信心,为坎昆会议最终达成一个具有法律束缚力的协议创造条件。

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认为,当前的国际合作框架不公平,没有纳入中国、印度等“基础四国”为代表的这些新兴大国,如果希望美国加入强制减排的话,必须要求中国、印度等“基础四国”也一起加入,而不是援助资金问题。

为此,欧盟便不遗余力地帮着美国向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施压,要求他们也加入强制减排,而全然不顾既有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显然,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把国际社会的目光全都聚到中国身上:只要中国参与强制减排,美国就参加。毋庸置疑,目前的中国令全世界瞩目。

明眼人一看便知,而此时披露“中国去年已经超美国成为全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并且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的消息,其意图很明显:既然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大国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那么将中国纳入“强制减排”显得是多么的“理所当然”和“冠冕堂皇”。从而在坎昆气候会议上,为实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让中国等发展中大国“共同承担”的强制减排目标、分化“基础四国”铺平了道路。

但是,包括巴西、南非、印度、中国在内的“基础四国”(BASIC)在7月26日召开的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发表声明称,快速启动资金是坎昆会议的“钥匙”。这些资金必须是新增且透明的,需要平衡地涵盖“巴厘路线图”中的各个部分——减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转移和能力建设。

声明强调,“基础四国”是“七十七国集团(G77)+中国”机制的一部分,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团结,继续推进发展中国家内部的透明度。

“发达国家俱乐部”欲迫中国“加盟”

事实上,除了上述动机之外,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俱乐部”的国际能源组织,IEA此次披露相关能源数据还另有企图——迫使中国早日加入该组织。

因为国际能源署是隶属于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下称“经合组织”)的一个自治的机构。经合组织前身为1948年4月16日西欧10多个国家成立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随后,加拿大、美国及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等共20个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签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约》,正式成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实际上,国际能源署的主要成员国也是经合组织的主要成员国,因此经合组织及其所属的国际能源署通常被称为“发达国家俱乐部”。

今年2月,中国的石油需求同比增长28%,这被国际能源署称为“惊人”景象。现在,沙特运往中国的石油已超过美国,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国家逐渐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主角”。

而国际能源署成员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比例却不断下降,日渐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配角”,其有效性和重要性都在逐步丧失。因而中国是否加入,早已成了困扰国际能源署的一块“心病”。

据英国今年3月31日的《金融时报》刊文称,目前,作为发达国家能源监督机构的国际能源署,已呼吁中国加入该组织,并警告称随着能源需求向亚洲地区转移,该组织很可能会失去重要性。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作为IEA的缔造者之一,在2009年其35周年纪念晚宴上表示,IEA现在遇到了难题,即“缺少在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中有重大影响的国家的全面参与,IEA将有可能沦为一个低效的、次要的乃至纯粹过时的、可有可无的国际组织”。

他认为,随着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能源市场持续上升的影响力,即便是对其现有成员国而言,IEA在维护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作用都已大打折扣。因此,IEA必须尽快做好和全球能源版图新的塑造者合作的准备……巧妙处理好能源行业利益与人类环境利益、传统能源强国与新兴能源大国之间的复杂关系。

有专家认为,国际能源署作为一个国际组织,成员基本上是经合组织国家,现在越来越代表着在国际市场上比例不断下降的全球能源配角,在某种意义上,它与中国的那些“过节”折射出它与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缺乏机制性对话。

国际能源署总干事田中伸男表示:“目前,我们的重要性已经遭到质疑,因为能源消费已转移到非经合组织国家内。在许多方面,中国一直都在同我们进行密切合作,但我们仍希望中国能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2009年10月,为期两天的国际能源署部长级年会上,非经合组织成员中国、俄罗斯和印度首次以伙伴关系国身份派出部长级代表参会,成为这次国际能源署年会引人关注的焦点,而这次会议的主题也被确定为“以伙伴关系应对能源挑战”。

事实上,田中伸男在2007年上任之初,就曾提出希望中国等国在未来能加入国际能源署。他说:“我相信每个人都同意中国应该在国际社会事务中占到更多份额,中国参加这次会议尤其重要。”

基辛格也表示,“国际能源署关于碳排放的相关行动,也急需中国参与其中并发挥作用”。

长期以来,在是否加入由发达国家控制的多国组织的问题上,中国一直都很谨慎。有专家认为,中国仍是发展中的大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支持者,加入国际能源署似乎与中国的发展现状并不相符。

因此,有专家分析认为,在坎昆气候会议前夕,国际能源署“不经意”地提前披露相关敏感内容,既显示了自身的重要性,也有向中国示威、施压的味道,以便迫使中国早日加入该组织。

然而,“强扭的瓜不甜”,中国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做出合适的选择,而不会屈服于外界压力。

辅文一 对话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

我们可能在计算方法上存在差异《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璐晶|北京-巴黎连线报道

7月25日,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在接受美国纯净天空电视台(Clean Skies News)访问时称“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

此内容一经披露,立刻引起了境外媒体的极大关注,也遭到了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随后相继公开表示“质疑”,以及国内专家、学者“驳斥”。

7月28日,北京时间下午17:00(巴黎时间上午11:00),《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致电法国巴黎国际能源署办公室,连线法提赫·比罗尔。

《中国经济周刊》:您认为“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的来源和依据是什么?

法提赫·比罗尔:此数据的来源是即将在今年11月9日出版的由国际能源总署编写的《世界能源展望2010》(下称“展望”)。书中有许多重要的发现,有关于中国的还有其他国家的,包括石油、煤矿、天然气、电动汽车和气候变化等许多问题。

《中国经济周刊》:该 “展望”有多少人参加编写,历时多长时间?

法提赫·比罗尔:IEA总部和全世界各个地区办公室的学者和专家经历了一年的时间,超过200人参与了“展望”的编写,我的办公室里就有30人参与了编写工作。

《中国经济周刊》:该“展望”涉及中国的部分,给中国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法提赫·比罗尔:我认为目前中国面临着两个严峻的问题,第一个是日益增长的石油进口,第二是气候变化和地区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中国可以通过使用电动车,混合型汽车、太阳能等达到集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我认为中国下个5年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也看到中国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很有决心,因此明年也是关键的一年。

《中国经济周刊》:坎昆会议将于年底举行,国际能源总署选在此时披露中国能源消耗总量数据,与坎昆会议有何关系?

法提赫·比罗尔:零关系,没有关系。

但是必须要提到的是,我们在哥本哈根会议的时候已经失去了一次机会,在这次坎昆会议中,希望各国可以达成一个对碳排放量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文。无论是哥本哈根会议、坎昆会议还是任何其它的会议,有两个国家起着关键性的决定性作用,就是美国和中国。因为在目前来说这两个国家的碳排放量超过了全球碳排放量的40%。

我们也知道过去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消耗了大量能源,但现在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中国有责任解决今天和未来在能源消耗方面的问题。

我也看到中国政府在用新的政策来控制能源消耗。但是在只剩下几个月坎昆会议就要召开之时,我不幸的发现各国的减排手段和意向都还非常不够。打个比方来说,我认为风没有刮向正确的方向。

《中国经济周刊》:在“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第一”的数据披露后,中国官方马上予以否认,您对此事的评论是什么?是否存在着因为数据来源、计算方法等不同而造成的误读?

法提赫·比罗尔:我认为中国的官方数据只和我们的数据稍有差别,今年6月英国石油公司BP也给出了一样的数据。因为差别不大,即使中国在2009年没有超过美国成为能源消耗第一大国,也会在2010年超过美国,没有改变整个大的格局。

我承认我们可能在方法学、计算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和数据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重要的是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能源需求,如何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对中国好、对世界也好,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上。

《中国经济周刊》:中国政府在减少碳排放和发展新能源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拟大量投资用于减少碳排放量和发展新兴能源,减少对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您对此有何评论?

法提赫·比罗尔:我前面提到了中国政府面临的两个严峻的问题,对于新能源的运用,如电动车等只处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底部。我认为中国政府是世界上非常有活力的政府之一,政府的支持对于国家减少能源消耗起的作用非常大,如果中国早于其他国家做出正确的对控制碳排放方面的举措,将会给世界上其他国家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

辅文二 西方无权指责中国过度耗能澳大利亚研究学者John Coulte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对中国的研究开始于1981年,当时主要从事对石油开采的研究,后来又逐渐深入到中国的经济、环境、能源等方面的问题。我对于西方媒体这种制造轰动效应、哗众取宠的行为很是不满。

我认为国际能源署的统计方法已经过时。首先,太阳能、水能和风能同样被计入能源消耗,和其它污染环境的化石燃料一样,以多少吨油当量(在中国通常被称为“标准油”)来计算。用油当量来计算所有能源的消耗,其结果自然显得耗油颇多。但如果采用其它计算方法,如折算为煤当量(即“标准煤”)或多少焦能量,或者通过衡量使用燃料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得出的结果则会大不一样。

西方媒体为了制作引人注目的新闻头条,故意将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09年中美人均能源消费的“预测数据”中“预测数据”四字省去。而在谈到去年的统计数据时,这些媒体却又称,2009年中国人均能源消费仅为1.69吨油当量,不足美国人均数字(6.95吨油当量)的四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就连比罗尔也在对其进行专访的报道中称,“在很大程度上,平均每天消耗约1900万桶石油的美国仍是世界上第一大石油消费国。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的中国,平均每天的石油消耗仅有920万桶。”

西方媒体并没有领悟到中国领导层全新的经济发展观。早前,中国的工厂和烟囱每天都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但过去30年,中国经济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也逐渐意识到一味追求经济发展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2007年,中国将科学发展观写进了《宪法》。最重要的是,中国也认识到,不应效仿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把污染向经济落后的地区转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环境问题专家马中认为,中国在发展西部及其它边远地区经济时,不能使用发达地区淘汰下来的技术设备,而应运用当前最为先进、环保的技术设备。

然而讽刺的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称,中国在对新能源的研究、投资和应用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未来几年内,中国对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将会超过过去30年的水平。

简而言之,中国在绿色能源的发展和技术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西方国家。同时,中国对绿色能源研究与发展的投资也令西方各国望尘莫及。显然,西方媒体报道称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是对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取得成就的一种污蔑。

(本组文章系《中国经济周刊》独家稿件)

 

 

20100802人民币或将面临贬值压力  李迅雷   

6月份人民银行宣布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这令人想起2005年汇率改革后人民币的升值进程。然而,时过境迁,宣布重启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不足1%。有人认为这是货币当局“管理汇率”的结果,但其实不尽然。我们发现,尽管国内外舆论上都是预期人民币升值,但从5月和6月连续两个月的热钱流向看,无论是从中国外汇储备的口径还是从外汇占款的口径,经简单统计(热钱=外汇储备增量或外汇占款增量-外贸余额-FDI)竟然都是净流出,其中5月份从外汇储备的口径看,热钱流出额达到787亿美元,6月份也有178亿。而这种情景,只有在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美元大幅升值的09年年初才发生过,这显然出乎升值论者的预料。其实,我们不能一味接受西方国家人民币升值主张,也不应单纯从购买力平价来衡量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而是更应该从外币和本币的供求关系来思考人民币未来走势。如果看得更远些,随着中国人均GDP在今后6、7年内突破1万美元,国人对外币的需求将持续提升,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富人阶层的财富配置将从集中于国内房地产逐步转向多元化和国际化。国内中高收入阶层的资产绝大部分是住宅,而我国目前住宅总市值大约是GDP总额的2-3倍之间,泡沫非常明显。而西方国家刚经历了次贷危机,大部分资产价格回归合理,具有投资价值。那么中国的高收入者其实是可以通过直接投资海外、购买QDII产品或其它灰色渠道来增加海外资产的配置量。例如,投资国外的矿产、石油等采掘类企业,购买房地产等。在美国,各方面环境比国内好的地方,其别墅价格只有国内的十分之一,那可以卖出国内的别墅而买入美国别墅。这就会增加对外币的需求量。

第二,中国已经成为向全球移民的第一大国。由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过高的人口密度和农村人口迁往城市,过少的耕地面积,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中国富人阶层崛起的速度又是全球最快的,使得有条件、有财务能力出国定居的人口越来越多。据北京因私出境中介机构协会统计,2009年北京到美国投资移民的申报数量比2008年翻番,而美国国务院最新公布资料显示,08年10月至09年9月获批的EB-5类签证移民总数,已经从08财年的1443人,上升至4218人,其中70%l来自中国。此外,中国的技术移民是更为庞大的群体,大约是投资移民的20倍。从经济地理的版图看,中国即便向全球迁出5亿人,也并不为过。而中国对外人口大迁移的过程,也需要庞大的外汇。

第三,中国境外旅游和对奢侈品的需求日益高涨,估计不用多长时间,中国必将超过美国,成为境外旅游的第一大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第一大国。这同样会增加外汇需求。而从外贸结构看,由于中国消费升级,将使得中国的进口增速今后会更快,又由于中国出口品的附加值较低,而进口品的附加值较高,未来中国或许会成为贸易逆差国。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人民币的供求关系。从中国加入世贸之后的经历看,由于大量的海外直接投资的流入,中国因此成为FDI第一大国。而且,长期的外贸顺差,也使得我国的外汇储蓄规模迅速膨胀,目前已接近2.5万亿美元规模。但继续增加的空间似乎不太大了。这是因为:

第一,我们已经看到,FDI的增速已经明显下降,国内房地产价格过高,对热钱的吸引力已经不大,最近两个月热钱持续流出的现象,似乎也在印证这一点。未来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账户率先出现逆差的概率很大。

