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彦斌图片个人资料:评当今中国的中学教育(1--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2:03:06
评当今中国的中学教育(之一)
(2012-02-01 17:00:58)
标签:教育
杂谈
分类:评论
前言
寒假一个月,读初中二年级的女儿在家里紧张地做了20多天的作业。好在今年没有回南方过年,否则女儿这个年将会过得更累。除了几次随我们出门吃顿饭外,她几乎是闭门不出,天天泡在作业里。原以为放了假,孩子能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逃脱片刻,休养生息一下,谁知那负担却是变本加利,如魔如魇难以摆脱。我和妻子都是对孩子讲原则的人,如今却总要设法拖孩子的后腿,让她少做些作业。这真是让人十分无奈。一时的负担不算什么,一地的负担也不算什么。可如今全国都是如此,一年甚于一年。更无奈的是,竟然没有人能够解决它。想想这无奈,真让人拍案而起。拍案之后,又能怎么样?只能写几篇文章,针砭一下,期望有一个两个有能力的明白人来解决它。
系列文章之一:知识压力下的青春
在木星和天王星之间是否存在小行星带?
火星、木星与天王星连成一线的天文现象中,组成此天文现象的天体,是类地行星还是巨行星、远日行星?
如果每个中国人都必须接受完整的中、小学教育的话,那么13亿中国人都要掌握这些知识。
13亿中国人,都知道什么小行星带,都知道什么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有这个必要吗?它们是生活必须的常识,还是工作必须的知识,或是人的品味、素质构成中不可缺少的知识,亦或是一个道德社会所必须包含的道理?
这就是造成今天的孩子学习负担的一个现象。极少数人今后需要用到的知识,或者是用于培养极少数专业人才的知识,如今成为所有学生都需要学习的知识。我们孩子的精力,他们的青春,在相当程度上耗费在了这些他们今后一生都用不了几次、甚至可能一次都用不上的知识上面。
这种对中、小学生无用的知识多吗?很多,几乎每一门课程都有。试以我女儿所学的人教版课本为例加以评论。
还是地理课的知识。什么是天津滨海新区?什么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它们发展的重点是什么?这是初二学生学习的知识。它们是地理知识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当属经济地理的范畴。可是这种知识的不确定性太大了,它们是一种政策的产物,一个新的政策随时就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它甚至消灭它,让初二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它有什么必要呢?它们是课堂外的知识,掌握它们的方式应当是自然接受、自然修正、自然应用或忘却。不光是这类知识,还有一些教学安排也属多余。比如认识地球,为什么非要让学生买一个乒乓球、亲手制作一个地球仪?本来几句话、几分钟就能学会的知识,平白让学生和家长花费了几个小时的功夫,甚至要连夜满大街去买乒乓球。一个班级摆一个地球仪,或者一个学校塑一个大一些的地球仪,让有兴趣的学生能够经常观察学习,其好处远多于这种花哨的动手活动。无谓的动手活动、素质教育,在其他课程里也常常有之。
说说英语。自从在小学就开设英语课以来,国内的英语教学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汉语语文教学。我们总能见到英语写作大赛、演讲比赛,但汉语语文写作比赛、演讲比赛能见到几个?如今在一些省市,高水平的英语教育俨然成为让中小学生成长为国际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三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初期,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让我们国家迅速适应了追赶国外经济和科技的需要,也使我国民众的眼界、观念在短时期内发生了重大改变,相关的教育政策功不可没。但是,对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英语只是一个工具,不要把它当成知识,更不能让它成为对一种世界观的启迪。一个外国的语言工具,让全民从小学就开始学,不仅学语法还学说、学、逗、唱,不仅学语言还学西方文化,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国家作如此教育?
历史课本可谓良莠不齐。中国历史尤其是古代和近代史写得是很不错的,看似粗略,却能让初学历史的学生掌握中国历史的大脉络,美中不足的是生动性不够,有些历史阶段和史实过于简略。历史就是故事,寓教于乐本应是历史课的最大优势;历史对现实有巨大的启迪作用,应当让学生熟悉一些重大的历史阶段和事件以及它们的意义。与课本中的中国历史相比,世界历史显得杂乱无章,就象是一个缺乏逻辑思维、缺乏脉络主线的拼盘。不过,历史课本的好坏不是我最想说的。我的疑惑是:为什么初二上学期的学生,已经将历史学到了初三上学期?这种现象是出现于一校、一地,还是全国性的?
