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漫画《闺蜜》结局: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六十四--捉放曹(西安事变系列之二十八)涅瓦河边 萨沙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0:32:07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刘鼎的关于已经开始捉蒋,已以及张学良的捉蒋已经成功的电报在第一时间发到了中共处,并且要求红军向西安方向开拔,周恩来立即赶赴西安共同行动。一时间陕北苏区临时首都保安县城顿时沸腾起来了。在此处的红军高层和普通士兵都对目前的困境非常清楚,他们对于这种意外的胜利几乎是狂喜的。当时整个县城几乎是一个声音:杀掉蒋介石。用普通士兵的话来说:这个反动头子10年来杀了我们多少人?现在终于也轮到他了! 但当时中共的负责人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却都不这么想。

 

 

中共的根本态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毛泽东担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一职,实际掌握着红军的指挥权。

他负责制定各个红军的战略和具体战役,是军方的领导者。

毛泽东对苏联的厌恶感远大于亲切感,这主要源于苏联对中共的种种控制,甚至直接下命令让其遵守。

 

早在秋收起义失败以后去井冈山求生,毛泽东就被苏联严厉处分,将他的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撤销(由于当时沟通不便,毛还以为是被开除了党籍)。

到了1931年博古等苏联培养出来的代言人来到中央苏区以后,毛泽东被完全取代。他被被免职,批判,勒令检查等,直到1934年底才恢复军事上的权力,被他们整了整整3年之久。博古李德等人都是听从苏联的命令行事,所以整毛泽东的其实就是苏联的意思。

苏联一直对毛泽东有戒心,认为他与其是民族主义者和共产主义信徒,不如说是水浒式的农民起义山大王。长征前期,博古等人考虑让毛泽东留在中央苏区,按照后来的死亡率来说,留在中央苏区就等于死路一条,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前任总书记瞿秋白留下后都丧命。苏联在经过多方考虑以后,认为毛泽东在中国还是有一定影响力,不能让其死掉,没有同意博古等人的主张。可惜此举不但没有让毛泽东有所感激,反而对苏联更为疑惑。因为他被迫将自己的小弟毛泽覃,最喜爱的小儿子毛毛都留在中央苏区,结果一个年仅29岁就战死,一个失踪后再也没有找到(一般认为已经死了)。

总之,毛泽东的一切思维主要是站在中共的角度行事。

 

周恩来处于毛副手的角色,不但处理军事上种种计划,也兼管外交,行政上各种事务,可谓负担极重,是党内最重要的实干家。

周恩来的才能可谓是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人物,可谓党政军三方面的全能选手,无一不能挑大梁。但公认周在政治斗争的手段上稍逊毛泽东一筹,所以从这时候开始的40年内,周始终成为毛的副手,双方是互相依赖的共存关系。

不过在当时毛泽东还没有后来延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那种如日中升的地位,总体来说当时中共是集体决策,并非一个人说了算。所以周恩来在这个时期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周的立场则是相对中立,他主张要全力保住中共的利益,不过也必须兼顾苏联的利益,因为如果苏联垮了,中共也不可能支持下去。

 

而张闻天(洛甫)则是当时党的总书记,也是名义上中共的最高领袖。

洛甫为苏联培养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在取代同学博古成为总书记以后,总体上对毛泽东是支持的。洛甫此人并没有政治野心(后将总书记的位子礼让给毛泽东),基本是个有着共产主义信念的文人。

作为苏联培养的国际主义布尔什维克,洛甫在很多时候会站在共产国际,也就是苏联的角度想问题。

三个人的区别,决定了他们对西安事变的方法。

 

可以说,西安事变发生以后,中共对于西安事变的态度有着两个变化。

也就是第一个阶段中共表示原则上支持张扬,但不能够公开,只能暗中支持,要求在武力对抗的基础上和平解决该事变。

第二个阶段中共不再提支持张扬的事情,也将自己身份变为了完全的第三方调停者,要求放弃武力对抗完全和平解决。

不过基本的轮调是一致的,也就是必须和平解决。

期间种态度变化最主要的根据,就是苏联方面态度的变化。

 

13日,也就是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立即在保安县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第一次正式讨论如何处理事变的问题。

此次会议之前,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基本就看清楚了现实,他们知道苏联对于这个事变不但不会同意,甚至会严厉批判。

而所谓张扬要求的西北联合政府和西北抗日联军的前提就是苏联的支持。如果没有苏联的大量物资的援助,即使东北军,十七路军,红军三者联合起来,也绝对不可能和南京中央政府对抗。换句话说,没有苏联的支持,西北联合政府和西北抗日联军就无法建立,也就是说中共和张扬的联手就毫无意义。

既然苏联不可能去帮助张扬,那么中共去不去帮助他们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首先说到底,其实中共根本没有实力来帮助张扬。自己尚且朝不保夕,已经制定了放弃陕北苏区继续长征。这种情况下,红军凭借什么来帮助张扬绝处逢生呢?打一个不确切的比方,就等于你的两个好朋友欠了几千万的债,被债主逼债走投无路。而你虽然欠债没有他们两人这么多,自己也欠了几百万,也被债主搞得鸡飞狗跳准备跑路出去躲躲。此时就算你有心帮助这两个朋友,但你有这个实力吗?你拿什么来帮助人家?

如果你强行出头,好了,这个债主就会把你们三个人看成一体,让你不但自己还债还要分担另外两人的一部分债,你受得了吗?

 

就张扬来说,他们最需要的并不是中共的6万军队。因为就算这加上这6万人也绝对不是30万中央军的对手,他跟你一起作战也顶多将战争延迟半年而已。张扬最需要的是苏联的数据巨大的军事和民用物资的援助。只要有了这些东西,张扬和中共的军队才能完成脱脱胎换骨的变化,足以抵挡中央军的进攻,那么张扬的陕西,甘肃的联合政府才能够维持下去。

而张扬自己没有大型兵工厂,弹药补给事变后没有着落(之前东北军靠南京政府提供这些物资),真是打起来,恐怕一个战役后就只能和中央军拼刺刀了。

没有苏联大量的火炮,飞机甚至坦克来帮助张扬和中共产生质的变化,以张扬军队虚弱的战斗力,绝对不是中央军的对手。多的不用说,蒋介石只要拿出87,88,36三个德械师加上中央教导总队约10万兵力,打垮张扬的20万军队恐怕就是绰绰有余!

