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家的化妆品怎么样:经络的触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7:26:52

 经络的触诊
    指腹的感觉察知经络和经穴的异常反应。此法简便易行,准确实用(是针灸临床不可缺少的诊法之一)。
    方法:循经触摸,体表见热、肿,弹性强,压痛显著, 皮下硬结等,可知为经气实;体表温度低下,无弹性,按之酸麻不痛,陷下等,可知为经气虚。
    触摸时,见有硬结、压痛、敏感、快感的反应点,此点即为病穴。压痛强烈,多属实症;压有快感,多属虚症。病穴有助于明确诊断,刺灸病穴常获良效。
    触诊的顺序:背俞穴、募穴、部穴、原穴、络穴、特诊点、过敏点和过敏带等。可疑病经要详细触诊。
    十二经病的触诊要点:
    肺经:肺俞、中府、孔最、膏盲、尺泽。
    肺经实热时,胸椎1-3旁开0.5寸处有压痛,滑肉门和大巨亦有压痛。肺经气不畅时,膻中有压痛。肺经虚寒:风门和大杼有酸沉感。咯血或便血:孔最有压痛,或压时有酸沉感。经气虚衰时,膏肓呈高肿或弹性、皮温低下。
    大肠经:大肠俞、天抠、温溜、曲池、合谷。
    经气实热或排泄障碍时,曲池、肺俞、天枢、骑竹马有压痛。经气郁滞时,大巨有压痛。肠炎时,手三里、上巨虚、天枢压痛明显,皮温高于邻穴。慢性肠炎时,皮温低下,触有快感。
    胃经:胃俞、中院、梁丘、足三里、丰隆。
    胃经有实热:中院、梁丘有压痛。胃酸过多:巨阙、不容呈压痛。胃经虚寒:按压中脘、足三里有舒服感。胃溃疡:胃俞、与其外侧有过敏点,再按压臀端时,压痛放散至膝以下者。胃痛剧烈:天宗有明显压痛,按之可止痛。
    脾经:脾俞、章门、地机、大包、脾俞。
    消化不良或运化失常时,脾俞、章门、大包均有压痛。血行失和:脾俞呈现绷紧或压痛。脾热、经气阻滞:地机穴有明显压痛。脾虚作胀:脾俞穴按之酸沉或皮温低下。
    心经:心俞、巨阙、阴郄、少海。
    心经火旺:心俞内侧有压痛。心脏瓣膜疾患:巨阙发胀,心俞外侧至膏盲处有过敏点。经气虚、功能低下:三阴交、水分、肾俞均有压痛。
    小肠经:小肠俞、关元、养老、小海、下巨虚。
    小肠经病:关元、养老有反应。被风寒所侵时,天宗、风门、小海均有压痛。小肠经病移于心经时,取关元是有效的。如灸关元治心律不齐。小肠经气受阻的肩肿痛时,下巨虚呈压痛,针之有效。小肠俞部位的腰痛,养老有明显压痛,针之有效。
    膀胱经:膀胱俞、中极、金门、委中、昆仑、天拄、八髎。
    经气实热:委中穴皮温高,络脉充盈。湿热下注,经气受阻,中极、金门、膀胱俞有压痛。被风寒所侵,天柱、八髎、承山呈压痛。经气虚时,按中极、膀胱俞有快感。
    肾经:肾俞、京门、水泉、水分、肓俞。
    肾经为病:水泉、水分、肓俞均见压痛。肾脏为病:肾俞、京门有压痛。当肾排泄功能受累时,筑宾穴呈阳性反应(硬结、压痛)。因此,灸筑宾有解毒之效。泌尿系有故障时,八 髎穴有压痛。
    心包经:厥阴俞、膻中、郄门、大陵。
    情志不遂、哭笑不定:膻中、郄门均有明显压痛。妇女月经失常、痛经或少腹有瘀血时,间使至郄门处绷紧或压痛,针之可调经止痛逐瘀。心悸动,按压厥阴俞、膻中有缓解之效,灸之亦效。
    三焦经:三焦俞、石门、委阳、会宗。
    经气受阻,会宗、委阳、石门均呈压痛。经气实热,三焦俞一带绷紧,会宗压痛强烈。尿闭,属三焦经气不宣者,石门呈胀满。
    胆经:胆俞、日月、天宗、京门、阳陵泉、外丘。
    胆囊炎时,日月、京门、天宗有压痛。胆经实热:外丘皮温高。经气虚:按胆俞、日月有舒适感。
    肝经:肝俞、期门、中都、曲泉。
    经气郁滞(失眠、易怒、高血压):肝俞多见高肿、压痛,中都呈强压痛。肝炎(经气实热),内踝上二寸至中都处呈过敏带,阳陵泉与外丘有时亦呈压痛。性功能失常:曲泉按之痛或酸麻。
    按上法找出病经病穴,结合四诊八纲,决定病因、病位、病性,为治疗提出有效的方案。

蠢子医诊脉下药诗

诊脉下药心内裁,手未立方眼已开。(以脉求药,初学不可妄试,注意眼已开几字,说明经过辨证诊脉的工夫.肺实有力宜大泻,前胡枳实橘红偕;
肺虚无力宜大补,党参五味百合辅;
肺实有力夹风火,酒芩全蒌元参佐(辅也)。
肺虚无力夹风寒,款冬紫菀麻黄添。
心实有力宜大泻,菖蒲郁金凌霄偕;
心虚无力宜大补,枣仁远志柏子辅(佐也)。
心实有力夹风火,黄连连翘栀子佐;
心虚无力夹风寒,白附天麻荜菝添。
胃实有力宜大泻,大黄枳壳槟榔偕;
胃虚无力宜大补,白术云苓炙芪辅;
胃实有力夹风火,知母石膏干葛佐,
胃虚无力夹风寒,干姜白芷藁本添。
肝实有力宜大泻,桃仁醋军(大黄)术(莪术)棱(三棱)偕;
肝虚无力宜大补,当归川芎香附辅;
肝实有力夹风火,柴胡生地二芍(赤芍、白芍)佐;
肝虚无力夹风寒,吴萸艾叶首乌添。命实有力宜大泻,芒硝火麻郁仁偕,命虚无力宜大补,宿砂益智肉寇辅;命实有力夹风火,槐花地榆蒲黄佐;命虚无力夹风寒,黑姜附子故纸添。
肾实有力宜大泻,木通泽泻车前借;
肾虚无力宜大补,熟地萸肉山药辅;  肾实有力夹风火,黄柏丹皮萆薢佐;
肾虚无力夹风寒,肉桂巴戟椒(川椒)茴(小茴)添。
此虽守株待兔法,聊训蒙医以开先。

