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骨铭心的爱全文阅读:摇摆不定的象牙塔,大学的未来在哪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3:14:37

现代大学教育,到底意义何在?是为经济服务,还是为政治服务?这迷途羔羊,该如何找到方向?

大学的未来在哪里

摇摆不定的象牙塔

当代教育乱象

By Stefan Collini


What Are Universities For?

《大学究竟为何而建》

大学正处在进退维谷之时。做为一个古已有之的机构,大学从来没像今天这般数量庞多而又意义非凡。它们享有前无古人的大量财政拨款,它们被夸为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助推器。却又常常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忍受政客指责,不知何去何从。Stefan Collini在书中如是说。


剑桥大学英语和思想史教授Collini先生,急于重建大学的自信。他认为大学存在的目的是“以严谨而自由的方式提供一个拓展和深化人类认知的土壤”。而社会公众却仅仅关注细枝末节:学生学术能力的高低,一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等。这些都不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目标。


他反对加洲大学校长对大学的定义“相互独立的教育实业家为了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走到一起”,而选择有所保留地赞成CardinalNewman的观点。和其他单纯引用Newman观点的人不同,他通读了Newman的《大学之道》,包括最疯狂的那部分。他理解Newman那些温和言语背后意味着什么:企图在都柏林建立一所乌托邦式的天主教大学,一个“处在西方社会和传统文化边缘”的机构。但Newman有正确的一面,他指出“大学教育是用高深的朴实手段来达到同样的目标,是为了提升全社会的思辨能力。这种教育给予一个人对自己观点和判断的清醒把握,给他成长的真理,表达的利器,还有前行的力量。”


Collini先生认为,通识教育不是关注学生学到什么,掌握何种技能,而是培养他们对人类文明高屋建瓴的认识。如今的政府机构(他特别点名伦敦威斯敏斯特区政府)只是把高等教育当成例行支出,把学生当成教育的消费者,这根本是本末倒置。


书中第二部分摘取了大量对英政府政策的批评。Collini先生强烈反对采用“影响力”作为某项科研经费拨放标准,或把大学当作促进GDP增长的工具。他强调我们教育下一代不是为了让他们来赚更多的钱。虽然没钱无法办学,Newman的乌托邦模式也不是良法。政府应当让为教育埋单的纳税人明白这点。他们也有权决定用财政资金来支持中古诗歌的学习、或是肌肉萎缩症的研究。况且,家庭更多地关注自己儿女的教育,自然想得到更多,而不只是一张文凭。


未来大学将会一直在Collini先生倡导的纯粹教育,和挑选及培养未来中产阶级的污秽行当之间摇摆。能解决好这两个角色的平衡才能成为一流大学。实际上,相互矛盾的双重身份争论反而使得独立思想和学术精神在大学存活下来。政府可能会关注办学的效益,学生也许只关心自己未来的收入;但教育同样需要Newman这种极端纯粹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