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网点负责人好干吗:转帖]中国 达沃斯“最大局外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4:35:12
[转帖]中国 达沃斯“最大局外人”卡拉ok香槟 于 2012-2-5 8:38:49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经济风云

    2012年1月29日,在瑞士东部小镇达沃斯举办的“冬季达沃斯论坛”正式闭幕。今年的达沃斯论坛总叫人感觉并不那么“达沃斯”。每逢1月份的第一周,全球的政商领袖都会云集在这个被冰雪覆盖的小镇,对全球性、区域性的政治经济议题进行充分讨论,其中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案都酝酿于此,产生于此。


  而今年,关于欧洲债务危机的讨论大多悬而未决,虽然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卡梅伦、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等重头欧盟嘉宾齐上阵,但立场仍旧是去年12月份的立场,问题仍旧还是那些问题。于是,本届世界经济论坛实则变成了政商领袖谈生意会朋友的闲聊之地。有关全球经济展望、欧美经济形势的严肃讨论只是一个“顺便”的话题。


  反而,本届达沃斯论坛中令人关注的倒是中国的缺席。


  不被人尊重的世界拯救者


  今年的焦点虽然大多集中在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经济目前面临的转型和挑战,但无论是关于发行欧洲统一债券的争论,还是重塑资本主义的架构,都多多少少会谈及以中国为代表的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在这场危机中能扮演的角色。美国财长盖特纳还不忘在他自己关于美国经济的主题演讲中斥责中国政府主导的贸易体系对全球经济构成的挑战。


  中国不是今年达沃斯论坛的明星,但却躲不过任何一场讨论。然而,这无论如何也无法成为令国人振奋自豪的事情。无疑,目前中国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即成为一个并不被人尊重的世界拯救者。不完善的金融体系和蜗行的政治制度持续成为西方社会施压和诟病的主要借口,而自身面临的通胀及社会问题分散了太多把握时机的精力。从政府、机构投资者,到民间的资本力量,很难义无反顾且冷静科学地在全球性危机中将海外投资利益最大化。


  这些困局也在本届达沃斯论坛期间得到了充分的讨论。在一场关于中国如何赢得海外投资的主题电视辩论会中,中国企业的海外形象成为众矢之的。2011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成功案例仅有75家,融资金额178亿美元,同比下降近50%。其中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大多还经历了开盘破发,财务造假等丑闻。不久前,甚至还出现了被纳斯达克摘牌的中国企业向纳斯达克发起诉讼的事件。弘毅投资的赵令欢是辩论会主讲嘉宾中唯一的中国面孔,他在现场说,中国企业还在学习如何融入,也需要快速适应国际化的行为准则。


  这样的讨论并未局限于中国为主题的论坛中,同时也成为全球商业领袖闲聊时的谈资。当笔者问到EBAY全球CEO多纳霍,同样是在全球播放的电影《变形金刚》中投入植入性广告,为什么EBAY的收效要远比若干中国企业的广告效应强时,多纳霍告诉笔者,有时候客户的定位很重要,中国的企业需要更清楚自己针对的客户群体是谁,才能对症下药。中国的企业形象早已成为国际样本,而在达沃斯论坛不耻下问,沟通交流,或许才能找到明智的解决之道。


  中国企业融入度低


  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这样的国际交流平台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大多数中国企业,甚至是有直接海外贸易及投资业务的企业,似乎并没有充分理解和重视达沃斯论坛所带来的潜在价值。例如,在印度塔塔咨询公司在达沃斯论坛期间的一场午餐会上,现场上百家企业代表中,来自印度的企业占到了绝大多数,其余也都是与印度企业业务往来频繁的欧美企业,这类午餐会往往成为本国企业间交流国际经验的起点。与之相较,中国企业的融入度却相当低。


  今年达沃斯论坛会期与中国春节时间撞车,这似乎成了本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中国从官方到民间全线缺席最“说得过去”的理由。另外一个理由便是,今年的主角不是中国,而是欧洲。可无论从何种意义进行判断,这两个理由都无法令人信服。如今欧洲的事已然也是中国的事,欧元的波动、对欧投资及贸易、甚至是对欧洲经济的形势判断,都不应该缺少中国的声音。而哪个企业家会因为春节假期错失了解世界经济节奏的良机呢?其背后真正的原因,无外乎还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缺乏形势判断。或许正如灾难大片《2012》,尽管救世主的名号承受不起,但今年仍是中国的一年,复苏底气不足的全球经济需要中国资本为其注入强心针。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中国企业便一直在探讨“抄底”的可能性。什么时候是资本投入的最佳时刻?该怎么投?投在哪里?这些不仅需要了解欧洲的现状,更需要有精准的趋势判断。仅仅在国内读书看报很难获得来自这些经济体中政客和企业家第一手的资讯和感受。这也是世界500强企业领军人物每年一定会预留出时间参加达沃斯论坛的主要原因之一。没有高瞻远瞩的形式判断,自然不会有急迫的动力和需求。忽视了危机中的商机,或许是多数中国企业家缺席本届达沃斯论坛的关键。