第二,国内人民币规模超常扩张,隐含着未来CPI的上涨压力。中国长期以来M2增速惊人,大部分时间都在15%以上,目前,M2已达66万亿元,几乎是GDP的200%。而美国大约为70%左右,且在过去50年中基本保持稳定(见下图)。同样,中国目前的M0为3.8万亿元,作为非国际化货币,其规模也相当惊人,说明人民币供给已经有过大之嫌,我国的印钞机或许比美国转得更快。

图:美国50年与中国25年M2/GDP比较

 

  

第三,随着中国人口红利在2017年之后基本结束,社会将逐步进入老龄化时代,居民储蓄率水平下降,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为消费拉动,越来愈多的货币会进入消费领域,故国内CPI上涨的压力会很大,而GDP增速在未来肯定会下降,也将减少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的需求。

经过以上本外币供需关系的角度分析,使得我们确实有理由对现实中普遍认同的人民币升值之说提出质疑,而且从今后更长的时间段考量,人民币确实存在贬值压力。据IMF提供的数据显示,94年中国汇率并轨至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经升值45%以上,从2005年汇改至今,也已经升值了19.65%,说明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已经不小了。但我们不能期望未来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会像当初日元一样,毕竟日本制造业的崛起,日本成为出口大国,都是建立在教育、科技和管理水平领先于全球的基础上,而我国则主要靠低廉的劳动成本、廉价土地和高能耗,并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这样的经济高增长注定的难以持续下去的,也就注定了人民币升值只是一个不太长的过程,而贬值的压力会随着中国的未富先老、出口减速、及资本管制的放松而逐步加大。

 

 

20100802住建部专家:房价向下松动 年底不可能大幅降价  京华时报  王珏林

楼市新政百日之际,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接受了本报独家采访。就新政出台的目的,百天后的效果以及新政执行期限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对于物业税等敏感话题,王珏林也予以正面回应。

◎调控政策没有退出时间表,调控政策是长期的,而且有些调控政策是永远的,有些会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现在说哪天结束,太早了。

◎政策本身就是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的,即便取消了,市场不好了也还能拿回来,但现在不可能停。

◎上半年经济形势比较理想,完成全年经济指标困难并不大。另外,调控刚刚开始,下半年才是关键阶段,不能松动。如果轻易结束,前面的成果全面失败,以后再出政策,百姓不相信了,因此肯定会稳妥进行下去。

新政效果  房价从高位高涨至停滞松动

记者:新“国十条”已经执行百天,能否说新政策已经出现效果?

王珏林:有效果。如果没有政策,想一想,房价现在会是什么水平?还得往上走,像洪水似的。有了政策,房价最起码从高位、高涨到停滞,现在向下松动,停下来就是成果。地价相比去年和今年年初的情况也完全不一样,开发商积极性减少。同时,囤地、囤房、销售不公平、竞争不公平、二手房交易不公平的问题开始调整。保障性住房建设也加快步伐,进而全方位地调整市场结构。

调控政策不会是只调控房价,阶段性成果也不是最终的,应该说效果刚刚开始。现在市场供应量还远远不足,而且价格降得不理想。这次政策主要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但最终还是要全方位调控,不是单纯调房价,要从制度上完善,从供应上解决问题。目前房价已经有所表现,但大家还不认可,所以市场销售量下降比较快,正在观望。

市场暂不具有大幅降价条件

记者:到年底是否会出现大面积的降价?

王珏林:大面积降价,要看怎么理解。如果说,出现大部分开发企业让利打折的局面,我个人认为是可能的。但要是说,大幅度的降价,目前还看不出来,也不可能。因为不管市场供应量,还有企业条件都不符合大幅度降价的条件。

目前的降价都是微调,好地段不降还在升。不得不承认房地产企业资金确实很充足,开发企业不做赔本买卖。另外,每个企业的房子并不多,房子卖一半就盈利了,他们没有必要大幅降价出售。最重要的是,大幅度降价出售,也是不健康的,一下降价50%,那是不可能的。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各种矛盾也全都出来了。

长效措施  政策配合大供应量才能抑房价

记者:您认为此次政策希望房价降多少?有目标吗?

王珏林:不要以降多少为标准,要以新“国十条”的要求执行到位为标准,执行到位了,这个市场会更理性。现在市场还不理性,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消费者对政策还有很大期望,开发商、相关部门和政府都在观望。很多人预测降多少,那都是推理,谁说了也不算。

房价是衡量调控最大的效果,降多少是效果呢?房价的构成太多了,北京出台了最严厉的政策,但供应量不足,平抑房价是双方面的,要两条腿走路。只是靠政策也是不行的,供应量不足,价格下调的幅度就不行。北京最大的问题是要赶紧加快供应量。目前,北京住宅库存量有9万多套,其实还是很少。

房屋税费调整不会增百姓负担

记者:外界一直盛传要征收物业税,但总是闻其声,不见其响。目前进展到什么阶段?

王珏林:税的问题确实在做准备、做试点。不过各种税费不能重复,要合理,要保护大多数人利益,不是为了收税而收税,不能再增加百姓负担。

房价不是一个税能调整的,不能看得太神,也不能看得太轻,其实它应该有,只是我们还没有,早晚都会有,目的就是建立法制管理市场。例如你的房子空置不用,可收取占有资源税,你不用就得缴税。市场中不合理的情况可以依靠税收手段调整,不过一定得合理,你空置50平米的房子,另一个人住着500平米的房子,收50平米空置房子的税,不收500平米房产的税,这样也不合理。

其次,房地产本身就有很多税,不能叠加收税,那最后怎么计算?要在市场上解决啥问题?这才是收税最基本的出发点。本版采写本报记者翟烜

 

 

20100804“最牛逃顶私募”称昨日调整很正常  马燕 滕佳佳 扬子晚报

  昨天是8月的第二个交易日,沪指就出现1.7%的大跌,不少股民心存疑云:是否7月份的反弹已经结束,股市又将跌跌不休?记者连线采访了被网友称为“最牛逃顶私募 ”的陕西裕泽投资总经理张亮及总监刘柏森,他们的解读和预测着实让人吓一跳——未来两三年,A股股指将可能上万点。

  8月3日下跌系正常调整

  “最牛逃顶私募”认为,股市从2300多点到2600多点的上涨过程,一直未出现回调,这不正常。而此次下跌就是关键位置的一次调整,也是上涨过程中的正常调整。具体因素是受到股指期货影响下跌,继而影响沪深300,再影响到上证指数 .

  他们预计,昨日下跌并不意味着7月份以来的反弹就结束了。对于后市他们非常看好,认为未来两三年,股指最高会突破万点。

  四理由支持股指上万点

  这一预言着实让人吃惊——在此之前的“万点论”,还是2007年大牛市的事。如今,是什么理由支撑他们在2600点左右就敢“口出狂言”?

  刘柏森介绍,这一判断基于以下四个理由:第一,股指跌到2400点时,股市运行格局发生大的变化。如果从1995年开始运算周期,那么现在即将迎来一个大的运行周期,处于一个大周期循环过程中的“主升浪”前期。

  第二,今年股指期货的推出,结束了单边盈利时代,推出后有划时代意义。借鉴其他国家推股指期货来看,也会带来大行情 .

  第三,权重股一旦股价涨上来,会带动股指大幅上涨。举例说,石油期货、现货价未来有望提升。现在石油期货价约80美元一桶,一旦提升到中石油股票发行时的140美元左右时,对应中石油股价回到48元/股,即使其他个股保持现价不变,仅这一只股就将带动股指上涨2000点。而对于有人质疑中石油股价拉升到48元,需要的巨大资金量从何而来时,他们表示,“这个市场永远不缺资金,上一轮上涨到6000多点时,同样没有人能想到。”

  第四,有人质疑未来两三年实体经济处于转型期,而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实体经济还在寻找新亮点,股市就冲上万点,可能吗?对此,刘柏森反问,“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十多年,GDP增速达到13%-14%,当时股市表现如何呢?”他认为,二者之间有影响,但并非绝对同步。并且长期看中国经济也没过多担忧。

  绩差股千万别碰不炒期指也得了解

  不过,他们认为,这个市场永远是少数人赚钱。因此即便是未来两三年将迎来万点,那些选到差股的股民也可能会赔钱。他们分析,即便未来指数大幅上扬,中间也还会出现涨跌波折,而且,未来两三年的主战场将在股指期货。

  因此,首先建议小散户要对股指期货的重要性有所把握,可以不做,但不能不懂;其次,建议小股民对行情性质作出正确认识,要认清反弹是短线、中线还是长线;第三,绩差股千万别碰。

  “股指未来两三年上万点,你信吗?”昨日,记者随即对身边的七八位小股民进行调查。他们大多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可能?!也有人说,“立此存照,不受影响,该怎么炒还怎么炒,过两三年回头看看。”还有人表示:姑且听听,自己的股票被套了不少,听到“有希望”的声音总是高兴的。

 

 

20100804央行就汇改半月7次密集表态 资本项目开放渐近  中国证券报

  短短半月内,央行高层就汇改七次表态。7月15日,央行副行长胡晓炼连续5次发表署名文章,其间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和胡晓炼还就汇改问题接受媒体采访,为汇改正本清源。

  分析人士认为,此举表明央行正在增强汇率制度公开性,也体现汇率政策改革的图景。高层表态表明,汇改路径已经清晰,人民币资本项下可自由兑换也已渐行渐近。

  帮助市场理解汇改

  这些密集发布的谈话主题包括:浮动汇率制是中国基本国策;汇改最终目标实现人民币可兑换;汇率政策配合国际收支平衡;灵活汇率制度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生产要素价格与汇率调整配合有助于中国经济平衡发展等。

  “央行高层频繁发文是缓解国内压力,帮助市场充分理解汇改,稳定市场预期。”一位外汇局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央行6月19日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对此,有人士认为,增强汇率弹性,将损害出口行业,导致失业增加,也可能存在“热钱”流入的风险。

  “人民币在5%—10%的范围内波动是正常范围,但现在很多企业表示人民币升值1%—3%都要大面积亏损。要是这样的话,汇率浮动机制就无从谈起。”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陈炳才称。

  实际上,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态势明显增强,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明显降低。截至8月3日收盘,人民币对美元收于6.7734,较昨日上升8个基点,为连续第7个交易日上涨。不过以中间价计,自汇改重启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涨幅仅有0.78%。

  粗略统计,汇改重启的一个半月中,有三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三周下跌,但实际上0.78%的涨幅主要是在汇改后前两周累积,整个7月累计涨幅仅为0.1%。

  分析人士指出,从短期看,目前汇改的路径是稳健升值,逐步让市场引导汇率,而不是快速的汇率升值。而从长期来看,我国要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曾披露,美元,欧元,日元和韩元是“篮子”的4种主要币种,新加坡元、英镑、马元、卢布,澳元、泰铢、加元是“篮子”的7种次要币种。但一篮子货币的模式缺少实在的模式透明度、权重有效性以及框架执行度。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陆前进认为,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必须解决两个技术性问题,一是货币篮子里的货币种类;二是人民币对篮子里每一种货币汇率的权重。现实的问题是建立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参考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确定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目前BIS和IMF等都公布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但是我国央行必须公布自己的有效汇率指数,篮子货币的选择、汇率权重的选择等都应由央行自己确定。

  资本项目开放渐行渐近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人民币可兑换,目前经常项目已经放开但资本项目仍部分管制。尽管易纲重申可兑换尚无官方时间表,但纵观近期外汇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或多或少都在朝着资本项目开放方向行走。

  权威人士称,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应该是先机构后个人,先长期后短期,而目前资本项目开放正沿着这个思路进行。

  去年外汇局密集发布了包括《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在内的3项外汇管理新规,今年6月再次发文,下放10项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审批权,以贸易便利化和促进境外投资为目的的资本项目开放先试先行。

  而去年以来央行努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国际板创设工作提上议程,对人民币可兑换做出实质性进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外汇局人士表示,人民币可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随着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开展,非居民境内持有人民币结算账户具有明显的资本项目账户性质,这将对非居民特别是机构持有境内人民币账户外汇管理产生较大冲击,建立境内和境外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非常必要。

  实际上,近期香港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步伐明显加快。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7月19日就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安排签订了补充合作备忘录,同时与中银香港签署了修订后的“人民币业务清算协议”。该协议被视为人民币在香港的流通“大松绑”,而包括小QFII在内的人民币回流机制探索也有望在不久之后推出。

  也有专家对资本项目开放保持谨慎态度。前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余永定撰文呼吁,资本管制是中国金融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应该是所有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一步。

  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表示,人民币资本项目要实现可兑换,国内经济必须软着陆。“国内的人民币资产在各方面的价格比国外的要贵得多,两个水位形成很大的落差。现在是通过资本项目管制这样一个防护堤在维持着。假如中国企业和居民购汇的限制取消,肯定会出现资本外流,人民币资产就形成向下的压力,这就给中国的银行体系和信贷体系带来紧缩效应。”

  汇改还需配套改革

  胡晓炼指出,6月19日进一步推进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平均日波幅超过90个基点,已经比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间的平均日波幅70多个基点明显扩大。改革目标是建立一种机制,使汇率水平能基本反映市场供给和需求状况。未来人民币对美元可能扩大波幅。这一表态耐人寻味。

