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车祸薛佳凝:摘录10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03:27
20100111“大小非”新手法全额避税 涉及逾千亿元市值   杨磊   证券时报   用股票换购基金份额是ETF特有的一种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如今有了一个新用途——避交个人所得税。
今年元旦开始实施的《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没有规定股票换购ETF需要纳税,这给了个人限售股股东一个全额避税的机会。
统计显示,该避税方式涉及7只ETF的成分股近百家上市公司,个人持有的股票市值1000亿—2000亿元。业内专家建议,监管层在制定新规实施细则时,应设相应条款堵住这个漏洞。
避税路线图
据悉,新规明确规定“个人转让限售股,以每次限售股转让收入,减除股票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限售股转让收入-(限售股原值+合理税费)。”
而在ETF申购中,投资者用的是一揽子股票去换购ETF份额,并没有直接获得股份转让收入。个人限售股股东可以买足其他ETF成分股后和自己持有的限售股一起去换成ETF份额,该限售股转让只获得基金份额,没有获得收入,按现有法规规定是不需要纳税的。
换得ETF份额后,个人股东可在二级市场卖出ETF份额,该股东相当于按市价间接减持股份,而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事实上,在此之前ETF换购已经被一些“大小非”用来规避限售股减持的制度。一些ETF新发时也因此将销售重点瞄准了“大小非”,就是利用ETF在规避减持制度上的优势。
涉及逾千亿市值
当然,并不是所有个人限售股都能利用ETF来实现减持,只有ETF对应指数的成分股才有这样的资格。目前国内有9只ETF,其中沪市6只,深市3只,沪市的央企50ETF和红利ETF目前基本没有个人限售股。
其他沪市ETF也很少有个人限售股,上证50ETF和超大盘ETF成分股紫金矿业有个人限售股,180ETF和治理ETF除了紫金矿业外,还有浙江龙盛、中天科技、新安股份等少数几只个股涉及个人限售股。
相比之下,深市ETF涉及的个人限售股非常多。中小板ETF的100只成分股中有超过60只涉及个人限售股,深100ETF和深成指ETF中的中小板公司也涉及大量个人限售股,其中苏宁电器的张近东个人持有超过250亿元市值。
本报统计显示,上述7只ETF合计牵扯到近百家上市公司,个人限售股合计持有市值在1000亿元到2000亿元之间。
宜制定新规堵住漏洞
与其他避税方法相比,目前用ETF换购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全额避税。
如何才能堵住ETF换购这个漏洞?基金界主要提出了三种方法解决问题。一种方式是干脆禁止个人限售股解禁后换购ETF份额。二是在个人限售股股东换购ETF时,就等同于已经减持,并按照成分股当天的平均成交价为基准来征税;另一种方式是在个人限售股股东换成ETF然后卖出之后,再详细地计算卖出收入,减去买其他成分股的成本以及取得限售股的成本,计算出相应的收入再纳税。
业内专家表示,具体采用哪种方法来堵住这个漏洞,还要看监管层在制定法规实施细则的时候,如何权衡各种方式的利弊得失。
其他新闻:
陈发树“逃税门”引发纳税新规 波及8亿股大小非
“大小非减持”新规有利于行情发展
抑制大小非减持的点穴之招
中国股市去年抽离资金8100亿 大小非减持力度大
2009年大小非减持99亿股 一批公司靠卖股票致富
专家:限售股征个税可能遏制大小非减持冲动
减持量紧随市场上涨 大小非套现1000亿创5年新高
大小非年末减持加速 边造势“托市”边悄悄撤离
20100119尚福林:2010年重点做好七项工作              来源:中国证券报
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适时推出融资融券业务试点 保障股指期货平稳顺利上市交易 继续深化发行制度改革
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尚福林日前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2010年重点做好七方面工作,包括适时推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保障股指期货平稳顺利上市交易、继续深化发行制度改革、制定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具体方案、探索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上市的制度安排等。
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金融工作、证券期货监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了2009年资本市场改革和监管工作,全面分析了当前市场形势,并就做好2010年重点工作做出部署安排。尚福林指出,2010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改革开放,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市场效率;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三公”原则,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市场体制机制。适时推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根据试点情况及时完善业务规则,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推动部分改制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严厉打击股东利用关联交易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继续深化发行制度改革,加强对询价、定价过程的监督。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完善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规范体系。强化舆论引导和投资者教育工作。加强市场统计分析工作。
第二,完善市场体系和功能,增强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稳步发展主板和中小板市场,完善并购重组市场化制度安排,支持并购融资方式创新。准确把握创业板功能定位,完善创业板发行监管规则,加快发展创业板市场。制定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具体方案,加快场外市场建设。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提高公司债券审核效率,增加公司债券融资规模。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商,探索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上市的制度安排。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支持具备条件的证券经营机构开展跨境业务。
第三,完善期货市场体系,拓展服务国民经济功能。发布实施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明确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等参与股指期货的政策规定,强化对证券公司从事期货中间介绍业务的规范和监管,健全跨市场监管制度,保障股指期货平稳顺利上市交易。全面评估已上市期货品种市场运行质量和功能发挥情况,稳步推出大宗商品期货新品种。加强期货市场运行监测和监控,加强期货公司分类监管,稳步推进期货公司业务创新,推动期货行业市场化整合。  第四,加强和改进日常监管,提高市场主体规范发展水平。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推行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健全对股价异动的快速反应机制。构建行政监管、自律监管和市场约束为一体的监管体系。建立证券行业压力测试机制,完成“参一控一”清理规范工作,开展证券公司合规管理有效性评估,开展证券公司信息隔离墙、经纪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专项检查。修订基金运作、销售等管理规定,落实基金分类审核制度,拓宽基金销售和支付渠道。加强对证券服务机构执业监管。
第五,进一步健全市场法制,引导和规范市场健康发展。配合做好《证券投资基金法》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推动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并做好出台后的实施工作。完善违法违规线索的发现、处理机制,加大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办力度,重点打击内幕交易、“老鼠仓”和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做好派出机构实施行政处罚试点工作,创新行政处罚委工作机制,探索引入外部委员。修订完善信息披露违法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执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认定指引。
第六,做好维稳工作,全力维护市场安全稳定运行。出台《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和《证券期货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调查处理办法》,加强信息安全应急演练和日常检查。推进行业数据中心建设。加大对网络非法不良证券期货信息的处置力度。加强矛盾和纠纷排查,及时处理来信来访。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制度。完善打击非法证券活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重点地区监督预警,防止非法证券活动扩散蔓延。
第七,加强系统自身建设,提高监管能力。加强系统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队伍建设规划。从严管理干部,推动重点岗位干部交流力度,积极探索多渠道选拔培养干部。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大力倡导求真务实、负责敬业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切实加强防腐倡廉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修改完善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办法。加强对证券期货交易所、会管公司、协会的管理,优化系统监管资源配置,提升监管合力。
中国证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桂敏杰做了总结讲话,并提出四点具体要求:一要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系统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学习传达会议精神,深入思考,细致安排,抓紧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协作,抓好贯彻落实,确保今年各项重点任务的扎实有序推进。二要认真抓好证券期货监管重点工作的落实。抓好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推出的各项准备工作。完善场外市场建设。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和“老鼠仓”等违法违规行为。三要认真抓好维护市场安全稳定运行工作。加强行业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系统运行维护、应急管理等方面的保障能力。加强对重要政策出台前后的舆论引导,做好解疑释惑,增进市场的理解和共识。抓好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建立完善应急预案。四要认真抓好队伍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抓好廉政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作风正、能力强、靠得住、社会认可度高的监管干部队伍。
证监会领导李小雪、庄心一、姚刚、刘新华、姜洋、朱从玖、吴利军出席会议。证监会各部门、各派出机构,各证券、期货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证券、期货业协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来自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等有关部门以及有关新闻单位的代表也出席了会议。
20100119 权威人士:股指期货有望4月初上市         中国证券报
交易规则、细则即将发布
权威人士:股指期货有望4月初上市
保证金比例由10%增至12% 单边持仓限额由600手减至100手
权威人士18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最早将于1月19日发布修订后的股指期货交易规则、细则以及《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根据修订后的规则、细则,股指期货最低交易保证金比例,将由此前的10%增至合约价值的12%;对客户某一合约单边持仓的绝对限额,将由此前的600手大幅下调至100手,但拥有现货股票的机构投资者,其套期保值头寸不受最大持仓的限制。
权威人士预计,在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后,股指期货有望于4月初上市,而融资融券试点业务推出时间与之接近。尽管基金、券商、QFII、银行等特定机构参与股指期货相关办法尚在制定中,但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涉及跨部门协商问题,股指期货推出时间可能不会考虑这些机构的准备进程。
权威人士透露,即将发布的股指期货规则、细则分别是:交易规则、违规违约处理办法、交易细则、结算细则、结算会员结算业务细则、会员管理办法、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信息管理办法、套期保值管理办法。
权威人士表示,出于风险控制的目的,股指期货最低交易保证金比例有可能从10%提高至12%。期货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适度再提高保证金标准。同时,12%的比例并非一成不变,中金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保证金比例。
考虑到风险控制,并借鉴金融危机以来其他市场调整金融期货持仓限额的经验,同时听取市场人士的建议,中金所可能把持仓限额大幅压低至100手。不过,拥有现货股票的机构投资者,其套期保值头寸不受最大持仓的限制。
权威人士解释说,大幅降低期货公司客户和从事自营业务的交易会员在单一合约的持仓限额,而套保交易不受限制,可以引导更多的大型交易者申请套期保值额度,使各类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的大资金浮出水面并接受监管,有利于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利于股指期货市场的平稳起步。从某种意义上说,股指期货不是投资产品,而是大型机构的风险管理工具。
20100212 18:14央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
2007年后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后影响股市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次数公布时间调整前调整后幅度公布后首个交易日沪指表现