思想品德课本实在是枯燥乏味。“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一句‘我能行’体现了相信自己、必定成功的态度。每个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从头到尾都是这些道理。道理很好,但空洞的说教就象当今我们的宣传,听者昏昏欲睡,而说者仍兴致高昂、自我欣赏。思想品德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感动人,感动人才能引导人,而要感动人则要有真正感动人的故事,要有感动人的方法,要有感动人的教师。思想品德教育要有根基,不是凭空就出了一个两个英雄,不是政治过硬就能成为民众的典范,能让百姓共鸣的榜样是出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古往今来代代相传而又与时俱进,他们秉承的道德和精神不是现代才有的。看看几道试题,可知如今这种教育对提高学生思想品德能起多大作用:“什么是自尊?”“为什么要自尊?”“自尊心与羞耻心的关系?”“如何铸造良知的标准?”它们是知识,它们是试题,答对了这些问题能得高分,但是它们已经不是品德教育了。这种教育,不如不要,如此还能让我们的孩子们少些知识的负担。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尚且如此,高中的思想政治课能好到哪去?当然,品德教育十分重要,不能不要,但不能是这些死记硬背的死知识。
语文课本最让人纠结,另作评价吧。
数学、物理、化学是我的短板,因此不敢妄加置评。30多年前,我在高中分班时选择了文科的英语班,它们从此与我恩怨两断。虽然如此,并不妨碍我对如今数理化教学上的看法。数学教学中,在教学大纲设定的要求之上给学生加压的情况是十分严重的。怎么加压?就是增加难度。既增加理解难度,也增加技巧难度,还增加知识难度。至于让学生趋之若骛、久盛不衰的奥数补习,都是给学生加压的方式。更有甚者,初一、初二学生就要写数学论文。不知这是什么心态、什么规矩、什么教学秩序?数理化是科技兴国的重要基础,没有它们无以发达科技,无科技无以强国,不强国只能象格林纳达、南斯拉夫、伊拉克那样任人宰割,不强国我们就可能回到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前后的中国。一个伊拉克战争死了十万平民,而一个日本侵华战争死了几千万中国人。因此,数理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初、高中阶段,数理化到底要学到什么程度,有谁认真研究过?这么说或许会伤了一些教育专家的心。但是在伤心之前请看看我们的大学教育,再回头看看中学教育。在一些大学学子刻苦用功的同时,相当一批孩子在大学虚度光阴,我有一位朋友的弟弟甚至在大学二年级时就给一个小企业的总经理当秘书。他们这些人居然也能毕业,那就充分说明大学课程太轻松了。如果不学一些数理化知识并不影响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和生活,不影响他们今后的职业技能,那么为什么不能把中学的一些学习负担转移到大学?