  不过专家指出,汇改目标虽然以市场供求为导向,但目前还是以央行为导向,达成汇率调节机制的效果还有赖于其他政策的配合。

  陈炳才表示,加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从技术上讲不成问题。但汇改最大的障碍在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所必要的额外的条件,包括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这些事情不是央行能够在短期内推动的。”

  刘煜辉指出,汇率机制改革要与要素价格改革相协调,汇率提升会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使得贸易部门出来的钱,在非贸易部门形成有效的供求关系。但现在非贸易部门主要是国有资产把控,经过汇率机制调节后流出的资本只能转向虚拟经济。只有“国退民进”,民营资本取得成效,汇改目标才能实现。

 

 

20100804美元指数狂泻难止 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显著贬值  王辉  中国证券报

  欧元大涨击溃强势美元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显著贬值

  在美元指数持续下泄的背景下,8月3日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报6.7722元,再度逼近6.7718的前期低点。分析人士表示,短期内美元的下行可能仍将延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或将再度创出新高。与此同时,由于近期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显著下滑,人民币有效汇率未来则有可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走低。

  美元指数狂泻难止

  继7月份美元指数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暴跌5.21%后,8月第一个交易日(8月2日)美元对各主要非美货币再度出现大幅下跌,当日美元指数大跌0.82%并击破81点整数关口,欧元对美元汇价则创出了1欧元对1.3194美元的近3个月新高。

  本周二(8月3日),美元指数如同“滚石下山”般的下滑依然没有停止。截至北京时间8月3日19点,美元指数盘中最低跌至80.47点,创出4月17日以来的近3个半月新低,逼近80点整数关口,而欧元对美元汇价则有效突破了1.32整数价位。

  二季度以来美国经济的糟糕表现,为投资者抛空美元提供了最大的做空理由。

  招商银行分析师刘东亮表示,美国近期一系列疲软的经济数据,特别是上周公布的2季度GDP增长数据,凸显了美国经济复苏放缓的现实,美联储也在公布的褐皮书中承认,经济复苏动能不足。美国经济基本面的种种令人失望的表现使得美元成了近期金融市场上的“弃儿”。

  中国银行外汇交易员周晓沧认为,目前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已经由前期对欧元主权债务危机的关注,转向了对令人失望的美国经济基本面的担忧。美国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美国政策退出更加“遥遥无期”,与之相对应的是美联储可能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

  周晓沧表示,欧元对美元上穿1.30整数关口后,市场上大量止损单涌出,并进一步推低了美元指数,目前美元指数仍难言触底,短期可能还将有3%左右的下跌空间。

  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持续贬值

  人民币汇率方面,8月3日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报6.7722元,再度逼近6.7718的前期低点。周晓沧认为,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逼近前期高点,但未来进一步上升的空间预计仍较为有限,因为“此前央行关于进一步放松人民币汇率弹性等方面的表态,并没有传导至一线市场交易员”。

  在海外人民币远期汇价方面,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美元对人民币一年期汇价近几个交易日持续围绕6.68元附近波动,与前期6.65元左右的汇价相比,海外投资者进一步压低了未来1年人民币升值幅度的预期。

  数据显示,受非美货币持续走强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较为有限两方面因素影响,人民币对主要非美货币的汇率水平则出现了较为显著的下滑。以中间价计算,与 “二次汇改”前一交易日(6月18日)相比,截至8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0.82%,而对日元、欧元、英镑等货币均出现不同程度贬值,其中对欧元贬值5.24%,对英镑降幅更是达到5.99%。

  分析人士表示,疲弱的美元事实上以汇率传导的方式压低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而伴随着美元指数的下滑,这一趋势或仍将延续。

 

 

20100804中国股市将进入长期“沉淀期” 肖玉航 九鼎德盛

  近期与不少投资者朋友交流时,其多位朋友问我股市中长期走势会如何?对于这个问题,笔者通过对中国股市近20年的走势及全流通格局即将形成的背景研究,总体认为中国股市在经历了多次的政策性行情起伏后,面临市场化的接轨与中长期“沉淀期”明显。从市场现象及即有累积来看,“沉淀期”是笔者所总结出的一个术语,之所以认为A股市场将进入长期沉淀期,主要考虑多因素影响,而“沉淀期”股市会有波动,也存在机会,但结构性风险将面临极大的杀伤力,因此“沉淀期”的投资需要理性与波动性策略应对,而防范可能的长期性结构风险应是主要策略。

  结构性累积泡沫面临市场化中长期冲击。从目前A股市场来看,随着大量的高PE新股发行与上市,实际上累积了极大的泡沫风险。从股市运行周期来看,今年底A股将进入到全流通完全形成之中。对比股市累积问题来看,实际上许多股票在上市之初就已透支了未来多年的业绩增长。从国际资本市场多年发行与上市情况来看,我们研究发现大体呈现出发行PE在10-20倍之间的为多,综合价值发行PE在15倍,而股票上市后,由于交易制度与财务透明严格、法律追溯制度的相对完善,其上市后其价格围绕发行价短期波动的为多,而中长期股价随着业绩的增长或下降、投资回报情况等因素,其价格的波动性相对稳定或下跌反映,而反观A股市场,发行与上市即形成许多泡沫股,有的股票还存在重大质疑,而这种情况经历了恢复新股周期后,面临巨大的抛售压力。统计信息显示:从限售股解禁情况来看,Wind统计,9月份为2306亿元、10月份为3970亿元、11月份猛增到18654亿元,加上历史上解禁的限售股累积筹码,目前上海单边1000亿的成交难以支撑供给。而从大跃进所产生的高PE新股解禁来看,其总体估值远高于成熟市场多年运行所形成的估值,目前深圳创业板股票PE估值已是美国那斯达克市场的3倍左右,世界主要创业板市场多年发展表明,过分的高估值早晚要回归,因此从结构性累积的风险而言,笔者认为随着产业资本的不断解禁抽离,其A股绝大多数股票的向上空间极小,不排除严格市场化接轨后,A股出现毛票。

  政策性效应刺激面临减弱。从中国A股市场历次大行情来看,绝大多数都与政策性因素密切相关,比如1994年的三大政策、2007年的全民股改、2009年密集性刺激政策,这些因素在经历了股市的巨烈起伏后,实际上也带来了股市的负作用,即退市制度弱化、保护式重组增加、内幕交易横行、PE式腐败、利益任职等一系列的问题,股市的投资者在经历了队伍规模大幅度增加的背景下,实际上投资者也在密切关注着市场,国际全流通市场横向对比、股票市场的规范、国外市场的运行轨迹等都在网络发达的背景下,为投资者所认识,因此从目前中国A股累积的绝大多数股票估值来看,其虽然有政策刺激的波动性上涨,但总体的估值风险已经很大,由于产业资本与投资利益的博弈,今后政策性刺激的重心与外因或将大为减弱,因为本身许多泡沫股的国际对比在未来资本市场中或将面临大幅度回落风险,比如同样行业的主板龙头企业,在香港维持在10倍PE波动,而在国内上市就接近40倍的炒作,而其发行与上市环节存在诸多质疑,但发行通过,这样的公司或将在未来伤害市场。从政策性刺激弱化另一原因来看,由于目前股期开出,任何单方面的政策都会带来相关投资人的巨盈或巨亏,因此指望今后A股出现那种全民行动、多政府部门齐上的股改行情,将不现实。

  前车之鉴,日本股市泡沫破裂后调整30年。从世界主要国家在高估值体系泡沫破裂后情况来看,日本股市可谓调整幅度之大、时间之长可谓世界新兴市场借鉴。从日本股市K线轨迹图来看,日经指数自1989年底38957高点调整以来,其30年内总体延续了泡沫破裂后的调整之势,其间的20000点在1996年5月、2000年3月有所触及,但随后的10年中,日经指数再末上20000点的区域,目前维持在10000点下方调整。有投资者说日本股市是日本经济不如中国经济,这一点可以认可,但日本仍然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其股市泡沫破裂,回归正常估值是难以阻挡的趋势。中国股市虽然在基本面上目前好于日本,但股市自身估值特别是全流通格局下的估值体系,同样面临中长期的调整之痛,中国股市自70倍PE泡沫破裂后,经过调整有所降低,但随着大量新股高PE发行及行业产能过剩、CPI实际可能高企等因素,中国股市大跃进式的发行正面临中长期股票估值回归之中,因此股市的长期“沉淀期”调整概率为大。世界主要股市运行轨迹表明,任何过分的高估值总会为市场所修复,日本没有例外,中国股市中的许多高PE泡沫股也难有例外。A股市场今年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融资市场。今年1-7月份,A股已完成2732.86亿元的新股募资,183家新面孔登陆A股。伴随着A股融资潮的出现,中国A股市场中平均每个月培育85个亿万富豪,这意味着每天“诞生”三个亿万富豪,但可以肯定的是资产泡沫中的富人或将面临未来抽资的“剩宴”,因此对于目前的大跃进或已经形成的“泡沫化”股票的调整仍有时日。

  总体来看,笔者认为A股市场中长期而言将进入“沉淀期”,而市场中许多泡沫股票终将价值回归,由于历史累积与市场化冲击、政策效应的弱化,可以预见A股将经历3-5年的“沉淀期”的概率为大,其间消除泡沫的过程中,将带来结构性风险的品种致命性重挫,而其间的反弹与波动机会仍然存在,只是这种中长期的“沉淀期”将总体风险体现更为明显而已。

 

 

20100807中国发出更多汇率改革暗示  新快报

  中国监管机构近日发出了有关未来放开本国资本账户的更多暗示。

  自6月下旬中国宣布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以来,中国央行方面发表了一系列公开声明,解释自己的立场,其中5份来自副行长胡晓炼,还有一批声明则来自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该机构负责管理中国的外汇储备并监管外汇市场 .

  为什么这些平时不愿见媒体的监管机构一下子发布了这么多声明?

  外管局发布的最新声明称,该机构正考虑推出新的外汇交易品种,同时承诺有重点、有选择地推动资本项目改革。

  没有信息说明这些新产品可能是什么。市场参与者表示,外汇期权可能是下一个新动态,但在上述声明之前,外管局局长易纲上周在接受采访时暗示,中国正逐步走向自由浮动的货币。

  对于突然发布的大量声明,最常见的解释是,中国央行正在努力争取国内政治支持,以过渡到一种更灵活的货币,这种主张遭到了很多方面的抵制。

  但是,有关外汇市场最新开放举措的暗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针对海外受众的。在海外,对于人民币汇率在初期炒作后升值缓慢,已经有人发出了怨言。

  正如资本经济的马克·威廉姆斯在题为《盯住政策的回归》的报告中所指出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7月份几乎没有变动。的确,“自宣布改革以来,人民币在贸易加权基础上实际上走弱了”。他补充说:“在重启政策改革后,这么快就在实际上恢复盯住美元,肯定持续不了多久。”

 

 

20100807中投投资黑石浮亏超60% 黑石投资中国赚100%  华夏时报 陶盈舟

7月29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公司)公布年报,11.7%与12.9%的投资收益成绩单将2008年投资失利的阴霾似乎一扫而光。前者是其全球投资组合回报率;后者是境外投资回报与中投全资子公司中央汇金公司收益率合并后实现的总资本回报率。2008年年报的这一组数据是-2.1%与6.8%。

投资盈利的喜悦还未散尽,8月初即传出中投亏本甩卖摩根士丹利下称大摩股票的消息。从今年7月21日开始,中投分6次出手减持大摩普通股,每股最高27.25美元,最低27.04美元,均低于2009年6月认购大摩配股的27.44美元。截至8月3日,中投已经连续抛售摩根士丹利股权总计1717万股,套现约4.67亿美元。有业内人士认为,中投以亏本价格出售大摩股份在相当程度上是出于规避美国监管部门的需求。

中投的频频举动引起市场的极大关注,而在关注中投的同时,《华夏时报》记者更注意到,中投当年首笔投资的黑石集团,正在中国市场上进行着悄无声息的大规模募资和投资运动。

清科研究中心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至2010年7月31日,32只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募集资金量同比上涨616.9%,全面超越2009年全年募资总额,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黑石资本合伙VI的设立,将用于投向中国、印度等亚太国家的外币基金募资规模已经超越百亿美元——几乎是上海金融产业投资基金110亿元募集金额的6倍。

8月4日,记者致电清科研究中心想了解黑石集团所募资金的来源和欲投资对象,对方以签署了保密协议为名,不露丝毫口风。

社保身影疑现黑石投资人行列

2007年5月,尚在筹备中的中投斥资以每股29.605美元认购了黑石集团1.01亿股的无投票权股份,总耗资30亿美元。至今年8月5日收盘,黑石集团股价为11.51美元,在3年多的时间里,这笔30亿美元的投资浮亏仍超过60%约18亿美元。

黑石集团除了没能积极让中投公司的30亿美元“解套”外,但在中国市场上无论是引资募资还是在寻找项目积极投资等方面都显得游刃有余。借助中投的“东风”,黑石集团从2007年开始,入股蓝星集团、买入上海商务楼、打造寿光物流园,甚至设立中国大陆基金,吸引包括社保基金的关注等几乎都是顺水顺风。

或许对于黑石集团来说,借着中投的名气,将来甚至是借着社保基金的名气,它在中国版图上的扩张才刚刚开始。

如果不是因为长达4年的锁定期,或许中投公司此次减持的不仅仅是摩根士丹利的股票。

不过,就像黑石集团CEO施瓦茨曼所说的,他们并不在意短期的投资,对中投而言,30亿美元的投资在3年里连续浮亏,而“并不注重短期效益”的黑石在中国3年的投资收益却是盆满钵满。