212010年2月12日 16.00%16.50%0.50%
202010年1月12日 (大型金融机构)15.5%16%0.50%下跌3.09%
(中小金融机构)13.5%不调整-
192008年12月25日 (大型金融机构)16%15.50%-0.50%下跌0.05%
(中小金融机构)14%13.50%-0.50%
182008年12月5日 (大型金融机构)17%16%-1%上涨3.57%
(中小金融机构)16%14%-2%
172008年10月15日 16.50%17%0.50%下跌4.25%
162008年9月25日 17.50%16.50%-1%下跌0.16%
152008年6月7日 17%17.50%1%下跌7.73%
16.50%17%
142008年5月12日 16%16.50%0.50%下跌1.84%
132008年4月16日 15.50%16%0.50%下跌2.09%
122008年3月18日 15%15.50%0.50%上涨2.53%
112008年1月16日 14.50%15%0.50%下跌2.63%
102007年12月8日 13.50%14.50%1%上涨1.38%
92007年11月10日 13%13.50%0.50%下跌2.4%
82007年10月13日 12.50%13%0.50%上涨2.15%
72007年9月6日 12%12.50%0.50%下跌2.16%
62007年7月30日 11.50%12%0.50%上涨0.68%
52007年5月18日 11%11.50%0.50%上涨1.04%
42007年4月29日 10.50%11%0.50%上涨2.16%
32007年4月5日 10%10.50%0.50%上涨0.43%
22007年2月16日 9.50%10%0.50%上涨1.40%
12007年1月5日 9%9.50%0.50%上涨0.94%
背景知识:存款准备金简介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10%,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100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00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20%,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800万元。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
相关阅读:哈继铭:中国不仅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还要加息
“中国不仅要提准备金率,我认为中国要加息。”对于当下货币政策,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在出席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蓝墨水精英教育计划新年论坛”时表示。他同时预测,这会在短期内使大宗商品价格面临向下调整的压力,从而防止美国债券价值缩水。
哈继铭指出,中国已经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控制通胀的信心在央行四季度报告中也成为视线焦点。除了中国之外,印度也已经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而且调整幅度远远高于市场预期。
“中国上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大宗商品价格全线下跌,这说明中国是大宗商品最大的进口国,很多大宗商品中国的消费占比在全球都很高,而且中国去年对于全球经济增长所做出的贡献也处于独占鳌头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仅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我认为中国要加息,因为中国是大国,紧缩货币政策会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打压下去,这样也会抑制美国债券价格大幅下降,如果债券价格持续下降,外汇储备的缩水也会很剧烈,”哈继铭说。他指出,中国加息并不会引来热钱的问题。
哈继铭预测,美元长期将呈贬值趋势,只要美元再度出现贬值,就是人民币升值的重新启动。(每日经济新闻 马骏骎)
上半年有可能2次加息 存款准备金率或上调至18%
“去年出口是负增长,今年境外经济复苏将带来出口由负转正,并有20%的快速增长。如果出口形势恢复得较温和,那么对GDP的贡献度大约会达到0.5%,实现GDP增长9.5%,而若出口恢复较快,如年增幅达到20%以上,那么GDP可能会达到12%~3%的水平。”汇丰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指出,如果是这样的运行轨迹,今年GDP经济的风险就不在于经济二次探底下行,而是防止经济超预期增长带来的经济过热。因此,前半年中国有两次0.27%加息的机会。
应减少“铁公基”新增投入
2008~2009年,中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银行信贷投放“超天量”接近10万亿,其中大部分都投向了能快速拉大内需的“铁公基”项目。屈宏斌指出,“铁公基”项目短期内能快速带动基建设备、钢材、铁矿石的国内需求,并增加就业,但是目前经济有超预期增长的风险,因此政府已在采取货币从紧的动作,逐步退出。
不过,他提醒仅靠单一的货币紧缩政策还远远不够,还应配备适当的财政政策。如减少“铁公基”项目的新增投入,加大政策扶持、税收优惠力度,放开保护行业等,这样做就是给公共部门投资降温,从而为民间投资、消费腾出空间,否则,货币从紧的政策很难奏效。
存款准备金率或调至18%
对于货币从紧采取的具体动作,屈宏斌认为,未来6个月内,货币政策从紧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存款准备金率有3~4次的上调空间,最终上调至18%的水平。首次加息会提前至4月份,而上半年有两次加息的机会,他认为如果不加息,会出现负利率,致使资金成本下降,流动性过剩将导致炒房、炒股,囤积大宗商品等市场投机行为,最后将形成较为严重的通胀局面,因此加息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资金成本,而是为了赶上CPI的增长速度,从而防止出现通胀。
他建议,政府采取的货币从紧政策应尽量采取数量化的工具,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采取严厉的窗口指导政策,以控制信贷规模,而不要过于依靠加息。(信息时报袁峰)
其他新闻:
中国再调存款准备金率 全球股市应声下跌
央行再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楼市负面影响加剧
央行年内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将冻结3000亿资金
央行:准备金率上调未改变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
央行再升准备金 对冲需求大于紧缩
准备金率上调符合市场预期 对冲流动性
外媒:中国通胀减轻或是暂时现象 3月份可能加息
央行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流动性管理提上日程
20100220美联储上调贴现率 亚太股市普遍下跌   :广州日报
新华社华盛顿2月18日电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8日宣布,基于金融市场状况好转,美联储决定将原先给予银行的紧急贷款利率由0.5%提高至0.75%,这一决定19日正式生效。
美联储当天在声明中表示,这不过是美联储使借贷机制正常化的举动之一。由于上调的仅是针对银行的紧急贷款利率,因此不会对美国民众和企业贷款产生负面影响。
声明说,此举也不意味着美联储正在调整货币政策。声明还重申了美联储上月决策例会上的决议,即联邦基金利率仍会在零至0.25%的历史最低水平维持“一段时间”。
恒生指数失守20000点
又讯 由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提高银行紧急贷款利率的决定引发市场对美国会采取紧缩货币政策的担忧,19日亚太地区主要股市普遍下跌。
当天,日本东京股市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下跌212.11点,收于10123.58点,跌幅达2.05%。韩国首尔股市综合指数下跌27.29点,收于1593.90点,跌幅为1.68%。中国香港股市恒生指数下跌528.13点,收于19894.02点,跌幅为2.59%。
新加坡股市海峡时报指数下跌12.05点,收于2757.14点,跌幅为0.44%。菲律宾马尼拉股市主要股指下跌21.41点,收于2978.53点,跌幅为0.71%。
印度孟买股市敏感30指数下跌136.21点,收于16191.63点,跌幅为0.83%。澳大利亚悉尼股市主要股指下跌19.66点,收于4635.10点,跌幅为0.42%。
相关文章
美联储提高紧急贷款利率至0.75% 联邦基金利率不变 (02-19)
美联储宣布上调贴现率25个基点 (02-19)
美联储部分官员提议再次采取刺激经济措施 (02-18)
中国央行人气升 美联储遭受冷落 (02-14)
美联储祭出准备金利率 “退市蓝图”将浮出水面 (02-11)
刺激政策如何退 美联储今展“蓝图” (02-10)
美联储祭出准备金利率 “退市蓝图”将浮出水面
发表时间:2010-02-11 07:36  来源:上海证券报 我说两句(加入讨论)
10日晚23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公布了其为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听证会所准备的证词,美联储的退市蓝图也由此展开。伯南克在该证词中称,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利率将可能在必要时代替目前作为基准利率的联邦基金利率作为政策工具。
证词称,美国经济的增长仍然需要具有高度适应性的政策扶持。他同时表示,高失业率以及通胀预期可能令美联储仍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基准利率维持在低位。这一措辞与上个月美联储召开利率会议后所发表的声明并无太大差别。
但对于何时加息这一问题,伯南克在10日的证词中仍未给出明确的时间表。证词称,当收紧货币政策时机到来时,美联储可能会通过抽走货币政策工具及扩大操作规模来测试市场反应,然后再进行升息。圣路易斯联储行长詹姆斯·布拉德也曾表示,美联储最早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出售部分资产来测试市场反应,前提是经济复苏进程得到了更好的巩固。
此前还有消息称,美联储一直在考虑将超额准备金利率作为目前美国基准利率的替代者,并由此影响其他关键短期利率,包括银行间的隔夜拆借利率等。
分析人士认为,通过提高超额准备金利率的方式,可以让更多的资金留在美联储,而不是流向市场。若市场利率低于超额准备金利率,银行把钱拿去放贷的意愿将会下降,并将钱存到美联储,以此达到收紧流动性的目的。
目前,超额准备金率的利率为0.25%,而当前基准的联邦基金利率定在0到0.25%间,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一利率水平始终被维持在接近零的纪录低位。一旦美联储提高了超额准备金利率,这也将被业内人士解读为正式收紧流动性的开始。
不过,美国当地时间本周四即将公布的零售数据或将成为影响美联储加息步伐的重要因素。市场普遍预计该数据将环比增加0.3%,如果数据符合预期,则说明强劲的消费需求将增加物价上扬的压力,加息的预期也将随之上升。
10日,美元兑主要货币的汇率在伯南克证词公布后,快速上扬。截至北京时间10日23时12分,美元指数报80.18,涨幅0.53%.
20100302《Wheatley中国经济专栏》中国学者反思国进民退 警惕特权利益集团
路透北京3月1日电(中国经济主编 Alan Wheatley)---没有人想做不利己之事,中国共产党自然也不愿放松对经济和社会的严密掌控.
但为了实现经济长期高速增长以确保政权稳定,中共目前有必要这麽做:缩减国有企业规模,向民营企业开放更多领域。这是继续提高生产率和更公平地分配收入的关键所在. 此般改革药方是西方经济学家的老生常谈;但当前,中国一些知名学者同样大声疾呼政府放权,引发各方关注。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姚洋表示,中国在金融危机期间的表现似乎很不错.但问题在于政府对于实体经济的介入大幅上升.
"这种趋势最终应停止,政府应该从经济领域撤出--不仅是从垄断领域,还包括竞争性领域,"姚洋在接受路透采访时说。
中国政府在全球信贷紧缩期间采取的大规模财政和货币政策取得了成功,这大大提升了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信心,并令鼓吹更加开放市场的势力处于下风.
所谓的"国进民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讨论中最常被提到的话题之一.姚洋表示,这种现象确实存在,特别是在金融领域,他担心金融领域的改革可能会无限期推迟.
危机隐现
姚洋近期在美国《外交》杂志(Foreign Affairs)发表了一篇观点犀利文章.他在文章中称,如果中国共产党希望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在扩大民主化之外别无选择.
姚洋批评地方政府只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提高居民的平均福利,称若民众对经济和政治权利遭到侵犯感到不满,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间歇性的社会不稳定情况.因此,必需尽快找到一条道路,允许普通民众参与到政治进程中来.
"过去30年的改革大多数都是对迫在眉睫的危机所做出的回应.日益广泛的反抗和经济不平衡现在正在将中国推向另一巨大危机,"他写道."强大的特权利益集团和商业化的地方政府正在阻碍经济增长福利在全社会范围内平均分配,这将使得共产党以经济增长换取人民同意其执掌绝对权力的策略落空,"他补充道.
中国总理温家宝周六承诺将加倍努力,使更多国民收入流向家庭,而不是企业.但政府并未显露出希望控制那些富有且权力极大的国有企业的迹象.
近期,中国两家券商称,中国移动有意斥资近60亿美元收购上海浦东发展银行(600000.SS: 行情)20%的股份.而在这一过程中,花旗(C.N: 行情)和民间投资者所持股份将被稀释.
历史的教训
自由派学者、历史学家章立凡称,私营经济部门的倒退是清王朝在1911年的倾覆,以及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背後的原因.
"历史已经证明'国进民退'没有可持续性,"章立凡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如果不对当前'国进民退'的势头加以遏制,势必影响到中国日後的产业结构和经济走势." 当然,这种观点也不否认执政党某些重要政策取得的成绩.
里昂证券(CLSA)驻上海分析师Andy Rothman称,社会服务性支出大幅增加,这最终应会降低防范性储蓄,进而刺激消费.
Rothman在一份报告中写道,2005年至2008年,中国医疗支出增长163%,教育支出增长125%,社会保障性支出增长83%.他称,这种趋势在2009年得到延续,政府对教育和医疗的支出分别约增长了25%和48%.
姚洋认为,中国政府正在进行的帮助外来务工者家庭在小城市安家的改革,是一项历史性突破.
关注温家宝总理
正是这些政策取得的成效,使经济学家希望政府能更加大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樊纲称:"中国改革大有潜力,我们能从改革当中获得更大的增长的源泉."
他称,如果能进一步降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中国可能成为更加富强,更加公平的社会.这种权力影响效率,并滋生腐败.腐败问题是中国民众最不满的问题之一.
"我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在于进一步市场化改革,把国有企业民营化,进一步减少政府管制,减少政府部门的各种权力,使市场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樊纲在刊登在中文杂志《绿叶》上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者将密切关注温家宝总理周五将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做出的政府工作报告,寻找在经济重返正轨之时,共产党是否有将工作重点重新放在改革上的迹象.
