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向前冲启动仪式:《柔性谋略——以弱胜强的博弈律》第二章、柔道无敌的王者智慧(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23:31:52
    第三,对中力者用柔。       上文书说到,只要有人,就会分出左、中、右。本不奇怪。对于一件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来就如此。更何况,对这个人有利,对其他人可能就有害。和这个人惺惺相惜,和那个人就可能拔刀相向。因此,在进行博弈时,任何人都可能会得到同一能量级的诸人的赞同、反对或者漠不关心。此时,要让赞同者更加赞同,避免其转而反对;让反对者减少敌意,甚至引之转而赞同;让中间者由远而近,而非推之及远,这些,都需要靠柔道。
  以柔道对支持之力。对于赞同自己的人,也需要始终秉持柔道,保持谦恭之德。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这些力量,团结这批人一起做事。如果不懂用柔,则很可能会导致众人离心离德。我们还是拿《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来举例。当年,刘备靠着关羽和张飞为他打天下,几个人感情很好。后来,张飞把刘备的后防基地徐州给丢了,关羽说了他一句,他羞愧地要自杀。刘备急忙上前抱住,夺剑掷地,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足续?我的老小虽然被敌人捉了,这都没事儿;但兄弟你中道而亡,我怎么独活?”说罢大哭,哭到尽兴,又抱着关羽、张飞哭成一团。关羽、张飞被大哥感动得死心塌地一塌糊涂,这才有了后来的关羽过关斩将死也要回到刘备身边,才有后来张飞见到大哥请诸葛亮时吃了闭门羹就怒从火气要烧了诸葛亮的房子。
以柔道对反对之力。对于反对自己的人,亦需尽量保持柔道,这就需要尽量低姿态,转移视线,不挑头,不冒尖。当年,和刘宋皇帝刘裕一起反对恒玄的,有一个刘毅(此事后文有交代)。刘毅人和聪明,在和刘裕配合讨伐恒玄时立了大功。但是,人的欲壑难填,刘毅后来认为自己当年讨伐之功和刘裕差不多,见刘裕比自己位置高,就觉得郁闷不得志。刘裕见到这种情况,对他总是非常容让,希望以柔道化解。但是,刘毅仍然不服从,私自把地方的官员都换成自己的人,并跟朝廷提条件,请求让自己的弟弟刘藩出来当自己的助手。刘裕见到刘毅已经走火入魔,便生出铲除刘毅的想法。明确了双方敌对关系之后,刘裕依然运用柔道行事。他当时是朝廷的太尉,就假装答应了刘毅的要求,让刘藩入朝进见,然后悄悄杀掉刘藩。之后,派大将王镇恶率军进剿刘毅。刘毅的军队很害怕刘裕的威名,并且双方士兵有很多都是表亲。士兵们混战一团的时候,一边打一边聊天,聊得很开心。通过聊天,刘毅军队的将士得知刘裕真的来的,所以大家很害怕。由此,刘毅军队人心涣散。后来,刘毅实在撑不住了,就率众出逃,跑到一个寺庙里。当初,寺庙的僧人曾窝藏一个罪犯,被刘毅给杀掉了;现在,僧人都拒绝收留陌生人。刘毅感叹道“我真是作法自毙”,说完上吊自杀。事实上,刘毅也是很聪明能干之人。但是,他碰到了刘裕这样懂得用柔的高手,也没有丝毫办法。柔又柔不过,打也打不过,只好认命自杀了事。 以柔道对中间之力。对于那些同自己无关系交织的人,同样需要秉持柔道。这个柔道,就是刘备临终赠给刘禅的遗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做任何损害别人之事,尽量做那些于人有益的善事。这样,久而久之,善名自扬,人们闻之以德,见之以行,自然也就会跑来归服了。古人仁德之至,能够将很远的国家、很远的人们都召来,让他们倾心归顺。具备了这个能力,也当然能够纵横天下了。当然,这个能力,仍然就是柔道。  从上文中,笔者对柔道行弈进行了分析。对上、对下、对中——对左、对中、对右,都进行了简要的论述。读者都是聪慧之人,想必早就看出,以柔道处世,就能把上中下、左中右,四面八方的力量都汇集过来,而且不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伤害;把这些力量集合成一个大球,滚滚前行,此时,什么障碍、任何阻挡都已经不在话下。到得此时,这个人就已经成为力量无敌者,至柔至刚者,于是,他也就能纵横天地间、笑傲博弈场了。
