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迷宫高天是内鬼:世界上神秘的“共管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2:20:51

世界上神秘的“共管地”

2012年02月02日 09:38:45    来源: 新华网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月2 3日文章】题:

世界上与世隔绝的共管

聚会换亲之地

  雉岛不让参观,它离法国和西班牙两国在大西洋中的界标不远。但是“从容科区的河湾路很容易看到它”,法国昂代的旅游网站如是说,不带丝毫嘲讽的意味。

  这让国界探访爱好者感觉不仅受伤而且受辱。他们只能从法国昂代与西班牙伊伦之间的界河比达索亚河两岸眺望这个弹丸小岛。对于岛上若隐若现的白色独石碑上的碑文,他们只能望洋兴叹。

  该碑是为纪念1659年在该岛上签订《比利牛斯条约》而立。该条约明确了法国与西班牙的边界,以比利牛斯山脉作为两国的自然边界。但是小小的雉岛不只是签订条约的地方。

  几百年来,这个面积不足一英亩的河心岛是君王皇族相聚会面之地,经常充当换亲之所。1615年,法国路易十三和西班牙菲利普四世在岛上第一次分别见到自己的妻子―――对方的妹妹。此后,雉岛又成为法国路易十四和西班牙查理二世与各自的新娘首次见面的地方。

  鉴于其重要的历史意义,雉岛在法国也被称为“会谈岛”。1659年签订的条约使之成为奇特边界安排―――共管地的罕见典范,从而该岛对两国来说具有了重要意义。

  共管地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共同管辖的地区,往往(但未必)在各方共同的边界上。正如人们所揣测的那样,这种安排取决于有关各方之间的友好合作。的确,在历史上,多数共管地存在时间并不长久。

  雉岛不仅是最古老的现存共管地,也是唯一两国不同时共享而是轮换分时拥有其主权的共管地。在一年中,雉岛主权6个月属于法国,另外6个月归属西班牙。

  条约签订后的350多年间,该岛主权在两国之间交接已达700多次。这就像法国和西班牙之间在打一场速度极慢的乒乓球,或者从地理学上说更像分时度假屋―――从20世纪60年代起这一做法开始在西班牙海滨风行开来。

行动不受限制

  我给国界迷的旅行建议是:向北走,走到卢森堡的小城申根。这个地名应该很耳熟。1985年,就是在这个地方,欧洲数国决定废除它们内部的边境管制。如今,申根免签证区覆盖26个欧洲国家。值得一提的是,申根协定是在停泊在摩泽尔河中卢森堡、德国和法国三国交界处附近的“玛丽-阿斯特丽”号河船上签订的。

  靠近三国交界处对于缔约国来说可能颇具象征意义。不过,实际上,这个地方更适合尝试着抹掉欧洲各国之间的边界线。在申根南边,摩泽尔河是法国和卢森堡的界河,两国边界线从河中央穿过。

  在三国交界处北边,边界从一条线拓展为一个区域。从此岸到彼岸,这个区域几乎覆盖了全长84英里的德国与卢森堡边界线,直到最北端与比利时接壤形成的三国交界处。这一区域是德国与卢森堡的共管地,包括形成两国边界的三条河的水面:摩泽尔河及其支流绍尔河与乌尔河。

  与雉岛不同的是,人们进入这个共管地不受限制。该共管地包括15个大小不一的河心岛。最让人感兴趣的或许是,它们(德国、卢森堡)与法国的三国交界处东边有一个无名岛。边界线就从该岛的最前端穿过。下方,大的一块陆地是法国的。上方,小块陆地是德国和卢森堡共有的。

  德国和卢森堡共管地是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重划边界时产生的。

仍需法律界定

  共管地通常是临时性的,而且只有在双方友好的情况下才能继续存在下去。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提出取消共管地,表露了它没有国际合作的意愿。卢森堡挺身而出表示反对,说这需要得到《维也纳条约》所有缔约国的同意。

  这种奇特的安排就这样保留下来,存在至今。但是对一条河共同拥有主权并非没有问题。有这样一个问题:对一条河流的共同主权延伸到河上的桥吗?

  1884年,德国法庭作出裁决,桥不是河的延伸,因此边界是桥的中线。但是这一与“谁拥有土地,就拥有土地上下无限空间”的铁律背道而驰的裁决被1984年签订的《德国-卢森堡边界条约》所废除。这意味着,比如说如果你站在卢森堡埃希特纳赫和德国埃希特纳赫布吕克之间的桥上,你就同时身处两国境内。

  如果在这座桥上犯了罪,会怎么样呢?这种共管地延伸到河岸多远?若大型工程改变了河道,又当如何?

  1984年签订边界条约没有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这意味着德国和卢森堡需要就每一个潜在的法律纠纷签订非正式的专门协议。

  它们为何不像其他国家那样当机立断将这条河流一分为二呢?因为以线划分本身也有问题。通常,以河划分的边界线即河流主航道的中线,国际法称之为河流谷底线原则。但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很难确定在边界的哪边。航道不一定在河流的中央,会因时而异,水面上没有任何痕迹。

  因此,共管地尽管是最罕见的边界安排,但也有其优点。其罕见不是因为成功的几率不大,而是因为仍然存在实用主义胜于教条主义的必要性。

  请看丹麦和加拿大。两国一向以乏味的明智而著称,但是在格陵兰岛附近的汉斯岛问题上,两国一再恶语相向。格陵兰岛是丹麦王国的领土。两国官员都曾挥舞各自的国旗登上汉斯岛,并把国旗插在岛上。

  汉斯岛是内尔斯海峡的一个贫瘠石岛,偏偏就在加拿大的埃尔斯米尔岛与格陵兰岛的边界上,自从北极圈内的冰雪融化使该地区成为航运和资源开发的宝地,北极地区这两大强国都不愿把该岛拱手让给对方。

它们有三种选择:丹麦和加拿大开战;在这个冰冻的岛上搞一个军事化边界;或者将其变成共管地。前两个选择都是不切实际和不可能的。最后一个选择将确保,没有两国的同意,这个岛什么都不会发生(其周围也不搞资源开发)。这种选择难道不会确保最明智且最公平的方案出台吗?

(弗兰克?雅克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