周仲瑛谈中医诊法技巧

    1. 新手上路,重问轻望
    周老曾说一般中医刚出道时都很重视问诊,生怕问有不周,遗漏重要线索,以至辨证有误而失治误治。这是由于初出茅庐,对脉诊“在心了了,指下难明”,对望、闻二诊也缺乏经验积累,总感到所望、所闻多大致相同,似乎“老虎吃天,无处下爪”,只有依靠详细问诊、甚至面面俱到才能了解病情,此不得已而为之,正是中医新手上路之通病。
    从目前使用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来看,也将问诊列为该书开篇第一章,置于四诊之首,似乎问诊地位的抬升已渐成为目前中医界的共识。殊不知同一疾病,病人体质及耐受性不同,病人的感受各异,同一症状的叙述自然也难免有所差别;另外,病人的职业、受教程度及语言表达能力不一,同一病苦的表述也不尽相同;更何况病人提供的临床资料是否完全可靠,是否掺有“水分”,也不好尽知。所以,在中医诊法中能否将问诊做为四诊之首,实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根据周老个人的体会,随着临证经验的不断积累,当功夫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逐渐发觉望诊地重要性,这正是中医诊法中难以示人的重要技巧之一。从重问轻望,到先望后问,甚至于最后完全有把握望而不问,是中医临证功夫日臻成熟、炉火纯青的重要标志之一。
    周老曾讲,病人病情的轻重,病证的寒热虚实,病位的表里上下,有经验的中医一眼望过去往往就八九不离十。病人的言语未必句句皆真,而病人的神色形态却往往难以造假。所以周老强调:“古人'望而知之谓之神,’并将望诊置于四诊之首实寓有深意。”
    现代科学也证实,人类获得的信息,90%是依靠视觉获取的,故望诊在收集患者辨证信息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追溯先贤扁鹊望齐侯之色、仲景断仲宣四十而眉落,让人不能不惊叹中医望诊的神奇。《内经》有“面如漆柴者,心先死”,属绝症;《四诊抉微》曾说:“十指如杵,肺有病”;历代还有“胖人多痰,瘦人多火”、“肥人多中风,瘦人多劳嗽”等,皆为一望便知,问题是为医者能否处处留心,若熟视无睹,甚至视而不见,何能有裨于中医临证水平的提高?
    中医如是,西医也同样如此。如尿毒症病人面色苍白,心衰、缺氧病人口唇紫绀,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两颧紫红,肝硬化病人出现蜘蛛痣、肝掌、颜面黧黑,以及甲亢、黏液性水肿、伤寒、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等都有特殊的病容,也是一望便知。

    2.“以神会神”,直透深心
    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除了语言外,还需要心灵沟通,故望诊之中首重望神。望诊虽有望全身、望局部、望舌、望排泄物、望指纹等内容,但能否一望便知,关键是医生要有犀利的目光,“以神会神”,善于捕捉病人的眼神,直透身心,抓取第一印象。特别是对身心疾病、功能性疾病及亚健康状态的患者。
    “以神会神”这种提法见于清代石寿棠《医原·望神须察神气论》,其曰:“望而知之谓之神,既称之曰神,必能以我之神,会彼之神。夫人之神气,栖于两目,而历乎百体,尤必统百体察之……人之神气,在有意无意之间流露最真,医者清心凝神,一会即觉,不宜过泥,泥则私意一起,医者与病者神气相混,反觉疑似,难以捉摸。此又以神会神之妙理也。”说明医者在望诊时,要在刚一接触病人的瞬间,病人还未注意(有意无意之间)时,静心凝神,明察秋毫,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直视病人的目光,并通过心灵的窗户,直透病人内心深处,从而窥探并掌握病人内部病情变化的信息。因此,望诊时要求医者用神专一,明察秋毫,善于用己之神去察他人之神,以自己的意识与病人的意识进行交会、交流、沟通,从而获得病人神的有无、衰旺,内心深处的忧伤、悲愤、思恋以及内部脏腑功能活动表现的真实情况等。
    因为人为万物之灵,富有思想、感情,当病人发现医生在注视自己时,往往会表现拘谨,有所掩饰,影响其神的真实情况。而医生如果过于用意,进行长时间的观察,也往往容易产生主观想法,而影响了观察所得,反而不易作出正确的判断。所以,望神的最佳时机是医生刚一接触病人的瞬间,病人尚未注意、毫无拘谨、没有掩饰的时候,此时所表现的神气、内心深处的活动才最为可靠。
    周老强调,这种“一会即觉”、“以神会神”的能力,是中医望诊的重要技巧之一,需要平时在临床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加以训练才能逐步获得。
    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扁鹊能“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癥结,特以诊脉为名耳”来看,若能从“以神会神”、洞悉细微上不断加以训练,进而发展到能“尽见五脏癥结”的水平,则起死回生、“拯黎民于水火”,完全有可能如探囊取物,不费吹灰之力。


    3.诊法之要,曰阴曰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景岳全书·传忠录》也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中医四诊所察的内容虽不胜繁多,仅脉学、舌诊方面的专著汗牛充栋,但若要概括起来,其实只有“阴阳”二字。所以,掌握四诊内容的关键要抓阴阳,要善于从病人病情表现的相反、对立中去把握病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标本等,从而为中医辨证用药提供第一手资料。
    任何疾病的发生,其实都是人体阴阳失调的表现,“有诸内,必形诸外。”病人病性是寒、是热,病势属虚、属实,病位在表、在里,或在脏、在腑;病人是急性病容,还是慢性病容;危重病人是属内闭,还是外脱等,仅从望诊上就是截然不同,判若霄壤,只要稍加留心,一望便知。闻、问、切三诊也同样如此。从闻诊来看,好言者为热,相反,懒言者为寒;言壮者为实,言微者则为虚。问诊方面,喜进热饮者为胃寒,喜进凉饮者则为胃热;腹痛喜按者为虚,腹痛拒按者则为实。浮脉主表,则沉脉自然主里;数脉主热,迟脉自然主寒;脉搏有力为实,无力自然为虚。为医者应善于从这种阴阳对立、正反不同的反复比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临床观察能力,见微知著,明察秋毫之末,这正是苦练中医四诊基本功的重要内容之一。
    数千年来,中医在这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如仅从望诊来说,《灵枢·五色篇》曰:“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清代名医汪宏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在《望诊遵经》中进一步发挥为望浮沉辨病位之表里、察清浊辨病性之阴阳、观微甚辨邪正之虚实、视散抟辨病程之长短、别泽夭辨预后之吉凶等,都是从阴阳对立中去把握病情的变化。《灵枢·五色篇》还说:“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可见,古人不但善于从阴阳对立中抓住四诊的要领,而且还特别重视从阴阳的转化中把握病情的进退,均值得我们在临床上高度重视。