“没有人会对黑石有抗拒力,连蓝星这样的国有上市公司都选择了黑石,别人为什么要拒绝呢?”安邦集团分析师徐斌向记者如是说。的确,当黑石集团最初邀请梁锦松担任黑石大中国区主席时,这位香港特区前任财政司司长就开始奔赴国内四处游说。随后,尚在筹备阶段的中投公司迫不及待地投入了30亿美元,而这份特殊的入股几乎奠定了黑石集团今后在中国的畅通无阻。

2007年9月,黑石集团出资6亿美元购入蓝星20%的股权。2008年6月,以11亿元的价格买下上海长寿商业广场,这是黑石集团在中国房地产业的首笔买卖。

2009年10月31日,黑石集团在上海宣布成立百仕通中国股权投资管理公司,负责在浦东设立的首只地区性人民币基金——“中华发展投资基金”的管理工作,并引入上海陆家嘴金融开发公司成为该基金的首个投资人。这个计划规模为50亿元人民币的基金,将重点投资上海及其周边的长三角地区。有消息人士指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可能是黑石该基金的一个主要投资方。

2010年4月,黑石集团更是牵头与中国最大的农产品市场运营商之一的寿光物流园达成协议,将在寿光物流园赴香港上市之前,对其进行大约6亿美元的投资,占寿光物流园30%的股权。

至此,黑石用3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三级跳的过程,从最初蓝星的6亿美元投资到最近的百亿美元的募资,黑石对于中国市场的目标已经明确,“其实黑石能够进入中国市场迅速获得项目,很大的因素就是借助政府的背景。”徐斌表示,无论是中国区的管理人员还是公司的股东,甚至传言的社保基金加入,都会进一步加强黑石在中国的实力。

就如同施瓦茨曼所说的“中国是一个不同的市场,我们'没有尝试’求异,而是尽量依照中国规则行事”。

黑石在华3年投资获利100%

中投投资黑石3年均告浮亏,但黑石在中国却是风光无限,获利翻倍。

《华夏时报》记者发现,按照黑石集团8月5日每股11.51美元计算,在中投距离解禁只有一年之遥时,当年每股29美元的投资,至今浮亏仍高达61%,约合18亿美元的亏损。如果按照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说的,中投公司进一步增持了黑石的持股比例。若按超过10%来计算,那么这笔亏损或许更大一些。

与公司股价原地踏步大相径庭的是,黑石集团从遭遇金融危机以来,就选择了中国作为投资避险的圣地。不仅有超过100亿美元的亚太基金,同时还成立了专门的人民币基金用以投资中国,“黑石集团在中国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投资方向就是房地产行业,其次是动物药品、农业以及金融行业,当然也包括了蓝星集团。”清科集团研究总监符星华告诉记者。

正如施瓦茨曼说过的,“金融危机让像黑石这样手握现金的PE迎来了投资的春天,因为金融危机挤干了资产泡沫,便宜的金融资产如今俯拾即是。”也因此,黑石集团在中国的3年成为其丰收的投资年。

其中,仅以黑石集团2008年买入的商业地产为例,易居与佑威两家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海房价平均涨幅高达50%,其中个别楼盘上涨幅度最高达到了120%。这就意味着这笔11亿元的投入,黑石最少获利5.5亿元,而最高收益则达到13.2亿元,是当年出售该项目获利方纯利的两倍还多。

同时,黑石联合其他基金投资的寿光物流园,预计2010年交易额可以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并将在今后数年保持20%的年增长率。这就意味着,享有该公司30%股份的黑石等投资机构,至少可以每年从中获利20%。

而最早于2007年投资的蓝星集团,记者发现,已经成为黑石为数不多在中国出现浮亏的项目,其中沈阳化工、蓝星清洗和星新材料按照9月第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和8月6日盘中价计算,跌幅分别达到47%、12%和81%,平均跌幅为46%。不过,按照此前坊间传出的消息,这笔6亿美元的投资将分期给付,倘若蓝星旗下公司业绩盈利未达黑石标准,资金便会延期支付。

尽管如此,黑石集团3年来在中国投资项目的平均收益依然接近100%,堪称投资零失误。最新的消息则宣称,背负着“创投第一股”光环的鲁信高新也被黑石公司看上,正在洽谈合作事宜,而收购该公司的资金正是来自可能出现在社保基金的黑石中华区人民币基金。

“几乎所有的基金都希望能搭上社保基金的船,因为有了社保基金,就等于有了强有力的后盾。”凯鹏华盈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周炜向记者坦言,如果黑石和社保合作,那政府的强大背景将对于其投资项目有巨大的作用。

 

 

20100809 多家上市公司现身淘汰落后产能黑名单  周宇 范彪  证券时报

 2010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公告

  工信部昨日向社会公告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这些企业的落后产能必须在今年9月底前关闭。值得注意的是,名单中出现了不少上市公司的身影。

  据介绍,这18个工业行业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共涉及企业2087家。其中涉及企业数较多的行业有:水泥762家,造纸279家,印染201家,焦炭192家,炼铁175家,铁合金143家,制革84家。从各省分解落实情况看,淘汰任务较重、涉及企业数量较多的省份有:河南230家,山西226家,浙江180家,河北165家,云南165家,贵州128家。

  水泥行业的淘汰名单中,上市公司的名字屡屡上榜,冀中能源旗下邯郸矿业集团邯凤水泥有限公司、天山股份旗下塔里木分公司、狮头股份旗下的第一分公司以及西水股份、亚泰集团、青松建化都有生产线被淘汰。与水泥行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造纸行业虽然淘汰的企业数量很多,但是难以觅出上市公司的身影。玻璃、酒精、柠檬酸、制革、印染、电石、电解铝等行业的淘汰名单中也几乎看不到上市公司名字。

  在铅冶炼淘汰落后产能名单中,驰宏锌锗的1条烧结生产线被淘汰,产能为5万吨;在味精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名单中,莲花味精、星湖科技榜上有名。化纤行业中美达股份1批上世纪80年代初低中速纺丝生产设备遭淘汰,涉及产能为0.34万吨。炼铁、炼钢、焦炭行业的淘汰名单中,出现了重庆钢铁、西山煤电等公司身影。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示,按照国务院相关文件的要求,将对未按规定限期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吊销排污许可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和核准新的投资项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予批准新增用地,相关管理部门不予办理生产许可,已颁发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要依法撤回。

  同时,对未按规定淘汰落后产能、被地方政府责令关闭或撤销的企业,限期办理工商注销登记,或者依法吊销工商营业执照。必要时,政府相关部门可要求电力供应企业依法对落后产能企业停止供电。

  业内人士指出,这次政府淘汰落后产能的决心异常坚决。以往的类似政策往往留有口子,比如用新的产能来置换旧有产能,这导致了过去经常出现产能越淘汰越过剩的怪现象。但这次有所不同,政策对新建产能已暂停审批,同时还从实际操作上采取更多的措施予以配合。

 

 

20100809指数或将进入新的震荡周期 江帆 东吴证券

  上周市场在冲高后震荡明显加大,但每每市场遇到危情时股指期货都会适时出来扮演“临危救主”的角色,周五两市股指能以接近全天最高价收盘期指的作用不可低估,同时全周成交量较前周略有放大。而经过前周普涨后上周个股进入分化阶段,其中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在深沪综指和成指整理的同时分别大涨3.78%和4.44%,市场风格转换迹象再度显现。热点上农林牧渔、酿酒食品等板块涨幅居前,而地产、银行等权重板块则微幅下跌。

  本次自2319点以来的反弹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金融、地产等权重板块在连续下跌后开始企稳反弹,如万科A在7月1日便触底,之后股价也从6.65元一路反弹至8.55元,累计反弹幅度高达25.57%。在这期间,虽然多次出现普涨的格局,但每次涨幅超过5%的家数较少,市场重心仅在蓝筹股身上。反弹第二阶段,中小市值个股开始活跃,盘面热点开始轮动,市场赚钱效应逐渐增加,同时前期滞涨的个股也开始补涨。总体来看,在经历了一个小周期的板块轮动后,股指出现调整也在情理之中。对于后市,我们认为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社保等“国家队”资金的动向,7月份415亿元的社保入市资金在未来能否持续,这将对投资者信心和市场行情起到尤为重要的方向引导作用。

  从历史走势来看,上证综指连续杀跌后企稳反弹并呈现七连阳走势的最近两次分别发生在在2009年1月中旬和9月初,当时大盘也是分别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但均出现了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反弹,但在出现像8月3日那样阴包阳的k线形态后均有两周左右的调整期,之后便再度重返升势。因此,如果历史简单重复的话,本次也将出现两周左右调整。但自从股指期货推出以来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单边下跌、横盘震荡以及单边上扬行情,市场的趋势性的运行更为明显,因此本周调整期间是否会打破这一趋势仍存一定的不确定性。而7月份经济数据就要即将公布,从多数的预测看经济回落将更趋明显,再加上楼市调控的隐忧仍在,因此对于后市首先要跟踪政策面的变化,行情能走多久一个乐观的预期必不可少,其次市场的内部因素也很重要,如量能能否持续放大、指标股不要成为拖累指数的累赘等,都是影响后续行情的关键要素。

  总体来看,在上半周上证综指先后击穿了5日和10日均线,这表明前期的逼空行情暂告一段落,后市有望进入新的震荡阶段。在没有新增场外资金介入或者新的利空政策出台的前提下,短期股指向上和向下的空间均较为有限。因此操作上仓位较重者需在股指反弹期间降低仓位,相反仓位较轻者也可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在股指连续下跌后适当逢低关注,并适当降低市场盈利预期,同时波段操作。热点方面,继续建议投资者关注以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为代表的低碳经济概念。

 

 

20100810金岩石:政策风险很近 建议开发商尽快主动降价   上海证券报

  楼市政策调控的目标有官方的正版,也有坊间流传的“山寨版”,而“山寨版”解读的房价下跌多半与商业银行的压力测试有关。在4月份的一次理论研讨会上,某发言人预测楼价将全面下跌,下跌幅度在30%以内,依据为:银行压力测试的结果表明楼价下跌30%不会引发金融风险。最近又有银行的压力测试了,据说要测试楼价下跌60%,我想“山寨版”的政策解读要有更新版,应该有人推断楼价将下跌60%了!

  商业银行的压力测试是风险管理的常规行为,原来没有媒体关注,所以压力测试的量化指标和市场预期无关。现在由于观察楼价的“山寨人士”需要有依据,压力测试目标就变成了被炒作的楼价下跌目标。压力测试的目标是应对金融风险,房地产与金融危机的关联度很高,2007年有美国的次贷危机,1997年有亚洲的金融危机,导火线都是因为房地产价格暴跌而引发的跨国债务链断裂。问题是:房地产关联的金融风险应如何衡量?

  本次压力测试的指标从30%提升到60%,并非说明楼价将下跌60%,恰恰相反,说明房地产关联贷款在银行信贷资产总额中的占比很低,下跌60%才有可能触发银行的信贷危机。国金证券研究所的报告说明,房地产相关贷款占信贷资产的比重不到30%。全国银行业信贷资产总额超过40万亿,其中开发商贷款不到3万亿,占比不到8%。根据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住户中长期消费性贷款余额不到6万亿,占比不到16%。即使把分类含混不清的地方政府融资总额也算上一半,再加上不到4万亿,总计不到13万亿的房地产关联贷款占信贷资产总额的比例也才刚超过30%,那么可能触发金融风险的房地产关联贷款占比大概是多高呢?

  在笔者看来,金融风险还很远,政策风险却很近,所以建议开发商们尽快主动降价以“安抚山寨情绪”。我判断金融风险远近的指标有四:第一,本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和1991年日本楼市崩盘之前,房地产关联贷款占信贷资产总额之比均接近甚至一度超过了60%;第二,美国金融海啸来临之前,居民住宅财产税的税基总值与按揭贷款余额之比超过了1:0.9(还有数据说是1:1),所以房价下跌15%-30%就引发了数百万家庭丧失了住宅抵押品赎回权;第三,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是泰国,房价暴跌的原因之一是外资大举撤离,所以应关注房地产关联贷款中的外资占比;第四,房价上涨若激励银行发放房屋净值贷款(HOME EQUITY LOAN),房地产信贷规模就有可能失控。按照这四个标准,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几乎没有金融危机爆发的迹象,各大商业银行在贷款评级或分类中也都把居民中长期消费性贷款定义为优质资产。银监会不断要求商业银行拿出优质信贷资产搞压力测试,用心之良苦,可惜还是被有些专家借题发挥。

  在中国,商业银行的按揭贷款业务开展时间很短。按揭业务的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信贷总额占比不高,创新品种很少,所以从金融风险的角度看,中国住宅市场现在不是房价越高风险越高:按揭购房的贷款比例将随房价上涨而下降!

