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大为的前妻是姚晨吗:“兴趣班”咋成了孩子的“兴趣杀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56:19

儿童性缺失使“兴趣班”南辕北辙

  从儿童发展的立场来看,“兴趣”是儿童生命生长过程中对外界事物的一种内在冲动,是儿童内在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并不是培养的结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园外的很多兴趣班,并没有引导儿童的自然生长,而是扭曲了儿童自然的生长轨迹,磨灭了儿童教育中的儿童性。

  所谓儿童性,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尊重儿童自身的发展大纲,满足他们内在的生命冲动和好奇欲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静观当下许多以培养儿童兴趣为幌子的园外“兴趣班”,我们可以发现,其教育教学中无视、忽视儿童性的现象不在少数,它们共同削弱了儿童发展的内在冲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无视儿童自身的发展大纲。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在生命的早期具有其自身的发展大纲,有其内在的成长驱动力,这就要求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需要以儿童现有的生命能量为基础。在皮亚杰看来,人为地推动儿童超越其自然水平就如同训练动物在马戏团表演杂技,这种做法对儿童的正常成长并无益处,反而可能导致其发展的阻滞。社会上的各色兴趣班恰恰无视孩子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采用加速发展的方式,以“教师的教学大纲”代替“儿童的发展大纲”,以教师的目的性需要规约儿童的成长性需要,儿童的兴趣就在这样的“被规约”、“被代替”中渐渐消失,最终造就了无兴趣的儿童。

  从这些兴趣班的做法来看,比较典型的做法就是拔高教学难度、延长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拔高主要体现在将高年龄段的学习内容下放到低年龄段学习,如让小班的幼儿学习本应在大班学习的跑跳步,让中大班的孩子学习本应在小学学习的识字、写字等。延长教学时间,主要指无视儿童的有效注意时间,为了经济效益,设定较长的单位教学时间。过长的学习时间、过高的学习难度,使得孩子发自生命成长的“玩颜色”、“耍乐器”、“嬉线条”的本真需要被压抑,儿童成了一个接受的容器,其自主探索、好动、尝试的欲望被阻断。原本生龙活虎的儿童,被兴趣班中非儿童性教学转化成了学习的机器,好奇好玩的探索过程变成了兴趣班上枯燥的静坐时光。

  其二,忽视儿童兴趣发展的支持性条件。

  幼儿对事物的兴趣源自于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内在冲动,但幼儿的兴趣又是不稳定的,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支持性条件。就幼儿期而言,幼儿对事物兴趣的维续并非来自于端坐静听,它需要多种感官的探索与尝试。这里以幼儿的舞蹈兴趣为例来加以说明:

  前苏联学者苏菲认为,儿童在进行音乐想象与创造时,需要借助于故事媒介。她认为,如果一个音乐作品能够让儿童联想到一件事、一个小动物、一个有意义的情境,他们就会喜欢它。在舞蹈律动中,当成人将音乐作品与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关联时,幼儿便能将自己的经验与音乐的意义相对接,生成“自己的”理解,创生出独特的动作表现方式。

  然而,在许多兴趣班的舞蹈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观察模仿”的教育方式,通过讲解示范的方式将音乐的情绪、情节、意象反馈给幼儿。在讲解时,教师主要采用客观描述的方法,即什么样的身体部位以什么样的方式做什么样的动作。这种描述方式远离幼儿的主观经验,忽视了幼儿的个体感悟与意义转换,幼儿只是在教师的示范、图谱、指令中刻板记忆、简单模仿,音乐本身的流动性、灵性被僵硬的口令与动作肢解,在这样的反复训练下,幼儿的舞蹈兴趣逐渐被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