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前需要买什么东西:滋养脾胃之中药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4:19:03

  「藥補不如食補」乃中醫治療和養生 學中的至理名言。所以,藥膳如今是大行其道。在選取藥材和食材時,其實目的就在於「取藥物之性,用食物之味,共同配伍,相輔相成,起到食借藥力、藥助食功的協同作用」。廣州中醫藥大學脾胃研究所副所長杜群認為,在選食配膳上,也應「組膳有方,方必依法,定法有理,理必有據」。

  以下,專家對於滋養脾胃的常見中藥膳中的藥材給予瞭解析。

 

  1、 山藥

  山藥味甘、性平,歸肺、脾、腎經。山藥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於脾虛食少、久洩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常用量:15~30g 。 

  專家點評:山藥是補中益氣藥,臨床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證,山藥有緩解腸痛,還能幫助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修復。

  適用人群:適宜病後虛弱者、長期腹瀉者。

  禁忌:本品養陰助濕,所以濕盛中滿,或有積滯、有實邪者不宜。食用山藥一般無明顯禁忌證,但因其有收斂作用,所以患感冒、大便燥結者及腸胃積滯者忌用。

  藥對配伍:與黨參配伍,用於脾胃虛弱;配茯苓,補氣健脾,兼能除濕。

  

  2、 黨參

  黨參味甘、性平,歸脾、肺經。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於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常用量:9~30g。

  專家點評:黨參是常用的補氣藥,功能補脾益肺,功效雖然比人參較弱,但適合各種氣虛不足的人。

  適應人群:體質虛弱,氣血不足,面色萎黃,脾胃氣虛,神疲倦怠,四肢乏力,食少便溏,慢性腹瀉等。

  禁忌:實證、熱證、氣滯、怒火盛者禁用。

  藥對配伍:配黃芪,補中益氣,用治脾虛便溏;配茯苓,補氣健脾,兼能除濕;配陳皮、黨參益氣健脾。陳皮理氣醒脾,二藥合用,補瀉兼施,堪稱佳對。

  

  3、 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於水腫尿少,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常用量:9-15g。

  專家點評:在嶺南地區,又濕又熱,茯苓用得較為廣泛。作為食療,茯苓可健脾去濕,助消化,壯體質。

  適應人群:小便不利、脾虛食少、大便洩瀉。

  禁忌:陰虛而無濕熱、汗多者慎服。

  藥對配伍: 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芪等配伍;如偏於寒濕者,可與桂枝、白朮等配伍。

  

  4、 黃芪

  黃芪味甘,性溫。歸脾肺經。黃芪健脾補中,補肺益氣、固表。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等症。常用量:9-30g。

  專家點評:黃芪的藥用歷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黃芪乃補氣之聖藥,以補虛為主,而且具有補而不膩的特點。

  適用人群及禁忌:從體質上來說,黃芪最適合氣虛脾濕者,這種人往往身體虛胖,肌肉鬆軟。而身體乾瘦結實的人則不宜。從身體狀況來說,感冒、經期都不要吃黃芪。從季節來說,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黃芪。

  藥對配伍:常與黨參、白朮、山藥同用於治療脾胃虛弱。

  

  5、 薏苡仁

  薏苡仁味甘、淡,性涼,歸脾、胃、肺經。薏苡仁健脾滲濕,除痺止瀉,清熱排膿。用於水腫,腳氣,小便不利,脾虛洩瀉。常用量9-30g。

  專家點評:薏苡仁又叫薏米,是常用的利水滲濕藥中藥,又是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民間有稱「薏米勝過靈芝草,藥用營養價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壽,返老還童立功勞」。

  適用人群及禁忌:本品力緩,宜多服久服;脾虛無濕,大便燥結及孕婦慎服。

  藥對配伍:一般薏苡仁與扁豆一起用在藥膳裡,祛濕的功效相當好。