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颖人缘好:好诗词标准浅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59:19

好诗词标准浅谈

作者:寂舞干戚2010-06-2317:31:29发布于:博客中国分类:干戚文集
一首诗词到了读者的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评判。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阅历不同,鉴赏水平不一,而且欣赏角度和口味的差别,造成感受各一。所以才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
问题是,评判一首诗词好坏总得有一个起码的标准。
在网络上,读者与诗友可以对其进行任意的评判,但作为版主,就不能不有一个通盘的考量。
说到诗词的评判标准,恐怕没人否认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两个绝不可被取代的因素。
作品的艺术性相对比较容易鉴别,赋比兴的艺术手法随着《诗经》的诞生为世人所知。三千多年来传世的诗词作品,大多都是这种艺术手法的忠实奉行者。
作品的思想性也并非复杂难辨。
思想性无非是有褒贬的感情色彩在此。
——作者对人对事的态度,总会在字里行间流露。
思想性也无非是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作者对腐朽反动的事物和对新生进步事物是褒是贬全然不能隐匿。
实际上,评判作品的标准绝不仅仅是这两个方面。
诗词历经数千年,每一个历史阶段上都会有其不同的内容。譬如,唐朝的鼎盛时期,就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不约而同地抒写边塞诗;李白则正面高歌太平盛世,这是时代使然。大宋灭亡后,许多先朝遗民词人不分男女,纷纷抒写这段惨怆的历史,抒发亡国之痛;这也是时代使然。抗日战争爆发了,没有人置国家与民族危难于不顾,而去写什么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这更是时代使然。
所以,一首好诗必然要求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任何事物历经岁月后都有一个发展革新的问题。
一味地效仿古人的作品,处处模拟古人,连意思都是古人的,味道更是古色古香,不知道变通,更不知道创新,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创作,倒不如说是剽窃。
所以,一首好诗应该让人看到它与历史上同类作品的不同之处。
古人的诗词里总有羌笛、杜鹃、扁舟、琴瑟、栏杆、总有朋友间分手时的长亭、折柳和南浦,有这些意象实属必然——它是当时生活的体现。而我们今日的诗词里出现这些东西,就让人感到不伦不类了。倘若通篇都是这样或类似这样的意境,那就让人认为你是生活在古代而荒诞不经了。
所以,一首好诗必须要有全新的意象和意境。
尽管屈原的《离骚》我们读起来感到很拗口,但它是几千年前楚国地道的方言词语。李白大量写作乐府诗,其中的词语明白如话;白居易每每写诗力求通俗晓畅,甚至还读给老太太听,直到对方听明白为止。柳永将当时的俚语注入词中,李清照的词如同大白话;晏(殊)欧(阳修)苏(轼)范(成大)之词读之如淙淙溪流。但凡诗词创作上卓有成就者,无一不在语言上大众化。毋庸置疑,那些用词晦涩难懂的作品绝对不应该在好作品之列。
所以,一首好诗词在语言上必须贴近大众。
显然,一首好诗词的因素应该是全方位的。即使不能够面面俱到,那么,思想性和艺术性之外,有时代感、有创意、语言清新应当是必须的评判标准(对于时代感不强的诗词应力避推精成灾)。
有些作品写法上还算新颖,但思想性不高,语言上也没有做到大众化,相反倒是古董味十足,这样的诗词即使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也仍不能被列为好作品。
网络上有些古诗词版的版主凭着自己浅薄的一点文学素养、较低的思想品味和难以容人的胸襟,把真正符合标准的作品弃之一旁,而把一些时代感不强、境界不高、甚至是游戏成分颇浓的作品推为精品,这其实是在异化甚至玷污古典诗词,显示了其市井的行径。这样的作品,人们不会去骂作者,而是要骂推荐者。
有些作品使用了典故,这应该区别对待之。使用过多的典故,本身就是一种诟病;而有些典故,引用得十分生僻,造成整首作品的诗意被隔,从艺术的角度说,这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