  是故,柔道,浑圆也。
    5、 柔道广博
  
  柔道包容万物,可以幻化诸象。下面,笔者结合个人体会,简单谈一谈柔道用于人世博
  弈中的各几种形式:
  归隐之道:郑板桥在《道情第九》中写道:“吊龙逢,哭比干,羡庄周,拜老聃,未央宫里王孙惨,南来薏苡徒兴谤,七尺珊瑚只自残,孔明枉做那英雄汉!早知道,茅庐高卧,省多少,六出祁山。”郑板桥在诗歌中说道,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在通达了之后,能安然隐退。我们看史书里面记载着很多在博弈中脱颖而出功成名就之辈,但过于执着于荣华,结果最后物极必反,最终失去了一切。正如一首诗中所写:“无官方是一身轻,伴君伴虎自古云。归家便是三生幸,鸟尽弓藏走狗烹。子胥功高吴王嫉,文种灭吴身首分。可惜了淮阴命,空留下武穆名。大功谁及徐将军?神机妙算刘伯温,算不到:大明天子坐龙廷,文武功臣命归阴。因此上,急回头死里逃生。君王下旨拿功臣,剑拥兵围,绳缠索绑,肉颤心惊。恨不能,便得处投河跳井;悔不及,起初时诈死埋名。今日的一缕英魂,昨日的万里长城!”自古功高忌主,风搓长椽,所以,该归隐时,应及时归隐。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诠释“今日的一缕英魂,昨日的万里长城”含义的活生生的例子。
  檀道济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名将,他曾在北伐过程中为刘宋王朝立下赫赫战功。此人精通武道,是一员很得人心的将领,且对刘宋国忠心耿耿。当时的皇帝刘义隆的老爹、刘宋开国皇帝刘裕交班之前曾告诉刘义隆说:“檀道济虽有干略,但不是个有野心的人,将来他不会成为咱们刘家的威胁。”正因为檀道济有德有才,所以刘义隆派他镇守北方,以防备北魏拓拔氏。北魏国力雄厚,但是忌惮檀道济的威名,所以不敢轻易冒犯刘宋。因此,刘宋朝的老百姓踏踏实实过了几年好日子。当然,刘义隆生怕武将专权,也时刻都在提防着檀道济。
皇帝刘义隆身体一直不好。有一次,他又得了重病。感觉自己恐怕要归西了,就下令宣召檀道济进京。檀道济是久经考验的政治斗争高手,他当然知道皇帝重病中宣他,是对他不放心,此去凶多吉少。但是出于忠心,他还是勉力而行。进京后不久,刘义隆的病有所好转,便命檀道济回北方防地。然而,檀道济刚一出发,刘义隆的病就加重了,于是导演了一幕“二进宫”之戏,又把檀道济给追了回来。这一次,刘义隆发话了:“安知道济不为司马仲达乎?”司马仲达就是司马懿,拥兵自重,结果使得魏室江山被篡。于是,刘义隆下诏杀掉檀道济。檀道济寿算已尽,一代名将最终死于自己人手中。史书记载,檀道济临死前,说过一句巨彪悍的话:“乃坏汝辈之万里长城。”从这句话之后,万里长城就有了比喻意义,专用来指那些能够拱卫国土的人。北魏人听说檀道济被杀,高兴地拍手说:“檀道济一死,南方那些窝囊废就没什么好怕的啦。”可笑的是,刘义隆虽然重病中令人杀害了檀道济,但他却并没有病死,反而好了起来。几年以后,他派人北上攻魏,结果,攻魏不成,反被别人一路杀将进来,把个都城建康都快丢了。刘义隆战战兢兢登上城楼,看见北魏军队旌旗林立、兵雄马壮,后悔地说:“唉,如果我的檀道济在,哪能让这些蛮子欺负到家门口呀。”  从檀道济的贡献看,他能算得上是“万里长城”之评,可是,“今日的一缕英魂,昨日的万里长城”说得不正是檀道济这样的名臣之可怕遭遇吗?