 

除此以外,陕西和甘肃一部都是联合政府的地盘,可以说这个地盘并不算小。杨虎城通过自己积蓄和没收中央银行不过得到了1800万银元的钱款,而张扬两军日常每月开销至少有250万银元,一旦开战每月花费400,500万也是正常的,也就是说张扬自己的储备最多坚持6个月。

没有苏联的物资援助,将来怎么办呢?不但政府支持不下去,军队又如何维持?士兵没有饭吃还能打仗?

张扬需要的这些物资,中共能够提供吗,结论自然是否定的。

中共自己也没有这些物资,一把步枪几发子弹,迫击炮没有炮弹都成为摆设,比张扬还不如(张学良事变前送了红军数百万发子弹)。

为了打通和苏联的联系获得这些物资,中共也算拼了老命,就这点来说也真算对得起张扬。中共接连发动了东征战役,宁夏战役和新疆战役本质都是为了打通和苏联的联系,结果三个战役全部失败,东征牺牲了大将刘志丹还把汤恩伯的中央军引到了山西省;宁夏战役大军被挡在了黄河以东,把2万多精锐的西路军隔绝在黄河以西;新疆战役导致西路军最终在河西走廊全军覆没,损失2万多人。

三个战役红军损失不下3万人,算是重重伤了元气!

中共自己的经济和补给情况甚至比张扬还差,困具陕北期间中共已经向张学良借款70多万银元,才勉强维持了军队的日常吃饭问题,冬天的棉衣问题在张学良的帮助下解决了一部分,还有很多红军战士在零下20度的严寒中穿着单衣。到了最后,中共已经不好意思再向张学良借钱(张学良自己也经济困难,全部靠南京政府拨款),改向杨虎城借30万银元,同时要求苏联赶快汇款来救命。

简单来说,苏联不愿意帮助张扬,中共就算和苏联撕破脸皮,直接去和张扬合作,结果必然也是一样的,也就是三军抱在一起完蛋。

一个自己尚且需要张扬援助的中共6万部队,对张扬有多大帮助?最好最好的结果就是能够帮助他们打赢一两场战役而已,暂时缓解中央军的进攻势头,对整体局面的转变不会有任何帮助。

 

其次,中共作为苏联领导的共产国际的下级政党,理应首先保护共产国际也就是苏联的利益。张扬捉了蒋介石会导致中国再次陷入内战和分裂,虽然这可能有利于张扬和中共,至少让他们不会被蒋介石迅速消灭,不过这对苏联是极为不利的,导致苏联处于一种很大的危险中。

 

中国陷入分裂就没有力量抵御日军的全面入侵,也不可能拖住大量的日军部队。日本陆军几十年来一直喊着北上进攻苏联,甚至他的步枪,坦克等装备的设计全部是针对苏联严寒气候,真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一旦苏联和宿敌德国开战,苏联必遭惨重打击,此时日军如果已经迅速解决了中国,或者通过汪精卫之内的伪政府控制了中国大部分地区,迫使中国乞和后停战。那么日本至少可以出动100万大军从东面夹击苏联(日军鼎盛时期,仅仅日本关东军就有85万之众,全部是最精锐的部队,而关东军就是用来对付苏联而组建的),苏联恐怕即使不亡国,也会被打成日俄战争时期的惨状。

而对于中共,苏联虽然很多干涉,不过总体还是相当照顾的。尤其在博古,李德在中共高层指挥以来,苏联为了中共生存可谓殚精竭虑,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政治上的帮助,还帮助中共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总参谋长刘伯承都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受训过)。

 

此时如果中共公然和苏联作对,那么很有可能失去苏联这个最大靠山的帮助,这对于中共来说是最可怕的事情了。他们还有极多的地方需要苏联的帮助,要知道事变后苏联以巨额军援作为担保换取国共合作,中共才得以生存下来,并且在抗战中迅速发展到百万以上规模。抗战刚刚结束,苏联就把在东北的地盘和八十万关东军的装备全部交给中共,帮助建立了东北野战军,这支军队打赢了三大战役中的两大战役。朝鲜战争后帮助中共建立了工业国的基础,让其之后几十年可以和苏美两个大国对抗,还一锤子砸碎了两个嚣张的邻居印度和越南,这都是决定中共发展的重大转折。

那么看起来,中共不敢,不能,也没有必要反对苏联的主张。从任何角度出发,都应该和苏联的立场一致,况且这样的立场对他自己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由此,基本方针其实已经定了,也就是必须站在苏联的立场上,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如果说周恩来是前台的外交大师,毛泽东就是后台的指挥大师,此次两人配合绝佳的处理好了西安事变,为中共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欲擒故纵

 

不过关键在于开始要持一个什么态度呢?

如果一开始就坚决的将自己和张扬分开,摆明了自己处于第三方的立场,也完全不同意三军的合作,那恐怕张扬就会当场大怒,干脆铤而走险自己做主行事,这对将来是非常不利的。

 

这时候蒋介石毕竟是在张扬手中,中共还需要通过释放蒋介石和南京政府达成停战协定。如果张扬一急之下,在周恩来和南京政府达成协议之前就私自将蒋介石放了,岂不是鸡飞蛋打?所以至少开始的时候中共不能像苏联那样大骂张扬是叛徒,强盗,必须和他们站在一起,公开站在一起步行,也要暗中站在一起。这也是根本的一个态度。

 

第一次定性是13日,中共在12日首先向苏联汇报了西安事变情况,还提出了一些希望苏联支持他们的主张。中共自然知道苏联不可能同意,他仍然将这次的行为电报告知张扬,以表示自己对张扬的支持,也就是所谓的:国际方面弟等已有所布置。

张扬对中共此举非常高兴,觉得中共够朋友。

 

在13日的会议上,毛泽东首先做了报告,这个报告是极为重要的。毛先是肯定了张扬此举是有革命意义的,是抗日反对卖国贼的(指蒋介石是卖国贼)。毛泽东甚至还说:就是这个事变把我们从牢狱的情况下解放出来,有历史功绩,应该拥护!请注意牢狱这两个字,毛还是中肯的,直来直去,没有很多政客那种口是心非。

毛泽东又说:其实蒋介石最近的立场严格来说,并不是投降派或者亲日,而是中间性的(这也就是毛泽东肯定蒋介石是反日的)。可惜他在剿共一点上还是站在日本方面的(其实是说蒋介石不愿意放弃剿共)。

这其实也是毛对此次事件的定性,要知道之前中共所有的媒体都将蒋介石宣传为最大的卖国贼,汉奸,民族罪人这类,从来没有人敢说这种话。

 