沈明高及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Citigroup Global Markets)的其他分析师称,中国现有增长模式持续不了几年,政府早已指出的结构性调整以平衡经济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姚洋危机引发变革的说法,他们也表示:"唯一的区别是改革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验说明,很可能是後者."(完)   编译 王露迪/李爽/王丽鑫 审校 张骏/王丰
20100316尚福林:深化改革创新 推进制度建设   申屠青南   中国证券报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撰文表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将推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根据试点情况及时完善业务规则,审慎稳妥扩大试点范围;推动股指期货顺利推出、平稳运行;完善创业板发行监管规则,在严格把关基础上,积极扩大创业板市场规模,制定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具体方案,研究拟订场外市场建设总体方案,探索境外企业在境内上市的制度安排。
在这篇题为《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建设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文章中,尚福林说,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这是党中央从全球视野和全局高度出发,根据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现代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本市场,是促进资本形成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的改革创新,不断拓展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形式和途径,毫不动摇地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一、资本市场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过去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证监会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积极拓展资本市场发展空间,促进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功能,加大支持经济发展力度。稳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平稳重启新股发行,积极扩大直接融资。落实钢铁、汽车等行业振兴规划,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行上市。完善并购重组制度体系,创新并购重组手段和方式,支持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2009年,99家企业发行上市,150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境内融资额达4562亿元;56家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交易规模达3694亿元,12家上市公司进行海外收购,涉及金额531亿元。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债券融资,扩大债券市场规模,推动上市商业银行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债券市场的统一互联取得积极进展。去年45家企业发行公司债,筹资734.9亿元。
平稳推出创业板,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去年,发布实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稳步推出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定,构建了包括发行审核、上市交易、信息披露、市场监管相关规则在内,适合我国创业板市场特点的制度体系。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正式启动。推出创业板是我国去年迎难而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大亮点,也是去年全球资本市场的一大亮点。
强化期货市场基础建设,增强服务国民经济能力。从期货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出发,我们建立并实施了期货市场统一开户制度,明确期货保证金存管银行的监管政策;加强持证企业境外期货套保业务和期货公司境外子公司监管,强化市场风险监测预警;完善已上市品种期货合约与业务规则,新推出螺纹钢、线材、早籼稻和聚氯乙烯等新品种,期货上市品种达23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体系基本形成,期货市场对产业链相关企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去年我国商品期货成交量位居世界第一。
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2009年,我们深入推进“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着力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强化股价异动的信息披露监管,提高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完善证券营业网点设立政策,积极支持证券公司发展集合理财业务,稳步扩大直接投资业务试点,推动证券公司市场化整合。支持基金管理公司创新发展和诚信运作,平稳推出“一对多”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出台基金评价和销售费用管理制度。截至2009年底,证券公司总资产达2万亿元,实现净利润933亿元,比上年增长94%。基金公司管理各类资产3.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0%。
坚持依法治市,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去年以来,我们大力推动完善证券期货法律体系,制定修订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39件,清理、废止41件。严厉打击“老鼠仓”、非公平交易和利益输送行为,集中查处融通基金“老鼠仓”案、高淳陶瓷内幕交易案等一批市场关注高、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全年调查案件419起,对33家机构、218名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对52名当事人采取市场禁入措施,配合公安机关立案侦破非法证券活动近百起,抓捕犯罪嫌疑人300余名。
二、资本市场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大有可为
落实中央的战略决策,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这不仅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
资本市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是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在资本市场上,公司的投资价值主导资本流向,借助资本市场的价格信号,既可以迅速聚集大量资金,为结构调整开辟增量资金来源渠道,又能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为经济转型拓展空间。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我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日趋活跃,2008和2009这两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金额接近7000亿元,对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行业整合与产业升级。
资本市场有利于激发企业内生发展动力,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后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必须着力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本市场在市场准入、信息公开、并购重组、退市等方面有严格的制度安排,有助于推动企业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同时,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具有分散性和广泛性,他们对产业和企业的选择反映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有助于企业自觉调整发展方向,改善公司经营业绩,切实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资本市场有利于促进科技和资本相结合,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全球产业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路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新兴产业正成为引领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资本市场提供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能够筹集高新技术产业化所需的发展资金,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中小企业板设立5年多来,已上市企业365家,中小板公司上市后研发费用平均增长47.4%。目前挂牌的58家创业板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达49家。全面深化科技金融合作,构建科技资源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有效模式,有助于推动我国自主创新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资本市场有利于改善融资结构,是维护国家金融经济安全的重要平台。早在200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就强调要“扩大直接融资,减少银行贷款风险”。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表明,在一个经济体中,企业和居民过度依赖债务融资,风险巨大。在我国当前的融资结构中,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融资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银行体系集中承担了过多的企业经营风险。必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积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运用好资本市场分散风险的功能,为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融资渠道,促进全社会金融资产合理配置,防范系统性风险隐患,增强我国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中国证监会将全力落实中央“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要求部署,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坚定不移地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加快建设多层次市场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稳步发展主板和中小板市场,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上市和再融资。准确把握创业板功能定位,完善创业板发行监管规则,在严格把关基础上,积极扩大创业板市场规模,增强资本市场对自主创新的支撑能力。加快场外市场建设,制定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具体方案,研究拟订场外市场建设总体方案。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创新公司债券品种和发行方式,提高债券审核效率,增加公司债券融资规模。适应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需要,探索境外企业在境内上市的制度安排。
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推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根据试点情况及时完善业务规则,审慎稳妥扩大试点范围。推动股指期货顺利推出、平稳运行。按照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继续深化发行体制改革,优化发行条件和程序,加强对询价、定价过程的监督,完善一级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健全上市公司并购和退市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渠道和方式。以深入推进上市公司治理整改活动为契机,鼓励部分改制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定向增发等方式实现整体上市,解决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完善并购重组市场化制度安排,提高并购重组质量和效率。积极推进主板、中小板退市制度改革,防范和打击通过操纵利润规避退市的行为。
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切实履行政府信息公开职责,及时、准确公开监管信息。加强新闻发布工作,制定公开征求意见制度,强化行政行为的全程约束,着力推进市场监管公开化、透明化。进一步督促上市公司健全信息披露内控制度,依法公平披露信息。加强对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重要环节的信息披露监管,防止发生恶性造假和内幕交易行为。完善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规范体系,提高市场整体透明度。
维护市场“三公”秩序,引导和规范市场健康发展。大力加强市场法制化、制度化建设,配合做好《证券投资基金法》的修订工作,推动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强化对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中介服务机构的常规监管,完善违法违规线索的发现处理机制,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老鼠仓”和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好“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深化投资者教育和服务,保护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其他新闻:
尚福林:严防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谋利
尚福林: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建设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尚福林《求是》撰文 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建设
尚福林:推动期指顺利推出 扩大融资融券试点范围
尚福林:积极扩大创业板市场规模
尚福林:审慎稳妥扩大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范围
20100331融资融券今起试水 融资需求远超融券 马婧妤 徐玉海 屈红燕 张雪上海证券报
融资融券业务迎来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做空机制正式建立,而这一创新业务也将从今天起成为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的常态投资选择。
记者获悉,首批试点券商均对合格投资者进行授信并为其开立了融资融券信用账户,同时选择了部分投资者参与今日的融资融券交易,总体看来,参与首日交易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融资买入需求大于融券卖出需求。
各家券商参与首日交易的投资者数量多为个位数,其中中信证券私募客户江苏瑞华获得3800万元授信,成为首日交易中融资融券授信额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国信证券参与首日交易的个人投资者当中,最大一笔授信额度为1000万。
融资融券交易“万事俱备”
记者昨日从中信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光大证券等首批试点券商获悉,各家公司融资融券交易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只等融资融券交易正式试水。
中信证券介绍,公司开立融券专用账户后,已进行券源划转,至26日累计向公司融券专用账户划入19只可融出证券,合计1815万股,市值3.73亿元。同日,公司向融出资金账户划入2000万元资金。随着后续业务开展,将陆续划转证券和资金。
根据中信证券董事会公告,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额度上限为200亿元,其中,正式开展融资融券业务6个月之内额度规模上限为120亿元,其中融资100亿元,融券20亿元。
其余券商初期融资融券规模大多在百亿以内。在“融资为主、融券为辅”的制度设计框架下,国信证券的融资融券总额度为30个亿,其中融券额度不超过3个亿。海通证券、光大证券融资融额度分别为80亿元、50亿元。广发证券初期融资融券规模也不超过50亿元。
试点初期,首批6家券商将在窗口指导下采取统一的固定费率标准,即融资利率7.86%/年,融券费率9.86%/年。
最大一笔授信花落私募
融资融券试水初期,各家券商为保稳妥,均对融资融券授信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到目前,单笔额度最大的融资融券授信花落私募机构江苏瑞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3800万元。
中信证券昨日与江苏瑞华签署融资融券业务合同,这是中信证券正式签署的第一单融资融券业务合同。江苏瑞华总经理王泽源介绍,公司初期获得的3800万元的授信额度中,融资授信为2800万元,融券授信1000万元。公司融资融券业务仅限于自有资金,其发行的信托产品并不能进行融资融券业务。
中信证券融资融券业务负责人表示,业务推出初期为谨慎、稳妥起见,与江苏瑞华协议确定的这个授信额度与公司在中信证券的托管额相比较为有限,日后在客户有充足现金且有需求的情况下,将有条件地进一步上调授信额。
据了解,中信证券目前符合“18个月,50万资产”硬指标的融资融券潜在客户有3.7万,截至26日已开立信用证券开户24户,其中个人户22个,机构户2个,授信总额度为4400万元。
国信证券则表示,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初期主要以个人客户为主,暂时不会对私募和基金开放,公司已经授信完毕的个人投资者中,最大一笔授信额度为1000万元。
首日交易融资需求更多
记者获悉,各家券商选择参与融资融券首日交易的投资者多在个位数,首日交易将既有融资买入,也有融券卖出,但总体看投资者融资需求更多。
中信证券选择了三名投资者参加首日交易,其中包括1家机构投资者和2名个人投资者。此前其所在营业部已对上述客户揭示了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合同主要条款、融资融券基础知识等,并请客户参加了风险评估测试。
获得最大授信额度的江苏瑞华表示,今日会同时进行融资和融券交易,由于其作为私募机构看重的是波段操作中的交易性获利机会,做空某只股票也并不意味着这只股票出现了问题,只是短期内可能看跌。
记者从海通证券了解到,公司今日将有7到8个客户参与融资融券交易。国信证券表示,将有5个个人账户参与今日的融资融券交易,他们获得的授信额度从几十万到一千万不等,根据前期沟通,这些客户中既有以融资买入为主,也有客户可能将融券做空。
20100331融资融券交易试点今日启动 4年艰辛历程大盘点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31日电 融资融券交易试点于今日正式启动,中新网特为您梳理了4年间,融资融券从酝酿到正式进入市场操作的时间序列。
2005年10月27日,修改后的《证券法》已经加入融资融券条款,这为融资融券扫清法律障碍。
2006年6月30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管理办法》。
2006年8月21日,沪深交易所发布《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
2006年8月29日,公布了《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登记结算业务实施细则》。
2006年9月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融资融券合同必备条款》和《融资融券交易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
2008年04月08日 证监会就《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营业网点若干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证券公司分公司监管规定(试行)》公开征求意见。
2008年04月25日 国务院正式出台《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2008年6月1日起实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
2008年10月05日 证监会宣布启动融资融券试点。
2008年10月25日、2008年11月8日,证监会、交易所及中登公司两次组织11家券商参与融资融券联网测试,融资融券业务获得实质性进展。
2009年,证监会将精力更多地放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和创业板开闸上,融资融券暂时搁置。
2010年1月8日,国务院原则上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证监会将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择优选择优质证券公司进行融资融券业务的首批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2010年3月19日,证监会19日公布了首批6家融资融券试点券商名单。分别是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中信证券、光大证券、海通证券和广发证券。
2010年3月30日,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向6家试点券商发出通知,将于2010年3月31日起,接受券商的融资融券交易申报。这标志着经过4年精心准备的融资融券交易正式进入市场操作阶段。(贾亦夫整理)
20100429基金打新不畏高 王亚伟力捧海普瑞
【新快报】A股史上发行价格最高的股票——148元/股的海普瑞网上网下合计冻结申购资金4886亿元,其中211家机构合计动用1078亿元参与海普瑞的新股网下配售,包括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等8只华夏系基金也蜂拥“捧场”。
华夏系打新有选择
资料显示,华夏大盘、华夏精选基金以148元/股的价格分别在网下申购180万股海普瑞,最终获配近4万股;而整个“华夏系”共有八只基金参与海普瑞新股网下申购,在所有基金中排名第一。据了解,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两只基金合计斥资5亿多元认购该股,其实,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在华夏系中算是打新不太积极的两只基金,不过,这次大手笔认购,原因在于王亚伟“之前很少见到这样好的医药企业”。
海普瑞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同时取得美国FDA认证和欧盟CEP认证,是国内唯一取得美国FDA认证的肝素原料药生产企业。正是这一点使得包括华夏在内的机构投资者愿意在如此高的价位认购该股。
华夏系基金之前也曾“倾巢”申购合众思壮,原因也在于公司基本面好、行业发展空间大、概念独特这些元素,如合众思壮所属的GIS行业发展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用到80%以上,很可能成为卫星导航定位领域中世界级领先企业。
华夏基金重点打新的万邦达、碧水源和蓝色光标也属于这样的情况。前两者具备绿色环保概念,业务相对高端,属于朝阳产业。后者则是A股公关行业第一股,仅这一概念就足以成为追捧的方向。
王亚伟更偏爱科技股
据WIND资讯显示,今年来华夏系参与网下认购的新股超过30只,但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参与打新的次数并不多,仅包括英威腾、奥普光电、积成电子、新纶科技、亚厦股份、合众思壮、大北农、中青宝、欧比特、碧水源、三聚环保、华泰证券、卓翼科技等10多只。
从王亚伟操盘的两只基金打新的选择看,其并不担心发行价或发行市盈率的高低,比如其参与网下申购的碧水源、中青宝的首发市盈率都超过90倍,而海普瑞的发行市盈率只有70多倍,比英威腾、欧比特的首发市盈率还要“正常”一些。
有分析认为,王亚伟打新股更看重的是公司的成长性等特质。据分析,他所选择的公司主营业务基本上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领域,符合产业升级趋势,技术壁垒高,竞争优势突出,具有可持续自主研发创新能力、较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商业模式独特,可复制性弱等的特征。
虽然中小板和创业板的高价、高市盈率发行备受市场诟病,但从上市后的表现看,这些公司的表现不算差。记者统计了华夏大盘获配的十来只新股最新表现,结果显示,除了主板的华泰证券曾让华夏大盘出现浮亏,其余的中小板和创业板新上市公司中虽然有不少都出现了价格大幅振荡,部分个股的股价甚至逼近发行价,但总体都给该基金带来了数量不等的浮盈。特别是部分成长性突出、具有独特概念的公司走势相对坚挺,如三聚环保、英威腾、碧水源等。
建议:留意公司成长性
尽管市场认为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一些公司股价高得离谱,但在当前市场大幅振荡情况下,追求安全的资金仍会蜂拥到一级市场上打新,而且二级市场上资金也在追逐新兴行业,推高了相关公司的估值,一、二级市场上中小盘股的高估值格局预计一时难以改变。不过,投资者在参与时一定要留意公司的成长性故事有多大的可信度,参照知名基金的选择来投资或是一个途径。
20100513高盛称中国总负债近GDP一半 或步入“负债大国” 国际金融报
希腊债务危机引起了全球的恐慌情绪,一场“第二次金融危机”的讨论正在全球盛行。日前,一则关于中国政府负债的新闻,同样在中国引起热议。专家表示,欠债并非坏消息,但应该有个明白账。
中国负债近GDP一半
高盛报告称,估算到2009年年底,中国政府总负债为15.7万亿元,约占2009年GDP的48%。
据高盛估算,中国政府15.7万亿元的负债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国债、(主要是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及债务的)地方政府债务,以及(在2000-2001年期间商业银行剥离但仍体现在资产管理公司账面上的)不良贷款三大部分。其中,中央政府国债占GDP的20%,地方政府债务大致在7.8万亿元,约占GDP的23%,第三部分总额为1.6万亿元,接近2009年GDP的5%。三者累加,中国政府总负债占GDP的比例为48%。
高盛表示,虽然中国政府债务违约的总体风险仍然有限,但近期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规模的扩张,不对称地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偿还风险,而地方政府借款的快速增长,已经凸显出地方政府进行财政改革的紧迫性。
全球负债过36万亿美元
中国政府的负债是否过高?一番比较之后,或能更清楚。
发生债务危机的希腊负债为GDP的125%。处于危机边缘的意大利负债则已接近GDP的118%。目前,风雨飘摇的欧元区整体负债则为超过GDP的84%,国际社会对其负债量日益担心。
同样,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债务也令人担忧。5月10日,日本财务省发表的数据表明,其国家债务总额已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29%,位列经合组织所有成员国之首。而美国2011年财政赤字将高达1.6万亿美元,全部负债更是占到美国GDP的50%以上。加拿大的人均负债超过4万美元,在全球20个发达国家中名列第一,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
《经济学人》杂志日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2月,全球各国负债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
地方发债积极性高涨
“我国政府负债,特别地方政府负债有日益增多的迹象。”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表示,我国正大力实施城市化,为了城市化建设,地方政府特别需要资金,而通过负债的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积极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化建设。
然而,按照国家《预算法》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但《预算法》并未能真正阻挡我国地方政府的发放步伐。因为目前的地方债,对亟需资金进行大规模城市化建设的地方政府来说,只不过是杯水车薪,远远满足不了诸多投资项目的资金渴求。剩下的资金缺口怎么解决?