  当然,在封建社会,古人文明程度不高,所以互相之间你看我剁,没什么道德观念。但是,即使在当今来看,享大富贵者也需要懂得柔道,知道该当如何“隐”如何“退”。这就是说,不仅要懂得以柔术争得稀缺资源,而且在取得资源之后,也应该懂得如何用柔术保有资源。到得此时,就需要“隐”需要“退”。
  韬晦之道。韬晦之道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谋略,刘备学圃,行的就是韬晦之道;司马懿装病,用的也是韬晦之计。在形势不利时,就需要韬光养晦,和光同尘,以此来转移别人视线,并保全自己。唐朝时平息大乱的郭子仪,就是因为懂得韬晦之道,才最终功名长保、寿终正寝。
上文已经提到,道,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在历史上,忠臣要知道韬晦,不然就会自取其辱;奸臣如果不知的话,照样也会因为违反道而遭到道的惩罚。我们来看一个反面人物不知韬晦反而被诛的事。
  唐朝时期,曾经有一度太监专政,朝纲大乱。唐朝的太监专政是从高力士开始的,但高力士毕竟还对唐玄宗忠心耿耿。而唐玄宗之子唐肃宗重用的太监李辅国,则是头上长疮、脚下流脓的主儿。李辅国刚当太监的时候,还只是个小瘪三,在马厩里打扫卫生、清理马粪,可谓低贱之极。然而李辅国极有心机,后来他巴结上唐玄宗的宠监高力士,这才被提拔为管马的小官。李辅国一方面紧跟高力士,另一方面痛下功夫把自己手上的一摊活搞得有声有色,把马养得膘肥体壮,因而名声不错,被推荐到太子李亨手下听差。李辅国初到太子身边,为人非常低调。他自己没有什么靠山,只有敛声闭气,小心谨慎,才不会招致祸端。而且,李辅国资历不够,到了40岁才刚刚露出头角,所以也不敢太招摇。再加上此人心思灵动,经常打坐诵经,吃斋念佛,所以朝廷上下宫内宫外都觉得他与世无争,为人可靠,所以,大家都很喜欢他。在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到四川,他的儿子李亨继位,是为肃宗。当时,李辅国看准时机,劝说李亨不要跟从唐玄宗逃跑,而是以收复两京为名,自立门户。果然,李亨继位之后,天下人心思定,慢慢地变乱就平定下来。这样,李辅国的政治投机一举成功,他也就开始了自己飞黄腾达的生活。
李辅国在朝廷上,拉帮结派,党同伐异,朝廷文武都很惧怕他,甚至连皇亲国戚都跟他叫“五郎”或“五父”。其权势显赫之极,人人为之侧目。
  唐玄宗退位之后,做了大唐的太上皇。有一次,有个地方大员进京汇报工作,结果被唐玄宗看见了,就把他请去喝酒。李辅国在朝廷上下眼线众多,立刻就知道了。他征得了皇帝的默许,带着兵马前去捕杀唐玄宗。没想到,他的老上级,也就是当年提拔过自己的高力士,见到李辅国欲行不轨,马上站出来喊:“李辅国,这是五十年的太平天子,你想干什么?”所谓虎死余威在,高力士一声暴喝,李辅国也吓了一跳。他一看自己带去的士卒也都有点骚动,也就怕行事不成,反被别人当作乱臣杀死。于是,急忙向唐玄宗请罪。等到李辅国离开之后,唐玄宗拉着高力士的手说,哭着说:“今天要没有你,我怕是就成了李辅国的刀下之鬼了。”