    4.问有重点,针针见血
    一般中医问诊都强调系统、全面、仔细,其实,周老认为没有必要像“十问歌”那样面面俱到。因为每一个疾病都有自身的病因病机演变规律,从而在临床表现上有各自的特点,应抓住这些要害,问有重点,力争每句都能问在点子上,针针见血,才能有助于中医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1)围绕辨证
    辨证是中医论治的前提,故问有重点,首先应围绕辨证有目的地去问。如考虑病人是热证,就要问口渴吗?尿黄与否?大便干结吗?以求进一步确证。同时还要进一步问清是哪一脏的火热,如病人心烦易怒多为肝火偏旺,夜寐难眠多为心火上忧,易饥多食多为胃火炽盛等。

    (2)紧扣主症
    主症是病人就诊时的主要病苦,也是我们临证时首先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故问有重点,当紧扣主症,不能“脱题”、“跑题”。
    如外感高热病人就要问恶寒不恶寒,有无汗出,发热的时间及特点等。若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提示邪热在表;寒热往来,提示热郁卫气表里之间;壮热、潮热,但热不寒,为邪热在里,气分热盛;身热午后较高,迁延难解,身热不扬者,多属湿热郁蒸;发热昼减夜甚,提示邪热深伏营分。除此之外,还应进一步审查发热的伴随症状,如但热无汗,系风寒袭表,或里热兼感外寒;虽出汗,但汗出不畅,热随汗而减者,属湿热遏表;汗出蒸蒸,热不随汗而减者,为里热鸱张;汗随战栗而出,为邪热欲解或正气欲脱;渴欲引饮者多属里热炽盛;口渴咽干便燥者,提示热邪伤津;渴不欲饮多属湿热郁蒸;腹满胀痛,大便秘结或溏垢,提示燥热内结;伴神志或体表九窍出血,为营血热盛;兼见盗汗、颧红、手足心热等,表示热伤真阴。如是围绕主症,问有重点,才能区别不同的发热,从而直接为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3)先发制人
    根据病机发展、演变规律,推测该病可能出现那些兼夹证候,再进一步有目的地深入探问,如是可以掌握主动,先发制人,这是周老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重要问诊技巧之一。
    如遇到两胁胀满、胸闷腹胀、喜太息的肝郁病人,要想到气有余便是火,气郁随时可以化火,应进一步问清病人是否兼有心烦易怒、口干口苦、溲黄便秘等火热表现;还应进一步想到肝火还极易引动肝风,肝风既可以上冒巅顶,出现头晕目眩,还可以旁走四肢,出现肢体麻木、拘挛等,所以有进一步了解病人是否有头目、肢体方面症状的必要。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肝火旺的病人既有可能一方面克犯脾土,出现纳差食少、脘腹胀满;还有一方面可能伤耗肾阴,甚至肝阳化风,出现头晕目眩,甚或中风等。如是则问有向导,洞微烛幽,分辨蛛丝马迹,则自有先见之明。正如喻嘉言所言:“大指一指独麻者,三年内定中风”,可见临证善问兼夹,甚至还可以预测疾病的发生。

    5.脉不能轻,也不可玄
    周老认为,诊脉既不能神化,玄乎其玄,也不能像有些人认为就是一根桡动脉而已。西医认为甲亢、发热、严重贫血的病人可出现水冲脉,心包积液或心包炎时可出现奇脉,即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的现象。说明西医不但有诊脉的内容,而且也可以用来诊断疾病。中医诊脉的内容相当丰富,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至今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临床上,凡是病人脉弦滑有力而数,一般为痰火偏旺,多见于高血压、高血脂的病人。凡是结代脉,病人肯定就有心律不齐,正如《伤寒论》所说的“心动悸,脉结代”。濡脉在发热病人中出现,西医叫做相对缓脉,是诊断伤寒病的依据之一,中医认为湿热为患,多缠绵难愈。由于脉搏是受植物神经支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它是人体内客观情况的真实反映,可以直接为中医辨证用药服务。
    周老曾依靠诊脉,断定两例月经刚过4~5天的病人已经怀孕。其中一例是闭经,月经才来了一次,单靠诊脉就确定她已有喜,果然最后还生了一个男孩。这就是《素问·平人气象论》上说的“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周老体会,这种妊娠滑脉明显的,多见于体质壮实的女性,体质弱小的一般不明显。
    东南大学某院士顾某某多脏衰,病实体虚,久病卧床,按理不应当出现弦大有力的脉,但病人却恰恰相反,属脉证相反。周老认为患者预后不好,故断病人将不久于人世,果不到三月撒手人寰。高人早逝,殊多感伤,但也足证中医凭脉断病不无道理。
    古人对诊脉不但高度重视,而且也特别考究。《伤寒论》开首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先论脉而后论症,脉在症之先。《金匮要略》通篇的题目都是“辨某某病脉证并治”,《千金要方》在辨治脏腑病证时都是以“脉论第一”置于篇首,就不难看出古圣先贤对诊脉的重视。
    单就浮脉而言,邪犯于表,气血奋起驱邪于外,故脉应之而浮。故有“浮脉为阳表病居”、“有一分浮脉就有一分表证”之说。换句话说,若病人头痛、恶寒,看起来很象表证,但若脉不浮,就很难说它是太阳表证,更不能用单纯发汗的方法进行治疗。相反,凡是病人有浮脉,说明人体气血充盈于表,因而不论是什么病,也不要管病程有多久,首先应考虑该病可能为表邪未解或者由于表邪不解引发的其他疾患。治疗自当因势利导,驱邪外出。缘此,周老以汗法为主,治疗过肾炎水肿、急性泻痢、黄疸型肝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荨麻疹等,皆有疗效,以致多年来一直想将这方面的经验写成“汗法的变通应用”一文。当然,浮脉也有不主表的时候,但那属于另一个问题。如脉象浮大而按之空虚的,或者尺部独不足的,往往见于戴阳虚烦假热之病人,与我们所言“如水漂木”之浮脉自然不同。浮脉如此,沉脉主里,数脉主热,迟脉主寒,脉搏有力属实,无力主虚,皆可类推。(郭立中南京中医药大学)

来源


《中医诊断学》疑难解答

 下垂病症是否皆从气陷辨治?