“要求地方政府不负债,不太现实,但关键是不能过量,不能超过一定的极限。”宋颂兴表示,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靠发债进行城市化建设的模式,和发达国家不同,所以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政府是否举债过多,并不一定适用。
宋颂兴表示,地方政府的许多债务,比如公路、桥梁,工业园,其实都可以变现,这能在发展中减少地方政府的负债压力。但目前问题的关键是,我国到底拥有多少负债并不透明,中央政府可能不知道地方政府的负债情况,上级政府不知道下级政府的负债情况。
“政府负债必须透明化、公开化。”宋颂兴强调,公开透明的负债不但可以让民众获知负债的具体情况,还可以防止腐败的发生。
其他新闻:
【地方政府财务困境】
财收连续跑输中央 地方债务难以自拔
房价上涨过快 逾八成人认为主要责任在地方政府
社科院蓝皮书: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推高房价
五大行悬崖勒马 地方融资收放两难
地方财政头顶已悬“堰塞湖” 如何防止政府借钱过多
【希腊债务危机】
希腊 “惹祸” 急救欧元 中国人均掏60元人民币?
欧盟万亿美元援助难根治希腊问题
希腊债务危机全世界埋单 中国直接出钱15亿美元
为救希腊多次“破例” 欧央行或开始收购国债
巴菲特:希腊债务危机是一部惊悚片
20100514股指期货交易火爆推手找到:“温州炒房团”干的   21世纪经济报道
从持仓量增加显示,进入股指期货市场的资金在进一步扩容。记者调查发现,在房地产领域前步伐停滞的资金,近期已明显呈现向股指期货市场转移。同时,大部分资金是被楼市新政狙击而来。
股指火爆
5月12日股指期货创造成交新高纪录。中金所的数据显示,当天共成交31.5万手,成交额2671.67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25.19%。总持仓量达到14352手。同日,香港恒指成交量不足8万手,如果考虑到恒指买卖一手仅需10万元左右,中金所的期指则更显得火爆。
而且,股指期货交易资金和交易容量和活跃度增速明显呈激进态势。
记者根据中金所的交易数据统计,以主力合约IF1005为例,5月13日,成交量为217422手,成交金额达到1867亿元,此前一个交易日,这两项数据更是创出上市以来新高的273131手和2312亿元。与股指期货从4月16日上市首日的48988手和交易金额505亿元相比,成交量增加5倍,交易额增长逾4倍。
资金入场的速度是每周猛增。
同样以主力合约IF1005为例,股指上市首日持仓量为2702手,至5月13日8276手增加了两倍以上。期指上市第一周,主力合约交易量为616354手,交易额为5993亿元,第二周交易量681131手,比前一周增加了64777手,交易额6412亿元,比前一周增加了418亿元。同时,五一节后的一周,虽然交易没有上周活跃,但交易量达到了705992手,比前周增长24861手。而本周虽然仅仅过了四个交易日,成交总量已经高达917098手。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些资金很大部分来自炒楼资金,而且,这股投资冲动表现强烈。
4月25日,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上海商城剧院4楼,由新湖期货和湘财证券联合举办的《指数时代下的股票投资策略》为主题的大型投资论坛上,逾千投资者聚集探讨对股指期货的投资谋略。
在现场,记者随机采访近20名投资者,其中半数人士称自己在股市和楼市均有投资。投资者周小莉告诉记者,在楼市新政下,她原本购房的资金暂时按兵不动,股市震荡比较明显,也不愿意转入资金。
而另一名投资者周钰称,其手头的也是闲钱, 3月份从楼市里转出。分别以部分买了招商银行(600036,SH),原本以为股指上市后,银行股会上涨,没想到连续暴跌。他有意向将余钱转入期货市场进行套保。
5月12日,记者又电话联系了上述两名投资者,他们称自己已经在期货市场开户,并将开始操作。
而且,在现场,记者还发现一些私募联合散户资金,欲进入期货市场。
炒房团转枪口
根据央行公布的统计报告,2009年新增个人消费性住房贷款1.4万亿元,今年一季度新增个人购房贷款5227亿元。以首付比例为平均30%计,2009年至2010年一季度,估算贷款买房的个人自有资金逾7000亿。
对此,著名的房地产中介机构高力国际一份分析报告认为,中国境内一线城市的实际投资性购房比例不会低于30%。那么,非自住性资金接近3000亿,如果这些资金在房产新政下另转他途,势必引起巨大波澜。
其实,这个数据只能是一种保守的测算。另外,很多处于地下和灰色状态的民间资金以及国际热钱,它们只有在相对明确的政策信号和投资机会才会浮出水面。
无论具体数据如何,从房地产市场的总体统计局势观察,资金从楼市撤退已是目前趋势。这些资金到底去往何处?以周钰和周小莉的情形观察,至少一部分资金进入了期指市场。
这些离开房地产市场,进入期指的大军中,传统上“炒”功惊人的浙江系资金是最重量级的一股力量。
邱学凡是上海温州商会副会长,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他的私募团队中,至少有六分之一的资金进入股指期货领域,而其“资本团队”基本都曾经活跃在房地产领域的“炒房团”。
在邱学凡的背后,就是最为著名的是温州炒楼团,其区域内的民间资金当地银监系统人士测算出的容量就达到了8000亿。并且,温州区域内的投资领域,就是房地产领域。
熟谙房市的浙江资金,同样熟谙期货市场,浙江系一贯是期货市场上最重要的角色,而且,活跃的浙江期货公司成了资金与期指之间良好的润滑剂。除了新湖期货和湘财证券频繁在上海、浙江、广东等区域联合推动投资者资金外,永安期货、中大期货等也掀开了一轮接一轮关于股指期货的投资者联动。
以5月12日主力合约为例,前10位中,浙江占据了三位,南华期货,成交量为15645,比前个交易日增加了4385。浙江永安从空军转为多头,持买单量为619,比前个交易日增加了218,而卖单量却在大幅缩减,截至5月12日收盘,持卖单量为402手,比前个交易日减少了353手。
新湖期货却呈现多头方向, 持买单量为249手,位居前10名中的第八席位,且买单量比前个交易日增加了171手,仅次于国泰君安和浙江永安之后,增买单仓位为前三名。
20100517王建:美国危机可能明年卷土重来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在美国,资产泡沫破灭后庞大的有毒资产基本上没有得到处理,而是用修改会计规则和冻结债务清偿的方式,暂时将金融机构的坏帐掩盖起来,所以当这些坏帐再也藏不住的时候,美国就必然会再经历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过程。由于美国的物质生产严重衰落,已经不可能象日本那样用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利润填补金融系统坏帐,美国将用怎样的方法修复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就成了疑问。
美国似乎还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恢复物质产业的竞争能力,使美国经济能够不依赖用金融商品换实物商品也能生存;另一条是搞出一个新的金融商品增长点,能让金融机构重新赚到钱来填以前的坏帐。
从前一条路看,奥巴马目前正在走,但是很难走得通。从第二条路看,美国目前是想以低碳经济为新的金融增长点,搞出一个新的金融衍生品,想用低碳金融商品从欧洲、日本等国家手中换钱。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最终无果而终。由于美国直到目前也找不到处理庞大有毒资产的出路,美国的危机就会在明年重来,到2012年、2013年趋于严重。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招商证券顾问 王建
许多人认为,中国又将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期,甚至有“新黄金十年”的说法。我认为这样的认识太过乐观。去年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国家之所以能够从经济的谷底走出来,不约而同用了将危机向后拖延的做法,在美国是暂时冻结有毒资产的处理,在中国则是在过剩的背景下继续加大投资。为了应付危机的突然冲击,这样做是正确的,是为化解危机争取到时间与空间,但也可能使矛盾累积得更多,在未来爆发得更严重。
次贷危机会卷土重来
次贷危机之所以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同,首先是因为这场危机的爆发不是基于传统的物质产品过剩,而是由于金融商品过剩。如把这场危机与上世纪90年代在日本的资产泡沫危机比较,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原有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本特征是生产过剩,由于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不仅要输出商品,也要输出资本。当日本资产泡沫破灭的时候,日本拥有巨大的贸易逆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所以日本的资产泡沫危机,仍是处在物质资本主义阶段所发生的危机。而美国在资产泡沫破灭时却是拥有已经长期化的巨大贸易逆差,资本输入也已经长期化了,因此是资本的主体已经转移到物质生产领域之外的虚拟资本主义阶段所发生的资产泡沫危机。
其次,由于资产泡沫危机发生的历史阶段不同,资产泡沫破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也完全不一样。在商品与资本“双过剩”的日本,由于国内生产超过国内消费,因此即便是资产泡沫破灭也不会对企业生产与居民生活产生太大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在日本资产泡沫破灭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经济只是陷入低增长而没有发生崩溃的原因。而在已经进入虚拟资本主义阶段的美国,由于国内的生产大幅度低于国内消费,进口商品已经占到国内物质产品消费的40%以上,制造资产泡沫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从其他国家换钱以支付实物商品进口,因此资产泡沫的破灭必然会导致国内的产品严重供给不足,使经济增长停滞与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第三,资产泡沫破灭必然会给金融体系内部带来大量有毒资产。在美国,当资产泡沫破灭后庞大的有毒资产基本上没有得到处理,而是用修改会计规则和冻结债务清偿的方式,暂时将金融机构的坏帐掩盖起来,所以当这些坏帐再也藏不住的时候,美国就必然会再经历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过程。由于美国的物质生产严重衰落,已经不可能象日本那样用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利润填补金融系统坏帐,美国将用怎样的方法修复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就成了疑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如果美国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不能修复,美国创造金融泡沫的能力就得不到修复,美国就走不出这场由次债危机所引发的经济萧条。
有人说美元是硬通货,美国人可以用多发美元的方式来支付进口与清偿债务,就是向世界上所有使用美元的国家多收“铸币税”。这样的观点我不同意,因为美国维持长期贸易逆差的手段并不是靠“铸币税”。铸币税是流出美国的美元,每年也就几百亿美元,累计也就数千亿美元,而美国新世纪[18.02 -0.88%]以来的贸易逆差就已高达数万亿美元。美国之所以能长期维持贸易逆差,主要是靠从资本项下向外输出金融商品,使大量流出美国的美元又通过购买美国资产的方式重新流回美国,由此形成资本项下的顺差,来补经常项下的逆差,而以铸币税形态流出美国的美元是不会再流回美国的。