高力士当众让李辅国下不来台,李辅国记恨在心。他不顾当年高力士提拔过自己,跑到皇帝肃宗那里嘀咕唐玄宗,说他想复位;嘀咕高力士,说他帮助玄宗图谋肃宗的江山。这一下,肃宗可恼了,于是下令放逐高力士。唐玄宗没了高力士保护,又看到肃宗如此对待自己,又惊又怒,过了没多久,也就郁郁而终了。
  李辅国立下大功,帮助肃宗坐稳定江山,肃宗非常赏识他,把他封为兵部尚书,专管兵权,甚至专门为他上任而满朝举行国宴。李辅国从当年的瘪三太监变成权势熏天的掌权太监,一时间无人能及。
  后来,肃宗病重,李辅国和程元振扶立太子李豫继位,是为代宗。李辅国作为前朝老臣,更加飞扬跋扈,他竟对代宗说:“您只管住在宫殿中享乐就行,外面的事情自有老奴处理。”李辅国到了这个时候,就如同日到中天,快要走下坡路了。
自来权势一徒,从来是只有老大而无老二的。原因在于,老大者,定生定死也;老二者,只能追随在别人后面,徒为别人作嫁衣。所以,历朝历代,老二造老大的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太监领域也是如此。李辅国权势太大,这必然就引起二太监的不满。这个二太监就是程元振。
  程元振是跟着李辅国一起扶立太子的人,也立了大功。但见李辅国如此跋扈,就想除掉他自己取而代之。本来,新皇帝代宗惧怕李辅国,担心他权势过大无法控制,见程元载对李辅国不满,就使出“驱狼斗虎”之计,让程元振去钳制李辅国。趁此之势,代宗逐渐削夺李辅国的兵权,并慢慢疏远于他。再后来,李辅国连见皇帝一面都很困难,于是他破口大骂:“老奴罪该万死,伺候不了你这位小皇帝,我也改到九泉之下伺候老皇帝去了。”
代宗后来听说了这话,顿时勾起了恋旧之心。想想李辅国虽然太跋扈,但是毕竟在拥立自己时立了大功,况且也没有对自己构成致命威胁。另外,也不想让程元振一家独大,于是就派人前去安抚李辅国。
  李辅国没想到,他这次碰到了命里的克星——程元振。程元振好不容易鼓动代宗搬到了李辅国,却又见代宗派人去安抚李辅国,心中暗想不好。他既然得罪了李辅国,就绝对不能再让他出来执政。皇帝发出的这个信号可是不妙之极。为了避免李辅国东山再起,程元振干脆斩草除根,杀之以除后患。于是,不久之后,李辅国在家中被杀死,他的身体被肢解,脑袋丢进粪坑,胳膊放在玄宗墓前。一代权奸,死于非命。
在这个故事中,李辅国已经发展到了巅峰,却不知道谦恭谨慎,反而飞扬跋扈,因此种下祸根;等到被疏远之后,又不懂守弱用柔,反而口出恶言,结果,犯在了程元振手里,落得个悲惨下场。试想,如果他稍稍懂得一点韬光养晦的道理,又哪能会有如此下场呢?当然,从历史上看,反面人物太智慧了也不好,正派人士往往会受到欺负甚至陷害。李辅国不懂用柔而死,恐怕一些正义人士还要用手加额以示庆幸吧?  