胃下垂、子宫下垂、眼睑下垂以及脱肛,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症。其病理机制,中医多责之中气下陷,因而益气升提为其治疗的常规法则,补中益气汤(《脾胃论》)是其惯用的代表方剂。以此论治,虽然收效甚多,但并不是说所有的下垂病症,都是由于中气下陷所致,故临床不应仅执益气提升之法,概从气陷立论而治。

1.胃下垂

胃下垂多见于瘦长体形之女性。主要是由于胃膈韧带松弛无力,以及腹壁肌肉松弛所致。根据要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胃缓”范畴。胃下垂治用补中益气汤,医者皆知,然而胃下垂并非都是由于中气下陷所引起。

证之临床实例,也不皆是从气陷论治。例如:胃下垂有从肝气犯胃论治、从胃阴不足论治、从补肾论治、从肝气不舒论治、从痰饮论治、从肠胃气滞论治者。

2.子宫下垂

子宫下垂,常发生于劳动妇女,以产后为多见。本病《诸病源候论》称为“阴挺出下脱”,《千金方》称“阴脱”、“阴菌”、“阴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称“阴下脱”,《叶天士女科》称“子宫脱出。”由于多发生于产后,故亦有称“产肠不收”者。临床辨证,一般多责之气虚下陷,肾虚不固,前者益气升提,用补中益气汤;后者补肾固脱,常用《景岳全书》大补元煎加减。实践中却又不尽然。子宫下垂尚有从血瘀热结论治、从寒凝经脉论治、从肝血亏虚论治者。

3.脱肛

脱肛,多见于老人、小儿和久病体弱患者。其病名、临床表现、病因病理的记载,最早见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曰:“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多因久痢后大肠虚冷所为。肛门为肠之候,大肠虚而伤于寒,其气下冲,则肛门脱出,因谓脱肛也。”一般认为脱肛多属气虚下陷之证,如清代《医宗金鉴"卷五十五"气虚脱肛》说:“脱肛一证,因泻痢日久,中气下陷,肠胃薄瘦,遂令肛门滑脱不收。现症面色青黄,指梢冷,脉沉细,唇色淡白,宜温补为主,先以补中益气汤升提其气,再以真人养脏汤温补固滑,外以涩肠散掺之,则气升肛涩而肠自收矣。”因而常用补中益气汤升提中气治疗。然而见诸临床,脱肛属虚者虽多,属实者亦不少。如:脱肛有从湿热积滞论治、肠道湿热论治、肺热肠燥论治者。

4.眼睑下垂

眼睑下垂是指上眼皮下垂,难以抬举,影响视瞻,轻者掩瞳仁,重者黑眼全遮,垂闭难张为特征的病症。在《诸病源候论》中,称之为“瞧目”,亦名“侵风《普济方》称为“眼睑垂缓《目经大成》称为“睑废。”此外,尚有称“脾倦”、“胞垂”者,现在一般又称“上胞下垂。”

《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后世根据此论发展而形成的眼科“五轮学说”认为,目内、外眦归属于心,心主血,名曰血轮;白睛归属于肺,肺主气,名曰气轮;黑睛归属于肝,肝主风,名曰风轮;瞳仁归属于肾,肾主水,名曰水轮;上下眼睑归属于脾,脾主肌肉,故名曰肉轮。轮为标,脏为本,轮之有病,多与相关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当某脏腑发生病变时,又每在相应的轮位上出现变异。上下眼睑属脾,脾气主,脾虚气陷,升举无力,因而眼睑下垂。根据这种理论,临床对眼睑下垂的病症,中医常责之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然而,尚不知此是言其常,常中更有其变。眼睑下垂尚有从气血逆乱论治、从肝肾阴虚论治、从阴虚血热论治、从肾阴亏虚论治、从风热夹湿论治、从郁热阴伤论治、从寒湿阻滞论治、从肝郁痰结论治者。

32.如何理解血瘀证的概念?

中医对“瘀血”的说法很多,大致可归纳为三种含义:停积的血,如“积血”、“蓄血”、“留血”等;污败的血,如“污血”、“败血”;离开血液循环,且不可恢复为具有生理功能的血,如“离经之血”、“衄血”、“恶血”、“干血”、“死血”等。以上三种含义及其中医原称,其共同性可用“静止之血”来表示,如积、蓄、留均为静止之意;“污血”及“败血”,虽然没有静止之意,但从实验结果来看,“污秽之血”其后果也造成血液流动缓慢;至于离开血液循环之血,由于失去了心脏的推动力及离开血管,且在血管周围淤积,因此,“静止之血”是中医各种瘀血称呼的共同特征。

瘀血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瘀血是血液运行不畅而停滞,广义的瘀血是凡因多种病因导致血液流行不畅,或积于脉内,或溢于脉外,或形成血栓,以及导致血液相关系统异常,使血液功能、性质、成分发生改变者,都可以为血瘀。因血瘀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证候群称为血瘀证。

33.常见痰证临床如何鉴别?

痰之为患,病变多端,但总离不开脏腑经络等组织,其常见病证的表现如下:

   痰在肺,多咯痰,常伴见咳嗽,气喘,胸闷等症。对于肺病咯出的痰,应辨别痰的量、质、色。一般来说,痰液量多为病重,量少为病轻;痰质稀薄多属寒,质稠厚腻多属热;色白多寒,色黄多热,其中白痰在肺热证中,亦能见到,这是火热的津为痰,在肺系停留时间短暂的缘故。

   痰在脾胃,痰在脾,名湿痰,其痰滑而易出,常伴见腹胀便溏,面黄神倦,肢体沉重,舌苔白腻,脉缓等症;痰在胃,多呕痰,色白质稀者多属寒,稠厚色黄者多属热,并常兼见脘痞纳呆,头晕目眩,苔腻脉滑等症。

   痰在心,有痰迷心窍,痰火扰心之证。

   痰在肝经,若痰夹风阳上逆,可见卒然倒地,喉中痰鸣,手足抽搐或半身不遂等症,在中风、癫痫等病中,较为常见。若肝气上逆,与痰搏结咽喉,则咽部有异物感,咽之不下,吐之不出,不红不肿,其自觉咽部物体之有无,往往与情绪变动有关。

   痰在肾经,面黑神倦,痰中有黑点而味咸,阳虚者痰液稀薄,阴虚者粘痰稠浊。

   痰在经络肌表,可见肢体麻木,或肌肤痰核,大小不一,皮色如常,或乳房结块,名曰乳癣等。若痰阻颈项,可见瘰疬气瘿。

34.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如何鉴别?

从生理上言,心阳包括心气,但在病理上,心气虚与心阳虚是有差别的。尽管二者在证候表现上均可出现心悸怔忡,气短自汗,劳累后加重等症,但前者主要只有心悸、气短、自汗、乏力、舌淡、脉虚等症状,而且无明显寒象表现。后者,则在心气虚证的基础上,尚有形寒肢冷,舌体胖嫩等寒象。

35.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如何鉴别?

二者均可出现心悸头晕,健忘多梦等心失所养、心神不安的症状,但前者多有面、睑、唇、舌等处颜色的浅淡,脉细,且无明显虚热表现;后者由于阴虚生内热,故不但有五心烦热、盗汗颧红、舌红少苔等明显的虚热症状,而且虚热扰神之心烦、失眠等心神不安的表现更为突出。

36.痰蒙心神证与痰火扰神证如何鉴别?