青春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知识当然掌握得越多越好,但是许多知识的掌握是靠平时的点滴积累和生活感悟,或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在职学习,而非都让中、小学生去囫囵吞枣。同时,新知识的产生是必然的,其中有些新知识必须要让中、小学生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适当压缩旧有的一些知识教育。这是真正的教育家们应当把握的原则。
系列文章之二:语文课本的责任是什么
翻阅女儿初中二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我的心中充满着失望。这种失望早在一年前、两年前、三年前就已有过。
让我们罗列一下这本语文课本的文章:毛泽东的《新闻两则》,孙犁的《芦花荡》,原苏联西蒙诺夫的《蜡烛》,法国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朱自清的《背影》,李森祥的《台阶》,杨绎的《老王》,余秋雨的《信客》,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吴冠中的《桥之美》,叶圣陶的《苏州园林》,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馆》,陈从周的《说“屏”》,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谈家桢的《奇妙的克隆》,美国阿西莫夫的短文两篇,梅涛的《生物入侵者》,黄天祥的《落日的幻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刘禹锡、周敦颐的两篇短文《陋室铭》和《爱莲说》,魏学洢的《核舟记》,礼记文章一篇《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郦道元的《三峡》,陶弘景、苏轼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周密的《观潮》,张岱的《湖心亭看雪》,陶渊明、王维、李白、陈与义诗四首。
这些课文反映出编辑者什么样的教育意图?恐怕看不出来。
我们的语文课本遗漏的太多了。它忘却了中华文明的传承,遗失了中国文化的优美。
语文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识字,与识字同样重要的是精神的教化、思想的引领。
人是需要教化的,除非我们还处在原始社会,过着没有国家意识、没有社会概念的生活。教化,就是做人道理的教育。没有教化的人,不仅不知道做人的道理,更不知道与人相处的道理,不知道由无数人构成的社会应当如何和谐的道理。没有教化的人,就是野蛮的人、无知的人;一个社会如果有太多的没有教化的人构成,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愚昧的社会、缺乏公平和正义的社会。
能够承担教化责任的媒介不多。在西方文明中,对大众精神教化的主要责任交给了宗教。在中华文明中,教化大众的责任也曾经让宗教和类宗教承担了几千年。这期间,与西方文明不同的是,中华文明的教化中还有一个对精英阶层的教化,它的承担者早先是朴素的先王仁政意识,后来是诸子百家,再后来是引领中华文明二千多年的儒家思想。这种精英阶层的教化,正是以课本为启蒙,再深入到《论语》、《礼记》等传统的经典著作,还延伸到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这些思想深邃、意境优美的诗文。
中国的教化,相对于统治者是告诉他们应当奉行的原则,如仁义治国、廉洁谨约;相对于普通百姓是告诉他们做人的道理,如不忘先人、爱家爱国、崇尚道义、与人为善等等。统治者不遵守这些原则,必然亡国、丧权。古往今来绝大多数朝代的更迭不就是如此吗?北宋灭亡时,连皇家女眷都不免遭受金兵的百般污辱,那些贵族、高官们更不用说是性命如草芥了。而如果百姓不遵从这些道理,必然会从道德的沦丧发展到家境的沦落,从个体的坠落发展到全社会的坠落,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如今无处不在的食品安全危机和环境危机,连最普通的生产者都参与到这些危机的制造之中;被冷漠的人性,使得见义勇为、救助弱者成为罕见的事迹。我们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害人的同时,自己也正在成为受害者。
由于莫名其妙的原因,我们那些曾经不仅教化了国人并且还教化了异域的传统宗教已经失去了教化大众的作用,如今几乎蜕变到与它们的教化对象一样充满着世俗的昏昧。在西方宗教充当西方文明对我们的侵蚀者时,我们还在继续让我们的宗教浑浑然、噩噩状地享受着香火钱带来的喜悦。既然宗教已经无法指望,那么教化大众和教化精英阶层这双重责任的承担者,只有课本了。
但是,我们的课本承担起这个责任了吗?
没有。几乎所有的中小学课本都忘却了这个责任。混乱的编辑思维,选文的良莠不齐,造就了课本内容低水平的罗列现象,让课本变成了识字的简单工具。
中国人的传统是什么?中国人的道德是什么?中国人的精神是什么?问问我们的孩子,再问问我们自己。如果我们的孩子――还有我们自己,回答不了这些问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只能换一个问题:中国人还有传统、还有道德、还有精神吗?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反映在我们中小学课本中的,少得几乎可怜,如果说还有的话。
什么是中国人的传统、道德和精神?它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探索,倡导的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长期共存。在当今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无限贪婪的西方文明炽盛之时,它更加显得伟大而精深;它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公认的、愿意接受的治国理念和做人的道理,而非没有传统根基的空洞理论;它是中国人几经磨难自强不息的动力,让我们的民族不断开创盛世并以广阔的心胸包容其他文化,而非让异域文化侵蚀得面目全非,或是盲目自大、作茧自缚。
中国的传统、道德和精神需要在中小学课本中体现出来吗?毫无疑问是的。一个国家不对自己的国民进行传统精神的教育,那么这个国家还有民族精神、还有民族凝聚力吗?诚然,还有许多其他道理需要我们时时牢记在心,比如与时俱进而不固步自封、开放自信而不闭关自守等等,但是这些道理自有其他渠道去引导,自当服从于我们民族精神的教育。
为什么需要在中小学进行这种教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祖先早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看看当今社会,跨阶层的普遍的道德缺失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了经济发展,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对外形象。归根结底,这是教化的缺失。如果不从孩子抓起,还能指望本性难移的我们这些成年人幡然醒悟吗?