毛泽东又说:在我们的观点,把蒋介石除掉,无论在哪方面都有好处。目前我们应以西安为中心来领导全国,控制南京政府。但到底要不要和张扬一起成立西安的西北联合政府,我们还需要慎重考虑(一旦成立这样的政府,就等于和张扬一路,需要承担西安事变的连带责任,必遭苏联严厉反对和国内国际舆论的攻击)。

所以毛泽东认为不应该立即答复 张扬关于成立西北联合政府的主张,至于西北抗日联军自然也不能立即成立。

毛泽东还说,我们要设法使东北军,十七路军不仅在政治上跟我们一致,而且组织上也要与我们一致(这句话也就是说必须左右张扬,控制住张扬)。

虽然毛说杀掉蒋介石,但实际他显然不是这么想的。因为他一方面肯定蒋是抗日的,一方面说不应该和张扬公开走到一起,一方面又说杀蒋,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

这只是一个政治手段而已,是迫于和张扬合作的压力做出的一种说法。其目的也不过是表个态,让张扬一定程度放心而已。

 

果然周恩来,张闻天立即提出了反对意见。

 

周恩来说,我们不应该成立西北联合政府和西北抗日联军,因为这对于我们会非常的不利,应该建立所谓抗日救亡代表大会和援助绥远联军之类作为替代(名义上不能和张扬走一路)。

至少政治上不能和南京对立,而是要和他们合作,不能以西安作为中心,而是作为陪都为好。

 

周恩来的意思其实就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且不能和张扬搞在一起,必须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来做这件事。因为一旦和张扬走到一起,恐怕也会成为众矢之的,甚至苏联都会对其严厉处分,也不是引火烧身吗。

中共即使给予他们帮助,也不能走他们希望的三者联合独霸一方的局面。而在现在看来,中共不应该帮助他们,而是做出个援助的声明,稳住张扬而已。

 

张闻天则说得更好:我们不采取和南京政府对立方针,不组织于南京政府对立方式的组织(也就是不同意和张扬彻底合作),而是应当尽量争取南京政府的正统,但必须改组南京政府。

张闻天作为党的总书记,实则就在这个问题上定了性,他的观点和周恩来一致,也就是应该和平解决,和南京政府合作,但需要南京政府答应中共的要求。

 

如果说前面三个人还有保留,那么前任总书记博古则完全站在苏联的立场上说:共产国际之前指示我们抗日一定要争取蒋介石部队的大部甚至全部,现在如果我们和张扬一致,就是公然违背共产国际的指示,对我们是极为不利的。我们现在不能改变这一策略。我们对于西安事变的态度应该是坚持抗日,但不能反蒋(言下之意就是不赞同张扬的做法)!

 

也有人表示反对,这就是已经基本失去权力的张国焘。张国焘认为目前还是要和南京政府作对的好,要和张扬坚决的站在一起,成立联合政府和联军。张国焘认为内战肯定会继续,就必须争取张扬这个盟友。

 

显然,张国焘的说法并不符合当时的国情,自然不会受到支持,没有人赞同他。张国焘如此糊涂,也难怪他会在和毛的斗法中失败!

 

由于全国局势并不清楚,国际列强的表态也不知道,毛泽东在此次会议结尾做出了总结,也就是还需要继续观望一下,不过目前基本态度是不和南京政府决裂,而是要争取他们。

 

就目前来说,必须给张扬以支持,决不能给他们迎头一闷棍。所以毛泽东仍然认为需要严厉处理蒋介石,将其罢免,交给人民公审(这是处决的意思)。



 

13日中午,中共方面发电报表示支持张扬的行动,还提出了四点意见,主要是军事上,群众运动上,内部团结上的主张。

因为张学良要求周恩来立即赴西安,毛泽东让周恩来立即出发,尽量在16日赶赴东北军控制的延安,由张学良派飞机接到西安。

 

态度已定,总体来说中共对西安事变是极为高兴的,狂喜之余他们还不失谨慎,可见此时的中共高层已经是一个老辣沉稳极有手段的领导团体!

毛泽东特别嘱咐张扬要妥善安置蒋介石,千万不能让其出意外(比如逃走或者自杀)。毛泽东说如果对蒋介石的监视出了疏漏,则将会遗留无穷无尽的大祸。

这点张扬自然是知道的,接到这份电报以后张学良赶紧将蒋介石移到更为安全的高桂滋公馆,并且让卫兵将手枪全部放入皮套内(当时卫兵习惯于将手枪插在腰间皮带上,方便拔枪,张学良怕蒋介石抢过他们的手枪自杀)。

 

不过情况变化确实是极快的!

13日南京政府已经召开了大会,一致主张强硬立场。他们不但将张学良所有职务解除并且喝令其投降。会上还委任何应钦为总司令,大军四面向西安开进,准备武力讨伐。

 

此时洛阳的中央军46军樊嵩甫部行动极为迅速,他们火速出兵陕西东大门潼关,将东北军3个营全部歼灭,而奉命增援潼关的十七路军42师师长冯钦哉已经在电话中表明和杨虎城决裂。

由此军事上急剧恶化,潼关失去后,陕西的东大门已经被打开,42师脱离十七路军也让杨虎城一下子失去了三分之一的部队。更可怕的是从潼关到西安一线距离并不远,中央军大军最多10天就可以杀到西安。

此时樊嵩甫又转兵攻击华县,华县的2个东北军营拼死防守,樊嵩甫随即使用了平射炮,看来华县丢失只是时间问题。华县离西安不到100公里,这也就是说中央军用不了多久就会兵临城下,并没有丝毫和平解决的意思。

 

张扬对于中央军的进展迅速和冯钦哉的倒戈深感恐惧。据陈诚回忆,当时张学良神色惶恐的找到他说:你的大将樊嵩甫已经攻破潼关了,你帮忙下个手令让他不要进攻。

陈诚笑道:我以前是他长官,自然可以命令他。现在我是阶下囚,就算我写了手令,你看他会听吗?

 

军事上急剧恶化,政治上恶化的则更快!

 



------------------周恩来从四一二清党以后就留着胡子,据说周说不捉住蒋介石就不剃胡子。此次赶赴西安周恩来将胡子剃掉,之后几十年也再也没有留过。

 

此时,中共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决策转变!

