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狼主演:知人·晓事之学生习作:刘延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8:46:30
知人·晓事之学生习作:刘延东 刷新               标签: [ 原创 2010-07-18 07:09:59] 作者:红色牧师       此日记引用地址:http://blog.people.com.cn/blog/trackback.do?wlog_id=1279408258275197             知人·晓事之学生习作:刘延东——2010年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领导学考试试卷之五 刘延东:一个温润如玉的领导者第五组:盛丽华王婷陈小锋张杰崔璐宋松青崔薇方溦薇肖志娟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刘延东的政治道路,分析其领导风格与领导艺术,认为其在政途中充分发挥了女性特质,以柔制刚从而使之成为政治舞台上与众不同的成功者。关键词:刘延东;女性;领导艺术;以柔制刚 知其雄 守其雌 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 常德不离 复归於婴儿知其白 守其黑 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 常德不忒 复归於无极                                        ——老子《道德经》刘延东,1945年11月生,祖籍江苏南通,19 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学习。 1982 年,刘延东从北京市朝阳区委副书记任上调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此后,她先后担任团中央常务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主席等职。直至1991年调任中央统战部。在统战部,她先后担任副秘书长、副部长、部长等职,同时担任过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等职。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7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先后任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届、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社会资源的积累对于一个政治家,社会资本和关系网络是其立足政坛的重要基础,对刘延东而言亦不例外。[1]第一,血缘。刘延东的父亲刘瑞龙是1927年就加入中共的“老革命”,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的创建人之一,还曾是江泽民养父江上青加入共青团的介绍人,建国后曾经担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其父亲刘瑞龙解放前曾担任苏皖边区政府第一副主席,对革命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生长于政治背景浓厚的家庭之中,使得刘延东较早就对政治有了概念,也为她日后涉足政坛,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和宽广的视野。无怪乎有人评价刘延东为“将门虎女”第二,业缘。1980年,她正式进入政坛,在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工作,后来又出任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区委副书记。1982,刘延东进入共青团中央工作。在团中央,刘延东一待就是九年;历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常务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主席等职;经历了王兆国、胡锦涛、宋德福三任团中央负责人。从1982年至1985年,刘延东与胡锦涛共事3年,而在胡锦涛外放贵州省委书记前的最后一年,刘延东更是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此外,刘延东与同时上调的李海峰、克尤木·巴吾东、陈昊苏、何光暐及前后共事过的张宝顺、李源潮、宋德福、李克强、刘奇葆等,在共青团中央工作期间建立了深厚友谊。不久前逝世的原福建省委书记宋德福,在生前最后时刻公开发表了3篇文章,其中在《我走了,共青团》一文中,深情地感谢包括刘延东在内的多名昔日团中央同事,并评述为“共事多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在共青团中央工作九年的刘延东通过工作关系不仅结识了未来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同时也和很多同事如李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她日后事业的腾飞埋下了伏笔。第三,学业。刘延东毕业于清华大学。在中共高官中,刘延东是学历较高的一个。1990年开始,已经45岁的刘延东在公职之余,连续用8年时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吉林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刘延东的求学生涯中,清华大学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国家领导人出自清华大学。可以说清华大学为刘延东提供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同时也有人脉的扩展。领导形象的塑造第一,端庄的形象。作为一个成功的女性领导者,刘延东无论在任何场合都应该表现出与之能力相符的外在形象。尤其随着国际合作和社交活动的增多,其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不仅代表了自身的品味和修养,也是所领导的组织的价值和文化的一种外化。如2010年5月25日,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出席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成立仪式等重要国际场合。