为什么要在语文教育中进行这种教育?因为这是母语教育的责任。母语教育,就是母语的文字教育和母语的文化教育,绝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最近有人说现在的课本中道德教育太多了,还列举民国时期的课本为例,其实不然。我们应当搞明白什么是民族精神教育、什么是政治教育,以及什么是学龄前教育、什么是基础教育。
我们的孩子会喜欢这种语文教育吗?当然会,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如果能够选出真正有意义的文章、真正优美的文章,我们的孩子怎么会不喜欢?倒是现在入选课本的许多文章,我相信不会让我们的孩子喜欢。
让我们来作一些具体的分析。
课本中有一篇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我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入选。朱自清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在他那个时期体现出清丽的文风和朴实的感情,堪称一代大家。但是,今天的我们再读这篇文章,能感受文章的优美吗?不会的。至于《背影》所表达的对父亲的感情,近现代的其他一些作品描述得更感人、更精彩。
朱自清先生是我钦敬之人,我至今还喜欢他的《荷塘夜色》所描绘的那种自然的优美和心灵的宁静,他临死不食美国嗟来之食的民族气节更让我景仰。但是,他那个时代以及一些近现代作家的某些作品已经不再优美,这是客观事实。这不是他们的错,也不是我们的错。自近代以来摈弃文言文而改用白话文写作之后,中国的文化传承已经失去了一条主脉。白话文是随时代快速变迁的文字,多数白话文作品在一代之后自然要落伍。如果我们不想失去传承文化的手段,如果我们还想让子孙读懂我们,那就应当让我们的后代永远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课本中让人疑惑的这类文章还有很多,它们都不优美,虽然它们的作者多数是政治上的、文学上的或科学上的名家。语文课本不需要向学生灌输政治理念,不需要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因为这些理念和知识另有其他渠道获取。要让学生热爱母语,而不是使他们因为枯燥无味的文章而厌烦母语。
我们不是没有优美的文章入选课本,古往今来教导孩子做人道理、理解中国传统精神、抒发美好和谐情感的美文比比皆是。刘秀的《与严子陵书》,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统治阶级以仁治国、礼贤下士的理念;欧阳修的《与高司谏书》,体现的是精英阶层坚持真理、人格独立的精神;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两封遗书,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普通中国人身上的光辉结晶;现代散文《圆明园残简》,它的文采斐然若星,它的感情催人泪下;徐志摩的诗,让人感受到中国文学今古一体的优美、浪漫和深情。我们的课本与其漫无目的的选用文章,不如有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让孩子们深读几篇、几十篇真正的名篇、美文,让他们真正地去领悟我们的文化和精神。
一本不起眼的语文课本,承载的责任太重了。它能胜任吗?其实很勉强。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复兴我们的传统、道德和精神?
用心,用心想想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教育,用心想想他们需要怎样教育。让我们的孩子理解并去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树立自强的信心,坚守起码的道德底线而不是见利忘义,学做有品味的人而不是逐步沦落为只懂得美国式的浅薄文化的人。我们已经耽误了几代人的教育,难道还要继续耽误下去吗?
好好教教我们的孩子吧!
系列文章之三:给学生减压的出路在于给管理者加压
我曾经问女儿:“你厌学吗?”女儿诧异地看着我,摇了摇头。
我又问:“你喜欢学习吗?”女儿茫然地看着我,也摇了摇头。
我再问:“在喜欢与不喜欢之间,你选哪一个?”依旧是茫然,依旧是摇头。
不厌学,但是对学习也不热爱。这就是女儿的心态。
我相信,女儿的心态有标杆的意味。从学校的角度看,女儿品学兼优,是同学的榜样;从同学的角度看,女儿热情仗义,让人信服;从我们家长的角度看,女儿自律性强,既有主动探索的精神又有服从规则的能力。
这样一个孩子,对学习是这样的态度,那么多数孩子会是什么样?