 

鉴于军事上的恶化,中共在14日考虑同意和张扬成立西北抗日联军,并且将部队调到西安附近协助防御,帮助张扬稳住局面。

当日中共电告张学良,说明了三方需要宣布成立西北抗日联军,张学良率领东北军是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杨虎城的十七路军是第二路军总司令,红军是第三路军,朱德是总司令。

张扬接到这个电报以后仅仅高兴了一天!

就在14日,苏联甚至没有告知中共,就首先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根据当时共产国际领导人季米特洛夫回忆,当时的斯大林极为愤怒甚至破口大骂。苏联在14日当日通过《真理报》等媒体大肆批驳西安事变,甚至辱骂张扬是强盗,叛徒,指责他们受日本特务指使!

晴天霹雳


这一举动犹如晴天霹雳,不但远远超过张扬的预计,甚至连毛周也没有想到苏联的反应会如此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发布三军成立抗日联军就无疑于公然和苏联作对。在当时,毛泽东,周恩来都没有这个胆量,况且也没有这个必要。

不过之前一天要求张扬公布联军的电报已经发出,现在怎么办呢?让张扬停止发布这个通告不就等于表明自己和苏联一致,不愿意对张扬给予支持吗?

可是如果发了这个公告,那么政治上的危害又太大,真是左右为难!

此时,就体现了毛泽东的政治手段,可谓相当高明。

 

15日,毛泽东急电张学良,要求千万不要发布三军联合的公告,但表明这只是考虑国际影响,实际上红军一定会暗中和张扬站在一起。毛泽东要求这个通告只在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内部发发即可,帮助张扬稳定军心就行了。

其实张扬都不是笨蛋,尤其杨虎城是老政治家,他立即明白是什么意思。

他们都已经知道了苏联对他们的攻击,都深感惊讶。尤其张学良反应特别大,张的秘书宋黎(中共党员)曾经有这样的回忆:塔斯社广播了《真理报》、《消息报》的报道后,张学良手拿新闻记录稿下楼,在楼梯口遇到宋黎,面对宋黎自言自语地说:我救了共产党,你们就这样对待我!他还两次不满地问秘书刘鼎(中共党员):苏联广播为什么骂我受日本人指使?

 

话虽如此,人到了这种时候总抱有一线生机,自己骗自己。很多人奇怪为什么一个中队100多人的日军可以押解上千国军战俘到杀人场,最终将他们全部屠杀,有人说如果他们一下子暴动似得分头逃了,100多人的日本兵不可能杀光他们。这是因为人都有这种劣根性,也就是忍辱偷生。到这种绝境下,人的求生欲就会压倒一切,他们会想如果我听他们的,他们或许不会杀我。所以没有人冒着危险逃走,因为日本兵虽然杀不了1000多人,杀掉其中五六成的人还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有一线生机,一般人就不会敢于拼死冒险。

 

此时张扬还有一线希望,也就是苏联是否是出于某种目的,故意在国际上放出这种说法,实际上仍然会暗中支持他们。

所以张扬急切盼望中共答复苏联的立场,也希望周恩来赶快到达西安。

此时中共上没有得到苏联的直接指示,所以自然也无法回复他们。

17日针对张学良的询问,中共电报回答说:我们对远方已作几次报告,尚无回报……惟远方政府,目前为应付外交,或尚不能公开赞助我们。

实际16日苏联已经发了电报给中共,不过中共方面解释是电报译码不出来。很多学者认为此种说法站不住脚,因为苏联为了中共这个电台前后派出林彪堂兄林育英等人。这些人都是苏联培养的谍报精英,甚至远比国民党的同行要厉害的多,绝不可能存在连个电报都解码不出来的情况。而且此次前后不下数百份绝密电报,也从来没有出现过电报从整个解不出来的情况。

有些学者认为是中共已经在16日解码出共产国际的电报,要求他们和张扬划清界限。

不过此时周恩来还没有到西安和蒋介石谈判(刚刚到达延安城下),如果此时将这个情况立即告知张扬,张扬十有八九立即会炸了窝。

说不定还没等周恩来到西安,张扬就自己达成协议把蒋介石放了。或者周恩来到达西安以后也无法和蒋介石单方达成和平协定,有可能张扬根本不让周恩来去见蒋,毕竟西安市他们的地盘,想怎么样都行。

 

出于这个目的,中共来了个时间差,谎称电报不能解码,争取了5天的时间。而21日宋子文已经代表南京政府的主和派飞抵西安,同周恩来经过第一次谈判了,双方对协议的基本内容已经商定(20日苏联第二份电报发到中共处)。

虽然这种推论有一定道理,但在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的情况下,这只能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测。

 

同日,红军向全国发表声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就是停止内战,要求南京政府接受张扬的主张。文稿中说道:西安事变,惊传蒋氏被幽,事出意外。--言下之意自然是自己和张扬发动的事变没有联系,第一次将自己放在了第三方的位置上。

 

 

 

同时毛泽东通过在上海和陈立夫谈判的潘汉年,要求和平解决,甚至提出派和张学良关系很好的澳大利亚籍英国人端纳来西安谈判。

 

此时军事上情况仍然在恶化,中央军樊嵩甫的大军很快攻陷了华县,据说还将投降的部分东北军士兵也全部用机枪扫射杀死。此举表明中央军坚决使用武力的明确意思,也明显在恐吓张扬。

同时中央军飞机大肆轰炸从潼关到西安的赤水车站,渭南县城等地,轰炸强度很大,炸毁了上千间房屋。其中东北军军长缪徵流奉命去华县指挥作战,他的专列当时正好开到渭南县城,突遇中央军6架飞机轰炸,缪徵流狼狈逃入车站捡了一条命。

 

同时,15日起中央军大军如潮水一般开到潼关,包括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税警团,德械36师等。

此时张扬不但政治上得不到苏联支持,军事上也陷入困境,可谓焦头烂额,那么此时中共的态度就非常重要。


最重要的一次谈判

 


------------由于蒋介石让蒋鼎文带回了停战三天的手令,中央军的攻势稍止,但仍然步步紧逼。此次中央军精锐尽数开到陕西前线,包括精锐的中央陆军教导总队!