由于流出美国的美元通过购买美国的金融商品输出又回到了美国,所以美国就不用多发美元,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可以不断拉大贸易逆差,而美国的广义货币规模与美元币值又能长期保持稳定的原因。如果美国破坏了原有的游戏玩法,改成用多发货币的办法来支付进口乃至偿还国际债务,而没有能力用美国的金融商品回笼美元,美元返回美国的环流就会中断,美国的货币发行规模很快就会上升,在美国之外流通的美元规模也会很快大幅度增加,离全球性的严重通胀与美元的严重贬值也就不远了。所以美国如果大量发行美元,就是以美元的货币霸权地位作代价的自杀性行为,不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美国是决不会走这条路的。
表面上看,美国似乎还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恢复物质产业的竞争能力,使美国经济能够不依赖用金融商品换实物商品也能生存;另一条是搞出一个新的金融商品增长点,能让金融机构重新赚到钱来填以前的坏帐。从前一条路看,奥巴马目前正在走,但是很难走得通,因为直到目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生产要素及商品生产成本上的差距仍在20倍左右。美国想走回头路,把生产放回国内来消除贸易逆差,生产成本也得上升20倍,按消除5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计算,就得在国内增加10万亿美元的生产成本,还得再加上数十万亿美元的生产投资,这是美国无论如何负担不起的,所以奥巴马只能是嚷一嚷,美国在发展物质生产的道路上走不了多远就得回头。
从第二条路看,美国目前是想以低碳经济为新的金融增长点,搞出一个新的金融衍生品,但是必须有欧洲、日本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配合,因为美国是想用低碳金融商品从这些经济体手中换钱。可欧盟想借美国的这场危机夺取美元的霸权地位,就不会给美国这个出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第一天,出现一个所谓“丹麦方案”,让发展中国家有义务而无实惠,最终由于发展中国家不肯签约而使大会无果而终,就是欧洲人的政治手腕。
由于美国直到目前也找不到处理庞大有毒资产的出路,美国的危机就会在明年重来,到2012年、2013年趋于严重。由于找不到新的金融增长点又走不了回头路,美国经济就有可能在长期内走不出去。危机最终会如何收场,目前还只能作出这些判断。
欧洲复苏路难且长
我们再来看欧洲。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美国能够从主权信用角度打击欧元,是因为欧元在设计时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即只有货币统一而没有财政统一。美国、英国与日本由中央财政集中的财力都要占到全部财政收入的70%以上,但欧盟仅占1%。一个政治与经济统一的国家,如果财政入不敷出还可以向央行透支或借款,但是欧元区国家由于货币政策被上收,救市就只能靠多发国债,由此导致欧元区国家平均债务飙升,这就给了美国机会。
欧洲要想挽救欧元就必须严格控制住欧元区各国赤字的增长,欧洲经济就会由此陷入严重紧缩,这对欧洲的经济复苏是严重制约。同时,紧缩赤字所带来的削减工资和福利必然会引起欧洲社会矛盾的激化与动荡,更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增长。欧盟要想彻底解决欧元问题还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欧盟的政治体制,让财政与货币都统一起来,欧洲就会向一个真正的国家迈进,但也可能由于欧盟各国分歧严重导致欧元垮台,欧盟分裂。目前看欧盟将走向何方还很不明朗,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不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会经历一个较长期的痛苦过程,是一个伴随着需求收缩与社会动荡的较长期低增长时期。
即使欧盟国家通过内部协调能够化解危机,美国还是会找到打击欧元的新途径,特别是当未来三年美国经济再次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出现二次探底的时候,美国打击欧洲经济与欧元的力度会更大。如此,欧洲的经济复苏之路就会更艰难。
20100522股指期货上市一个月 股民人均亏2.5万   信息时报
●自股指期货上市以来的短短一个月时间,沪指一个月急挫600点。沪深两市蒸发市值已超过3.64万亿元,平均每个股票账户高达2.5万元的账面亏损。
●股指期货风光无限,虽然杠杆与国际对冲基金比不算长,虽然开户者不多,但期指交易者充分利用了T+0交易规则,5月19日成交量达到36.2万手,成交金额远超现货市场。
●股指期货携带着ETF180基金走上证券舞台中央。由于国内没有与沪深300指数对应的ETF基金,期指交易者瞄上ETF基金配比,虽然有种种做多基金配比法,但做多75%上证180ETF加上25%深100ETF的配置方案具有最好的效果。购入ETF基金做空期指套利,成为主流套利模式。股指期货推出后,ETF基金二级市场成交量急剧放大。股指期货推出当天,上证180ETF、深证100ETF二级市场放出巨量,成交量分别较前一日增长386%和76%。
股指期货席位变化大揭秘:券商系独霸市场
“券商系期货公司成为股指期货市场的主宰是一种必然,也是金融期货发展的必然趋势。”某大型期货公司副总王川(化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4月21日股指期货上市以来,A股市场震荡市格局一举捅破,期指跟随现货市场出现一轮单边式下跌。时至今,恐慌的氛围仍然在市场上空荡漾。在这一切的背后,券商系期货公司抢足了风头。浙江永安领衔的浙系资金成为另一股突围力量,其死“多头”的操作风格为期指添上一道靓丽风景。
券商系独霸期指天下
3年的准备,如今终于修得正果。2007年以来,在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的传言下,证券公司纷纷加紧了对期货公司的控股、参股。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券商系期货公司前期的辛勤耕耘终于获得回报。
自4月21日股指期货上市至5月19日,股指期货累计成交量前十大席位中,有7家是券商系期货公司,前5名分别是国泰君安、长城伟业、广发期货、银河期货、海通期货,成交量分别达到了110万手、64万手、48万手、41万手、30万手。
在上述累计成交量排行中,非券商系期货仅出现了三家,分别是浙江永安、天琪期货、南华期货。但即便是浙江永安这只在商品期货市场翻云覆雨的浙系资金,在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量也不足挂齿。
除了在股指期货累计成交量中占据主导外,每日前20大多空主力持仓席位,券商系期货公司也占据绝对主流。
“券商系期货公司形成独霸的局面一点也不意外。”王川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券商系期货公司拥有不少私募资源,这批客户主要就是做投机的。非券商系期货公司往往具有产业优势,其主要客户大部分都具有现货背景,商品套期保值是其重要目的。因此商品市场中成交量排名靠前的非券商系期货公司,在期指市场显然不会出现过大的交易量。
另一方面,券商IB(介绍经纪商)制陆续推进,今后券商每个营业部都可以成为一个开户点,这将使得券商系期货公司在客户资源上占据绝对优势。王川告诉记者,诸如国泰君安这样的全面结算会员,会给没有结算资格的会员单位结算,这也是其交易量较大的另一原因。
国泰君安料“市”如神
股指期货上市后,国泰君安俨然成了期指市场的风向标。4月21日期指4个合约同时挂牌,国泰君安即在1005合约中甩下339手空单。此后的交易日,国泰君安无疑是空头绝对主力,长期盘踞着空头榜首。而在国泰君安的大量空单下,期指市场完全呈现出单边下跌态势。
4月29日,国泰君安在1005合约空头持仓量首次破千,当日1005合约下跌1.44%。此后随着1005合约即将进入交割,多空主力纷纷向1006合约转移。5月18日,国泰君安在1006合约增加空单493手,这是该席位自期指上市以来最大一笔增仓量。5月20日,国泰君安在1006合约空头持仓量已达到1634手,巨大空头持仓令其他席位望尘莫及。虽然国泰君安在增加空单过程中,行情仍有短期小幅反弹,但是整个行情仍延续下跌趋势,国泰君安空头持仓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为何国泰君安对行情把握如此精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其坚定成为最大空头。王川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国泰君安拥有大量客户带来的优势。
王川认为,在地产调控、加息阴影以及欧债危机等众多利空因素下,现货市场出现一轮大跌。做股票的投资者纷纷选择抛售股票,而这些投资者在期指市场也将选择做空,这也是国泰君安料“市”如神的主要原因。“银河期货、海通期货、广发期货等大牌券商系期货公司的操作理念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
实际上在国泰君安领衔大牌券商系期货公司成为空头主力同时,多头方面同样能看见这些席位大肆开仓。中信新际分析师蒋林说,同一个席位有人空、肯定有人多。从技术分析上看,前期进入了一波抄底期指的投资者,但是行情向下,他们可能被迫锁仓待后期反弹。蒋林认为,股指期货没有持仓隔夜利息等,所以一些投资者还是愿意这么做,于是就出现多空对锁的现象。
永安领衔浙系资金突围
在券商系期货公司占据期指市场主流之时,浙江永安、南华期货、新湖期货等浙系资金是唯一一股突围力量,其中最活跃的是浙江永安。浙江永安一向被视为浙系资金的大本营,在商品期货市场呼风唤雨,其“死多头”的操作理念在商品期货市场也常会引来现货背景期货公司天量博弈。
在股指期货上市当日,浙江永安即在1005合约上增加344手买单盘踞多头榜首,不过次日1005合约大跌6.39%,永安席位当日减仓117手。4月20日1005合约小幅上涨,当日浙江永安再次增加289手多单,516手多头持仓量再次回到榜首。4月21~28日,浙江永安持续增加多单。此后行情一路下跌,浙江永安不得不认输大幅减持多单。5月12日其在1005合约上增加多单218手,持仓量619手又回升多头榜次席,当日1005合约上涨1.24%。13日浙江永安再次增加多单92手,多单持仓711手,重回多头帮首席,当日1005合约上涨2.06%。14日、17日1005合约分别下跌1.11%、5.02%,浙江永安两日分别减持多单470手、133手。
对于浙江永安“死多头”特点,王川告诉记者,“这主要是浙江资金钱多,在期指市场仍然延续着商品市操作风格。对这批客户而言,钱比货容易得到,而向下做行情,到期缴不出货就将面临巨大损失,所以他们宁可做多而不愿做空。”(每日经济新闻)
20100522叶檀:外资投资中国三部曲非常明晰  每日经济新闻 财经评论员叶檀
索罗斯与巴菲特,一个是食腐动物,擅长发现病歪歪的经济体;一个是食肉动物,专挑健康公司。并不奇怪,索罗斯以做空闻名,他的大战役都与做空主权货币有关,如英镑与日元等。而巴菲特则以做多闻名,他善于寻找具有成长潜力或者被低估的企业。这样的两个人同时看上了中国,在中国这个奇妙的市场中,可以同时兼有做多与做空的空间。
在今年5月初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再次表达投资中国的兴趣。他表示,中国经济在一段时间内还会高速增长,也可能会有不好的情况出现,或者几年经济都不是很好,所有经济体都出现过这样的问题,不过那将是距离现在10年或20年的时候。换句话说,中国经济还会有十到二十年的高速成长期。巴菲特已经投资了中石油与比亚迪等公司,所获不菲。作为高盛的大股东,对于高盛在中国的斩获,巴菲特心知肚明。
索罗斯说得少做得多。索罗斯基金已经开通港股账户,并且物色熟悉中国投资市场的操作者,以香港地区为基地,准备大规模投资中国企业。除去年底入股龙湖地产外,市场传他亦有投资民生银行,阿里巴巴则透露索罗斯已持股逾半年。做多并非索罗斯的强项,看过索罗斯自传的人都清楚,这是个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不可能持有一项巨亏头寸超过3天。如果说去年房地产泡沫让他产生了做空中国的兴趣,那么在中国政策挤压泡沫时,一向认为中国信贷监管较为有效的索罗斯,绝不会于现在做空中国。
巴菲特与索罗斯恰好代表了主流人士对于中国经济阶段的分析。我们担心国际对冲基金剪中国经济羊毛,担心股指期货开门揖盗,担心欧美对对冲基金的监管会把对冲基金吸引到亚洲。所有这些担心会在未来发生,而不是在现在。