  最近坊间热议的话题之一是“黑房率”,城市房产有投资消费双重属性,在投资消费双轮驱动的房地产市场中,晚上9-10点较长期不亮灯的房子被称为投资房,“黑房率”是衡量房地产市场投资率的标准之一。在按揭贷款的房价占比较低的国家,投资人的“黑房率”并不是衡量银行金融风险的指标,开发商的“烂尾楼”才是。因为,“黑房”是已经卖出的房子,意味着金融风险已经分散转移给投资人了,投资人的“黑房”若现金比例很高甚至全现金持有,等于是为银行和开发商分担风险,所以用“黑房率”论证金融风险很高也是缺乏常识的逻辑混乱。

 

 

20100810美国在给中国下套 欲使中国为金融危机买单   钮文新 中国经济周刊

  一条所谓的“经济逻辑线”,极具霸权主义特征的“强盗逻辑线”,就像一条无形的绳索试图捆绑着中国经济。

  从目前甚嚣尘上的“中国经济责任论”,到与之一脉相承的“顺差国责任”、“债权国责任”、“储蓄国责任”以及“能源消费大国责任”、“碳排放大国责任”等等一系列强加给中国的“义务”,都是这条逻辑线上的“点”,穿起这些“点”的目的,无非是让中国成为此次金融危机的“最终买单人”。

  更恶劣的是,为了使“中国经济责任论”获得更为广泛的认同,他们不惜以“中国经济威胁论”离间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使“霸权”的逻辑更具杀伤力,让中国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

  逻辑线很长,我们需要一步步地理清过程,看透“霸权”如何一步步地诱导世界并最终达成倚强凌弱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用充分的事实告诉世界,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元凶是美国,是美国过去30年一直奉行、并强加于世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观、价值观,及其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产业分工的相关政策。

  可以肯定地讲,过去30年,美国人不仅用“绿纸”换走了所有“顺差国”的资源、环境、劳动等一切他们需要的财物,而且其“绿纸”的强势地位和无度发行,还造成了全球经济失衡,引爆了害人害己的全球金融危机。

  但现在,拥有霸权思维惯性的一些美国人,反而把“失衡”的罪责强加给“绿纸”的被动持有者。他们的“霸权逻辑”是——你们必须把所持有的“绿纸”还给美国,全球经济就恢复平衡了。

  其实,这些美国官员和学者,根本没有兴趣去追究全球经济失衡的真正原因,也没有兴趣去区分什么人该负怎样的责任,而只是凭借其娴熟的危机公关谋略和惯有的霸权逻辑,将罪责强加于中国,最终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受害者为其制造的全球经济失衡买单,为美国的经济败局买单。

  从“引导舆论”到“出牌要价”

  先把镜头拉回到一年多前。

  2009年4月初,G20首脑首次汇聚伦敦,共同商讨救助世界经济的共同行动纲领。就在这次峰会之前,刚刚上台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向世界作出了一个试探性的动作,他在登上“空军一号”前往伦敦之际,出乎预料地抛出了一个试探性的说法:金融危机的源头在于全球经济失衡。

  此言一出,世界的预感是“美国可能会用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去应对危机。于是,各国舆论群起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并同时强调和论证金融危机的根源是华尔街的“金融监管无力、金融大鳄贪婪无度”,言论矛头直指奥巴马的“失衡论”。表面上看,奥巴马的声音受到了压制,其本人也以较低的姿态高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奥巴马的“失衡论”真的就此偃旗息鼓了吗?没有。

  2009年9月,当G20首脑准备再次聚首匹兹堡的时候,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以及一些亲美的西方政要和经济学家开始发难。他们的矛头直接指向“一些发展中国家”,他们“只言结论、不说论据”地抛出新说法:高储蓄率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而全球经济失衡又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关键所在。就此给金融危机贴上了“经济失衡是原罪”的标签。明眼人都明白,显然这一论调的主要针对对象就是中国。

  此番论调亮相之后,白宫堂而皇之地为G20匹兹堡峰会拎来了一份提案——建立世界经济新框架。按奥巴马本人的说法,这个“框架”的核心就是:确保全球经济重新恢复平衡。

  巧合的是,似乎是为了迎合“奥巴马提案”,抑或是帮助美国向世界解释“奥巴马提案”的目标指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施特劳斯·卡恩和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开始在各种场合不厌其烦地强调“平衡”是何等地重要。与此同时,“白宫”新旧两代高级官员“走马灯”似地穿梭于世界各地,解释美国“再平衡政策”的针对性和必要性。

  自此,世界的舆论也开始转风使舵,《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等英美各大媒体一时间组织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评论报道,“一边倒”地扑向了对“失衡”或“再平衡”问题的讨论,其核心是“贸易失衡”。

  无独有偶,当一些国家明白了美国人“再平衡”主要不是针对自己,而是针对中国的政策意图之后,也加入了这场“闹剧”,并冀望于借助美国的力量为自己分羹一杯。

  明争暗夺开始了,中国成为巧取豪夺的对象。

  这场经济战争的逻辑是这样的:首先把“中国经济不会在金融危机中受到太大冲击”的说法,改写为“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然后分析说,为什么中国经济可以一枝独秀?因为“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占了便宜”;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在金融危机中占到便宜?因为“中国多年执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政策,有意压低人民币汇率,造成了全球经济失衡”;而“全球经济的长期失衡,导致美国贸易逆差越积越多,长期吃亏,所以才导致金融危机”。

  于是,最终的结论是:既然中国是全球经济失衡的制造者,既然全球经济失衡是这场金融危机发生的主因,那中国就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承担“全球经济失衡的负责”,为“再平衡”支付代价。

  接下来的环节便是,什么才是中国必须拿出的实际行动?第一,重估人民币,并使之大幅升值;第二,多进口、少出口;最重要的是:到我们的国家来多买东西。这便是美国人最后亮出的“底牌”。

  “绑架”人民币汇率

  遏制中国经济

  “谎话重复千次就是真理”,美国人不仅深得此道,而且也是屡试不爽的拿手好戏,因为他们掌握着全球舆论话语权,甚至是“舆论霸权”。

  为什么说是“绑架”?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今年的6月19日,即中国“重启汇制改革”前前后后的过程。

  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为了避免发生各国间货币竞争性贬值,避免美元过度丧失信用,避免因人民币资产吸引力过大而导致美国金融市场过度缺血,中国政府选择了敢于负责的态度,有意收窄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波动,并借以推动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重新活跃。

  但是,中国的义举并未满足美国人的胃口。当“欧洲主权债务”这张“牌”成功地打压了欧元、重塑了世界对美元的信心之后,中国成为下一个目标——这个曾经不惜血本救助过美国的恩人。

  这次还是奥巴马总统首先出面。今年年初,他告诉美国人,并明示国会,在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上,他将“长年累月,不停地劝说中国政府”。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浪日益加大,国会、学界、政府、工会分别开始演唱不同的声部,并有意无意中煽动了国际上意欲分羹者的随声附和,一时间构成了人民币升值大合唱。

  为何选择这个时机施压人民币升值?

  首先,国际经济形势开始缓和,尤其是欧元被成功压制之后,美国不再担心美元被抛售了;其次,美国深知人民币盯住美元只是临时性政策,恢复弹性是早晚的事。所以,必须赶在人民币汇率恢复弹性之前向中国施压,虚晃一枪。

  按照心理学的分析,这样做的结果是:即便恢复人民币汇率弹性完全是中国政府在执行既定的汇率政策,也一定会给世人留下中国屈服于美国压力的印象。这不仅可以向世界再度炫耀美国的实力,而且在客观上给世人以“中国认同失衡论”的错觉。

  不得不佩服美国人的高明,不得不感叹他们的危机公关之道。他们太知道如何利用媒体、利用舆论,把别国的经济行为导入自己的利益轨道。

  难怪,如今IMF也不再遮遮掩掩,直接站到了前台,无视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在GDP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且在今年年底有望降至合理水平——4%的事实,也无视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坚持在与中国2010年度“第四条款”磋商报告中,再次用了大量篇幅对汇率问题进行阐述,认为:人民币币值仍然“显著”低估,并称升值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只是“阵痛”。

  IMF好像十分喜欢看到发展中国家经历“阵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后,IMF强迫受灾国政府实施极其痛苦的紧缩政策,理由是:这仅仅是“阵痛”,这样的“阵痛”有利于这些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但12年过去了,人们看到的事实是,这些受灾国在“阵痛”中丢掉了大量发展机会,甚至至今仍在“阵痛”中困顿。

  做个假设,如果中国这次也接受“阵痛”的建议会怎样?

  中国正在经历重大变革,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将在客观上增加中国的经济风险,而人民币大幅升值带给中国的“阵痛”,是否会使中国经济“灭顶于青黄不接”?

  IMF恐怕永远不会对中国提示这样的风险。全世界都知道这个公开的秘密:IMF只是一位前台表演的“木偶”,后台的提线者是美国。前不久,IMF已经帮助美国人借用“欧洲债务危机”成功地遏制了欧洲的经济潜力,现在可以再用汇率问题“遏制中国经济”,以保持美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比较优势”。

  美国也好,IMF也罢,他们不可能不知道,一个国家经常项目的收支状况对汇率定价作用早已经过时了,那种“通过货币的升值或贬值实现贸易平衡”的理论推演,也早已被历史事实多次否定。比如日本、德国,上世纪80年代至今,其货币大幅升值了一倍有余,但贸易顺差不仅刚性存在,而且有增无减。

  既然如此,美国和IMF为什么依然使用这一过时的理论攻击中国?显然,理论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用——它可以把中国的经济行为导入美国的利益轨道。

  为什么日本、德国的货币升值并没有缩减他们的贸易顺差?为什么中国现在也呈现出同样的特点?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贸易模式。

  中国对外贸易的67%是“加工贸易”——来料加工之后再出口。这种“两头在外”的贸易方式中,中国仅仅扮演了一个加工厂的角色,并注定了“进口货值小于出口货值”,从而形成“加工厂国家”的贸易顺差。但这个顺差仅仅是中国的加工费,是中国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和劳动而换来一点可怜的收入。

  与之相反,这一贸易模式的“加工商品的主权国”当然是贸易逆差,但这个逆差仅仅停留在国家层面,而宏观上则赚到了“低通胀率”,微观上那些“加工商品真正的主人”——跨国公司,更是大幅降低了加工成本,赚得盆盈钵满的真金白银。

  做个极端性假设,倘若中国是百分百的加工贸易,那么,货币升值是否会使这样的贸易达到“进口货值等于出口货值”的所谓“平衡”?只有一个办法:中国免费向外国人提供一切资源,而且工人不吃不喝,一分钱工资不挣。

  还有一个假设,可以让加工贸易达成“平衡”:请奥巴马总统劝说美国企业,统统离开中国、回归美国本土去生产袜子、鞋子、帽子,去组装电脑硬盘,去加工毛绒玩具,那样不仅可以实现中美贸易“平衡”,还可以让美国的就业问题获得解决。

  显然,上述两个假设都是荒唐的。不过,既然加工贸易顺差只是虚假的顺差,中国政府就完全有理由要求国际社会,改变贸易统计方式,从贸易的统计中剔除加工贸易所形成的顺差,只计算“一般贸易是否平衡”。

  一般贸易,是指完全由各国自主生产并出口的商品。一个被忽略的事实是,许多年来,中国的“一般贸易”顺差基本处于进口额等于出口额的平衡状态,今年上半年则已经出现了370亿美元的逆差。这说明,中国的贸易是吃亏的,其过去30年间建立起来的贸易优势正在丧失。

  而导致这一恶果的直接原因就是“贸易盈余意味着货币低估”这一错误的霸权主义逻辑的盛行和滥用。

  真实目的是

  搞垮中国实体经济

  面对如此明显的事实、如此浅显的道理,美国和IMF为什么仍不遗余力地用这套过时的理论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

  从国家竞争的战术上猜测,美国是想逼迫中国多买美国货。但这个猜测很难成立,因为美国不卖,尽管他们向中国承诺扩大市场开放,但至今拿不出有效的清单。

  再从国家竞争的战略上来分析。地球人都知道,目前中国已经或正在成为美国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如何遏制竞争对手,如何确保自己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事关美国的战略未来。如何才能打败中国这个危险的对手?

  中国是以实体经济为本的国家,中国需要加工贸易,中国的就业压力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大;而中国不可能发生美国等国那样的金融危机,因为中国的金融体系固若金汤,中国银行业拥有国家信用背景。因此,要想阻止中国壮大或击败中国经济,只有从击毁中国实体经济入手。

  一旦中国的实体经济垮塌了,中国的银行体系就会出现巨额坏账,中国才可能发生金融危机;实体经济垮塌了,中国的失业人群就会大幅增加,社会稳定才会受到巨大威胁。一句话,只有搞乱中国的实体经济,中国经济、中国社会才有可能面临万劫不复的深渊;美国才有可能继续拥有世界之巅的地位。

  至此人们终于明白了,逼人民币升值、能源消费“被第一”、强制中国减排、容忍金融大鳄恶炒资源价格……看似无关的这一连串的招数,目的只有一个:搞垮中国实体经济。

  也许善良的人们会质疑:美国人真的会为了自身国家利益而出此恶招吗?会不会是外界错怪美国人了?

