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力之死布谷鸟:现代家庭教育的评价指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49:05
现代家庭教育的评价指标类别:家教新论 | 浏览(1259) | 评论(0) 2009-05-12 13:40

1997-2000年我主持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沿海开放地区儿童少年品德状况与家庭德育状况的调查研究》,当时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把家庭教育界定为家庭生活诸因素对于子女身心发展的影响活动,将家庭教育划分成两个层次:一是狭义家庭教育, 指家长直接促进教育子女身心发展的活动,包括家长教育观念、家庭教育目标、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方法、家长教育能力五个指标;二是广义家庭教育,指家长素质和家生活对子女身心发展的影响包括家长道德素质、家长文化素质、家庭生活条件、家庭生活方式、家庭人际关系五个指标。其后,本人和研究伙伴深入研究了家庭教育的评价指标问题,广泛借鉴了赵忠心、吴奇程、陈建强、陈奎熹、林淑玲、弗雷泽、范斯科德等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在2002-2006年主持“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东南沿海地区儿童少年品德问题与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的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验证了我们的假设:把家长教育观念、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策略四种因素作为显性家庭教育的一级指标;把家庭人际关系、家长道德素质、家长文化素质、家长生活素质、家庭生活条件、家庭生活方式六种因素作为隐性家庭教育的一级指标。

这里,我们还对家庭教育的各项评价指标的内涵外延做出如下说明

(1)家长教育观念,指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根本问题上的基本看法,是家庭教育的导向和动力。据俞国良等学者研究,国外学者对于家长教育观念的看法是建立在对观念的理解基础上的,比较多地关注什么是儿童发展和儿童如何发展。我国近十年来较多研究的是儿童观、亲子观、人才观、教育观。儿童观是对儿童的社会地位、权利义务和儿童发展基本规律的认识;亲子观是对父母子女两代人(或祖孙三代人)之间关系、各自职责的认识;人才观是对于人才标准及其价值的认识;教育观是对于教育的性质和功能等教育重大问题的认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或育儿目标是家长对子女身心发展的方向、水平的设想和要求,是同儿童观、亲子观、人才观、教育观密切相关的,可以说它是家庭教育观念的核心成分。但是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并没有明晰的培养目标,我们没有套用学校教育要素的结构明列家庭教育目标,而是把它归入家庭教育观念,正是反映了广大儿童少年家庭教育的实际。

(2)家庭教育内容,指家长教育孩子的基本领域,即家长从哪些方面指导或促进子女的发展。1995年关鸿羽教授提出的我国家庭教育内容有12项∶①养成教育②劳动教育③节俭教育④孝敬父母教育⑤现代观念教育⑥非智力因素培养⑦青春期教育⑧心理健康教育⑨人际交往指导⑩生活指导11学习指导12智力发展。笔者认为,从家庭的实际出发,家庭教育应该首先教导孩子掌握生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然后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拓宽教育内容,直至形成两代人共同学习和互相交流“学习型家庭”。对于学龄儿童的教育,应当防止“重智轻德”、“重特长轻基础”等倾向,既要关心学习成绩,又要关心品德进步和身体健康。

(3)家庭教育方法,指家长教育子女时采取的方式和手段,是家庭实施教育内容的手段和具体措施。笔者曾经总结我国家庭教育的“十八般武艺”,即有说服教育、榜样引导、暗示提醒、环境熏陶、表扬奖励、批评惩罚、指导阅读、专项训练、家庭会议、家规约束等十八种方法。家庭教育是个别教育,采用什么方法应根据具体情景而定,不过大量的经验表明“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基本方法,家长既要通过言论明确告诫孩子一些基本的道理,又要运用自身的榜样力量影响孩子。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家庭教育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先进手段,家长及其子女应当充分运用。

(4)家庭教育策略,指在社会变迁中家庭采取的适应生存环境的改变而调整教育与学习的应对措施,可以看做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对社会变迁影响家庭生存与发展的回应。家庭策略是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家庭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奥地利学者西德尔在《家庭的社会演变》中详述了社会变迁对西欧不同阶层家庭的影响和家庭对于社会的回应策略,90年代家庭策略的观点引入我国社会学界,杨善华、沈崇麟在《现代中国城乡家庭研究》中对城乡家长教育子女的动机作过调查,分析了他们的家庭教育策略。笔者在近年的实证研究发现,城市部分职工失业、城市外来工子女就学困难、农民税收负担加重、村落生态环境恶化使许多城乡居民家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设法把孩子送到质优学校学习、鼓励孩子发展特长和获取高学历成了部分家长的家庭教育策略。家庭教育策略不同于家庭教育的一般技巧和原则,它关注的是社会变迁对家庭的影响,关注社会、适应环境、加强学习、寻求发展是其基本环节。

