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基金审批结果:潘石屹 在清华大学演讲实录(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1:54:25

潘石屹   在清华大学演讲实录(3)

http://www.rs66.com 人生指南 2006-11-26

-

  我到建设得比较好的城市去,比如纽约,给我最深的体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才是一个有活力的、生机勃勃的城市,不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城市?实际上我在前不久偶然翻了一本书,是 1961 年一个美国人写的叫《美国伟大城市的生和死》,这本书总结出来四个要点,说按照美国城市发展经验,只要符合这四个要点这个城市就是一个有活力,生机勃勃的城市,我对着看了一下,觉得挺有意思的,但是我们的城市建设都是反着做的。

  第一个要点:城市和城市的区域功能要混合,而不是单一的功能。如果是单一的功能,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就没有效率,他每天上下班的时候坐车来回跑,这个城市就会交通拥挤,这个城市就没有效率,加入国际化大城市也就没有竞争的优势。可是我们在城市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强调一个功能分区,比如西边教育区,东边 CBD ,方庄、望京居住区……这样像方庄、望京就变成一个 " 卧城 " ,早上人们开着车跑出来,晚上跑进去,在这个城市里面,所有的基础设施在满负荷的运作,人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路上,这个城市就没有效率。

  第二点:街区要小。可是中国好多城市在过去几年的规划中,一定是大块马路、大的广场、大的绿地,整个城市的积累都让这些东西给割断了。

  第三点:要有足够的密度。在中国任何地方都要限制高度、密度、容积率,要做花园式的城市,其实要做花园的时候就可以跑到农村去,那都跟花园一样,之所以要为成一个城市,就是要享受一个城市的繁华。

  前几年我在选择土地的时候,就选择建筑密度最高的点——北京的 CBD 。选完后,各个专家和领导都说 CBD 的楼太高了,交通太拥挤了。实际上只有在这个城市的中心区,把它的密度提起来,这个城市里面的商业机会才会多,而且这个密度提起来不一定是增加交通的压力,反而是减少了交通的压力。如果说像铺大饼一样,在一个城市里整个都铺开的话,交通量就会增加,如果密度比较大,有一些地方我们就可以不开车了,因为人步行就可以走得到。还有就是它把平行的交通、汽车的交通,变成电梯的垂直交通,这样的话你看,就不见得是增加了交通压力,而反过来是缓解了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