  还有一个原因不可忽视:盲目自大或自顾不暇。2011年中国绝大部分企业面临的问题是融资难。自身企业发展遭遇瓶颈。在寻求高利贷和变卖资产的死循环中无法自拔。另一方面,根据普华永道的数据,2011年中国内地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量达到了207宗,同比增长10%,交易总金额更是达到4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今年的海外并购理应更加繁荣。在庞大的数字面前,部分中国企业不可避免地会散发出一股傲慢的味道。随之便忽略了了解国际规则的重要性,以及熟知海外投资环境的必修课。这些内容,可大可小,都可以在达沃斯论坛中找到合适的人,合适的论坛,甚至是合适的机遇。中国的海外投资因为不熟悉规则吃过太多的亏,而很多时候,海外合作伙伴也和中国人一样,需要“脸熟”。放弃了这样一个培养国际企业家间私人情感的机会,中国企业走出去只能硬碰硬,公事公办。而当下大多数的情况是,公事公办便意味着歧视和敌意。


  另外,中国企业家的素质确实亟待提高。达沃斯论坛由于名额限制,不允许拖家带口携带陪同及其他各类助理。论坛的总监告诉笔者,达沃斯论坛很注重国家间的平衡性,对中国嘉宾也非常欢迎。中国需要借助国际舞台、国际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在这之前的第一步,便是语言关。我们已经看到一批成长中的海归企业家们开始崭露头角,这些人将是中国企业未来国际化的排头兵。


  据说明年的世界经济论坛,专门为错开中国的春节而提前一周举办,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中国官员、企业家、学者参与。届时如果中国的参与度还是跟不上,就不能再拿春节说事了。


  达沃斯言论片段


  埃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以“末日博士”的称号闻名于世,预测今年希腊将被迫离开欧元区,且欧元区有一半的可能性会在三到五年内崩溃。


  英国首相卡梅伦说在欧洲范围内实施金融交易税是“疯狂”的,并号召欧元区国家领导人在尽快修复欧债危机问题上多下工夫。这个建议会分散大家对欧洲大陆更严重问题的注意力,而修复希腊的财政危机、构筑防止危机蔓延的防火墙以及调整银行资本才是优先考虑的问题。


  加拿大财政部部长弗莱厄蒂:“欧洲是全球最富裕的地区,你总不能指望一个年收入200美元的中国农民去为拯救欧洲出力吧。这是没有道理的。”


  投资大鳄索罗斯放言:欧洲已经深深陷入了自我强化的“下行螺旋”。那些财政薄弱的欧元区国家已经被当做第三世界国家对待,连借钱都要使用各种外国货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整个世界在发生变化。怎么找到一个新的模式,新的全球治理机制,是全球共同的任务。


  相关


  “吃干榨尽”达沃斯


  如何充分利用世界经济论坛积累人脉,扩展商机,投石问路,外国人显然比中国人更加熟稔。对于大多数的跨国企业,每年在瑞士召开的冬季达沃斯论坛一直是最理想的与客户进行沟通的场所。德勤全球CEO扎尔茨贝格和笔者交谈的时间很短,原因在于结束访问后还有其他全球行业大佬的约见。扎尔茨贝格说,这几天他每天都要见数个来自全球的主要客户,比平时上班都要忙。


  “达沃斯是个神奇的地方,这里的效率实在是太高了,你在短短四五天之内或许能把一年的事情都处理了。”爱国者的冯军这样对笔者说。他正是力图将达沃斯论坛“吃干榨尽”的少数中国企业家之一。冯军所看到的,正是达沃斯最大的意义——沟通的平台。他说,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一个组织、活动可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使全球最重要的政商领袖,愿意花费五天时间,将自己锁在一个连住宿条件都很难满足的冰雪小镇。也正因为如此,大家都将这里看做是天赐良机,与平时很难有时间碰面的合作伙伴,潜在客户进行充分沟通。


  “第一次见面完全不认识,第二次见面觉得面熟,第三次见面就必须说上两句话,也就认识了。”清华大学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也这样总结达沃斯论坛中的人脉积累。


  最为直观的例子,是在一场讨论中国海外投资策略的电视辩论会中,坐在台下的触宝老板王佳梁,发表了关于中国企业在不久的将来便能引领世界科技产业发展的观点,顺便介绍了下触宝在智能手机应用上占到的全球份额。辩论会刚刚结束,便有数十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与会嘉宾前来索要名片,要求会面。一句信息量极大的发言所引发的,就是不可限量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