外资投资中国的三部曲非常明晰。
高盛等金融机构是食头啖汤者。本世纪初,因为中国大型企业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市,需要取得国际评级机构、投行、会计师事务所等开具的信用证。利用这一便利,高盛等机构顺理成章地进入中国。几乎与此同时,急需资金又不想利用民资的中国金融机构,恰逢中国金融领域在条约约束下开放之时,可谓一拍即合。这一批进入者已经剪走了羊毛,最近屡受抨击的高盛在中国市场的PE盈利,大约发生在10年之前。
而巴菲特、索罗斯等人是第二批,他们等待中国城市化的深入、产业结构的转型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机会。
巴菲特是个价值投资者,但在中石油与比亚迪身上,他兼具投机与投资双重身份,在中石油以短线操作(与国内短线相比算是长线)获得A股与H股之间的价差;而在比亚迪身上,他获得的是中国培育低碳经济进行政府补贴等方面的溢价。可以想象,巴菲特对于比亚迪、对于中国内地品牌服装等升级制造业格外青睐,正如他一度青睐美国的制造业;巴菲特对于制造西装的李桂莲的青睐,正如他对于奥马哈小镇上那位强硬的家具店主人的青睐。
而对于索罗斯而言,他招聘的是十分熟悉中国市场的投资界人士,这些人士并没有泾渭分明的做多与做空取向。可见,索罗斯虽然在哲学和社会问题上是个理想主义者,但在市场上重现出他冷冰冰的现实主义一面,只要能够介入中国因素取得盈利就是成功。
这不仅是巴菲特与索罗斯的选择,事实上全球的投资基金仍然在向亚洲聚集。德国银行第一季度的调查显示,有45%的受访机构预计今年会增加配置到亚洲(除日本)市场的资金投入,同时有30%左右的受访机构将会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比重。由于2009年的出色表现,亚洲在今年第一季度也延续了规模增长的态势,诸多国际对冲基金都在今年加大了对亚洲市场的资金与人力投入,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成为近期最受欢迎的对冲基金集散地。
目前是对冲基金在亚洲搭台准备唱戏的时间,但大戏尚未开场,更谈不上收割中国羊毛,因为几大要素均不具备:人民币尚未成为国际货币,大幅升值前景渺茫,从香港绕道内地大手笔进行期指套利,风险较高。
最后的压轴戏则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继续成长、城市化进程完成大半、人民币国际化难以阻挡,中国从低端制造业走向中端制造业,到那时,三部曲就会上演最后一部。中外对冲基金、货币战争、金融衍生品之类将成为重中之重。
20100523郎咸平:中国距离日本仅半步之遥 3大危机  柳建云 广州日报
中国经济学界“阴谋论”第一人郎咸平在新书发表会上提出
“当前中国距离经济衰退前的日本仅半步之遥。”被称为“中国经济学界‘阴谋论’第一人”的郎咸平,周五在新书《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发表会上指出,中国经济有三大危机,第一是资产泡沫化,第二是经济停滞化,第三是通货膨胀化。而美国将利用汇率大战、贸易大战、成本大战,恶化我们的三大危机。
希腊危机成为近日世界最热的话题,郎咸平认为,危机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这个阴谋从当年希腊进入欧盟就开始,借助高盛的力量,希腊通过伪造材料抹去了十亿欧元政府债务,本质上等于高盛借了希腊10亿欧元,使赤字GDP占比达5.2%的希腊满足赤字不高于3%的进入欧盟条件。高盛心里非常清楚知道这笔钱可能收不回来,就找到德国人购买刚好十亿欧元保险,只要希腊还不了钱,德国人还。通过保险把德国拉进来,一切布置妥当就等着金融海啸爆发。
“中国地产如火山”
郎咸平认为,最近股指不断下跌,根源在于严厉的宏观调控楼市政策,他提出“火山理论”,岩浆来自两个重大因素,第一投资金融环境恶化,第二严重产能过剩结果使大量资金由实体经济流入虚拟经济,再加上去年开始政府的一系列投资,助长岩浆形成。郎咸平认为,“欧洲金融危机已经开始了,这时候中国采取严格的紧缩调控很危险。中国股市的暴跌已经反映出了未来的危险。”
“美国是最聪明阴谋家”
“美国能成为世界领袖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阴谋家。”
郎咸平说,“日本在1985年以前没有危机,美国1985年逼迫日本签下协议,1985年到1987年日本受到很大的影响,1987年掉一下一个重磅炸弹,要求日本降低利率2.5%,前两年受到重大重挫的企业,因此向大量银行借钱炒楼、炒股,从而造成非常严重的资产泡沫化。到了1989年底日均指数接近39000点,日本得意忘形的时候说决定把美国买下来,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到1991年头美国掉下金融核弹头,使日本现在也没有翻身。金融核弹头包括三个零配件。第一个融资融券、第二股指期货,第三个允许华尔街进入日本操纵。”
“如今,中国显然已经具备了两个零配件,距离西方陷阱就差最后一项。”郎咸平说。
郎咸平说,“中国通过四万亿方案造成严重产能过剩,我认为这是西方新帝国主义透过金融大战配合产能过剩狙击中国,高速公路建完之后有没有效益,因为高速公路效益取决于载体,真正本质在于国家老百姓富裕才可能跑高速公路,在这一点上,罗斯福、日本都犯了错。”
他还主张,“政府不应该拿资源做基础建设,而应该创造利润,让老百姓共同富裕,这才是我所提出的解决方案。”
已有0条评论我有话说 > 其他网友关注的新闻:郎咸平:地方政府不应该简单比拼打压房价效率欧债危机蔓延中企何以为计?郎咸平:整合产业链郎咸平:建保障房是抑制房价的有效措施郎咸平警示美经济轰炸三部曲 后退半步就入狙击圈郎咸平:我们距离大衰退前日本只差半步
20100529反弹?反转?15倍PE下机构“斗法”  中国经营报
刚刚过去的一周,A股市场似乎进入观望期。
5月24日,“房地产税三年内不征收”的传言引发地产股反弹并带动大盘上涨百点,然而,26日就迅速被发改委的澄清所消解,市场再次掉头向下。而农行IPO选秀确定之下,银行股似乎开始出现向上走势。
5月28日,A股市场延续了前几日的小幅震荡走势,上证综指收于2655.77点,以平盘报收。相比5月21日收盘的2583.52点,本周涨幅2.8%。
平静之下,暗流涌动。在跌幅超过20%,中国股市已经进入熊市,在政策底和估值底之间,机构分歧已经出现。
在多方看来,宏观紧缩政策进入观察期,15倍PE已经是A股市场上较低时期,加仓时机来临。
而欧债危机的深化、中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房地产调控的纠结以及QFII入市股指期货又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空方的筹码。
震荡背后机构分歧
回到5月21日,A股跳空低开。不少基金成为抢反弹的急先锋。
兴业有机增长基金当天加仓6.24%,宝盈核心优势基金、华富策略精选基金等加仓幅度也高于5%。
“盘久必跌,这次反弹的高度也很有限。”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研究总监向记者表示,尽管他们近期做了一把反弹行情,但是对前景并不乐观,因为“找不到向上的力量”。
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是最近集体加仓公募基金公司之一。截至5月28日,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一周加仓3.35%,上投摩根中小盘基金加仓3.07%,上投摩根双息平衡基金加仓2.87%。
“我们认为,市场在基本面获得支撑的情况下,将步入震荡筑底阶段。”上投摩根基金投资副总监许运凯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至少从估值上看,目前15倍左右的市盈率已经是A股历史上比较低的时期。“近期宏观紧缩政策进入了一个观察期,短期内不太会有更严厉的调控措施出台”。
正是源于上述基本判断,近期上投摩根旗下数只股票型基金纷纷加仓。记者通过有关渠道获悉,该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平均仓位已经从70%左右提升到80%附近,平均加仓幅度为5~8个点。
“我们目前主要关注地产相关联的周期性产业,首先是建材、家电、机械,最后包括一部分的钢铁,还有一部分与有色有关的新材料。”许运凯说。
另一位合资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也向记者透露,“准备把仓位提升到中性水平”。据了解,他曾经在最悲观的时期把仓位减到四成左右。“但是我们加仓也是有节制的,因为反弹的高度几乎都看得到。”上述合资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顶多也就在2800点位置,只是我们认为近期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就适当加仓,做个波段。
国投瑞银稳健增长基金则是减仓的第一悍将,5月21日当天减仓4.49%,东吴行业轮动基金也不遑多让,当日减仓4.3%;不过对市场影响最大还是排名第三的华夏优势增长基金,尽管其只减了3.55%的仓位,但其151.7亿元的总净值是前两者总和的15倍。
根据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测算,近期主流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仓位主动性加仓较为明显。大中型基金公司中,如华夏、国投瑞银整体仓位集体上升,但是旗下基金操作还未呈现集体行动的特征,只是部分基金加仓幅度较大。另一方面,仍有部分前期仓位一直很高的基金公司在坚决减仓,如博时、易方达、华富、宝盈、新华、海富通等基金公司。
机构分歧明显。
抢反弹OR抄底
相比公募的谨慎,私募们似乎更乐观。多位私募界大佬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点位和估值已经较为合理,可以大胆买入。
“从操作的角度看,2600点已是市场的价值底部,而2400点一线则为大盘提供较强的反弹动能。因此目前市场正处于一个合理的位置,趋势上仍将保持向上。”新价值投资总监罗伟广对记者表示。
在罗伟广看来,房地产利空已经透明了,欧洲债务危机也在市场上得到反应,只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导致的银行坏账和银行资金的拨备影响银行业绩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即使再跌300点也正常,但2600点以下是非常好的中长期投资机会。”罗伟广说。
凯石投资总经理陈继武则认为目前点位应该是底部区域,“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差不多了,不可能真把房地产搞垮,否则经济也将出问题。”
“从去年8月3400点一直到现在的2400点,这个幅度很可观。”从容投资董事长吕俊日前在某论坛上也表示,如果股价反映了调经济结构的困境,后面还是应该有机会,而且是一些新兴的产业,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结构性机会是存在的”。
某上海著名私募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仓位已经再度超过80%。“我们对股市的前景没有那么悲观,市场超跌主要是受到情绪影响,后市可以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
亦有私募对前途悲观。云南信托中国龙系列的基金经理王庆华就表示,“未来还会寻底,股价整体仍偏贵。”他认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减弱,外需方面趋势也是在减少,而消费升级也不是三五年就能实现的。目前王庆华管理的基金仓位仅有五成左右,年初配的银行地产基本减持殆尽。但是他也强调,股市仍有机会,比如高铁相关公司以及医药行业,因为成长性明确。
北京和聚投资掌门人李泽刚5月24日公开表示:“这轮下跌背后隐含着对国内宏观经济的担忧,特别是对房地产的打压而牵动的相关产业的影响。我们在没有看清底部的时候还是选择观望,不会去抄底。”
对赌政策底
不管是观望还是加仓,对于中国股市的前景,机构投资者大多处于“看不清”的状态。无论是对于房地产调控政策,还是中国经济前景,都存在巨大的分歧。
正如陈继武对房地产调控不太可能再出更为严厉政策的预期一样,亦有基金经理认为,房地产价格一天不调整下去,紧绷的弦就一天不能放松。该基金经理认为,房地产调控关乎民生甚至高层权威,但是现在房价只是暂停上涨,房地产开发商和政府处于僵持状态,情况不太乐观。