  其实,回头看看美国近70年的历史,历次危机过后都曾找来“替罪羊”,前40年是欧洲,后30年是日本和亚洲,现在轮到中国了。

  所以,他们发明了“中国经济责任论”。不光是为了推卸“责任”,这个“责任”还是吃掉这只羊的理由。

  全球经济失衡根源在美国

  中国不应为金融危机买单

  当今世界,各国货币地位平等存在吗?当然不平等,美元独大;各国经济独立吗?当然不独立,这是一个全球“一体化”产业分工的世界。如果说全球经济已经失衡,根源就在全球经济霸主美国。

  首先,美元的特殊国际地位导致了全球贸易失衡。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国通过各种政治、军事和经济手段,使美元变成了石油等国计民生、工业生产必需品的唯一计价和结算货币。此举造成的后果是,世界各国都需要储备美元以应付石油等必需品的购买。到哪去获得美元?只能通过对美贸易顺差获得。所以,美国人真“美”了:可以什么都不生产,只要开动印刷机“印钱”,就可以买回需要的一切,就可以占有贸易顺差国的财富。“只买不卖”或“买多卖少”当然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源所在,而这个逆差,恰恰是美国“铸币税”收入的源泉。

  其次,美国的产业转移国策导致了全球经济失衡。既然印钱可以买到一切,那又何必自己辛辛苦苦地生产?于是,上世纪70、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美国在石油等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前提下,拼命拉高市场利率至20%,表面上说,这是为了抑制通胀,而实际结果却是把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赶出了本土,因为实体经济根本无法应对如此之高的原料成本和财务成本。当然,这其中还有另一个强大的助推器——“里根·撒切尔主义”主张——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和金融的自由化。

  所以,全球经济的不平衡的根源是美国,是美国过去30年一直奉行、并强加于世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观、价值观,及其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产业分工的相关政策。

  现在,很多人都在侃侃而谈全球经济的复苏,但复苏的希望依然渺茫,就连一直以乐观态度面对美国经济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8月2日,伯南克在对一些州议员发表演讲时承认:“我们距离经济的全速复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许多美国人仍在苦苦应对失业、房屋止赎和储蓄下降的问题。”

  目前,虽说美国的名义失业率已经出现轻微下降,但美国媒体报道说,大量实业人群已经放弃了寻找工作的努力,这部分人并没有被统计到美国的失业率中。另外,美国的储蓄率已经从危机前的0以下,增长到了6%。众所周知,消费在美国GDP中的占比高达70%,如果美国人没有了消费能力,那美国经济的增长靠什么拉动?

  不过,我们的确看到美国GDP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增长,而且到今年一季度的平均增速达到了3.5%。但数据的真相是,在美国这三个季度的3.5%的平均经济增长速率中,美国商业企业回补库存的贡献达到2.04个百分点,而剔除这部分贡献,美国实际最终需求的平均恢复速度仅为1.29%。

  美国的困境远不止这些,美国经济的潜在风险依然巨大。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最重要的经济引擎——金融系统已经开始大幅收缩,尤其在金融监管改革被强制性推行之后,金融业的“杠杆水平”进一步滑落,美国的信贷市场收缩突出,贷款违约率及银行资产隐性风险攀升。正如伯南克所描述的:尽管贷款亏损率似乎已经达到峰值,但许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还都“满是窟窿”,这不仅将导致银行收紧银根,同时也将成为经济复苏的一个重大障碍。

  更大的问题是美国经济体内还埋藏着“定时炸弹”——“次贷泡沫”破灭后给美国金融体系内部带来的大量不良资产。截至目前,这些不良资产基本上没有得到处理,有的是用修改会计规则和冻结债务清偿的方式,暂时将其掩盖起来;有的已经移至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当中。因此,如何修复金融机构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清除或化解这些不良资产也将是美国经济未来面临的大难题。

  美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在哪?至少目前还没有找到,而美国经济下跌的动力比比皆是。美国要保住由其担当世界霸主的所谓全球经济平衡,采用设下圈套逼迫中国为其金融危机买单的方式来“打劫中国”,当然是最佳捷径。

  了解了美国的经济困境,再看看美国提出的全球经济失衡理论,就不难理解,貌似合乎逻辑、合乎“理论”的各式“中国经济责任论”,都是发达国家进行国家竞争的手段,是披着学术和理论外衣的国家经济战争的武器。

  “中国威胁”实质就是“威胁中国”。

  避免认识的误区

  最首要的,我们必须避免陷入认识上的误区。

  比如说,在有关人民币汇率的言论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矛盾”的说法。一方面说,汇率不是决定贸易顺差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又用贸易收支平衡去证明人民币的汇率没有低估;一方说人民币没有大幅升值的理由,另一方又在论述大幅升值“无害”。

  尤其需要澄清的是“升值无害论”。有人说:升值可以抑制通胀,升值多一点,通货膨胀就可以少一点。

  这种说法对吗?理论上好像没错。但这样的理论描述与事实差距甚大。

  2005年7月后,人民币一路升值,而同时,通胀也愈演愈烈。大豆、石油、铁矿石都是伴着人民币升值一路涨起的。为什么?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进口——于是,我们就在国际炒家的口中听到了“中国需求论”。

  还有人说,2005年-2008年间,人民币大幅升值,但中国出口增长年均超过20%。言外之意,汇率调整并没有影响出口。这是事实,但我们必须看到,在此期间,中国出口大增是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畸形消费”冲到极致、超量购买力的体现。这样的情况未来不可能再有。所以,万万不可用特殊情况说明一般规律。

  8月1日,美国媒体报道说,众多投资者认为下一步世界经济的最大威胁是“通缩”。对此,甚至有学者和官员在探讨用人民币升值的方式对抗未来可能发生的“输入性通胀”。假如真的发生“恶性的输入性通胀”,用货币升值的办法去对抗无异于自毁长城。

  应该采取的措施

  第一,不该给本来就虚弱的中国内需经济“泼冷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必须坚持。

  第二,“理清”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但不可迅速“清理”,否则中国经济难免失速。正确的选择是“透明化”之后控制总量,慢慢消化。

  第三,政府财力必须加大两方面的投入,一方面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传统产业的兼并重组,协助优势传统产业扩张产业链,尤其是要加大批发零售、订单管理、仓储运输等中间环节的扩张力度,政府要伸手帮助零售终端走出国门;另一方面是加大财政对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扶植,引导社会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细心呵护股票市场。目前,全球经济风险巨大,加上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是风险极大的经济发展时期。发达国家的历史证明,这个时期不能主要依赖银行融资,而必须依赖高风险偏好的股权融资。

  第五,大胆利用优质的外国证券投资资本,把握金融危机带来的历史机遇。

  第六,坚决反击国际上的各种意在鱼肉中国的言论,内部必须统一认识,捍卫中国利益。

  第七,要有“硬的一手”。我们拥有全球最大的美元债权,应以此为筹码,为中国谋求更多的利益。

  第八,我们还要有“软的一手”。通过外交、舆论与合作的手段,寻求与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双赢。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足够的能力向世界说清楚,到底谁该对金融危机负责,如何才算承担责任。

 

 

20100810中国百亿扶持生物医药 振兴规划或本月出台   21世纪经济报道  

生物医药振兴规划,即将揭开面纱。

有医药行业协会人士称,规划已经递交国家发改委,可能在本月下旬出台。

另有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的专家透露,国家将拿出100多亿元来支持重大新药创制,平均每个新药持获得500-1000万元的项目资金。

作为这次重点支持对象,国家从100多个新药中遴选出10多个原创新药,可能成为打入欧美市场的先锋。这其中涉及恒瑞医药、上药集团、华北制药(10.41,-0.36,-3.34%)、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10多个企业和研究机构。

规划月底或出

生物医药振兴规划是由发改委牵头,科技部、卫生部、国家药监局等联合参与制定,经过多次论证和修改,已经定稿。

一位医药行业负责人透露,“正在走程序,但是没有用'振兴规划’这个词,是叫生物医药'十二五’发展规划。”

尽管国家层级振兴规划尚未出台,但是各地紧锣密鼓。江苏、上海、北京、四川等地政府都将生物医药纳入到正在实施的新兴产业振兴计划。

其中,四川已经将生物制药列为四川“十二五”规划冲刺产值的新兴行业之一。而江苏更希望到2012年生物医药销售收入超过5000亿元,目前江苏生物医药产业年产值约2000亿元,规模约占全国的11.5%。

而北京力争未来3年把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从现在的不到400亿元增加到1000亿元。上海则计划到2012年底,使生物医药行业经济总量达2000亿元。

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确定了生物医药发展的重点,包括基因药物、蛋白药物、单抗克隆药物、治疗性疫苗、小分子化学药物等。

科研专项资金配套

在生物医药“十二五”产业规划制定同时,由科技部、卫生部等制定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也在制定中。

卫生部指出,“十二五”计划仍设置“创新药物研究开发”、“药物大品种技术改造”、“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建设”和“新药研究开发关键技术研究”5个项目。

 在“创新药物研究开发”中,根据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等不同类别,国家给予不同的经费支持。其中创新药物临床研究每个课题经费资助范围为500-1100万元;临床前研究每个课题经费资助范围为300-500万元;新药国外临床试验研究每个课题经费资助范围为1500-2500万元,承担单位投入经费不少于1:4.

上述参加“重大新药创制”计划的专家透露,单个新药研发项目,国家给予的支持资金平均在500-1000万元;研发平台能获得上亿元乃至几千万元的支持,“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就获得了2亿元的国家项目资金支持”。

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国家正在从100多个原创新药中遴选出10多个更成熟的品种,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十二五计划期间,很可能会正是审批上市。”而在这些品种中,生物药和化学药居多。

[]生物医药振兴规划刺激医药股

中证网讯 医药股今日再次爆发,领涨两市。莱茵生物,安科生物,昆明制药、鲁抗医药,华兰生物、国药股份、达安基因、中汇医药、长春高新、华海药业、羚锐制药、海王生物等。

 

 

20100810化工行业:行业基本面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近期化工板块(尤其是传统大宗化学品上市公司)放量上涨,引发市场关注,对此我们的观点如下:传统与大宗化学品:景气前景决定回升空间。我们认为传统与大宗化学品低估后的投资机会已经到来,但是各子行业的后续表现将有分化。主要依据是各子行业PB的前期调整低点已经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但是下游需求的差异决定了子行业复苏程度将有较大差别。从开工率、ROE等指标看,磷肥已步入复苏;钾肥初步回暖,农药、氮肥等行业尚处低位,后续有望迎来景气回升。

  农化行业基本面正在发生积极变化。进入7月,农化行业的基本面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首先,9、10月是北半球用肥旺季,下游备货提前启动,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国际化肥价格也有所上涨;第二,磷肥产品出口旺盛,价格坚挺,行业盈利情况理想;第三,钾肥国内需求近期出现大幅增长,复合肥企业采购积极,进口、边贸、国产各类产品销售旺盛,货源紧张,氯化钾价格上涨趋势初现。

  农化行业2011年前景向好。首先,今年以来的大面积干旱、洪涝、低温等极端气候继续同时发生的概率较小,农化产品需求至少将恢复性增长;其次,农化行业尤其是农药行业已经连续三年需求低迷,从历史景气周期来看有望步入上行通道;最后,农产品价格的适度上涨伴随农业种植面积的增加,将从需求增长和降低价格敏感性两个方面对明年的农药和化肥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建议积极布局钾肥、农药,关注氮肥、磷化工,持有磷肥。钾肥拥有良好的竞争结构,行业景气刚刚步入上升通道;农药行业明年需求和景气的回暖是大概率事件,可积极考虑提前布局;氮肥行业复苏过程将较为曲折,但是煤头优势企业仍将受益于气头成本上升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磷肥的较高景气将延续,目前仍可持有。另外,磷化工行业同样值得关注。

  重点公司推荐:盐湖钾肥(000792)、扬农化工(600486)、诺普信(002215)、华邦制药(002004)、联化科技(002250)、兴发集团(600141)、华鲁恒升(600426)、湖北宜化(000422)、云天化(600096)。

 

 

20100811大盘构筑右肩不可避免  周贵银 今日早报

  本轮行情的领头羊:成飞集成 、深振业、金山开发 、中卫国脉 、航天机电 ,整体涨幅60%至80%,现在只有成飞集成在唱独角戏,需要关注这些股票的后续表现。它们如果能持续向上拓展空间,说明多头信心仍然充足。

  当前股市的四大现象:

  一、本次反弹以中盘股和中价股为主:高价股都觉得不值这个钱,不愿意做;低价股盘子太大,做不起来;只能选择中价股。但是,高价股看着还是害怕,低价股盘子还是太大。中价股反弹已有30%。现在变得更尴尬了。

  二、这轮行情没有层次,没有领涨板块。凡是救市性爆发性反转行情,基本上都有层次的,就是先知先觉者先进场,部分板块先筑底成功并展开行情。然后是后知后觉板块开始上涨。直到最后落后板块补涨。这次几乎是多数板块齐涨。由于所有板块都在涨,资金过于分散,所以每个板块进入的资金都不明显。

  三、大小非在7月份有明显的减持现象。美都控股从6月17日7月8日,共有大宗交易2962万股,成交区间4.45元至3.34元,但是最近连续上演逼空行情,昨日收盘6.64元,疑似产业资本借道减持。

  四、估值并不便宜,因为我们的指数完全被金融股绑架。金融股的低估值和低涨幅扰乱了我们的视线。既然估值不便宜,只要市场选择下跌,我们很容易给下跌找到理由。

  结论:大盘构筑右肩不可避免,随后是否可以产生突破行情,我很怀疑。

 

 

20100816监管层不想斩草除根 银信理财新品数量不降反增  北京商报  

  商报讯(实习记者 闫瑾)也许是因为消息已经沉淀,也许是因为银监会并未明令禁止产品不得发行,又或许是先前银行和信托公司打算“拼死一搏”,总之银信理财产品在经历了监管层种种“禁发令”之后,新品数量不降反增。据普益财富数据统计:上周,银行信贷类理财产品(以下简称“银信理财产品”)发行数为24只,较前一周增加7只,市场占比为12.77%。