二者虽然都有精神错乱,或神识不清等神志异常和“痰”的见症,但前者痰性偏寒,故见痰多色白,苔腻脉滑,面色晦暗等;“重阴则癫”、“阴主静”,故神志异常以抑郁消沉、喃喃独语或发癫痫为特征。后者痰性偏热,故见痰多色黄稠,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面赤口渴等,“重阳则狂”、“阳主动”,故神志异常以烦躁亢奋、打人毁物或者发狂为特征。

37.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脉痹阻证如何鉴别?

心脉痹阻证是一个虚实夹杂的证候,其果虽然是心脉阻痹,而共见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等,但导致阻痹的原因却又有血瘀、寒凝、痰阻、气滞的不同而兼症有别。小肠实热证,即古人所称之心热移于小肠证,该证下部所出现的小便赤、涩、灼、痛等症状,实际是膀胱的病症,当与小肠无关。然而历代医家认为,小肠功能分清别浊,关系到小便的形成,且心与小肠经络相连,互为表里,因则将其当作小肠的病变。

38.肺阴虚证与燥邪犯肺证如何鉴别?

二者虽然均有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甚或咯血,口燥咽干等共同表现,但前者多为久病,属内燥;后者多为新病,属外燥。从症状上分,前者尚有明显的潮热、盗汗、颧红、脉细数等阴虚火旺之症;后者则常兼恶寒发热、头身痛、脉浮等表证的证候。   燥邪犯肺证,有较强的时令性发病特征,初秋紧承炎夏,故燥多兼温;深秋已近寒冬,燥多兼凉。所以,临床燥邪犯肺之证,又有温燥与凉燥之分。证候表现上,温燥者多兼见风热表证见症,凉燥者则多兼见风寒表证见症。

39.脾气虚证与脾阳虚证如何鉴别?

脾阳虚证常是脾气虚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因而往往兼有脾气虚的一些表现。然而,脾气虚证以食少、腹胀、便溏等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为主,且有一般气虚见症而无明显寒、凉表现,脾阳虚证则是在脾气虚证候的基础上,更见“阳虚则寒”的寒、凉表现为特征。

40.湿热蕴脾证与寒湿困脾证如何鉴别?

虽然二者都可有脘腹胀闷、呕恶纳呆、肢体困重、面目肌肤发黄等症状。但前者病性属湿热,故有舌质红、苔黄而腻、身热起伏、脉濡而数,黄疸色泽鲜明而为阳黄;而后者病性属寒湿,故见舌质淡,苔腻白滑,口淡不渴,脉濡而缓,黄疸色泽晦暗而为阴黄,无热象表现。

41. 肝气郁结证、肝火上炎与肝阳上亢证如何鉴别?

肝气郁结证是肝病中最常见的基本证型,其病理发展往往又能导致:肝郁血瘀、肝郁化火、肝阳上亢、肝木乘土。

   正是因为“肝气郁结”病理发展的多样性,因而临床上,肝气郁结证、肝火上炎证与肝阳上亢证,常存在着因果转化关系,在病机和证候表现方面,也颇相近似,所以要注意这三个证的鉴别。“肝气郁结证”的临床表现以抑郁不乐、胁肋胀痛、不欲饮食、善太息等“郁”的症状为主,全身无明显寒热之象,而且其病与情绪变动关系密切。而“肝火上炎证”以目赤肿痛、烦躁易怒、口苦口渴、胁胁灼痛、尿黄便结、脉弦而数等“火”的症状为主,而无明显阴虚表现,一般病势较急而病程较短。“肝阳上亢证”则以头目胀痛、烦躁眩晕、头重脚轻、面热口苦、脉弦有力等“上亢”症状为主,并有阴虚表现,为虚实夹杂证候,病程较长而病势略缓。

42.肝血虚证与肝阴虚证如何鉴别?

这是肝病中最常见的两个虚损证候。从生理上言,血属于阴的范围,而血虚又往往可发展成阴虚,因此二者在证候表现上,又均可见到头晕眼花、多梦易惊、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手足蠕动震颤、经筋拘挛,妇女月经量少等症,但前者尚有面白、舌淡,脉细等表现,而无明显阴虚内热见症;后者则尚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午后颧红、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等明显的阴虚内热表现。

43.肝风内动四证如何鉴别?

根据所致成“动风”的原因不同,分为肝阳化风、热极动风、血虚动风、阴虚动风四证。尽管有“风象”(眩、麻、抽、颤)是这四个证候的共同点,但是“风象”的程度,在其不同证中却又有区别,应予注意。一般而言,肝阳上亢证中之风象,以眩晕、头摇、震颤或“卒中”为特征;热极生风证中之风象,则以四肢抽搐、颈项强直、两目上翻或角弓反张为特征;肝血虚生风证与肝阴虚动风证中之风象,常以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手足蠕动、皮肤干燥瘙痒为特征,因其皆是由阴虚或血虚所致,故又常称此为“虚风内动”。

44. 肾阴虚证、肾阳虚证与肾精不足证如何鉴别?

三者在临床上都可见到腰痛、腰膝酸软、耳鸣失聪、性功能改变、齿松发脱、尺脉无力等表现。其区别,“阴虚则热”,故肾阴虚一般尚有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梦交,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数等虚热见症;“阳虚则寒”,故肾阳虚证一般还有形寒怕冷,手足不温,面色白,阳痿滑精,小便频多清长,或尿少浮肿,舌淡胖,舌苔白等寒象见症;而肾精不足证,除以生殖、生长、发育迟钝异常为主症外,全身既无明显虚热表现,又无明显虚寒见症。

45.如何全面理解肾气不固的证候特征?

肾气不固是肾病的常见证型。由于肾藏精,主生殖,肾主水,并司二便,因年幼而肾气不充、先天不足,或劳倦内伤,肾气大伤,或年高而肾气衰惫,或久病气虚伤及于肾,以致肾气亏虚,封藏固摄之权失职时,除可有腰膝酸软,神疲耳鸣等肾虚的一般症状外,主要以下元不固为证候特点,而可表现为精液,经带、胎儿、小便、大便等的不能控摄。   

精关不固:肾虚封藏失职,在男子主要表现为精关不固,表现为遗精,滑精,早泄等症。

经带不固:肾虚冲任亏损,在女子可以表现为带下清稀量多,或月经淋漓不尽,甚至血崩漏下等症。

胎元不固:由于肾虚血海不足,带脉失固,胎气不举,则易出现滑胎、小产,或怀孕而见阴道漏血等病变。

小便不固:由于肾气亏虚,膀膀失约,故小便不禁,或尿后余溺不尽,或夜间遗尿,亦或为小便浑浊如米泔等。多见于小儿肾气未充,或年高体弱,或病久肾气极其亏虚者。急性病中出现神志昏迷而小便失禁者则不属此类。

大便不固:肾关失约,不能固摄后阴,可表现为久泄不止,滑泄失禁,或五更泄泻等症。

肾气不固证以下元不固的症状为特征性表现,阴虚而热、阳虚而寒的症状一般均不甚明显。若并有畏寒肢冷,或烦热咽于等阳虚或阴虚证候者,则辨证应有阳虚或阴虚的诊断。

46.肾病有虚证吗?