经过下跌,房地产股估值已经比较便宜。然而,国金证券分析师曹旭特则在其报告中认为,在行业调整过程中,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并不可靠,判断政策底部来指导投资更为保险。“目前仅是政策进入短期平静期,随时有反复的可能,政策底部尚未达到。”
“未来3个月内,股市将围绕2500点震荡。”许运凯说。亦有基金投研负责人表示,大盘再跌300点也正常。
事实上,除了房地产政策之外,对于整个中国经济,机构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判断。
中金公司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在房地产紧缩政策影响内需、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外需的情况下,未来的经济增速必将出现下降,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也是存在的。
“这几天欧洲银行业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更多的银行救助将接踵而至,特别是现在银行正在和国债争夺资金。许多欧洲银行不仅对PIIGS(欧猪五国)国家的主权债有资产暴露,其自身在2010~2012年期间也有很高的债务需要融资。”
但也恰恰是基于当前世界宏观经济的复杂性,民族证券的陈伟指出,这意味着政策继续加强紧缩的可能性很小。“当前政策正进入观察期,如果外围形势继续恶化,不排除国内宏观政策面将再次出现松动。”
“现在15倍的PE水平和国外差不多,尤其是中国GDP的高增长,我们没有理由看空后市。”东吴创新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吴圣涛则表示,在未来的发展阶段,整个市场只要经济在成长,整体经济逐步转型,尽管房地产投资有所下滑,但是一些新经济、新兴产业在政策刺激下,会弥补房地产的下滑,从而实现整个中国经济的企稳持续发展。只要整体经济企稳,中国的上市公司和GDP的相关性比较高的,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则投资价值自然而然显现了。
资金抄底医药板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目前大盘资金呈现净流入态势。
根据软件统计,最近一周,医药行业成为最受资金青睐的板块,资金净流入5.9亿元,房地产行业紧随其后,净流入5.7亿元,化工化纤和有色金属流入金额也均在5亿元左右。其他如通信类、汽车类电力设备等也在资金净流入前列。
这和记者在机构得到的反馈一致。对于医药行业,几乎成为一致看多的板块。交银施罗德高级研究员李德亮表示,受益于医改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未来四类医药企业将得到较多关注。一是受益于医改政策、产品能够实现销售放量的企业;二是受益于集中度提高的大型医药商业企业;三是细分行业中的高成长企业;四是具备业绩改善预期的企业。此外,兼并重组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投资主题。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著名私募大佬,从容投资董事长吕俊的团队近期加入一个新的合伙人,出身医药行业的姜广策。并成立了国内首只医药行业私募基金。
不过,一向先知先觉的保险资金或许又买在了低点。记者从基金界以及保险界人士获悉,近期险资申购力度加大。
“相比之下,平安的嗅觉更灵敏一些,前段时间国寿申购被套了,平安则躲过一劫,最近又在申购。”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研人士向记者透露。一位基金经理也告诉记者,近期来自机构的大笔申购在增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界人士则认为,近期市场反弹强劲,尤其银行股走势企稳,甚至还小幅上涨,明显有资金在托市。“我们认为,这和农业银行即将上市关系密切,很可能是国家队在托市,营造良好氛围。”
依据市场传言,为了保证融资规模,农行上市务必保证以1.5倍~2倍市净率发行,而目前市场中的工、建、中三大行的市净率不过为2.20、 1.97和1.83倍,对投资者没有吸引力。只有现有银行股价格上行,才能为农行发行价留出空间。“基本上意味着下行空间锁定”。
不管公私募之间分歧如何,市场博弈正在复杂化。
QFII入市期现货市场小心
继券商资金正式试水股指期货之后,被认为A股抄底冠军的QFII正在悄然布局,他们不仅通过股市现货市场在行动,在股指期货上也不甘落后。
5月25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其中之一便是中方将在审慎监管的基础上,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股指期货产品。这一成果无疑是相关机构施压的结果。
“QFII在股指期货市场上经验丰富,远非现在国内的那些玩家可比。”来自台湾的股指期货专家方世圣指出,QFII的入场将对期指市场格局有很大影响。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就在5月25日当天,上交所大宗交易平台显示,海通证券(600837.SH)国际部买入850万股招商银行(600036.SH)。一般认为,券商国际部是QFII的运作平台,因此基本可以断定这是QFII在扫货。
日前举行的里昂证券第15届中国投资论坛上,中国金融行业研究部主管陈永德向记者透露,欧美基金经理对国内银行股兴趣浓厚,询问他为何估值如此便宜,而他的回答是:“每次银行股因为对政策担忧而带来的调整,恰恰都是买入的机会。”
有关迹象显示,QFII对中国资本市场意图长远。西南证券研究报告显示,QFII今年以来在二级市场上积极买入沪深300指数权重股。截至2009年1季度,QFII对机械设备行业持仓市值为54.63亿元,比2009年第四季度的54.03亿元增加了0.60亿元;对食品饮料行业持仓市值为41.71亿元,比2009年第四季度的34.23亿元增加7.48亿元,增长幅度为21.86%。显然,对比大盘跌幅为明显增持状态。
近期,QFII的交易明显活跃。比如瑞银证券上海南京西证券部和总部在5月4日分别买入金融街(000402.SZ)1463.15万元和宝钢股份(600019.SH)1466.12万元。5月20日分别以5.42元和8.58元的价格大笔买入海油工程(600583.SH)和福耀玻璃(600660.SH).
业内传言,外资不仅在表面上大笔买入,甚至已经通过各种地下渠道先期布局。人们担心,QFII会借机操控期现市场,届时可能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空头司令。
“这很难说,QFII对期指的操作能力不是我们可以预测的,期指推出1个月,A股不就暴跌了20%吗,难道说二者之间真的没什么关系?”一位基金界人士也担忧。
20100529三问A股悲观预期  杨青丽  中国证券报
A股已经成为港股甚至国际市场的重要风向标。曾经A股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但当房价泡沫引起国际投资界的极大疑虑时,当政策终于下手控制过猛上涨的房价时,当预计到短中长期各种可能的控制手段或措施时,投资者的信心大厦轰然塌陷。但我们要说,在目前点位对市场不要过度悲观。
一问:估值不够低?
对A股悲观的理由之一是,中国经济将进入低速增长期。我们认为,即使明年就陷入低增长也不可怕,关键是当前估值是否已经反映低增长预期。而早已低增长的发达国家,其股票也有一定的市盈率水平,甚至不比中国低!
根据鹏博5月26日数据,用静态市盈率来比较,上海综合指数的市盈率为20.2倍,低于日本、纳斯达克、印度、韩国;美、英、法、德市场的市盈率为12-16倍。在2010年动态市盈率方面,上海综合指数在15倍左右,美国标普500为13.2倍,彭博欧洲500为11倍,英国富时为10.3倍,德国DAX为11.4倍,法国CAC为10.6倍,日本TPX为16.7倍。难道日本、韩国以及纳斯达克市场仍是高增长市场吗?为什么他们会成为全球估值较高的市场?即便中国经济增长率落至5%-6%,中国的市盈率也必须与发达地区的市盈率看齐吗?
值得注意的是,A股内部行业市盈率差异极大,股市估值结构严重畸形。我们认为,原因在于市场对某些行业忧愁过重。
二问:银行股=垃圾股?
根据Wind统计,截至4月底,A股银行股的加权平均市盈率为9倍,为1996年以来最低位,低于次贷危机发生后市场最悲观时的水平(10倍).A股银行股加权平均PB为1.86倍,为1996年以来次低位,略高于2008年最悲观时的1.85倍。A股银行股的现金分红收益率也达较高水平,工、建、中、交四个大银行2010年预期现金分红收益率(3%-5%)达到或接近历史最高值。
今年以来,A股小盘股一涨再涨,估值似乎永远合理正确,而经济基本面好根本不能打动机构投资者,低估值大股票似乎被认为永远碰不得。2010年预测A股银行股市盈率为行业之最低,为有史以来第三次(前两次为2008年、1993年),2010年预测银行股与非银行股(扣除负值及超过200倍市盈率的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差幅也达到有史以来最大值。
与欧美银行业相比,中国A股银行的9倍市盈率显得更低。根据彭博的动态市盈率统计,欧洲银行指数为10.4倍,美国标普银行为20.8倍,富时银行指数为13.5倍,日本银行业指数11.6倍。难道欧洲和美国银行业的未来前景比中国更好?目前A股银行的走势有进一步向最悲观情景下滑的苗头。
这种较大的信心崩溃其实在2003年也发生过,当时对中国未来经济和银行业极度怀疑甚至否定。2008年由国际市场带动的信心危机,让A股银行上演了历史从未有过的跌至最低估值的凌厉走势。2008年最低位时的银行股估值隐含了2008年巨亏的假设,即悲观预期当年净利润增速为-400%,而美国商业银行2007-2009年总体依然盈利,虽然连续三年净利润负增长,但三年累计负增长也只有-92%,远高于A股最悲观时的业绩预期。可见,当A股银行下跌时,其预期的不仅仅是有点坏账、盈利下降,而是甚如美国银行的巨亏及破产风险。而今当政策开始采取措施控制高房价时,投资者又一致极度悲观,预想着中国银行业将因此产生大量不良资产,从而陷入巨亏泥沼。
三问:地产行业“硬着陆”?
虽然A股静态市盈率并不处于各主要股市最高水平,但今年以来上证综指跌幅达17%,为表现最差的市场。同时,中国经济基本面又是最好的。这种大幅下跌只能解释为对未来中长期可能风险的超前预期反映。但是,中长期哪个经济体不存在令人担忧的前景?美国经济的未来就很光明吗,其长期增长的驱动力何在,其巨大的债务负担如何解决?印度没有房地产泡沫吗?为什么上证综指就特别超前预期呢?
我们认为,导致A股市场过度下跌的背后,除了基金公司短期考核的制度扭曲外,也包含了对房地产调控引发的经济负面冲击的担忧。对房地产潜在风险,在此我们只给出一个简要的结论:中国房地产价格的估值无疑处于全球较高水平,但这个泡沫并非已经到了即将要破裂的薄弱环节。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房地产贷款的首付比例平均为五成,应该说很高,远高于香港、美国泡沫破裂前的情形;二是房地产抵押贷款在个人存款中的占比还很低,远低于美国、欧洲,也低于日本、香港。换句话说,中国的高房价是由较高收入者推动的,总体上贷款风险较低。中国内地远没有到香港当年及美国近年的过度扩张住房贷款的地步。
由此看,政策调控房价具备软着陆前提和条件。或者说,中国内地的这个房地产泡沫比较坚实,可以采取适当措施慢慢消化,从而不引发对经济的较大冲击。
20100529谢国忠PK郎咸平:股指期货引入外资 狼真的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在日前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QFII获准参与股指期货。周四 (5月27日),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表示,证监会将制订QFII投资股指期货规则。QFII炒期指,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不久之后,A股市场将迎来“与狼共舞”的时代。
就在上述消息公开前不久,郎咸平发文称,一旦允许外资券商成为交易所会员,《危机!我们离大衰退前的日本只差半步》。
郎教授是否在危言耸听?本周,《每日经济新闻》采访多位专家,与郎咸平的观点展开PK.