     忍让之道:在激烈的角逐中,你争我夺是事之必然。当自己弱小而对方强大,特别当别人力压自己一头时,许多人更会奋力反抗。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遇到别人压迫自己,又怎么静静忍让,甚至笑脸相迎呢?      然而,什么事情都有两个方面。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在竞争中,有很多时候,需要人们学会忍让之道。忍是一种退却;让是一种谦和。正如开汽车一样,退也是为了进,是为了更好地进;忍和让,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一方面是因为,以退为进不但不会减缓前进的步伐,反而会为前进找到更好的方向,给前进者本人带来更打的动力。孟子说:“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其实说的正是忍耐挫折能够带来好处的道理。另一方面,暂时的退让是为了前进时更快、更好、更有效;暂时放弃某些无关紧要的目标,是为了集中能量于一点,以攻克更大的、更有价值的目标,实现更辉煌的成功。所以,自古成大事者,大都能屈能伸,能忍能让,特别是处于不利的局面时候,能够隐忍不发、忍气吞声、积蓄力量,采取低姿态,忍住一时之气,屈份守命以待天时。所以,那些能做到能进能退、能伸能屈的人,下可以安身立命,上可以治乱削平。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就算得上是具有了圆融高妙的大智慧。      老子说,高以下为基。这就是说,人的伸展和发达,必须建立在忍耐和屈辱之中。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为了伸,就必然得屈;为了荣,就必然得辱。光想享受最终的繁华,而不能容忍暂时的凋落,也就无法实现最终的繁华。换句话说,为了最后的荣华,就必须要善于忍受暂时的屈辱,这就是古往今来无数实例中包含的大道理。所以,当力量、形势、时机不如对手的时候,就应该主动采取退守的姿态。有些人只能接受高高在上,却无法忍耐挫折和困难,看不到暂时退让和一时隐忍的好处。而真正懂得进退的人,会把不利形势当成磨练自己意志的好机会,会在忍让中暗中积蓄力量和逐步发展自己,以等到实际有利之时再卷土重来。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在清兵入关之前,皇太极突然死了。当时大将多尔衮手握大权,皇太极的爱妃庄妃从小和多尔衮是表兄妹,皇太极死后屈身侍奉多尔衮。当时多尔衮权势熏天,先后被顺治帝尊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再后来,多尔衮觉得这样还不爽,干脆名正言顺地把太后娶过来算了。当时顺治年纪小,尚不懂事,也无力反对。因此,多尔衮命人开始操办此事。于是,大臣范文程等人给顺治小皇帝上了一道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奇怪的奏折:皇父多尔衮刚刚死了老婆,而皇太后又在宫中守寡独居,秋宫寂寂,这不合皇帝您以孝治天下的理念。所以,请皇父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住到一个宫里去,以尽皇帝的孝心。
    这道奏折是历史上最搞笑的奏折。两个人要光明正大地通奸,却又拉上什么孝道——明明是自己破坏了伦理,反倒以伦理来当幌子;明明自己干的是脱掉裤子的事,偏偏说自己穿着“穿着皇帝的新衣”,简直是滑稽之极。不过顺治小皇帝年纪尚幼,何况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于是,在顺治六年,也就是顺治帝十岁那年,孝庄太后和多尔衮喜结连理,在历史上写下了相当搞笑的一笔。   当然,也有人说,这是庄妃为了保住自己儿子顺治的帝王而被迫和多尔衮做的交易。人们说孝庄太后用柔术消弭了多尔衮造反的祸端,化解了孝庄母子的危机。这种观点认为,若果孝庄果真拿出太后之威,对多尔衮以硬碰硬,她母子又怎能胜得了手握重兵的多尔衮呢?历史往往多个版本,真相渺然不可识。但若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庄妃的忍让之道也就真别人瞠目了。 
   常言道,吃亏是福。合情合理合利的忍让也是一种福。当然用忍让之道实现以退为进的目的,一是要心中装着大局,明白进退之道;二是要善于忍耐和隐蔽。做不到这两点,就可能被别人识破,从而也就难以东山再起。   顺从之道:古语云: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虽然是一句批评古代官场的话,但是,其中也蕴含着不少道理。自古以来,要想领导别人,必须先从顺从开始。不懂顺从者,就不知道让别人顺从之难。而且,在许多时候,只有行顺从之柔道,才能保全自己,为事态赢得转机。    清灭以后,袁世凯想当皇帝,就拼命拉拢可用之人。他手下有一个叫林长民的人,被提拔为参政院秘书长。后来林长民的老爹去世,林长民请假回家办丧。回来之后,袁世凯立即召见了林长民,不仅百般安慰他,并当面背诵林长民为父亲撰写的祭文。袁世凯是古来罕见的枭雄,他文韬武略确实少有人及。袁世凯非但能把林长民些的祭文背得一字不漏,而且还满面悲痛状,竟至潸然泪下。林长民感激不已,急忙跪下。袁世凯见戏已做足,就忙把林长民扶起来,送到门口。林长民是个聪明人,知道顺从通达的道理。正因为他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才没有遭到袁世凯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