16日晚周恩来一行人赶到延安,17日下午张学良派出秘书,共产党员刘鼎乘坐他的私人飞机将周恩来接回西安。

周恩来几乎是刚下飞机,就立即和张学良开始秘密会谈。

张先是说了目前军事上的紧张,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实际无力抵抗的现实,希望红军立即开赴西安进行支援。

同时张学良向周恩来告知端纳自14日来西安以后的和平谈判情况,说蒋介石仍然拒不谈判,态度非常强硬,甚至一度拒绝吃饭,还将杨虎城送去的大衣仍在地上。

不过经过端纳的说服后,蒋已经稍有好转。南京方面主和派的宋子文,孔祥熙都急于达成协议以后将蒋介石接回到南京。

在到底要如何解决西安事变的问题上,周恩来表示目前看来只能和平解决,因为蒋介石不同于十月革命的俄国沙皇(当时沙皇已经众叛亲离,没有任何人支持他),也不同于滑铁卢战役后的拿破仑(法军主力都被敌人消灭,已经没有力量继续抵抗),他的力量原封不动;此次不是通过像十月革命似得群众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也不是通过滑铁卢那样消灭了蒋介石的军事力量,而是通过“军事阴谋”手段将其捉住,所以杀了他,或者扣住他不放都是没有好处的。只能说服他同意我们的要求,让后把他释放回去,我们还要拥护他做抗日的领袖。

 

听到这段话,张学良也吃了一惊,尤其周恩来讲了“军事阴谋”这几个字,让张特别刺耳。要知道,张学良对此次事变的定位是革命,因为他自认为是通过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孤注一掷,实际也帮助了中共,说是革命也不算过分。

12月17日晨,张在给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电报中又询问了共产国际对西安事变有何意见中就说到:现此间诸事顺利,一切恩来兄到后详谈。再国际对西安一二·一二革命有何批评,乞告。

 

此时周恩来把事件定位为军事阴谋,显然就是否定了他们对西边的定位,和他们有着根本的区别,而就等于预示着中共开始和张扬不走同一条路。

而周恩来主张立即和平解决,丝毫不谈三军合作的态度,也让张极为震撼。

 

张学良本人还是很直率的,他不愿意再转弯抹角的使用外交词汇,而是直接问周恩来,苏联的态度到底怎么样?他们会不会取消对我们的援助。

周恩来此时已经摸清了苏联的底,知道这事已经无法瞒住,他告知张学良:苏联恐怕不会援助我们。

对于张学良听到这句话的态度,中共和台湾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记载。中共方面诸如杨虎城交际处长申伯纯回忆说张学良听了周恩来的话,顿时心悦诚服,很高兴的接受了周的结论。

 

但台湾方面张学良的一些副官回忆道:张学良听到周的说法以后很冲动,反应甚为愤慨,似乎觉得被人出卖了,他甚至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以往中共老是吹嘘苏联可以援助,现在他已成骑虎,中共竟临阵抽脚,不兑现了。

 

即使这样,张认为毕竟苏联还没有明确表态,还有一线希望。他一方面情绪低落,一方面和周恩来继续谈判,希望中共能够继续和他们站在一起,这样至少多了一些力量。他们达成了几点共识,主要也就是中央军撤出潼关之类。

 

18日,也就是和张学良谈判的第二天,周恩来在张文彬的陪同下(张是毛泽东的秘书,派到杨虎城处做联络工作),面见了杨虎城。

周恩来把昨晚的话告知了杨虎城了,远比张学良有政治经验的杨大吃一惊!

据当时参与者回忆,杨虎城当场错愕不已!

在杨看来,中共和苏联花了巨大的精力试图达成和他的合作,前后派来的特使就有汪锋,王世英,王炳南,张文彬,潘汉年等人。而苏联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张扬和中共合作,保住中共的生存。在此基础上,苏联一再通过王炳南,潘汉年表示愿意给杨虎城大量援助。

那么在杨虎城看来捉蒋不但可以保证张扬的生存,也绝对可以保证的生存,完全符合苏联的目标,理应更得到他们的支持!

杨虎城虽然富有政治经验,最大的缺点在于没有什么文化,缺乏政治上的远见,只能依靠智囊团提供意见。可惜他的智囊团里面,杜斌丞,王菊人,米暂沉,申伯纯,王炳南等人几乎是清一色的中共党员,中共地下党员或者亲共的人士。

显然,杨虎城没有太多的国际战略头脑,他没有明白苏联对于西北联合政府和捉蒋的态度会有根本的不同。

此前,杨虎城在知道苏联发表社论谴责他们事后,开始明白事情大大的不好了。他找来苏共党员,也是共产国际派来的使者王炳南(他的世侄)询问了苏联的态度,并且对王发了脾气,认为苏联公开表态的内容是出尔反尔,搞得他站在刀尖上进退不得。

在得知周恩来代表中共的立场以后,杨虎城果然和虚浮的张学来不同。杨相对婉转的说道:虽然中共从国家民族利益角度出发,不顾自己和蒋的历史恩怨让人“极端佩服”。但有两点仍然不能确定,第一就是蒋介石能够同意停止内战各党派合作抗日,第二就是蒋介石会不会对他们几个搞西安事变的人进行报复,这都是值得怀疑的,也让他有所顾忌。

周恩来是个天才的外交家,他用了和说服张学良完全不同的方法说:现在全国人民和国际列强都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蒋除了这条路,走不通别的路。况且此时蒋介石已经被捉,他心里很明白只有同意停止内战才能活,不然就是死,他不可能选择前者。第二点,蒋介石自然会考虑报复,但只要我们三方紧密团结,并且利用全国人民和地方军阀的支持,就根本不怕他报复。

 

杨虎城听到这些沉默不语,最终表示认可,但希望立即将他的老朋友也是共产党员南汉宸召回西安帮助他。

实则是杨虎城认为需要找一个老朋友彻底了解中共的态度,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在此时已经开始不信任中共了。

 

 

周恩来这样一表态,此时看来也只有和平解决这一条路。

 

话虽如此,张扬认为希望中共和他们同进同退,这样至少有中共在陕北的6万红军和在甘肃的2万多西路军可以使用。

 

经过商讨以后,双方调整了军事部署,十七路军让出了陕北的很多地盘,21日中共中央开入延安(由此到1949年该地都是红色首都),红军主力集中在甘肃东部的环县庆阳一带,防备胡宗南部的进攻,稍后调动到西安附近准备迎击中央军的进攻。

 

 

20日苏联第二次发电给中共,表明了他的态度,甚至让中共不要提出联合苏联的口号。

21日中共从保安县将电报转给西安的周恩来,同时附带了自己对周的谈判要求。

 

周随即把电报告知张扬,由此三方彻底挑明了态度。

此后中共再也没有任何形式上和张扬的合作,红军到整个事变结束也没有向中央军打过一枪。

由此,苏联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中共自然也彻底下定决心站在第三方角度解决,自行和南京政府达成停战协定。

