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需要考什么 澳洲:芭沙人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2:20:05

芭沙人家

摄影并文/大牛zhou

在我的印象里,卢现艺曾经历尽艰险,拍摄了芭沙人的专题,似乎那是个蛮荒之地。我们从凯里出发,路过榕江,跑了好几个拍摄点,下一个目标就是从江,在离从江县城还有几公里时,车子沿着盘山水泥公路疾驶,依希穿过了一个村庄,路边有几个木屋。赫然发现路边的汉子,高高发髻盘在头顶,同伴惊呼“芭沙到了”!
    折回村里,一个小小的木门楼装饰着蛇的图案,挂着小小的牌子“天下第一部落”,门楼里边,同样小小的杂货店,里面就是村支书衮大叔,向他买了每人六元钱的门票,他热心的为我们介绍了村里的情况。原来,芭沙苗寨就分布在山的两边,依山而筑,有四个自然村。现在全寨近400户人家,1900多人,全部是古苗族的后代。他们与其他苗族外表最大不同是男人的装束。留着发辫,在头頂挽成一個发髻,土布青衣,大襟罩衫,出门在腰间挂竹篓和刀具、旱烟袋。家家都有几杆火枪,处处显露一种原始、彪悍、威武,很象中国古代男子的形象。据当地人讲这是明清留下的传统,只是在文革期间一度被革除,后来又得以恢复,十二岁以上男子如果自愿,就可以留发髻。
    在寨子里留连,我发现大多木屋都只有门框,没有门,这里是真正的“夜不闭户”,他们还处于一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期。他们生活在高山地带,田土不多,生活清苦。饮用的水要从很远的地方挑回来。山间阴凉,收获的糯谷是连秸拔起,扎成把,挂在高高的晾禾架上晾干。近年来,寨子里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利用政府的拨款修缮了弯弯曲曲的石板路。小孩子们也知道了跟在旅游者的后面转悠,小声的叨念着“给糖”。上了年纪的阿婆如果被人拍摄,也许会开口要钱,但不在乎多少。
    芭沙人的服装都是麻布制成的。人们将麻纺成长长的麻线,并将线截成同样长度,再经过理线的工序才能拿到纺车上织布。一束二十米左右麻线经她们手梳理成上下两层根根相隔,疏密一致可以用来织布的经线,十几个人协调配合分工明确才能完成这一工序。织完的布还要经过植物蓝靛染料染制,染制时要放上鸡蛋清,染好的布为深蓝色,还会泛着紫光,还要叠成块在青石板上用木榔头反复槌打,蛋清与染料作用形成胶质渗透到布中,使染成的布具有防水作用,并且很光滑,凉爽。贵州气候多雨,穿着它小雨一般不会淋透,仍然可以劳动。
    让我吃惊的是,一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的芭沙汉子,热忱的邀我进屋去喝一盅,木屋很小,角落里有个齐胸高的木桶,盛满染布的色浆散发着使人头晕恶心的味道,木板拼成的很低矮的小桌,盛着几大碗米饭和两样小菜,一盆汤,一家老小居然都是用手抓饭和菜。女人们常年在染缸里劳作过的双手,已经浸成洗不去的紫色,看着她们幽然自得的拈起一撮米饭放进嘴里,我的心里一紧一紧的。
    芭沙人家还有很多让外人无法解开的谜团……
    日落之前,我们离开了芭沙苗寨。如果想住在寨子里挖掘更多的民俗题材,可以找村口卖门票的衮大叔,他会把客人安顿在自己家里。他的普通话讲得很好。而寨子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是不会讲普通话的,有的甚至听不懂普通话。
    回来后,我把芭沙人家的图片贴在一些摄影论坛上,不断有人给我推荐卢的专题,经过一翻查找,终于找到一点(http://www.china-fpa.org/hpa2000/2000a/index2.htm),不得不佩服,大师就是大师,调动一切技术上的因素,如黑白制作,使用广角镜头,据说还把影室灯都带到了山上,制作出的作品很有视觉冲击力,但我觉得他为了达到“冲击”,故意用俯拍、让人挤腮,夸张一种怪异、荒诞的情绪,打动了读者的猎奇心理。其实,我看到的芭沙男人很豪爽,芭沙女人很害羞,如果让我再去芭沙,我还是会拍我眼中的芭沙人,我不会学他。
整个黔东南州,每个村庄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每个寨子都让摄影人留连往返。而芭沙人家,却让我多了一分敬畏,一分好奇,也有一点点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