我十分理解女儿,因此从来不强求她树立更积极的学习态度。
想象一下,除了周末,几乎每天都要在这样的强度下作息:在学校,每天上8节课。即使将必须提前到校早读的时间忽略不计,正课时间是上午8点到12点、下午到1点到5点,课间10分钟还常常被拖堂的老师挤占,有时连上厕所的时间都紧张;回家后,除了给妈妈打一个电话,再除了不到半小时的晚饭,所有的时间都在做作业,每天的作业都要做到深夜11点以后,入睡时都已近12点,第二天一早6点又要起床,7点20分前就要到达学校去重复那高度紧张的一天。
女儿是认真但不是勤奋苦学的孩子。认真体现在凡事都要做好,不勤奋苦学的一个好处是做作业时很少苦思冥想,当然不勤奋的坏处会更多的。如此看来,她作业的速度不算太慢。如果她马虎一点,应当能够早点完成作业。她的同学也有在10点以前完成作业的,但是她的年级组长老师以女儿为参照说,如果其他同学能够比她更轻松地完成作业,那多属敷衍。
女儿的一个同班同学转学到外地后,情况更悲惨――他几乎很少有晚上12点前就能做完作业的时候。
一个初二的孩子,天天机械般地过着这种生活,他们还会喜欢学习吗?如果他们原来还有热爱学习的天性,那么这种天性已经被扼杀了。
大量的作业还只是构成如今孩子沉重负担的一个部分。课本之外的作业,学校之外的补习,哪个不是让孩子喘不过气来的东西?
为孩子减负的呼声响了许多年,被视为减负纲领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于2010年出台。该说的早说够了,该做的似乎也做了。但是负担不但没有减,反而更重。究竟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早已问过千遍万遍。至于答案,也早已经回答过千遍万遍。政府、学校、老师、家长,这几个与孩子学习负担有直接联系的方面,他们有什么责任,他们有什么建议,在他们相互指责的过程中已经相当明了,但是就是没有人真正做到为学生减负。是什么原因让那些善意变成了谎言?许多人将矛头对准了老师,我认为不公平。作为一个整体,中国的教师是敬业的、值得我们敬佩的。他们本意不想逼疯我们的和他们自己的孩子。我认为,造成目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没有真正负起责任的政府部门。这说的是责任心问题。
其二,没有落实责任的有效机制。这说的是能力问题。
对此,是不是什么办法都没有呢?我看不是。关键是决心,当然办法也很重要。有人说:要么拿出办法,要么就闭嘴少说空话。但是严格地说,解决教育问题的办法岂能是我或者同我一样的普通家长们一时半会儿、在一篇两篇文章里就能拿出来的?但是既然管理部门拿不出来,专家学者拿不出来,或者他们虽然拿出来了,却不能解决问题以至于积重愈深,让我们这些普通家长们都敢于指手划脚,那么我们提出一个两个建议来也不能算妄加论断吧。我斗胆谈谈几点建议。
第一,压缩一些课本知识。基础知识之外的扩展知识,超出当前学习程度的知识,应当去掉。多少年来,学生学习的知识只见增加、鲜见减少,长此以往,会把学生逼疯的。不要认为这是危言耸听。至于增加什么、减少什么,这是专家们需要研究的。当然,专家们在研究前,应当为课本设定一下学习难度和强度的尺度范围。扩展知识等非基础知识,可以另编参阅书,或另定参阅目录,让学生自由选读,教师不要检查学生选读情况。
第二,给教师制定一个作业布置规范。这个规范要如此规定:教师布置的作业,应当分必作题和选作题。必作题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作业,其题形、难度是考试的依据,教师必须批改;选作题则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积极性自主决定是否完成,它可以是必作题在数量上的扩展,也可以是能力的加深,但不能作为考试的直接依据,教师可以不批改选作题。
第三,不允许超前授课,不允许跨越式授课。初二年级就已经超前上了初三年级的课,有什么必要?如果课程进度设置不合理,那要由教育部来修改完善,任何学校都无权调整。跨越式授课是滋生类腐败现象的一个方式。它的原理之一是:这学期教一至五课,下学期教八至十二课,其中脱落的课程就上老师在社会上办的班上去补习;或者将必学的内容有意隐瞒一部分,学生只能去补习班上学习。这几乎就像官场上的以权谋私。