 

此时蒋介石的态度也有所好转。

12月20日,宋子文和端纳乘飞机来到西安调停。周恩来和宋子文有过一次长谈,周明确告知宋,中共没有在事前参与西安事变,事后也希望和平解决,并且愿意站在第三方进行调停,但需要国府同意停战。

21日宋子文飞回南京汇报情况,得到了大部分国府要员的认可。22日宋子文带着宋美龄,端纳,戴笠等人再次飞到西安,此次就是来达成协议,将蒋介石接走的。

 

在宋美龄等人的劝告下,蒋介石也看清楚了形势。如果他不愿意停止剿共和消灭张扬,恐怕不死也会被长期监禁。这样国民政府再没有人能够控制大局,国民党内部会分裂(其实已经分裂),地方军阀宋哲元,韩复榘,李宗仁,阎锡山,刘湘等等仍然会再次成为土皇帝,国家也会分裂。如果此时日军全面进攻,国家恐怕就要亡国了。在权衡轻重,蒋介石认为毕竟国家的稳定和不亡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张扬和中共的问题虽然也是极为重要,但相对前者毕竟是次要的。

 

蒋介石表现出愿意和平解决的态度,那么双方自然开始了谈判。


放不行,不放也不行

 



----------------杨虎城很明白此时已经四面楚歌,只能希望蒋介石和他们达成协议,放弃对他们的消灭。不过就像古惑仔里面忠勇伯的话一样,政客的话如果可以信,狗屎也可以拿来吃。这个协议没有足够的利益和力量作为保障,根本一钱不值。


可惜形势仍然在恶化中,20日前后,中央军大部队已经齐聚华县到潼关一线,桂永清的中央教导总队以装甲车为前锋先西安开进,张扬东面敌情极为严重。西面胡宗南的第一军率部步步紧逼,而原来封堵西路军的中央军2个军又1个师也纷纷掉头和胡宗南部靠拢,总兵力超过10万人。

总之,张扬四面受敌,情况危急。加之之稍后就要和南京政府代表宋子文谈判,如果红军能够和张扬合作,军事上的情况就会好转,谈判桌上自然也会更有利。

鉴于此种情况,张学良在22日明确向周恩来提出,希望红军立即宣布同张扬成立西北军政委员会,也就是让中共宣布和张扬站在一起。

可惜此时毛周等人早已经做出不介入的决定,加上已经明确得到苏联的指示,自然不可能这么做。

23日,中共中央再次召开大会,毛泽东明确说:张学良提出的要求,我们不能做。如果对外宣布了,我们第三方的地位就要取消了。由此,会议最终结果是不同意公开宣布和张扬成立联军,仍然以第三方地位出现。

 

对于这种情况,张扬自然不满意,甚至中共中央一些政治局委员也私下说:张扬在这种紧要关头让我们表态,我们这样做张扬是否会因此不满意。

 

张扬知道中共的表态以后,知道自己完了。苏联不支持,地方军阀隔岸观火,中共也袖手,张扬现在就成为众矢之的,想不跨恐怕都不行了。

 

现在唯一可做的就是尽快达成和平协定,尽量挽回一些损失,保证下场不至于惨到极点。

此时毕竟中央军刚刚到达华县,红军不愿意出兵帮助,张扬内部涣散也无力抵抗,如果中央军继续进军势如破竹的攻破渭南打到西安城,一旦兵临城下张扬就连最后一点余地也没有了。要是中央军一下子打破了西安城,将张扬残部包围,难道他们还真能杀掉蒋介石吗?就算此时杀掉蒋又有什么用处?自己最终难逃一死,杀不杀还有什么区别!

 

张扬明白他们已经没有什么本钱和政府谈判,即使协议达成了,他们靠什么保证蒋介石就会遵守呢?

中共有国内舆论的赞同和苏联几亿美元的军援作担保,张扬有什么?他们什么都没有。

 

政治上苏联不给于帮助,中共只愿意以第三方出现。

舆论上当时国内舆论除了张扬和中共自己的媒体以外,清一色严厉谴责张扬叛变,甚至直到12月27日,蒋介石在张学良陪同下回到南京后,《中央日报》仍然发表了《张学良应就地正法》一文。12月16日,在《申报》的带头下,更是有全国201家报社和通讯社联名发表的《全国新 闻界对时局共同宣言》,谴责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督促张即日恢复蒋介石之自由,护送其离开西安。

 

此时张扬内部已经很乱了,从高级军官到中低级军官,地方官员,甚至张扬心腹的态度十分乱混。有些人主张无条件和平解决,有的人主张必须让蒋签字画押并且撤走进攻的中央军,有的人则主张不能放蒋宁可一辈子扣着,有人则干脆主张干脆干掉蒋介石,有的人则认为中共也不是好东西,干脆杀掉蒋介石,再和中共决裂,干脆拼了算!

张扬开始无力控制整个大局,而杨虎城认为还是要慎重谈判,但达成协议不能再拖,张学良更是觉得夜长梦多,还是赶快达成和平协议的好。

由此,张扬觉得只能期望做出一些让步,换取蒋介石尽快达成协定。

本来张扬都认为至少必须蒋介石亲自签字,并且向全国公告,撤出中央军进攻部队,才能将其释放,这样多少会对全国和世界舆论造成一些影响,蒋介石不便于随便撕破这个面皮。

但此时在中共22日正式表态不能合作以后,张扬则立即退让。他们同意蒋介石提出的由两宋担保,他本人不做担保。二是为了维护领袖的形象,蒋不在协议上签字,以人格作为担保。

蒋还要求绝对不能将他答应的内容公开,一旦公开自己就不负责!