所以刘延东时刻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仪态端庄、大方得体,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二,优雅的气质。气质需要文化的底蕴和经验的积累,女性领导者在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多方面的素养,如对多种文化的了解、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等。[2]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共高官中,刘延东是学历较高的一个。名校文化氛围的熏陶,刘延东个人的经验使得她具有独特个人魅力,自然地流露出女性特有的气质美感。万绿从中一点红在男性居于主导地位的政坛中,刘延东作为一位女性实属不易。在她的领导过程中相对于男性领导者而言,女性领导者领导能力所体现出来的特质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善于把握细节在成功学中有一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刘延东将女性特有的敏锐感和把握细节的能力发挥到极致。2004 年5 月,刘延东首次以全国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的身份赴港访问。香港媒体注意到,她曾根据不同场合,一日更换四套服饰,每套衣服都显示出她的脱俗品味和优雅风度。当时,香港的形象专家曾分析评论,认为刘延东出席不同场合频换衣服,有三层意义:一是体现出对香港人的尊重;二是反映出她开放、亲民的形象;三是表现出新一代中国领导人与国际社交惯例接轨。[3] 第二,善于接受和记忆由于刘延东擅于记忆,加上自身良好的表达能力,使得她能够更好的学习接受和传递新的知识。广东话是很难学习的一种方言,但是刘延东能听得懂广东话。一次,香港恒地主席李兆基在北京举行捐赠活动,李兆基用广府音很重的普通话表示有意增加捐赠,在场内地官员因听不太懂,大都“无动于衷”,刘延东见状即时充当翻译,用普通话将李兆基的话和意思,一字不漏地重复一遍,在场官员听罢立即热烈鼓掌。掌声的第一层含义是感谢李兆基的慷慨捐赠,第二层含义则是佩服刘延东听广东话的能力。第三,善于沟通协作港澳台及海外工作是中共统战工作的重要部分,中央统战部下设有相关的主管司局──港、澳、台、海外工作局。自回归祖国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香港与内地政经联系日益密切,统战部与港澳办、中联办等,同为担负两地沟通职责的重要“桥梁”部门。此外,统战部还牵头负责向中央推荐港澳区政协委员,“领军人”刘延东更是重任在肩大公报报道说,在一众强势男性权力高官群中,无疑是一抹温柔的亮色。熟悉她的全国青联委员表示,刘延东善于以柔克刚,在处理矛盾冲突事务中独擅胜场比起男性领导者常用的以权威、命令等方法进行协调,刘延东运用教育、说服、引导等艺术性较强的领导技能,通过劝导、教育等一系列人性化的手段,比较容易缓和矛盾,从而得到更广泛的支持,扎实做好统战部工作。第四、重视伦理关怀关怀伦理学家卡罗尔·吉利根(Carol Gilligan)在其著作《不同的声音—心理学伦理于妇女发展》中指出:男性把自我看成独立的和自主的存在,忽略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集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把道德视为个人的权利,奉行一种重视准则和权利的公正伦理。女性则倾向于把自我看成一种相互关系中的存在,把道德视为对他人的责任,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奉行一种重视关系和责任的关怀伦理。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最具感染力的力量。母爱的实质是责任,这种责任是一种本能的反映。是女性吃苦耐劳、有韧性、富有牺牲精神的体现。在对待组织、客户和社会大众时,女性领导者表现出的责任心和应对风险的勇气,就是经验所形成的行为模式,这无疑是女性领导的先天的优势和潜力。刘延东的以上特点在工作中突出的表现在社会功德上。女性在总体上的价值体系是倾向于非暴力、关注下一代和未来。而这些与男性不同的原则、理想和价值,更适合当代社会的需要和政治环境。而刘延东走向领导岗位,进入决策层,有助于发展以平等、合作和尊重差异为主旋律的政治文化。刘延东在团中央主持青联时,即有青年阶层的统战工作经验。而在统战部工作16年,在开拓统战工作新局面、吸纳“新社会阶层”为统战对象方面,颇有成果。中共十七大前,中新社曾发表文章评价统战部的工作,称“过去五年来,这个部门至少为共产党联系了超过5000万的新朋友。同时刘延东在任期间她曾尽力说服各省领导人更多从党外提拔干部。“她在这一方面有推动作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布鲁金斯学会的李成表示。“在她的领导下,统战部做了很多工作,包括两位非党内人士升任部长职务。”这两位部长级官员是目前分别担任科技部长和卫生部长的万钢和陈竺。刘延东对人道主义及人文精神的提倡,使她更热心于公益事业,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尤其是教育公平。主管教育大业的刘延东在工作中十分强调教育公平的重要性。教育事业关乎中国的未来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兴旺,而正是她的责任感道德感以及对下一代的关注等突出的女性特征使她处于无可替代的位置,也正是她对于教育公平和教育发展的关注使得我国的教育事业呈现人文暖色。总结不像其他政坛新星在工作上频密调动,任职过地方或中央不同部门,刘延东的仕途较为简单,近30 年的公职生涯,有25 年是在团中央及统战部度过,而这对于仕途的攀升较为不利。刘延东却做到了低调而纤柔,并将此内化为自己的独特魅力,在男性为主的政坛中占据一席之地,充分发挥女性的特征,做到以柔制刚。致谢该篇文章是基于对“领导科学与艺术”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的总结和实践。在撰写过程中受到陈海春老师授课思想的积极引导,也浸润着同组同学的共同努力。本文同时借鉴了吉林大学许美娜硕士等先驱研究者的学术成果,在此一并感谢。 参文献考[1] 社会关系网络与政治社会资本的获得——论妇女参政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2] 许美娜我国女性领导者的特质及其发展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