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菊仙的图片:三批韩寒系列之一:一批韩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4:58:47

三批韩寒系列之一:一批韩寒

(2012-02-05 00:54:23) 转载标签:

杂谈

    首先说明:我没有恶意,我只是想表达我的感触:

    1、韩少隐含的社会符号

    韩少首先是作为一个“没有文化”的符号开始登场的——

    七门功课,韩少门门不及格,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那个教育环境下,想有几门功课不及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要做到门门功课都不及格,那可更是极其困难的事,除非是创造奇迹的“天才”,啊!祖国!

我向来以不惮于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天才”的,在中国最普遍的价值观中,“天才”的七门功课不及格意味着什麽呢?大概在老师们的眼里是这么认为的——

    语文课:“天才”应该基本不懂什么叫主谓宾定状补、之乎者也,的地得(这一点,“天才”说的可能是实话);

    英语课:“天才”应该基本闹不明白什么叫abcdefg.hijklmn以及I am hanhan还是hanmei。至于在如何博得女人欢心的问题上,他可能知道什么是I LOVE YOU或者I  FUCK  YOU(延伸翻译可以理解为韩式骂人语法“你妈逼”)以及 “靠,I服了YOU”。

    政治课:估计基本不懂什麽叫“两个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以及南方风来满眼春和春天的故事!

    历史课:显然不知道什么叫“延安整风”、“四人帮”以及“文化大革命”。甚至有可能把天安门那张领袖的画像喊作“唐国强”(参见任志强2.4晨微博段子)。

    地理课:大概基本不懂什么叫梅雨时节,厄尔尼诺,拉尼娜,如果看花眼的话,还有可能把这个词汇喊作马日拉?

    化学课:可能几乎不懂什么是H2O。按照“天才”的语法,估计会把钙的分子式“Ga”,在后面加个“圈”,误认为是“cao”!

    物理课:可能始终闹不明白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和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有什麽“力学上”的不同。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大上海,就算是城乡结合部,如果连续读了两年高一有着超强记忆力的“天才”,还能把七门功课都弄不及格,这得是多大的“天才”呀?这得让当时的教育机构多么地难堪——你们是怎么教的?

 

    2、韩少符号背后的价值逻辑

    七门功课不及格?不要紧!没有“文化”?也不要紧,我们农庄的那位大伯也没有文化,他连基本的英文字母也不认识,更不要说译作“体液”的拉丁文。但他能认识庄稼,还知道哪根是葱,哪头牲口是骡子,哪头牲口是“大蠢驴”。他靠基本的劳作吃饭,活得很快乐。

    还有我们农庄的那头猪,它好像也没有什么文化,但它吃饱了,没事哼哼两声,一年能长到两百多斤,虽然长到年底要把它变成猪肉,但它活得也很幸福。

    所以,没文化并不可耻,甚至还很可爱,但如果非要在“没文化”的后面加上个天才。而且还是在短短的一两年内就通读了《二十四史》、《管锥编》的天才。这寡人就不理解了,能把《二十四史》、《管锥编》通读下来,读了两年高一的语文课还弄不及格?这得是多么惊人的“天才”呀?难道“我”真以为《二十四史》和《管锥编》是看图说话?

    这样的“天才”到处传颂,你让高考作文全省第一、少年就读了中国科技大学,还获得了美国化学博士学位的另一个“天才”方舟子情何以堪?

    这样的“天才”到处传颂,你让苦苦坚守了好几十年的中国教育体系情何以堪?你这好像不是“没文化”呀,这好像是在嘲笑那个主管教育的机构以及教育机制吧?

    这样的“天才”到处传颂,你让现在那些还苦苦守在高中课堂、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就做作业、等待着那根独木桥煎熬的莘莘学子内心得涌动着多大的痛苦、自惭和对梦想的捷径意淫?

 

    3、“韩式”自豪

    上述这些,还不要紧。

    最让寡人感到难堪的是:如果一个带着疾病,忍辱负重、自学成才的父亲在看到“儿子”的化学试卷是一张白卷时(噢,上边还是写了字的),他心中得有多大的愤怒?

    但父亲不但不羞愧,似乎还很享受——“韩叔叔”在晒这张“白卷”的时候,非常得意地说:“满足一下喜欢韩寒字的朋友”。

    这又得多大的自恋勇气呀?!你就真的是天才,也不至于这样吧?

    更喜感的是,就是这么一张白卷,在寡人看来简直是一张耻辱的见证,“有的人”竟然还能一下将它保存了十数年!十数年呀,兄弟,那得需要多大的自豪感来支撑呀?!这,这,这恐怕也只有“天才”才能理解!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大话西游》里的一句台词。唐僧说:“人是人他妈,妖是妖他妈,你妈贵姓?”于是,那个小妖顿时气绝!

    别闹了,你没看2012的征兆都来了吗?

淘鲜老白

2012年2月5日零时于南粤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