 

双方从23日开始了激烈的谈判,周恩来也代表中共和宋子文谈判。

周恩来的要求是同意国共联合;抗日容共联俄;收编红军,由政府提供装备,保持军队的独立存在。宋子文的要求是苏维埃政府废除;取消红军名义;停止在全国实行阶级斗争;必须服从蒋介石政府的领导。

可以说,这些要求均和张扬无关,是为了中共自己的生存。

稍后可以说国府实现了和中共谈判的要求,中共得以将陕北的4万多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将南方进行游击战的残部1万人改编为新四军,总兵力约5万多人。他们还得到了保陕北苏区成为中共控制的边区政府,同时由国府提供武器装备和补给,开赴华北前线抗日。最终在1945年抗战结束时候,中共八路军有90万正规军70万民兵,新四军则有20万正规军10多万民兵,总兵力达到200万的规模,这完全是脱胎换骨的变化。

就这点来说,西安事变确实帮助中共起死回生,这也是客观的历史现实,不用多说的。

 

而张扬提出了六项要求,主要是停战,中央军撤出潼关;改组南京政府等。

 

蒋介石给张扬的答复是:他会下令中央军退到潼关以东,停止军事进攻;自己辞去行政院院长一职,由孔祥熙担任,不再兼任军政权力;陕西省和甘肃省的中央军撤出;

 

对中共的答复是:停止剿共联共抗日,统一中国,但红军需受国民政府指挥。但中共必须取消苏区政权,红军番号,以及其他布尔什维克的行为。

 

可以说,这两个协定表面上对张扬和中共都是极好的,但还有会不会实施的问题。

电影古惑仔里面的女黑帮头目丁瑶说:你现在用枪指着我的头,说什么都行。

道理就是这样,此时抓住了蒋介石,只要张扬愿意随时可以将他干掉,那么蒋介石自然会相对服软。一旦回到南京,双方的实力就会立即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蒋介石立即翻脸又该怎么办呢?

中共尚且有苏联作担保,张扬并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担保他,如果蒋介石翻脸他们会怎么样呢?

用杨虎城的话说:蒋介石这个人是睚眦必报的,最会记仇,我们这次把他搞成这样,他对我们肯定恨之入骨,将来一定会将我们砍头!

张学良却不这么认为,他说:现在事情已经是这样,就算让他签字,按手印又有什么用处,还不是说翻脸就翻脸。

中共这边由于和张扬的地位不同,他是有担保的,所以也主张立即将蒋介石释放(害怕中央军一旦大规模进攻,后果就很难说了)。毛泽东甚至还说:他签字不签字有什么区别,有心不承认,签了字他一样会不认!

于是25日蒋介石分别和中共,张扬达成协议以后,张学良主张立即放蒋,而杨虎城则不同意,中共表示赞同张学良的主张,也就是张学良说的中共态度比我们还软。



---------------------曾经的东北王子,国民政府的二号人物离开西安后就变成了阶下囚,成为这个样子。张学良在口述历史中说:我这辈子其实就活到36岁(被软禁之前的年龄)。




突然的放蒋

 

这一刻,也就是张扬最后一次冲突,也是两人真是性格的最真切的体现。

张学良年轻浮躁,做事欠考虑,政治历练不够。此时张学良明白自己发动西安事变捉蒋是草率了,他在没有明确摸清苏联的态度情况下发动了这种在古代可以诛九族的事情,无非是为了力挽狂澜的保护住东北军这个团体。现在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目前看来不但保住东北军这个团体,反而可能把自己的性命也丢掉。

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九死一生,从一个马匪做起花了30多年的时间,创建了奉系帝国。这个帝国有东北四省富裕的地盘,60多万强大的东北军,还有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安国军政府。

为了这个帝国张作霖甚至丢掉了自己的性命,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破了喉管,悲惨的死去。

没想到传到张学良手上不过短短的8年时间就一败涂地,不但丢掉了东北的地盘,军队也只剩下20万残兵败将。张学良明白此次失败以后,东北军就很难保存下来,自己的东北王子的身份也自然不复存在。

本来如果不搞西安事变捉蒋,张学良最惨也能当个冯玉祥似的挂名中央大员,一样可以耀武扬威。稍好一点就可以率领自己几个军做个类似于阎锡山的战区司令,最惨也能做到一个集团军司令,一样是很高的职务,还拥有兵权。

结果冒险搞了西安事变,却把本钱彻底砸光,而且很可能连自己的性命也保不住,可谓最坏的一个结局。

任何人面对这种情况都会乱了阵脚,更别说张学良这样冲动急躁的富二代了。

此时他又犯了自己人生最后一个错误。

他的回忆录中曾经写道,他很喜欢打网球,但是技术不高明经常输。张作霖和别人打牌每次都要打赢,输了也绝不服气,一定要赢回来才行。而张学良输了就认输,哪怕对方是仆人,下属也都是一样认输。

这就是政治家和普通人的品质上的最大区别。

张学良此次,他认输了!他认为既然错了,就该认,说不定可以利用和蒋介石的私交改变这一切。

在和西北设计委员会(也就是张扬的高层智囊团)交流的时候,张学良主张立即放蒋,不要蒋签字,撤军,担保等等。智囊们以高崇民为首全部表示反对的时候,张学良甚至急躁的大声训斥他们,指着他们的鼻子质问他们想干什么?就差抬手打人了!

而有人问张是不是要亲自去南京送蒋,张学良回答这样做是为了大家。

宋子文宋美龄劝蒋介石同意协议的时候,蒋介石曾经大怒的说道:你们还不懂吗?就算我现在回去了,还怎么做领袖。这个事变我丢光了威望,荣誉和号召力,回去以后我靠什么服众(蒋穿着睡袍光着脚在骊山上被抓住,自己随从非死即伤,又被迫同意了敌人的要求)。

所以张认为自己和蒋介石的关系非同一般,自己历史上东北易帜和中原大战都为蒋解了围,私交上更是亲如父子。张认为这次虽然做错了,如果他能够负荆请罪去南京,就算帮助蒋介石挽回了极大的面子,让他有台阶下,不但可以冲抵他在事变的所作所为,也可以压制住南京主战派的口舌。蒋介石就很有可能就此下了台阶,之后再重用他,从而保证东北军的生存,自己的地位。

这就是标准的感情和想象来代替政治,也是政治家最忌讳的。

可惜,一切没那么简单。周恩来在最后一次和张学良见面时候说了一句心里话,这也是他一生中从没说过第二次的话。周诚恳的告知张学良:少帅,你要记住,政治是无情的!