“百病之生,皆有虚实”(《素问"调经论》)。然而古今不少医家,受宋代钱乙“肾主虚,无实也”思想的影响,偏崇肾虚一端,不及肾实之说,肾无实证似乎已成为不可置疑之定论。肾病既然只有虚证而无实证,顺理成章,对肾病的治疗,就只有补虚之法而无泻实之施已为通论。如王海藏在《医学纲目》中说:“肾本无实,不可泻”。刘纯更以肝肾对举为例,谓:“肝司疏泄,肾主闭藏,肝为相火,有泻无补,肾为真水,有补无泻”(《医经小学》)。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亦说:“肾本无实,本不可泻……无泻肾之药”。其他如《医宗必读》、《医林绳墨》、《杂病源流犀烛》、《笔花医镜》等皆有肾无实证的记载。乃至今天的中医院校的教材,也认为“肾无实,不可泻”,如《中医内科学》说:“一般而论,肾无表证与实证;肾之热,属于阴虚之变;肾之寒,属于阳虚之变”。是言肾病寒热,也只有虚热(阴虚之变)与虚寒(阳虚之变)证,而无实热、实寒证,因此对肾病“总的治疗原则是'只可培其不足,不可伐其有余’”。《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中,就只有肾气、肾阳、肾精、肾阴、肾气不固之虚证,绝口未提肾实证。是肾的病症真的没有实证,还是我们的学术思想被束缚,没有认真去探索它的本来面目呢?虚之与实,犹阴与阳,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无虚则无以论实,无实又何以言虚?肾病既有虚证,必然应该有实证。

(1)析“肾主虚无实”之源

肾主虚无实之说,始见于宋代医家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全文是:“肾主虚,无实也,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其在后文论述“疮疹”的治法和预后时还说:“……归肾而变黑难得也”。“有大热者,当利小便;有小热者,宜解毒。若黑紫干陷者,百祥园下之”。从钱氏原文细加分析,此论点就显然包含有矛盾,既然肯定了肾“无实”,为何又有“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之例外呢?前面说“无实也”,后又言“肾实则……”如何如何,从逻辑上分析就前后相违,可见其“无实”一词,当属有误。究竟是作者之笔误,还是后世传抄之讹错,目前尚难定论。但观其本意,无非极言肾的虚证为多罢了,否则将不会于“无实”之外,又举“肾实”之证作例,后文亦不该有“利小便”、“解毒”、“下之”等治实之法,故实际上他也承认了肾病是有实证的。所以,似可认为“肾主虚,无实也”,当为“肾为虚,少实也”。后世医家继其之说,亦是此理,举肝无虚,“有泻无补”,肾无实,“有补无泻”之说为例,肝为刚脏,实证固然为多,但谁能否认肝的虚证呢?如肝血虚、肝阴虚早为众人所公认,其补肝血、养肝阴之法亦为医家所常用,故不难看出,其目的无非强调肝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已。同理,肾亦如此,虽主闭藏,虚证为多,但也并非没有实证,也可运用下、泻之法。故读古人书,一方面应理解其精神实质,切不可食古不化,死于句下,而更重要的是看其是否符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

(2)肾实证历代医著有论

虽然自宋以来,持“肾无实证”之医家甚多,但历代明言肾有实证的亦不少,现略举数例以证之。

《黄帝内经》中有关肾实证的论述就很多,如《灵枢"本神篇》:“肾气虚则厥,实则胀。”认为肾气虚弱,元阳不足,则手足厥冷;肾为胃关,实则开关不利而发生腹胀。这是“阴盛则内寒”的实寒,而非虚寒证。《素问"玉机真脏论》说:“愿闻五实、五虚。歧伯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五实”即五脏的邪气实。二便不通属肾实,王冰注解说:“脉盛,心也;皮热,肺也;腹胀,脾也;前后不通,肾也;闷瞀,肝也”。高士宗谓:“肾受邪,故前后不通”。张志聪注云:“肾开窍于二阴,前后不通,肾气实也。”《素问"脏气法时论》:“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此论肾病证候,后句特指其虚,前句所述腹大、胫肿、喘咳等当属实证。《素问"刺热篇》:“肾热病者,先腰痛,……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然”。文中肾热病诸症,出现于病初起,为邪热与正气交争,证属实热而非虚热。《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高士宗注解说:“肾脉搏坚而长,则邪实于肾”。搏坚而长是脉象坚实有力的表现,实热证多见(《内难经选释》)。腰痛如折,肾脏湿热蕴结及瘀血阻滞均可见。二者皆属肾实论。《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王冰解释说:“苦能补其坚也,咸泻其软也”。此从治疗学的角度,明确提出了肾的实证当用咸味药泻之。若肾无实证,何以经云泻哉。

《华氏中藏经》一书,专有“论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一章。其中有谓:“肾者……实则烦闷,脐下重,热则口舌干焦小便涩黄,寒则阴中与腰脊俱痛,面黑耳干而不食,或呕血者是也”。

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肾病的证型有过专门的描述,如其在《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中就载有“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仲景所云“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即与《素问"玉机真脏论》之五实证中的“前后不利”同义。

晋"王叔和在《脉经》中云:“左手关后、尺中阴阳实者,肾实也。苦恍惚,健忘,……耳聋,胀胀善鸣,刺足少阴经”。文中还同时列有“肾实”,“肾膀胱俱实”之脉证共六条之多。

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肾病候》中说:“肾气盛为志有余,则病腹胀飧泄,体肿喘咳,汗出憎风,面目黑,小便黄,是为肾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肾脏邪气盛实,主水无权,水邪泛滥,上凌肺脾。凌脾则运化失司而腹胀飧泄,凌肺则宣降失职而出现体肿喘咳,面目黑等症。

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十九"肾脏》中,曾专门论述肾实热的证候及其方治。其云:“病苦舌燥咽肿,心烦嗌干,胸胁时痛,喘咳汗出,小腹腹满,腰脊强急,体重骨热,小便赤黄,好怒好忘,足下热疼,四肢黑,耳聋,名曰肾实热也”。又说:“病苦痹,身热,心痛,脊胁相引痛,足逆热烦,名曰肾实热也”。肾实证之所以出现上述诸症,缘足少阴(肾)经脉,贯脊至腰,属肾络膀胱,其直行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沿喉咙夹舌根部。肾实热邪作祟,循经蔓延,乃侵犯脏腑筋骨使然。孙氏并谓:“治肾实热,小腹胀满,四肢正黑,耳聋,梦腰脊离解及伏水等,气实,泻肾汤方(芒硝、大黄、茯苓、黄芩、生地、菖蒲、磁石、玄参、细辛、甘草)”。此明确具体地提出了肾实(热)证的证候及方治。