郎咸平:我们离危机只差半步
郎咸平之所以会抛出如此惊人的观点,是基于对日本股市1990年大股灾的研究。5月7日,郎咸平发表文章,对日本股市1990年的大股灾进行了详尽分析。当时,日经指数从1990年初的历史最高点38957点一路暴跌,日本股市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返回过历史高点。
郎咸平在文中指出,日本股市之所以会遭遇危机,主要是因为遭到了美国人精心策划的 “轰炸三部曲”。首先,日经指数股指期货推出后,美国投行利用股指期货,以及指数期权大肆敛财。简单说,就是与日本保险公司以及全球投资日本股市的基金通过期权进行对赌,日本保险公司看涨日经指数,基金看跌日经指数。但美国投行就对冲完所有的风险,并从中获取可观的手续费。
其次,日本于1987年推出融资融券制度,这样,这些基金可以跟日本券商借股票过来卖股票。而如果所有大家都这么干的话,股价就会应声滑落。
第三步,便是外资投行成为交易所会员。只有这样,外资才能操作融资融券。如果东京交易所1987年不批准外资券商成为会员,他们就不会有这种资格操作融资融券,因此也就无法打压日本股市。在日本股市1990年前满是泡沫后,外资券商反向做空大赚一笔。当然,随着日本股指的崩盘,购买了看跌股指期货和期权的美国投行和投资人赚得盆满钵满。
类比日本股市遭遇的 “轰炸三部曲”,郎咸平指出,我们已经完成了两步走:“第一,我们在2010年3月31日开始了融资融券;第二,2010年4月16日开始股指期货的交易”;而第三步,“我们还不允许外资券商成为交易所会员……”因此,郎咸平还是担心,“我们即将超越日本?还是即将步其后尘?当心!我们离经济衰退前的日本只差半步”。
谢国忠:QFII炒期指没有任何影响
外资即将开始炒A股的股指期货了,郎咸平率先抛出了“危机论”。对此,著名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似乎不屑一顾。周三,谢国忠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任何影响。”他认为,夸大外资对股指期货的影响,其实就是概念炒作而已。
“外资进入内地股指期货市场,还不知道是哪年哪月的事情,这将是一个很慢的过程。”谢国忠表示,“更何况,中国的价值观、投资理念、金融市场,都不会轻易受到外资的影响。”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3月末,外管局共批准QFII机构88家,审批额度达170.7亿美元。此前,央行发布的报告指出,截至2009年末,QFII持有的总资产规模为2899亿元,其中2370亿元为证券资产,占82%。而QFII持股市值约占A股流通市值的1.4%。
那么,外资参与A股市场股指期货,其实力究竟如何?谢国忠表示,外资参与股指期货,规模肯定是会封顶的。就像QFII一样,发展了这么多年,到现在QFII对A股市场几乎也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谢国忠提到,日本当年在引入外资参与股指期货后,遭遇到了巨大的股灾。对此,谢国忠表示,日本的金融市场,货币是可以自由兑换的,而中国是封闭的,外资不可能有太大规模的资金来操作,因此不可能出现类似日本这么大的影响。
方世圣:将有比例限制
作为中金所的专家,东证期货高级顾问方世圣对外资炒期指的观点同谢国忠较为相似。他认为,外资炒期指很可能通过QFII参与。而QFII要参与股指期货,将来肯定会有较为严格的比例限制。
前不久,证监会发布了《基金投资股指期货指引》和《证券公司投资股指期货指引》,而目前,仅有三家券商获得了6000手股指期货合约的套保额度。方世圣指出,QFII与基金、券商一样,都属于特殊法人,因此他们在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规则上,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刚开始时,肯定会对投资比例进行严格的限制。如基金有做多10%,做空20%的限制,而券商目前也只能参与套期保值业务,投机交易依然没有放开。而QFII参与,也不会有特权,交易所可能还是会根据QFII持有的现货额度,按照一定比例批准套保额度。刚开始时,可能还是以套保为主。
至于外资对日本股市的严重影响,方世圣认为,外资看起来是很神奇,但根本原因,还是日本经济当时还是已经处于严重的泡沫时期。方世圣还用台北股市打比方,日本股市大股灾(1990年)时,台北股市还没有股指期货,也没有对QFII开放,但还是遭遇暴跌,因此QFII并不是最根本的因素。
“当然,后来QFII在台北股市的股指期货上做得相当出色。”方世圣说,“那是因为QFII在其现货市场上占了20%~30%的份额,但A股市场上,QFII绝对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影响力。”
背景链接
透过日经指数行情看日本股灾
上世纪80年代后半段,日本股市延续着超级大牛市。1986年,日经指数从底部大幅上涨,当年9月,新加坡交易所推出日经指数期货,日本股市因此引发了一波近20%的回落,但随后继续恢复上涨趋势。1987年,摩根士丹利成为大阪交易所会员,同时获批成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随后的1988年大阪交易所推出日经指数期货,1989年大阪交易所推出了日经指数期权。此时,日经指数已经暴涨到了历史最高点38900点附近。
郎咸平的观点认为,这一阶段,其实为摩根士丹利等外资在日本国内布局铺平了道路,他们已经把日本国内做得满是泡沫,只有这样,才能反向做空。
1990年1月,美国券商推出日经指数看跌期权,期权上市热销不到1个月,日本股市开始崩盘。随后,芝加哥交易所推出日经指数期货及期权,日本股市进一步回落。到1990年10月,日经指数最低跌至19781点,跌幅近50%。随着日本股指的崩盘,购买了看跌股指期货和期权的美国投行和投资人赚得盆满钵满。
日经指数暴跌的同时,日本购买了看涨期权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则因此大受损失,出现金融危机,日本股市进一步暴跌,并带动实体经济出现下滑。自此以后,日本股市再也没有回到过1990年时的顶峰——38957点。
20100531资本主义总危机即将爆发  蔡历   共道经济研究中心 www.gongdao.org

美国次债危机、欧洲主权债危机、中国内需不足、全球碳减排,这四个问题是近期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它们竟意味着什么,将如何发展,以及会把我们的世界带向何方,对此全球的媒体和分析家正在进行着激烈的论辩。
很多人将这四个问题看成是孤立存在的:美国次债危机是美国的事——他们的金融机构失去自律,道德败坏,他们的穷人滥借贷款;欧洲的债务危机是部分欧洲国家的事——他们僵化而盲目地维持高水平的社会福利,他们的政府不得不去欺骗欧盟大肆举债;中国的内需不足嘛也当然是中国自己的事——他们故意压低人民币汇率,一味坚持出口导向;碳减排更是一个独立的问题——只是一个环境问题,甚至技术问题。
然而,这四件事在深层上紧密相连,而且共同指向一个令人不安的结果,那就是资本主义总危机。
对很多人来说,现在谈资本主义危机是一件过时甚至迂腐的事情,因为这属于“马克思主义”范畴,而随着苏联的解体,中国的开放,资本主义已彻底战胜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也已经完败。1989年东欧巨变刚刚发生时,美国就有个叫福山的日裔学者就抛出了一个“历史终结论”而风靡全球,认为从此资本主义再没有竞争对手,将成为全体人类的永恒的社会形态。
那些资本主义的乐观者、马克思主义的鄙视者们显然对他们自己所讴歌的资本主义并不真正理解,对他们所嘲笑的马克思主义也并不真正理解。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到,从所谓的资本主义战胜共产主义那一刻起——从苏联垮台的那一刻起,从中国打开国门的那一刻起,资本主义自身也正快速滑入总危机的深渊。

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加入资本主义,尤其是中国,导致两个重要的格局性变化,使资本主义从一个开放体变成真正的封闭体。一是资本主义在地球上存在方式由局部存在变成全球一体化。二是不能继续将大自然视作一个独立于自身之外的外部环境,不能继续肆无忌惮地开发资源以及排放污染物。而这两个外部条件的存在是此前资本主义得以存在和延续的根本原因。
在前苏联和中国跨入资本主义的大门之前,资本主义对全球来说依然只是局部的。1990年时,苏联和中国两国国土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多,人口是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多。
同时,尽管资本主义世界当时已经经历过两次石油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体验到资源短缺的不便,但这些危机更多地是政治原因造成,而且随着更多新的石油资源的发现以及采油技术的提高,世界石油储量的可开采年限在1970、80年一直是增长的。所以,大家还不认为资源短缺是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当时主流舆论尚没有意识到温室气体所导致的全球变暖的严重性。

截至目前,在所有的经济学经典学派中,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的洞察是最为深刻的。无论是凯因斯主义、奥地利学派、货币主义,还是熊彼特的“创新周期”说,都是偏于一隅。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固有属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收入分配会自发趋于两极化,总利润中流向资本家的部分过多,流向普通工人的部分过少。而资本家的收入更多地是用来投资,扩大产能。普通工人的收入则更多地用来消费。这样以来,收入分配的两极化会导致生产的增长速度大小消费的,最终形成生产过剩,形成经济危机。
一旦生产过剩出现时,投资实体经济便没有利润,这时会出现资本过剩,有钱没地方投,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在生产过剩,生产的过剩在收入分配不均恶化。
从根源上说,没有生产过剩,只有生产的分配不均;也没有流动性过剩,只有流动性分配不均。
所以马克思认为,消费不足、生产过剩将是资本主义运行的必然结果,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难逃的宿命,资本主义最终会自我毁灭。马克思的结论是,要消灭经济危机,就必需消灭资本主义,必需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共产主义。原因在于,生产资料公有将切断收入分配两极化的源头。

然而,从马克思提出这种论断的近一个半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呈现一种愈发兴旺的势头。于是很早就有人嘲笑说马克思看错了,甚至有些大骂马克思愚蠢。
马克思没有错,只是他的理论是建立在一个基本假设之上,就是资本主义是个封闭体,没有向外部释放自己过剩产能的渠道,没有缓解自身生产局势的外部手段。
马克思在构架自己的理论模型时,是从纯粹意义上、终极意义上来考察资本主义的,只考虑起决定作用的内因,而忽略了起辅助作用的外因。而正是这些外因导致马克思的理论出现误差。
这些外部因素来源于资本主义的两个外部环境,一个是与资本主义并存的非资本主世界,另一个是资本主义生存其间的自然环境、大自然。

资本主义只所以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马克思意义上崩溃,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对非资本主义世界进行侵略,二是对大自然进行侵略。
对非资本主义世界的侵略产生两个效果。一是发现新市场,通过倾销产品而释放资本主义内部的过剩产能。二是掠夺廉价原材料甚至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产品的价格,最终扩大资本主义内部的消费。这两个效果均可以大大缓解资本主义内部的生产过剩局势。
对非资本主义世界进行剥夺的具体表现包括,侵占非洲,不仅在那里殖民发展种植园,倾销产品,而且还贩卖黑人奴隶;侵占美洲、澳洲,大肆屠杀当地“土著”人,在那里发展种植园,并倾销产品;侵占亚洲,包括印度、中国等,英国直接统治了印度,在那里倾销英国的纺织品,将印度的农产品等原料源源不断运往英国。鸦片战争后,英国逐渐用枪炮打开中国的大门,迫使接收对外贸易,开始在中国倾销包括鸦片在内的英国商品,而且还强迫清政府给予巨额的白银赔款。
对大自然的剥夺是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的。技术的进步也会产生两个效果。
第一个效果是技术进步或者会制造出新的产品,满足消费者一种潜在的而未被满足的需求,或者会降低现有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其价格,扩大其在现有市场的消费规模。无论是制造新产品,还是降低老产品的价格,都会扩大销量,增加消费,消化产能,缓解生产过剩。
第二个效果是,技术进步会增加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和破坏程度。所谓的技术就是按照人的需要改变自然的方法,技术越进步对自然的改变也就越大。譬如福特发明流水线造车技术,这是一种技术进步,导致造车成本大大下降,促成汽车销量在美国大增。当汽车销量大增时,所需要的钢材、橡胶等材料也会大增,就意味着需要开采更多的铁矿石、煤炭,需要种植更多的橡胶树,对铁矿石、煤矿所在地,对橡胶树种植地的自然环境改变也就更大。而且燃烧煤炭所产生的排放物就就越多,这也是对自然的改变,譬如更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甚至会改变地球的温度。所谓的财富就是经由技术改变过的自然,财富越多,对自然的改变也就越大。

然而,当资本主义战胜共产主义后,随着前苏联和中国迈进了资本主义的大门,资本主义迅速实现了全球化,世界上的非资本主义部分彻底消失。这样以来资本主义真正成为一个封闭体,资本主义世界再也不能对非资本主义世界进行侵略了,再也不能通过对非资本主义进行侵略而缓解自身内部的生产过剩了。
同时,在信息化等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全球资本主义化导致全球的生产能力大大增加,从而使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大幅增长,对自然的改变程度也大大增加了。大规模改变自然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界以来,有两个突出表现,一是资源短缺开始严峻,二是排放和污染问题也开始恶化,尤其是全球对温室气体所导致的全球暖化愈发担忧,目前全球已经就应该进行碳减排上达成一致。
这样以来,企图依赖技术进步去侵略自然进行缓解生产过剩的做法也就无法继续进行了,因为如果卖更多的产品则需要更多的原材料和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这和目前的资源短缺和碳减排是相冲突的。
总之当前的资本主义已经充分满足马克思当初的假设了:成为一个真正的封闭体,既没有非资本主义世界与之相伴,也必须和大自然和谐共生融为一体。
这样以来它已无非资本主义供其侵略,而对大自然它已经不能侵略。以前的可以释放其过剩产能的渠道已经消失,可以帮助其缓解生产过剩局势的外部因素已经不复存在。

那么,目前的资本主义是否出现了生产过剩呢?非常遗憾,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全球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生产过剩,其表现就是美国次债危机、欧洲主权债危机和中国内需不足等系列事件的同时出现。
由于目前的资本主义是全球化的,考察资本主义中是否出现生产过剩应该从全球总体看,而不能拘泥一个某个国家、某个区域。
美国、欧盟和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三个经济体。而其中美国和欧洲都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前者出现在私人领域,后者出现在政府部门。私人也好,政府也罢,这些债务最终都是花在消费上,都是支撑本国人民的消费能力的。美国人借的钱用来买房了,这时直接增加消费。希腊等国政府借的钱用来维持本国老百姓的高水平的福利了,这些福利也是或直接或间接构成一部分本国的消费能力的。现在出现债务危机了,他们都还不起了,这意味着在未来无论美国,还是欧洲的消费能力都将大大压缩。
中国是没有债务危机的,而然我们却一致存在着显性化的内需不足、消费不足的。这很有意思,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中国只所以一直存在内需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的穷人不能举债,我们的政府也没有为提高本国福利而负债;而美欧之所以没有内需不足问题,原因就在于它们的穷人可以举债,它们的政府愿意为维护本国福利而借债。
总之,美国次债危机、欧洲主权债危机、中国内需不足,这三者加起来可以推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目前全球存在严重的生产过剩。

最终结论是:在资本主义已经充分全球化而形成一个封闭体的今天,在资源短缺已经非常严重,全球存在强烈的碳减排诉求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已经无法再继续通过对非资本主义世界进行侵略,对大自然进行侵略而缓解生产过剩的局面,以维持存在和延续。不幸的是欧美出现债务危机、中国存在严重内需不足等系列事件表明当前的资本主义已经出现严重的生产过剩。
马克思一百五十年前的预言终将成为现实,资本主义总危机即将爆发。各国政府和人民务必对此保持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