这句话才是至理名言,周恩来真是凭借这句话才在动乱的政治生活中得以善终,他的一切均是从政治角度考虑,让自己具有利用的价值。

可惜张学良并不懂,他从设想和感情角度出发,决定立即释放蒋,并且亲自去南京,最终导致了自己被囚禁60多年,东北军彻底瓦解。而周恩来这句政治是无情的,张学良在之后60多年的软禁生涯中才逐步体会出来,可惜已经太迟了。

 

 

而杨虎城则不同,和毛泽东同岁的杨从陕西蒲城一个农民出身,经过了20多年的军旅生涯,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最终才有今天的地位和十七路军这个团体。期间陕西有过无数军阀,最终的结果全部被淘汰掉,只有杨虎城成为获胜者,杨可谓经过千锤百炼的人物。

他远比张学良更有政治经验,也更有政治远见。杨虎城认为这种情况下放蒋对他们个人和两个团体都是非常危险的。

远的不说,以杨虎城的部队在西京招待所打伤的云南军阀胡若愚来说。当年他的所作所为几乎和今天的张扬一致,胡突袭云南王龙云的府邸将其活捉,还打瞎了他一只眼睛。龙云虽然被捉,主力部队没受损失,在他表弟卢汉带领下继续进攻胡若愚。胡犹豫再三,没有敢杀掉龙云而是将其释放,还让他签订了一个《板桥协议》。不过龙云回到部队以后立即撕毁协定进攻胡若愚,双方激战数年,最终胡若愚兵败,成为光杆司令逃到北方,自此成为一个无聊的社会贤达!

道理也是一样,区别是龙云只是控制云南,胡若愚逃出云南即可保住性命。但蒋介石控制的是中华民国,杨虎城恐怕兵败后只能逃出中国才能保住性命。军阀只要离开了自己的地盘就一分钱不值,离开了中国,杨虎城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就等于自爆了,中国也就再也没有这号人物。

杨虎城这么多年,不下数十次面对死亡才有今天的地位,他能够像轻易的子承父业的张学良那样一样想吗?

 

况且张学良和蒋介石还有私交,杨虎城和蒋有任何私交吗?私仇倒是有的!

 

所以杨虎城坚决不同意这样随意释放蒋介石,也不同意张学良跟着一起回南京。

24日晚,张扬两人发生了剧烈的争吵,杨虎城说如果这样放了,我们两人肯定保不住脑袋!

张学良毫不示弱的说,只要听他的放蒋,一切自认他会去承担。如果杨虎城不同意自己的主张,大可现在就开枪打死他。否则就要按照他的想法去做。

 

此时张学良已经知道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一部分少壮派人士开始计划自己行动,甚至说西安事变事变是大家一起干的,不是张扬两人的事情。他们想捉就捉,想放就放,不可能的!现在蒋介石还在我们手中,不听我们的话,我们就马上把他干掉!

24日晚西安设计委员会的最高领导高崇民写信劝告张学良,不同意他的主张,不能无这样随便放蒋,也不同意张学良亲自去南京。

25日东北军十七路军高级军官鲍文樾,马占山,杜斌丞等人联名写信给宋子文,要求宋必须保证中央军撤出潼关,必须蒋介石亲自签字并公布。不然就算张扬同意,他们也绝对不允许蒋离开,会誓死制止他们。

宋子文大吃一惊,随即告知张学良。

同时张学良的特工头子黎天才报告有一批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少壮派军官正在密谋武装叛乱,准备自己杀掉蒋介石,如果张学良阻止就连他一起杀掉。

事情已经很急迫了,张此时一咬牙,决定立即放蒋。

此时张学良已经非常恐惧了,东北军在西安只有几个卫队营,不过1个团的兵力,杨虎城在西安则有9个团,如果杨虎城和他翻脸,他绝不是对手。如果部下兵变,张的这点兵力也控制不住大局。

前一天张学良命令他最信任的老副官谭海带领自己的卫队负责保卫工作,撤换了孙铭久的卫队二营(传说孙铭久跟中共走的很近,也十七路军少壮派也有联系,张开始不信任他)。

由于对中共比较气恼,也不信任,张学良此次根本没有将立即放蒋的决心通知周恩来!

一切布置好了以后,当天下午张学良打电话请杨虎城来张公馆。

杨虎城非常高兴,认为肯定是张学良改变了放蒋的主意,赶忙乘车赶了过去。

这边张学良已经将要走的决定告知了副官,妾赵四小姐等人,大家一致反对。

张学良不管大家的态度,依然走到了门口,却发现几个副官都跪在门口拦住他。

张眼睛血红的骂道:都给我滚开!随即踢了他们几脚,副官们只好让开。

此时杨虎城慌忙赶到了张公馆,却听见张学良说:未免夜长梦多,现在就放走蒋!

 

杨虎城大吃一惊,随即他马上明白现在他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同意张,眼睁睁的看着蒋走,要么就马上和张翻脸,派兵连张一起抓了。

如果和张翻脸,也就是等于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决裂。目前苏联不支持,国内军阀旁观,中共袖手,只剩下东北军和十七路军还算联合在一起。现在跟东北军翻脸,不发生内战也会两军各走各的路,那么只能雪上加霜,连最后一点本钱了也没了。一旦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决裂,恐怕到时候无条件投降蒋介石都不接受,一定借机把他们全部消灭掉。

这种情况下,杨虎城只能默认了这个现实,但是他仍然追问了几句: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张学良异想天开的说:少则3天,最多5天。

杨虎城沉默了一会说:你不在这段时间我们怎么办?

张学良说:东北军交给你指挥。如果我回不来,你们就自己做主。

随后张学良拿出一张纸潦草的写道:万一发生事故,请诸位听从杨虎城于学忠(字孝侯)指挥。由杨虎城代理自己的全部职务。

由于张学良精神恍惚,焦躁不安,这短短的50个字连续写错了好几个地方,甚至把虎城写成了虎臣,孝侯写成了孝侯。

杨虎城不再说话,张学良下令开车。就在这个时候,发现他的妾赵四小姐生的两个孩子躺在车轮前拦住车,哭喊着不让爸爸离开。

张学良本来是最疼这两个孩子的,尤其是儿子闵琳是他最喜欢孩子。

但此时张一改常态,他居然拔出手枪大骂道:你们赶快站起来让路,不然马上打死你们,我的事情你们不要管。

副官们只好扶起两个孩子,张的车子立即开动。傍边的杨虎城看到这种场景只是叹了一口气,他比谁都清楚张学良回来的可能性不大。

 

几个人默默的到高桂滋公馆接了蒋介石,宋子文一行人,然后很快倒了机场。在机场上,他们听到了蒋介石说了最后一句话:今天以前发生的内战你们负责;今天以后发生的内战我负责!今后我绝不剿共(注意,他没说不对付张扬)。我有错,我承认;你们有错,你们也须承认。

 

杨虎城看着张学良和蒋介石的飞机离开西安,忍不住说了一句:完了!

确实完了,张学良此去就开始了自己60多年的软禁生涯,稍后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先后完蛋,而西安事变的第一个阶段也结束了,之后就是流血的第二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