第四,制定一个责任落实机制。首先,出现问题由家长委员会举报。先向班主任举报,无效后向学校举报,再无效则向教育部门举报。仍然无效怎么办?应当允许向法院起诉,或者向人民代表大会申诉,或者请媒体曝光。没有家长委员会怎么办?要规定所有学校、所有班级都应当成立。其次,举报后怎么办?第一次给责任方改正错误的机会,第二次给予适当处罚,第三次学校就要考虑调换老师。最后,谁都不改怎么办?教育局应当处分校长,甚至撤职,否则处分教育局长直至撤职。如果还无效怎么办?那就让教育部长下台。缺谁不可的岗位没有几个,如果真正缺谁不可,那么这个人必定是能力和责任心俱强的人。我们这个国家,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官员能够主动或被动地承担工作不力或失职的责任而失去他的职务甚至公职――我说的不是那些已经犯罪、本来就应当被撤职、开除的官员,那么我们管理社会的能力将大大提高。
这些措施也并非是空谈,如果有一个两个有见识、有魄力的领导主导,解决问题是可以期望的。我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可以证明我的这个看法。更何况,这些说的都是原理,是提高能力和增强责任心的原理,我们未必就要采取上述看似有些极端甚至脱离中国实际的措施。但是没有了这些原理,一切才真的是空话,所言所行只能是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这些原理的精髓,就是给管理者加压,而非给老师、家长甚至学生加压。其实,这些原理岂止是教育领域需要遵循的?
补言
许多网友的评论很有见地,让我受教;有些网友有不同意见,对我也有启发;少数网友误读文章之意,但他们的评论也是出于对教育的关心。对此,我十分感谢。
按照设想,我还有两篇文章陆续发布,一篇是关于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的,一篇是关于家长在教育中的责任。所有这些文章都是针对教育时弊的,但需要正确看待的是,我国的中学教育并非一无是处。在看了一些网友评论之后,我认为有必要阐明这一点,否则我心中不安。
我认为,从掌握基础知识、为知识深造打下深厚基础的角度看,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成功的。我举两个有些偏门的例子。
其一: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到国外留学后,学业反而比国外的许多孩子还好?是因为中国孩子的基础功底扎实,当然这功底也包括刻苦用功。
其二:去过西方国家的人,如果用心观察一下,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就是西方国家的人综合处理事务的能力相对中国人较差。在国外商店买鞋,你说买10双37号的、高跟、高腰的,那没问题,营业员很快就完成任务。但是如果你要买3双37号高跟、低腰的,7双38号高跟、高腰的,那么对不起,请你一样一样的来,营业员头已经大了。我想这与青少年时期接受知识的方式不同有关。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也许有人问:既然中国的基础教育那么好,为什么我们的创造力不够?其实这是深造教育和用人导向的问题,深造教育需要改进大学的教育体制,用人导向问题则更复杂了,这些不是这几篇文章论述的对象。
当前的问题,不在于基础知识不够牢固,更不是基础知识太牢固,而是在基础知识已经比较牢固的教育方式下,近乎无止境的加压。这是一种教育焦虑症,总怕我们的孩子学习得还不够。教育主管部门如此,学校如此,教师如此,许多家长被逼无奈更是如此。形象一点比喻,这种压力是恶性的螺旋式上升。我们昨天挑的是100斤的担,如今的孩子已经挑上了200斤,明天的孩子恐怕要挑250斤,后天的孩子更要挑300斤。这是孩子负担的实质。如果孩子能承受200斤,那么让他们就承受去,也未尝不可。但是200斤是极限啊,再加压会死人的。
至于新知识旧知识的问题,那不是症结所在。昨天挑的是籼米,如今全社会都吃新口味、新品质的米了,那就换成新米去挑,这很正常,也应该如此。还有看似无用或许有用的知识问题,如果有精力学为什么不学呢?挑了一担米,手上还能捧上一堆玉米、萝卜、生肉、活鱼甚至是核桃、松仁之类的,那多好啊!可是他们挑得动吗?
回到补言的主旨。重申一下,我认为不应当全盘否定我们的教育。拙文说的都是问题,没有官样文章那样面面倶到,但也并不说明我们的教育没有光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