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中指出,“肾实者,多下焦壅闭,或痛或胀,或热见于二便”。短短数语,言约意明,可谓寓已见于前人肾实证大成之中矣。此外,与景岳同朝代的朱橚的《普济方》、王肯堂的《医学津梁》、孙文胤的《丹台玉案》;清代蒋示吉的《医宗说约》;朝鲜许浚的《东医宝鉴》;日本丹波元简的《杂病广要》等等,都有关于肾实证的记载。

有是证,则有是药。《太平圣惠方"卷七"治肾实泻肾诸方》中,就立有泻肾生干地散、泻肾大黄散、泻肾赤茯苓散、泻肾泽泻散、泻肾槟榔散等方,均用于治疗肾病实热证。若肾之病变无实证,又何云泻肾呢?

今世医家对肾的实证也有阐述,其中论之较详而又公允的当推《肾的学说专辑》(见《新医药资料》1978年),其在评论“泄肝补肾”时说:“此说虽有可取,但不能不认为是偏执之见,肝有虚证,法在补养,肾有实证,同样可泻”。又在“辨虚实”一章中谓:“肾实为有余之候,当辨寒凝、热结”。并指出少阴(肾)急下之大承气汤证,下焦蓄血之桃核承气汤证及癃闭、淋证等为肾的实热证;指寒疝、石水等为肾的寒实之证;并特别指出瘀血腰痛,当然属于肾的实证。另外,有薛氏撰文指出,“近年来已有学者对肾实证的存在进行了探讨,以充分的理论重申了肾实证存在及其临床意义,并较具体地提出了湿热蕴积肾经、瘀血阻滞肾经、砂石停留在肾、心肝实火及肾等病症,应属肾实证范围”(《辽宁中医杂志》2:18,1982)。

可见,对于肾实证客观存在的认识,非只一朝一代,孤门寡户之言。从古至今,代有所论。如是岂能胶固钱乙之说,而置诸家之见不顾。

(3)“肾无实”不符合理论规范

中医理论来自于实践,又反过来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从理论上分析,“肾无实”之说与中医基础理论不相符合。其一,中医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单位来研究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的。而五脏的病理变化,无非虚实两端,其中心、肺、脾、肝四脏,既有虚证又有实证,唯独肾只言虚证而不提实证,这显然不符合规范,也有损于脏象及脏腑辨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其二,从实证的概念和产生来源而论,“实证主要指邪气亢盛……常见于外感六淫致病的初、中期,以及痰、食、血、水留滞所引起的病证”(《中医学基础》)。既然肾与其他脏腑相通共体,为何他脏均可受邪成实,唯肾脏却能例外?其痰湿水饮等邪,可表里内外无处不到,为何独不犯肾?其三,对立统一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虚证属阴,实证属阳,从治疗而言,任何脏器的病变有补必然就应有泻,有温就清,这是临证中的基本原则。而作为五脏辨证独立单位之一的肾,却只有虚证而无实证,这难道不与阴阳学说的理论相悖?可见,“肾无实”之说确与中医理论法度不符。

(4)肾实证责之他脏(腑)问题

临床上肾实证并非鲜见,那么为什么不少医著,乃至中医教材对肾的病变只论其虚不言其实呢?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医家为维护“肾主虚无实”观点的正确性,往往把本来属于肾实的病症,责归于膀胱、下焦等部位。

责之于膀胱: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因为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主水,司开合;膀胱为洲都之官,主藏津液;故两者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尤其在尿液的改变方面更为显著。因为中医有“实则太阳(膀胱),虚则少阴(肾)”之说,故常把小便失禁,遗尿等虚证归属为肾虚,而把尿频尿急,色黄混浊,砂石尿痛等实证归责于膀胱,谓之膀胱湿热证。但实际上,肾实热与膀胱实热二者同中有异,其一,从经络学说来看,因其循行不同,病变部位、症状有别,肾实必见腰痛,且为“少腹与腰脊相引痛”,而膀胱实热却兼见“头眩痛”、“脊背疆(强)”。其二,从生理功能反证来看,膀胱功能比较单纯,主要有贮尿和排尿的作用,故其实证以小便不利为主。而肾却较复杂,除“主水”外,还“主纳气”、“主骨”、“开窍于耳”、“司二便”等,故其实热证,除“病苦膀胱胀闭”外,还可见“咽肿心烦”、“喘咳胸痛”、“体重耳聋”、“骨热、足下热痛”(《脉经》)等症。其三,尿液湿热病症的改变,并非都是膀胱本腑湿热蕴结而成,也有“他脏移热”所致者。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肾与膀胱相表里,“他脏移热”,肾是最直接、最密切的“他脏”,脏病及腑,湿热蕴结于肾,由肾移热传入膀胱之腑,从而亦可表现为尿赤涩痛、混浊频急等湿热见症。表现虽同,病机实异。何者为主?何者为次?何者为源?何者为流?主从不可颠倒。前者属膀胱本腑实热,后者是肾脏实热下移。

责之于下焦:因肾位居下焦,故其实证有的医家就把它责归于下焦病症之中。如张景岳曰:“肾实者,多下焦壅闭,或痛或胀,或热见于二便”,即是明证。又如《温病条辨"下焦篇》云:“少腹坚满,少便自利,夜热昼凉,大便闭,脉沉实者,蓄血也,桃仁承气汤主之,甚则抵挡汤”。并自注谓:“少腹坚满,法当小便不利,今反自利,则非膀胱气闭可知;夜热也,阴热也;昼凉者,邪气隐伏阴分也”。此为血与热结蓄于下焦。文中已明确指出“非膀胱气闭”而是“邪气隐伏阴分”,肾与膀胱虽同居下焦,关系最密,但肾属脏,又“主水”则属阴,故此阴分当是指肾。而且《肾的学说专辑》已明确把桃仁承气汤证,归属肾的实证,更说明此下焦病症,实为肾的实证。

责之于肾府的腰:因“腰者,肾之府”,故肾的证候多可反映于腰。如《要诀》云:“腰者,肾之所附,皆属肾。有寒、有湿、有风、有虚,皆能作痛”。可见腰痛虽有寒热虚实之分,但其病均属于肾。临床上,腰之疼、酸、坠、胀之虚者,责之于肾虚,名曰肾虚腰痛,而从补虚健肾论治,这点已为中医所公认。依照此理,腰痛之实者,当责之于肾实,确属理所当然。具体而论,如《金匮翼》说:“食积腰痛者,食滞于脾而气传于肾也”。《要诀》云:“若湿腰痛,如坐水中,盖肾属水,久坐湿处,或为雨露所著,湿流入肾经,以致腰痛。”说明外感邪实,瘀血、痰湿等所致的腰痛,实际是属于肾的实证。今天临床上由湿热蕴积而发之急性肾盂肾炎、肾结石、肾肿瘤、腰椎骨质增生等腰部病证,采用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活血化瘀等,即是治肾实之施。

47.胃阴虚证与脾阴虚证如何鉴别?