  近日,银监会正式下发《关于规范银信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商业银行明年之前将表外资产转入表内。同时,信托公司融资类业务占银信合作业务余额的比例不得高于30%,但从7月初市场开始传出的“叫停银信理财产品”字眼并未出现在《通知》中。据此市场人士猜测,此次的监管重拳虽施压于银行及信托公司,但也标志着监管层对此类产品并不想“斩草除根”。

  而从上周银信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上升的趋势看,银行与信托公司已嗅到“天机”。“在目前的银信合作业务模式中,驱动力主要来源于银行,信托公司只是充当平台作用。监管机构要求商业银行将表外资产在今明两年内转入表内,并按照150%的拨备覆盖率计提拨备,这对银行来说并不困难,而银信理财产品带给银行的高额利润更具吸引力。”对此,某银行人士表示。

  普益财富发布的理财产品报告中提到,在《通知》约束下,银行发行银信理财产品的动力会受影响,但是由于银信理财产品本身较受市场欢迎,两方面因素影响之下,银信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不会较被叫停前出现大幅下降。“银信理财产品一直是银行主打的理财产品,它以较高的收益获得投资者的追捧,也是银行在理财产品业务方面的主要盈利工具,银行肯定不会轻易减少发行。”业内人士表示。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银信理财产品在全部产品中的实际占比约为64%,而有券商分析师表示,如果这64%均为融资类产品,按银监会规定计提150%的拨备粗略计算,约为4100亿元的贷款,这些资产数据实际占银行业的核心资本约为390亿元,额外的拨备压力约为61亿元,对上市银行整体核心资本充足率影响仅约0.1%。另据业内人士分析称,两年之内,大部分银信理财产品可以自然到期,真正转入表内的规模非常有限,银行早已不用担心监管政策出台带来的影响,而是重点经营好自己的银信合作事业。

  一位银监会高层也透露,《通知》的真正目的不是阻止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发展,而是规范银信合作,使其成为借款人、银行、信托公司、理财投资者多方受益的金融产品。韩玮/制表

 

 

20100817银行理财遭遇七年之痒 七宗原罪揭示乱象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吕 东

  编者按:银行理财正遭遇“七年之痒”的困扰。事实上,自2008年以来,投资者对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诟病就没有停止过。《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银行理财备受诟病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七个方面,成为目前银行理财独特的“七宗罪”。作为一个发展了七年的业务,银行理财在经历目前的乱象之后,必将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有专家指出,中国需要学习金融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监管法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来防止金融机构欺诈投资者。

  肇始于2003年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眼在国内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在这七年当中,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居民理财观念的日益增强,银行理财业务也获得了大踏步的发展,并渐渐成为银行业务中愈发重要的一环。

  然而,七年来的发展,得到的并非都是鲜花和掌声,银行理财也未能逃脱破茧成蝶前的阵痛宿命,众多银行理财产品大幅亏损、风险提示形同虚设、投诉无门推脱责任等现象屡屡曝光。

  针对银行理财产品目前的种种乱象,万联证券银行分析师李双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首先,监管方面需要对所有银行的理财产品的宣传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否则,银行总会打擦边球, 遇到问题互相推诿扯皮。其次,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多为银行存款的主要参与者,缺少风险识别能力。他们按过往的传统思维来思考银行的零售销售。这是风险点之一。因此,如果银监会或有关部门能做一个风险投资手册,由银行发给客户,并成为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必要条件,那会使风险有所降低。”

  “银行方面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丰富和加强自身的投资理财管理能力。 具体产品设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风险识别能力不强,已成为目前理财产品出现风险的原因所在。”李双武强调。

  原罪一:业绩下滑,负收益频现

  银行理财最受投资者诟病的“罪责”之一就是业绩不佳。一位陈姓投资者就对本报记者诉说了其购买理财产品的“惨痛经历”,由于产品运作不佳,其投资了200万购买了号称“双保险”的银信(银行、信托)合作理财产品,结果在一年后赎回时缩水至半。

  纵观近几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走势来看,从2008年至今,受金融危机影响,无论是本币产品还是外币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呈现出一个大幅下挫的曲线。银行理财产品屡屡爆出亏损,而且幅度惊人。

  整个2009年,共有6824款理财产品到期,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26%,这比起2008年4.53%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来讲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接近三成。而据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28日,共有93家银行发行了4654款个人理财产品,上半年到期产品中零收益或负收益的产品有24款。这一数据较2008年已经有所下降,2008年的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取得负收益的产品比例一度高达95%以上。

  原罪二:产品说明,雾里看花

  无论选择任何一款理财产品,投资者都应该对该产品有所了解。然而在当前各家银行推出的林林总总的理财产品、理财计划书面前,投资者往往面临无法选择的窘境。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理财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产品说明书越来越难懂。说明书中充斥着大量的“专业术语”,普通投资者理解起来根本都是“雾里看花”。

  银行理财产品的说明是一回事,而宣传又是另一回事,对于大多数非专业的投资者来说,看不懂说明书只能咨询工作人员或者看宣传资料。但是俗话说,“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工作人员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避实就虚,重点突出产品的优势,淡化相应的风险。投资者因在购买所谓“保本固定收益”的产品后,在赎回时却亏损的事例比比皆是。说明书晦涩难懂,宣传材料和宣传人员避实就虚成为了银行理财的第二宗罪。

  原罪三:预期收益,永远“预期”

  银行理财产品的第三宗罪就是令人捉摸不透的“预期收益”。几乎所有银行在推销理财产品都打出了“预期收益率”来大肆宣传,但在众多产品的说明书“预期收益率”的具体计算方法则了无踪影。与目前市场中的开放式公募基金相比,银行理财产品在投资方向和投资收益计算方面显得非常不透明。

  银监会2005年发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曾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与客户签订合同前,应对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提供预期收益率的测算数据、测算方式和测算的主要依据。2008年,银监会又特别强调,对于无法在宣传和介绍材料中提供科学、准确的测算依据和测算方式的理财产品,不得在宣传和介绍材料中出现“预期收益率”或“最高收益率”字样。因此说,目前许多银行在操作上还很不合规。

  原罪四:信息披露, 隔帘观影

  买了理财产品,却不知道自己的投资去向如何、表现怎么样,这是目前银行理财又一被大家诟病的地方。此前,热议一时的渣打银行理财产品巨亏一事,就被投资者点名批评信息披露不够。一位购买了渣打银行的QDII产品的先生就曾在财富口碑网发帖称,刚刚购买的头两个月收到的账单上都显示了账面价值和赎回价格。但是随后一年多内,每个月寄来的对账单上都没有赎回价格。

  目前,银行理财的基本信息披露远不及基金。无论是净值计算、申购和赎回日期、投资组合等方面的都远落后于其他的理财产品。“有些理财产品在设计之初明显有瑕疵,运作也比较混乱,它的资金流向、利益分配都不透明。资金运用方向上没有监管的条文,对信息披露没有强制要求,只能靠银行系统内部风险监管,这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风险和隐患。”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银行分析师这样对本报记者表示。

  原罪五:风险警示,形同虚设

  风险警示是否到位,是当前投资者和银行争议最多的一个方面,双方各执一词。银行宣称其在产品说明书中充分做到了风险警示,工作人员也被要求提醒投资者风险,然而许多数投资者都表示,银行的工作人员根本没有提示风险,甚至刻意的淡化投资风险。

  在记者调查过程中发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在其说明书中均对可能面临的风险作了比较详细的揭示,然而银行许多营业网点没有在明显的位置张贴风险提示公告。许多银行在宣传其理财产品时,主要篇幅都是在夸耀其产品的优点。一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人员缺乏严格的要求和必要的培训,在理财产品的宣传和销售过程中,对于理财产品的风险,投资者利益如何保障等问题,宣传品上大多是只字不提,只是在不显眼的地方写上一句“投资有风险”而已。这直接造成日后一旦本金受损就将引发许多纠纷,对银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原罪六:延期转换,暗藏玄机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在亏损以后,大多数的银行的处理办法主要是三种,第一种是延期亏损的产品,第二种是免费转换成其他产品,第三种是赎回。以2010年初到期的招行“金葵花”增强基金优选系列之“金选双赢”理财计划,该产品到期亏损了36.69%,招行随后在到期清算公告中表示,向投资者提供产品延期的投资机会。同时,还建议赎回的投资者,选择一些风险低、保本的产品进行投资,以尽可能减少损失。

  然而,并不是所有银行均将其理财产品延期情况光明正大的说给投资者。一些银行的产品的延期规定“偷偷摸摸”,当投资者发现后却又“死不认账”。有投资者就曾在未接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其所购买的理财产品被延期。当他向银行质询时,得到的回答却是“因为没有联系到我,因此银行默认我认同延期”。

  原罪七:百般辩解,推脱责任

  对于已成事实的事情,面对诸多投资者的追问。许多银行采用辩解和推脱的办法。从各商业银行理财实际现状看,客户在理财过程投诉乃至诉讼最多的是开放式基金、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个人账户黄金买卖、个人账户外汇买卖业务、个人理财业务等理财流程问题。商业银行相关的业务咨询、功能介绍、金融导购等售后服务及投诉方面却严重滞后,使得许多投资者在顾客购买理财产品遇到问题后,不是投诉无门,就是问题无法得到合理解决。

  有的银行甚至搬出《证券投资基金法》来“应付”质疑。《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银行对投资管理人投资运作的监督“只是检查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基金合同的规定,不对具体的投资产品负审核义务,也不承担损失”。

  事实上,让投资人最气愤的并不是某款理财产品亏损,而是信息不透明。大多数投资者都明白“风险自负”的道理,但是却无法容忍理财产品违背“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更是对银行回避产品设计缺陷深恶痛绝。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构建全面、透明、方便和快捷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包括处理客户投诉流程、回复安排、投诉调查以及客户投诉的补偿、赔偿制度。这不仅有利于保护客户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提升银行理财产品品牌价值、提升银行声誉。

  在种种乱象的情况下,银监会于7月份开始对银信合作实施严格控制,理财市场上的信贷类产品也大幅减少,许多人惊呼银信产品被“叫停”。有业内人士指出,银监会严控银信产品并非是真的“叫停”,此举主要是想重新制定“游戏规则”,尽可能提高此类产品的技术含量,从而促使整个行业健康发展。作为一个发展了七年的业务,银行理财在经历目前的乱象之后,必将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

  对此,银联信分析师钟加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至今没有一个机构或一部法律站在金融消费者的角度对投资者理财进行保护。而实际上,银行对理财产品拥有信息和技术优势,具有天然的欺诈消费者倾向。因此,中国需要学习金融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监管法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来防止金融机构欺诈投资者。

[]保底条款约定有悖法律 委托理财包赚钱不可信

由于保底条款约定有悖于民商法律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一般被认为该条款属于无效条款。而保底条款作为委托理财合同的目的条款或核心条款,不能成为相对独立的合同无效部分,因此保底条款无效应导致委托理财合同整体无效。

可以说,若没有保底条款的存在或诱惑,当事人尤其是委托人通常不会签订委托理财合同。在保底条款被确认无效后,委托人的缔约目的几乎丧失,实践中委托人愿意继续履约的情形相当罕见。

 

 

20100822境外人民币可投资上海金融市场  黄倩蔚 南方日报

  日前,人民币贸易结算的融资出路有望解决,并将大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昨日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在“上海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及相关工作推进会议”上表示,逐步允许持有人民币的境外主体参与上海金融市场。

  屠光绍指出,上海要通过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实现贸易与金融的更紧密结合,实现跨境人民币业务扩大与上海人民币在岸市场的互动发展,在人民银行等部门的支持下,逐步允许持有人民币的境外主体参与上海金融市场。

  广东省内银行业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目前人民币拆借市场只有上海有,同业间拆借市场也是,目前广东暂时没有开放金融投资这个计划。不过,由于金融市场相对是比较开放的,上海可以做相当于全国也基本铺开了,客户通过银行即可参与投资。

  人民币回流机制完善

  工行国际业务部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允许境外人民币直接参与上海的金融市场投资,相当于间接参与到资本项下的融资活动,这样可以提高境外企业持有人民币的收益率,从而增强人民币对海外企业的吸引力。“目前很多企业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后,持有的人民币只能存放在香港和澳门的银行中,获得很低的存款利率。因此,相比起来有投资渠道的货币,海外企业持有人民币的成本非常高。”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规模的扩大,在客观上满足回流、保值增值的要求。”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而上海作为首批试点之一,在这方面的需求更为强烈。

  渣打银行首席风险官牛佳耕表示,丰富境外人民币资金的来源及投资渠道非常重要。香港作为人民币的离岸中心可以对境外人民币提供广泛的投资和交易渠道。

  短期不会造成大冲击

  2009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决定在上海、深圳、广州、珠海、东莞五个城市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透露,上半年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额已经达到706亿元。根据相关机构测算,从短期来看,预计年内可回流的人民币资金规模大约为1万亿元,其中,跨境结算的人民币资金近2000亿元;央行货币互换规模约8000亿元。

  允许这些资金投资于国内的金融市场,会否对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带来更大的市场波动呢?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的确有可能会出现这种影响,不过由于是刚开始尝试,预计监管部门会密切监测开放境外人民币国内投资后金融市场有些怎样的反应,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现也是边走边看吧”,该人士表示。外汇专家谭雅玲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考虑到对国内资本市场的冲击,“真要开放只能慢慢一点点来”。

 

 

20100823追寻德隆旧部:1200亿元产融大鳄创造者潜行商界   中国企业家网

  成长于荒蛮之野,衰落于日出之前。 中国第一代产融结合拓荒者曾经的灼热梦想是否已经冷却?他们的命运有怎样的改变?在新形势的产融环境下,他们保留与更新了哪些德隆手法?