(5)家庭人际关系,指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或疏离程度,是家庭成员的心理距离,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的通道。在社会学中,通常从家庭结构、夫妻关系、长幼关系(亲子关系、祖孙关系)三个层面考察家庭人际关系,也可以把家庭人际关系扩大到家族和亲属,即家庭网络来考察。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研究,一般认为不完整的家庭,尤其是离异家庭不利于子女成长,有的研究还认为独生子女家庭也不利于孩子成长,近几年的研究则认为家庭结构不是影响子女成长的关键因素,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更为重要。夫妻关系(父母关系)是家庭关系的中枢,如果夫妻两人失和势必影响整个家庭的心理气氛,进而影响他们建设家庭和教育子女的情绪;亲子关系直接伴随着两代人交流的过程,亲子关系出现障碍势必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中国人向来注重家庭关系,带孩子走门串户是常事,家庭网络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途径。

(6)家长道德素质,指家长思想道德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决定着家长为人处世的方向和原则,对于孩子的品德发展有深刻影响。我国学术界有“大德”和“小德”之别,前者是指包括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在内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综合体现,后者是指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在内的道德品质。我们认为,从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家长道德素质主要包括家长人生信仰、社会公德和家庭道德,核心是家长的人生信仰(人生观)。国内外有不少学者指出家长的人格力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极大,笔者赞同这一观点,认为可以把家长的性格特征作为家长道德密切相关(或者重叠)的一个因素加以考察。

(7)家长文化素质,指家长掌握人类已有科学文化的水平和潜能,文化素质既是家长从事各自职业领域工作的必要前提,也是家长教育子女所必备的先决条件。学术界有关文化及其文化素质的定义说法不一,笔者赞同景怀宾等人的观点,认为广义的家长文化素质包括获得的人类所有精神食粮的结晶,狭义的家长文化素质主要是指家长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知识与家长获取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不过,家长文化素质还应当包括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有些学者强调家长的教育素质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教育素质包括教育子女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实同家庭教育的成败关系密切,但它应当是文化素质的中的一个子系统(下位概念),不能和文化素质并列为家庭教育的一级指标。

(8)家长生活素质,指家长在消费生活资料,从而维持生存与发展的活动中必备的基本品质和功能水平。笔者提出生活素质的概念,是因为生活与生产(工作/劳动)是人类生存的两种基本方式,这两种生存方式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有很大差异,现实人群中存在生活素质与劳动素质不平衡的现象,有些文化素质较高的劳动者缺乏相应的生活素质,甚至无法独立生活。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展开的,具备一定的生活素质既是保证家庭生活幸福的自然要求,也是家长教育子女的必要条件。生活素质的内容十分广泛,大体可以分为物质生活(包括饮食、着装、居住等)和文化生活(包括旅行、交往、娱乐等)两个方面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习惯。

(9)家庭生活条件,指家庭成员掌握的物质、文化生活资料的丰裕状况,是指家庭生活所必备的经济基础,它也制约着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影响着子女道德、智慧和身体的发展状况。家庭经济收入,是家庭生活条件的决定因素,通常在低收入的家庭家长往往无心教育子女,但也有些家长为了改变贫穷的命运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家庭生活条件大体可以分为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生活条件两大类,前者又可以细分为房屋和家具条件、饮食支出和服装支出等,后者可以分为学习和教育支出、通讯和娱乐设施、交往和旅行支出等。

(10)家庭生活方式,指在家庭成员在在一定的家庭生活条件制约下形成的稳定的生活行为的特征,也可以说是家庭文化的表现,它对家庭成员(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生活态度和思想道德都有深刻的影响。家庭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影响下形成的,从其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方向来看分为文明的与野蛮的、先进的与落后的、科学的与愚昧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生活方式,从其承传的民族传统来看大体分为西方生活方式和东方生活方式,从其发挥作用的领域来看大体分为消费生活方式、休闲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娱乐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