    胃阴虚证与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常可互见,难于区分,但毕竟脏腑属性有所不同,因而各有其特点。从属性上看:脾为脏,藏精气而不泄,属阴;胃为腑,传化物而不藏,属阳;从功能上看:脾主升,胃主降,脾阴主营血,胃阴主津液;从特性上看: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二者虽可同有食少、嘈杂、呃逆、便秘、舌红少津、脉数等症状,但究其病因病机又不尽相同。胃阴虚证多得之于外感热病,热盛而津伤;脾阴虚证多由阴血暗耗,津亏而火旺。胃阴虚者其病急,或由高热,或得于大汗、大吐、大泄之后,或外科手术之后伤血耗阴所致;而脾阴虚者病情进展较慢。从治法上而言,胃阴虚者可生津增液养阴获速效,而脾阴虚者则重在育阴和营以图缓功。

48.如何理解肠道湿热的证侯特征?

肠道湿热证主要见于痢疾,腹泻等病症中,与病位在其他部位的湿热证相较,由于病理的不同,其证候也有许多特殊之处。

肠道的病变以大便泄泻或便秘为主要表现。肠道湿热证除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等症外,其大便的改变一般见泄泻,但其便质、便次等则因病种不同而有差别。或为泻势急迫,便稀如水;或为便溏不爽,或便如黄糜而腥臭;或下痢赤白有粘冻,并有里急后重。     

肠道湿热证的病理特点之一是由于泻痢易伤阴津,故常为热盛而湿不太明显,高热、渴饮、尿短黄等症突出,而非身热不扬、渴不欲饮。其特点之二是病情易变,导致伤津亡阳而表现为西医所说的失水、酸中毒、休克等病变。

湿热泄泻与湿热痢疾的病因虽均为湿热,病位均在肠道,但病理不全相同,湿热泄泻常因暑湿热邪侵袭肠道(多以小肠病变为主),导致肠道气机紊乱,清浊相干,故以泄泻急迫、便质如水为主要表现,其治宜在清利湿热的同时,应注意升清降浊,分利小便;若湿热蕴结肠道,湿热与食浊糟粕相杂而腐败,则见便质如黄糜而腥臭,其治除清利湿热以外,尚应消食导滞;湿热痢疾系湿热疫毒内侵,塞阻肠道(多以大肠病变为主),与气血搏结而致肠道气滞血瘀,故见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等症,治应在清利湿热的同时,注意理气活血。

49.肝阳上亢证与肝肾阴虚阳亢证如何鉴别?

     肝阳上亢证与肝肾阴虚阳亢证都有头晕耳鸣等主症,由于肝肾之间存在着肝肾同源。水能涵木等生理关系,而在病理上二证之间又常互相影响、转化,肝阳上亢日久可以转化为肝肾阴虚阳亢证,肝肾阴虚阳亢证的某些阶段亦可表现为肝阳上亢证,因此,实际上肝阳上亢证与肝肾阴虚阳亢证之间是难以严格区分的两个证候。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病理的主次先后,即其人性格刚暴,急躁多怒,阳气易动者,其起病多为肝阳上亢证,属于以实为先为主的病变。其证候表现以急躁多怒,心烦失眠,头晕面红,头目胀痛,耳鸣如潮,脉弦有力等为主症,病势较急,形体多显壮实,虽可有腰酸膝软等虚的证候,但并不突出。当然阳亢日久则虚证必然逐渐明显,从而转化为以虚为主的肝肾阴虚阳亢证。

肝肾阴虚阳亢证多因失于调摄,房事太过,或因病而阴液耗损等,致肾阴亏虚,虚阳偏亢,水不涵木,故属以虚为先为主的病变,其证候表现以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咽干颧红,甚或盗汗,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等为主症,病程较久而病势较缓,形体多瘦弱,头目胀痛。急躁易怒等症一般不太明显。

50.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中焦湿热证如何鉴别?

    肝胆湿热证是肝胆脏腑本部及肝胆经循行部位有湿热之邪,留恋蕴蒸所产生的多种证候,其湿热的来源有:①外感湿热之邪。②平素偏嗜辛辣肥甘之品酿湿生热。②脾失健运,湿邪内生,郁而化热。脾胃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形成的证候。其湿热的来源有:①饮食不调,膏粱厚味酿成湿热。②感受湿热之邪,交阻中焦。中焦湿热证为湿温或暑湿之邪,郁滞中焦而致的证候。其湿热主要来自于外,自表传入,由经络而脏腑,亦可由肺而脾胃。

   三证均属湿热证,但究其病因。病机及病位又不尽相同。肝胆湿热证的病变在肝胆,脾胃湿热证的病变在脾胃。肝胆湿热证可出现腹胀呕恶,纳呆,但主要见肝胆疏泄失常,胆气上逆的胁肋胀痛、口苦、身目发黄、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妇女则见外阴瘙痒,带下黄臭,苔黄腻,脉弦数等症。脾胃湿热证则表现为脘腹痞闷,呕恶厌食,且有肢体困重,大便溏泄,泄而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症。脾胃湿热证与中焦湿热证的病机均为脾胃蕴结湿热,故诸如脘腹痞闷,呕恶纳呆,便溏不爽,尿短赤不利等见症均相同,所区别者,内伤之脾胃湿热证主要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辛辣煎炙,多饮酒浆等而致脾胃湿热蕴结而成,外症常无发热,亦无外感热病病史及其传变过程可查;而中焦湿热证中的发热为必见症,且有明显的外感热病史及其传变过程证候表现。此外,脾胃湿热证常见有口苦口臭、面赤,而中焦湿热证则常见有多汗,面垢等症。总之,脾胃湿热证系内因所致,而中焦湿热证由外因所成,症虽相似,机理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中焦湿热证尚有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和湿热并重等三种类型。一般来说,湿邪偏盛或素体中阳不足者,多表现为湿重于热,病变偏重于脾;若热邪偏盛或素体中阳偏旺者,多表现为热重于湿,病变偏重于胃;若脾湿与胃热并重,则呈现湿热并重之证。因此临床上须详细审证,用药也需有所偏重。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