  自2009年10月获假释以来,唐万新一直蛰伏于北京一处高档小区里。最近,他悄然抵达深圳,走访昔日老友,但并没有确切传闻证实他会重出江湖。

  事实上,至2010年初,入狱的德隆前高层,多数已重获自由身。与唐万新相似,他们也已习惯了低调潜行。在本刊所接触的十余位德隆前高管中,他们刻意回避着“重出江湖”之类的字眼,因为,“听起来我们像是要复辟”。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各自领域内蓄势、运筹,许多大型项目背后有他们的身影。而那些没有遭遇牢狱之灾的前高管,更是早就潜行于商界中。

  没错,你一定还记得德隆,一个资产最顶峰时达1200亿元的产融大鳄,其横跨数十个行业,下属二百多家企业,触角遍布一线城市与穷乡僻壤,其浩大规模,一时令实业界、金融界谈之色变。18年内创下如此奇迹的,恰是这群人—可以称之为“德隆旧部”。

  彼时,德隆核心人物唐万新的一句话广为流传—“但凡我们用生命去赌的,一定是最精彩的。”当时德隆旗下,凝聚了一批有着近乎宗教般狂热激情的人。199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德隆几乎汇聚当时中国最优秀的投资银行团队,最富实战经验的并购专家,最彪悍的职业经理人,最专业的行业研究群体,且几乎与国际最顶尖的咨询机构都有深度合作。

  但风流已被雨打风吹去。2004年12月17日,唐万新涉罪被拘,一干旧部鸟兽散。此后两年中,德隆系共104人被拘押,84人被捕,最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人员达70余人。

  这是“德隆旧部”的另一面:在资本市场下注于复杂、脆弱且风险极高的融资安排,试图在实业界进行产业链整合,身为“拓荒者”的他们在翻云覆雨时,也捅下天大窟窿—其产业整合速度远远追不上债务黑洞的扩大,金融混业的尝试异化为融资手段的翻新,动用2万多个账户操纵股价,留下172亿元亏空。

  6年来,“德隆旧部”们试图抓住不同的木板,漂流至不同的彼岸。他们是上一轮民营企业大溃退的见证者,也是那一轮金融创新的探路者。德隆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有的是一小段,有的是全部;无论时间短长,都留下深深烙印。他们共同制造了德隆基因,也成为基因的传承人。作为群体,他们所代表的战略思想、产业链思维,金融创新的勇气,及以彪悍、迅猛作风为特点的执行力,甚至操作手法,即便如今,都能给行业中人以莫大启示。

  6年间,中国资本市场已走过几番轮回: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上证指数一度跌破1000点,继而攀升到6124点,复又跌破2000点;《企业合伙法》颁布实施,本土股权投资进入第二阶段;创业板开闸,成为新掘金地?

  喧嚣中,德隆当年翘首以盼的种种政策已经降临,然而能与德隆匹敌的超大型民营企业却再也没有出现。

  德隆旧部曾经的灼热梦想是否已经冷却?他们的命运有怎样的改变?在新形势的产融环境下,他们保留与更新了哪些德隆手法?回望“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的德隆梦幻史,他们又如何品味那段百味杂陈的经历?

  为记录这一特殊群体的命运,《中国企业家》记者两赴新疆,三下上海,采访了约十名德隆旧部。

  尽管这群人里有些人尚抱有啸聚愿望,但恐怕它如德隆的名字,都只能成为一个幻影。大漠流沙,聚散无形。

  上海浦东新区源深路1155号。毗邻科技馆与世纪公园,一座占地四十余亩的大厦格外醒目。它结构通透,中庭开阔,现代而豪华。然而,大厦已空置五年,周围圈起的铁蒺藜锈迹斑斑。它曾有个显赫的名字:德隆大厦,如今更名为上海国际集团广场。

  如此气派的大厦,隐含着唐万新为“一流人才搭建一流平台”之意。

  8月3日,在这座大厦附近的一家茶馆里,我们见到了王宏。据说,曾跟随唐万新从新疆转战至上海的德隆高管,许多人就在附近置业。王宏是原德隆旗下金新信托总经理,德隆崩盘后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刑三年,2008年获释。

  这位德隆当年的“第一悍将”,体型微胖,戴一副眼镜,口音略带新疆味,低沉斯文,说起话来,仍是笑眯眯的,不经意间也会流露出几许沧桑。

  “三年的监狱生活,我的最大收获是学会了平衡人生。”王语调平缓地对《中国企业家》说,“如今,耗费精力的金融产品我是都不碰的,只是和朋友们做一些更轻松的管理咨询类的工作,而德隆时代积淀的经验足以应付这些。”

  据说唐万新假释出狱后,德隆旧部核心人员曾有一次小范围聚会。据在场人士透露,开始只是谈谈风月,酒过三巡后大家情绪高涨,鼓动唐万新站出来领头共同做点事,唐颇为冷静地说,自己暂时还是“调整状态为主”。

  不过,平静的水面下,德隆旧部如一股暗流,在全国许多地方涌动。

  根据本刊调查,德隆旧部去向,大致可分为四类:活跃在投资界,德隆金融部门多位高管如今组建了多支基金;创办与原德隆产业相关的实业;在其它企业担任高管,被大型国企“招安”的不在少数;处于隐退或半隐退状态。

  投资界

  代表人物:虞留海,王建军

  7月8日,一支名为德尔塔增值股权投资基金在四川成都召开了投融资说明会。该基金公司声称,其继承了当年德隆行业研究和投资方法,经过在新市场环境的多年历练,已经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战略投资和增值服务模式。

  德尔塔增值股权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为原德隆国际战略投资部总经理虞留海,原金新信托投资公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王松琦和原德隆董事局高级经理张华等。虞留海跟随唐万新从事过大量投资业务,对德隆核心投资理念十分熟悉。“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成国内本土PE的一个领导性品牌。”德尔塔基金一位合伙人说。

  与此同时,身居北京的原友联金融产品部总经理王世渝,原德隆国际战略投资公司战略投资委员会负责人、中企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王建军,还有在深圳的原明斯克航母世界公司总经理刘晓疆等也都在重操旧业或蛰伏待动。其中,王世渝几年来一直与原部门的老同事一起奔波,曾共同换过几家公司,如今则成立投资公司,从事与借壳上市相关的业务。

  德隆系核心团队中的黄平现居上海,与某国有企业合作,亦有投资业务。

  黄平曾任德隆执行总裁,德隆入主湘火炬后做过第一任董事长,他行事果断,有记载他组织过一次“湘火炬3.15特别行动”,用10吨重的轧路机把价值100多万元的不合格火花塞碾成碎片。

  另一德隆骨干王建军,原任中企东方执行总裁,对精细化行业数据的理解尤其见长。现在他与国家统计部门有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合作,同时也涉足私募股权基金,频繁往来京沪之间。2008年他曾是本土PE实地资本的高级合伙人,不过在电话中他告知本刊记者,自己最近正在休息。有王的前同事透露,王建军在德隆解体后一度比较成功,很快募集到大批资金,只是钱花得差不多了,所投企业到现在没有上市的,近期也有焦灼感。

  渤海产业基金CEO李祥生为投资银行界名人,曾任百富勤董事,担任过德隆系金新信托投资公司名义上的副总裁,其实他与德隆是合作关系,他带领一个独立团队为德隆设计结构金融产品。在李公开的履历中,没有出现与德隆相关的只言片语。

  据说唐万里当年的秘书,也主持着一支挂靠在清华大学之下的基金,吸引德隆系高手加盟。

  创办实业

  代表人物:聂新勇,张国玺

  进入实业界的再创业者,多是唐万新的老弟兄。2005年新疆屯河被中粮集团控股,同年5月,屯河总经理张国玺离职,在杭州农夫山泉做了四年副总,最近又回新疆创办了昌吉果业公司,主要业务是果蔬加工,目前产量较小。“我也想做产业链,可现在的规模和实力与屯河相比还是低了一个层次。”张国玺感叹。

  事实上,在新疆的番茄、棉花等农业领域,活跃着大批德隆旧部。

  德隆旧部中事业最成功的,聂新勇是其一。聂为德隆元老,是唯一参加过“莫干山”会议的新疆代表。1980年代即与唐万新有过几次合作。后来带唐万新等德隆早期创业人员到陕西投资股票。唐及德隆由此进入资本市场。聂新勇所执掌的湘火炬,整合了中国重卡行业,是“老三股”的优质资产。

  2005年底,湘火炬由潍柴动力接手。不久,聂新勇及其团队离开,但湘火炬以5000万元入股聂新勇团队成立的上海鑫联投资公司。2008年,他们又募资成立鼎鑫资本,聂任董事长。

  之后,鼎鑫国际以原湘火炬参股子公司盈德气体为平台,对国内工业气体行业进行了小范围整合。“这是个空间巨大的行业,即使是'小范围’整合也不得了。”一位原友联高管评价,德隆旧部鸟兽散后,他曾在工业气体项目上与聂新勇有过争夺。盈德气体于2009年10月在香港上市,其“中国最大现场工业气体供货商”概念受到投资者追捧。

  鼎鑫如今已成工业领域的投资大鳄,除盈德气体外,所投资的北京碧水源在创业板上市,广东明阳风电也拟在美国上市,而同力重工则是中国最大的矿用重型卡车制造商。

  从鼎鑫可以看到德隆模糊的影子,聂新勇也是一手实业、一手金融。“不过他的金融比较单一,只是做投资,产业整合结合得比较紧密。聂新勇还是做实业出身,他的班底来自湘火炬,也不擅长做金融,德隆那套复杂的东西他们玩不了。”王世渝说。

  另投东家

  代表人物:丁光平,张万军

  2006年5月,为承接与德隆相关的部分证券资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了凯迪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现在是新疆国资背景的大型投资集团。种种渊源,德隆创始人之一的张万军,出任凯迪旗下矿业公司董事。

  由小学到初中,张万军一直是唐万新的同学,从“朋友”彩扩部开始两人共同走过20多年风风雨雨。张万军身上依然带着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谈到当年开拓海外市场的经历,他动情地说:“当时如果不做就觉得愧对祖宗,以后孙子问你做过什么,你不脸红吗?至于能做多大、能否做成,不要去管!”

  万向集团曾参与对德隆系实业资产的分食,鲁冠球所获的最有价值资产,可能是原德隆国际执行总裁丁光平。丁有娴熟的收购兼并技巧,德隆后期成立的危机处理小组中,唐万新任组长,他为副组长,目前他在万向集团也升任执行总裁。

  几年来,德隆旧部中身份变化最小的是罗布泊钾盐公司总经理李浩和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丽荣。1999年12月,唐万新请出时任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的李浩加盟德隆,此后11年,李一直出任罗布泊钾盐公司总经理。国投重组新疆罗布泊钾盐后,李浩也未离开。张丽荣原为新疆自治区建材局局长,比李浩早一年加入德隆,任天山股份董事长;2004年10月中材集团入主天山股份,她出任总经理一职。

  在中粮集团、中化集团等数家大央企,以及高盛等国际投行内,都有德隆旧部的影子。原德隆行政部总经理沈巍,如今也进入某生产安防系统的国企担任总经理,该公司接下过上海世博会的大单。

  归隐者

  代表人物:张业光,韩新林

  处于隐退或半隐退的德隆人,通常或者年龄较大,或是受牵连较深,刚出狱不久。

  某种程度上,这也与德隆旧部的履历有关。最终进监狱的人,基本都是新疆德隆时期的老德隆人,而在上海德隆国际时期召来的新人大多是好来好走。“新德隆人主要源自国际知名公司和机构,这些人头脑精,保护意识强,胆子小,每一步他都要评估一下自己面临的风险,离开德隆后,他们到哪都有饭吃。”原德隆旗下上海友联战略管理中心投资部的一位高管表示。而那些指东打东、指西打西出自新疆的老兄弟们的下场可想而知。王宏觉得这些很正常,“在法律的关键点上,任何人都不愿意承担,这是毫无疑问的,这种情况下,只有老家伙们承担了,实际上我也想早点下来。但为了不影响业务,只好继续干下去,金新信托也从一开始的违规,变成了后来的违法。”

  事实上,新、老两类人日后的命运差距很大。

  德隆集团董事、德恒证券董事长张业光当年手握重权,2004年4月突然失踪,流亡境外两年,唐万新曾在狱中写信规劝其回国。2006年张业光自首,获刑四年。如今他也已出狱,据传因受到禁入资本市场的行政处罚,行事低调。德隆二号金融人物、友联执行副总裁李强,德恒证券总裁韩新林,也命运相似,深居简出。

  德隆崩盘的2004年,“老三股”中的合金投资正在操作收购美国Murray集团,是为当时中国制造业最大的海外并购项目,交易中途,操刀者合金投资董事长傅忠离职并遭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后下落不明。

  不过,原德隆高层,特别是核心团队依然坐拥可观的个人财富。“大家虽然事业成就不同,日子还都不错。”王世渝说。

  这并非故事的全部,对那些基层员工来说,从中国最“牛”的民营企业一夜之间沦为失业人员,艰辛可想而知。在乌鲁木齐,本刊记者雇了一辆“黑车”,司机师傅曾在德隆干将刘晓疆手下做保安;刘晓疆赴深圳担任明斯克航母总经理时,他也来到深圳。“如果德隆不出事,我估计也在深圳买房子了。”他敲着方向盘说,“至少现在也混成保安队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